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解决问题(例4)》1

合集下载

14、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一)(例4)》教学设计

14、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一)(例4)》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点 突破重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预 设 一、创境激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吗? 生:水 师:对!水是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 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那么你们了解体内的水分约占 体重的几分之几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二、互动解疑 1、出示健康小知识: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了解
2、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根据这个测定你能计算体内的水分重多 少千克?我们也一起帮他算一算。 要求学生用图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把谁看作单位“1”?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分析、思考过程和为什么 要用乘法计算。 3、 同学们真聪明, 能根据自己的体重算出自己的体内水分的重量。
提出数学问题 读题、理解题意
水分 28 千克
画图
体重 ?千克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 写出等量关系式。 (3)这道题与计算你们同学的体重,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相同点都是以同学们的体重为单位“ 1” ,它们的数量关系也是 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4)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 1”设为χ ,试着 列方程来解决问题。做完在小组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学生解答时,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并提醒学生要进行检验。 ) (5)小组展示各自的解决方法让学生重点讲解本题的关系式,解 4 方程的过程χ =28÷ 5 还要注意学生设未知数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 正。 (6)这道题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 4 应用题也要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反 5 4 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小明的体重) 5 方程:解:设小明的体重是 x kg。 4 4 x=28÷ 5 5 4 4 4 x÷ =28÷ 5 5 5 5 x=28× 4 x=35

《解决问题(例4)》教学PPT课件

《解决问题(例4)》教学PPT课件
(25+15)÷8 =40÷8 =5(只)
6.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混合运算
口算,并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0-20)÷5 = 2
10
65-8×5 = 25
40
72÷(18-9)= 8
9
20+7×5 =55
35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一共90个
已烤的
36个
剩下的
每次烤9个,烤几次?
一共90个
已烤的
剩下的
36个
分步列式:
每次烤9个,烤几次?
剩下没烤的面包: 90-36=54(个)
还要烤的次数: 54÷9=6(次)
一共90个
已烤的
剩下的
36个 每次烤9个,烤几次?
综合列式:
( 90-36 )÷9 如果一=个问54题÷需9要多个步骤才能解 决,要想好=先解6答(什次么),再解答什么。
4.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列方程解决问题(一)例4

列方程解决问题(一)例4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试一试
1、动物园里,大象一天吃350千克的食物,比熊猫一天 吃的食物的19倍还多8千克,熊猫一天吃多少千克食物?
想:熊猫一天吃的食物×19+8=大象一天吃的食物 解:设熊猫一天吃x千克食物。 19x+8=350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试一试
2、北京故宫的面积约是72万平方米,比上海人民广场 面积的6倍少12万平方米,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 多少万平方米?
列方程解决问题(一)
例4
A大楼的总高度为258米,比B大楼的3倍还高24米, B大楼高多少米?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试一试
1、动物园里,大象一天吃350千克的食物,比熊猫一天 吃的食物的19倍还多8千克,熊猫一天吃多少千克食物?
2、北京故宫的面积约是72万平方米,比上海人民广场 面积的6倍少12万平方米,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 多少万平方米?
2、小丁丁的身高除以2,再加上108厘米,就和爸爸的身高一 样,爸爸的身高是179厘米,小丁丁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小丁丁的身高÷2+108=爸爸的身高
3、某服装厂今天生产的服装乘4,再加上26,就和上周生产的 服装一样多,上周服装厂生产服装346件,今天服装厂生产 服装多少件? 今天生产的服装×4+26=上周生产的服装
图书角里有科技书27本,比故事书的3倍少9本, 故事书有多少本?
动脑筋
三个小朋友在海边拾贝壳35个,小红拾到的贝壳是小兰 的4倍,而小利拾到的是小兰的2倍,她们各拾到贝壳多 少个? 想:小红拾到的贝壳数+小兰拾到的贝壳数+小利拾到的 贝壳数=35个
解:设小兰拾到x个贝壳。 4x+2x+x=35 7x=35 x=5
小红:5×4=20(个)小利:5×2=10(个)

