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6.读下图,中国局部示意图甲与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乙,结 合区域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3)图乙山地应该在图甲中__⑤_____(数字)处,此山地南北坡 自然带分布存在哪些差异?试说明原因。 答:相同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好;北坡有
温带和落__叶__阔__叶_林_______。
核心2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真题冲浪
(2012·北京卷)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所示山地
(C )
A.
B.
C.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A)
A.喜马拉雅山脉
B.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2 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绿洲(地形 起伏引起地形雨、获得太阳光热等的差异)
3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寒流——降温减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例1.下列自然带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明显的是(AC)
A.南半球高纬度缺少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B.非洲北部广大的热带荒漠带 C.安第斯山南段同纬度东西两侧的自然带不同 D.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思路导引】• 考Fra bibliotek么…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 • 答什么… …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貌 • 怎么答… … 气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整体生态环境 的变化等。
【答案】
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 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 减少,使沿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 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 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 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 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教学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教学课件

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形式来进行的。
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整体性 表现 含义
意义 举例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 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 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
材料二:黑河发源于祁连 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以下是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 模式图。
(1)图中甲、乙、丙、丁空格表示着如下的内容:用水增加、 耕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入境水流减少,请对应填出甲 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丁 __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黑河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协调措施。 (4)面对用水量的急剧上升,人们也想到了节流的办法,在黑 河流域的干支渠进行了衬砌。虽然有效地减少了渠系损耗,提 高了地表水的利用率。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渗漏减少,使地 下水难以得到有效补充。这一现象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什么特征?
(2)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 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________________(气候)。
(3)从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 ________到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________为基础的。
(4)从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 ________向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_______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表现特征
从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热量
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
水分
太阳辐射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高纬、低 纬明显
海陆位置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中纬地区明显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 垂直更替
低纬高山地 区明显
东西=经度变化方向=纬线方向 南北=纬度变化方向=经线方向
地理 纬度位置 热量 位置 海陆位置 水分
植被 气候
土壤
陆 成带状


然 带
一定宽度
陆地自然带:热量带+植被类型+“带”
(2) 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
寒带
苔原带 冰原带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它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它是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 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 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 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 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 备的功能
形成 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 量的交换,将生物、大 气、水、土壤、岩石等 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 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 生物、地形等要素组成的。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地理要素间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
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 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 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 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

人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无脊椎动物
被子植物 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石炭纪
6亿年前 寒武纪 46亿年前


距今年代 (亿年)
新生代
0.03~0.02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0.7 1.4 1.95 2.5 2.85 3.3 4.0 4.4 5.2 6.0 25~38 46
(3)植被的生态作用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植被通过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小地表 径流量,且降低地表径流流速,从而减小流水侵蚀和搬运。 调节径流——植被通过涵养水源,减小雨期的径流量;然后通 过地下水的补给,增加枯水期的径流量。 净化空气(水源),缓解全球变暖——植被通过降解空气污染 物(颗粒物、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等方式净化空气,缓解 全球变暖。 防风固沙——植被通过降低风速、根系固定、增加土壤水分等 作用来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植被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从 而使得局部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小,降水趋多。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
D.行政管辖不同
(2017新课标1)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
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
11.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符
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
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 种的时间推迟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ppt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ppt课件

E
D
经线路线
C
B
E站 D站
C站 B站 A站
A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特征:自然带沿着东西(经度)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影响因素:水分
考点一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深化探究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 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 异产生的原因_海__陆__分__布__不__同__导__致_
_水__分__条__件__的__差__异__。
请说出以下古文反映了哪种地域差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
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植被覆盖率下降 河流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气候
地方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
课堂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 B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整体性特征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A )
A.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C.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精讲点拨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主干 知识 体系
第1页/共42页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
(1) 组成:包括
等。
气候
植被
(2)特殊功土能壤: 代表
是主导大气性、因水、素岩石;、生物、土壤是、 最具
地形
性(3要)地素理;要素间相为互各作要用素产的生中新心功环能节。
生产功能:具有合成
的能力有。机主物要依赖于光
合作用。
平衡功能:通过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
2)温度越高(阳坡),积雪的消融量越大, 雪线的位置就越高。
如:赤道非洲雪线高度(乞力马扎罗山)为 4570~5425m,阿尔卑斯山为2400~3200m,
北极地区只有100~300m。
第20页/共42页
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4、雪线
3)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雪线位置低;陡坡 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较高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 伸、沿纬 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 水分 陆的地域分 异
海陆分布 沿经线延 伸、沿经 度更替
山地的垂直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沿山地水
地域分异
平延伸、
垂直更替
典型地区 低纬、高纬 地区及中纬 度一定范围 内 中纬度地区
海拔较高的 低纬山地
第12页/共42页
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判读
1、基带与所在地的自 然带一致,从山麓到 山顶呈现出与纬度地 带性相似的规律。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7、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南半球同纬度大部分地区为海洋)
第33页/共42页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8、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两岸 (洋流)
第34页/共42页
引申: 1.海拔高,纬度低,自然带多 2.基带与山体所在纬度自然带一致 3.纬度高,雪线低;阴坡雪线低;

