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
2024年版劳动协议法基本要点解析
![2024年版劳动协议法基本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cc473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0d.png)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版劳动协议法基本要点解析本合同目录一览1. 第一条劳动关系的定义与范围1.1. 定义1.2. 范围2. 第二条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2.1. 签订2.1.1. 条件2.1.2. 程序2.2. 解除2.2.1. 条件2.2.2. 程序3. 第三条试用期3.1. 试用期的长度3.2. 试用期的工资3.3. 试用期的解除4. 第四条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4.1. 工作时间4.2. 休息休假5. 第五条劳动报酬5.1. 工资构成5.2. 工资支付时间5.3. 奖金与罚款6. 第六条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6.1. 社会保险6.2. 福利待遇7. 第七条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7.1. 劳动保护7.2. 职业健康8. 第八条培训与发展8.1. 培训8.2. 发展9. 第九条保密与知识产权9.1. 保密义务9.2. 知识产权10. 第十条争议解决10.1. 协商解决10.2. 调解解决10.3. 仲裁解决10.4. 诉讼解决11.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的变更11.1. 变更条件11.2. 变更程序12.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延续12.1. 延续条件12.2. 延续程序13. 第十三条劳动合同的终止13.1. 终止条件13.2. 终止程序14. 第十四条违约责任与赔偿14.1. 违约行为14.2. 赔偿标准14.3. 赔偿程序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劳动关系的定义与范围1.1 定义本合同所述劳动关系是指甲方(用人单位)与乙方(劳动者)之间,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和本合同的规定,乙方在甲方指导下,为甲方提供劳动,甲方支付乙方劳动报酬,双方建立起的权利义务关系。
1.2 范围本合同所称劳动关系范围包括:(1)乙方在甲方提供的岗位上,按照甲方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劳动;(2)甲方按照本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劳动报酬,提供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3)双方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二条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2.1 签订2.1.1 条件本合同的签订条件如下:(1)乙方年满18周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乙方符合甲方招聘职位所需的资格条件;(3)乙方自愿从事甲方提供的职位,同意遵守甲方规章制度;(4)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条款解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条款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5e0d00e52ea551810a687fa.png)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法律事务中心
8
五、《实施条例》给用工带来的影响 实施条例》
1、劳动者因拒签而终止,单位也有法律风险; 、劳动者因拒签而终止,单位也有法律风险; 2、事实劳动关系转化为无固定期合同; 、事实劳动关系转化为无固定期合同; 3、泡病号泡成无固定期限风险; 、泡病号泡成无固定期限风险; 4、小额培训损失难以索赔; 、小额培训损失难以索赔; 5、中止合同要协商; 、中止合同要协商;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法律事务中心
9
五、实施条例给用工带来的影响
6、旧法下的违约金不能再收; 、旧法下的违约金不能再收; 7、终止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合同也要补偿; 、终止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合同也要补偿; 8、终止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也可能支付补偿; 、终止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也可能支付补偿; 9、劳务派遣逐渐“消亡”? 、劳务派遣逐渐“消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草案) (草案)重点条款解读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法律事务中心
1
一、总则
1、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的定义; 2、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界定。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界定。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法律事务中心
2
二、 劳动合同订立
1、入职前订立的劳动合同如何依法解除; 、入职前订立的劳动合同如何依法解除; 2、 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 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3、职工名册的内容:姓名、性别、公民身份 、职工名册的内容:姓名、性别、 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就业方式、 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就业方式、劳动合 同期限; 同期限; 4、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 、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 5、补签合同的法律要求; 、补签合同的法律要求; 6、自动续延合同约定条款的法律结果; 、自动续延合同约定条款的法律结果;
解读劳动法中的重要条款
![解读劳动法中的重要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6920512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7.png)
解读劳动法中的重要条款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基础法律,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条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劳动法中的几个重要条款进行解读,并对其意义和实施方式进行探讨。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的基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约定。
根据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名称、劳动者姓名、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及支付方式、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等内容。
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双方应当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工资支付工资支付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方式、标准和期限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应当及时、足额,并确保工资支付的公平合理性。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工资的保密性,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劳动者工资信息。
三、劳动条件劳动条件是指劳动者进行劳动活动所需要的劳动环境和工作设施设备等条件。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安全、职业卫生、劳动时间、休假制度等方面。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劳动条件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四、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内容。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和减少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劳动保护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等。
五、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解决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机制。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当劳动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双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合同法》条文全解析
