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和差异性
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点《整体性和差异性》
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点《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点《整体性和差异性》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五大要素的表述要点:大气:气温、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等;水: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岩石:地质情况;地貌:地形、地貌等生物:植被类型、疏密等。
土壤:是否深厚肥沃、有无冻土等;3、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大气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原始大气:CO2、甲烷、氢、氨和水汽;现在大气:氮气(78%)、氧气(21%)。
②对水圈: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
⑩ 。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作用进行的。
【答案】(1)①N、P、K等营养元素和水②植物残体和排泄物③动物残体④游离氧⑤水分⑥氧气(02) ⑦二氧化碳(CO2) ⑧二氧化碳(C02)⑨氧气(02) ⑩二氧化碳(CO2)、重碳酸盐、腐殖质等 (2)光合【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如大气、水、岩石、地貌、植物、微生物以及土壤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关系的题目,突出揭示了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的生物循环过程。
解题必须紧紧把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条件、原料、能源以及产物和作用,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作用、生物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生理过程中与岩石圈(包括土壤)、大气圈、水圈所发生的物质交换关系。
5、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1)生产功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储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合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
整体性和差异性
②如果以热量为主导因素,则同一自然带分布 3.同一自然带分 的海拔高度(包括雪线的海拔高度),阳坡高 布的海拔范围 于阴坡。
③如果以水分为主导因素,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 海拔高度(包括雪线的海拔高度), 背风坡高 于迎风坡。
4.迎风坡、背风坡是判断雪线高低的最主要依据; 阳坡、阴坡是判断同一自然带海拔高低的最主要依据。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 环境要素 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 相互制约 ,即某一要素 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 ________甚至_____ 整体 的改变, 即“ ______________”; 牵一发而动全身
区域 3、地理环境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________ 区域 的变化不 之间的__________ 相互联系 ,一个______ 区域 。 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_________
17. 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 山地针叶林带 B. 高山草甸带 C. 高山苔原带 D. 冰川带
18. 阿尔泰山南坡 A. 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 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 此时季节为冬季 D. 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B
D
例4: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右 图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并根据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2.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 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例15〗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 题
9. 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 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专题五整体性、差异性规律
04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实践 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整体性规律
在科学研究中,整体性规律强调从宏观角度把握事物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探究 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例如,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整体的功能和 稳定性,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
差异性规律
科学研究中的差异性规律关注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殊性,探究不同事物之间的 差异原因和表现。例如,生物学中物种之间的差异,化学中不同物质的性质差 异。
在个人发展中的应用
整体性规律
在个人发展中,整体性规律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例如,通过综合 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差异性规律
在个人发展中,差异性规律关注个人的兴趣、特长和个性特点,鼓励个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例如,通过个 性化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特长的个体。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
$number {01}
目 录
• 整体性规律 • 差异性规律 • 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实践意义
01
整体性规律
整体性规律的定义
01
整体性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事物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
02
整体性规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 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是理解和把 握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依据。
社会治理
在社会治理中,差异性规律提醒我们尊重不同文化、群体和个体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 措施。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中,差异性规律提醒我们关注事物的特殊性和不同点,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03
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相互作用
1
整体性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差异性是事物发展的 动力。整体性为事物提供稳定性和秩序,差异性 则为事物注入活力和创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43张)
考点一
考点二
2.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生存空间: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2)气候: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③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3)水文: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水质好。(4)食物: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5)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6)人类活动:水质下降,污染加重;过度捕捞。
考点一
考点二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考点一
考点二
分析解答 第(1)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及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提供的时间“3月25日”和关键词语“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推理出3月25日当地自然生长的杂树萌生新叶而呈现一丝绿色,说明当地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故选B项。常绿阔叶林冬季不落叶,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排除C项;观察景观图中杂树枯叶的特征,可排除D项。第(2)题,较温暖的气候才能满足灌木四季常绿,冬季气温过低则难以生存,因此气温是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答案 (1)B (2)A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3)形成正确的差异性观点:如“差异”和“分异”,“差异”是一 个名词,而“分异”则是一个动词,地域差异表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现 象,而地域分异则表示地域差异现象背后的形成机理、演变过程以及一 般规律。所以在学习时可遵循“差异现象—地域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原 因—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思路。
