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4.《温病学》条文100条
叶桂《温热论》选读1条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条文: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条文: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条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条文: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条文:若其邪始络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条文: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资料详尽版(借鉴材料)
温病学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一章温病的概念1.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特点: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3.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4.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5.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第二章1.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1)风热病邪:①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②易化燥伤阴③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①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①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②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③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①病变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③易从火化5)温热病邪:①邪气内伏,热自里发②里热内迫特性显着③易耗伤阴液6)温毒病邪:①攻窜流走②蕴结壅滞7)疠气:①致病力强②传染性强③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④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2.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3.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
【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30
“与伤寒大异”
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 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 里结阳明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 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 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 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34
“在卫汗之”
邪在卫分之表证,主以汗法即解表法。 华岫云“辛凉开肺便是汗剂,非如伤寒之用麻桂辛温 也” 。 叶氏所指温邪在表,治疗宜辛凉透汗解表,使邪从外 解,用药既忌辛温发汗,以免助热耗阴,又不宜过用 寒凉之品,以免凉遏致邪不外透 由于表邪性质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不同,解 表的方法又不尽相同。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8
二、叶天士著作
据唐大烈《吴医汇讲》小引中所记,《温热论》 为“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 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而成。 该篇文辞简要,论述精辟,甚切实用,为中医 典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专著,被称为温病学 理论的奠基之作。
5/17/2020 1:38 PM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4
一、叶天士生平
叶桂如此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故学识渊博,医术 精湛,于家传儿科之外,兼精通内科,妇科、外科 等各科,临证时能探清病源,立方不拘成法,投药 奇效,名满天下,为医界之首。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5
一、叶天士生平
叶天士《温热论》
9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 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 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温病名著必读书目
温病名著必读书目一直不明白岳美中老先生说的“专学《伤寒》,容易涉及粗疏。
专学温病容易流于轻淡。
粗疏常致于偾事,轻淡每流于敷衍”的意思,读了叶香岩的《外感温热病篇》才知道,后世书对仲景是很好的深化和补充。
胡老一生只研究仲景著作,也不太合适。
虽说仲景以六经为万病立法,以伤寒治疗示医学之理,我必不是上智之人,读完仲景书就能举一反三,就能通治万病的能耐还做不到,故需读后人之书。
后世书中,比较重要的当属温病类著作了。
温病著作有很多,先要有个目录学,还要有合理的学习顺序,这样学起来才效率高。
以下是我目前对温病名著的了解,也是我的学习计划:1.《温病学释义》附篇:里面包括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幼科要略》中论及温病的内容)、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白《温热病篇》、余师愚《疫病篇》,这五篇都是重要的温病学著作,特别是叶天士的书,许多条文都要熟背、理解。
(上海科技)2.《重订广温热论》:这本书原作者是戴天章,后经陆九芝、何廉臣重订,由于此书不只是谈温疫,故将原书名《广温疫论》,重订后改名《重订广温热论》。
陆九芝是伤寒名家,何廉臣是温病大家,此书可读性很强。
(福建科技)3.《感症宝筏》:此书也是何廉臣所作,内容我还没看,冲着何廉臣的名字就知道,此书对理解何氏的学术思想、对温病临床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福建科技)4.《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作者杨栗山,从书名可以推测,这一本书在鉴别“伤寒”、“温疫”方面较擅长。
(福建科技)5.《重订通俗伤寒论》:此书以六经辨证方法统一切疾病,是一本集伤寒、温病、杂病于一体的大成著作,书中很多方子被选入中医学教材,临床实用性很强。
(中医药)6.《时病论》:作者雷丰,分季节论温病,脱却病名的束缚,随证治之,是不错的著作。
(人卫)7.《证治心传》:据刘景源书,这是一部几尽淹没的温病学重要文献,其思想对后世温病名家影响巨大,值得一读。
(山西科技)8.《温病条辨》:作才吴鞠通。
温病学(13.4)--薛生白《湿热病篇》习题答案
薛生白《湿热病篇》答案一、填空题1.但热不寒 汗出胸痞 舌白 口渴不引饮。
2.阳明 太阴3.中气实 中气虚4.藿香 香薷 羌活 苍术皮 薄荷 牛蒡子5.恶寒无汗 身重头痛 湿在表分6.恶寒发热 身重关节疼痛 湿在肌肉 不为汗解7.滑石 大豆黄卷 茯苓皮 苍术皮 藿香叶 鲜荷叶 白通草 桔梗8.柴胡 厚朴 槟榔 草果 藿香 苍术 半夏 干菖蒲六一散9.寒热如疟 湿热阻遏膜原10.发热 汗出胸痞 口渴舌白 湿伏中焦11.藿梗 寇仁 杏仁 枳壳 桔梗 郁金 苍术 厚朴 草果 半夏 干菖蒲 佩兰叶 六一散12.舌根白 舌尖红 湿渐化热 余湿犹滞13.辛泄佐清热14.脘中微闷 知饥不食 湿邪蒙绕三焦15.藿香叶 薄荷叶 鲜荷叶 枇杷叶 佩兰叶 芦尖 冬瓜仁二、选择题(一)A1型题16.E。
答案分析:《湿热病篇》第21条说:“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
宜六一散一两,薄荷叶三、四分,泡汤调下即汗解” 六一散加薄荷叶即为鸡苏散。
六一散加青黛则为碧玉散,六一散加朱砂、灯芯草则为益元散。
17.E。
