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蛇莓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蛇莓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天然植物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
已有研究表明,蛇莓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
蛇莓在临床中已被广泛运用于肿瘤治疗,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来实现。
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蛇莓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对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蛇莓、抗肿瘤作用、活性成分、临床应用、机制、治疗、前景1. 引言1.1 研究背景蛇莓,学名Rubus pentalobus Franch,属于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
近年来,研究表明蛇莓具有抗肿瘤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导致了许多患者的痛苦和死亡。
寻找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天然药物成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尽管蛇莓在抗肿瘤作用上展现出明显效果,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验证。
本文旨在对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为蛇莓在肿瘤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蛇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系统整理蛇莓的主要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蛇莓抗肿瘤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总结蛇莓在肿瘤治疗中的表现,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研究旨在促进蛇莓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为肿瘤治疗领域的进步贡献力量。
2. 正文2.1 蛇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在许多研究中,蛇莓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实验表明,蛇莓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同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又名蛇皮果、蔓越莓、响莓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浆果植物。
蛇莓果实呈深红色,口感酸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蛇莓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且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蛇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蛇莓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类黄酮、苯甲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脂、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
蛇莓中的花青素被认为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成分。
研究表明,蛇莓中的花青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蛇莓中的苯甲酸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机体清除有害物质,防止细胞损伤和DNA突变,减少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二、蛇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蛇莓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实验研究发现,蛇莓中的花青素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
蛇莓中的花青素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阻断肿瘤的迁移和转移。
蛇莓中的苯甲酸也被发现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少肿瘤的体积和负荷。
除了细胞实验外,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蛇莓的抗肿瘤作用。
实验表明,给予动物蛇莓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减轻肿瘤给动物带来的痛苦。
这些研究成果为蛇莓的抗肿瘤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三、蛇莓在临床应用中的探索基于蛇莓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医生开始尝试将蛇莓及其提取物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目前,蛇莓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在临床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医生通常会将蛇莓提取物与传统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肿瘤的抑制作用,并减轻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研究表明,蛇莓提取物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结肠癌和肺癌的治疗中,蛇莓提取物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减少肿瘤相关症状。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Gac)是一种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的蔬果,其果实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是世界上营养价值最高的植物之一。
近年来,研究发现蛇莓中还含有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蛇莓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蛇莓抗肿瘤作用的机制1. 抗氧化作用蛇莓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少DNA的氧化损伤,降低肿瘤细胞的发生和发展风险。
2.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蛇莓中含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等,这些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同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防止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3. 促进免疫功能蛇莓中的一些成分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细胞凋亡以及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能力,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1. 预防和治疗癌症蛇莓中的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预防和治疗癌症。
据研究表明,蛇莓中的类胡萝卜素可以降低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
2. 提高免疫力3. 改善血糖和血脂蛇莓中的多酚和黄酮类成分具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有助于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 保护肝脏蛇莓中的多酚等成分可以保护肝脏细胞,减轻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预防肝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总结蛇莓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癌、促进免疫、改善代谢等多种作用,对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蛇莓还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预防和治疗多种癌症。
目前,蛇莓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营养保健品,但其具体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Rubus chingii Hu),又名黑莓、黑秋莓,是一种生长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植物。
