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温热论》“泄法”
【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
【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
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
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
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
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
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编撰,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
本书仿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体例,分条列论,简明易诵,各条之下有薛氏自注,对条文所涉内容详加辨析,故后人有以《湿热条辨》为此书命名。
全书仅论35条,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
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及张仲景《伤寒论》及吴有性《温疫论》的理论或治法。
此书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虽仅六千余字,却在湿热病方面对温病理论有创新性的补充。
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始见于此书,至今对临床温病辨治仍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本次整理以徐行《医学蒙求》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
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叶天士《温热论》
一、温病大纲【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温邪:是温病的病因,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上受:指温邪一般的传入途径,由口鼻而入侵人体,先犯手太阴肺。
【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如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借,反致慌张矣。
(8)(二)邪在肺卫【原文】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提要:温邪在表治法:辛凉轻剂温病挟风、挟湿的治法用药(三)邪入营血【原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三)流连气分【原文】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
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四)邪留三焦【原文】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叶天士_温热论_透邪法初探_吴刚
·6·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J o urnal of Cheng du U niv er sity o f T CM 1997年12月第20卷第4期Dec.1997,V o l.20,N o.4叶天士《温热论》透邪法初探吴 刚**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 收稿日期:1997-06-15 关键词 叶天士 温热论 透法 治法中图分类号 R 242 叶天士《温热论》,集叶氏论述温热病之精华。
它是叶氏关于温邪的传变规律,关于温热病的病理、诊法和治法,关于其所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等内容的重要著作,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而透邪外解是叶天士《温热论》的主要精神,它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其目的是使温邪由里达外,由深出浅,从表透出。
正如叶氏所说:“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本文拟就叶天士《温热论》中的基本透邪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1 辛凉轻透法 辛凉轻透法主要用于温病初期,邪袭肺卫阶段。
《温热论》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1],“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剂”[2]。
邪袭肺卫,散布于肌表,闭阻毛窍,郁遏卫阳,其病虽在表浅,但由于温邪具有“热变之速”之特性,如不及时透邪于外,势必由卫入气、入营甚至入血,或由卫分径入营分,引起种种里热亢盛、化燥伤阴之病变,故须及早透邪外出。
另一方面,由于邪浅病轻,正气未伤,正气奋起相争,邪易达外而解。
治疗时,只要因势利导,“随其性而宣泄之”[3],以透散卫分之邪,达于肌表之外,则疾病可迅速痊愈。
辛凉轻透法正是根据这一需要而创立的。
邪在卫分的治疗方法,叶氏归纳为“汗之可也”。
所谓“汗之”,结合“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一句来看,即是辛凉轻透,使邪随汗解。
如叶氏说:“辛凉泄卫,透汗为要”[4]。
这里叶氏提出了“辛凉轻剂”的处方原则,未出具体方药,而后吴鞠通根据《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训,订出辛凉平剂银翘散和辛凉轻剂桑菊饮二方,深合叶天士原意。
王裕颐运用分消走泄理论治疗汗证验案
