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长春理工大学 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

长春理工大学 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

长春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奖励教学工作中取得优良业绩,授课质量高、讲课效果好的一线任课教师,以此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投身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设立长春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制定此评选办法。

第二章评选范围及比例第二条凡在我校工作两年(含两年)以上,且每年都承担至少一门本科生基础课(含专业基础课)或至少两门专业课教学任务,评选当年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

第三条评奖的总体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0%(其中一等奖2%,二等奖3%,三等奖5%)。

第三章评选条件第四条参加评选教学质量奖的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一)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二)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等教学资料齐全,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显著,评选当年专家同行评教成绩在“良好”以上(一等奖必须为“优秀”);(三)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成绩突出,受到学生普遍欢迎,评选当年学生评教平均在85分以上,(一等奖必须在90分以上);(四)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近两年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一篇以上,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教材(或作为第一作者编写校内自编讲义)一部以上;(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现代化教学建设、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做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

第四章组织机构第五条各学院(部)成立由五人以上人员组成的“‘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领导小组”和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专家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部)组织推荐工作,“专家小组”负责业务考评工作。

第六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评选办法的制定和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审工作。

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以及《长春理工大学关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长理工教字〔2007〕19号)等文件精神,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系、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专业或课程(群)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合。

第三条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其目的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四条学校计划构建“三级”教学团队,即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同时,学校鼓励学院自主组建和建设院级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将重点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主干(大类)教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建设与实施组建。

第二章申报与评选第五条教学团队以系为基础架构,各学院根据发展实际申报组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跨系组建。

第六条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校级教学团队5个左右。

第七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与申报情况评选确定。

第八条根据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评选的有关要求,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申报,原则上从学校优秀教学团队中择优推荐。

第三章申报条件第九条教学团队设置团队带头人1名,一般由8人以上组成。

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

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

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一、引言教学团队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学校的重要资源,教学团队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内容和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和发展。

建设一个高效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协同性、专业水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办学效果。

1.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是决定团队是否能够团结一致、合作紧密,是否能够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重要指标。

一个高效的教师团队应该有共同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每个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信任、信赖,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团结一致,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2.教师团队的协同性教师团队的协同性是指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协同合作,互相支持、协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

一个好的教师团队应该具备高效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有效地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力,实现团队目标的最大化。

3.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准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准是评判教师团队是否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准。

一个高效的教师团队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背景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不断追求教学改进和创新,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建设一个高效的教学团队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教学团队建设的第一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关爱每一位教师成员,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团队建设,共同实现团队目标。

2.团队教学团队教学是指教师团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制度一、引言教育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创新的领域,而教学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教学创新,就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的团队,团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团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促进教学创新教学创新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来支持,团队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合作和协作,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改进。

2. 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避免出现重复劳动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3. 保障团队发展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团队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保障团队成员的权益和利益,激励团队成员不断进取,实现团队的跨越式发展。

三、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制度的建设1. 团队目标明确团队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团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确立团队的使命和愿景,激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实现教学创新和发展。

2. 角色明晰对于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需要明确规定,可以通过制定岗位职责书和团队规章制度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晰和工作混乱的情况。

3. 激励机制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制定奖惩办法、设置晋升路径、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来激励团队成员,提高工作积极性。

4. 沟通机制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团队运作的基础,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制定沟通规范、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5. 协作机制团队合作是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一个协作机制,可以通过设置协作项目、规定协作流程、建立协作机构等方式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作。

6. 奖惩制度建立一套奖惩制度是团队管理制度的核心之一,可以根据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激励团队成员努力工作,推动团队的发展。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其目的在于落实培优提质计划,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三条学校将构建“四级”教学团队,即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向市级推荐的教学团队原则上应在校级教学团队基础上产生;向省级级推荐的教学团队原则上应在市级教学团队基础上产生;向国家级推荐的教学团队原则上应在省级教学团队基础上产生。

第二章申报与评审第四条教学团队申报条件(一)教学团队以系部、教研组、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重点围绕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主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建。

(二)教学团队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团队;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团队;以课程群和系列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以专业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

(三)教学团队人员结构:教学团队一般由5人以上组成,并设置团队带头人1名。

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副高职称不少于1名;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副高职称教师不少于1名;以课程群和系列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不少于1名,以专业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不少于2名。