2.学习技法
矿产资源;②改
质和化学元素的
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变了地表形态,
迁移运动,以及
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
塑造了各种自然
能量的流动、转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
景观;③实现了
化;②联系自然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地区之间、圈层
地理环境中的有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之间的物质交换
机界和无机界
和能量传输
3.对比分析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两种新功能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中
C.如果⑤环节循环速度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迁移导致流水地貌的演化,其过程如下: □13 流__水__侵__蚀__→高原的峡谷不 断拓宽→高原面萎缩→□14 _山__地___→丘陵→平原。
(2)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 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2.意义: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 环境要素组合。
(3)读图分析法:结合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理解陆地水平地带性 分异规律;结合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等典型山脉的垂直分异示意图, 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并 结合实例, 分析自然环 境的整体性 规律。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我国西北、青藏等典型区域,解释区域内 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理解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 [综合思维]以植物光合作用、碳循环为例,分析自然环境 的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理解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 和能量交换。 [人地协调观]联系藏羚羊数量的变化、森林的过度采伐等 案例,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明确人类活 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树立人地协调观。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意义
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 善环境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表现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 素,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相互影响的。 (3)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到其他
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 迭的现象。
高山冰川带 高山寒漠带
垂直自然带:指的是在垂直分异规律
高山针叶林带
的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从山
麓到山顶,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
伸的不同带状自然环境。
高山草甸带
成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
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
水热。 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
从山麓到山顶的 垂直方向变化
水热 变化
海拔 高度
与低纬向高 纬的水平带 谱相似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拓展:认识常见的地方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1.副热带大陆东岸热带雨林
1
2
4 3
热带雨林带
副热带大陆东岸热带雨林带
• 理想状态分布:热带草原带 • 实际状态分布:热带雨林带 • 地区分布: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
南极地区冰川景观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 理想状态分布:
• 南极:苔原带、针叶林带
• 北极:冰原带
• 实际状态分布:缺失
• 形成原因:南半球该纬度范围无陆地,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拓展:认识常见的地方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6.欧洲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导致局地气候更趋干旱(1分);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 剧、荒漠化扩展(1分);生物多样性锐减(1分)
练习6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 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
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 (3分)
图16
自然: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1分),造成冰川 退缩、水量增加,导致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加(1分); 人类活动:政府支持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的实施(1 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A、C、B、D
3)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 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 于热带雨林区;(2分)(有旱、雨两季之分,)旱季时 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练习3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一:三江并流地区图(图15) 资料二:三江并流地区面积占中国的0.4%,却容纳了中国 20%的高等植物种和25%以上的动物种,是世界生物多样 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4)日前,中国长江三峡集
团宣布将在该区域建设4座巨
型水电站。简述大规模水电开
发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 不利影响。
水土流失加剧;(1分)地质灾害频发;(1分)生物多 样性减少。(1分)
练习4
打坝淤地是治理图中北部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打坝淤地是指在各级沟谷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 目的的工程。
(1)说出三江并流段河流的基本流向, 并说明判断理由。
(1)自北向南流(1分) 地势北高南低(1分)。
第五讲 整体性和差异性——宋克金
第五讲整体性和差异性一、整体性概念:表现二、差异性:1、自然带分异规律:①:形成基础;②:形成基础;③:形成基础;④:形成基础;2、自然带谱:影响因素:不同气候区所形成的植被自然带名称:△为什么我国是一个植被种类非常复杂的国家:非地带性现象的表现和成因(案例):(参考气候章节)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自然带数量差异及其原因:利用自然带谱判定大致纬度、所处半球和坡向:喜马拉雅山脉、天山、乞力马扎罗山、阿尔卑斯山自然带谱:3、雪线:影响因素:海洋性冰川、大陆性冰川:第六讲人口和环境1、人口再生产:类型历史阶段特点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导致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的因素(口再生产的转变的本质):;属于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人口数量变化的时空分布;各大洲人口增长率比较:2、人口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类型结构图影响解决措施几种特殊的年龄结构图:3、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中国的人口问题:4、人口迁移:概念:类型(按方向、范围):影响因素: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19世纪前世界人口迁移方向、特点及其影响:二战后人口迁移方向、特点:我国不同时期(古代、80年代中期前后)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原因及其意义:80年代前人口迁出的省级行政区和持平的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对迁出和迁入地的影响:不同期美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5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世界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及其原因第七讲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地域形态:影响因素:类型:类型特征利弊案例影响因素2、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三种功能(区位、占地面积)差异。
影响住宅区选址的因素。
住宅区和工业区分离的时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特点;影响商业区选址的因素,商业区区位、形态、中心商务区的功能和特征;△CBD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变化的原因。
影响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因素,理解地租曲线和功能区选择的关系,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作为人类存在的基础之一,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
整体性表现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无生物因相互作用而构成复杂的物质循环系统。
