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浅探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摘要】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旨在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
本文首先探讨了为什么要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以及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和实施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
最后讨论了生活化教学的挑战与应对,并强调了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水平,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更加乐观、积极和主动。
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影响、实施方法、案例分析、挑战、应对、重要性、展望未来1. 引言1.1 为什么要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为了让初中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们需要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要求死记硬背历史事件和人物,缺乏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而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结合,使得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具体而有趣。
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知识。
通过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历史的故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1.2 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通过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感中学习历史,而不是单纯地接受书本知识的灌输。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情和探索欲。
生活化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下面将就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和影响,从而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在教授中国历史中的三国时期时,可以选择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作为案例,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性格特点和影响,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思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实地考察和考古活动实地考察和考古活动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独特性。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或相关的文化活动,了解和体验历史的实际情况。
在教授古代文明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中的古代文物展览,让学生观察和研究古代文物的形制、材料和用途,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亲身感受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三、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历史题材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和巩固历史知识。
在教授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时,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游戏,让学生扮演古代商人,通过买卖和投资活动来体验古代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的经济知识。
四、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常用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历史知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历史。
在教授世界历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历史片段或历史图片,让学生观看和分析,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
关于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关于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历史教育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地传授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而是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如何使得历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成为了当下历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意义和具体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历史教育生活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活经历为基础,通过开展历史实物展、实地考察、历史文化体验、历史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入现实生活,深入感悟历史文化,达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历史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历史情感的体验与升华的目的。
生活化教学的核心是使历史教学内容和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历史教育中体验、感悟、理解和运用。
1.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历史教学真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真正地触及学生的生活感情、生活情趣和生活体验。
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历史教育,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形成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2.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与享受中学会历史,增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生活的重要影响,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文化底蕴。
4.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1.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群、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2.开展历史实物展示学校可以通过收集历史文物、文献资料、图片等进行历史实物展示,让学生在实物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历史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点,而生活化教学策略则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被要求记忆大量的历史事件、日期和人物,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兴趣。
怎样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概念即是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将探究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改进历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2 研究意义研究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将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增强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历史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印象,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直观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既可以学习到历史知识,又可以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他们在多方面的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研究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一、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与特点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通过学生日常经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生活化教学强调开展情境化的教学活动,以及通过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将历史知识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历史事件的复原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1.历史情境再现通过模拟历史时期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在学习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时,可以进行古代社会生活的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古代人物,体验古代生活的饮食、服饰、建筑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增强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历史角色扮演通过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历史事件中的角色,体验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中的决策和情感,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和具体。
3.历史材料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将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可以邀请学生收集一些与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并结合实地调研,了解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4.历史文化体验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博物馆参观活动,让学生了解古代文物和文化,增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效果与问题生活化教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需要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和情境化的教学活动,工作量较大。
生活化教学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比如提供实验室设备、博物馆参观等资源,这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一、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生活化教学是指以生活为载体,以生活为情境,以生活为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并应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模式,通过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历史知识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
1、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内容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常常只侧重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而忽略了历史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为了使历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选择那些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例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农业技术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等,让学生通过历史课堂了解到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现历史事件,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