![《劳动合同法》条文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33ed867f1922791688e88d.png)
《劳动合同法》条文全解析解读一:立法宗旨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规定。
立法宗旨也称立法目的。
本条规定的立法宗旨有三层意思: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下的固定工制度进行改革。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决定在国营企业中新招收的职工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开始打破劳动用工制度上的"铁饭碗".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将劳动合同制度作为法定的用工制度,规定适用不同所有制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也从新招用的职工扩大到所有的劳动者,不分固定工和临时工,不分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作了专章规定,是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
劳动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式建立。
劳动法实施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对于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用工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用工情况多样化,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一些新型的劳动关系,如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工、家庭用工、个人用工等等。
同时,在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滥用试用期、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将正常的劳动用工变为劳务派遣等等,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25cb041cf84b9d528ea7a4b.png)
S ft o u aey F r m
《动 同 重 条 解 劳 合 法》 点 款 读
口 文 / 钊 萍 郑
解 读 一 :用 人 单 位 不 签
劳动 合 同将 面 临更 为严
厉 的 罚则
’
关联条款 :
第 十 条 建立 劳动 关 系 ,应 当订 立 书 面 劳动 ; i
位工作的年 限 ,每满一年 支付一个月工资 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 以上不满一 年的 ,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 ,向劳 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斜保护 ,避免在经济补偿金标准上 出现过 分悬殊 ,同时也对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 动合同的补偿成本作 了适 当平 。
为是构 建和谐 劳资 关系 的重要基 础 。因 此 ,立法者试图通过这些条款 引导用人单 位 与 员工签订 长期或 无 固定 期限 劳动 合
合 同。
:
第十 四条 用 人 单位 自用工 之 日起 满 一年 不 与 劳动 者订 立 书面 劳动 合 同 的 ,视 为 用人 单位 与 劳动 者 已订 立无 固定 期限劳动 合同。 第八 十 二条 用人 单
位 自用工 之 日起 超过 一
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 劳动合 同的 , 应 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 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 定期 限劳动合 同的 ,自应当订 立无 固定期限劳动 合 同之 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二倍的工资。 解读 : 形成劳动关系而没有签订 书面劳动合同的 , 法律上称之为 “ 实劳动 关系 ”。这些条款对签 事 订劳动合同的时间以及事 实劳动关 系的法律责任 进行 了严格的规定 。应 当说 ,其 中制定的处 罚规 则是非常严厉的。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将来考虑的重点应 转向 如何在管理 中采取各种强化措施 ,建立单位 内部 严格的劳动合 同签订纪律 ,禁止或防范出现 员工 不与单位签订 劳动合 同的现象 ,避 免与员工形成 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解析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4422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7.png)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解析一、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1.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但口头协议也具有合同效力。
2.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内容。
3.劳动合同还可以约定试用期、经济补偿、违约责任等事项。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生效:1.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签订,并保留一份给劳动者。
2.劳动合同在签订后立即生效,试用期不应超过六个月。
3.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应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不能随意解除或变更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况包括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解雇、达成协议解除等。
2.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包括合同到期、用人单位经营情况变更、劳动者退休等。
3.一方违约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经济补偿等。
四、劳动合同的权益保障: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护、休息休假等权益。
2.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享有权利,如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劳动保护要求等。
3.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纪律,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总结起来,《劳动合同法》是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衡劳动关系、促进就业稳定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生效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双方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应当依法进行,并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强调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关系。
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纪律,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这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讲解,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增强我们的劳动保障意识和知识水平。
2023解读《劳动合同法》(全文)
![2023解读《劳动合同法》(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c7c4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b.png)
解读《劳动合同法》(全文)引言《劳动合同法》是的一部重要劳动法律法规,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全面解读《劳动合同法》,从法律条文的角度解析其重要内容和作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平等协商权利,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完善劳动者的就业制度、工作条件和报酬制度,第二条本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存续期间届满、罚款、解释以及劳动争议处理等问题。
第一章总则部分对《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目的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规范。