王裕颐运用分消走泄理论治疗汗证验案李宝玲【摘要】@@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西医多种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等多见汗出症状.而临床上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抑郁状态所致的汗出最为困扰.王裕颐主任医师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拜师学习,受益匪浅.老师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汗证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撷其治疗汗证日久不愈验案介绍如下.【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0(018)010【总页数】2页(P10-11)【作者】李宝玲【作者单位】山西省中医院,太原,030012【正文语种】中文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西医多种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等多见汗出症状。
而临床上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抑郁状态所致的汗出最为困扰。
王裕颐主任医师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拜师学习,受益匪浅。
老师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汗证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撷其治疗汗证日久不愈验案介绍如下。
例1.患者,女,56岁,2009年 6月 20日初诊。
主诉:脑梗后右侧半身汗出1年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自觉体内发热,入夜较甚,伴胸胁苦满,默默不语,乏力,眠差,纳食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细。
考虑系卒中后抑郁。
中医诊断:汗证,郁证,中风;证属湿热郁蒸,阳气不足,瘀血阻滞。
治宜清热祛湿化痰,兼以活血通络。
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
处方:青蒿10g,黄芩10g,陈皮10g,法半夏 10g,枳实 10g,桔梗 10g,炒杏仁 10g,竹茹10g,桃仁 10g,红花10g,茯苓 15g,滑石 15g,炒酸枣仁30g,丹参 30g,甘草 6g。
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并嘱清淡饮食,加强功能锻炼。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一、重点背诵原文[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二、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浅析分消走泄法在紫癜风湿热蕴结证中的应用
浅析分消走泄法在紫癜风湿热蕴结证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09T07:08:55.01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邱春方[导读] 分消走泄法理论源自清代医者叶天士的《温热论》,经过现代医者的临床研究实践与深入发展邱春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 150040摘要:分消走泄法理论源自清代医者叶天士的《温热论》,经过现代医者的临床研究实践与深入发展,分消走泄法不仅仅适用于治疗三焦气分湿热证,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中,对临床治疗湿热蕴机型紫癜风也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现结合分消走泄法理论及代表方“温胆汤”和湿热蕴结型紫癜风的病因病机,以求进一步扩展分消走泄法在临床应用的范围,并将举一则医案以证明此论,发挥祖国医学在紫癜风治疗上的优势,为临床医生对湿热蕴结型紫癜风的医治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分消走泄法湿热蕴结紫癜风临床医用1、分消走泄法理论“分消走泄法”属于中医学治疗八法中的“和解法”,基础思想最早应是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谓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和深化,清代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才完整提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的初步系统理论。
现此文献记录内容已成为现代医家开拓发展分消走泄法的基本准则[1]。
分消走泄法中的整体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分散病邪,走动泄邪。
掌握立法原则,“分消走泄”的配伍方式可以认为是从不同人体部位,针对不同性质病邪,使用宣上、畅中、渗下药物进行祛除病邪的配伍之法。
分消走泄法代表方其中之一为温胆汤,选药原则上强调:宣发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健运中焦脾胃,调畅升降;下焦淡渗利湿,邪可从二便去。
方药组成特点为,以竹茹宣上,陈皮畅中,枳实渗下,起到分消三焦的作用;加之生姜调胃益气止呕;茯苓健脾淡渗利湿,并利尿以祛邪[2]。
叶天士分消走泄法临床应用探讨
D p r vl W N uy(h n i C H si lT iun 00 1 C ia e at i A G Y —iS a x T M o t ,aya ,30 2,hn ) E s pa
Ab t a t Dip ri g a d ei n tn o d s ha g rd p r v l s t e man prn il ie te t g h mi — s r c : s e sn n lmi a i g t ic r e o e a te is i h i i cp e wh l r ai u d n
h a d s a e mi - e t s u so i tn b E T a - i ip ri g e t ie s si Hu d h a c s in wr e y Y i n s . s e sn me n p n n p e n r ie , h e — n Di t h D a so e i g u p re eg z r c e r i g mi d e e e gz ra d la i g lwe n r i r o ce r a n s v l u el h f t g n r l e d n y S s n d l n r ie n e k n o re e g z la mp e se i o ti t g t s e e a n e c Oa e t d n h i o i t t n a e y n . i n t g o u c g a g El mi ai me n k n h a n s vlmo e a o tS s t l n t t i s , s g t e n a sma i g t e d mp e s e i v b u O a o e i ae i,d e t u i h mi n h r a fp o t gq ic lt n t e v a n s , n n lc e e i u hn b u a n s v l o g u . eb lo r mo i icr u ai o r mo e d mp e s a d u b o k n d q s i g a o t mp e se i t o o t n o p d Hu d h a i a e f n tk p e n a d so c s c n r . p e n a d so c a e t e r lt n hp o o i mi — e t s s so t a e s le n tma h a e t S le n tma h h v h eai s i f mb - d e e e o c
