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到底什么是成文宪法-
名词解释成文宪法
![名词解释成文宪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d436d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9.png)
成文宪法是一种明确、具体以书面形式写成的宪法。
它是宪法的一种形式,以清晰的文字和条文规定国家的政治体制、宪政原则、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的组织结构。
相对于成文宪法,还有一种不成文宪法,即习惯宪法。
成文宪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具体明确:成文宪法以具体的文字和条文规定国家的宪政原则、政治制度、权力机构等内容。
它通过明确的条文规定,确立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框架。
2. 法律形式:成文宪法以法律形式存在,通常由立法机关或特定的宪法制定机构通过正式的法律程序制定和修正。
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和法规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3. 固定性:成文宪法的修改通常需要遵循特定的程序和条件。
在大多数国家,修改宪法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可能需要通过公投或获得特定多数的支持。
4. 可见性:成文宪法是公开的,容易被公民和政府机构所查阅和理解,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成文宪法的形式,如美国宪法、德国宪法、日本宪法等。
与成文宪法相对的是不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是通过历史、习惯和判例形成的一系列宪法原则和准则,没有具体的成文法律文本。
不成文宪法通常源自于历史传统和司法实践,在一些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有什么-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有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7b2755d7e21af45b207a82f.png)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有什么?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法治国家,宪法是基本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宪法的分类方式很多,包括成文和不成文,那么,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从字面意思看,两者区别主要在是否有统一的法典形式,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编是怎么说的。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法治国家,宪法是基本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宪法的分类方式很多,包括成文和不成文,那么,▲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从字面意思看,两者区别主要在是否有统一的法典形式,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编是怎么说的。
▲一、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
成文宪法一般属于刚性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能与其抵触。
不成文宪法一般属于柔性宪法。
其效力与其他法律效力一样。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是宪法规范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宪法规范的特点明确、集中以及方便了解等;而缺点在于,书面形式的条文修改起来比较困难,对社会实际的适应性差。
不成文宪法没有统一的宪法典,由宪法性法律、
宪法性判例和宪法惯例组成弹性较大,适应性强,但规范不系统。
▲二、制订宪法的程序是怎样的?
制宪程序是指制宪机关制定宪法时所经过的阶段和具体步骤。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为了保证制宪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制定宪法一般包括如下程序:
1、组织制宪机关,设立宪法起草机构。
2、提出或公布宪法草案。
3、讨论、审议并完善宪法草案。
4、通过或批准宪法。
5、颁布宪法及其生效的日期。
▲三、宪法修改的方式有几种?
宪法修改是指在宪法实施过程中,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5a77f0943323968011c928f.png)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支撑一个国家能够按照法治的进程发展的法律就是宪法,就比如我们国家的宪法就是编纂成一本文书可供所有人针对性地查阅,但是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并没有专门的一部法律将宪法所包含的内容编册在内,也就是不成文宪法。
那么,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一、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就在于宪法是否以文书的形式展现。
相关知识:(1)提出者:英国学者J·蒲莱士1884年在牛津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
(2)分类标准: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3)定义: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
17、18世纪自然法学派提出社会契约论是成文宪法最重要的思想渊源。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指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是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宪法惯例的宪法。
不成文宪法的最显著特征在于,虽然各种法律文件未被冠以宪法之名,但却发挥着宪法的作用。
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的国家。
英国宪法的主体有各个不同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构成,包括:《权利请愿书》(1628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9年);《王位继承法》(1701);《国会法》(1911年);《国民参政法》(1918年);《男女选举平等法》(1928年);《人民代表法》(1969年)。
不成文宪法是“成文宪法”的对称。
宪法的—种形式分类名称。
由许多分散的、不同年代产生的宪法性文件、惯例、法院判例等构成的宪法。
如英国宪法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它没有明文规定的宪法典和独立的法律文书,其内容见于英国资产阶级在与封建贵族的斗争和妥协中,先后通过的宪法性法律文件、确认的约定俗成的惯例和法院的判决之中。
不成文宪法的制定与修改都比较容易,属于柔性宪法。
名词解释 成文宪法
![名词解释 成文宪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30fae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0.png)
名词解释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也称刻写宪法,是指将国家的基本法律规章以实质性内容的形式写入纸面的宪法文件。
成文宪法通常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或宪法制定机构经过一定的程序和讨论制定,以规定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组织、公民权利与义务、司法制度、国家事务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成文宪法一般包括导言、章节和条款,被视为国家最高法律,具有法定效力和约束力。
