深度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能源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产业链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见下表。
图表行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列表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初创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技术变动较大,产业中的企业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产品、市场、服务等策略上有很大的余地,对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用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企业进入壁垒较低。
成长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
成熟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不高,需求增长率不高,技术上已经成熟,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非常清楚和稳定,买方市场形成,产业盈利能力下降,新产品和产品的新用途开发更为困难,产业进入壁垒很高。
衰退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下降,需求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目减少。
从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处于成熟期,而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与建筑相结合这一下游环节目前处于初创期;太阳能光伏产业中的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处于初创期,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处于成长期,而下游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刚刚开始进入初创期。
图表中国新能源产业细分领域的生命周期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二、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逐步消除风电、分布式光伏等面临的障碍,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可再生能源产业继续保持快速稳步发展态势。
截止到2014年,我国商品化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总量(各类发电和生物液体燃料)约合3.9亿吨标准煤,约占全部能源消费比重的9.3%。如果将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沼气、生物质成型颗粒、地热等非商品化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考虑在内"则全部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从2010年的2.9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14年的4.4亿吨标准煤,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约10.3%,比201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撑了我国能源系统的低碳化转型行动。
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2.54亿千瓦增加到2014年底的4.36亿千瓦,在全国总发电装机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26.0%增加到2014年的32.0%;2014年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比2010年增长近一倍,在全部发电量中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18%增加到2014年的23.2%,其中水电增加了3.1个百分点,风电增加了1.6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发电在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发电量中的比重均超过了10%,成为当地重要的新增电源。
图表2005-2014年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表2005-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三、中国新能源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一)水电装机稳步增长,成为电力系统清洁能源的主力
2014年我国水电装机(含抽水蓄能)新增2208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3亿千瓦,较2013年增长7.9%,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年发电量首次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年折合2.9亿吨标准煤,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7.8%,是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
(二)风电装机继续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技术装备能力持续提升
“十二五”期间,在全球范围内我国连续保持每年新增和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的位置,风电发展举世瞩目。随着持续的规模化发展,2012年风电超过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到2014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9637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534亿千瓦时,在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8%。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风电制造业落后产能大幅被淘汰,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升,零部件基本国产化,多家企业已有6兆瓦大型风电设备产品下线,满足海上风电开发建设。
(三)太阳能光伏应用进展显著,太阳能热利用走向多元化
光伏电池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技术快速进步,与“十二五”初期相比,电池组件价格下降(0%以上,光伏发电应用经济性显著改善。从2013年开始,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应用市场。到2014年底,全国光伏并网装机2(05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容量467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稳步推进,在热水应用基础上,开始向太阳能采暖、空调和工农业应用领域扩展。到2014年底,全国热利用面积达到4.1亿平方米,继续大幅领先其他国家。太阳能热发电应用出现重大突破,建成运行的光热项目已达6个,总装机容量为1.38万千瓦。
(四)生物质能继续向多元化发展,综合利用效益显著
农林废弃物的直燃发电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垃圾发电项目随城镇化进程加快逐步增多,全部生物质发电装机948万千瓦,发电量416亿千瓦时。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快速应用,成为燃煤小锅炉的重要替代燃料,到2014年应用规模达到850万吨。以陈化粮为主的非粮生物液体燃料产能达到210万吨,以城市餐饮废油生产的生物柴油产量约50万吨。沼气应用从户用为主,向大中型工业沼气应用扩大,全部利用规模约165亿立方米。到2014年底,我国各类生物质能利用规模共约3500万吨标准煤。
(五)地热能和海洋能利用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浅层地温能在建筑领域的开发利用稳步发展,中低温地热直接利用规模也不断扩大,到2014年底,全国地热供热建筑面积约4亿平方米。潮汐能利用技术基本成熟,已为启动一批新项目做好准备。波浪能、潮流能等技术研发和小型示范应用取得进展,开发利用工作开始起步。地热能和海洋能发展专项规划都已经开始研究制定。
四、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密集出台
2015年国家能源局分别发文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和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十三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加强宏观管理,完善项目建设规模合理布局和事后监督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健康发展。相关文件不仅强调了发展目标、项目布局的科学研究测算,也注重解决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并网消纳等在“十二五”期间突出的瓶颈问题,并要求与国家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等战略目标相协调,研究落实“十三五”时期可再生能源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工程。
(一)简政放权加强可再生能源项目宏观管理
2014年,国家能源局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宏观管理政策进行改革。将风电、光伏发电等项目核准或备案环节下放到省级或以下地方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结合电力发展规划和电力市场消纳情况,统筹制定全国风电和光伏电站等建设规划,并建立年度规划实施和滚动调整机制。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电力市场及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等情况,编制本地区项目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建议,应包括拟建项目布局和规模,电网接人及市场消纳条件等。
同时,针对风电消纳并网、光伏电站投资开发市场秩序等一些近年出现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的问题出台了相应措施。
2014年,国家能源局重点开展了光伏扶贫工作,计划到2020年,开展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程,实施分布式光伏扶贫,支持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内已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人,利用贫困地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使贫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人。
(二)支持分布式光伏发展
2014年是国家出台支持分布式光伏政策最多的一年,在2013年落实4.2分/千瓦时(度)电_卜贴基础上,2014年又扩大了分布式光伏支持范围,对荒山荒坡、鱼塘滩涂等废弃区域,只要通过配电网上网电量的光伏项目均可享受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另外,对备案、电网接人手续等实施最简便流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可以申请享受光伏固定电价,增加了政策灵活性和支持力度。国家能源局还通过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探索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