生态平衡、循环利用等生态学概念,正是为了维护自然环境整体性所提出的。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加速物种灭绝、资源缺失、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爆发。
差异性则表现为不同地理位置、气候、区域性地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
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植被、动物种类与数量、土壤质量以及气候变化等都有其独特性。
比如,亚热带常雨林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而草原和沙漠地区则相对贫瘠。
因此,维持生态平衡、追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存在,并进行合理规划。
对于人类而言,应该处处遵循自然规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破坏,让自然界保持多样性和稳定性。
同时,人类还应该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差异性中,切实保持生态平衡,合理规划资源开发,实现社会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比如,对于草原、沙漠地区,可以采取节水措施,建设水源保护区,推广防沙治漠技术;对于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应该加强对其保护,防止生态系统破坏、垃圾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切实防止生物区域的崩溃发生。
总之,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时刻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自然环境,规划合理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然环境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3.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绘制地理要素关系图、制作地域分异规律表格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利用地图、图表、统计数据等资料,提高学生从地理信息中提取、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设计实验、模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环境的规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以及它们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4.介绍自然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包括地球运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
5.强调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地理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以下活动:
-结合案例教学,通过具体பைடு நூலகம்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规律。
-利用多媒体和GIS技术,提供丰富的视觉和互动体验,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直观认识。
2.教学策略: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自然环境的内在规律。
-比较、归纳、总结: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利用模拟实验,如模拟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动态变化。
4.教学评价:
第16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6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学科素养】1.区域认知: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关系及途径;理解各类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成因和分布。
2.综合思维:理解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的原理来解释说明某一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3.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不同的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4.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1.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变化规律;地域差异的规律应用。
2.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规律。
【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认真研读课本,构建水循环知识体系,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统一反馈老师。
【问题驱动·合作共赢】探究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3·山西太原·太原五中一模】材料一: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米)上生长了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新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
泰加林分布的南界一般在55ºN。
而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延到了48ºN。
当地树木形态特征显著,树的外形象一座尖顶的宝塔,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侧根发达。
调查发现,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
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当地人把成片的倒木称作“倒木圈”。
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套积水变成小池塘。
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及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泰加林的特征,推测泰加林生长地(2)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形态特征的成因。
【高频考点·互动研】考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①自然地理环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性的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义:一 种用于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计算 机系统
GIS在自然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的空间分布、变 化趋势和相互关系
添加标题
生态系统平衡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 发生和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态系统平衡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 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系统平衡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活动:过度开垦、过度 放牧,破坏植被和土壤
工业生产:排放废气、废水、 废渣,污染环境
城市化:占用土地、破坏自 然景观,增加环境压力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 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城市化、农 业开发等。
自然灾害成因:自然因素和 人为因素
自然灾害类型:地震、洪水、 干旱、台风等
自然灾害影响:对人类社会、 经济、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自然灾害防治措施:加强监测 预警、提高防灾意识、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等
资源利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逐渐增加
非地带性:受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因素影响,导致某些地区出现与纬度地带性、经度地 带性、垂直地带性不同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高温 多雨,植被丰富, 生物多样性高
沙漠:干旱少雨, 植被稀疏,昼夜 温差大
草原:气候温和, 降水适中,植被 以草本植物为主
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平衡发展: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促进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 展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解析:瀑布景观的形成与水循环环节(地表径流)、岩石性质、气候特征和生物 作用均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其形成过程充分说明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B符合题意;大气圈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分,生物圈的发展变化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地表四大圈层均在不断的循环运动, 不是只有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A、C、D不符合题意。
知识导引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一、自然环境的组成 1.自然环境由以气体物质为主的 大气圈 、液态水为主的 水圈 、 固体岩石为主的 岩石圈 、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组成。 2.自然地理要素: 地形 、 气候 、 水文 、生物和土壤等。