《解决问题(例4)》参考教案

《解决问题(例4)》参考教案

《解决问题(例4)》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一)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求学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

(摆放时指导学生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2.如果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让学生上黑板摆,并说一说想法。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4.怎样计算△的数量?(二)揭示课题并板书【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且直观的动手操作入手,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一)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学生交流: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从简单的统计图中,搜集有效的信息。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各个量之间的大小。

】(3)课件出示例4第(1)小题的条件部分。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1)根据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学生模仿着用小棒摆。

(2)同桌互相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设计意图:有了导入摆一摆的基础,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摆,通过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2)学生交流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3)学生列式、解答。

4.学生交流。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直接分析出数量关系,也可能运用线段图分析。

解决问题例4

解决问题例4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解决问题(例4)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提出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收银员的话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和小红提出的问题的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李大爷围菜园需要多长的绳子? 米
196+265+167=628(米)
答:李大爷围菜园需要628米长的绳子。 (2)大约准备多长的绳子就够了? 196≈200 265≈270 167≈170 200+270+170=640(米) 答:大约需要640米长的绳子就够了。
195 275米

177
今日挑战
北京某公园对外售票情况统计 周一 85张 周二 79张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93张 109张 87张
191张 223张
平时5天大约售票多少张?
90+80+90+110+90=460(张) 答:平时5天大约售票460张。
今日挑战
在一道减法算式里,把被减数、减 数、差加起来和是600。你知道被减 数是多少吗?
作业
自行车 滑冰鞋 电视机
315元
156元
477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爸爸买这三种商品,超市收银员应 收多少钱? (2)爸爸大约应准备多少钱才够?
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
2. 看图解决问题。
?千米 昆明 0千米 大理 348千米 丽江 517千米
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汽车从 昆明到大理已经走了 348千米,到 520 -350=170(千米) 丽江大约还要走多少千米?
9 4 9 答:收银员应收949元。
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精确 把558看成560,225看成 计算,估一估就行。 230,166看成170。

解决问题(例4)

解决问题(例4)
(2)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136+966= 1005-196=
1000-8×7
500-347+1038 401-54÷9
三、超市运来500千克苹果,上午卖出149 千克,下午卖出18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四、水果店运回765千克香蕉、99千克苹果 和583千克葡萄。 1、香蕉比苹果大约多多少千克?
2、苹果与葡萄的总和比香蕉少多少千克?
周四 109张
周五 87张
周六 周日 191张 223张
(1)周六、周日一共售票多少张? 191+223=414(张) 答:周六、周日一共售票414张。
(2)平时5天大约售票多少张?
怎样解答问题(2)?
2.
周一 85张
北京某公园对外售票情况统计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79张 93张 109张 87张 191张 223张
(2)平时5天大约售票多少张?
85+79+93+109+8
答:平时5天大约售票460张。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28-28=442
□+242+319=768
□-123-145=454
一、计算并验算 347+253= 4010-258= 二、脱式计算 432+269-431
您买这三种商品, 一共收……
爸爸应该准备多少 钱才够呢?
小红
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小红的爸爸应 准备多少钱?
小红
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精确 计算,估一估就行。
“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 少钱”怎样算?
1. 看图解决问题。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要怎解样决解什决么这问个题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之《解决问题》(例4、例5)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之《解决问题》(例4、例5)课件
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是这辆汽车的速度,可以写成70千米/时, 读作70千米每时。 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可以写成225米/分,读作225米 每分。
课本53页 做一做
1. 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按照汽车速度的形式写一写。
火车(普快):90千米/时 火车(特快):150千米/时
高铁:250千米/时
课本52页 例4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2)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80×3 = 240(元)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10×4 = 40(元)
单价 数量 总价
单价 数量 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 = 总价
课本52页 做一做 1.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每瓶牛奶5元,小明用10元买了2瓶。每瓶牛奶5元是单价, 买了2瓶是数量,用了10元是总价。 2. 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
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已知数量和总价,求单价。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解决问题
课本52页 例4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2)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80×3 = 240(元)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已知每件商品 的价钱。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10×4 = 40(元)
还知道买了多少件 商品,最后算一共 用了多少钱。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225×10 = 2250(m)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课件7.3《解决问题》(共14张PPT)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课件7.3《解决问题》(共14张PPT)