答案分析:章虚谷认为“湿热在里,必当清热利湿,今以暑湿闭于腠理,故以滑石利毛窍”。
18.A。
答案分析:阳湿伤表的表现有“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说明有出汗表现。
阴湿伤表的表现为“恶寒无汗,身重头痛”腠理暑邪内闭的表现为“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风寒表实证,风寒郁表也无汗出。
19.B。
答案分析:本条乃邪在中焦,热重湿轻证,故用白虎加苍术汤治疗。
薛生白云:“白虎汤仲景用以清阳明无形之燥热也,胃汁枯涸者,加人参以生津,名曰白虎加人参汤;身中素有痹气者,加桂枝以通络;热渴、汗泄、肢节烦疼者,亦用白虎加桂枝汤;胸痞身重兼见,则于白虎汤加入苍术以理太阴之湿;寒热往来兼集,则于白虎汤加入苍术以理太阴之湿;寒热往来兼集,则于白虎汤中加入柴胡,以散半表半里之邪。
”20.D。
答案分析:《湿热病篇》第13条云:“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
温病学重点背诵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叶天士《温热论》
《温热论》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序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
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现有多种刊本。
叶天士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
叶桂12岁开始从父学医,14岁时,他父亲死了,于是抱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再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老师,专学医术。
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向他行弟子礼拜其为师,十年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并且他能融会贯通,因此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
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运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
”(《沈归愚文集·叶香岩传》)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学究天人,精细严谨,使医术与学术相得益彰,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
”故虽享有盛名,但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
嵇璜“序”曾说:“先生之名益高,从游者益众,先生固无日不读书也。
”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
他为医却不喜欢以医自名,临终前对他的儿了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
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
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
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
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
其中《温热论治》是叶氏口传心授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贵的文献。
《温热论》第二章读后感
《温热论》第二章读后感今天我看了《温热论》第二章,温病就其病变性质而言,可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去湿。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一条中,重点论述了温热病。
他以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伤寒辨治的异同,并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做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从而为温病学说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说:“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一句。
虽仅12个字,却论述了4个方面的问题,即:指出了温病的病因、侵入途径、初起病变部位和发展规律等。
“ 温邪”二字明确地提出了温病的致病因素是温热邪气,这就把温病与外感寒邪所导致的伤寒病从病因.上严格地区别开来。
“上受” 二字指出了温热邪气侵入人体的途径。
其“上”字含义有二:一是指温邪袭人,自口、鼻而入,口、鼻皆在人体上部;二是指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于口、鼻,且肺合皮毛,温热邪气自口、鼻、皮毛而入,皆导致肺的卫外功能失常而发生表证。
因手太阴肺经在人体_上部,故肺卫病变日“上受”。
“温邪上受”4字,不仅是讲温病的病因与邪气侵入途径,而且也与伤寒做了鉴别。
温为阳邪,其性上行,升散开泄,故温邪袭人始从上受,由口、鼻、皮毛而入,先侵袭手太阴肺经。
寒为阴邪,其性下行,收引凝滞,故寒邪袭人始从下受,先侵袭足太阳膀胱经。
温病与伤寒病因有温邪与寒邪之分,发病初起《温热论》虽只有几千字,但仅总纲一句,言简意赅,不但概括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以及温病与伤寒治法的不同,还担心后世医家死读书、认死理,以致害命,而特存警示之意,以警戒后人,其用心良苦,叶桂真不愧“温热大师”之谓也。
最新温病学重点背诵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XXX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XXX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息争内外之半,此则分消高低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流派,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一、重点背诵原文[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二、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绪论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形成阶段——明清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
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一章温病的概念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4、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四、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第三章温病的辨证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二、卫气营血辨证(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表三、三焦辨证(吴鞠通倡导)三焦辨证表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主要是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以及辨常见症状一、常见症状:1、发热发热恶寒、寒热往来、壮热、日哺潮热、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湿温初起)、身热夜甚(发热入夜尤甚,灼热无汗,为热入营份)、身热肢厥、夜热早凉(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而无汗,温病后期邪热未净)、低热(热势地位,持续不退,且见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等症。
《温病学》背诵条文
《温病学》背诵条文温病学《温疫论》原病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温疫初起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后但热论气所伤不同所谓杂气者,虽曰天地之气,实由方土诸窍乃人身之户牖也。