教学团队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

团队成员要求均是团队建设的直接参与者。

(四)教学团队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

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且不能同时参与其他教学团队。

以专业群为主线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以专业群为主线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会保 障专业 已经停 止招 生 , 如果再 申请新专业 则会 围绕会计
学 开设 , 届时 会形 成第 三个专 业群 。全 院共有 专 职教 师 5 5 人 , 职教 师 5 , 6 人 , 中管理专业 群 2 人 , 济专业 兼 人 共 O 其 1 经 群 2人, 2 会计专业 1 人 , 3 劳动 与设备保 障4 , 人 总在校本科生
Vo .5 No4 1 2 .
Apr2 2 .01
以专 业 群 为 主 线 的教 学 团 队建 设 研 究

以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为例
张 肃
(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 ,吉林 长春 ,1 0 2 ) 3 0 2 [ 摘 要] 专业群建设 中人力资源建设是核 心工作,在认清现状 的基础上 ,打造 与专 业群 相配套的教学 团队有利于师资力
量 的共 享和 师资队伍水平 的快速提高。在 此以经济管理 学院师资队伍为研 究对象 ,以学院专业群建 设为主线 ,展 开教 学 团
队构建研 究。 [ 关键词 ] 经管类;专业群 ;教学 团队
[ 中图分类 号] G 4 62
[ 文献标 识码 ] A
[ 作者简介 ] 张肃 学管理 。 专 业群的概念来 源于经济学 中的产 业集群 , 是产业集群

理 论在高 等教育 领域 的具体应 用 。专 业群建 设有 利于形成 专业集 群优势 , 系统提升学 院实力 。长春理工 大学经济管理 学 院专业 多 、 离散性高 、 合度 低 , 耦 专业 问相互支 撑性较 差 , 没有 形成相 互支撑 、 点突 出 、 同发 展 的良好局 面。针对 重 共 这种 问题 , 院提 出以工商管理 和应用经济学 两个 专业群建 学 设为方 向的解决 方案 得到了各 级部 门的大力支持 。

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与管理办法

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与管理办法

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与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开展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目的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形成教师队伍的团队合力与整体优势,系统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经验的交流共享,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加快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学校计划构建“三级”教学团队,即校级、市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在全校首批建设4-5个教学效果优秀、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突出、团队结构稳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突出的创新精神、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培育1--3个团队成为市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三、评选条件优秀教学团队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以院(部)、教研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并具备以下条件:1.团队结构优化:团队在长期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成员相对稳定,建设目标明确,合作氛围浓厚,队伍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

教学团队双师特色突出,拥有一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

2.整体素质较高:团队成员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优良的专业素质,勇于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通力合作,整体优势突显。

3.带头人能力强:团队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与管理领导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团队管理规定(3篇)

优秀团队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执行力,促进团队和谐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团队,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团队、部门团队、跨部门协作团队等。

第三条本规定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协作,激发团队潜能,实现团队目标。

第二章团队组建与调整第四条团队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导向: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部门工作需要,明确团队目标。

2. 优势互补: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技能特长和性格特点,实现优势互补。

3. 优化结构: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需求,合理设置团队规模和人员配置。

第五条团队调整:1. 团队成员因工作需要或个人原因变动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2. 团队调整应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意见,确保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团队调整后,应及时进行团队建设,确保团队稳定性和凝聚力。

第三章团队成员管理第六条团队成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 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

第七条团队成员的权利:1. 了解团队目标和任务。

2. 参与团队决策和活动。

3. 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晋升机会。

4.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八条团队成员的义务:1. 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2. 遵守团队纪律,服从团队安排。

3. 维护团队形象,传播正能量。

4. 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第四章团队协作与沟通第九条团队协作原则:1. 共同目标:团队成员应明确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工作。

2. 信任尊重:团队成员之间应相互信任、尊重,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3. 分工合作: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和任务需求,合理分工,协作完成工作。

4. 结果导向:注重工作成果,以实际成效为衡量标准。

第十条团队沟通原则:1. 开放坦诚:团队成员应保持开放心态,坦诚沟通,及时反馈工作情况。

2. 有效沟通:沟通内容应明确、简洁,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长春理工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施办法

长春理工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施办法

长春理工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补充通知》(教高〔2007〕]10号),为加快我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步伐,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决定在我校现有的实验室基础上,评审建立若干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为下一步申报省级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建设目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为我校的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我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建设内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应具有:(一)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各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应与学校的整体教学理念相吻合,实验教学理念与指导思想先进,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二)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