浅议湿热病治疗中的“通阳”法则及“分消走泄”法
浅议湿热病治疗中的“通阳”法则及“分消走泄”法张福利;孙华彬;张贺;宋谐方【摘要】“分消走泄”,是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针对“邪留三焦”之湿热病病机所提出的治疗大法.叶氏认为,湿热之邪留滞三焦,治疗重点并非“温补阳气”,而是应以“温通阳气”为总则,具体以“分消走泄”之法开上、畅中、渗下,使三焦气化畅通,小便得利,则湿热自去.此亦叶氏所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主旨.【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6(044)006【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湿热病;三焦;通阳;分消走泄;温胆汤【作者】张福利;孙华彬;张贺;宋谐方【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医术精湛,博取众长而自成一家。
他在临床治疗上十分注重气机的通畅,认为“大凡经脉六腑之病,总以宣通为是”(《临证指南医案·卷三》),其著作《温热论》中多有“透风于热外”“透热转气”等强调“通”“透”的主张,可以说“气化而通”之主旨贯穿《温热论》全篇。
而在湿热病治疗上,叶氏更是将调畅气机置于首位,主张以“通阳”法来治疗湿热性温病。
叶氏认为“热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通阳”二字可谓提纲挈领,章虚谷赞之曰“救阴在养津,通阳在利小便,实为发古未发之至理也”(《温热经纬·卷三》)。
笔者认为,“通阳、利小便”之法并非单纯使用淡渗利水之味,而是通过调畅气机,通泄三焦,使小便得利,湿热之邪得除。
叶氏“分消走泄”之法深含“通阳”之理,可以广泛应用在当今湿热性疾病的治疗中。
三焦之腑,虽自《内经》、《难经》始述即含义多歧而争议纷纭,概不外分部功能说和整体功能说之两端。
前者主要依脏腑部位和功能整合而分上焦(心、肺所在及功能整合)、中焦(脾、胃、肝、胆所在及功能整合)、下焦(肾、膀胱、大肠、小肠所在及功能整合),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的分部功能概括。
《温热论》选讲
《温热论》选讲一、原著简介(一)作者及其著作:《温热论》是清代名医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所著。
叶氏是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1667年,殁于1746年,享年79岁。
其祖父及父亲均擅长医学,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叶天士在十四岁时,其父即去世,乃从其父的弟子朱君专心习医。
后又经常寻师访友,从其十二岁到十八岁曾求教过十七位老师,即使在成名之后,还从师多人。
正因为叶氏能博采众长、融汇贯通,故能自成一家而成为一代医学大师。
叶氏因平生忙于诊务,所以著作不多。
现在所流传的十多种叶氏著作,除了有一部分是其门人或后人整理而成的,还有一些是伪托叶氏之作。
由其弟子门人整理而成的《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叶氏医案未刻本》等,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叶氏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温热论》内容涉及温病学基本理论的各个方面,如温病的病因、感受途径、病机、分类、诊法、辨证、治法、预后等。
本篇最早载于华岫云所编《临证指南医案》之中,名为《温热论》。
该书刊于1766年,称为“华本”,又称“种福堂本”。
其次为收入唐大烈《吴医汇讲》中的《温热证治》(又称为《温热论治二十则》),约刊于1792年,称之为“唐本”。
(二)主要学术思想1、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叶氏提出了温病的病因是温邪,从而为新感温病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对温病的感邪途径提出了“上受”之说,即邪从口鼻而入,特别提出了“首先犯肺” 。
并认为温病的传变主要是病邪首先犯肺,然后可以顺传气分或逆传心包。
病变在气分,可分别出现邪留三焦、致成里结(胃与肠)等不同部位的病变。
病变又可进一步传入营分乃至血分。
另外,本篇对温病的发展规律的论述,如卫气营血的传变、顺传与逆传、温病重症的神昏和痉厥、后期的伤阴等,都是对温病发展规律的总结。
2、创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叶氏按卫气营血划分温病病变阶段,以揭示病变浅深、轻重层次,以此作为对温病辨证之纲。
基于“分消走泻法”浅析“湿热型
基于“分消走泻法”浅析“湿热型阴痒”的治疗思路作者:陈露杨怡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4年第06期【摘要】分消走泻法是古代医家综合运用辛散、芳化、燥湿类药物以达宣畅调气、祛湿化浊之效,使三焦气机调畅、湿热分消的一类治法。
临床上以“湿热蕴结,流注下焦”的湿热型阴痒缠绵难愈,现代医家在“分消走泻法”的指导下治疗妇人阴痒疗效颇佳,文章通过运用“分消走泻法”治疗妇人阴痒的临床医案来阐述其治疗思路。