成文宪法的优势在于其具有明确性和稳定性。
它将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则明确地写入文件,可以为国家提供法治的基础和规则的持久性。
成文宪法还能够确保宪法的适用性和可执行性,为其具体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然而,成文宪法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挑战。
它的起草和修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资源和政治协商,因此不易于适应国家的快速变化和发展。
此外,成文宪法的解释和执行常常存在争议和困难,需要依赖司法和宪法解释机构的权威和独立性。
因此,成文宪法的成功实施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宪政制度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df2fda5910ef12d2af9e7c9.png)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
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的宪法。
凡是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及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以一种法典的形式公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就是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是指一国的宪法渊源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存在于习惯之中,或者散见于若干宪法性文件,或者判例之中。
不成文宪法不是绝对没有文字,而是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
如英国宪法就是不成文宪法。
划分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标准是看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
成文宪法在一国法律体系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中国宪法的法律成文是什么?
![中国宪法的法律成文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b3962b28762caaedd33d4e3.png)
中国宪法的法律成文是什么?宪法法律成文规定和法律不成文规定是以宪法法律是否具备统一的法典形式所做的两种划分,我国宪法和法律历来采取的都是成文规定模式。
但是在法学领域,不成文法律也有其特殊地位和研究价值。
为了更好的借鉴吸收不同学说的长处,请跟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宪法的法律成文与不成文是什么?宪法法律成文规定和法律不成文规定是以宪法法律是否具备统一的法典形式所做的两种划分,我国宪法和法律历来采取的都是成文规定模式。
但是在法学领域,不成文法律也有其特殊地位和研究价值。
为了更好的借鉴吸收不同学说的长处,请跟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宪法的法律成文与不成文是什么?▲一、众所周知,“不成文宪法”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专业术语,与之对应的是“成文宪法”,二者的划分标准在于是否具有统一的宪法法典形式。
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惯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宪法惯例和不成文宪法并非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宪法惯例就认为必然存在着不成文宪法。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惯例也是存在的,比如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国家,但美国联邦宪法中并没有规定的司法审查制度,实际上却是美国重要的宪政制度。
成文宪法之所以能够容纳宪法惯例,是因为宪法文本是一个既稳定又具有解释空间的逻辑体系,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能够激活文本固有的弹性,从而赋予宪法惯例以正当性。
反过来,宪法惯例也可以弥补成文宪法的不足。
▲二、那么,成文宪法国家中的那些所谓的“活生生的宪法”,究竟应当看作“不成文宪法”,还是“宪法惯例”呢?如果是前者,那么固有宪法文本的重要性就大打折扣了;如果是后者,就意味着承认并尊重宪法文本的可解释性。
看起来是两个概念的选择,反映的却是两种大相径庭的路径。
借用强世功教授的话来说:“这一方面是学术能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学术方法和学术立场问题。
”▲三、中国是典型的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文本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的立宪历史较短,但自近代以来,每个执政集团在上台之初都要颁行一部《宪法》,根本原因在于,立宪不但是执政集团获得正当性的前提,也是今后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宪法 -名词解释
![宪法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1c3251a6bd97f192279e9c9.png)
第一章宪法总论1.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由一个或几个宪法性文件构成的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
成文宪法是宪法规范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宪法规范的特点明确、集中以及方便了解等。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2.不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习惯的宪法。
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3.刚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解释的程序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法律,具有特殊严格的要求,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美国宪法属于典型的刚性宪法。
4.柔性宪法:是指无论是制定、修改、解释程序还是法律效力都与一般的普通法律一样的宪法。
英国宪法属于典型的柔性宪法。
5.宪法修正案:是指在不触动宪法原文的情况下,把依照特定程序通过的修正内容按前后顺序分条附于宪法原文之后。
6.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宪法解释既是使宪法规范适应社会实际的一种方法,也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手段和措施。
7.宪法习惯:是由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职权的国家机关在实施宪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与实施宪法的活动密切相关,经过长期的实践成为实施宪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8.宪法判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而由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宪法判例一般产生于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国家。
9.宪法结构:是指单一宪法文件的成文宪法在内容上的体系和安排,实际上是指宪法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其外在表现形式。