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深化教学改,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有关精神,结合学校教学改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校级教学团队指本科教育的“双能型”的课程群教学团队(如通识课程群教学团队、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专业方向课程群教学团队)、实验教学团队(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和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科技竞赛指导团队(省级及以上主管部门主办的科技竞赛或行业权威科技竞赛指导团队)和创业指导团队。

第二章建设原则第三条分类指导原则。

根据不同教学团队的共性发展规律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确定校级教学团队的共性和个性管理要素,规范校级教学团队管理,促进校级教学团队建设。

第四条开放性原则。

根据校级教学团队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科学配置资源;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校级教学团队;鼓励吸纳校外行业专家参加校级教学团队建设。

第五条协同性原则。

处理好校级教学团队与现有行政组织以及教学组织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目标。

第六条长效性原则。

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期满后,对考核优秀且有发展潜质的教学团队,学校继续立项资助。

第三章建设目标第七条培育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培育以共同志趣为纽带,以共同目标为驱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完善优化学校教学组织体系。

第八条培育特色优势教学项目。

通过明确的教学团队建设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特色优势教学项目,孵化标志性教学成果。

第四章建设内容第九条研究解决课程群教学、实验教学、科技竞赛指导和创业指导中的重大共性问题。

第十条开发创新课程、综合设计实验实习(训)项目、教学案例库、创业指导手册等原创特色优质教学资源。

第十一条帮助团队中的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十二条策划并实施课程群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项目。

第十三条指导学生参加权威性科技竞赛和创业活动。

第十四条团队提出并经学校认可的其他建设内容。

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一、引言教学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现教学创新的有效方式。

本方案旨在探讨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团队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团队合作、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促进教师教学创新:通过团队的交流与分享,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3.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搭建教师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三、团队建设步骤1.确定团队领导:由学校领导或教务处负责人确定团队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协调团队的工作。

2.团队成员选拔:通过教学成绩、教学经验和教学创新意愿等进行选拔,确保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制定团队章程: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团队章程,明确团队的宗旨、目标、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责等。

4.组织团队培训:根据团队成员的需求,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水平。

5.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推广教学创新成果。

6.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在线平台或共享文件夹,供团队成员分享教学资源和交流心得。

7.评估和奖励机制:建立评估和奖励机制,对团队成员的教学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和奖励,激励教师教学创新。

四、团队工作内容1.教学观摩: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教学观摩活动,互相学习借鉴,提高教学能力。

2.课题研究:团队成员可以选择一个共同的教学课题进行研究,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3.课程设计:团队成员可以共同设计一门课程,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教学策略的创新。

4.教学评估:团队成员可以共同进行教学评估,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5.教学资源共享:团队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如教案、教学PPT等,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五、团队建设效果评估1.教师教学能力评估:通过教学观摩、课题研究、课程设计等活动,评估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长春理工大学 优秀教学团队评审指标体系

长春理工大学 优秀教学团队评审指标体系
4.团队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合理,至少有2名以上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
5.团队成员学缘结构合理,有海外留学或国内重点大学进修背景(特殊专业的教学团队除外);
带头人
(10分)
基本情况
科研情况
教学情况
组织管理
1.带头人为本学科专家、教授,是学术带头人、或是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或是教学名师;
2.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精神,近五年承担有1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得有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附件2
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评审指标体系
指标
评审要素
评审标准
分数团队及组成(20来自)整体水平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年龄结构
学缘结构
1.团队设置符合专业的具体情况,具有多年的教学与改革实践经历,整体水平高;
2.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40%;
3.团队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比例不低于50%;
2.重视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已立项1门以上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3.积极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高水平教材;团队成员承担有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范围广,获得过优秀教材等相关奖励;
4.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
培养
(5分)
培养措施
培养效果
1.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措施科学、合理;
2.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不低于80%,且拥有博士学位比例不低于20%;
3.积极接受相关教师进修,成效显著;
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为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学团队建设,规范教学团队管理,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其目的是形成良好合作机制,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及教学资源开发,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条教学团队(包括教学创新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申报与建设主要以学院为建设单位,整合资源,重点围绕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申报建设,教学团队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行政组织,实行跨专业或跨学院组合。

第三条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创新意识强、结构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

第二章团队建设第四条各学院制定详细的教学团队建设规划,鼓励各实验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组建教学团队。

第五条创新团队形式,将教学团队建设与科研团队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与科研团队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组织形式,打造“学科专业负责人+教学团队”的教学队伍格局。

第六条鼓励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以课程体系为纽带,组建不同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团队,鼓励组建创新创业类和网络在线课程建设团队等。