旨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协议第四条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五条劳动合同订立应当自愿…第二章规范了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包括劳动合同的形式、自愿性原则和内容等。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有效和双方合同权益。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提供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第十五条劳动者享有与职业资格相适应的工资、工作休息、休假等权益…第三章规定了劳动合同履行阶段的相关规定,包括用人单位提供工作条件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责任,以及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益。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期满,两方当事人继续劳动关系,可以以书面形式订立新的劳动合同第二十七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第四章规定了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在合理范围内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劳动争议的解决第四十五条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应当主持公道,尊重当事人意愿,依法及时处理第四十六条对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作出的调解书,当事人应当履行第四十七条对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应当履行…第五章规范了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明确了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职责和当事人的履行义务。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解读(官方版)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解读(官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0e1f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0.png)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解读(官方版)引言本文是对2024年最新发布的劳动合同法全文进行解读,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法律,以确保劳动者和雇主的权益得到保障。
第一章总则劳动合同法的总则部分明确了该法律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内容。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本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
包括劳动合同的形式、内容、期限、试用期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章劳动报酬该章节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报酬的计算、支付和调整方式。
此外,还规定了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特殊情况下的支付规定。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假本章详细说明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的安排。
包括法定工时、加班、休息日、法定假日、年假等方面的规定。
第五章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该章节重点关注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包括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女职工和未成年劳动者的保护等内容。
第六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本章详细说明了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包括劳动合同的解除事由、解除程序、经济补偿等方面的规定。
第七章劳动争议解决该章节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和程序。
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等方面的规定。
第八章法律责任本章详细说明了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结论以上是对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的最新解读,该法律对于保障劳动者和雇主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在遵守该法律的前提下,合理落实劳动合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及其解析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及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bd05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8.png)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及其解析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加强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第四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劳动义务。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保护规定,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六)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学习资料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fbe0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c.png)
《劳动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讲解学习资料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关系,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是劳动合同的基本要求,但口头合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同时,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
3.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保护、休假等条款。
4.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解除或一方提前通知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权益。
二、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1.劳动报酬的确定: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报酬的种类和标准,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
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2.加班和休息:加班工资应按照法定的标准支付,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安排加班,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劳动者有权享受休假,单位应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益。
三、劳动保护和安全1.工作条件:用人单位应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用品等。
同时,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劳动者权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剥夺、限制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工资薪金、社会保险、休假、妇女权益等。
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
四、劳动合同的终止1.合同到期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约定期限届满自动终止,可以以书面形式续签。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一方提前通知对方后终止。
2.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因为劳动者提出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双方协商解除等原因终止。
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依法支付相应的赔偿或经济补偿。
3.违约责任:劳动合同一方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赔偿、承担经济损失、赔偿违约金等。
五、争议解决1.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进行协商调解,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协议。
劳动合同法重点法条解读