宪法结构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之分。
内部结构是构成宪法的若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外部结构是指宪法与其他要素在组成更大社会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宪法由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五个部分组成。
成文宪法名词解释
![成文宪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2f89f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a.png)
成文宪法名词解释成文宪法是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的国家基本法,是一个国家的宪法正文的书面体现。
它是国家组织和权力活动的最高准则和基本规范,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一个国家宪政制度的根本法。
下面对成文宪法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第一,宪法:宪法是一部国家最高法律,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规范和基本制度的总和。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原则、社会制度、各级政府和人民团体的基本任务和职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第二,正文:宪法的正文是包含宪法核心内容的部分,是最重要和最具体的规定。
它包括了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组织形式、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第三,国家组织形式:国家组织形式主要指国家的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组织形式。
宪法规定了国家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如国家的国体、国家的政体、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等。
第四,国家权力机构:国家权力机构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和具体的执行机构。
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权范围,如国家主席、国务院、人民代表大会等。
第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等方面。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益,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六,宪法的修正:宪法的修正是指对宪法内容进行修改、补充或废止的程序和方法。
宪法的修正一般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如由立法机关提出修宪提案、公民进行讨论和表决等。
总的来说,成文宪法是一部国家最高法律,主要包括宪法、正文、国家组织形式、国家权力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宪法的修正等内容。
它为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各项事业提供了基本规范和准则,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宪法名词解释
![宪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2ae3da4960590c69ec37698.png)
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不成文宪法:是指由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柔性宪法:是指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民定宪法:是指由民选议会、制宪议会或公民投票表决制定的宪法。
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近代宪法:是指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实行的宪法。
现代宪法:是指20世纪初以来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
平时宪法:是指正常时期或者和平时期适用的宪法。
战时宪法:是指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者战争时期适用的宪法。
君主宪法:是指规定君主独揽国家统治权的宪法。
共和宪法:是指规定由民选的国家机关掌握国家权力的宪法。
原始宪法:又称创制性宪法,是指在宪法内容上具有创制性的宪法。
派生宪法:又称模仿性宪法,是指模仿其他国家宪法中所规定的制度而制定的宪法。
规范宪法:是指宪法上的各种规范支配着政治过程,权力过程适应和服从宪法规范的宪法。
名义宪法:是指宪法规范只是作为法的形式起作用。
语义宪法:是指在政治生活上可能得以运用,但往往被作为掌握权力的一种宣言手段或点缀物的宪法。
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又称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是指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确认资产阶级民主的宪法。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又称无产阶级类型的宪法,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确认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
法定的宪法:又称成文的宪法,是指统治阶级通过法定程序制成的书面形式的宪法。
现实的宪法:又称事实的宪法或真正的宪法,是指一个国家现实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以及现实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实际上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宪法传统分类
![宪法传统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d96513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3.png)
宪法传统分类宪法是一国最高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国家机关的职权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宪法的传统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据效力分根据宪法的效力和权威性可分为“有效宪法”和“无效宪法”。
有效宪法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合法程序制定并已经实施的宪法;无效宪法是指在制定阶段就未能满足合法性要求,或被新宪法取代的宪法。
二、据形式分根据宪法内容编写的形式可以分为“成文宪法”和“无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是指国家的基本法律体系已经制定成书写的文件,具有完整的法律条文;无成文宪法是指国家基本法律体系未能完整地制定成书写的文件,具体体现在习惯法中。
三、据内容分根据宪法内容可分为“集权式宪法”和“分权式宪法”。
集权式宪法是指宪法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力较少,所有政府机构均受中央政府控制;分权式宪法是指宪法把权力分散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一定范围内赋予地方政府自治权。
四、据法源性分根据宪法法源性可分为“创制宪法”和“习惯宪法”。
创制宪法是指政府或制宪会议制定或修订的组织成立制度和政府权力安排的宪法;习惯宪法是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法律制约和规范权力行使的传统制度。
五、据历史时期分根据宪法制定的历史时期可分为“革命时期的宪法”和“稳定时期的宪法”。