【关键词】分消走泻法;阴痒;健脾疏肝【中图分类号】R27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11-0060-04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11.zgmzmjyyzz202411013An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Idea of “Damp-heat Type of Itching” Based on the “Method of Division and Elimination,Walking and Diarrhea”CHEN Lu1 YANG Yi2*1.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550005, China;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iyang 550001, ChinaAbstract:The method of dispersal and diarrhea is a kind of treatment method in which ancient doctors used a combination of pungent, aromatizing and dampness-drying drug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and regulating qi, dispelling dampness and removing turbidity, so that the qi of the three jiao can be regulated and dampness and heat can be disper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damp-heat type of yin itch,which is “damp-heat-embedded and flowing into the lower jiao”, is persistent and difficult to be cured. In this paper, we will elaborate on the treatment idea by using the clinical case of the “division and elimination of diarrhea” method for treating Yin itch in women.Keywords:Dispersing and Walking Diarrhea; Yin Itching;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and Draining the Liver陰痒是指妇女外阴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1]。
温病透泄热郁法的
VS
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体质虚弱者慎用透泄 热郁法。对某些药物过敏者也需禁用或慎 用。
04
温病透泄热郁法的理论基 础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中,阳为热,阴为寒。温病透泄热郁法通过开泄腠理、宣畅气机、透解热邪,达到治疗温病的目的。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中,火为热,水为寒。温病透泄热郁法通过调节体内的火和水,达到治疗温病的目的。
按摩推拿的注意事项
按摩推拿操作需专业人员指导进行,操作时需 注意力度、方向及禁忌部位,避免造成不良后 果。
03
温病透泄热郁法的实践经 验
古代医案
清代叶天士医案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他在治疗温病时常用透泄热郁法,通过开泄 胸膈、清解阳明等手段,达到透泄热邪、平衡阴阳的目的。
明代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他在治疗温病时也常使用透泄热郁法,通过 开泄胸膈、清解阳明等手段,达到透泄热邪、平衡阴阳的目的。
较重的患者不宜使用。同时,在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饮食调理和休
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02
温病透泄热郁法的具体方 法
针灸疗法
针灸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刺 和艾灸的方法刺激人体穴位, 以调和气血、调整阴阳,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原则
根据温病不同阶段以及患者具 体病情,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法 和穴位组合,以达到最佳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 基本的辨证方法。温病透泄热郁法主要针 对表证、热证、实证进行治疗。
八法
八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 补。温病透泄热郁法主要运用汗、吐、下 三法来清除热邪,调和营卫,畅通气机。
分消走泄法与临床运用
分消走泄法与临床运用单位:10级本中医三班名称:吴虹虹学号:12010051103137学习温病必不可少的要学到叶天士的《温热论》,其中提出了一个经典的治则:分消走泄那么,分消走泄到底到底是什么呢?翻阅资料,不难找到一些答案。
章虚谷曰:仲景论六经外感,止有风、寒、暑、湿之邪。
论温病由伏气所发,而不及外感。
...故下章即有分消走泄,以开战汗之门户云云。
可见益胃者,在疏瀹其枢机,灌溉乎汤水,俾邪气松达,与汗偕行,则一战可以成功。
这其中也提到分消走泄,旨在于舒达气机,战汗而解。
通过一期的温病学习,我也了解到,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
分消是因势利导应用开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祛除湿邪,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湿去。
湿热病常以脾胃为中心,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
湿热最易损伤脾胃,而脾胃功能失调也最易内生湿热。
湿为有形之邪,湿热相合,热蒸湿动,就会弥散三焦,湿性黏腻,又很少传变,难以清除,必然导致三焦气机不畅,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水液代谢障碍等变化而出现相应症状,治疗当从祛除湿邪,通利三焦水道入手。
所以叶天士提出"分消上下之势"的治法。
临床凡是内伤杂病属痰、饮、水、湿类疾患,都可以此法变通应用。
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温胆汤等临床应用即其实例。
中医学认为体内津液的生成、调节、输布、转化都有规律性的,主要指脏腑功能和外界环境变化规律。
只有维持体内津液平衡,才能保持人休生命的正常活动。
故《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滋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胧,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但是,如若津液不布则会出现水湿痰饮等现象,故而,叶天士《温热论》中记载:“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温热论》
<目录>第八章·察舌
Hale Waihona Puke <篇名>四、紫舌
