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指导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课件:图表攻略—雷达统计图的判读

2.图中( ) A.人口净迁出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B.人口净迁入的省区市多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 C.南方各省区市的人口迁移量均大于北方各省市区 D.沿海各省区市的人口总迁入量超过1亿人
答案:B
解析:人口净迁出的省区市主要是四川、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广西、江 西等省区市;人口净迁入的省区市主要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多属 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江西人口迁移量小于河南人口迁移量;据图估算可知,沿海 各省区市的人口总迁入量小于1亿人。故选B。
应用体验
下图为2005~2010年中国各省区市(港澳台除外)人口迁移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 A.人口迁移总量最高的是蜀 B.人口迁出量豫小于赣 C.人口自然增长率沪高于鲁 D.人口迁入量粤大于浙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人口迁移总量最高的是粤(广东);人口迁出量豫(河南)大于赣 (江西);从图中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量粤(广东)大于浙(浙江),故 选D。
图表攻略—雷达统计图的判读来自典例示范《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 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 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判读方法 雷达统计图 教学中,当需要比较多个地理要素之间关系时,常使用一种形象、 直观、表现力强的图形——雷达图,因其形状与雷达酷似而得名。一 般用来表示影响某地理事物的多种要素所占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判 读要领有以下方面: (1)一般有几个地理要素,就制作几个坐标轴。 (2)图中数据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 (3)如由四个坐标轴组成的雷达图,四个坐标的原点都为0,距原 点越远,所占百分比越大。
高考地理选择题“利用专项图表”解题技法(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选择题“利用专项图表”解题技法(附答案解析)方法概述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形式和重要内容,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地理高考试题的特色。
增分策略一、利用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解题一般遵循“读图名→细辨图例→挖掘信息”的步骤。
以下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典题试做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河西走廊(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解析】解答本题时先读图名,图名能概要地说明图示的主要内容,该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再细辨图例,找出图中表示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等相关图例;最后挖掘信息,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像分析的关键,找出图中的植物群落、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的变化趋势。
根据相关地理信息进行分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植物群落常绿阔叶林可以确定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江南丘陵位于亚热带地区。
选B。
第(2)题,图中该地生物量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最可能是因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故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
选D。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各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均呈减少趋势,说明土壤中水分含量下降,土壤厚度、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水分和空气组成,土壤中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减少,矿物质比重相应增加。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坐标图的读图方法——平面直角坐标图
图1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方法技巧: 1.在散点坐标图中,需要将散 点回归,找到其要素的相关性。 2.将散点分类,找到其横坐标 或纵坐标的优势(多、强、大、 长等)。
坐标图的读图方法——平面直角坐标图
图1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平面正三角 坐标图
平面多维坐 标图
三维坐标图
折线图、曲线图、 柱状图、散点图、 气泡图、组合图等
正四边形统计图、 雷达图、玫瑰图等
走近高考——近五年江苏高考试卷统计
时间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题号
9-10、 11-12、 13-14、 17-18
比重 33.3% (%)
坐标图 折线图、 类型 曲线图、
排放量等
备考建议:坐标图一直是高考命题的考查重点。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考查。对 于图中的数据,要从定量的分析中抓特征、从坐标内容之间的相关性找规律, 提取图中有效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定性的原因分析和阐述。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共性
1.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绝对数量 如:气候资料图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共性
柱状图、 组合图
9-10、 11-12、13-14、
11-12、 21-22、23-24、
27、28、 25-26、27、28、
29
30D
28%
33.3%
7-8、 10、25-26、 25-26、 27、30D
27
13.6%
18.2%
折线图、 曲线图、 柱状图、 组合图
折线图、曲线图、 折线图、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3第二章图表判读系列等压线图的判读