革命时期的宪法是指在政治、经济领域处于动荡不定的时期,针对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制定的宪法;稳定时期的宪法是指经过彻底改革和巩固后,在通常情况下制定的宪法。
六、据起草代表组成方式分根据起草代表组成方式可分为“专家委员会起草的宪法”和“议会起草的宪法”。
专家委员会起草的宪法是指由选定的宪法专家组成委员会,对宪法进行起草;议会起草的宪法则是指由立法机构(国会、国民议会等)选举的代表组成制定宪法的委员会,对宪法进行起草。
以上是宪法传统分类的几种方式。
每种分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分类方法,以便于研究、分析和制定宪法。
[全]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真题详解
![[全]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3bebd79a1c7aa00b42acb7d.png)
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真题详解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沈工大2018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相关试题:(1)成文宪法[中山大学2018年研](2)不成文宪法[中南财大2014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武大2006年研] 答:(1)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称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都冠以国名。
成文宪法是美国和法国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资产阶级为了保障人权、确立新的自由主义政权体制而制定出来的。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成文宪法。
(2)不成文宪法是指不具有统一法典形式,而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是与成文宪法相对应的概念。
不成文宪法富有弹性,适用性较强,能够被较好地运用以化解宪法争端,并且一般不会出现成文宪法时常面临的宪法危机。
英国宪法就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3)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宪法分类,由英国学者蒲莱士首次提出,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两者的区别在于:①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程度上的而非性质上的。
不论成文宪法或者不成文宪法都是由具有宪法效力的宪法规范所构成的。
②即使在成文宪法国家,除了宪法典之外,不成文宪法的形式也构成宪法制度的重要基础,通常以宪法惯例、宪法判例或者权威性的法律文件弥补宪法典的缺失。
③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也会发生变化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武大2013年研]答: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是指尊重和保障人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
尊重和保障人权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追求,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但应该注意的是人权本身又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3宪法惯例与宪法判例[武大2015、2011年研;中南财大2005年研]相关试题:(1)宪法惯例[河北大学2016年研;江西师大2015年研;中南财大2014年研;武大2013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上海大学2003年研](2)宪法判例[浙江财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2年研;四川师大2012年研]答:(1)宪法惯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和通行并经国家默认、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fc7461dfad6195f312ba637.png)
名词解释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用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来表现的各种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
成文宪法:凡将国家基本组织、人民权利义务以一套法律文书形式表达的宪法,如美国等绝大多数国家成文宪法:具有统一发电形势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特征是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
参考自宪法②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而设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构成了我国单一制的一大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我国具体情况下的创造性运用。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有助于维持香港与澳门的繁荣和稳定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根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等形式.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也称“联盟国家”。
是由若干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统一国家,如现在的美国、德国、印度等。
邦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联合,如现代的欧盟、东盟等实际上就是邦联。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26315276edb6f1aff001f83.png)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在于两者的优点与缺点互为相反。
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是1787年美国宪法和1791年法国宪法。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是指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有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一、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什么?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在于两者的优点与缺点互为相反。
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是1787年美国宪法和1791年法国宪法。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是指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有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这是英国宪法学家普莱斯于1884年在牛津大学讲学时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