3、注重实践性教学生活化教学提倡知行合一,强调实践性教学。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往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场所,亲身感受历史文化,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体验。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历史活动,如模拟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举办历史文化展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拓展生活化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拓展活动,通过参观实地、阅读相关书籍、采访长者等方式,拓展历史知识,丰富历史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历史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指把历史知识和理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增强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针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在学生身边寻找与历史相关的事物或事件,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实地考察古建筑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历史与自己的生活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历史小说等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及其背后的思想和道德,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针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家庭、学校、都市发展等,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生活的角度出发理解历史。
在讲解古代家庭生活和婚姻制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了解古代家庭中的各种角色和关系,从而加深对古代社会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教具,如:图表、模型、实物等,让学生能够通过感官感受和亲身体验,更直观地了解历史。
针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问答、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和文化,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制作展板或口头报告,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交流情况。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对历史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一、生活化教学是什么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接受知识。
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使知识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生活化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与自己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内容,使学习更加有意义和实用。
二、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始逐步打开,他们开始有能力理解和接受更为深入的历史知识。
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增加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比如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历史人物的生活,以及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2. 提高学习效果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连接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对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而更深刻的掌握知识。
通过比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使学生了解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从而更好的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情感。
1. 故事化教学2. 实地考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文化遗迹、历史古迹及相关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实地考察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
3.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融合了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普及,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
如何让历史学科更生动、更有意义,更深入人心,是当前历史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拓展课堂:领略历史的发展历史是一门知识广博、内容丰富的学科,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的含义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轨迹,常常需要把历史知识融入到生活、社会中去教学。
如何让学生在拓展课堂中领略历史发展的印记呢?1、参观历史馆和博物馆历史馆和博物馆通常展示着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历史的变迁。
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参观农民起义纪念馆,感受古代斗争的英雄气概;在参观博物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看文物、读史料、做记录、写感想,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背后的故事。
2、情景演绎情景演绎是一种活跃的历史教育方式,既让学生沉浸在历史中,又能增加学习乐趣。
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把历史事件场景还原出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的情境。
比如,讲述著名的水浒故事,教师可以请几个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讲述他们的经历和冒险旅程,给学生们生动形象的感受。
二、比较分析:鲜明对比历史差异历史的演变是无尽的相对过程,对比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比较出历史发展的差异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计量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1、对比文化差异在教学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比较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差异,如中国的礼仪文化和外国的礼仪文化有何不同之处?日本的和服和国服,有何区别和特点?有了对比分析,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对比世界史世界各地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相比,有着深刻的差异。
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比较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及其对历史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不同国家演化的不同趋向。
三、跨学科融合:将生活带入教学在历史教育中,让学生尝试到创造的过程、社会科学观念的运用以及历史学科的交叉,往往会在学生成长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实例。
1.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历史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历史知识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枯燥的,通过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历史知识。
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形象记忆,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进行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生活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历史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通过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判断能力。
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将历史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各国国君,通过模拟六国争权夺利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艰难和必要性。
2. 借用实物通过借用实物,使历史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
可以通过展示实物、触摸实物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教授古代农业时,可以展示一些农耕工具,让学生亲自触摸和使用,体验古代农民的劳作生活,加深对古代农业的理解。
3. 组织实地考察通过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临历史遗址和博物馆等地,亲眼观察历史文物,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
例如:教授明清古建筑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颐和园、恭王府等,学生可以亲眼观察到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4. 运用多媒体教具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具,将历史知识以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历史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历史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常常对历史知识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成为我们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策略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现象、比较过去与现在的差异、分析历史对现实的影响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起学习历史的兴趣。
生活化教学策略要强化历史教学的体验性。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历史场景还原、历史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体验历史的真实性和魅力。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感性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提高学习历史的动力和效果。
还有,生活化教学策略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历史与语文、地理、艺术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可以拓宽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
在讲解历史人物时可以结合语文课时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阅读历史人物的传记和作文创作,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行事风格等。
在学习历史地理时可以结合地理课时的地图绘制和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地图绘制掌握历史地理知识。
生活化教学策略要注重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当今社会处处充斥着各种高新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境、网络资源等,让学生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虚拟博物馆、上网搜索历史资料等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学生也可以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电子课件等工具进行互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生活化教学策略要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在知识点的讲解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授、示范、辅导等教学手段;在训练和巩固阶段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游戏竞赛等形式;在评价和总结阶段可以采用概念图绘制、演讲展示等方式。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
生活化教学策略是一种通过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析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法与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法(一)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是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核心,通过营造一种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活。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影片、展示图片等方式,将历史教材与学生生活中的经验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授《明代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饰演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物,通过讨论交流,深入了解明代社会特点。
