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过程汇报稿(完整资料).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百炼方能成钢
——我们的磨课过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荆州市小数基地校第2届同课异构活动在我们川店小学举行,更荣幸我能够成为3人团队成员之一,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得到大家的亲临指导。我代表团队汇报磨课过程。
自11月中旬接到市基地校同课异构的课题之后,孙校长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PPT),成立以张静副校长为组长的研究小组,率领学校全体数学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小组前后集中研究了3次,教师试教了3次,历时近1个月,品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更体会了一次次进步的喜悦。
第一次集中研究是分配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在大家推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解读教材、授课、说磨课过程的人员,制定了本次课堂教学研究的思路,即研究教材、解读教材、集体备课、反复试教(PPT)。并要求全体数学老师用一周的时间,对比研究人教版义务教科书、人教课标版教科书、北师大版、苏教版这四个不同版本教科书中关于“笔算除法的编排内容”,梳理人教版义务教科书中,关于整数除法的编排体系,找到知识呈现的脉络,为下一次的教材解读做好准备。
第二次集中研究是解读教材。由团队教材解读的汪李红老师主讲,大家对她的解读进行补充或指正。在解读教材中,我们理清了人教版义务教科书中关于笔算除法的知识编排体系,(PPT),我们比较出了不同版本关于这节课教材的相同或不同(PPT),确定了本次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PPT)为下面的集体备课指明了方向。
第三次集中研究是集体备课。由授课教师高敏敏老师主讲,其他教师对她的教学设计提出建议。本次集体备课,对高老师的备课进行了很大的修改,这是他的初次备课稿(PPT),这是她听了研究小组意见后进行修改的备课稿(PPT)。这次集体备课,研究小组主要给高老师指出了如下问题:1、一节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这是我们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离开了
这个依据,我们设计的课就会谬以千里。2、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有环节,且每一个环节要有小目标。3、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是有区别的,要有预设。4、练习设计没有层次性。在研究小组的建议下,我们形成了第二次的教学设计,根据这个设计,我们开始了反复试教环节。
第一次试教是在荆州区小数团队的帮助下完成。我们拿着第二次的教学设计,满怀信心到荆州小学进行试教。课堂从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笔算复习引入,引出本次课中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当课堂教学推进到84÷21时,老师满怀信心提出问题“除数不是整十数了,你能尝试计算吗?”学生可谓踊跃举手,老师高兴的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生1“21*4=84,商是4”这还说得过去,没有离老师的目标很远;生2:“8÷2=4,4÷1=4,所以商是4”教师有点晕了,你怎么就是不上老师的道,把21看成20啊,学生!不然,我怎么交给你试商呢!没有办法,教师只好引导学生,我们可以将21转化成20,变成整十数,可以来试商。第一次试教结束,荆州区小数团队成员,对这节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指导,(PPT)他们指出:本次课存在试商环节没有引导好,导致后面的调商环节学生学习时很困难,因此我们要在试商环节多下功夫,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里的20和21的作用;调商环节可以从尝试、产生矛盾、分析原因、解决矛盾这样的思路去设计。这次试教,解决了重难点如何突破的问题。
第二次试教。在荆州小数团队的指导下,我们研究小组对如何引导学生意识到现在要试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教材用这么简单的一道计算来进行试商的教学?编者的意图在哪里?为什么要学习试商……我们发现,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之所以要试商,是因为我们的乘法口诀不能一次计算,要转化成整十数,最后最根本的是一位数,才能用口诀进行求商,因此,我们在笔算84÷21时,增加了与84÷20的对比,通过“你还能用口诀一下就求出商吗?怎样才能用口诀一下求出商呢?”只有用口诀,才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将“21”转化成20。做了这些修改后,在本校进行了第二次试教。在试教中,解决了试商的问题,但是,
我们发现学生对调商还是有一些困难。好在这次,我们有幸请到了基地校的两位掌门人——夏井川主任、罗雪莲主任亲临指导。他们听课后,夏主任给我们总结了经典的两句话:一句是“一眼看出商与需要尝试”一句是“试用谁来试,乘用谁来乘”罗主任对调商的教学进行了详细指导,如何呈现学生课堂生成资源,这些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通过两位专家的指导,我们再次深刻理解了为什么要试商,如果引导学生试商;怎样帮助学生弄清试商——调商的算理等等,为第三次试教,找到了清晰的方向。
第三次试教,我们在学校独立完成,因学校只有3个班级,要给三个同课异构的老师留下学生,我们只能选择很少的学生进行试教。这次试教我们主要对“试商——调商”的环节进行了改变,将学生的课堂生成呈现变成:先呈现乘以60的,再呈现乘以62,但是用434-430的,再呈现乘以62,学生不能继续写的。这样的顺序呈现,紧密联系新学习的试商知识,产生新的矛盾冲突。老师说:我用刚刚学习的试商方法,为什么此路不通呢?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出调商的学习。试教后,我们发现这次学生对为什么要调商,怎样调商已经掌握比较好,最后再次对练习的设计做了一点微调,形成了今天呈现的教学设计过程。
在此次磨课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解读教材和学生是设计一堂好课的前提;团队互助是磨成一节好课的基石;专家指导是磨成一节好课的坚强后盾;优秀的团队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在此,我们川店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非常感谢夏主任、罗主任及荆州市基地校伙伴们的无私帮助,有了你们,有了荆州市小数基地团队,课堂教学中再大的难题,终会迎刃而解。
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农村小学,能够成为荆州市小学数学基地校中的一员,我们的老师能与实验小学老师同台表演已经是莫大荣幸。我相信:在荆州市小数基地校这个大家庭里,只要我们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学习,不断努力,勇于攀登,一定能够到达光辉的顶点!
谢谢大家的聆听!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