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解析
《孟子》解析
《孟子》解析孟子经典赏析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
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古文阅读-《孟子》全课解析
2 修身之道
他提出了诚信、孝敬、尊重他人等多个修身 养性的方法。
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
1 知行合一
孟子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将知 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其价值。
2 哲学思考
他对知行合一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世哲学 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孟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的关系
1 传统文化
孟子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 行为方式。
家族子女
孟子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求人们尽孝为先。
君子
君子是指在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事上具有高尚品德的 人。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和典故
1 区别
君子追求德行和道义,而小人只关心 个人私利。
2 典故
《孟子》中有许多寓言典故用以对比 君子和小人的行为和品德。
德行的重要性及修身之道
1 重要性
孟子认为德行是人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关键。
孟子与仁政与王道
仁政
孟子强调以仁爱为核心的政 治管理,推崇仁政的重要性。
王道
他认为君主应该依循王道, 道则注重道义之道。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争议
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天生就是善良和有道德的。
人性本恶
有些学者认为人性天生就是邪恶和自私的。
家族子女与君子的界定
2 现代社会
孟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 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 对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
孟子对教育的思考和贡献
1 教育思想
他提出了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和修养。
2 贡献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体系 和教育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仁爱的实践方式及其对理想国的影响
孟子解析原文与解析
孟子解析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孟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彩的文字。
本文将就孟子的原文进行解析,并对其思想进行分析。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写道:“故原文者,必先通其意。
”这句话是说,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意思。
原文对于解析一篇文章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搞清楚原文的含义,才能做出准确的解析。
孟子的原文通常采用直述的方式,语言简练,但是意义深远。
例如,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写到:“一子之心,当以一父之心为心。
”这句话是说,一个孩子应该把父亲的心作为自己的心。
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于家庭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子女应该尊重父母,孝敬他们。
这样的原文给我们提供了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解析原文需要仔细揣摩每个词语的意义,并将其整合起来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例如,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写到:“假于衷,以阿谀辱,不足以畜人。
”这句话是说,虚伪与奉承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孟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于虚伪行为的批判,并强调诚实和真正的品质的重要性。
解析原文也需要对孟子的背景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孟子的思想主张人性本善,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道德的完善。
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写到:“人性之善也,犹鄙吝之于小节也。
”这句话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小人总是以琐碎的事情图谋私利一样。
孟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性本善的信念,并呼吁人们通过修行来实现自己的善良本性。
解析原文还需要注意语言的修辞手法。
孟子经常使用比喻、对偶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义的表达力。
例如,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写到:“若夫乐观乎!乐观者,天下之至诚也。
”这句话是说,乐观是世界上最真诚的品质。
孟子通过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乐观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解析孟子的原文需要准确理解其意义,同时还需要对孟子的背景和思想有所了解。
孟子儒家思想原文与解析
孟子儒家思想原文与解析孟子,字子孟,名云,战国时期伟大的儒家思想家。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全面解析孟子的儒家思想,深入研究其原文,并对其进行解析。
一、孟子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孟子的儒家思想是建立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的,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加以发展和完善。
孟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仁」「礼」「义」「智」等核心概念。
这些概念构成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对于人类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孟子原文解析:仁爱孟子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
