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1.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例如,人的认知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等。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首先,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其次,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此外,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有一定的制约,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阶段性和不平衡性要求抓关键期;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解析:2.论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首先,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能动地实现的;其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最后,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和交往。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知,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一方面,要注重四者的全面性,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有的放矢,抓四者中间的薄弱环节。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感谢凯程陆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大贡献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解析】B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解析】D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价值澄清模式B.认识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解析】A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解析】D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解析】A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坚持立德树人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A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解析】A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探究教育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解析】C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详解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详解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详解(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

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

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

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

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凯洛夫的《教育学》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

这体现了教育的()A。

个体社会化功能B。

个体个性化功能C。

个体谋生性功能D。

个体享用功能参考答案:A考点分析: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它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人们通过教育实践,把年幼无知的儿童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一定社会职责的成人。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

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

传递B。

选择C。

创造D。

传播参考答案:B考点分析: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做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可塑性参考答案:D考点分析:可塑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

随着环境、教育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人的素质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就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 4. 案例分析题1.《论语》正确答案:《论语》是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是教育学萌芽时期的著作。

《论语》中零散的保存了很多具有教育价值的语录,供后人研究。

其中着重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2.师生关系正确答案:(1)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在本质上是特殊认识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的过程。

教学作为学生的个体认识过程,学生是主体,发挥着主体性。

没有学生主体,教学活动既无存在的意义,也不可能现实存在。

(2)教学活动也需要以教师为主导。

教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存在着复杂的规律性联系,而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既不可能自觉实现社会要求,又难以按教学的规律去自主活动。

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由专门的教师来设计和组织。

教学必须由教师来领导,教师决定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形式等。

(3)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不可分割的。

①教师主导是对学生主体活动的领导,或者说,教师设计、组织的恰恰是学生认识教学内容这一活动。

②学生主体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或者说,学生是在教师设计、组织的教学认识过程中充当主体,学生成为主体正是教师主导的体现和结果。

综上所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的社会关系基础上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为教学认识的主体。

3.教育研究正确答案:教育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一般来说,教育研究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1)选题阶段。

选定课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

首先要判断问题本身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进而考虑研究人员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兴趣;最后还须考虑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

(2)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计划的设计是整个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课程目标正确答案: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一个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包含4个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简称ABCD形式。

2.教学方法正确答案: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体系。

3.教育制度正确答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法规、条例等。

在教育学中,教育制度通常只论述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构成的系统,它既包括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也包括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校外儿童教育机构与组织、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等。

4.学校管理目标正确答案: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主体进行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状态、标准、结果。

换言之,就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管理职能,希望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沿着什么轨道发展,最终达到什么规格要求。

学校管理目标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指南,也是衡量学校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尺。

5.苏格拉底法正确答案:所谓的“苏格拉底法”就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2017年宁波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宁波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宁波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白板说”正确答案: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论,他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

白板说是一种典型的“外铄论”,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否定了遗传的作用。

2.《爱弥儿》正确答案:《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写的一部作品。

在这本书中,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奠定了其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

自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3.教育正确答案: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阶级或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教育目的正确答案: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它不仅标志着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5.程序性知识正确答案: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

它相当于技能。

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智慧技能、运动技能)包括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弱方法)和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强方法),前者适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后者适用于某一特殊的领域。

在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中又分为自动化技能和特殊策略知识。

2017年考研311教育学真题解析(完整版)

2017年考研311教育学真题解析(完整版)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2017年考研311教育学真题解析(完整版)如今,大学里考研成风,近几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不管是因为顺应时代潮流,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占领教育体系的高端,还是为了实现个人梦想、缓解就业压力,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在本科阶段决定参加到考研大军中来。

“考研热”带来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专家提出,要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考研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