▲二、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是1787年美国宪法和1791年法国宪法。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是宪法规范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宪法规范的特点明确、集中以及方便了解等;而缺点在于,书面形式的条文修改起来比较困难,对社会实际的适应性差。
▲三、不成文宪法:是指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有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不成文宪法的优点和缺点与成文宪法正好相反。
成立宪法与不成文宪法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成立宪法相对于不成文宪法来说,一般是经过司法机关认证和颁布的,可不从文宪法一般没有具体形态,相对来说,更像是民众自行遵守的相关条约等。
我国的大部分法律的都是成文法律,是比较稳定的,避免出现法律认证上的麻烦。
宪法复习资料
![宪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b5ce1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d.png)
宪法复习资料一、宪法的形式分类(一)传统分类1、按照宪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它可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一国以一个或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表现的宪法,故称文书宪法;又因成文宪法由特定的机关或个人在特定时期所制定的宪法,故称制定宪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成文宪法的形式,而且大多数都用一个法律文书表示,如美国、法国、印度、日本、朝鲜、越南、古巴等国。
但也有少数国家国家用几部文件来表示的。
例如1875年的法国宪法、安道尔宪法、现行的瑞典宪法和新西兰宪法。
成文宪法的优点是:结构严谨、条款清晰、内容系统全面、稳定性强、不容易被修改;其不足是:适应性差,不容易顺应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和社会发展。
不成文宪法(unwritten constitution)无统一的书面文件形式,而是表现于不同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形成的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的汇集,故称汇集宪法.。
例如:英国、匈牙利等。
不成文宪法的优缺点与成文宪法的优缺点则相反。
成文不成文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书面文件,也不在于有没有宪法习惯和判例,而在于宪法的构成是否集中表现在一个或几个书面文件中。
宪法的成文和不成文也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例: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1937年的《国王大臣法》等。
比较两者的不同:存在范围构成要素、效力等级、产生方式2、按照宪法有无严格的创制机关和程序,它可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效力的宪法。
刚性宪法的优点在于由于修改比较慎重,程序比较复杂,其效力高于其他普通法律,所以比较稳定,尊严性高。
缺点一般在于:由于修改比较难,所以缺乏适应性,不易及时应付急剧多变的形势。
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程序、法律效力和一般的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柔性宪法的优缺点则恰好相反。
3、按照制宪机关或主体的不同,它可分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吗?
![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吗?](https://img.taocdn.com/s3/m/72c6ae2959eef8c75fbfb3de.png)
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吗?成文宪法是指将法律以文书的方式颁布出来就做成文宪法,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吗?我国自1954年颁布宪法后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现在采用的是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第五次修正的宪法,所以我国的宪法毫无疑问是成文宪法,这是毋庸置疑的。
成文宪法是指将法律以文书的方式颁布出来就做成文宪法,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吗?我国自1954年颁布宪法后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现在采用的是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第五次修正的宪法,所以我国的宪法毫无疑问是成文宪法,这是毋庸置疑的。
▲成文宪法的解释成文宪法一般规定了特别的起草和修改程序。
为了起草或修改宪法,有的国家成立了专门机构,如宪法起草委员会、制宪会议、立宪会议等。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宪法是由1980 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修改的。
美国于1787年5月由55名代表组成制宪会议,负责起草美国宪法提交各州批准。
许多国家还规定了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特别程序。
中国1982年宪法草案,经宪法修改委员会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并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再经修改,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美国早期在全国只有13州时,规定宪法要得到9个州的批准方能生效。
由于修改程序的不同,成文宪法又可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刚性宪法指宪法须经过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的程序才能加以修改。
绝大多数国家成文宪法的修改程序都比修改普通法律复杂。
中国1982年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美国宪法》规定,经过国会两院2/3议员同意,或者2/3的州议会的请求,可以提出宪法修正案,修正案要经过3/4的州议会或修宪会议批准后,才能生效。
有的国家还专门作出宪法某项内容不能修改的规定。
《宪法学》名词解释归纳
![《宪法学》名词解释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23ca3340b1c59eef8c7b46c.png)
《宪法学》名词解释归纳1、宪法:宪法就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与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与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就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成文宪法:成文宪法就是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的宪法。
凡就是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及公民的基本权力与义务以一种法典的形式公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就就是成文宪法。
划分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标准就是瞧宪法就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
成文宪在一国法律体系就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不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就是指一国的宪法渊源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存在于习惯之中,或者散见于若干宪法性文件,或者判例之中。