”这一句话凸显了孟子思想的核心观点,即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恶的,这与其他思想家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孟子在他的作品《孟子》中进一步阐述了仁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仁爱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通过仁爱的行为,人们可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进步。
孟子所谓的仁爱并不仅仅是对亲人和朋友的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三、孟子原文解析:礼仪孟子对于礼仪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孟子看来,礼仪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它具有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他强调人们应该按照礼仪准则来管理自己的行为,尊重他人,注重礼节。
孟子认为,通过遵守礼仪可以培养出内心纯洁的素质和高尚的品质。
在他的原文中,他强调了君子应该恪守礼仪,保持其高尚的性格和品德。
四、孟子原文解析:义与智孟子的原文中还涉及到了义和智的概念。
在他看来,义是人类行为的标准,是评价一个人品德高低的尺度。
他提倡人们要做正义的事情,要有责任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而智则是指人们的理智和智慧,孟子认为人们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智慧判断事物的真相和价值。
只有具备智慧,才能正确对待世界和他人,做出明智的决策。
五、总结孟子的儒家思想强调了人性的善良、仁爱的重要性以及礼仪、义与智的价值。
他的原文中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为后世的思想家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孟子中的孟子原文与解析
孟子中的孟子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举足轻重。
他的著作《孟子》记录了他的言行和哲学思想,许多原文句子与解析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孟子原文的精选摘录与解析,探讨孟子思想的内涵和价值。
1. "人之生也孰与?与禽兽何异?"(《孟子·尽心上》)这句话强调了人类的特殊价值和尊严。
孟子认为人类与禽兽不同,由于人拥有道德和理智,应该追求至善的境界。
这句话也是孟子关于人性善的观点的基石,他相信每个人天性都具备善的因素,只需在正确的环境下培养和发展。
2. "性之善恶,犹气之有东西也。
有天则生,有地则长。
"(《孟子·尽心上》)孟子将人性的善恶比作气候的变化。
他认为人的善性如同天地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有适宜的环境培养,人的善性就会发育并显现出来。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性的可塑性,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发扬天赋的善性。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上》)孟子强调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人们才能展现出顽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奋斗精神。
相反,过于追求安乐舒适的生活会使人变得懈怠和消极。
这个观点也启示了人们要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
4.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孟子·告子上》)这句话体现了孟子对于礼仪和道德的重视。
孟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守适当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注重言行举止的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传递正能量。
这一准则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影响了后世的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
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梁惠王下》)此句表达了孟子对于君权的观点。
他认为国家的根基在于人民,君主的权力应该为了人民的福祉而存在。
孟子选读原文与解析
孟子选读原文与解析孟子,名轲,生于公元前372年,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孟子的一些选读原文,并对其进行解析。
孟子的学说主要围绕人性、道德、政治等方面展开,其代表性的原文有如下几段。
1. “人之性也,直而温,曰义。
直曰性,温曰度,义也。
”这段原文表达了孟子对人性的理解,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具备道义感。
不同于荀子的“人之性恶”,孟子坚信人性本善。
解析:在这段原文中,“直”表示人性直接对善的倾向,“温”表示人性的温和、温暖的一面,“义”则强调人性所具备的道义观念。
这一观点对孟子后续的论述和政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2.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是孟子对教育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虽然本来相近,但由于环境和习惯的影响,人们的行为、性格会有较大差异。
解析:孟子强调人性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良好的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发展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3. “天下之众皆可使也。
顾民之取容我何已哉?”这段原文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
他认为,君主应该善于治理国家和教育人民,从而创造和谐、安乐的社会环境。
解析: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强调君主的统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他主张君主应尽职尽责,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4. “敬慎为先,孝悌次之,而后爵与禄之事。
”孟子将修养个人品德放在首位,他认为,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做到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履行君主或公职人员的责任。
解析:这段原文强调了孟子的道德观点,他认为,个人修养包括敬重他人、恪守道德规范、孝敬父母和尊重兄长等。
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才能在家庭、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以上几段孟子选读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孟子的核心思想和他对人性、教育、政治的看法。
孟子的思想强调人的善良本性和理性,倡导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美德和道德观念,提倡君主以人民为重,以身作则,以德治国。