(二)问题导向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是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研究历史问题,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在教授《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内容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展开调查研究、讨论辩论等形式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古迹等历史场所,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底蕴和文化价值。
在教授《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与贡献》这一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观摩古代科技发明的实物展示,让学生亲眼见到历史的真实场景,深刻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策略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情境化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深入思考和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的提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历史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一、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概念和特点所谓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直接的、真实的社会经验和知识。
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最大特点就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授课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事物、文化现象等,使历史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
二、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往往存在一种抵触情绪,认为历史学科没有什么实用性,因而对学习历史缺乏积极性。
而生活化教学策略正是可以打破这一现象的好办法。
通过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历史,从而让历史不再是一堆枯燥的文字和数据,而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事件。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被激发,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通过实地考察、历史文化走访等形式,让学生走近历史,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他们的历史情感,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生活化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开展历史文化参观、角色扮演、历史实验等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历史学科学习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1.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让学生在视听的同时感受历史的魅力。
在讲解古代文明时,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城市的风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文明之中,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古代文明的辉煌。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掌握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教育部门已开始大力改革中学历史教育,强化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并将历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实物直观展示历史事件和现象传统的历史教学多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学生难以想象历史事件和古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实物,比如古代的玉器、陶器、石器等,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历史事件和现象,感受到古代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二、社会考察结合课堂实践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历史事件和人物与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古城墙、历史遗址等实地考察,并搜集相关的文献与资料,结合课堂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究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拓宽视野的机会。
三、历史故事趣味讲解历史故事往往让人们记忆深刻,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化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
比如,讲述项羽与刘邦、李清照与李煜等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件和人物,加强了学生对历史的记忆效果。
四、历史文化发展融入课堂历史文化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选取课程中的文化元素讲解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如,讲述中国四大发明、中西方文化差异等,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对现今社会的影响。
五、历史人物化身游戏策略人物化身游戏策略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后,让每个小组加入一个历史人物,“化身”成历史人物,模拟历史事件。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全方位的了解事件的背景及当时人民的思维和感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综上,生活化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趋势,教师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历史知识不仅仅是过去的,也融入了今天的文化和生活,学生们应该学会用历史知识来认识和解决问题,让历史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初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能够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 创设情境。
生活化教学需要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时代的场景中,感受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情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讲解关于古代农业的内容时,可以邀请学生参观实际的农田,让学生亲眼见到耕种、种植等农耕活动,并让他们亲自参与体验古人的生活方式。
2. 利用实物或图片。
实物和图片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历史有关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亲自观察、感受,并与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
在讲解中国古代的农耕工具时,可以携带一些实物让学生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这些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来介绍古代的建筑、服饰、交通工具等,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
3. 运用故事化教学法。
故事是初中生最喜欢的学习形式之一,故事化教学法可以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历史故事或者古代人物的传记来讲解历史知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在讲解古代的水利工程时,可以通过讲述《白蛇传》中的“白蛇施法治水”等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将故事中的内容与实际的历史事件进行对照,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
4. 进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的背景和现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并通过参观、观察和听讲解来学习历史知识。
在讲解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代城市的遗址,了解古代城市的规划和建筑风格,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教育也逐渐向生活化、实践化方向转变。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要载体,以学生自身经验为主要材料,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使历史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析,希望能为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参考。
一、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意义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释历史知识,使历史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讲述古代中国的交通通信工具时,可以引入当今的交通通信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对古代交通通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生活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学习古代文明时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人的生活,并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古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3.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结合,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和人文素养。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历史文化。
在教授古代政治制度时,可以通过模拟选举、生活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政治制度,引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利用实例,贴近学生生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历史知识,使历史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教授古代商业贸易时,可以引入当今商业贸易的实例,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商业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3. 多媒体辅助,形象直观生活化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示历史的实物和场景,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历史的魅力,增加历史学习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是指通过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况中感知、实践,体验和理解历史知识。
在教授关于古代农业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到农田中去观察,亲自体验播种、耕作等过程,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农业的发展。
二、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是指将学生带到与历史相关的实际场所进行考察和观察。
在教学明清宫廷文化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故宫进行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宫廷文化的瑰丽与庄重,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指让学生扮演历史中的重要人物,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教授中国近代史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清朝末代皇帝慈禧太后、革命先驱孙中山等人物,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涵。
四、历史故事法历史故事法是指以故事的形式来传授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的情节、人物、事件等去了解和思考历史。
在教学三国时期的历史时,可以讲述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的故事,通过英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影视资源法影视资源法是指利用电影、纪录片等视听材料来传授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精心挑选的影视资源,配以相关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纪录片等来理解和学习历史。