第15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53张PPT)

第15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53张PPT)
第15课 普查讲 第(4)题 P119
解 析 : 根据材料“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 的边缘”,说明此时教授既没有位于森林带内,也没有位于冰雪带 ,而是位于两者之间,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眼前簇簇花草相 映”,可以判断教授所处的地方为草本茂盛的草甸,而非苔原带, 故B项正确,C项错误。
第(1)题 P118
小提示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R河 径流量减少,水文为触发要素,需要从“R河 径流量减小”出发,分析其对土壤、生物、 气候等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对整体环境的 影响。
11
of
22
11
方法便笺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思路
涉及事物与问题
分析思路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从地理位置出发,对各 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分析。
13
of
22
13
小积累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表现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 变,如下图:
第15课 小积累 P118
14
of
22
14
(2)下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 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读图,完成下题。 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C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15课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普查讲 第( 2 )题 D.亚寒带针叶林带 P118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纬网图中自 然带的判断。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 息以及图中“大兴安岭”的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主要为我国东 北地区,甲地位于大兴安岭的东侧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对 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C项正确。
22
第15课 小积累 P119
of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大气循环
水循环
示意简图
水循环
大气
水汽 输送
大气
蒸降


发水


径流
陆地
海洋
岩石圈物质循环
示意简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浆岩





变质岩
生物循环
示意简图
生物循环 植物
环境
动物
微生物
案例 读P85案例1(以生物为例)
思考:生物循环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 产生怎样的影响?
1、改变了大气成分
2、改变了陆地水的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3、参与岩石形成,促使土壤的形成
“阅读”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 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 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
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阅合成读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
环境要素 大气
(气候) 水文
地形 生物 (植物) 土壤
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
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地形) 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 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着水分交换,水文 是个地理环境要素影响下的综合表现。 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冰川、波 浪、风、地下水等的影响。 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
举例
地球大气中的CO2保持稳定,大气本身没有减缓或 增加CO2的能力,但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CO2 和海水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这就减少了大气 中的CO2。此外,陆地植物大量吸收CO2,使大气中CO2 减缓。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才有这个平 衡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命题 过程中常考查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应综合分析某一地区存在问题的原 因,如我国“沙尘暴”的成因是由于地 处农耕和草原交接地区,盲目开垦草 原,破坏植被,地表沙化,加上强劲的 冬季风影响形成的。
高频考点巧突破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09年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 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考纲展示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 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命题热点
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 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 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 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依纲梳理——夯实基础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有机物 和能量交换
光示 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自然地理环
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 能。如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而光合作用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 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 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再如,大气本 身不具备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也 不具备平衡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功能。
答案:A 点拨:该图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答案:C 点拨:P环节反映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在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气候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红壤发育,土壤有 机质含量低。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 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 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 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 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 地面积扩大约1倍。
高频考点巧突破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高频考点巧突破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 说明理由。
(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 3~4题
A 3.图中②为 (
)
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
其主导因素是(
)D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季风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依纲梳理——夯实基础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
换:
(1)地理要素:包括 大气、水、岩石、
生物、土壤、地形 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
环、 生物循环 和 岩石圈物质循环 等。
(3)整体性的表 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现相:互联系 、


依纲梳理——夯实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
(4)太阳能在各要素之间的传递: 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 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换成了 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 传递给动物并保存 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 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
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非地带性
依纲梳理——夯实基础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 (1)成因:因 纬度位置 、 海陆位置 不 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 气候 类 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 植被类型和土壤类 型。 (2)特点:具有一定 宽度、呈 带状 分 布。
高频考点巧突破
答案:(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 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 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 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 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 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 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 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 开发的启示。
高频考点巧突破
解析:本题以罗布泊水面变化为背 景,考查地势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等。第(1)问:地势与湖面面积(湖岸线进 退)变化相关,结合图中湖岸线变化判断 即可。第(2)问:首先理解地理环境各要 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河流水量与三 角洲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第(3)问:从 环境的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结合干 旱区域特征综合分析。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 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 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 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依纲梳理——夯实基础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表现: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 统一的,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 其他各个要素 的演化。
(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 协调 。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某一自然地理 要素的变化
其他要素 的改变
整个地理环境 状态的改变
依纲梳理——夯实基础
依纲梳理——夯实基础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低纬和高纬 太阳辐射
水分变化 海拔高度
中纬度
依纲梳理——夯实基础
温馨提示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带体现得特别显 著:
低纬度地区洋面广阔,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多数大陆内 部距海不太远,水分差异较小;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气 温低,蒸发量较小,即使是内陆地区,也不显得干燥,沿海 地区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也远不如中纬度沿海地区,海陆水分 交换不太活跃,因而沿海与内陆地区水分差异较小。所以低 纬度和高纬度经度地带性特征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大陆宽 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 响较大,沿海与内地水分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从沿海向 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 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