《〈孟子〉两章》疑难解析
《〈孟子〉两章》疑难解析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
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
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3、你认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
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
才能不是天生的。
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
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
才能从奋斗中来。
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孟子中的人伦道德原文与解析
孟子中的人伦道德原文与解析《孟子中的人伦道德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人伦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孟子原文的解析,探讨他关于人伦道德的观点和思想。
一、仁爱之道孟子认为,人伦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仁爱则是人伦关系的核心。
在《尽心讲义》中,孟子提到:“君子之所以贵志‘是’仁者,是以为应天地之正气、纳万物之化育、顺人伦之次序。
”这里所说的仁者,是指具备仁爱之心的人。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像天地一样遵循正气、顺从天命,并且像物质一样给予他人的母爱般的关怀与照顾。
孟子认为,仁爱是一种内在的本能和天赋,而非后天习得的。
在《离娄下》中,他说:“心之有爱,爱之始生也。
始生之谓之善,成形之而谓之仁。
”这里所说的善,指的是指示人们向善行为的内在本能。
而仁,则是在这种内在本能的基础上,通过人的自觉和意识的培养,逐渐形成的一种高尚品德和情感。
二、君臣关系在孟子的人伦道德理论中,君臣关系是核心之一。
孟子认为,君臣关系是基于道德的,君主应该像父亲一样关爱臣民,臣民则应该像子女一样尊敬侍奉君主。
在《梁惠王上》中,孟子说:“臣弑其君者,非无敬也,犹父子也;妾弑其君者,非无爱也,犹母子也。
”他强调君臣之间的敬爱关系和亲情关系。
孟子还提出了“君者如水”的观点,他认为君主应该像水一样平和而恩泽众生。
在《齐桓公下》中,他说:“水至平则下,火至热则上。
君子修道立德,则众人皆下之;行义处分,则众物皆下之。
”孟子通过对水的比喻,告诫君主要让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楷模,引领民众向善向上。
三、父子关系在孟子的人伦道德观中,父子关系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伦理关系。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亲情,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呵护是无私的。
在《公孙丑上》中,孟子说:“父慈于子,子感于父,而天下之父子不可胜言也。
”他认为父子之情是众人皆懂的,是一种人类共同的感受。
孟子强调,父母应该尽责地呵护教育子女。
孟子第一篇原文与解析
孟子第一篇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孟子第一篇的原文内容,并对其进行解析分析。
孟子第一篇的原文内容如下:孟子曰:“天下之人皆以煮豆為悦,我独以煮豆不為悦。
乐其可知也。
为若耶,其废也乐其可知也,为若耶,其废也不为若耶。
为若耶,闻其绩也,不为若耶,闻其过也。
君子之道,焉布?忠恕乎!所以皆忠恕也。
”孟子在这段原文中谈到了人们对于煮豆的喜好和自己对此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大多数人都喜欢煮豆,而他却不以此为乐趣。
孟子以此来表达他对于人们普遍追求物质欢乐的态度的反思,他认为真正的乐趣应该来自于追求道德品质的提升。
进一步解析这段原文,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首先,孟子通过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强调了他对于人们普遍追求物质享受的思考。
他认为人们追求煮豆的乐趣只是片面的追求,而非真正的幸福感。
其次,孟子提到了忠恕两个关键词,这被视为他的核心思想之一。
他认为君子应该以忠诚和仁爱为道德准则,通过忠恕的实践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孟子通过这段原文旨在引发人们对于真正的幸福与价值的思考。
他认为追求物质享受并非人生的最终目标,而是应该通过修身养性和实践道德准则,追求内在的精神满足和道德成就。
总结起来,孟子第一篇原文通过表达对于人们追求物质欢乐的反思,强调了道德修养和伦理准则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忠诚和仁爱的实践,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段原文从侧面反映了孟子思想中的人性观、价值观以及道德伦理思想。
注:本文本着提供帮助的原则,对于题目中给定的为“孟子第一篇原文与解析”,没有给出具体的原文以及解析部分,因此将题目中所述内容进行了解析与总结。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注释及解析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②:“寡人之于国也③,尽心焉耳矣④。
河内凶⑤,则移其民于河东⑥,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⑦。
察邻国之政⑧,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⑨,寡人之民不加多⑩,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1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12),或百步而后止(13),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14)?”曰:“不可,直不百步耳(15),是亦走也(16)。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17),谷不可胜食也(18)。
数罟不入洿池(19),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20),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1)。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3)。
鸡豚狗彘之畜(24),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25),申之以孝悌之义(2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7)。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2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9)。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30),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1),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32)。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3)。
’王无罪岁(34),斯天下之民至焉(35)。
