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1年4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传播”一词最早出现在(A)
A.《北史》B.《唐史》
C.《宋史》D.《元史》
2.美国电视摆脱娱乐媒介的局限性,参与总统大选而“染指”政治,开始于20世纪的(C)
A.30年代B.40年代
C.50年代D.60年代
3.达尔文开创非语言传播研究领域的著作是(C)
A.《物种起源》B.《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达》D.《体态语言》
4.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把演讲的三要素界定为(D)
A.传者、受者和声音B.声音、符号和内容
C.空间、时间和话语D.讲者、听者和内容
5.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发端于(A)
A.口语B.文字
C.印刷媒介D.电子媒介
6.以“家常式”的“炉边谈话”反映出广播巨大影响力的美国总统是(B)
A.华盛顿B.罗斯福
C.肯尼迪D.尼克松
7.世界上第一个被冠以“传播”名称、并能授予学位的学术单位的创办者是(D)
A.默多克B.拉斯韦尔
C.勒温D.施拉姆
8.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具有时间偏向的媒介是(A)
A.羊皮纸B.纸草纸
C.胶片D.白报纸
9.近代报刊时期,媒介和政治的关系主要表现为(C)
A.媒介对政治的相对独立B.政治媒介化
C.媒介政治化D.媒介议程主导政治议程
10.把传播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依据是(D)
A.传播的范围B.传播的规模
C.传播的空间D.传播的手段
11.大众传媒实施舆论监督的前提,是媒介和公众要拥有充分的(A)
A.知情权B.独立权
C.参与权D.决策权
12.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长期困扰媒介从业者道德的问题是(A)
A.有偿新闻B.采访造假
C.煽情哗众D.虚假广告
13.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的研究者,通常将批判的矛头指向(B)
A.韩国B.美国
C.日本D.欧盟
14.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使得文化传播从以文字为中心转向(B)
A.以逻辑为中心B.以形象为中心
C.以审美为中心D.以艺术为中心
15.媒介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C)
A.制播分离B.新闻娱乐化
C.媒介集团化D.频道一元化
16.非语言符号是人际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属于非语言符号的是(D)
A.信件B.电视画面
C.网络表情符号D.个人所处的空间
17.群体可分为初级群体、次级群体等,下列群体中属于次级群体的是(D)
A.豪庭B.邻居
C.友人D.企业
18.组织传播最根本的功能是(D)
A.培养“组织人”B.培养“社会人”
C.克服沟通障碍D.实现组织目标
19.媒介被称为“第四权力”,主要是因为媒介所拥有的(C)
A.传播渠道B.经济实力
C.表达自由D.政治背景
20.所谓“传者”,即“传布者”,是指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又称(A)A.信源B.信宿
C.信道D.信息
21.美国新闻学者盖尔顿和鲁奇认为,一个事件能否被选做新闻取决于9个因素,其中包括(A)
A.明晰性、文化接近性、出乎意料B.明晰性、合法性、调和性
C.明晰性、时效性、社会文化价值D.明晰性、连续性、时效性
22.以下不属于“霍尔模式”中解码立场的是(B)
A.支配立场B.中立立场
C.协商立场D.对抗立场
23.佩恩基金会的儿童研究和“火星人入侵”的恐慌研究挑战的是(A)
A.一致效果论B.选择效果论
C.间接效果论D.认知效果论
24.在新事物创新扩散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B)
A.创新者B.早期采用者
C.早期追随者D.后期追随者
25.两级传播理论强调的是(A)
A.人际传播的效力大干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的效力等于大众传播
C.人际传播的效力小于大众传播D.人际传播效力与大众传播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在1909年认为,报纸、书籍、杂志这些新媒介在四个方面比早期的媒介更加有效。
这四个方面包括(ABCD)
A.表达性B.记录永久性
C.迅速性D.分布性
E.公正性
27.认知效果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复兴,引申出了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包括(ABE)
A.议程设置B.涵化
C.传播5W模式D.劝服
E.第三人效果
28.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力量有意识地介入传播过程,其途径主要有(ABCE)
A.利用媒介对政府消息的依赖B.利用媒介自身利益上的诉求
C.利用广告投放实行软控制D.积极、主动开展政府公关活动
E.尊重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原则
29.大众传媒承载的大众文化,其特征是(BCD)
A.独创性B.标准化
C.机械复制D.商品化
E.审美价值
30.“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贡献是(ABC)
A.指出了受众具有能动性B.揭示了受众的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
C.指出了受众具有主动的传播需求D.充分考虑了社会结构因素
E.使受众研究从被动的受众观转向了主动的受众观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知沟”理论
答:
“知沟”理论解析:以美国传播学者P.J.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也称“知沟”理论。
其中心内容是: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确实给受众带来了信息量的普遍增长,但由于社会地位高的人比社会地位低的人能更快、更多地获取信息,因而,随着不断地累积,两个群体获取的信息量将出现差距,久而久之,必然形成知识的鸿沟。
32.传播学经验学派
答:
传播学经验学派解析:从广义上理解,经验学派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
在传播学界,经验学派通常指称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派,他们多采用经验的、以定量和统计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
33.跨文化传播
答:
跨文化传播解析: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系统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国家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
34.“媒介三种体系”
答:
“媒介三种体系”解析:“媒介三种体系”是由美国媒介学者阿特休尔提出的,他将世界上的新闻媒介分为“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体系”,“马克思主义世界的媒介体系”和“进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
35.编辑权
答:
编辑权解析:编辑权,指专职传者有权对信息进行编辑,即有权根据自己个人或所属群体及社会的需要、意见、主张、立场等,对信息进行取舍、修改和组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美国诞生传播学的媒介背景。
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与科技突飞猛进,媒介技术也日新月异,建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大众传播事业。
(2)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开始摆脱娱乐媒介的局限性,参与总统大选而“染指”政治,并一发不可收拾,大有超越报纸之势;而报纸一贯是政治家参与竞选的有力渠道,他们需要依靠新闻报道来营造气氛、鼓动民众,并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3)除了政治功能之外,媒介的经济价值更让人不可小觑。
美国的广告业在20世纪趋于成熟,其绝大多数业务由媒介承担,广告传播与品牌认知以及实际销售业绩之间的关系,直到现在仍然是广告商、企业主以及传播学研究者青睐的课题。
(4)媒介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巨大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政治集团、财团开始认识到媒介的作用,频繁地试图利用媒体。
37.简述主麦克卢汉媒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1)媒介即讯息;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3)媒介的凉热之分;
(4)地球村。
38.简述体现新闻工作者专业性的方面。
答:
(1)专业性意味着媒介工作者需经过新闻传播教育的训练,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才具备从事职业传播的资格。
(2)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才能胜任新闻传播工作。
(3)新闻传播领域建有一定的职业标准和组织,如各级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记协。
总之,专业性是新闻工作者或者说大众传播的传者区别于其他传播者的一个重要特点。
39.筒述社会主义国家舆论监督的内涵。
答: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成果和政治生活状态的政治文明,其核心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公开报道,使公众了解政府工作内容,了解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提高政治透明度,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批评和报道,从而有效地减少腐败现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2)通过公开报道,使某些事件或现象在一定阶段成为热点,从而引导公众舆论向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3)通过公开报道,强调公众观点,坚持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重视大众传媒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媒介必须保证人民通过舆论监督享有更广泛、平等和真实的政治权力,从而实现人民对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的参与和管理。
(4)通过公开报道,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热情,重视公民的舆论监督,听取来自草根阶层的声音。
40.简述大众传播对文化的积极作用。
答:
(1)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2)大众传媒是维护主流价值观念的有力工具。
(3)大众传媒是促使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平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信息与传播的关系。
答:
信息和传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位一体”,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实际上,将“传播”定义为“信息”传受行为,就已经隐约地说明了它们的关系:“传播”=“信息”的运动,“信息”=“传播”的材料。
世界上既没有不“传播”的“信息”,也没有无“信息”的“传播”。
传播为形式,信息为内容,两者密不可分。
凡有“信息”处,必有“传播”,反之亦然。
42.请以你自己使用网络媒介的事例,说明网络大众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答:
大众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
(1)受众特征发生了改变;
(2)传者身份发生了变化;
(3)传播手段兼容并包;
(4)传播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