图表判读系列 等压线图的判读
(2)看延伸——判断脊(向低值凸出)和槽(向高值凸出)——分析天气特征。 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的高压脊(气流向两侧辐散)→多晴朗天气。 丁处→低气压延伸出来的低压槽(气流在此相遇)→多阴雨天气。 (3)看数值——对比海陆差异——推断所示季节 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反之,冬季大陆内部一 般为高压。 (4)看分布——观察疏密和递变——推断风力和风向。 ①判风力: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反之,等压线稀疏,风 力小。 ②画风向: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据半球画出偏向风→ 北右偏(北半球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转),南左偏。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图表判读系列 等压线图的判读
必备知识 · 关键能力 · 学科素养 · 核心价值
图表判读系列 等压线图的判读
(1)看闭合——判断高低气压中心——分析天气特征
甲处闭合曲线,中心气压高→高压中心→中心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乙处 闭合曲线,中心气压低→低压中心→中心为上升气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阴雨天气。
B.丙地比乙地风力强 D.丁地位于台风眼
图表判读系列 等压线图的判读
角度
思维过程
结合图示气压数值的大小,可知亚欧大陆内部气压较__高__,沿海 看数值
地区气压相对较__低__,可推断此时为北半球的__冬__季
图中甲地位于__高__压中心,盛行__下__沉__气流,多晴天,昼夜温差 看闭合 __大__;丁地位于__低__压中心附近,此时为_冬___季,且丁地位于冷
图表判读系列 等压线图的判读
(2024·枣庄模拟)如图为2023年某月12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 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1)~(2)题。
解法01 巧解图表分析型题-【巧解地理题】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常考题型高分攻略

巧解地理题解法01 怎样解图表分析型题(2021年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
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
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 之间。
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
右图示意该河道流量超过15000m³/s 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 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278m ³/s 降至6888m ³/s 时,该河段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2. 根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A.河道来沙量减少B.河道的水位升高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材料信息:1、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
用文字描述呈现边滩特点。
注意“泥沙质堆积体”是边滩的“灵魂”,这为后面边滩面积大小变化定下了“调子”。
2、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
水库大坝对下游水量和含沙量有调节作用,“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说明上游来沙减少,吻合边滩是“泥沙质堆积体”定义。
3、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 之间。
只要是“研究表明”、“调查发现”,一般意味着情况特殊,和上一句“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的整体有别,提醒考生这里有具体数据,注意划重点。
至于为什么“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不是考生要知道的细节。
它对后面的解题有参照价值。
【特别提醒】做辅助线是数学几何解题的常用手段,辅助线使本来隐晦的图示变得简易明朗。
很多地理的局部图、统计图等,做辅助线也是一种高效的解题手段。
通过补全局部图,添画隐藏的统计曲线,往往能使问题简单化。
第1题考查读图像与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高考地理 “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

高考地理“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解析版)【第一部分方法指导】这种题目的材料是以数据表格或是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现,常见相关知识点有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迁移、城市化、河流径流量等。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在审题时将关键的词句、数字圈出来,然后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何规定性。
这类题的解答方式因材料不同而有所不同。
1.常见统计图表的类型2.统计图表的判读步骤第一步:看图名;第二步:读题目,画关键词第三步,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第四步,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3.常见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1)三角坐标图三角形统计图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可用来表示三个项目所占整体的百分比。
我们常遇到的类型有人口年龄结构的比重、三大产业构成比重、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近年来地理高考的一个重点中的重点。
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半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2)曲线图(含折线图)曲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
判读步骤: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如右图,流量过程线图中该地4月份和7-8月份均有汛期,且流量较大。
(3)风玫瑰图风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
因图形与玫瑰花朵相似,故名。
判读步骤:1.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多边形,表示频率,且与同心多边形的大小成正比关系;2.呈辐射状分布的线段,表示方向;3.根据风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就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通过比较就可得出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风频风向。
高考地理图表题的类型及解题指导

高考地理图表题的类型及解题指导一、高考地理图表题的主要类型地理图表题是高考地理试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其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是考查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地理图表题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1、根据图表性质分类(1)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闭合的曲线表示某种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变化。
(2)统计图表:包括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直观的数据和图形来呈现某种地理现象或趋势。
(3)区域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经纬网或轮廓形状来表示区域特征。
(4)地理景观图:包括照片、素描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直观的形象来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
2、根据图表内容分类(1)地球运动类图表:包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地球公转轨道及速度等。
(2)大气运动类图表:包括气压分布及变化、风向及风速、气候类型分布、降水分布及变化等。
(3)水体运动类图表:包括洋流分布及变化、河流径流量及变化、水循环过程等。
(4)地壳运动类图表:包括地壳物质循环、地质构造及地貌形成等。
(5)人文地理类图表:包括人口迁移、城市形态及规划、交通线路及布局等。
二、高考地理图表题的解题指导解答高考地理图表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分析各种类型地理图表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以下是一些解题指导:1、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在解答地理图表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审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清题目所给的图表类型和名称,明确图表的性质和主题。
(2)审清题目所问的问题,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和考察的知识点。
(3)审清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限制,明确条件和限制的范围和程度。
2、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在审清题目后,接下来需要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提取有效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取图表的特征信息,如数值大小、形状变化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图表解读系列之晨昏线图的判读