![劳动合同法重点法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6e27796a417866fb94a8eb7.png)
劳动合同法重点法条解读劳动合同法重点法条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20〕解读一:【关于制定企业规章制度】解读二:【关于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解读三:【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读四:【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解读五:【关于违约金〔服务期、竞业禁止〕】解读六:【关于违反合同赔偿金】解读七:【关于申请法院支付令】解读八:【关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解读九:【关于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解读十:【关于经济补偿金】本文系从律师的视角,从实践的角度,结合劳动合同法与现行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做法变化之处,对«劳动合同法»的重点法条作相读。
其中重点法规均作专门标准,便于阅读。
上海劳动法律师为您解读«劳动合同法»的新变化之一:【关于制定企业规章制度】一、关于制定规章制度【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权益、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酬劳、工作时刻、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治理等直截了当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截了当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八十条用人单位直截了当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权益和履行劳动义务。
〞目前实践中用人单位对规章制度制定拥有完全自主权,只要规章制度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且向职员公示即为有效。
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及解读
![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e12ba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5.png)
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及解读一、合同当事人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的,用于规范雇佣关系的法律文件。
在合同中,首先需要明确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和相关信息。
用人单位应该提供公司/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劳动者需提供个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
二、工作内容与岗位合同应明确劳动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所属岗位。
工作内容可以细化为具体任务、职责和工作时间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劳动者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
岗位指明了劳动者在组织结构中所属的职位,可以体现工作级别、职称和职位等级等信息。
三、工作地点与工作时间劳动合同应明确工作的地点和工作时间。
工作地点是指劳动者正常从事工作的场所,可以是公司办公室、工厂车间或其他指定工作地。
工作时间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每日工作时长、午休时间和工作日数等。
四、工资与福利合同需要明确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
工资部分可以规定月薪、加班费、绩效奖金等;福利部分可包括社保、住房公积金、年假、带薪休假、医疗保险等。
此外,还应明确工资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支付日期和薪资调整机制等相关规定。
五、劳动保障与权益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合同应明确劳动者享有的劳动保障权益,如工伤保险、社会保险、劳动法定节假日等。
同时,合同也需规定双方违约责任和合同解除条件,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六、保密义务有些职位可能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合同中通常应包括保密条款。
劳动者在合同中应承诺对于获得的商业、技术或公司机密信息予以保守,并在合同解除后不得泄露该信息。
七、解决纠纷的方式为了预防和解决可能的劳动纠纷,劳动合同需要规定解决纠纷的方式。
可以选择诉讼解决、仲裁解决或协商解决等方式,明确双方对于纠纷解决的意见和选择。
总结: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来说,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
合同中应当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规定清晰、明确的条款有助于双方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信任。
劳动合同法全文解读
![劳动合同法全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e74ab8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8.png)
劳动合同法全文解读第一章总则1. 目的与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劳动者。
2. 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3. 劳动合同的类型: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4. 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5.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包括劳动者的姓名、住址、身份证件号码,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工作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违约责任等。
6. 试用期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的期限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7.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8. 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9.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0. 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劳动合同终止。
第五章特别规定11. 集体合同:用人单位与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12. 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
第六章监督检查13.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14.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15. 实施日期:本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与风险应对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与风险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22cec7ce65ce050877321334.png)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与风险应对一、规章制度制定;1、公示风险协商确定影响: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问题,民主程序注:1)重大事项:只要是和职工利益相关的,职工表决重大事项2)规章制度的修改,职工有异议的职工有权提出修改3)规章制度的公示问题:制度要进行公示2、对策:1)在新法实施前抓紧完善制度;2)积极组建工会(工会的相关职位可由公司职工兼职),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3)提高证据意识,确保制度的送达;3、制度公示法(首选1、3、5、6法):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2)会议宣传法(注意一定要记录会议纪要,纪要内容要点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内容、与会人员签到);3)劳动合同约定法;A、下列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乙方知悉并认可该附件;B、下列规章制度,甲方已经向乙方进行公示,乙方同意并自觉遵守之4)考试(附上标准答案,必须有本人签名);5)传阅(传阅并签字已阅);6)职工入职声明法(公司××制度会在××时间内学习并遵守,签字)7)意见征询法4、存在问题的公示方法:1)网站公布法(需要通过合同约定);2)电子邮件(职工必须表明已收到并学习该邮件,并需要回复);3)实施认可4)公告栏,宣传栏,举证难二、实施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存在劳动关系)1、存续风险: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