属性: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潮湿,当加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
桃仁、丹皮等,否则瘀血与热相抟,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症。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紫而干晦者,
层次作为辨证的根据,并指出温病的传变模式有顺传与逆传二种∶顺传由卫而气而营而血,逐步传入;逆传由卫
分直入营分。至于卫、气、营、血如何分辨,主要是根据温病的诊断特点,运用察舌、验齿以及辨斑、疹、白
,作为要点,然后结合证情,作出诊断,决定治法。全篇从原则到具体,有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对临
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兹重编分章论述如下。
急养正,微加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不可救药矣。
再有不拘何色舌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为枯症,仍从
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退场门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按∶此语费解),而毒延于口也,用
<篇名>一、白苔
属性:再舌苔白浓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
疏散之;若薄白而干者,肺液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苔白而底绛者,湿
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即干也,此可勿忧,再从里而透于外,则变润矣;初病舌即干,神不昏者,宜
若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耳。
温热论-叶天士
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
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现有多种刊本。
叶天士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
叶桂12 岁开始从父学医,14 岁时,他父亲死了,于是抱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再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老师,专学医术。
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向他行弟子礼拜其为师,十年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并且他能融会贯通,因此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
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运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
”(《沈归愚文集·叶香岩传》)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学究天人,精细严谨,使医术与学术相得益彰,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
”故虽享有盛名,但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
嵇璜“序”曾说:“先生之名益高,从游者益众,先生固无日不读书也。
”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
他为医却不喜欢以医自名,临终前对他的儿了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
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
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
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
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
其中《温热论治》是叶氏口传心授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贵的文献。
叶天士《温热论》
原文选讲
• (一)温病大纲 • [原文]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 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 [词解] ①上受:指的是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的 部位是肺。
• ②逆传心包:指温邪侵犯肺卫后,不顺传 于阳明气分,而直陷心包,出现高热、神 昏、肢厥、脉数等证。
不同看法
• 有认为“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非指温热挟湿而言。 金寿山 《温热论新编》 :“所谓温热总在一经,是与 伤寒比较来说,由于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入里,例如 太阳病或传阳明、少阳,或传三阴,所以说伤寒多有变证, 温病进展的情况,基本上多趋于化热一途,所以说总在一 经。不是说温病绝对没有变证,不可以辞害意。” 据此,上海中医学院《温病名著选读》提出:“温病感 受温邪,温邪虽久,总为热象表现,主要见之阳经的症状。 这个阳经症状,不仅表现为肺经,且表现为心包经、胃经、 大肠经症状等。所以说温热虽久,总是表现出以热象为主, 易见邪热化燥伤阴的阳经即一经的症状。 • 此论对温热挟风与挟湿证均可释通,可使《温热论》第3 条更有连贯性,可供参考。
• [释义] • 本节概括了温病的辨治纲领。论述了 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病位浅深和各个 阶段的治疗大法。
• 1.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 “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论
• 卫气营血生理功能
• 卫——为阳气的一部分,其性骠悍,行于脉外, 有卫外功能。 • 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之一。 亦指人体脏腑组织各种不同的功能。 • 营——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营气者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为血之浅层、前身。 • 血——与营均来自水谷精微,为营气所化。