在教学《红色娘子军》时,可以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和讨论,从而深入了解红军的战斗历程和娘子军的作用。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实地考察法、角色扮演法、历史故事法和影视资源法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国家认同感方面具有重要性,而生活化教学则能够使历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化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其次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的效果评价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最后结论指出,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是未来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他们对历史的喜爱和热爱。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教学挑战、应对策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增强历史文化素养和文明意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而且,初中历史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历史的规律性和相关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更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教育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工具。
深入理解和认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有助于教师更加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1.2 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动力。
通过引入生活化元素,如历史人物的故事、历史事件的情境模拟等,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生活化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历史教学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历史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往往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如何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与特点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是指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和载体,通过研究生活现象、探索生活规律,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
生活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体现出灵活多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特点。
具体来说,生活化教学理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生活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历史,引导学生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发现历史的踪迹,认识历史文化。
3.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参与感受历史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经验为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发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历史学科情感初中生活化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情感。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产生情感波动。
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形象的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热爱,使学生对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记忆和了解。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生活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结合历史知识的特点和要求,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体验度。
生活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增加学习的效果。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1.运用具体事例和实物教学。
通过运用具体事例和实物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知识。
教学辽金战争可以用地图、实物模型等教具展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的形势和规模。
2.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古城等地,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3.利用多媒体手段和技术。
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和技术,可以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形象。
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和事迹,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
5.情境化教学和角色扮演。
通过情境化教学和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体验度。
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想、行动和情感,增加学习的乐趣。
四、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体验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浅探
增城中学关汝就
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分析现实问题以及创造和更新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能力的过程。
就当前来说,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体现时代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的内容,把火热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社会的课程资源,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根据这一理念,各个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大量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内容。
而历史“叙述的是人类社会的前天和昨天,说明人类社会的今天,研究和探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是过去生活的重现,包含着思维品质、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
作为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历史学科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生活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在体系建构上改变了以往高中历史课程按照编年体编排的形式,整合人类社会“三大生活”并使之协调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各领域的发展进程,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历史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了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历史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纲要》提出的理念及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的指导下,我们的实际教学就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充分感
悟和领会教材知识,提高学生总结历史经验并用于指导现实的能力,让知识的获得过程与生命的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学生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
而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是开拓生活化的历史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还要在立足于新课改的基础上,使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面向真实世界,教给学生有生命的、有生活的历史。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注意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知识、建构生活知识、提炼生活经验,不断积淀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的经验,把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这是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条件。
因此,教师的职责现在应该是越来越多激励,越来越少传递知识,应该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形式来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情景模拟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等。
情景模拟教学是以情景体验为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分为四步模式:创设情景,使学生接受表象;亲历体验,使学生得到感染;感悟内化,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提升;激励践行,使学生从情能转到智能发展并付诸行动,如讲述西安事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模拟一幅历史画面,让学生演绎“残局”:“杀蒋”会造成什么后果?“放蒋”会造成什么后果?走哪步棋更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学生自主演绎后,教师再进一步“借题发挥”,我们做事能否感情用事,应以什么作为标准?引导学生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谈起。
问题探究式教学则是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同样地分为四步模式:问题生成,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主动探究,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问题;成果交流,使学生学会互相合作,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反馈延伸,开拓学生的视野。
问题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教师可以联系有人针对苏联解体这一事实断定十月革命不是一次正确的历史选择这一论断提出探究问题:“你认
为十月革命是正确的历史选择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探究时最好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三面围坐,教室的讲台放置一边,摆放教学用具,教师则活动在学生中间及周围,巡视和指导学生,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供学生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合作。
在学生互相交流完成果时,教师可进一步延伸提出:“为什么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只走了短短的70多年就解体了,而中国至今仍发挥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学生课后自主探究。
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是指教学不只是局限于教室里面,还应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例如竞赛式、辩论式、讨论式、故事会式、讲座式等等。
另外,还可以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文物、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以这些形式使历史教学走向生活化,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教学形式以外,还有其他很多教学形式可以使历史教学走向生活化,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中学历史教学要在立足于新课改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实现生活化教学,真正做到“通古知今”“彰往察来”,从而使学生从历史的探究中真切感悟生存智慧,逐步做到“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进而“学会发展、学会生活”。
当然,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没有现成的理论,也没有成熟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为历史教学开辟一方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