变式练习:
如果把 换成 ,钱够吗?
小结:在解决“够不够”、“行不行”、“可
不可以”这类问题时,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解决:
1、列式计算 2、作比较 3、回答
我会运用
P97做一做 (1)小亮有2元钱 ,能买什么东西? (2)你还能提出 其他数学问题并解 答吗?
我会运用
P98第2题
我会运用 P98第4题
我 先 学
1.9+5.3=7.2 1.1+1.5=2.6 20.3+2.8=23.1 3.3—1.4=1.9

周六我们班就要去春游了,报 名的有44个孩子和46位家长, 旅游公司给我们安排了两辆55座 的车,坐得下吗?说说你的理由 。
小数的初步认识
解决问题(例4)
番禺区亚运城小学 陈健婷
我会学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42021/11/4November 4,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42021/11/4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4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4 教学设计
在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四)师生共学
1、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每组请一个同学汇报。
你采用什么办法计算?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所用方法。
2、观察发现。
①观察这道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
小结:相同加数的连加
教学设计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用数学—例4特殊的连加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在折星星的情境中,理解数量关系,掌握三种求相同加数和的运算方法,即画图、连加、列表。为今后学习乘法打好基础。
2.在观察、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勇于探究,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3.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形成平等、和谐的氛围。
板书:加数相同。
②观察这道算式,这里相同的加数是几?
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个6相加?
板书:3个6相加得18.
学生汇报:
①3堆星星
②6堆星星
③问题是:一共多少个星星?
①6个6个地数
②可以列表格:1人是6个,2人是12个,3人就是18个。
6+6+6=18(个)
a、加数相同。
b、加数两个以上。
学生思考回答:6
重点
掌握三种求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方法。
难点
方法的多样性及优化意识的培养。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定标
(1)新课导入
3+3= 5+5= 8+8=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共5篇)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共5篇)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共5篇)第一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4)教科书P55、56。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地列竖式计算。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二)新课1、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2、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3、汇报,师板书:32÷64、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5、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6、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7、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

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1、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四)练习:练习十三第3题1、出示四月份的日历。

从日历上你发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2、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

30÷73、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4)》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4)》公开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页例4,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会熟练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一类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3.使学生感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理解并初步掌握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画图工具(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读一读下面的关键句,说说你的理解。

(1)白兔的只数占兔子总只数的1/3。

(2)新购图书数量的2/5是童话书。

师:上面各题中的分数是相对于哪个量而言的?把谁看作单位“1”?两个量之间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补充。

2.复习分数乘法问题。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根据线段图所示,儿童体重和儿童体内的水分之间有什么等(设计意图:分析和解答的方法因人的喜好不同而异,只要能够理清题意,正确解答,都应该予以肯定。

)(3)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师:不同的方法,相同的结果。

刚才这几种方法,都很有道理。

请大家分析对比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第二种方法其实是第一种方法的逆运算,即根据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去理解,而第三种方法是用分数的意义一步一步进行推理计算。

第一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这样的数量关系和思考方法与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是一致的。

(设计意图:通过几种不同方法的比较和分析,体会利用顺向思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在有效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渗透方程思想,与中学课程顺利衔接。

)4.回顾与反思。

(1)反思1:我们的结果是否合理?师:如果小明的体重是35 kg,那么他体重的4/5 就是水分了,是不是28 kg 呢?生:35×4/5=28(kg),答案是正确的。

三级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推荐下载】

三级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推荐下载】

三级数学《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4【教材分析】例4侧重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

修订后的教材将估算内容从计算中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之一。

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体现了估算的最主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只需要估算,没有必要精算。