解题策略分享
策略一
明确晨昏线的概念及特点,理解 其运动规律。晨昏线是昼半球与 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自转 不断移动。
策略二
掌握晨昏线与经纬线、太阳光线 的关系,能够准确判断时间、节 气等信息。例如,根据晨昏线与 经线的夹角可以推算出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
策略三
熟悉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能够 判断极昼极夜现象及范围。当晨 昏线与极圈相切时,极圈以内会 出现连续的昼或夜现象。
03
典型晨昏线图类型及其判读技巧
极地俯视图判读方法
01
02
03
确定极点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在俯 视图上北逆南顺,确定图 示区域是北极还是南极。
区分晨昏线
晨昏线在极点是相切的, 根据昼夜分布判断是晨线 还是昏线,一般晨线东侧 为昼,昏线东侧为夜。
判断时间
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 位置,可以判断节气,进 而确定时间。
短情况。
利用晨昏线判断日出日落方向
02
在晨昏线上,各地日出日落的方向都垂直于晨昏线,因此可以
通过晨昏线来判断日出日落的方向。
利用晨昏线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03Leabharlann 在晨昏线图上,地球自转的方向与晨昏线的移动方向相反,因
此可以通过晨昏线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
05
晨昏线图判读易错点及注意事项
常见误区提示
误区一
晨昏线与极圈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可以表示出该半球昼长或夜长的时间,进而推算出其他地点的 时间。
判断节气问题
利用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 点位置
通过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和程度,可以判断出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而确定当前的节气。
利用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判 断节气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大小可以反映出太阳直 射点的纬度,进而判断出当前的节气。
等压线图的判读(一)——高考地理图表判读满分破解

高考地理图表判读满分破解等压线的判读1.等压线图的判读要领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
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1)判断气压场①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②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处。
③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④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处。
(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高气压中心高压脊晴朗天气 阴雨天气⎩⎪⎨⎪⎧ 低气压中心低压槽 (3)判断风向 ①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弯曲的,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南北半球,画出偏转方向。
(2013·全国卷Ⅰ·节选)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 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 km/天的速度东移。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 .偏东风B .偏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 解析:选B 过甲地作垂直于等压线的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箭头应指向气压较低的方向;又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故甲地的风向为偏南风。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刻,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暴天气B .黄河处于结冰期C .华北平原小麦开始扬花吐穗D.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2.广州地区此时()A.风速小于北京B.吹西北风C.天高云淡D.受暖锋控制解析:1.D 2.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陆地受低压控制,高压应该出现在海洋上,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
北半球为夏季,北太平洋主要受夏威夷高压控制;而北方沙尘暴天气多发于冬春季节;黄河冬季进入结冰期;华北平原小麦的扬花吐穗时间应该在春季。
常见三大类基本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

常见三大类基本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备考指南】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基本类型的图像日趋复杂,图中隐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判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各类变式图表的出现(如统计图表的表现形式持续变化),更增大了图像的识读难度。
所以要注意培养以下水平:①理解数据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水平;②根据图表和数据解释说明相关概念的水平;③根据相关数据信息解释相关问题的水平。
复习中应注重图形的多角度转换,重视判读方法的使用和归纳,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1)以各种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的分布图以及地理事物景观图为载体表现信息,考查其分布规律及其与其他地理事物或要素的关系。
(2)以不同形式的地理原理图为载体,考查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水平。
(3)以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表现信息,考查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及读图水平。
(4)以新颖图形、文字材料等表现信息,考查图文、图图转换水平,或无图考图。
精要例析热点突破一、地理分布图地理分布图在图像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分布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自然要素分布图(如气候类型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社会经济要素分布图(如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工业基地分布图、中国虫神庙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分布图(如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等)。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分布图的出现频率虽较少,但多与其他图形配合或以文考图的形式出现,复习过程中不可忽略。
1.分布图的类型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点状地理分布图: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
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
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区分,如我国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2)线状地理分布图: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洋流、等值线等。
山东地理高考题中的图表类型及判读