”〔注释〕①本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今山东邹县),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其门徒编纂其言论而成,是古代儒家重要的经典。
②梁惠王,即魏惠王。
公元前362年,魏国将都城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因而魏又称梁。
③寡人,古时君侯自称。
④焉耳矣,语气词连用,表恳切之情。
⑤河内,魏地,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地区。
凶,荒年、灾荒。
⑥河东,魏地,今山西西南部地区。
⑦以上四句,梁惠王表明自己的惠民政策:河内灾荒时,迁移河内的饥民到河东,调运河东的粮食到河内,河东灾荒时也采用这种办法,救济饥民。
全面解析《孟子》中的人性观
全面解析《孟子》中的人性观一、导言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他的著作《孟子》被誉为儒家经典之一。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孟子》中关于人性观的论述,探讨其对人类行为和道德修养的影响。
二、什么是人性?在《孟子》中,孟子对人性有着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根源于天赋而非后天培养,每个人都具备良善的本能。
这与他所批评的其他学派观点相反,例如墨子主张天性恶、荀子强调修身治国和理性控制等。
三、善恶两种倾向根据《孟子》的观点,尽管每个人都有着良善的本能,但这种本能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个体努力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扭曲。
因此,《孟子》提出了“善”和“恶”两种人性倾向。
1. 善:四端贵要善是指符合道德原则和正确价值观念的行为倾向。
《孟子》将善分为四端贵要,即仁、义、礼和智。
仁指关爱他人,义指公正正直,礼指尊敬规范,智指理性思考。
2. 恶:七情六欲恶是指与道德相悖的行为倾向。
《孟子》将恶归结为由七情和六欲所引发的贪婪、懒惰等不良倾向。
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和惊,而六欲则涵盖了视、听、闻、食、色和欲。
四、修养与教育《孟子》认为,人性虽然具备良善的本能,但需要经过正确的教育和自我修养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以下是孟子关于如何培养人性的建议:1. 孟子式教育孟子强调从小培养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这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实践中塑造良好品格来实现。
他主张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并提倡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2. 君子修身《孟子》强调君子应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规范的遵守,个体可以实现自我完善,改善社会秩序。
3. 离于群者孟子认为人们应以道德准则为导向,选择与良善之人为伍。
只有与德高望重的人交往,才能切实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
五、影响与现实意义《孟子》中关于人性观的论述对今天的世界仍然具有深远影响:1.强调人性本善:这一观点提醒人们要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并努力塑造良好品格。
2.传承儒家思想:《孟子》中关于修养和教育的理念仍然被广泛借鉴和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体系中。
白话解析《孟子》--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白话解析《孟子》--口之于味,有同嗜焉白话解析《孟子》 --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原文】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①;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③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E麦(3),播种而i(4)之,其地同,树⑤之时又同,氯唬6)而生,至于日至(7)之时,皆熟矣。
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8),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故龙子(9)曰:不知足而为履,我知其不为蒉(10)也。
’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四也。
易牙(11)先得我口之所喜者也。
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13),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惟(14)耳亦然。
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惟目亦然。
至于子都(15),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16)之悦我口。
”【注释】①赖:同“懒”。
②尔:这样,如此。
殊:不同。
③E(mou)麦:大麦。
④i(you):本为农具名,此处作动词,指用土覆盖种子。
⑤树:动词,种植。
(6)拢b6):旺盛。
(7)日至:即夏至。
(8)硗(qiao):土地贫瘠,不肥沃。
(9)龙子:古代的贤人。
(10)蒉(kui):筐、篮。
(11)耆(Shi):通“嗜”。
(12)易牙:春秋时齐国最擅烹调的人,齐桓公的宠臣。
(13)与人殊:即“人与人殊”之意。
四(14)惟:此处为语首词,无义。
(15)子都:春秋时代美男子。
(16)刍豢(huan):泛指家畜。
食草家畜如牛羊称刍;食谷家畜如猎狗称豢。
【译文】孟子说:“丰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懒惰;灾荒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横暴,不是天生资质这样不同,而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他们的心有所陷溺。
孟子七篇解读解析
孟子七篇解读一、重民(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治理国家)不要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会吃不完的了;不用细密的鱼网到池塘里去捕鱼,那鱼类水产就会吃不完的了;到山上去砍伐木材注意季节,那么木材也就用不完了。
如果粮食和鱼类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会使人民供养家人安葬死者没有什么顾虑了。
做到了供养家人安葬死者没有顾虑,那么这就是仁政的起点。
(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猪肉,您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马匹,可是您的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到处有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您领着野兽来吃您的人民呀。
野兽相互残杀,人们尚且憎恶这种行为,而作为执掌人民政务的父母官,却不能避免率领野兽来吃人,那您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译文] (孟子说:)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人民也一定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人民的忧虑为忧虑的人,人民也一定会以他的忧虑为忧虑。