在传统中医药中,蛇莓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对于肿瘤的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蛇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一系列的临床研究证明了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成为了一种备受期待的天然抗肿瘤药物。
一、蛇莓的化学成分蛇莓含有丰富的黄酮类、酚类、苯丙素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包括蒽酮类、黄酮类、酚醛类、酚酸类、聚糖类等。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蛇莓抗肿瘤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1. 抗氧化作用蛇莓中的黄酮类、酚类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抗氧化作用是蛇莓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因为氧化应激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蛇莓中的酚类成分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细胞损伤,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
蛇莓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蛇莓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乳腺癌、肝癌、胃癌等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三、蛇莓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1. 蛇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 蛇莓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蛇莓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是蛇莓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蛇莓的药理学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蛇莓的作用机制,从而指导临床应用;而毒理学研究则可以评估蛇莓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四、蛇莓在抗肿瘤领域的挑战与展望1. 挑战尽管蛇莓在抗肿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蛇莓的活性成分结构复杂,提取纯化困难,制约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蛇莓的药物代谢、药动学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深入;蛇莓的安全性和毒性研究还需要加强,以更好地评估蛇莓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风险。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蛇莓苷。
蛇莓苷具有抗氧化、
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许多类型的癌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蛇莓苷具有抗肿瘤活性。
研究表明,蛇莓苷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实验证实,蛇莓苷能够抑制多种
肿瘤细胞的生长,并且对体内移植的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蛇莓苷还能够增强化疗药
物的敏感性,提高其抗肿瘤作用。
蛇莓苷具有抗氧化活性。
氧化应激是导致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蛇莓苷
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蛇莓苷还具有抗炎活性。
研究发现,蛇莓苷能够抑制肿瘤相关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蛇莓苷还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免
疫力,增加对肿瘤的抵抗力。
在临床应用方面,蛇莓苷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使用。
临床研究表明,蛇莓苷
能够显著增加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
蛇莓苷与化疗药物联
合应用可提高化疗的疗效,并减少药物的剂量和毒副作用。
蛇莓苷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蛇莓苷的药理和毒理机制尚不完
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作用机制和安全性。
蛇莓苷的制剂、剂量和给药途径
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研究。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蛇莓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别名三匹风、地莓、一点红、蛇含草、宝珠草、野杨梅等,为民间常用草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1],与蛇莓同属的还有另一植物皱果蛇莓。
蛇莓以全草入药,性味甘、苦、寒,有小毒,入肺、肝、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收敛止血、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惊厥、咽喉肿痛、咳嗽吐血、疔疮痈肿、蛇虫咬伤、湿疹、痢疾及烫火伤等[1]。
近年来因发现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引起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国内外对蛇莓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蛇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1 蛇莓生药学研究1.1 生药性状全草多缠绕成团,全株有白色毛茸,有匍匐茎,叶互生。
三出复叶,基生叶的叶柄长6 ~ 10 cm,小叶多皱缩,完整者倒卵形,长1.5 ~ 4 cm,宽1 ~ 3 cm,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表面黄绿色,上面近无毛,下面有疏毛。
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
聚合果棕红色,瘦果小,花萼宿存。
气微,味微涩。
1.2 显微鉴定1.2.1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略波状弯曲,垂周壁念珠状增厚。
下表皮非腺毛及腺毛较上表皮为多,非腺毛单细胞,长166 ~ 900 μm,基部直径18 ~ 38 μm,壁厚6 ~ 12 μm,表面有螺状纹理;腺毛头部有2个细胞,直径25 ~ 32 μm;柄部有2 ~ 3个细胞。
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有4 ~ 5个。
叶肉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1.2.2 根横切面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排列整齐,木栓化。
皮层由5 ~ 6层薄壁细胞组成,靠近表皮处有一圈排列整齐的厚壁细胞。
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
维管束外韧型,射线由3 ~ 4列细胞组成;韧皮部窄,由薄壁细胞及少量筛管伴胞群组成;木质部宽阔,导管呈径向排列,导管间有增厚的木薄壁组织细胞。
近中心处有少量的薄壁细胞。
形成层不明显。
1.2.3 茎横切面直径1.2 mm,表皮细胞层呈类圆形,排列紧密,细胞壁略增厚,皮层由3 ~ 4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内有草酸钙簇晶存在。
蛇莓的功效和作用及临床运用

蛇莓的功效和作用及临床运用蛇莓的功效和作用及临床运用蛇莓的功效和作用及临床运用1、治疗白喉:取三皮风鲜草,捣成泥状,加2倍量的冷开水浸泡4-6小时,过滤即成50%浸剂。
服时加糖调味,日服4次。
3岁以下首次量50ml,以后每次20-30ml;3-5岁首次80ml,以后每次40-50ml;6-10岁首次100ml,以后每次60ml;10岁以上首次150ml,以后每次100ml。
经治471例;治愈率85%。
2、治疗细菌性痢疾:以蛇莓制丸,每服3钱,或制成糖浆,每次20-40ml(小儿减半),日服3次,5-7天为一疗程。
对高热、脱水、腹痛等配合常规处理。
观察50例,治愈46例,好转1例,无效3例。
治愈病例多数征1-2天内退热(最短4小时,最长6天);2-3天内症状及体征消失(最短1天,最长6天);大便在3-5天内转为正常,培养转阴。
用药最短2天,最长11天。
治程中少数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余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取鲜蛇莓2-4两(干品1-2两)、鲜白骨树根(乌柏树根SapiumsebiferumRoxb.)5钱(干品3钱),水煎二次分服。
每天1-2剂。
加减法:阑尾脓肿病例加皂角刺3钱,急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加用行气活血之药,并稍加大蛇莓用量(每日鲜品不得超过6两,干品不得超过4两);如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则配合通里攻下药,如铁扁担(鸢尾科蝴蝶花istectorumMaxim,)鲜根5钱,磨水成浆顿服,或甘遂末每次3分冲服。