经济相对 发达
经济相对 落后
数值的 变化趋 势
曲线隐含的地理 信息:流量的大 小和变化幅度, 峰值的高低、持 续时间的长短、 来得早晚。
(2013年山东卷)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 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根据河流 确定地势 的高低
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 布确定降水的空间分 布特点
(2013年山东卷) 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温带季风气候
黄土 高原 华北 平原
太行 山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
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 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3—4题。 •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高压
根据等压面的 倾斜判断高空 和近地面气压 低压 的高低。
根据经纬度把东 西南北弄清楚
低压 高压
教学建议
•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常见的模式图, 并将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达到有 效学习的目的。比如:“世界气候类型模 式图”、“洋流模式图”、“气压带风带 简图”等。若学生能够熟练快速地绘制并 且利用这些模式图去分析遇到的具体问题, 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五区域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学的许 多信息都可以通过地图的形式反映出来, 因此正确地判断区域地图是每个参加高考 的同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判断地图时,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对图中 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一般可从以下几 个方面入手: • 1.根据经纬度来判断 • 2.根据比较有特色的地理事物来判断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

高考地理考生需掌握的地理图表分析法一、常见的地理图表类型1、地图地图是地理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图表之一。
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区域地图等。
地图可以展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等各种地理信息。
2、统计图统计图如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常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对比和变化趋势。
例如,人口增长的折线图、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柱状图、能源消费结构的扇形图等。
3、示意图示意图包括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等。
比如,水循环示意图、冷锋暖锋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等,能够帮助考生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的内在机制。
4、景观图景观图直观地展示了地理环境的外貌和特点,如热带雨林景观、沙漠景观、冰川景观等,有助于考生形成对不同地理区域的感性认识。
5、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通过线条的弯曲和疏密程度反映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二、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1、先看图名图名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图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让考生迅速明确读图的目的和重点。
2、再看图例图例是理解图表的关键,它解释了图表中各种符号、颜色、线条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
3、分析图表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等,对图表中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
4、注意图表的细节包括图表中的注释、数据单位、坐标轴的刻度等,这些细节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
三、地理图表的分析技巧1、数据对比分析对于统计图,要善于对比不同数据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找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2、空间分布分析在地图和等值线图中,关注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如哪里高哪里低、哪里密集哪里稀疏等。
3、因果关系分析通过示意图和过程图,理清地理现象和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4、综合分析将多个地理图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系统地理解地理问题。
四、地理图表在解题中的应用1、获取信息通过阅读图表,准确获取题目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为解题提供依据。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强化五大类图表判读能力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一、地理景观图二、地理示意图三、统计图表四、地理分布图五、等值线分布图一、地理景观图1.读图名: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事物或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2.读特征:地理位置特征、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
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或相互关系。
3.读题目:提取图中与设问有关的重要信息,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强化训练】图2是2014年3月下旬拍摄于河北邯郸郊区的一张景观照片。
为了发展塘鱼养殖,某农户在耕地中开挖了水塘。
水塘虽还没有人工蓄水,但在B处已经有了浅浅的一层。
读图2,完成1~3题。
1.水塘中B处水的直接补给来源主要是A.雨水 B.地下水C.河水 D.积雪融水2.由于春季蒸发旺盛,容易造成土壤返盐,最可能出现盐碱的地方是A.A处B.B处 C.C处 D.D处3.该农户将耕地改为鱼塘的主要考虑因素是A.交通 B.市场 C.地形 D.气候图3为某区域的卫星图像,其中中部浅色为永久积雪。
读图回答4~6题。
4.冬季,M地主要受A.冬季风控制 B.西风带影响C.高气压控制 D.信风带控制5.M地比N地冬季气温高,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6.N地自然植被属于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草原荒漠 D.常绿阔叶林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
读图,完成7~8题。
7.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B.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准噶尔盆地内)C.沙特阿拉伯鲁卜哈利大沙漠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8.图示区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①地热能②太阳能③风能④水能⑤石油A.②③B.①②C.③④⑤D.②③⑤二、地理示意图1.准确判断示意图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哪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及有关知识分析、推断、归纳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利用所得规律解决设问的有关问题。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解题技能技能1常见地理图表判读常考图4示意图教师用书