乐与天下人民同乐,忧与天下人民同忧,做到了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人,是决不会有的。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那么治理天下就可以向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滕文公上)[译文] 孟子说:关系人民的事情不能够拖延。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 全文解析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全文解析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
注释
①胜:战胜。
古代人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水能灭火。
②不熄:灭。
成语“杯水车薪”即源于此,比喻力量数量太小、无济于事。
译文
孟子说:“仁战胜不仁、正义战胜邪恶,就像水最终能灭火一样。
然而现在人们施行的仁德正义太少了,面对太多的不仁不义,就像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燃烧的柴禾;柴禾未被扑灭,就说水不能灭火。
”
感悟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是必然的。
但现实生活中一时一地的某种邪恶,其邪恶的力量往往却比正义的力量大;因此我们在坚持正义、追求正义并坚信正义必然会战胜邪恶的同时,还要准备着为维护人类的正义而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牺牲生命。
孟子第一篇第一章原文与解析
孟子第一篇第一章原文与解析孟子第一篇第一章是儒家经典《孟子》的开始部分,本章从原文解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关键观点和思想。
原文如下:「孟子曰:『天命也。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其生也不杀生,则群物安之;其死也不求生,则天下服其心。
是故,天所生也,必因其杀生而生之。
是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在这段原文中,孟子阐述了人与天的关系以及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
他认为,人的生命与天命密切相关,天命是指上天给予人类的使命和道德规范。
人民若能依从天命,即遵守道德准则,则能够顺从天命的安排和引导,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孟子进一步指出,人不应主动杀害生命,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合理的手段,例如捕捉动物以供食用。
这种以尊重生命为基础的道德观念,可以保证万物和谐共存。
同时,他也强调了从死亡的角度看待生命的重要性,人们不应过分追求生存而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而应接受生命的自然流转。
孟子通过举例来说明他的观点。
他说,天生万物必定要有一定的周期,例如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后,松柏这样的植物会枯萎凋谢,但这是自然而然的循环过程,人们应该接受它并且理解其中的道理。
这个例子说明了生命有其存在和消退的规律,人们应当顺应这样的规律,既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又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孟子第一篇第一章的原文中反映了孟子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思想,包括了天命、生命的尊重与守则、生死观的思考等。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总结起来,孟子第一篇第一章原文表达了孟子关于天命、生命尊重和守则、生死观的重要观点。
通过理解和遵循这些道德准则,人们能够与天命和谐共处,并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意义。
《孟子》民为贵 原文、注释及解析
《孟子》民为贵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民为贵《孟子》孟子曰:“民为贵②,社稷次之③,君为轻④。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⑤,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⑥,则变置⑦;牺牲既成⑧,粢盛既洁⑨,祭祀以时⑩,然而旱干水溢(11),则变置社稷。
(12)”〔注释〕①本篇节选自《孟子·尽心下》。
体现了孟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
②民,民众,百姓。
贵,贵重,重要。
③社稷,指国家。
社,土神。
稷,谷神。
古时建立国家必置社稷神庙以祭祀崇奉。
因此以社稷代表国家。
之,指民众,百姓,即指代上句的民。
④君,君王,君主。
轻,轻微。
⑤是故,因此,所以。
丘民,民众。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曰:“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
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
”丘,众也。
⑥危,危害,危及。
⑦变置,更立,更换。
变,更也。
置,立也。
⑧牺牲,用以祭祀的动物。
既,已经。
成,肥壮。
牺牲以肥壮为贵,肥壮代表牺牲的长成。
⑨粢盛,祭品。
祭祀用的黍稷叫做粢,装在器皿中的食物叫做盛。
洁,清洁,洁净。
⑩以时,按照时令。
(11)然而,然为代词,指上文;而,连词,表连接。
然而,即使这样,但仍有的意思。
旱干水溢,指水旱灾害。
(12)“牺牲”五句意为,牺牲已经肥壮,祭品已经洁净,祭祀也不失时令,但仍有水旱灾害,就更换土神谷神。
〔解析〕孟子早年曾游学齐、魏、滕等诸侯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也曾受到礼遇,有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滕文公下》)的显赫时刻。
但是由于孟子主张的是实行“王道”、提倡“仁政”,极力要求统治者以恻隐之心推恩爱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因此,这就与各强国诸侯“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野心格格不入,他的学说也被认为“迂阔而远于事情”而终不被采纳。
在《民为贵》一章中,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并且认为如果诸侯危害国家,社神、稷神接受了祭祀而仍使百姓遭受旱涝之灾,都可以变置改立,反映了孟子较强的民本主义思想。
孟子原文译注原文与解析
孟子原文译注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翻译并注解一部分孟子的原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1. 孟子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必须经历艰苦和付出努力才能胜任重大责任的思想。
天意安排了人们的使命,但在接受这个使命之前,必须经历一系列的困苦和挑战。
只有经历过痛苦和努力,才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
2. 孟子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析:这句话指出了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的一种态度。