不成文宪法不就是绝对没有文字,而就是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
如英国宪法就就是不成文宪法。
4、刚性宪法:刚性宪法,依据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凡效力高于一般法律、宪法修改须经过比一般法律更为复杂与严格的程序的宪法,就叫做刚性宪法。
5、柔性宪法:柔性宪法,凡效力与一般法律相同,宪法的修改程序亦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就叫做柔性宪法。
英国宪法就被称为柔性宪法。
英国实行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并不认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6、钦定宪法:钦定宪法,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凡由君主制定与颁布的宪法,就称为钦定宪法。
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即为钦定宪法。
7、协定宪法:协定宪法,凡由君主与国民议会协议而制定的宪法称为协定宪法。
法国君主路易?菲利浦与国会协定而产生的1830宪法即为协定宪法。
8、民定宪法:民定宪法,凡由国民代表机关、制宪机关或者由“全国投票”表决通过的宪法称为民定宪法。
美国宪法、法国现行宪法等都就是民定宪法。
9、宪法规范:宪法规范就是调整有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与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到底什么是成文宪法?
其实宪法不管在哪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关于宪法通常又分为成文宪法跟不成文宪法,因为平常人们几乎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根本就用不到宪法,今年我国民众高度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有原因的。
有少部分民众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我国到底什么是成文宪法?
其实宪法不管在哪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关于宪法通常又分为成文宪法跟不成文宪法,因为平常人们几乎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根本就用不到宪法,今年我国民众高度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有原因的。
有少部分民众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我国到底什么是成文宪法?
▲一、在我国到底什么是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用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
来表现的各种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
成文宪法:凡将国家基本组织、人民权利义务以一套法律文书形式表达的宪法,如中国、美国等绝大多数国家。
成文宪法: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特征是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一般而言,宪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序言。
就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宪法序言的内容都是有关宪法本身的规定,诸如制定宪法的宗旨、目的和依据,制定宪法的经过,宪法的构成,宪法的演变,宪法的修改,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原则,宪法的地位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在宪法序言中阐述了本国和本民族长期奋斗的历史和取得的胜利成果,指出今后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二)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宪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国家的标志与象征制度。
由于国家本质的不同,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有所不同。
例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和制度。
国家的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及教育、科学和其他文化制度等。
宪法反映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经过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经济基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
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财产权,即公民的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受非法侵犯;二是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自由权,即主要有公民的人身自由、言论和出版自由、迁徒自由、集会和结社自由、通信秘密自由、宗教自由等;四是受益权,即包括生存权、工作权、请愿权、诉愿权、诉讼权和受教育权等;五是参政权,主要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方面主要规定有依法交纳赋税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等。
(五)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是宪法的重要构成部分,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一般都有国家元首、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
宪法中都对这些机关的地位、产生、组成、职权、活动原则以及相互关系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六)宪法保障。
宪法保障是指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措施和制度。
归纳起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明确规定宪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任何机关、团体和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任何法律、法规都必须符合宪法。
这是保障宪法实施的前提条件;其二,明确规定修改宪法的严格持续,以维护宪法的稳定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宪法都规定了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修改程序;其三,明确规定了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和
违宪审查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所共有的。
(七)其他规定。
除了上述基本内容之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最后都另有一些附则条款。
其实成文宪法也不止在我国才有的,成文宪法就是说国家把人民义务和国家的基本组织等编织超一套法律文书进行表达,我国的成文宪法其实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世界上有少部分的国家并不具备完整的成文宪法,大家在了解成文宪法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平台上也能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