卧床休息。
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特别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病人,须采取斜坡卧位。
其他酌情给予流质、半流质或短暂禁食。
禁食者须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
共治疗50例,其中阑尾脓肿11例,合并局限性腹膜炎21例,弥漫性腹膜炎18例。
结果治愈(自觉症状消失;体温、白细胞正常,腹部体征完全消失)38例,近愈(自觉症状消失,体温、白细胞正常,但腹部有轻度深压痛或遗留有索条状硬结)8例,无效4例。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

蛇莓中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免疫应答,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减轻病毒感染 的症状。
蛇莓的抗氧化作用
清除自由基
蛇莓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 缓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抑制脂质过氧化
蛇莓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细 胞膜和组织器官免受氧化损伤。
抗衰老作用
蛇莓的抗氧化能力还可以延迟衰老过程,保持机 体的健康和活力。
蛇莓的药理活性
抗氧化作用
01
蛇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
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抗炎作用
02
蛇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作用,能
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炎症症状。
抗菌抗病毒
03
蛇莓中的多种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抵抗多种细
菌和病毒的感染。
蛇莓制剂和药物开发
蛇莓已被用于开发多种药物和保健品,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主要用于治疗感冒 、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蛇莓药用研究的挑战
01
蛇莓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蛇莓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是药用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提取和分离
技术的优化和提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02
蛇莓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
蛇莓前景展望
随着蛇莓药用研究的深入,其制剂制备工艺和临床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
06
研究总结与展望
研究总结
1
蛇莓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活性成分具有多 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2
蛇莓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且已有许多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等多 方面的药理作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草本植物,其果实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健康领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蛇莓具有抗肿瘤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蛇莓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多糖、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在这些成分中,三萜类化合物是蛇莓最具有活性的成分之一。
研究表明,蛇莓具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蛇莓所含的三萜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且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恶性转移的作用。
此外,蛇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蛇莓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也得到了应用。
一项对50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蛇莓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一项对1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蛇莓辅助治疗可以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虽然蛇莓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是其安全性和副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大剂量的蛇莓摄入可能导致肝毒性和肾毒性等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应用蛇莓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的掌握。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即莓类植物蛇莓属的果实,又名草莓蝗、红莓、山莓等。
蛇莓不仅味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纤维素和多种矿物质。
蛇莓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其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
蛇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化合物、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这些物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起到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作用是防止肿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蛇莓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的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蛇莓中的花青素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花青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花青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断血管生成等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的发展。
蛇莓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肿瘤的能力。
研究发现,维生素C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了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同时也有许多临床试验在进行中。
研究发现,蛇莓对多种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
蛇莓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靶向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转移,同时不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除了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外,蛇莓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辅助食物。
蛇莓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蛇莓还可以作为化疗和放疗的辅助治疗,减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蛇莓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并且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蛇莓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开发更多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蛇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Kim,In Gyu,Jung,IILae,Oh,Tae Jeong.Polysaccharide—riched frac-
tion is01ated from Duchesnea chrysantha protects 89ainst oxidatiVe dam—
age,8如把c危no如盯厶把碍,2002,24(16):1299~1305.