现凯程教育为考研考生们分享相关重要的真题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凯程解析】B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凯程解析】D 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价值澄清模式B.认识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凯程解析】A 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A.分析B.理解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C.评价D.综合【凯程解析】D 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凯程解析】A 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坚持立德树人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凯程解析】A 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爱弥儿》正确答案:《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人所受的教育包括自然教育、人为教育和事物教育,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要服从于自然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其方法原则是:正确看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其实施阶段包括:婴儿期(0~2岁),进行体育;儿童期(2~12岁),进行感官教育和身体发育;青春期(12~15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青年期(15~20岁),进行道德教育。

2.综合课程正确答案:综合课程,即统整课程,是指突破了学科界限,体现某类知识体系之间内在联系的课程。

综合课程体现了这样一种课程取向: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

综合课程克服了由于学科细分所导致的知识零散问题,可以解决学校课程拥挤的现象,使课程中分裂了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3.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正确答案: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础,因而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

(1)理论基础方面:形式教育论的理论基础是唯理论和官能心理学;实质教育论的理论基础是经验论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统觉心理学。

(2)教育目的方面:形式教育论主张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和能力,而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实质教育论则主张让学生通过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使学生的身心对社会的实际生活产生广泛的适应性,为他们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2017年考研311教育学真题解析(完整版)

2017年考研311教育学真题解析(完整版)

2017年考研311教育学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凯程解析】B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凯程解析】D 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价值澄清模式B.认识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凯程解析】A 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凯程解析】D 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凯程解析】A 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坚持立德树人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凯程解析】A 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凯程解析】A 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探究教育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凯程解析】C 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2017年教育学(311)部分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7年教育学(311)部分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7年教育学(311)部分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作者:凯程陆老师,有问题找我 51.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

这道题就是对教育史中相关重点知识的纯基础性考察,考生如果在复习中着重学习和掌握欧美教育思潮的部分,相信这道题得满分是很容易的事情。

改造主义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到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有康茨、拉格、布拉梅尔德等人。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如下: (1)教育应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改造主义教育家认为当时人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时期。

他们认为自己是“理想社会”的寻求者。

他们所认为的理想社会是具有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富裕的经济、发展的教育、繁荣的科学和艺术,而教育的职责就是要设计并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社会”。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改造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应该有一个清楚明白而又切合实际得社会目的,培养一种“社会一致”的精神。

所谓“社会一致”就是指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即通过共同协商而能消除阶级分歧的一致意见。

(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改造主义教育家高度评价行为科学,他们将行为科学视为改造主义的基础。

在他们看来,编排教材的方法、组织教学的过程、学校和社会目的的确定等都需要以行为科学为指导。

(4)教学上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基于“社会改造”的目标,改造主义教育家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应统一于理想社会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他们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5)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家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应该通过民主的讨论和劝说的教育说服学生去“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使学生坚信改造主义哲学,培养他们的“社会一致”的精神。

综上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它是实用主义教育在新社会时期的继续。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总分-5, 做题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口号的教育家是()。

SSS_SINGLE_SELA赫尔巴特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第斯多惠分值: 0答案:C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及要素教育理论。

“教育心理学化”含义:一是就教育目的或结果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二是就教育教学的活动或过程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协调一致,使儿童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道德情感等诸方面都处于自然主动的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维多利诺创办了()。

SSS_SINGLE_SELA“乡村之家”B“儿童之家”C“快乐之家”D“国民教育之家”分值: 0答案:C人文主义者维德理利诺开办的是快乐之家,实行人文主义教育。

欧洲新教育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所“新学校”是()。

SSS_SINGLE_SELA贝达尔斯学校B艾伯茨霍姆学校C隐修学校D罗歇斯学校分值: 0答案:B新教育运动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资产阶级教育改革运动。

1889 年,英国的雷迪创办了欧洲第一所新学校,即艾伯茨霍姆学校。

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法案是()。

SSS_SINGLE_SELA《费里法案》B《巴尔福教育法》C《费舍教育法》D《福斯特法案》分值: 0答案:D1870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福斯特法案》(又称《初等教育法》)。

法案的宗旨在于完善已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的基础之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

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美国 1917 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法案是()。

SSS_SINGLE_SELA《史密斯—休斯法案》B《毛利法案》C《生计法案》D《国防教育法》分值: 0答案:A美国在 1917 年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正式确立了美国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庶富教答:庶富教是指孔子关于人口、经济和教育三者关系的论述。