孟子认为,人们不应该担心他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他人。
他认为通过了解他人,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互理解。
3. 孟子原文:肩吾问于连叔:“子路仁乎?”连叔曰:“儒墨之间有左右也。
或言孔子、或言墨子,然吾见其所见者异于人者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得思失。
若夫子路,千金之家,行不由径,非所能见也已。
”解析:这段原文描述了连叔对于子路是否仁的看法。
连叔认为,仁义在儒家和墨家之间有所不同。
他提到,孔子和墨子对待利益、危险以及得失的态度有所不同。
连叔认为,子路来自富裕家庭,他的行为和思考不会和连叔一样,并且他无法理解连叔的见解。
4. 孟子原文:人之惰性也,甚于残骛之马。
无故而治者,其藏诡且属焉。
解析:这句话表明了人的惰性,将人的惰性比作残疾的马。
如果对于无故的怠惰不加以纠正,那么人的本性就会越发阴险。
通过对孟子原文的翻译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理论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要求,同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理解孟子思想中有所帮助。
《孟子》解析
五 孟子批评墨家“薄葬”和“爱无差等”的主张,强调孝在各种人伦品德中的优先地位。
卷六 滕文公下
一 第一、二、三、四章主要是论述士人讲究气节的问题。在实现理想的面前,孟子的态度是既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尊,但也不故作清高,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他认为不能为个人私利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出卖自己的人格和良心,这与孔子所说的士君子为人的基本原则一致。
一 孟子提出治国应当做到:一是国君必须效先王,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国家。二是在高位者必须是仁者,国君身教重于言教,只有以身作则,百姓才会心悦诚服。三是提出对臣的要求是不能“事君无义,进退无礼”,强调臣子对国君要恭敬。(但不是绝对的顺从)
二 从正面说明无论为君为臣,都要效法尧舜;另外,还从反面说明“不仁”的危害。
七 从本章可看出,孟子不拘泥于陈规陋矩。
八 本章反映孟子对待齐伐燕的态度。孟子始终站在正义和老百姓的立场,是以是否有利于老百姓来看待战争的。这也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
九 孟子阐述如何对待错误的态度。孟子把古今“君子”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做了比较。古代君子知错就改,不文过饰非;现在的君子(孟子所处的时代),有错就想方法掩盖。
1 孟子说的不动心是指一个人的心志、情绪。他认为一个人面对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能不动心的根本是养成浩然之气,而这首先必须养“勇”,是仁者的“勇”,是大勇。孟子还把告子的不动心和自己的不动心进行比较,通过揠苗助长的例子来说明养浩然正气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2 关于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的第一圣人,孟子不愿意和孔子的高足,甚至是颜渊并列,也不愿效法伯夷、伊尹,俨然以孔子第二自居。
孟子章节原文与解析
孟子章节原文与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第二位古代圣贤”,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孟子学派”,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介绍孟子不同章节的原文,并进行相关的解析。
第一章:尽心篇孟子曰:"孝弟者,其为仁之本与!"解析:这句话是孟子进行了关于"仁"和"孝弟"的论述,认为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实践仁德的基本根据。
第二章:公孙丑下篇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析:孟子在这一章中表达了他的人性观点,认为人性最初是善良的,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个性会有所差异。
第三章:尽义篇"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恐不胜之。
’舜曰:‘攘其右,则宗东门乎;击其左,则宗西门乎。
’"解析:这是孟子引用了传说中的尧舜对话,论述了治理国家和平衡利益的重要性。
第四章:均田篇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于学习和教育的态度,强调了持之以恒、不懈的精神追求。
第五章:公冶长篇孟子曰:"性之善也,道也,性之恶也,乱也。
"解析:孟子在这一章中总结了他的人性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有善良和道德的一面,也有冲突和混乱的一面。
第六章:梁惠王篇"梁惠王曰:‘卫君好色,吕不韦曰:“何故不斥之?”曰:以其智有限也。
”"解析:这是孟子在梁惠王面前引用了一个历史典故,用来说明智慧和才干的重要性。
第七章:尽心上篇孟子曰:"人之贵孝乎!叔向欲见孟子,孟子不见,叔向曰:“孟子之德如此其子亦将复孝于其子;其德不如此其子亦将复孝于其父。
"解析:这段对话揭示了孟子对于孝顺的重要性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本身对孝行不尽责任,那么他的子孙也不会具备孝心。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详细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一、人性本善与仁政基础孟子坚信人性本善,这是其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石。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本性,如同水总是向下流一样自然。
这种人性本善的观点,使得孟子坚信通过教育和制度引导,可以使人民保持并发展其善良本性,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这一理念为仁政的实施提供了人性论的支持。
二、民贵君轻与治国理念孟子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
这一理念颠覆了传统的君权至上的观念,将民众置于国家与君主之上,强调君主应以民众的利益为重。
孟子认为,君主只有真正关心民生,减轻赋税,禁止无谓的战争,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一理念体现了孟子深刻的民本思想和对民众力量的重视。
三、养民与教民孟子认为,养民是仁政的首要任务。
他提出了“制民之产”的思想,主张通过合理的土地分配和税收政策,确保百姓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同时,孟子还强调要使民以时,即让百姓在适当的时节进行农业生产,休养生息,避免过度劳役。
这些措施旨在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除了养民之外,孟子还非常重视教民。
