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
一、说教材
首先来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共安排两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对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
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对应的问题,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
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确定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
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理解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
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水平。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观点分析
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水平,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
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根据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作为重点。
初步体会和理解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
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
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激
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
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水平。学法应遵循自主性与差异性的原
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
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
我来谈谈我对教学程序的预设,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水平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实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实行教学设计,并分为如下的五个
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深化新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首先让学生们做游戏,5位女生排成一队,在每两个男生中间站一个女生。让学生们数一数男、女生的人数。接着提问:照这样排,6个男生中间能够站几个女生?7个呢?20各呢?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课题:找规律)。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首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图中画了那些物体?哪两个物体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围绕这三个问题实行小组讨论。这样设计的意图不但能够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也能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接着分别出示夹子和手帕图,蘑菇和兔子图,篱笆和木桩图,让学生说说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概括。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概括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然后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小棒和小圆片,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规律。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进一步体会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首先让学生们举间隔排列物体的例子,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的空间。
接着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的第2、3题)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屏幕的演示,让学生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然后通过做游戏。发现新的规律,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知识得到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深化新知。
我让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且发言。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既能把所学的知识结合,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实行回顾与反思,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五、说板书设计:(最后来谈谈我对教学本节内容的板书预设)
找规律
一一间隔排列
夹子手帕
蘑菇兔子
篱笆木桩
两端中间
多 1 少1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将本节课所学内容清晰地表现在学生面前,使人看去一目了然,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