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乡村乡风民俗变化影响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尧民俗文化变化的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乡村已经被纳入了一体化的进 程,政 治 和 社 会 的 互 动 较 以 往 更 加 紧 密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社 会、科技等多重因素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程度上的积 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乡村民俗文化的向前发 展。 渊一冤政治发展的导引 长期以来,在陈旧的乡村治理观念下,乡村民俗文化的变 化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缓慢。而在近代,乡村民俗文化被现 实政治力量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严重。农村地区的陈规陋习有 所变化和改善,政治组织在破旧立新、建构乡村新的民俗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基层组织政治引导功能的 影响力和实用性减弱,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斗志锐减,乡村民 俗中的一些封建守旧和迷信的思想复苏。最近几年来,国家更 加注重乡村基层治理,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引导与重构给予了很 多的关注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渊二冤经济发展的动力 曾经老旧的乡村自然经济日渐消亡,商品经济逐渐影响着 乡村民俗的变化。人口流动的增加,给农村家庭生产与生活方 式带来了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了新时期, 乡村经济发展成了统一的市场经济的一分子,农村生产方式和 家庭收入结构以另一种方式转移到思想更活跃的下一代,民俗 的结构被一些市场观念改变,同时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民俗 产生了变化和影响,对乡村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其中的内涵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渊三冤社会进步的烙印 社会流动性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加强了社会进步的保 障,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增添了活力。农民找到了适合自己 的生活方式。农闲的时候进城打工赚钱,农忙的时候回乡种地 养家,或者长期在外打工的人春节回乡走亲访友,平时在城市 努力赚钱。农民的眼光越来越开阔,缩小了与城市的空间距离, 并疏离了原有的村社人际关系,人们重新定义了乡村文化的认 同感与归属感,赋予了它们新的定义,所以这就影响了农村民 俗文化的传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 渊四冤文化繁荣的大环境 近代以来的中国乡村,大环境是各种文化相融相织又比较
统计经纬
10.13999/j.cnki.scyj.2019.06.020
改革开放四十年 乡村乡风民俗变化影响分析
王洪飞 李 威 / 文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站是乡村的改革袁而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从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袁
摘 生产生活方式尧经济结构尧聚落样态乃至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袁都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改变遥 党的十九大报 要 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袁乡风文明是其中的要求之一袁这就表明了我们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风乡俗的变化 渊一冤民俗文化内容变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民俗文化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新颖 的、与时俱进的、有素质有文明的民俗得以发扬光大。我国优秀 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后重新焕发光彩,但是 带有迷信、落后因素的陈规陋俗也小部分存在,中式的民俗文 化遍布广大乡村,深深扎根其中并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的文化 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的生产生活也产生影响。 首先,关于经济发展在民俗上的体现,农民对生产、交易、 消费的认知和习惯更加趋近城市。农民的经济来源不仅来自农 牧渔业的生产,务工、商业、创业等途径也为农民加大了创收; 农民的饮食种类增加,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外就餐的频率增 加,大家也增强了对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等科学观念的关注,大 鱼大肉的理念已经被摒弃,人们更加重视膳食营养和搭配;新 一代农民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追求服饰的时尚性、舒 适度,网络购物越来越频繁,对于展示个性的衣物更加偏爱;大 部分村民都居住在楼房,中心村镇出现了商业网点,更多的人 想在城里购买商品住房。其次,关于社会发展在民俗上的体现, 我们保留了文化中的旧俗,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与时代相结合, 使其更加现代化,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网恋和闪婚等新的 婚恋形式出现,农村婚礼更加现代化和时尚,在保留旧时婚俗
基础上,中西合璧的婚俗更受欢迎。最后,关于信仰在民俗上的 体现,我国乡村有着各种各样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复 杂多样。陈规陋俗、封建迷信的思想观念在村民的心中不再是 根深蒂固的不可撼动,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继续保留其精 华,并发扬光大。
渊二冤民俗文化功能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优秀的民俗文化的认同价值呈现出逐 渐弱化的现象,而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弱化,使道德仪礼规范意 识也越来越弱化,导致了乡村的民俗文化失去了一定的方向和 秩序。 首先,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弱化,使乡村内部的问题呈现多 种多样的趋势。在过去,乡村比城市更加重视血缘关系,格外重 视长幼尊卑秩序,村庄、宗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改变,离不开 优秀的乡村民俗积极的影响。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市场化和 流动性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逐渐增 加,但是农民回到乡村后,秉承的民俗认同与曾经的乡村民俗 有所区别,那些曾经一起生活的村民也因为大环境的不同而有 所改变,这些原因形成了乡村内部民俗认同的多样性。 其次,不再重视基本的道德仪礼规范,凸显出乡村文化失 序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乡村民俗文化对乡村的治理起 着积极的作用,它规范了礼仪和道德教化问题,为乡村社会秩 序的重新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时期以来,乡村文化的积极 功能仍受重视。而改革开放之后,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渗入到 农村生活中,乡村民俗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导向作用逐 渐削弱,乡村文化失序问题逐渐显露。 最后,民俗文化的防御性功能逐渐消退,城乡文化逐渐缩 小距离。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年的民俗文化的变
58
统计经纬
化和沉淀,承载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文化痕迹,它的主体不仅是 积极的、与时俱进的,也代表着新时代的优秀文化发展前景。优 秀民俗文化是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防御机制的。目前看来, 有所退步的部分是乡村民俗文化的对外防御性功能,而城乡文 化的过度一体化,使其失去了乡村本来的特色,因此,其对乡村 振兴的文化根基也有所撼动。
是极其关注的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乡风民俗的变化遥
关键词:改革开放;乡村;民俗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的融合就是我们所 说的乡风民俗,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乡村文化产 生重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我们应对民俗进行了 一系列的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求把那些正确的思想观 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人生观、价值观等积极的民俗文化与 时代不断地创新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