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旅游概论第一章(一)
旅游概论-第一章导论PPT课件
1. 概念性定义
• 李天元教授(1999) —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 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 明庆忠教授(1997) — 旅游学是以旅游现象和过程(包括构成旅游 现象和过程的各种要素和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为对象,研究旅 游复合体产生、演化、运行规律,探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合理运 行规律的一门科学;
2
第一节 旅游学概述
旅游学的定义和内涵 国内、外对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3
开篇案例
旅游学研究面临的困惑:
1.研究理论薄弱和概念体系模糊 ; 2.对旅游现象的研究一般都是描述性的罗列、归纳和浅层次分 析,缺少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提升; 3.学科或行业的构成过于复杂和含糊 4.研究数据和资料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和可比性差; 5.旅游学对相关学科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和寄生性 ; 6. 学科归属不明确。
思考:你认为旅游学是研究什么的?在你脑海里的旅游概 念是什么?
4
一、旅游学的定义和内涵
• 旅游学就是伴随着对旅游活动过程中种种问题的诠释与实证研究而逐 步兴起的一门科学。
• 林南枝教授(1986)— 旅游学研究的是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 的最一般的规律的科学;
• S.科维奇(1987) — 旅游学是以旅游业在现代社会中所具有的功能 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旅游概论课件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中职教材
7
2.2 中国近代旅游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1949年以前)
(1)鸦片战争后,外国旅游公司在中国建立旅游经营机构,开 展旅游业务。 (2)1923年8月,陈光甫决定在商业储蓄银行下设旅行部,专门 经营旅游业务 (3)1927年7月,旅游部独立出来,正式成立了中国旅行社,该 社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出境旅游者:在内地旅游设施过夜
出境一日游游客:在内地旅游设施不过夜
2021/3/6
国内游客 :
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 、购物、参加会议、从事经济活动、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等原因,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的地方去 访问,连续停留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 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经济报酬。其在中 国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 6个月的游客称之为国内旅游者;出行时间少于24小 时,长于6小时,且离开常住地10千米以上,不在旅 游目的地旅游设施过夜的游客称之为国内一日游客。
恩格尔系数: 一个家庭或个人的收入中用于食物支
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例。
60%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小康; 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2021/3/6
? 闲暇时间===工作以外的时间
时间
法定的工作时间:8小时每天,每周最多40小时
必要的附加工作时间:加班,第二职业 必要的社交活动的时间: 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吃饭、睡觉 做家务的时间 闲暇时间:
重点: 1.旅游活动的本质; 2.旅游活动的特点; 难点: 旅游活动的本质
2021/3/6
重点与 难点
10
1 旅游的概念 (1)概念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
旅游概论第一章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一、广泛性
旅游的广泛性共有三层含义: 一指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 二指旅游地域的广阔性和活动领域的多面性 三指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所属性质的多样性。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二、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 体的社会活动。它意味着一个完美的旅游过程,实质上就是上 述各要素之间的相辅相成和各个环节环环紧扣的整体运作过程。 随着社会对旅游供给条件的发展和改善,旅游的综合性特点就 越显著,其综合价值功能的发挥就越充分。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印度泰姬陵(国际旅游)
桂林象鼻山(国内旅游)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观光旅游 2.度假旅游
3.公务旅游
(1)商务旅游 (2)会议旅游 4.专项旅游
(1)宗教旅游 (2)购物旅游 (3)会展旅游
此外,诸如科学探险、学术考察、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乃至 政府官员在外交上或对国内外进行各种目的的考察活动之余,产
生了旅游行为,从概念上说,都可进入专项旅游之列。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三、新型旅游
1.乡村旅游
2.工业旅游
除此之外,诸如自由行或自助游、自驾游、驴友团、无
景点游、高山徒步旅游、骑乘马匹或骆驼旅游、草原或沙漠
探险,乃至西方首先提出的生态旅游等专题或专项旅游,都
是新型的旅游项目或形式。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乡村旅游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吉林雾淞只是冬季的美景
宗教活动也只在规定时间进行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一、按旅游区域划分
1.国内旅游 所谓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在其国家 (地区)的境内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 动。
1.原始时代早期的社会经济
生产力低下, 缺少剩余食物, 生存条件恶 劣 , 当时人们活动基本上限于在自己的氏族 部落, 人类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 要。