肿散瘀,收敛止血、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惊痫、咽
到5种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gallic
喉肿痛、咳嗽吐血、疔疮痈肿、蛇虫咬伤、湿疹、痢疾及 acid),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原儿茶酸(pmto_
烫火伤等¨’21。近年来因发现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 活性∞一。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国内外对 蛇莓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 述,旨在为蛇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13
Lee H, Lin J Y. Antimutagenic actiVity of extracts fmm anticancer
dmgs in Chinese medicine.肘M£n£ion M5e口rc^,1988,204(2):229~
关键词:蛇莓皱果蛇莓抗氧化抗肿瘤
蛇莓(Duc矗emeo indico(Andr)Focke)为蔷薇科 蛇莓属植物,别名三匹风、地莓、一点红、蛇含草、宝珠 草、野杨梅等,为民间常用草药,在我国绝大区域包括
一、蛇莓的化学成分 尽管对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报道,但都不够
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南都有广泛分布¨。。与蛇莓同
万方数据
[矸白以矗sc据咒ce ond z|e是玎ozogy/^,Ddem五口fjD玎矽?k也£西n口z C点i乃∞e肼edicine。站d丑z口≠er;。』№dic口],07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又名五味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被人们所熟知,并且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蛇莓具有抗肿瘤作用,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本文将从蛇莓的成分与药理作用入手,探讨蛇莓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机制,并介绍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一、蛇莓的成分与药理作用蛇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
其成熟的果实呈暗紫色,带有酸甜的味道,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蛇莓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五味子酸、五味子甙、五味子醇等多种化合物。
这些成分在体内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1. 抗氧化作用:蛇莓富含五味子酸和五味子甙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这些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有利于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
蛇莓还可以促进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体内抗氧化能力,对预防肿瘤具有积极作用。
2. 抗炎作用:蛇莓中的五味子醇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炎症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蛇莓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发展。
3. 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蛇莓中的五味子酸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血管新生等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与此蛇莓的五味子酸还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对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蛇莓在临床上的应用1. 单方应用:蛇莓能够单独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中。
在临床上,医生常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使用蛇莓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一般而言,蛇莓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制成不同剂型的药物,如口服液、胶囊剂等,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2. 联合应用:蛇莓还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蛇莓与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疗程,提高生存质量。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是一种生长在亚洲和北美洲的落叶攀援灌木,全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蛇
莓苷和蛇莓甙为主要成分。
研究表明,蛇莓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
其中,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
一、蛇莓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1. 抗增殖作用:蛇莓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阻止其增殖和分裂。
研究表明,蛇莓可
以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和Caspase-3等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
2. 抗血管生成作用:蛇莓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蛋白质的表达,从而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肿瘤的供血,抑制肿瘤生长。
3. 抗转移作用:蛇莓可以通过调节多种蛋白质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减少肿瘤的转移风险。
二、蛇莓的临床应用
1. 蛇莓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蛇莓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在肝癌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
研究表明,蛇莓可
以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一项针对肝癌患者的临