一个月至一年内的双倍支付工资,存续超过一年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风险对策:1)抓紧办理劳动合同订立工作;2)向劳动者发出订立通知书(限期签订合同通知书,拒绝建立,告知后果,随时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并不承担任何责任);3)运用法律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补偿);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订立风险(应签未签,从续定到终止双倍支付期间工资);1)签订范围扩大(1、连续工龄10年以上;2、初次实施劳动合同制或国企改制,连续工龄10年距退休不满10年的;3、连续签订2次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又再次续定的);2)签订条件放宽;3)单位举证责任要求提高(员工满足条件,未提出要签订其他期限的劳动合同就视为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4)违法赔偿责任加强;2、风险对策1)正确理解无固定期限合同;2)新法实施前终止的合同慎重确定续签问题;3)对问题员工的处理要“硬”;4)改变合同期限的长短和续签的安排(短期少,中长期多,同时试用期也能有所增加);5)适当利用合同变更手段(变更劳动合同期限不属于合同续定);6)员工不愿定的要保留证据;7)合理利用《劳动合同法》的续定次数(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订立的合同开始起计算续定次数);四、试用期1、运用不当风险1)试用期期限要合法;2)试用期企业不能脱离劳动合同而存在(只有试用期合同而无劳动合同则视试用期合同为劳动合同);3)试用期解除理由应充分;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工资或合同工资的80%2、风险对策:1)依法确定试用期;2)完善录用条件;A、设计要全面,尽可能涵盖所有要求;B、录用条件不得违法;C、要有可操作性,免除主观判断要求3)通过长试用期合同解决试用期过短问题;4)革除入职合同期限一年的旧观念五、员工流动变利1、分险:1)提前30日通知是辞职的唯一法律要求;2)一般性违约金被法律取消;3)不得收取任何抵押金、抵押物;2、风险对策:1)合理利用《劳动合同法》的溯及力;2)理性看待员工辞职问题;3)着手建立履约奖励制度;六、企业用工成本增加1、风险:1)劳动者“被动”辞职的(需要陪付经济补偿金);2)用人单位原因导致中止合同的(用人单位没有降低待遇,而乙方不愿续定的不用支付赔偿金);3)单位破产、关闭、被吊销或提前解散的;2、风险对策:1)新法实施前把握好合同中指机会;2)职工终止的要注意收集证据;3)合同续定、终止调查问卷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4)防止工资拖欠问题发生(工资支付周期,约定周期每月发放);5)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作要重视;例:经济补偿计算:合同期限是2007-8~2009-8如是2009.8月合同到期终止,则经济补偿时间是2008.1~2009.8;如果是2008年中止,则经济补偿时间是2007.8~合同中止时七、不当“裁员”1、风险:1)非法解除终止后果;A、劳动者要求恢复工作;B、经济补偿金,双倍支付赔偿金;2)非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后果:支付额外补偿金和赔偿金;3)限制性解除要提前30日通知,否则要赔偿相应工资;2、风险对策:1)消除武断或主观主义的工作方式;2)完善《员工奖惩制度》3)尽量约定劳动合同解除、终止条件(约定问题、终止条件现在还能约定);八、劳务派遣用工1、风险1)同工同酬;2)风险连带责任;2、风险对策:1)劳务派遣不应作为用工首选;2)业务外包比劳务派遣、完成任务合同更具有风险低的优势;3)使用派遣必须解决协议签署和“同工同酬”4)劳务派遣协议的重点条款介绍九、核心员工跳槽1、风险:1)对员工进行额外培训,可以签署服务协议,约定违约金;2)对高管、核心员工可以签署竞业禁止协议,约定保密和不竞争义务;2、风险对策:1)正人先正己,对核心员工要规范用工;2)培训协议要事先签订;3)培训费可以采取借支或事后报销制度;4)签订竞业禁止协议要把握好时机(入职时签或工资、职位提升时签);5)权利义务要体现对等原则(经济补偿)十、个人承包1、风险1)连带赔偿责任2、风险应对:1)尽量采取组织承包方式;2)个人承包要单兵作战;3)承包协议的权利和义务要清楚注:新劳动合同法将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劳动合同法解读
![劳动合同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76102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b.png)
劳动合同法解读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
以下是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些关键点解读:1. 合同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合同应当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内容。
2. 试用期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 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 工时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5. 加班与加班费: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
6.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应当依法进行。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者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7. 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有过错外,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8. 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9. 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 法律责任: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最新劳动合同法完全逐条解读
![最新劳动合同法完全逐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282ccf7f7ec4afe05a1df07.png)
劳动合同法完全逐条解读劳动合同法完全逐条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解读】:本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制定目的,也即通常所称的立法目的。
由于《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规定得不明确,在实践中导致有一些条款难以操作,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消除操作上的困局,有必要制定实施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解读】:为了促进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消除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读"与"消极评价",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等组织应当将劳动合同法的正面宣传视为己任。
第三条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解读】: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遍布,实践中律师、会计师与其执业机构关系一直不明不白,各地各法院也对此处理不一,本条对劳动合同法所称的用人单位做了延伸解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四条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解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属于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1)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2)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具有用工主体资格,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直接作为劳动合同中的甲方(用人单位)。
年《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与风险应对
![年《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与风险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dc22fdce3b3567ec102d8aff.png)
2
短期劳动合同(一年一签或两年一签)
1、《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连续续签两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后,再次续签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必须同意。
新法实施后,除法律规定的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或者以赔偿金、违约赔偿金、违约责任金等其他名义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
依法执行;对于工作过程中和未按照法定程序离职造成的直接损失可以约定损害赔偿
4
试用期不能随意定,公司目前的试用期皆为三个月