常考图4 示意图地理示意图的涵盖范围较广,图示形态多样,包括地理关联示意图、地理过程示意图、景观示意图,多能反映地理规律、原理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变或各种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等内容,因此在高考命题中能够很好地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能力要求,故每年的高考题中地理示意图出现的频率都很高。
因此对此类图表应重点关注。
典例感悟典例4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D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C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读图指导】技法归纳1.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质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如下:2.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镇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
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1)扣准图示主题:图名可以直接显示主题,如下题“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着眼时空变化:过程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一定要着眼于图中的时空信息。
(3)抓住构图要素:根据图中箭头、数据或曲线变化、空间变化、阶段划分等要素,描述变化特点。
(4)分析变化规律①构建变化过程:依据图示信息,建立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规律。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

专题三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重点难点剖析一、统计图的类型统计图包括面积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百分比图等. 1. 面积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
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各个部 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 事物整体的比例。
这种图表示两方面的内 容,一是表示地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是表示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有圆形 和方形两种,圆形图又叫扇形图。
如右图: 2. 饼状图:是在面积图基础上的三维图表,它除了反映 面积图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 物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变化方 面来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
如右图: 3. 柱状图(直线图):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事物,纵坐标表示数量。
这种图把事物数量上的差异转化为柱(线)的长短高低,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数量上的差异。
如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
4. 折线图和曲线图:一般是横轴表示时间或位置,纵轴表示数量,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数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或随空间位置的数量变化,在坐标系中根据资料描绘出若干个点,相邻的两点连以直线(平滑曲线)。
这种图能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变化的总趋势,又能表示各时段、各地区的数量的变化特征。
如人口增长、气温曲线图. 5. 累计百分比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地理事物的整体,这样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如能源构成图: 思考:读右图回答:(1)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①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②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原因: 管理不善,浪费严重)③煤炭比重太大,容易污染环境,对环境 污染少的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太小。
(2)1950~1980年我国石油、煤铁的消费构 成的一圆滑的曲线,说明我国煤炭、石油的消 费构成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煤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②原因:60年代,我国开发了石油油田(大 庆、胜利、华北),石油开采量大增(3)1980年~1990年,为什么煤比重上升,石油下降?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工价值高于燃料价值 (4)根据上图预测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趋势。
高考试题地理图表分析