第七条教学团队建设应具有明确的发展规划、良好的合作精神、有效的运行机制,在教学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

具体要求如下:(一)团队组成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以课程教学和专业方向为建设平台,鼓励各学院建设专业方向和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应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在改革与实践中起骨干作用的教学队伍。

团队建设要有明确的高水平教学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要着眼于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2.27•【字号】吉教高字[2012]9号•【施行日期】2012.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吉教高字〔2012〕9号)各高等学校:为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厅决定组织开展2012年度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基本要求1.团队及组成。

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课程、教研室、实验(中心)室、实训基地和专业为建设单位,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高职高专的教学团队教师具有合理的“双师”结构和一定的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高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团队至少有5人组成。

2.带头人。

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或高职高专学生授课。

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

能针对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一名教师只能担任一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

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以及《长春理工大学关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长理工教字〔2007〕19号)等文件精神,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系、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专业或课程(群)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合。

第三条优秀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其目的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四条学校构建“三级”优秀教学团队,即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同时,学校鼓励学院自主组建和建设院级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将重点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主干(大类)教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
建设与实施组建。

第二章申报与评选
第五条优秀教学团队以系为基础架构,各学院根据发展实际申报组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跨系组建。

第六条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左右。

第七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与申报情况评选确定。

第八条根据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评选的有关要求,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申报,原则上从学校优秀教学团队中择优推荐。

第三章申报条件
第九条优秀教学团队设置团队带头人1名,一般由8人以上组成。

团队带头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高级职称,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教学效果优秀,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高校教龄满10年,且在长春理工大学任教满5年。

(二)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三)熟悉所在团队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系列课程的教育改革趋势,能指导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四)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三:
1.各级教学名师。

2.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或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前3名,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前2名。

3.国家级教改项目前3名,或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的前2名,或省部级一般教改项目负责人。

4.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前3名,或省级精品课程的前2名,或校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

5.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前3名,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前2名,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负责人。

6.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或主编出版教材1部以上。

7.学术造诣高,长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把学术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并且参加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前3名);或获得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前4名);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被SCI、EI、ISTP、ISP检索1篇以上,或被SSCI、AHCI、ISSHP收录、《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上。

第十条优秀教学团队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要求: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1名;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或正高职称教师不少于1名;以课程群和系列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2名,以专业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教授不少于3名。

教学团队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团队主要成员应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第十一条团队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梯队建设等方面应有一定的基础和明确的思路与规划。

第十二条为保证建设质量,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实行限制申请制度。

不同教学团队负责人原则上不能由同一人兼任。

第四章建设内容
第十三条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
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尤其在探索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第十四条教育教学研究。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并把相应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组织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和各级教学成果奖。

第十五条课程建设。

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等。

组织申报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规划)教材等。

第十六条师资队伍。

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人员,特别要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

第五章选拔程序
第十七条团队申报。

由申请团队填写《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申报表》(见附件1),并将相关获奖证书、论文的原件和复印件于规定时间交至所在学院(部);
第十八条学院(部)初评。

各学院(部)根据学校发布的申报候选名单,对申报团队进行初评,择优向学校推荐,向学校推荐教学团队的个数由教务处根据当年情况指定。

各部门填写推荐意见、签字、盖章后,将被推荐者的获奖证书、论文的复印件(原件经校对后可带回)和申报表(含电子版)统一报教务处;
第十九条由教务处组织有关人员根据申报条件对各单位推荐的团队进行审核;
第二十条学校会议评审。

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评选条件对进入本阶段的推荐团队进行严格审查,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形成委员会意见,予以公示后上报学校;
第二十一条校长办公会审批。

学校校长办公会对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名单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发文公布。

第六章项目管理
第二十二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为3年,建设经费6万元,经费由团队负责人管理,按照学校质量工程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相关条款列支。

第二十三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由所在学院(系)负责监督、管理,教务处负责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第二十四条优秀教学团队对所负责课程的教学及其教学质量实行整体负责制,带头人负总责,对于优秀教学团队所负责的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可在团队成员内部进行自主调配;在考核方面,学校考核团队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学成果。

第二十五条优秀教学团队应在建设中期接受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检查,对未能按既定计划建设的团队提出整改意见或取消经费支持。

第二十六条建设期满后,优秀教学团队需提交《优秀教学团队总结报告》,学校对资助团队的各项成果进行评估验收。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书
2.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评审指标体系
3.长春理工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