床研究显示,服用蛇莓制剂配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蛇莓也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研究表明,蛇莓可以减少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和生长,同时抑制其侵袭和转移。
临床试验还显示,蛇莓制剂可以加强化疗的效果,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
中药蛇莓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金合欢素_ 7 - o L 一 鼠 李糖基- ( 1 - 6 ) ・ C 2 8 H 3 2 0 l 4 D . 葡萄 糖苷 山 奈索- 3 — 0 " 鼠李糖 基- ( 1 — 6 ) 哥 D . 半乳糖苷 山 奈酚0 - o - 芸香苷 山 奈酚_ 3 . 0 . 刺槐二糖 翻白叶苷 芦丁 C 2 7 H 3 0 0 1 5 C 2 7 H 3 o 0 j 5 c 2 7 H 3 o 0 1 5 c 3 0 H 2 8 0 l 3 c 2 7 H 3 0 0 1 6 C 3 3 I t 4 0 0 1 9
8 9 1 0
2 a , 3 . 二羟基乌苏烷・ l 2 , 1 9 一 二烯・ C 3 o H 4 6 0 4
2 8 . 酯
2 d . 羟基齐墩果酸酸 2 a , 3 卢 - 二羟基乌苏烷・ 1 2 - 烯一 1 8 a ,
1 9 a . 环氧_ 2 8 - 酸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序号 5 6 7 8 9 1 0
续表 1
化合物名称 山 奈素- 3 - 0 - D ・ 半乳糖苷 紫云英苷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山奈酚_ 3 , 7 . 二 L - 鼠李糖苷 分子式 分子量 参考文献 C 2 1 H 2 o 0 1 1 4 4 8 . 1 [ 8 ] c 2 1 H 2 0 0 1 1 4 4 8 . 1 [ 5 ] c 2 I H 2 0 0 I 2 4 6 4 . 1 [ 8 ] C 2 1 F I 2 0 0 1 2 4 6 4 . i [ 8 】 c 2 7 H 2 0 0 1 4 5 7 8 . 2 [ 2 】 5 9 2 . 2 [ 8 ]
c 3 1 H 5 2 0 4 C 3 2 H 5 0 0 5 C 3 9 H 5 4 0 7 C 3 9 H 5 4 0 7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是一种生长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植物,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其主要成分包括多糖、苯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
蛇莓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蛇莓中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增加肿瘤抑制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蛇莓中的苯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蛇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蛇莓具有抗肿瘤作用和多个途径作用于肿瘤细胞,因此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蛇莓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肿瘤。
蛇莓中的多糖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蛇莓还可以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蛇莓可以作为药物辅助治疗肿瘤。
蛇莓中的多糖和生物碱等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对肿瘤产生毒杀作用。
蛇莓可以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结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蛇莓还可以作为预防肿瘤的保健品。
蛇莓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蛇莓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和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在临床上应谨慎使用,遵循医生的指导。
蛇莓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肿瘤,也可以作为药物辅助治疗肿瘤。
蛇莓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以确定其最佳的应用范围和用药剂量。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Rubus alceaefolius Poir)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山莓、蚂蚁莓等,通常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丛林、田野边沿,以及溪流旁。
蛇莓果实呈鲜红色,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山珍”、“保健圣品”。
除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外,蛇莓还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情况。
一、蛇莓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蛇莓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等。
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1. 黄酮类化合物蛇莓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芦丁、槲皮素-3-O-植酸酯等。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槲皮素能够通过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如PI3K/Akt、MAPK和Wnt/β-catenin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同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芦丁也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基于蛇莓所含的丰富生物活性物质,其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目前,蛇莓已被开发成多种抗肿瘤药物,广泛用于肿瘤的预防、治疗及辅助化疗等领域。
1. 蛇莓提取物蛇莓提取物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已经被开发成口服液、胶囊、注射剂等多种剂型,用于肿瘤的治疗和辅助治疗。
蛇莓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减轻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2. 蛇莓口服液蛇莓口服液是以蛇莓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口服药物,广泛用于胃肠道肿瘤、乳腺癌、肝癌等各种肿瘤的治疗。
