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运用

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分认识水生植物的作用并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完全发挥其作用非常关键。因此,本文对水生植物的功能、应用原则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标签:水生植物;湿地公园;运用

城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让城市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日益严重的污染会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刻不容缓的,而规划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水生植物是湿地公园中不可或缺的造景素材,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但是人们对水生植物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广泛运用好水生植物,实现其景观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有机统一,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所在。

1、水生植物的功能分析

1.1景观功能

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花色,通过合理的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致,引人遐想,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挺水植物植株直立挺拔,在湖边、河岸、小溪旁密植,野趣盎然,如:香蒲、菖蒲、再力花、芦苇等。沉水植物的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种植沉水植物的水体给人一种至清至净之感,在水流的带动下,植株随之摆动,如:苦草、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等。浮叶植物根或地下茎生于水下底泥中,叶漂浮于水面,如果成片种植,整个环境恬淡静谧,如睡莲、荇菜、菱角等。不同于浮葉植物的安静,漂浮植物全株漂浮于水面,随水流四处飘浮,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有活力的感觉,如凤眼莲、槐叶萍、大薸等。如果能将形态、花色均加以合理利用和搭配,那效果必会让人心旷神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说的就是这种景致。

1.2生态功能

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庞大的枝叶和根系形成天然的过滤层,对水中污染物质进行吸附、分解或转化,促进水域养分平衡。如:水生植物能阻止底泥的再悬浮,减少水体水动力交换系数,抑制藻类生长;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扩大水生动物的有效生存空间;为有很强水质净化能力、能够矿化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群落提供生境等。配置完美、健康的水生植物景观,具有高效的水体自净功能。生长在水陆交接处的水生植物利用其发达的根系,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能、还能减少水土流失、固坡护堤。

2、水生植物的应用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是景观配置的大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水生植物的配置。在进行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种类的选择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生植物资源,并根据其自身的生长特点,结合不同的水体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搭配种植。既能提高成活率、减少维护成本,又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2.2多样性原则

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形态、花色以及风格特色,利用群植、丛植、片植等多种配置模式,多层次、多种类的植物相互搭配,保持水生植物多样性,也使观赏价值大大提高。每种水生植物的生长期都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不同水生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况也不尽相同,混合多样的搭配才能保持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3艺术性原则

从艺术美的角度,结合湖面、溪流、跌水等不同水景的特点,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周边环境,选用合适的水生植物来丰富水体景观。水体景观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其他景观是一个整体,在做造景时,应该整体考虑,使整个景观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如在周边景观良好的水面就不宜栽植太多水生植物,以免破坏湖面与周边景致形成的浑然天成的镜面效果,可以种植少量的荷花或睡莲等,既保留了空间感、静谧感,又让整个环境多了些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文化气息。

2.4生态与观赏结合原则

水生植物配置不仅要美观、具备观赏性,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符合水体的生态环境。不同水生植物在不同类型的水体环境中,会展现出不同的成活率、生长状况以及对污染物的吸收转化能力、供养输送能力等,因此为了提高和稳定湿地的净化和生态功能,需要筛选合适的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利用好美学,还要多利用生态学、植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做到生态与观赏相结合,使水生植物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最大化。

3、目前国内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种类问题

虽然水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景观上可供选择的种类也多,但在针对国内湿地公园的调查中发现,实际运用中的水生植物种类一般都局限在荷花、芦苇、睡莲等十几种。水生植物种类太少,多样性不足,再加上种植范围小、配置形式单一,根本无法发挥景观效果,也无法全面发挥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3.2生态问题

目前水生植物配置方面往往存在片面追求艺术美感、忽视从生态学角度来考虑搭配合理性的问题,设计人员对水体的水文特点、水生环境以及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功能都不甚了解,缺乏理论基础、随意的设计影响甚至严重削弱了水生植物本应发挥的生态功能,这是水生植物配置的一个误区。

3.3管理问题

传统的湿地公园管理过程当中,都一致性的认为水生植物在水中有非常好的适应性,种植以后也可以不再去管理。一些设计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也不够专业,因此在水生植物的设计上通常非常随意,同时忽视了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功能,由此造成水生植物在景观的作用和效果上也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4、水生植物的运用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注重水生植物的合理搭配、种植方法

(1)水生植物群落布置需要根据水面大小、水流缓急、空间开合、岸线形态以及陆地景观等因素综合考虑,达到水域景观与陆域景观的完美衔接。

(2)要充分运用当地的水生植物资源,根据不同的水体环境,进行不同的种植配置。如:湿生植物、(多数)挺水植物栽植时,需保证土壤湿润或5cm以内的积水。荷花等挺水植物及睡莲等浮叶植物种植时,水深宜根据植株大小调整,一般保持在30-60cm。(3)不仅要注重合理搭配,还需注意种植方法。如:种植沉水植物时一般先从水深的区域开始,逐步向浅水区域推进,水深落差较大时需分批种植,每批种植时保持种植区域水深为30-50cm,且种植完成至少一周以后再进行下一批种植,种植完成区域需保证光照和水体的透明度。有水质要求的水体,沉水植物种植面积不低于水面面积的60%。

4.2强化生态原理的运用

(1)做好相关的一些科研工作,包括水生植物的引种、优良变异单株的稳定扩繁、不同水生植物搭配对水体生态修复的效应等,并让科研成果能广泛运用到实践中。

(2)在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理论,强化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提升景观的内在核心价值。如: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水域,可以选择石菖蒲、黄花鸢尾等能适应重金属污染、且能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

4.3提升相关设计、管理人员水平,做好设计和后期维护管理

设计人员在进行湿地公园设计时,需提前对水体的水文情况、水质条件、底泥性状等水体环境进行调查,并多了解各种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功能,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