[点拨]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 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素养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中的 相互作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3.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思维、区 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1)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 成一个有机整体。 (2)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可比 喻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组成要素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产生_整__体__性__ 效应。 (2)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整体性强,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就好;反之,则表现为组分和结构简单, 功能不协调。 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统不断发生变化,当演变强度超过稳定阈限时, 系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 衡。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向阳坡
亚热带
下面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地区(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材P93) 海拔高 度不同
(根本因素)
水热 差异
自然带 差异
(基本因素)
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沿等高线方向延伸
(2)比较珠峰南坡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
珠 穆 朗 玛 峰 垂 直 自 然 带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
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 量和地形条件: 气温越高,雪线越高; 降水越少,雪线越高; 坡度越陡,雪线越高。
(3)想一想,珠峰 南坡雪线比北坡 低的原因?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降水量大,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 较北坡低
地带性分异规律
类型 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成因 大体沿纬线方 纬度地 延伸方向: 向东西延伸 低纬和北半球 带分异 热量为主 沿纬度变化方 高纬地区 规律 更替方向: 向南北更替 经度地 延伸方向:平行于海岸 方向延伸 带分异 中纬度地区 水分为主 规律 更替方向:垂直于海岸 方向更替 延伸方向:大体沿等高 海拔较高的 水热条件 线方向延伸 山地 垂直变化 更替方向:自山麓向山顶
自然带 差异
荒漠
草原
森林
水分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教材P92
温带森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 的更替(水分的影响)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教材P92 距海远 近不同 (根本因素) 水分 差异 (基本因素) 自然带 差异
)
P91-93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教材P91
专题五整体性、差异性规律
拓展整体性、差异性规律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智能 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拓展整体性、差异性规律在社会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相关学 科的发展和进步。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跨学科研究
01 加强整体性、差异性规律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 交流和合作,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
目录
• 整体性规律 • 差异性规律 • 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应用 • 整体性、差异性规律的未来发展
01
整体性规律
整体性规律的定义
整体性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 系使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并呈 现出统一的特征和规律。
行。
促进生物进化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差 异性规律的存在使得生物能够更好 地适应不同的环境,促进生物的进
化。
A
B
C
D
尊重个体权利
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 的价值和权利,应该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
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
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02 探索整体性、差异性规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 现和应用,推动跨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03 探索整体性、差异性规律与全球性问题之间的联 系和影响,推动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谢谢观看
在社会领域的应用
• 总结词:整体性规律在社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上,差异性规律则体 现在社会成员的多样性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上。
• 详细描述:在社会结构方面,整体性规律强调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和平衡。差异性规律则揭示了社会成员 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社会分层、文化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社会现象方面,整体性规律强调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 社会问题。差异性规律则揭示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
(1)概念 ①②
(2)新功能:生产功能与平衡功能 (3)整体性表现形式 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②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 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③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 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温带沙漠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2、差异性
(1)陆地环境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纬度 位置 热量 气候 水分 土壤 带 植被
自
然
海陆 位置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植被)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
90° 70° 60°
P 极地气候 M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气 候
90° 70° 60°
温带海洋 温带季 性气候 G 温带大陆性气候 H 风气候 40°
30°
地中海气候 E
K
C
35°亚Leabharlann 带季风气候F D 热带季风气候
25°
20° 10° 0°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A
热带雨林气候
10°
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70°
极地气候
苔原、冰原
温带季风气候
90° 70° 6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
25°
10° 0°
自然带名称=植被+“带”
90° 70° 60°
P M G H K C B D G
90° 70° 60°
40°
35°
E
30° 20° 10° 0°
F
25°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归纳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教师寄语:别驻足,梦想要不停地追逐。
一、知识梳理:(一)地理环境:1.自然地理环境:是存在于_________的自然界,又称_________,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组成。
各种自然地理要素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2.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________________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人工环境。
(二)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1.概念:气候是一个地区__________________的一般状态,是该地经常性天气的综合表现。
2.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_________能是地表能量的主要来源,表现为地球上的热量随着_________而减少。
太阳辐射这种_________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_________。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在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下,空气运动特点不同,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特点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
(3)下垫面因素: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_________乃至运动特征。
