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观念的创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观念的创新

发表时间:2018-03-13T09:22:36.23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月02期作者:方家波[导读] 新课程要求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批判、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模式,尝试其它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方家波(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第一中学湖北建始 445300)摘要:新课程要求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批判、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模式,尝试其它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观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2-0018-01 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模式,注定了学生只能被动的获取知识。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主动、探究、批判、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必须摒弃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有新意的教学模式。那么哪些教学模式比较有新意并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观念的创新呢?

一、高中地理“学案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学案导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活动,包括动手画、动口说、动脑想。所设计的活动应符合客观事实,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趣味性,能激发思维,产生灵感,加强合作学习。 1.设计方案——即营造“活动舞台”,教师帮助学生提出学案。

2. 组内合作,自学讨论。各小组要进行组内自学讨论,讨论可采用“围坐式”或“站立式”进行,组内成员围绕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组内讨论的一般程序:组内成员交换导学《学案》——成员进行互批互改——围绕问题组内交流——共同解决成员个人不能解决的一部分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指派一名组员负责将问题提交到全班解决。

3. 班内交流,确定难点。在教师主导下,首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然后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讨论后,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后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知识难点。此环节中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班内交流,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力求做到六个“学会”:(1)学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2)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3)学会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4)学会大胆质疑对方的观点;(5)学会适当保留个人意见;(6)学会及时反思活动中的表现。

4. 针对难点,教师“精讲”。对于学生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形式既可以由任课教师进行精辟的讲析,也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共同完成,如口头问答、边讲边练、学生板演等;教师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讲授内容要突出重点、难点,讲解问题须透彻到位,要始终注意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的品质和创新意识放在首位,切实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疑点,讲重点,讲难点;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怎么也不会的不讲。

5. 随堂练习,疑点反馈。教师讲授后,利用《学案》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自主练习,互批互改;典型问题,教师点拨。要求每组成员迅速思考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尽可能地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

6. 知识小结,科学评价。师生共同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小结的形式,既可以由教师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概括,也可以让学生加以梳理归拢。另外,根据课堂表现,评出本节课的优胜组和最优答题手。

二、“案例法”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案例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由“生活体验——展示案例信息——案例探究——技能形成”四个环节组成,此活动以案例探究贯穿始终,其要求如下:

1.生活体验营造案例背景——如在介绍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这一节时,让学生思考“我们这个地区一些小杂货店的门面都有一把遮阳伞,问遮阳伞向店外延伸多远最合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想到与太阳光线有关,进而让学生自觉了解太阳光线在一天、一年内的不同变化。

2.展示案例信息——教师根据案例背景提供一些探究所需的资料、方法,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准备。在这些资料的展示过程中,可能有的学生掌握的资料更具有代表性,我们也可由学生围绕材料背景提供相应资料,为合作学习打下伏笔。 3.案例探究——即依据“案例”信息,围绕核心问题,联系已有的知识,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地理规律和地理原因,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提出改进思路。

4.技能形成——即通过以上探究,新旧知识产生碰撞,体验探究喜悦和获取知识的快乐,使学生产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欲望。从学生的这种心理出发,教师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 “案例法”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案例必须是开放的,是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物,必须是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研究后能够解决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实效性。背景问题的呈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角色,教师答案的呈现要迟于学生的探究结论,答案要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问题解决要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三、高中地理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教学模式思考

分区、分国地理一般是通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来展示区域地理概貌。如每一区域都一成不变地逐一讲授,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这是区域地理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呢?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主要分以下几步:

1.阅读教材;

2.学生运用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分析教材,独立整理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