孔子认为治国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即: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接受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相互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

先要抓好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

2.五育并举答:五育并举是由教育家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一种思想主张。

它是由蔡元培于1912年初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3.道尔顿制答:道尔顿制是个别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又称“契约式教育”,全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

它是由美国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的。

按道尔顿制,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教师不再在课上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道尔顿制看到了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对改变机械、被动地学和呆板、划一地教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4.《理想国》答:《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

该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简答题6. 名词解释9. 论述题简答题1.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正确答案: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它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其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倡导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制度的构建应以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为目的,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评价的目标应是有层次性和动态性的。

(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质性评价模式是在对量化评价模式不断反思和批判中形成的,但它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简单地抛弃和否定,而是有机地包含了量化评价。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与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相适应,在学生评价手段的使用上,表现性测验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在课堂教学及学生评价中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应用,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发展性学生评价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

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反应方式,又倡导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新的评价方式要求测评作业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收集资料、推理、判断并获得结论的过程。

2.简述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正确答案:隋唐时期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文教政策的选择和调整,同时出现了文教政策阶段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崇儒兴学。

隋文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选择儒学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唐朝把尊儒的旗帜举得更高,确定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

(2)兼用佛道。

佛教在隋唐时期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隋代大兴佛教,唐代整体上对佛教的发展采取宽容政策。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隋唐统治者的支持下,空前兴盛起来。

(3)发展科举。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简答题6. 名词解释9. 论述题简答题1.找出下面的1一10对应的人物。

1.白板说2.“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3.设计教学法4.漳南书院5.自然教育思想6.《白鹿洞书院揭示》7.平民教育运动8.学知乃知,不问不识9.万木草堂10.产婆术a.颜元b.洛克c.苏格拉底d.蔡元培e.克伯屈f.康有为g.卢梭h.朱熹i.王充j.晏阳初正确答案:1.白板说→洛克2.“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蔡元培3.设计教学法→克伯屈4.漳南书院→颜元5.自然教育思想→卢梭6.《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7.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8.学知乃知,不问不识→王充9.万木草堂→康有为10.产婆术→苏格拉底2.简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正确答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一对矛盾。

(1)在理论上,主知主义走间接认识的道路;行动主义走直接认识的道路,二者长期争论不休。

在实践中,有人进行课堂中心,有人实施活动教学。

(2)间接经验快速、高效,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直接经验有利于亲身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锻炼技能和应用知识,是教学的重要方式。

(3)在教学中,二者相互联系。

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也有赖于已经获得的间接经验;②间接经验又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③要防止过于重视直接经验或者过于重视间接经验的偏向。

(4)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间接经验是主要方式,在坚持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前提下,应重视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发挥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简述骑士教育的内容、目的和影响。

正确答案: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特殊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属于世俗教育。

(1)目的: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进而维护封建统治。

(2)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家庭教育阶段(0~7、8岁):儿童在家接受母亲教育,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及身体的养护;②礼文教育阶段(7、8~14岁):低一级的贵族将子弟送往高一级的贵族家庭中充当侍童;③侍从教育阶段(14~21岁):重点学习“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④年满21岁,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封号。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六艺教育正确答案:“六艺”具体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按照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类:①礼乐。

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十分宽泛,包括音乐、师哥、舞蹈等,世纪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

书,指书写文字;数,指计算。

“六艺”教育作为西周教育的特征与标志,内容包括多方面因素,既重思想道德,又重文化知识;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戒备;既重礼仪规范,又要重内心情感修养。

“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2.大学院制正确答案:1927年6月,国民党教育行政委员会决定采用大学院制,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

后来公布的《中华民国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隶属国民政府,管理全国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宜。

由于大学院制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江苏、浙江两省试行。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废止大学院,成立教育部。

3.国防教育法正确答案: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朝野极为震惊,改革教育的呼声更加高涨。