高考试题地理图表分析地理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高考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
地理试题通常涉及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地球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在地理试题中,地理图表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以地理试题中的地理图表分析为主题,分析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地理图表,并解析相关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地理考试。
一、气候图分析气候图是地理试题中常见的一种图表类型,常用来表述某地区的气候特征。
气候图通常包括温度和降水量两个方面的信息,通过气候图可以了解某地区的气候类型、季风特征、季节变化等信息。
以某地区的气候图为例,首先要看清楚图表上的坐标和标注,包括纬度、温度、降水量等信息。
然后分析图表中的气候特征,比如温度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
最后根据图表上的数据,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地理环境的分析。
二、地形图分析以某地区的地形图为例,首先要看清楚图表上的地形特征,比如高山、河流、湖泊等的分布情况。
然后要分析地形图上的地形特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比如高山与平原的分布对种植业和居民聚居地的影响,河流与湖泊对交通与水资源的利用等。
三、人口图分析人口图是地理试题中另一种常见的图表类型,用来表述某地区的人口分布、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信息。
人口图包括人口分布图、人口数量图、人口结构图等,通过人口图可以了解某地区的人口特征和人口变化。
以某地区的人口图为例,首先要看清楚图表上的人口信息,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等。
然后要分析人口图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比如人口的集中分布对城乡人口结构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
四、资源分布图分析资源分布图是地理试题中另一种常见的图表类型,用来表述某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
资源分布图通常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人力资源等,通过资源分布图可以了解某地区的资源特征和资源利用情况。
以某地区的资源分布图为例,首先要看清楚图表上的资源分布情况,比如矿产资源的分布、农业资源的分布、人力资源的分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指导图表泛指在屏幕中显示的,可直观展示统计信息属性,以下是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请学习。
1.图表的类型及读法综观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大致可归纳下列几种重要的类型,现分析说明如下:(1)比较型这类插图是把两种属于同一范畴的地理现象加以比较,这类成对的相异地理现象,有时表面现象容易混淆不清,而它们的性质和成因是截然相反的,通过两张图的并列比较,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如气旋与反气旋、冷锋与暖锋、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亚洲的冬季风与夏季风、背斜与向斜、地垒和地堑等等。
这类插图有的本身来自对自然界直观的素描,形象生动逼真,如地垒和地堑通过插图解释成因,大大加强了科学效果。
对于这类比较型的一对插图要仔细对照从中找寻异同点。
比如从表面现象看,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都有降水过程,并且两图中都是暖气团在上,冷气团位下。
区别在于哪种气团主动,可让同学从冷气团箭头的指向,明辨冷锋和暖锋的不同含意。
(2)演变型这类插图反映的对象是呈动势的,有的是演变发展图,有的是运动变化图。
地球的公转一图是演变型插图的一例。
在观察此图时,我要求同学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地球公转的方向②地球自转的方向③地轴倾斜的方向④二分、二至的日期⑤太阳直射点的变化⑥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变化。
其他如大陆漂移示意图和习题中的意大利那不斯勒海岸边三很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图,都是演变型的插图。
这些图类饶有兴趣,可以积极启发同学思维,引起对大自然奥秘探索的兴趣。
(3)关联型自然界各种地理现象,粗略一看,似乎杂乱无章,但是仔细一看,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它是有规律的,有章可循、互为关联的。
这类关联型插图很重要,它把繁杂的内容通过图表简明扼要地表述清楚。
如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一章中,通过阅读水分循环示意图,对复杂的水分循环便一目了然。
这类图在课本中占有相当的篇幅。
如第四章第二节中的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式,对内外各种营力作用的相互关系通过箭头联系,把物质循环规律模式和盘托出。
又如生态系统的组成、也塘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及危害示意图等等。
这些图都按顺序反映了前因后果、先后关联,这对理解和记忆课文的内容,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均有很大的帮助。
(4)定量型这类插图指含有绝对数值和比例数值的统计图表,数量虽少,但启发同学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不容低估。
如第十章第一节中,有一幅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图表,光是单独看一些数字,似乎显得枯燥无味,课本上也没有对此图作相应的直接说明。
课堂上可让同学对此图进行思考分析,并进行讨论。
从中可发现,我国每增加1亿人口的年数是越来越短了:建国初期从1949年到1957年增加1亿人口,要八年之久,最近1977年到1982年增加近1亿人口,只要五年光景,从而看到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控制人口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外如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等,都是很好的定量分析图型。
从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中的几个百分比数字可以分析出下列几点:第一,我国农业构成农、林、牧、副、渔齐全;第二,种植业在农业产值构成中占绝对优势;第三,农业结构还不合理,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林业和渔业比重太小。
通过分析进一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的利弊及努力方向。
2.一般读图步骤指导地图是地理课的学具。
教会和学会读图是地理教学的任务之一。
读图时可以分为三步:一教二读三分析。
即先教读图的基本功,再由浅入深逐步发展读图方面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如用地图整理知识,分析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组合特征,判断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等,把读图作为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