邪自窍而入,《温热论★[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二]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三]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四]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五]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六]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七]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九]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救阴★[十]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十一]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十]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
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象,大忌前法。
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
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玄明粉、生首乌等。
《温热论》——精选推荐
温病学原著选讲温病学原著很多,如第一本温病专著《温疫论》,清代温病四大家的代表作: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瑭《温病条辨》;王仕雄《温热经纬》等都是温病学的辉煌著作。
其它如《时病论》,《温热逢原》,《温热暑疫全书》,《温病明理》,《疫疹一得》,《广温疫论》等都是学习温病学参考书籍;更有温病学家的医案,如《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医案》,《扫叶庄医案》等亦被临床医生所必读。
按教学计划要求,本科须讲授两篇原著:《温热论》和《湿热病篇》。
《温热论》【作者】叶桂,字天士,号香岩(1667~1746)江苏吴县人,居处:阊门外下塘上津桥絆,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
叶氏自幼从父学医,十四岁父没,跟随其父门人朱某继续学医,不到一年,尽得其学,朱示其另投他师.叶氏遍访名医,“闻某医善治某证,即往师之”。
到十八岁先后从师十七人,叶氏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其学术渊博,医术精湛,善长于内,妇,儿,外各科;对温病尤有建树,著《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但这些著作大都为门人整理而成。
【原著】相传本文为叶氏门人整理而成,是叶氏游洞庭山时,门人随于舟中,老师口授笔彔整理成。
《吴医汇讲》:“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之语信笔彔记”。
本著作未见单行本,大多为医家收藏。
最早见于华怞云《临证指南医案》和唐大烈《吴医汇讲》,称之为“华本”和“唐本”。
后世收藏者颇多,版本多达46种,条文数量和取名不仅相同。
如章虚谷从唐本收入《医门棒喝》名《叶天士温病论》;王孟英从华本收于《温热经纬》,名《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本教材取文于《温热经纬》共37条,幵对内容进行了分类和标题。
【贡献】1.论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觃律。
2.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3.丰富了中医的诊法。
4.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大法。
5.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
【原文选讲】一.温病大纲: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温热论古籍
《温热论》是清代叶天士所著的中医典籍,它是论述风温、温热、湿温等外感病证辨证施治的重要文献。
以下是对《温热论》的简要介绍:
首先,该论中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治法上必须随之而变,叶氏把卫气营血的传变概括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传变过程。
也就是说,当卫分病邪传入气分时,在治疗上应注重调理气分,活血化瘀;当营分病邪传入血分时,治疗上应着重于活血化瘀。
这就从病理上说明了为什么同样属于温热病,卫气营血的传变结果会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其次,论中阐述调护的方法及病证初起和治疗的禁忌,体现了叶天士悉心钻研《内经》,不但注重证象,还特别重视病理的思想。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温热病学理论体系,也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此外,《温热论》中强调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疾病虽由外邪引起,但体质的强弱和禀赋的差异会直接影响疾病的病情轻重和传变途径。
因此,了解患者的体质类型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论中还强调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他认为疾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强调通过调理体质、饮食起居、精神心理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种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温热论》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它不仅阐述了温热病证的病理变化和治疗原则,还强调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预防为主的思想。
这些理论不仅对中医温热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现代医学临床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亲自阅读《温热论》原著,感受其中的思想精髓。
完整版【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ppt
温病大纲(原文1、2)
1、在卫汗之可也,“汗”指什么?(辛凉透解、辛温 发汗、辛寒清解)
2、温病的治疗大法有哪些? 3、病在肺经可属(1卫或气;2卫;3气) 4、邪在心包可在(1卫;2营;3血;4营或血) 5、逆传心包—— 6、透热转气—— 7、如何理解“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1)
[提要] 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 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指出温病治法 与伤寒有别。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2)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 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 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 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叶天士《温热论》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叶天士《温热论》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本篇著作世传有两种版本。其内容基本相同, 仅文字略有出入。 一是由华岫云收载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 《温热论》,称为“华本”。 一是唐大烈收载于《吴医汇讲》中的《
二、叶天士著作
叶氏一生忙于诊务,著述多由其弟子整理而成, 存世的有《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 《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等。
叶天士《温热论》
二、叶天士著作