1、试用期的期限与劳动合同的期限对应关系有规定,即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新法实施后,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附随义务有了时间表,用人单位应在法定时间内积极履行附随义务,否则,将有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积极完善公司规章制度
在企业管理者的观念里,企业规章制度应该是企业自主决定的,属于企业单方决定的事项。这一观念已与法律的规定相冲突。
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内部规章制度
7
拖欠劳动报酬不再可取,包含社会保险(约聘人员不缴、迟缴)
《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2)低于当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这一规定的出台,将大大加重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成本。因为,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这次劳动合同立法加大了对无故拖欠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原来加付25%的标准提高到了50%——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偿金。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4
解读
十三、情势变更解除
• 情势变更的常见情形; • 不属于情势变更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5
解读
十三、经济性裁员
• 经济性裁员 • (1)裁员20人或职工总数的10%; • (2)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做了说明; • (3)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报告; • (4)6个月内录用人员的要优先录用被裁人员; • (5)根据劳动者的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
• 从法律性质分合法解除、终止与违法解除、终 止。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2
解读
二、授权性解除
• 授权性解除具备的特征:1、不需要提前30日 通知;2、通知没有严格的书面形式;3、解除 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4、解除不受三期、 医疗期等的限制。
• 授权性解除的种类:试用期解除;违纪解除; 重大损害解除;犯罪解除、双重或多重劳动关 系解除、合同无效解除解除。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3
解读
四、试用期解除与运用
• 试用期解除构成要件:
(1)有明确的试用期约定,口头试用期约定无效;
(2)试用期应当与劳动合同期限相对,案例聚能达; (3)有明确的录用条件和岗位职责要求; (4)证据表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和岗位要求;案例:
德资公司试用期裁员 (5)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出。
(4)根据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1
解读
十二、如何裁掉长期泡病号员工
• 医疗期期满解除的构成要件 (1)劳动者属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 (2)劳动者的医疗期已经结束; (3)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 (4)调整岗位后仍不能从事的;
(5) 劳动鉴定委员会依法对劳动者作出鉴定; (6)根据劳动者的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
偿金; (7)依法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2
解读
十二、如何裁掉长期泡病号员工
• 医疗期的计算; • 医疗期循环; • 操作方式:1、通过“不胜任”裁掉长期泡
病号人员;2、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3
解读
十三、情势变更解除
• 情势变更解除的构成要件 (1)订立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 读
一、劳动关系终结的方式
• 从劳动合同期限是否到期分:解除和终止
• 从解除方式分为:协商解除 、法定解除 ;
•
其中用人单位法定解除又分为:授权性解除、限制性解除
和禁止性解除。
• 从提出解除的主体不同分为 : 用人单位提出 解除 、劳动者提出解除
• 从有无合同分为:解除劳动合同和解除事实劳 动关系;
4、要受三期、医疗期等的限制。
限制性解除的种类:不胜任解除、医疗期解除、 情势变更解除、经济性裁员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0
解读
十一、如何对不胜任员工 调岗降薪
• 不胜任工作解除 的构成要件
(1)劳动者不胜任本职工作;
(2)对劳动者进行了重新培训或调岗
(3)重新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原工作或者调整岗位后不能 胜任新岗位;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8
解读
十四、禁止性解除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A、工会干部在任期内的; B、集体协商代表自任职起5年内的; C、应征入伍在义务服兵役期间的; D、退伍军人初次就业不满三年的; E、征地农转工初次就业不满三年的。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9
解读
十五、协商解除
• 双方意思一致; • 签订书面协议。协议的内容确定; • 确定提出解除一方主体; • 用人单位提出的,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劳
无效。 • 主要表现形式。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8
解读
九、无效解除
• 主要表现形式:劳动者欺诈、劳动者胁 迫、动合同直接相关的 基本内容。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9
解读
十、限制性解除
• 限制性解除的一般特征 1、提前30日书面通知; 2、通知采用书面形式; 3、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 注意:如何理解重大损害?某医药公司药品丢失案。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6
解读
七、犯罪解除
• 构成要件: • 1、劳动者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 2、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 • 3、判决属于生效判决。
劳动合同中止运用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7
解读
八、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
• 法律要件: • 1、劳动者与其他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 • 2、用人单位搜集到了第三方用工证据; • 3、该关系影响了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或 教育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4
解读
五、违反规章制度解除
• 违纪解除的构成要件: (1)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2)规章制度要具备三要素:内容合法、程序
合法、 内容公示; (3)有职工违反规章制度的充分证据; (4)职工违纪达到了规定的程度。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5
解读
六、利益损害解除
• 利益损害解除。构成要件: (1)劳动者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的行为; (2)该行为给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21
解读
十七、合同终止与注意事项
•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 终止是否要提前通知; • 逾期终止的三种法律后果; • 终止是否要依法支付生活补助费; • 生活补助费与经济补偿金的区别与联系;
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6
解读
十三、经济性裁员
• 经济性裁员的情形; • 优先留用的三类人员。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17
解读
十四、禁止性解除
• 如何理解禁止性解除? • 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为丧失或部分丧
失劳动能力的; •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的; •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 职业病观察、诊断期的; • 连续工作满15年且离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何理解?
动者提出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补偿金; •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
20
解读
十六、事实劳动关系的解除方法
• 事实劳动关系的特点 ; • 事实劳动关系处理的法律依据 ; • 形成多长时间才属于事实劳动关系 ; • 补签合同的期限如何确定 ; • 解除应如何支付经济补偿金 ; •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