具体地说,第一步要教给学生认记的基本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
反复练习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用比例尺量算距离,确定方向,看高程,会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数。
第二步教学生读图并初步分析图。
第三步则要求能通过读图说明一般地理问题。
初读时让学生在图上找出是什么?在哪里?教师在教学挂图上示范。
例如:教读政区图,要求从沿海省市边界省区内地的顺序去记忆省区轮廓和相关位置。
读地形图,教学生读海拔和地势、地形种类,并与同比例尺政区图叠加,找出某地形区所属行政区。
读水系图要教学生追根求源,找出发源地、归宿、分水岭、流经省区,读气候图则以等值线图为重点。
出现多种等值线图之后,应把该类图读法归纳,教给学生或启发同学自己归纳:等值线图读法:找出等值线的数值幅度看疏密情况看等值线封闭与否等值线走向特点。
不同等值线图读法:等温线图读出气温约度各地温差大小高(低)温中心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
等降水量线读出降水量约数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干旱)中心影响降水的主要原因等。
逐步掌握读等值线图的技能。
学习分区、分国地理是读图技能的综合训练、综合提高。
在一系列的经济图、矿产图、交通图面前,教师要教给学生由自然地理事实材料入手,分析经济原因。
引导学生将农业与气候、矿产与工业、城市与交通结合阅读。
如东北农业图中棉花分布在辽南与气候有关,内蒙古的工农业图中,自东向西土地利用情况是森林、草原、戈壁、沙漠。
要引导学生思考,此地区的地形由山地到高原,干湿状况是由半湿润到干旱地区,因此得出土地利用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
3.常用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质量和速度主要有四种方法:描述法、对应法、组合法和分析法。
(1)描述法多角度描述在阅读各类地图时,离不开对地理事物的位置描述和说明。
而各种描述往往从多方面展开的,一般可以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理范围以及各种相对位置。
按顺序描述在指导学生阅读各类地图时,常遇到顺序问题。
例如沿我国陆疆线从辽宁省开始逆时针方向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哪些省区?秦岭山脉由西向东跨越哪些省区?沿京广铁路自北向南有哪些省人民政府驻地?从长江上游到下游沿岸有哪些大河港?在教学中要经常训练学生按一定的有序性来读图。
特征描述特征描述法有利于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关的地理概念,可以在热滞雨林景观图上描述植物特点是:茂密、高大、常绿、多层,其动物特点是:喜攀援或喜暖湿。
对比描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增强判断力。
在教学中对比项目的选择要有助于反映差异性,采用表格的形式,能使学生读图描述更鲜明。
动态描述适合于对隐含有动态变化的示意图、模式囵类进行描述。
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教具、电化手段,形成动态感,增强直观性。
例如结合转动天文伞或星空转盘来描述九月星空图中各星座绕北极星作逆时针运转的情况,效果就比较好。
(2)对应法对应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空间关系、地理形象、图例注记的知觉感应能力,也有助于发展想象力。
图例对应地图上的图例中,有表示农产品的象形符号、表示矿产的几何符号等;地图上常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人口密度、人种等。
训练学生对常用图例、颜色意义等感知反应的速度。
多图对应多图对应是通过多张地图的叠置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地理事象,特别是在因果联系方面能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如把行星风系模式图与风海流形成示意图对应起来阅读,学生就容易理解风海流的成因及流向。
平面剖面对应例如,学习某地的地势特征,就应该运用平面地形图与相应的剖面图对应的读图法。
变式对应地图有不同的投影与表现方式,要引导学生在变式的地图中认识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
以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图为例,指导学生分别在一般的经纬地球图和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地球图上读出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阴影所表示的夜半球范围等情况,这样才是真正落实了知识。
(3)组合法组合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有意识记和有意注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适合于阅读各类地图和部分示意图。
镶嵌拼合地图中的大洲、大洋、国家、政区都是有一定形状特点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的游戏与竞赛,这样能锻炼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识记速度。
搭配组合地理知识彼此之间是联系的,搭配组合法指导学生以地图中的点线面为中心铺开,顺藤摸瓜,开展多记巧记的学习活动,培养地理记忆力。
a.点线搭配:如熟悉铁路枢纽城市位置,可以和所经过的铁路干线搭配。
b.线面搭配:如熟悉自然带分布,可以和重要纬线结合起来。
c.点面搭配:如熟悉百万人口城市的分布,可以和所在的工业区或农业区相结合。
d.点线面搭配:如熟悉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主要棉纺织工业城市的分布,可以和铁路干线、棉花产区结合起来。
(4)分析法数量分析例如读某河流流量曲线图中的极值及其出现的月份,可归纳流量特点,分析成因,判断补给类型,在农业生产值构成示意图中,读出并比较各业产值所占比重数,可分析出我国农业结构不够合理的特点。
过程分析在动态描述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究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a.转动过程分析:例如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现象?运用天球仪的转动模拟能帮助认识地球公转示意图。
b.循环过程分析:对地壳特质循环、水循环等示意图的阅读,可采取边画箭头边分析物理变化过程的做法。
c.扩散过程分析:可在地图上或运用叠加投影的方法,分析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工业分布地区变化的过程。
关系分析a.因果关系分析:以上海七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示意图为例,分析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情况,可知因果关系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b.输出输入关系分析:例如人与环境关系图、出口贸易货物运输路线图都属于这一类。
在这类图上用箭头表示方向、用箭头的粗细表示数量、用颜色或符号表示性质等等。
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就为考生分享到这里,查字典地理网预祝考生金榜题名。
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