叶天士《温热论》
第十一章
温热论
外怠風寒也,當疏散之,若白乾薄者,肺津傷也,加麥冬花露蘆根汁等輕清之品,為上者上 之也,勿憂之,再從裏透於外,則變潤矣,初病舌就乾,神不昏者,急加養正透邪之藥,若神 已昏,此內匱矣,不可救藥 o 又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熱極也,當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輕, 旋即生者險矣 o 舌苔不燥,自覺悶極者,屬脾溼盛也,或有傷痕血跡者,必問曾經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 便為枯證,仍從溼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脹大不能出口者,此脾溼胃熱,鬱極化風,而 毒延口也,用大黃磨入當用劑內,則舌脹自消矣 o 再苔上白舌黏膩﹐吐出濁厚涎,沬口必甜味也,為脾癉病,乃溼熱氣聚與穀氣相搏 o 土有餘也,盈滿則上泛,當用省頭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則退,若舌上苔如鹼者,胃中宿滯 挾濁穢鬱伏,當急急開泄﹐否則閉結中焦﹐不能從膜原達出矣 o 若舌無苔,而有如煙煤隱隱者,不渴肢寒,知挾陰病,如口渴煩熱,平時胃燥舌也,不可 攻之﹐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潤者甘溫扶中,此何故,外露而裏無也 o 若舌黑而滑者,水來克火,為陰證,當溫之,若見短縮,此腎氣竭也,為難治欲救之,加人 參五味子,勉希萬一,舌黑而乾者,津枯火熾﹐急急瀉南補北,若燥而中心厚者,土燥水 竭急以鹹苦下之 o 舌淡紅無色者,或乾而色不榮者,是胃津傷而氣無化液也,當用炙甘草湯,不可用寒藥 o 若舌白如粉而滑,四邊色紫絳者,溫疫病初入膜原,未歸胃腑,急急透解,莫待傳陷,而 入為險惡之病,且見此舌者,病必見凶,須要小心﹐凡斑疹初見﹐須用紙撚照看胸背兩脅, 點大而在皮膚之上為斑,或雲頭隱隱,或瑣碎小粒者為疹,又宜見而不宜見多按方書謂斑 色紅者屬胃熱,紫者熱極黑者胃爛,然亦必看外證所合,方可斷之 o 然而春夏之間,溼病俱發疹為甚,且其色要辨,如淡紅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脈不洪數 非虛斑即陰斑或胸微見數點,面赤足冷,或下利清,穀此陰盛格陽於上而見當溫之 o 若斑色紫小點者,心包熱也,點大而紫,胃中熱也,黑斑而光亮者,熱勝毒盛,雖屬不治, 若其人氣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隱隱四旁赤,色火鬱內伏大 用清涼透發,間有轉紅成可救者,若夾斑帶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隨其部而泄,然斑屬血者 恆多,疹屬氣者不少,斑疹皆是邪氣外露之象,發出宜神情清爽,為外解裏和之意如斑疹 出而昏者正不勝邪內,陷為患或胃津內涸之故 o 再有一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溼熱傷肺,邪雖出而氣液枯也,必得甘孳補之,或未至 久延,傷及氣液乃溼鬱衛分,汗出不徹之故,理氣當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為氣液 竭也 o 再溫熱之病,看舌之後,亦須驗齒,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 且二經之血,皆走其他,病探動血,結瓣於上,陽血者色必紫,紫如乾漆,陰血者色必黃,黃 如醬瓣,陽血若見,安胃為主,陰血若見,救腎為要,然豆瓣色者多險,若還不逆者,尚可治, 否則難治矣,何以故耶,蓋陰下竭,陽上厥也 o 艾中缘 3
浅释分消走泄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经典温课】浅释分消走泄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赵丹史晓施丹△封雨倩王炳新倪骥杰摘要:分消走泄法理论出自清代医家叶香岩《温热论》,主要用于治疗三焦气分湿热证。
通过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发展,分消走泄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中,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从其释义、理论渊源及临床应用体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着重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进一步开拓和深化分消走泄法的应用范围。
并举医案一则以证其论,为临床医生治疗脾胃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消走泄法;脾胃病;湿热病;中医治则治法学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8.02.008文章编号:1003-8914(2018)-02-0168-03*基金项目: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计划(No.41.27.01.06)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上海200437)△通讯作者1分消走泄法之释义“分消走泄”法属于中医“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中的“和法”,主要是指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使留于三焦之湿热痰浊从表里分消的一种治法[1]。
适用于痰湿热邪熏蒸,三焦决渎无权,气机升降失常之证。
湿热之邪郁阻于少阳三焦,既不得从上由汗法而解,又不得以下法从小便而出,故以和解之法使湿热从三焦分而消泄。
正如《伤寒明理论》中云:“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即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
”2分消走泄法的理论渊源“分消走泄”法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治疗上于苦热燥湿之中,佐以淡渗利湿于下,从中下二焦驱邪外出。
可见远古时代便已形成“分消走泄”法的理论思想[2]。
汉代医家张仲景例寒热错杂之痞证,治予辛开苦降之法。
在《伤寒论》中提出:“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属半夏泻心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籍研究!