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国防教育法》是作为改革美国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紧急措施推出的,法案冠以“国防”二字足以说明美国当局对这次改革十分重视,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教育与国家的安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该法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4.新教育运动正确答案:新教育运动就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资产阶级教育改革运动。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狭义教育正确答案: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有组织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知识正确答案:关于知识的定义,存在多种争论。

一般而言,知识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

从哲学角度看,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

从心理学角度看,知识的定义分为广义与狭义。

狭义的知识是指能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的事实、概念、公式、定理等,不包括技能和策略等调控经验。

广义的知识是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也包含其中,泛指人们所获得的经验。

3.教科书正确答案:教科书是课程的实施文本之一。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4.学习动机正确答案:动机是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

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5.教育目的正确答案: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的总要求。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包含“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国家的教育总目的,是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总分150, 做题时间180分钟)名词解释学校教育SSS_TEXT_QUSTI分值: 5答案:<p>学校教育是一种狭义的教学,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专业人员、有固定场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知识来陶冶人。

学校教育如今在各个国家非常发达,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各国都普及了义务教育。

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培养人的主导作用,对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产生作用。

</p>产婆术SSS_TEXT_QUSTI分值: 5答案:<p>苏格拉底法,又称&ldquo;问答法&rdquo;&ldquo;产婆术&rdquo;。

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

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

局限: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p>活动课程SSS_TEXT_QUSTI分值: 5答案:<p>开展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其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

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是居于课程中心地位的,通过活动,把学生校内外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活动课程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活动课程种类繁多、灵活多样,但是活动课程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导致教育质量低下。

</p>程序教学SSS_TEXT_QUSTI分值: 5答案:<p>程序教学是以课本或教学机器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程序化的教材,使学生按规定的程序自学教材内容。

其中要遵行四大原则:(1)小步子原则;(2)积极反应原则;(3)及时强化(反馈)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题
在中国近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取消大学预科始于______。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7题
颜元特别强调学校应该培养______。
A.实才实德之士
B.读书明理之人
C.博学多行之士
D.明体达用之才
上一题下一题
(18/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8题
明代在城乡广泛设立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它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极为完备的制度,这种教育的机构是______。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上一题下一题
(4/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
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知目标的分类中属于______。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第2题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上一题下一题
(3/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
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______。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识发展模式
A.细心玩味
B.融会贯通
C.敬守此气
D.收敛此心
上一题下一题
(16/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6题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______。
A.明明德
B.止于至善
C.化民成俗
D.明人伦
上一题下一题
(17/45)单项选择题
A.书馆
B.精舍
C.社学
D.私塾
上一题下一题
(19/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9题
清朝地方官学实施严格的“六等黜陟法”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______。
A.思想控制
B.动态管理
C.分类教学
D.身份限制
上一题下一题
(20/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9题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______。
A.课程管理的改革
B.课程结构的改革
C.课程内容的改革
D.课程组织的改革
上一题下一题
(10/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0题
在师生关系上倾向于“学生中心说”的教育学家是______。
A.帕克
B.布拉梅尔德
C.赫钦斯
D.梅伊曼
上一题下一题
(11/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1题
“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______。
第6题
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______。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立德树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一题下一题
(7/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7题
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______。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3题
系统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研究报告是______。
A.《科尔曼报告》
B.《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C.《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上一题下一题
(14/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1/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______。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下一题
(2/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综合
上一题下一题
(5/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______。
A.评价目的不同
B.评价方法不同
C.评价内容不同
D.评价主体不同
上一题下一题
(6/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上一题下一题
(8/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8题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______。
A.程序教学模式
B.掌握教学模式
C.探究教学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上一题下一题
(9/4理性思维能力
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上一题下一题
(12/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2题
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______。
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D.道德品格发展
上一题下一题
(13/45)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吾理不外于吾心”“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持这种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______。
A.孟轲
B.荀况
C.朱熹
D.王守仁
上一题下一题
(15/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5题
“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______。
第20题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以下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最早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B.系统阐述了“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C.组织草拟了《京师大学堂章程》
D.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
上一题下一题
(21/45)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