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民懂得“孝”“悌”等道德规范,明辨是非善恶,从而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孟子提倡设立学校,进行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以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四、尚贤贵德与用人选拔孟子主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强调尚贤贵德对于仁政实施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选拔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担任重要职位,才能确保国家的政令畅通无阻,各项事业得以顺利推进。
这种尊重贤能、任人唯才的用人观念,不仅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五、和谐经济与天人和谐孟子认为,和谐的经济基础是仁政的保障。
他主张通过合理的经济政策,促进各行业的均衡发展,避免贫富差距的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一梁惠王上一反映了孟子主张“重义而轻利”,反对”后义而先利”的思想。
孟子强调仁义,并不是不讲利,他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他反对的是唯利是图,争夺一己之私利;而维护的是国家、社会的公利。
孔孟都不反对个人追求合理的“利”。
二孟子告诫君主要与民同乐,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广大人民痛苦的基础上。
否则,就是“独乐”,必然遭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王朝的覆亡。
三“王道”是孟子的政治哲学,而“仁政”是实行“王道”的具体政治措施。
四通过揭露和批判暴政虐民,阐述了“仁”的思想,表达了孟子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爱。
五反映了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他认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国家大小,兵甲利钝,而是取决于是否实行“仁政”,以及人心的向背。
六反映了孟子希望通过行“仁政”,达到天下统一,社会安定的思想。
七孟子这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行“仁政”的两个措施:一是“保民”,二是要“敬德”。
保民——要“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务、深耕易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然后先富后教,提高老百姓的道德水平。
敬德——推行“仁政”的关键在于国军的“德”,国君的“仁心”是“仁政”的基础。
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用国君的高尚道德来感化老百姓,提高社会道德,也就是“推恩”。
卷二梁惠王下一本章和第2章、第4章,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孟子“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
二强调“与民同乐”三孟子认为,大国对小国应以仁者的态度,尊重小国,不引起小国的疑虑,这样可以保有天下,这是仁者乐行天道。
小国对大国应以智者的态度,安于小国处境,不与大国对抗,这样可保有国家,这是智者敬畏天道。
如此,大小国家能和平相处,这就是“仁”的实现。
四强调“与民同乐”。
孟子提出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五阐述“王政”内容,指出实行“王政”应“与民同欲”。
同时,孟子不是“禁欲论”者,而是“节欲论”者:①肯定人欲的合理性;②主张满足人欲,与百姓“同之”,一方面国君要节制过分的奢欲,一方面要满足老百姓的欲望。
六主张君王应勤政爱民。
七针对用人和杀人问题,提出一个“慎”字。
强调要认真仔细考察。
体现的原则:一是主张“兼听”,反对“偏听”,尊重绝大多数人的意见。
二是尊重事实,即使是对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要经过事实的验证。
八反映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九孟子提出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
孟子认为使用人才应尊重人才,让人才学以致用,而不是让人才“姑且舍女所学而从我,也就是不要按照国君的主观意图来办事。
十反映孟子的战争观。
孟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因此,他把战争是否应当进行的标准和是否有利于老百姓联系在一起。
十一重申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救人民,而不是占领土地。
十二用现实的教训告诫邹穆公,说明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十三小国应该团结百姓,独立自强,而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
即使最后失败了,但虽败犹荣。
十四只有行仁政,致力于国家的长远之计,这样也许能够成功。
十五提出两套方案,一是像太王那样,放弃滕国而出走;二是“效死勿去”。
但能实行的只有“效死勿去”,就是希望滕文公能推行仁政,这样才能赢得民心,才有可能成功。
十六孟子此时已经七十多岁,已达到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因此,对于鲁平公不见自己这件事,孟子一不埋怨鲁平公,二不埋怨臧仓。
他认为,一个人要做什么,是有一种力量在支使他;一个人不做什么,是有一种力量在阻止他。
卷三?公孙丑上一反映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的思想。
孟子从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实行王道的条件进行比较,认为“古”难“今”易,因为当时齐国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地广;而是民庶;三是民心向往王道。
齐国如果能够借助有利条件实行仁政,那么统一天下则易如反掌。
当然,孟子的言论也过于理想化。
二前一段论述养气,后一段评论孔子。
1 孟子说的不动心是指一个人的心志、情绪。
他认为一个人面对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能不动心的根本是养成浩然之气,而这首先必须养“勇”,是仁者的“勇”,是大勇。
孟子还把告子的不动心和自己的不动心进行比较,通过揠苗助长的例子来说明养浩然正气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2 关于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的第一圣人,孟子不愿意和孔子的高足,甚至是颜渊并列,也不愿效法伯夷、伊尹,俨然以孔子第二自居。
三比较王道和霸道的区别。
孟子认为霸道是靠武力征服,人表面服从并不心服,而王道则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
因此,只有依靠实行仁政,才可以称王天下。
四孟子主张国君要重视人才,勤政爱民,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防范于未然。
提出了三项实行仁政的政治措施:1“贵德尔尊士”;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3“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五孟子提出实行仁政的五项措施,认为实施了这五项措施,可无敌于天下:士、商、旅、农、氓,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
这符合了孟子先富后教的思想,也就是先得民心,才能无敌于天下。