①海陆差异的影响: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_________不同,一般陆地上比海洋上气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大;另一方面,海陆的_________也存在差异,海洋上空气_________及_________一般也比陆地上大,且降水量的_________也比较均匀。
根据海陆水热特征的不同,可将气候划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
②洋流:洋流与大气环流一样在_________间调节着热量和水分,对所经地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有显著影响。
暖流经过的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_________,水汽_________,易使空气产生_________,形成降水;寒流经过的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_________,不利于空气_________,降水偏少。
③地形的影响:由于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_________而降低,加上海拔高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较差,所以海拔高的地区比海拔低的地区_________。
此外,山地的迎风坡,_________带来降水,而在背风坡,__________________的天气。
④其他因素的影响:地表物质组成如_________、土壤、水面、冰雪和_________等(4)人类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气候在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并且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组成的。
2.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一个_________。
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五)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定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如东西方向上或南北方向上)保持__________________,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如南北方向上或东西方向上) __________________,这种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2.产生原因:太阳辐射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因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__________________是地理环境产生分异的基本原因。
3.自然带: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不同,世界气候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差异,受气候的影响,_________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这种地域分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_________,称为自然带。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
(1)纬度地带性:①定义:各自然带沿着__________________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纬度地带性。
②形成:纬度地带性的产生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③分布:纬度地带性在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带表现的更为明显。
(2)经度地带性:①定义:各自然带沿着__________________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经度地带性。
②形成:经度地带性的产生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一定_________的影响。
③分布:经度地带性在宽广的_________如亚欧大陆上表现比较明显。
(3)垂直地带性: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_________随着_________增加而变化,从而形成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
所有的垂直带有规律的排列,叫做_________。
山地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称为_________。
(4)非地带性因素:自然带因受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这也正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一)教师寄语:别驻足,梦想要不停地追逐。
一、单选题:1.据2008年3月2 日《参考消息》报道,美国海洋研究专家说:“加利福尼亚与夏威夷群岛之间的太平洋海底被大约300万吨重的塑料垃圾所覆盖,其面积相当于中欧。
它们是由风和洋流从日本和美国的海岸带来的”。
能够把塑料垃圾从日本和美国海岸带到加利福尼亚与夏威夷群岛之间的风和太平洋海底的洋流有, ( )①冬季风②日本暖流③加利福尼亚寒流④西风⑤千岛寒流⑥北太平洋暖流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3题。
2.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非地带性分异 D.垂直地域分异3.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读下图,回答4~5题。
4.据a图信息可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南美大陆5.与a到b的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地震将频繁发生 B.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C.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 D.黄河三角洲将向海洋推进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分别为20、16、12、8小时。
回答6~7题。
6.四地中,所处纬度最低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7.非洲大陆在上题所求的纬度位置西部地区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苔原带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右图)。
回答下题。
8.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 )A.a B.b C.c D.d读我国某地形单元自然带变化图(右图),据图回答9~10题。
9.导致图中自然带由A---E更替的主导因素 ( )A.地形差异 B.热量差异 C.降水差异 D.河流分布10.图中A地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阔混交林下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
读图,回答11~12题。
11.造成这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高低 B.纬度高低 C.迎风背风(坡) D.距海远近12.上面右图中的气候类型,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哪种植被类型之中 ( )A.甲 B.乙 C.丙 D.丁13.下图表示我国塔里木盆地内一棵古胡杨木的年轮横剖面(部分),较宽的年轮主要反映的是( )A.高温年份 B.低温年份 C.多雨年份 D.少雨年份右图为“我国沿30°N方向两地理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要素①和要素②分别可能是 ( )A.年太阳辐射总量和热量B.全年平均气压和平均气温C.人均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D.人口分布密度和城市数量15.对我国要素①和要素②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素①的分布差异主要是由纬度因素影响B.造成要素①分布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和降水C.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因为东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D.要素②分布的差异是由距离海洋远近影响的二、综合题16.读世界两块大陆上热带草原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图中乙处虽位于赤道附近,但形成热带草原植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两图在热带草原半包围下,分别形成了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气候,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要说明甲、丙两块热带草原区,“逐水草而居”动物迁徙的时间和方向特征。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二)一、选择题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16—18题.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2.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是 (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3.依图示材料可知 ( )A. 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4.下列资源中,不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 )A.太阳光照 B.地下热水 C.海洋鱼类 D.阔叶林右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读下图回答20--23题。
5.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6.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7.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8.该山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读右图,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回答24---2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