蛇莓口服液可改善肿瘤患者的食欲、消化功能,减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蛇莓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民间传统用药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因此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蛇莓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 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蛇莓中含有一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如多种多糖类物质、生物硫化合物、蛋白酶抑制剂等。
这些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的血液供应等,从而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2. 免疫调节作用:蛇莓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也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表明,蛇莓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的活性,增加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NK细胞的活性等,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测和清除能力。
3. 抗血管生成作用: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离不开新血管的生成,而蛇莓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从而限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二、蛇莓的临床应用1. 蛇莓的单独应用:蛇莓可以作为单独的药物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中。
研究表明,蛇莓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对于治疗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
蛇莓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等机制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2. 蛇莓的联合应用:蛇莓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增强抗肿瘤疗效。
研究发现,蛇莓与放疗、化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抗肿瘤的效果,并且降低毒副作用。
3. 蛇莓的辅助治疗:蛇莓也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手段,用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并改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蛇莓可以有效改善化疗和放疗后患者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三、蛇莓的剂型和用法蛇莓可以制成颗粒、胶囊、浸膏等剂型供患者使用。
一般建议口服,每次服用1-2g,每日2-3次。
蛇莓的疗程一般为一个疗程28天,连续服用2-3个疗程。
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和不同的患者,蛇莓的用法和剂量可能会有所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蛇莓的药用价值及临床运用

蛇莓的药用价值及临床运用1.抗癌作用蛇莓水提取物5mg/ml,10m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使其分裂指数明显抑制;10mg/ml和15mg/ml可使Eca-109细胞密度降低,结构模糊,作用48h后,细胞集落形成明显抑制,15mg/ml可使细胞完全丧失再繁殖能力;10mg/ml、15mg/ml对Eca-109细胞DNA合成3H-TdR标记有轻度抑制作用,说明蛇莓对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DNA合成两条途径。
其多糖部分对移植S/180肉瘤小鼠,在100mg/kg,200mg/kg时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2.增强免疫功能蛇莓流浸膏2g/ml显著升高小鼠腹腔巨噬机能,表现为胞体显著增大,每个胞体吞噬的鸡红细胞达7-8个之多,但各级消化状态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3.抗菌作用蛇莓中分离的F-Ⅰ、F-Ⅱ、F-Ⅲ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的生长呈抑制阳性,对绿脓杆菌呈弱阳性,对沙门副伤寒菌呈阴性。
其F-V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呈强阳性抑制生长,其抗菌活性存在于水溶性部分和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丙酮的部分。
此外,其0.5g/ml浓度以上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塑料泡沫渗透-抑菌环法。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其流浸膏对麻醉狗或兔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并与剂量相关。
对心脏收缩狗和心率豚鼠有抑制作用,并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
5.对平滑肌的作用其流浸膏对离体肠仅使收缩振幅增大,张力无明显变化,且有随剂量增大抑制张力的作用;对家兔豚鼠及大鼠的离体子宫均呈兴奋作用,0.2ml/50ml含生药0.4g的作用强度与1u垂体后叶素近似,妥拉苏林0.25mg/50ml不能对抗其此种作用,在体兔试验表明其流浸膏2ml/kg与垂体后叶素1u/kg作用强度相似。
对豚鼠离体气管无明显影响。
6.其它作用蛇莓乙醚提取部分有雄激素样和组胺样效果。
对红细胞膜无保护作用。
1.抗癌作用蛇莓水提取物5mg/ml,10m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使其分裂指数明显抑制;10mg/ml和15mg/ml可使Eca-109细胞密度降低,结构模糊,作用48h后,细胞集落形成明显抑制,15mg/ml可使细胞完全丧失再繁殖能力;10mg/ml、15mg/ml对Eca-109细胞DNA合成3H-TdR标记有轻度抑制作用,说明蛇莓对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DNA合成两条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白喉 余光开等[29]在对149例白喉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发现,单用蛇莓流浸膏与用抗生素联合白喉抗毒血清的疗效并无差异,治愈率为82.98%,在退热时间,脱膜时间,细菌转阴时间上也无统计学差异。