浅析《温热论》“泄法”X
參柴少竹席婷李白雪文莉冯全生'
摘要走泄、苦泄、开泄皆是温病典型特色泄法,出自叶天士的《温热论》,本文从原文释义、病机 特点、临床表现分别对三法进行阐述,三法用药皆以辛平苦为主,因病位、有无化热之别或兼有苦降、微 苦、微辛、芳香等法,围绕着湿邪的特点分别以三焦、中焦、上焦作为祛邪外出之路,影响着后世温病学家 对泻心汤类方的发展应用及三香汤等名方的创立。
关键词走泄;开泄;痞证;泻心汤"三焦
温病学极大地丰富了中医治 法的内容,仅泄法就有透泄、走泄、苦泄、开泄、通泄、酸泄之多,体现 着温病学的理论特点和临床特色,其中走泄、苦泄、开泄作为叶天士 论述湿温病提出的治法,对于研究 叶氏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故特别 提出,做分别讨论。
1走泄
走泄是在论述湿温病邪气未 传营血而留于三焦时提出的治法,原文如下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犹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少阳之半,此则分消上下 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 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 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 疟之机栝。
”[1]症见胸胁满闷,或小便不利,这里叶天士并没有明确提
出一个代表方,而是提倡在近时常
用的杏、朴、苓或温胆汤的基础上
随证而变,治疗中心始终不离分消
走泄大法。
所谓“战汗之门户”,即
前文“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
冀其战汗透邪”[1]之互文也,同本
互证,可知此时邪气位置在气分,
“转疟之机栝”则指明邪位在手少
阳三焦,温胆汤的一大特点就是走
泄分消,因邪气所处的位置特
殊----在气分,在三焦。
何为分
消?以三焦均受者,则为分消。
湿
温邪气未传营分而独留三焦,虽然
邪气性质为温,但热象不明显,不
可用寒凉,应展其气机。
温胆汤方
用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开郁,
宣通气分之滞;竹煎除上焦烦热;
枳实破气行痰;茯苓渗湿;甘草助
泻邪热,宣导三焦之痰。
所谓走
泄,三焦宣导并施之法也。
全方辛
平甘苦,使升降得利,则气机得转。
诚如王士雄所言)“若风温流连气
分,下文已云/到气才可清气’,所
谓清气者,但宣展气化以轻清,如
梔、芩、蒌、苇等味是也;至/转疟之
机栝’一言,原指气机通达,病乃化
疟,则为邪杀也,从此迎而导之,病
自渐愈。
”^由此可见三焦之治,重
在分消W,所以已不同于伤寒和解
治法。
温病所言之少阳为手少阳
三焦,为上下之枢机,气机升降出
人皆赖于此,治当分消上下,而伤
寒所言之少阳为足少阳胆,为表里
之枢纽,三阴三阳变化所依,故治
当和解表里。
2苦泄
苦泄,是在论述痞证时提出的
治法,见原文:“再人之体,脘在腹
上,其位居中,按之痛,或自痛,或
痞胀,当用苦泄,以其人腹进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
胸汤,或泻心汤,随症治之。
”[1]其
症见腹部疼痛、压痛或痞胀,舌黄
※基金项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
—张之 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003109011004);2.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 81603530);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2018JC003)
▲通讯作者冯全生,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温病理论与感染性疾病 证治规律研究。
E-mail:fengq[18@163. com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或浊,因邪气所处的部位在腹部,入腹近,位置靠下,这就更便于用 苦泄之法。
脘居中焦,“按之痛,或 自痛,或痞胀”提示湿热互结于中 焦,痰浊凝滞,阻中焦气分,故痞 胀,甚或痛。
邪气已入中焦,不能 反从上焦宣泄,故借其入腹进而使 之下达,用小陷胸汤或泻心汤,两 方共同的药物是半夏和黄连,半夏 辛温开痞,黄连苦寒降泄,二药合 用,苦泄分消之核心奠基已成。
泻 心汤在此基础上又有干姜、黄芩加 强这一功效,苦辛结合,通泄湿热,使错杂于中的邪气外达而解。