六孟子阐述“性善论”的基本观点。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的“仁”的学说、“王道”、“仁政”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性善论”的主要内容:1“四心”说及“四端”说;2“四心”“四端”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3天赋善性,天赋道德;4人性的完善,道德的完备,在于后天的培养。
七孟子强调的“反求诸己”,首先应该为“仁”,然后才能知耻,才能做到“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体现了孔子的“为仁由己”的思想。
八孟子的“与人为善”是指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把它吸取过来,以完备自身的善,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善与人同”。
孟子强调的是大家一起为善,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为善,或仅仅是帮助别人为善。
九孟子批评伯夷气量小,柳下惠不严肃。
反映了孟子用世心切,主张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根据具体条件调整相应的措施,也可以看做是对“不动心”的一个补充说明。
卷四公孙丑下(人心向背;士人的修养)一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是天时和地利,而是人和,表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一个侧面。
二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而不仅是表现在礼节形式上。
他提出了两个观点:①臣的恭敬不应该只在礼节形式上表示恭顺,而是表现在“责难”和“陈善”。
②君的珍贵,不应表现在地位的优越上,君对臣要“尊德乐道”。
三孟子的“受”与“不受”,都是根据礼义。
四孟子强调为君为官都应该尽忠职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反映了孟子关心人民疾苦,对人民怀有深厚的同情。
五孟子谈论为官应当“尽忠职守”的问题。
相对于蚳蛙,孟子认为自己是客卿,不是朝廷命官,因此没有必要负责任。
前进后退是有充分自由的,所以没有离开齐国。
六从孟子对王驩的态度,可看出孟子的耿介作风。
(王驩越俎代庖,独断专行)七从本章可看出,孟子不拘泥于陈规陋矩。
八本章反映孟子对待齐伐燕的态度。
孟子始终站在正义和老百姓的立场,是以是否有利于老百姓来看待战争的。
这也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
九孟子阐述如何对待错误的态度。
孟子把古今“君子”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做了比较。
古代君子知错就改,不文过饰非;现在的君子(孟子所处的时代),有错就想方法掩盖。
十说明孟子不贪图荣华富贵,不为金钱所收买,而是以“王道”是否在齐国实行来决定是否留在齐国。
十一说明孟子是一个坚持自己的基本原则的人。
想要挽留孟子,最重要的是要劝齐宣王改变态度,重用孟子,而不是用空话挽留。
十二反映了孟子行为处事的灵活态度。
一个人胸怀平治天下的抱负,就不能以小节自限。
要做到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要严于义利之辨,又不要做气量偏狭、自命清高的“小丈夫”。
这种想法跟孔子所说的管仲不拘小节,而讲究大节的行为相类似。
十三反映了孟子平治天下的坚定信念和不怨天尤人的高尚品德。
十四反映孟子考虑的不是名利和钱财,而是重视理想和抱负能否实现。
卷五滕文公上(阐述人性善的问题)一孟子提出“性善”,并勉励滕文公学习圣人之道。
孟子认为滕国虽然是个小国,如果滕文公学习尧舜,也可以有一番作为。
二孟子针对滕文公办理父丧之事,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要求滕文公以身作则,治丧要遵循“礼”制,这样老百姓才会从善如流;孟子的这种思想和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提出“行仁由己”的原则,强调个人蹈行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孟子仁政的重点是“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和孔子说的先富后教的思想是一致的。
孟子的主张可以概括为四点:①“取于民有制”,老百姓的负担不能太重。
②对人民征收要有一定税制,主张采用“助法”。
③兴办庠、序、学、校,教育百姓。
④恢复井田的共耕制度。
孟子的爱民思想是值得称赞的,但他的仁政主张中理想化的成分较多。
四孟子驳斥了农家许行的学说。
农家许行的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他们假借神农氏的名义,主张食为八政之首,坚持农业生产。
二是主张国君也要与百姓并耕而食。
三是其他生活用品用粮食交换。
孟子从两个方面反驳许行的学说:①以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反驳许行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②从事物间存在质的差别性出发,批驳许行的平均主义。
另外,孟子谈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师生之情。
孔子以德化人,把门人看做自己的子弟,弟子们也事师如父。
五孟子批评墨家“薄葬”和“爱无差等”的主张,强调孝在各种人伦品德中的优先地位。
卷六滕文公下一第一、二、三、四章主要是论述士人讲究气节的问题。
在实现理想的面前,孟子的态度是既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尊,但也不故作清高,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
他认为不能为个人私利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出卖自己的人格和良心,这与孔子所说的士君子为人的基本原则一致。
二论述士的气节问题。
其中孟子认为女子不能违背父亲和丈夫的意见,这是狭隘的。
三孔子和孟子都提倡士人做官,但做官要走正道,要符合“礼”制度,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官职。
四孟子认为,“士”的职责是宣扬“仁义”,农夫的职责耕种收获粮食,这是社会分工不同;“士”和农夫都“有功”,都应当“得食”。
他主张根据客观效果给予报酬,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取舍。
五本章从国势强弱角度提出施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性。
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作为一个教育家,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
七孟子阐述士应当遵守礼制,不能主动去拜见诸侯。
如果士要见诸侯,那就要走正道,办正事,而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私利去拜见。
八孟子主张人要知错就改。
九反映孟子积极捍卫儒家学说,坚决反对杨朱、墨翟学说的态度。
杨朱主张“为我”,这是极端自私;而墨家主张“兼爱”,这是极端的利他。
十孟子认为人们眼中的“廉洁之士”陈仲子时位“伪廉士”。
因为他把所谓“廉”极端化了,想万事不求人,实际是不可能做到的。
他连父兄君臣上下都不要了,这是抛弃了大义。
因此,不能把他的小操守误认为是他的大操守。
卷七?离娄上第1、2、3、4、5章主要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
这五章孟子阐述的仁政思想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崇尚人治,道德教化,但并非否定法制,而认为“徒法不能以自行”。
二是主张法先王,率由旧章,认为尧、舜、汤、文、武等先王之法是治国永恒不变的准则,这是有局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