【Key words】Duchesnea Inidca,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 progress
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别名三匹风、地莓、一点红、蛇含草、宝珠草、野杨梅等,是民间常用的草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纲目》引《日用本草》云 蚕老时熟红于地,其中空者为蚕莓 中实极红者为蛇残莓,人不啖之,恐有蛇残也。蛇莓之名由此得之。蛇莓以全草入药,性味甘、苦、寒,有小毒,入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惊痫、感冒、痢疾、黄疸等[1]。《别录》云 主胸腹大热不止。《药性考》云 热病可施,伤寒狂躁,口噤口糜。《纲目》云 傅汤火伤,痛即止。其主要化学成分有三萜类、糖苷类、有机酸、酚性物质、内酯类、甾体等,近年来因发现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引起学者们的广泛。现就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蛇莓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最早记载于《别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在民间亦有广泛的应用。蛇莓成分复杂,对其研究多用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其单一成分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相对广泛,但缺乏相对系统深入的研究。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多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鲜见单用的临床研究。该文就近30多年来,蛇莓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1 药理作用
1.1 促进免疫作用 在早期研究中,袁伟[2]发现蛇莓流浸膏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小鼠脾脏内抗体形成细胞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1.2 降压作用 蛇莓注射剂对麻醉兔及狗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此作用不被注射阿托品或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所减弱,故其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及胆碱反应系统无关,可能系直接血管扩张作用及轻度的心肌抑制作用所致[2]。
。 .
关键词 蛇莓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综述
中图分类 R28 文献标志码 A 编 10072349201606007903
【Abstract】Duchesnea Indica is Rosaceae species,first described in the Bie Lu,with heatclearing and detoxicating,bloodcooling and bloodstopping,and stasisdispersing??and swellingeliminating effect,also widely used in the folk. The composition of Duchesnea Indica is complex. Its study more focuses on water extract and ethanol extract,relatively less study on its single component. Although the study of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 is relatively broad,the systematic study is deficient. Its clinical practice is more widely done,more compatible with other herbs,but rarely singlyused in clinical study. The paper reviews the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chesnea Inidca in the past 30 years,hoping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3 讨论
蛇莓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在我国分布广泛,也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学者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后一直有其断断续续的探讨,最近因其抗癌作用的发现,又有很多研究人员在其抗癌作用上做了很多研究,但系统研究还不够,一些作用机制也不是很清楚,而且对其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的分子细胞药理学的现代研究较少。虽然蛇莓应用,而现在的临床应用中也是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因此很少有单用蛇莓治疗疾病的RCT研究报道。在新药开发方面也鲜见蛇莓的身影,因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继续研究探索,明确其各成分及其结构,明确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蛇莓新药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4]张中兴,薄献生.蛇莓对人食管癌细胞作用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4 221~222.
[5]Lee,ihn Rhan,Yang Mi Young Phenalic compounds from Duchesnea chrysantha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e in human cancer cell[J].Archivcs cf Phamacal Research,1994,176 4769.
2.4 炎症 李小兵等[30]将临时采集的鲜蛇莓根洗净、每次取30~60 g与瘦猪肉酌量加水炖服,治疗外睑腺炎患者69例,其中外睑腺炎早期36只眼,中期18只眼,晚期15只眼。早期病例一般在1天内痊愈,均未经出脓即自行消退。中期病例多数炎症在3天内未经出脓而消退、少数破脓而愈,晚期病例多数在2天内脓点破溃而消退,效果优于抗生素。蛇莓亦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肾炎,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中得到应用[31]。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第四卷.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袁伟.三匹风的药理作用与毒性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1979,01.
[3]袁伟,王永安,谢碧桃,等.三匹风药理作用二[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1,03.