在 《临证指南医案》中,有许多临床应 用的医案,如湿门中,张六一痞结 胸满案,诊为湿蕴气中,用泻心汤 法,方用半夏、茯苓、川连、厚朴、通 草汤煎,即在半夏、黄连苦辛开痞 结的基础上加厚朴以合半夏苦温 燥湿,佐以茯苓、通草渗湿通下。
吴鞠通亦是深谙苦泄之法,《温病 条辨》中多处可见泻心汤的加减 法[3],如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 枣甘草加枳实杏仁方,去掉参、草、枣诸甘药及温燥之干姜,加枳实辛 开气分湿热痞结,杏仁开肺与大肠 气痹以助气行,深合苦泄开痞之法。
3开泄
开泄的治法主要是针对痞证 热象不重而提出的治法,原文如 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间,或灰 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其中有 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痛,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
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清苦微
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1]开泄法的
辨证要点在于舌象。
苔白提示湿
在气分尚未化热;苔灰白而不渴,
说明湿盛;外邪未解而里先结说明
里有湿浊,邪气无法透达于外;素
属中冷者,指素体湿盛难化,以致
酿痰成饮。
究其本源,这里所说的
痞痛,皆因湿阻气化,中焦失运所
致,叶天士在前已明确提出了不宜
用苦泄,更不可乱投苦寒滑泄以伤
阳,应以清苦微辛之品宣通气滞,
常用之品为杏、蔻、橘、桔。
杏仁开
肺气利湿化;白蔻仁自肺及胃,疏
滞化湿;橘皮理气化痰;桔梗开肺
气之结,肺气开则腑气通,腹痛易
解。
言“达归于肺”者,因肺主一身
之气,肺金清肃之气下降,气化则
湿化,因此开泄法的临床应用也大
多围绕肺气而展开[5]。
值得注意
的是,开泄法虽有舌苔灰白似寒
象,但却不是由于脾胃虚寒,而是
邪阻气分所致,这从侧面上提示出
湿温之邪仍在上焦,中阳未虚。
吴
鞠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中
阳已虚,湿温内陷之证治,创制出
三香汤、宣痹汤等方,丰富了开泄
法的内含与外延。
4总结
从总体上看,走泄是针对湿温
病邪留气分与三焦提出的治法,苦
泄和开泄是针对痞证而提出的治
法;从病机特点上看,走泄所针对
的是湿留三焦,苦泄针对的是湿热
互结于中焦,而开泄对应的病机特
点是湿浊内蕴[6];从药性上看,走
泄法用药以辛平甘苦为特点,苦泄
法侧重辛开苦降,开泄法则以微苦
微辛见长;从邪之去向来看,走泄
法以三焦为邪之出路[7_8],苦泄法
以中焦为邪之出路,开泄法以上焦
为邪之出路。
三法或有联系区别,
但总围绕湿邪的不同方面展开,或
兼开宣肺金,利其清肃之气,或兼
运化脾胃,或又通调膀胱之气,种
种立法制方,虽未完备,但体廓已
具,如吴鞠通建立的三焦学说,远
绍河间,近承香岩,理法制备多处
体现出叶氏思想所集,其中就包括
对走泄、苦泄、开泄三法的发展,对
后世影响巨大。
参考文献
[1]叶桂.温热论[
M].第1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7.
[2] 石寿棠,王士雄,陈光淞.温病学进阶三书
[M].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3] 吴塘.温病条辨[
M].第1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5.
[4]张福利,孙华彬,张贺,等.浅议湿热病
治疗中的“通阳”法则及“分消走泄”法[J].
中医药学报,2016,44(6):1-3.
[5] 马嘉蓉,刘永刚,吕华.吕华运用开泄法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验[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3))238-
241.
[6] 张之文,郑秀丽.以湿温理论指导痰湿证
的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
(3) :320-322+335.
[7.邱健.分消走泄法在脾胃病临床中的应
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
(17) :3-5+29.
[8]牛晨媛,王世荣.分消走泄法在慢性肾脏
病湿热浊毒证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
2017,25(10) :5-7.
(收稿日期 $2019 -03 -01 %
(本文编辑:蒋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