据唐大烈《吴医汇讲》小引中所记,《温热论》 为“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 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而成。 该篇文辞简要,论述精辟,甚切实用,为中医 典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专著,被称为温病学 理论的奠基之作。
叶天士《温热论》
一、叶天士生平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2.1.2. 3.1. 2.3. 4. 5. 6.1. 2. 3.4.5.1. 2. 3. 4.5.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名词解释: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初起病变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病情较伏邪温病轻,病程短。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阴精不足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习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病发初期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若无外感引发,一般无表证。
以高热、烦燥、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分消走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
代表方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
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尤期在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
暑风:亦称“暑痫”,指暑热直入肝经而突发痉厥。
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至损伤肺络,而骤然咯血、衄血、咳嗽气促。
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热冬季节的急性热病。
其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温病学名著必读
温病学名著必读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赵东奇整理 1/16/2012 温病学名著必读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辩营卫气血) 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不尔,风夹湿热而燥生,轻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和蒸郁而蒙蔽于上,轻窍而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病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逆传入营】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5)【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邪留三焦】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
(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
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
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
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
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
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者——“透风于热外”辛凉轻剂中加薄荷、牛蒡之属以疏散风热
挟湿者——“渗湿于热下”辛凉轻剂中加芦根、滑石之流以甘淡渗湿
2、失治后的表现
温热夹风失治——“清窍必干”:如温热夹风失治,则风与温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必耗伤津液,津液一伤,则邪火愈炽,因无津上荣,必然会出现口鼻等头面清窍干燥之象,即“风夹温热而燥生”。
温热夹湿失治——“清窍为之壅塞”:如温热夹湿失治,则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清阳之气被阻遏,必然出现耳聋、鼻塞、头目昏胀、甚或神识昏蒙等症,即叶氏所云“浊邪害清”之候。
五、试述湿热里结与伤寒里结运用下法有何不同
伤寒腑实证为邪已化热入里,劫烁津液形成燥屎,表现大便干结,故下之宜峻猛,以期急下存阴;湿热类温病之里结阳明多系湿热与肠内结滞相互搏结,而非有燥屎,故下之宜轻宜缓。
伤寒里结属于燥热所致,用下法后见大便溏为腑实已通,燥结已去,邪热已尽,不可再下;湿热类温病之里结,大便溏为湿滞未尽,因湿性粘腻重浊,非能速化,可轻法频下,必见大便成形是为邪尽,不可再下,即叶氏所谓“以粪燥为无湿矣”。
六、为什么叶氏说“救阴犹易,通阳最难”?何谓“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1)温邪属阳,热变最速,易耗伤津液,治疗总以清热保津为基本原则。
且滋阴之品性偏甘凉,用于温热病正合“热者寒之”,“燥者润之“的原则,以使热退阴复而病愈,故叶氏曰:“热病救阴犹易”湿热留连,气机郁阻,既不能过于寒凉清热,致湿邪不去,气机更不能舒展,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致有助热伤津之弊。
故曰“通阳最难”。
(2)关于“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王孟英说“言救阴须用充液之药,以血非易生之物,而汗需津液以化也”。
故从汗的状况,可以测知热势与津液的程度,治疗上要防汗过多而损津液,“津”是救阴的要着,因为温病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热与津指盛衰消长变化的矛盾。
热盛必伤津,津伤热更甚,故温病救阴,不是到阴竭时才救,而是时刻顾护。
去邪护津,邪去津安。
补血药厚重呆腻,用其救阴,不但血不能生,津难得充,反而会恋邪助邪,故说“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薛生白《湿热病篇》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象,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1)
[原文]42.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
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9)
二、名词解释:
1、阳湿:见于薛主白《湿热病篇》,为湿邪伤表,湿己化热之候,症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等。
2、阴湿:见于薛生白《湿热病篇》,为湿热病初起,湿邪伤表而未化热之证,症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等。
3、主客浑受:此语见于薛生白之《湿热病篇》,“主”,指正而言,“客”指病邪,此指暑湿病邪,“主客浑受”即为暑湿病邪久留,乘精血正气亏耗而深入阴分和血脉之中,与瘀滞之气血互结,胶固难解,而形成络脉凝瘀之顽疾。
证见神识昏迷,默默不语,口不渴等。
三、试述湿热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病变特点
(1)湿热病多由脾胃内伤,湿饮停聚,外感湿热,内外相引而发病。
(2)外感湿热之邪多由上受,从口鼻而入,直趋中道,归于膜原,终归脾胃。
(3)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4)若阳明太阴湿热内郁化火,表里上下充斥肆虐,可窜及少阳或厥阴,导致耳聋、发痉、发厥等变局。
四、阴湿伤表、阳湿伤表的异同比较
五、结合所学条文,试述所谓“凭验舌以投剂,为临证时要诀”
(12)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宜用辛开,如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等味。
(10)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13)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上三条同属中焦湿热而湿重于热,主要以舌诊来辨别。
即分别为舌遍体白,舌白及舌根白、舌尖红,以此来判定湿与热的偏胜程度。
足见验舌对于湿热病的重要性,临证时还当四诊合参,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