1.11 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 马越鸣等[21~22]对小鼠给予蛇莓提取物50 gkg 灌胃后,可减少自主活动,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并可对抗最大电休克发作,而对戊四氮最小阈发作无影响,且醇提物比水提物的效果好。
2 临床应用
2.1 带状疱疹 芦启兴[23]在常规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鲜蛇莓外敷治疗带状疱疹,10 d治愈率为97.6%,而单用抗病毒药物的10 d治愈率仅为88.5%。葛昌清[24],杜冷湘[25],谈永爱[26]等用蛇莓治疗带状疱疹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5 抗肿瘤作用 张中兴等[4]发现蛇莓水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可使细胞密度降低,结构模糊,能够明显抑制其分裂,5 mgmL和10 mgmL分别作用48 h后,对细胞集落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85%和92%。10 mgmL和15 mgmL对Eca109细胞DNA合成有轻度抑制作用,说明蛇莓对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DNA合成两条途径。
1.10 抗病毒的作用 杜世芳等[18]实验证实蛇莓的乙醇总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I 型HSV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I81.57。Li等[19]发现蛇莓的醇提物可以保护神经元细胞不被单纯性疱疹病毒损伤,降低单纯性疱疹病毒激发的小胶质细胞的TNF,IL1和NO的释放水平,使其死亡增加,并能上调caspase3的表达,诱导其凋亡。Zhao等[20]认为蛇莓是通过抑制致炎因子的表达,轻微促进抗炎介质HO1的释放,阻断NFkappaB的激活,抑制IL10的分泌来实现抗炎的作用。
1.6 抑菌作用 梁薇等[12]发现蛇莓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7种细菌有较强的体外抑菌的作用。另外,蛇莓乙醇提取物对胞膜炎双球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而且浓度越高抑菌力越强[13]。可能是因作用于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发挥抗菌活性[14]。
1.7 抗氧化作用 苟体忠等[15]认为蛇莓总多酚总抗氧化能力高于VC,且蛇莓总多酚的OH清除率远高于VC。此外,蛇莓总多酚对DPPH的IC5018.2gmL与VCIC50=17.6gmL相近。
1.8 抗血管新生作用 许扬等[16]发现蛇莓可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载体下CAM 新生组织中新生血管数显著减少,并可见大血管结构破坏迹象,载体周围CAM 组织中仅见少量新生血管。
1.9 抗诱变活性作用 Lee等[17]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温和的抗诱变作用,在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中,可抑制由苯并芘诱导的突变。
Lee等[5]采用MTT法对从皱果蛇莓中分离获得的5个多酚类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定,发现短叶苏木酚羧酸对人肺癌PC14和胃癌MKN45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而没食子酸、咖啡酸甲醋、原儿茶酸和赤芍素则作用缓和。
彭博等[6]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蛇莓总酚对3种妇科肿瘤细胞SKOV3、HeLa、CNE有较高的生长抑制作用。对小鼠宫颈癌模型,0.5 gkg,1 gkg蛇莓总酚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27%,63%,且蛇莓总酚1 gkg能明显促进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另外,蛇莓水提浸膏对小鼠S180多形细胞性肉瘤、H22肝细胞瘤、S37未分化小鼠肉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5.2 gkg 对S37抑瘤率为70 %,10.4 gkg 对S180、H22的抑瘤率为59%和31%。对3种人体消化道肿瘤人体肝癌7721、胃癌7901、食管癌Eca109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蛇莓0.4mgmL 的杀伤率均为100 %[7]。 吴英俊等[8]认为从蛇莓中提取的齐墩果酸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80gmL、24 h的抑制率为88.97%,40gmL、48 h的抑制率为90.81%。胡兵等[9]发现蛇莓可抑制人结肠癌RKO细胞悬浮生长,促使RKO细胞发生失巢凋亡,这可能与活化Caspase3以及升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有关。黄士汉[10]认为蛇莓的醇提物可以抑制TGF诱导的肺癌细胞A549的上皮间质细胞转化,而上皮间质转化是肿瘤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Bo等[11]发现蛇莓总酚能够抑制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增强Bax的表达,增强caspase3的活化来诱导SKOV3的凋亡,下调细胞周期蛋白 A,E,D1 和 CDK2的表达使细胞静止在S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