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体会估算与精算的区别和适用范围,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1.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结合生活情境,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灵活选择精算或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家人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和同桌互相说说你们在超市买东西时付钱的经过。

同桌互相交流。

师:谁能向全班同学讲一讲?点名发言,集体评讲。

【探究新知】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说说信息有哪些,问题是什幺。

生1:空调扇558元,学习机225元,护眼灯166元。

生2:购买三种商品收银员要收多少钱?小红的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师:如何解答这两个问题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收银员阿姨收的钱就是这三样商品的价钱,所以就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加在一起。

558+225+166=949(元)。

生2:爸爸带的钱不一定是买商品正好需要的钱,可能要多一些,所以我们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估算一下。

558估成560,225估成230,166 估成170,560+230+170=960(元)。

师:解决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估算的时候能否估小?生:不可以,那样就会不够了,只能估大。

师: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爸体重×
7 15
=小明体重
单位“1”的量未知
单 位 “ 1” 的 量 未知可以直接用 除法来计算。
小明体重÷175 = 爸爸体重
35÷
7 15
六一班有男生32人,占全班总人数的 六一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4 7

(1)找出单位“1”,列等量关系式。
总人数×
4 5
= 男生人数
(2)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
小明体内所含水分有28

克,

体重的
4 5

小明体重多少千克?
未知
体重的
4 5
28千克水 体重
体重×
4 5
=
体内水分的重量
单位“1”的量 是未知的,可 以列方程解答。
未知
体重×
4 5
=
体内水分的重量
x 解:设小明体重 千克。
4 x =28
5
x
=28÷
4 5
x =35
答:小明体重35千克。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2 。 5
(2)小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 3 。 8
(3)故事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
1 3

(4)汽车的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
1 5

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
=
小பைடு நூலகம்体重
爸爸体重×
7 15
=小明体重
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根 据 除 法 的 意 义 “ 已
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解:设爸爸的体重是x千克。 中 一 个 因 数 , 求 另 一
7 15
x =35
x
=35÷
7 15
x
=35×
15 7
个因数”,你能直接 写出除法算式吗?
x =75
答: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
1 3

总( 只数)× =1( 白)兔只数
3
(2)甲数正好是乙数的
乙(数 )× 4=(
4 5

甲)数
5
(3)男生人数的 5 恰好和女生同样多。
6 男生(人数 )× 5=( 女生)人数
6
根据测定,成人体
内的水分约占体
重的 2 ,而儿童
3
体内的水分约占
体重的
4 5

水对人体很重要, 一定要多喝水哟!
根据测定,成人体
内的水分约占体
重的 2 ,而儿童
3
体内的水分约占
体重的 4 。
5
我 体 内 有 28kg 的 水分,可是我的 体重才是爸爸 的7 。
15
小明体内所含水分有28千克,占
体重的
4 5
。小明体重多少千克?
单位“1” 画图来表示:
体重的
4 5
28千克水
体重
分析:水分占体重的
4 5

你能找出题中的等 量关系吗?
努 力 吧 !
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2 7

杨树棵数的
3 4
相当于柳树。
柳树棵数的 3 是柳树。
10
上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1) 动物园里有长颈鹿 65 只,山羊只
数是长颈鹿的
1 5
。动物园有山羊多少只?
(2) 动物园里有长颈鹿 65 只,正好是
山羊只数的
1 5
。动物园里有山羊多少只?
校园里栽了杨树 82 棵,正好是柳树棵
树的
2 3
, 校园里栽了多少棵柳树?
的水分约占体重

2 3
,而儿童体内
的水分约占体重
的4 。
5
我 体 内 有 28kg 的 水分,可是我的 体重才是爸爸 的7 。
15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小明体重是35千克,他的体重是爸爸
的 7 ,小明爸爸体重多少千克?
15
画图来分析:
?千克
爸爸:
爸爸体重的
小明:
7 15
35千克
爸爸体重
×
7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