2.人类早期迁徙活动的特点
罗马帝国(BC753-476年)在公元前2世纪达到全 盛。罗马人修建了四通八达、总长8万多公里的宽阔公 路网: 北到德国,南到埃及,东至波斯湾,路边有住宿 设施。罗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腊、特洛伊、埃及旅行。 罗马人推出了导游手册,用不同符号表明各个客栈的等 级。
2.2.东方的旅行活动
夏、商、周的商旅活动: 夏朝——“始牵牛羊远服贾” 商朝——“商人” 西周、春秋——商旅“摩肩接踵”
1、内燃机技术与汽车旅行 19世纪末出现了采用液体燃料的内燃机,结
构紧凑,体积小巧,功率大。
2.内燃机技术与航空旅行 1919年8月15日,英国伦敦与法国巴黎之间客
运航班首航。 20世纪50年代,喷汽式客战结束以来, 特别是自20世 纪60年代以来, 普及于世界各地的旅游活动。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 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1.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
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并非度假和休闲, 而是 出于交换的需要而产生。
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 如“丝绸之路”、 “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 都与商旅活动直接相关。
古代丝绸之路
2.奴隶制时代的旅行发展
由于种种基础设施建设, 旅行活动的规模和 范围有明显扩大。
全面振兴时期
(1)1978-80年代中期: 接待入境旅游为主 (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 入境游、国内 游并 行发展 (3)1997年至今,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游全面 发展 这一时期的主要大事: 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邓小平5次专门讲话,要 求尽快发展旅游业。
旅游概论知识点职高总结
旅游概论知识点职高总结第一章旅游概论1.1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进行休闲、观光、休假或其他目的活动的行为。
旅游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普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旅游的特点(1)多元性:旅游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探险旅行等。
(2)消费性: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人们通过旅游来享受生活、放松心情。
(3)文化性:旅游通常涉及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
1.3 旅游的发展历程旅游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古代旅游以宗教、商业、学术等目的为主,近代旅游以休闲度假为主,现代旅游则是以多元化、全球化为特点,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1.4 旅游的社会意义(1)经济意义: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
(2)文化意义:旅游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3)社会意义:旅游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第二章旅游的组成要素2.1 旅游者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指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地方进行休闲、观光等活动的个人或团体。
旅游者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多元化、个性化等。
2.2 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地点。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的地的吸引力直接影响旅游者的选择和满意度。
2.3 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涉及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一系列产业的综合体。
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4 旅游环境旅游环境是指影响旅游活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良好的旅游环境可以增加旅游者的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章旅游的类型和形式3.1 观光旅游观光旅游是指以观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景点观光、古迹参观、名胜游览等。
1-旅游概述-《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及特征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
一、旅游活动的构成
1. 三要素论: 旅游主体—旅游者(主体地位)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客体、对象的地位) 旅游媒体—旅游业(媒介、桥梁和纽带) 2. 六要素论: 吃、住、行、游、购、娱六类活动
这种责任约束松弛所表现的道德感弱化, 通常是暂 时的, 发生在旅游者熟悉的环境之外的地方, 一旦 旅游者回归到他熟悉的环境, 原来那些约束他的道 德规范, 重新又开始发挥作用。
旅游行为特征—文化干涉
旅游者以异乡人的身份前往旅游目的地, 他所表现出的不 同文化气息会与当地文化形成反差, 一般认为, 在旅游发 展的不同生命周期, 旅游者对这种文化反差会采取不同的 态度, 从顺应到漠视在到干涉。
① 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 ② 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
—异地性和暂时性 ③ 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2.WTO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商务、休闲和其它目的, 离开他 们惯常的环境, 到某些地方去并在那些地方停留的 活动, 其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所从事的活动从访 问地获取报酬, 并且暂时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年。。
(不是旅游活动。因为旅游活动表现为以娱乐、 享受, 消遣、休闲为主要目的, 去外地上大学、 去异地工作都不属于旅游活动的范畴。)
旅游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二、旅游的定义
1、“艾斯特”定义(1942年汉泽克 尔和克拉普夫两位学者提出的,70年代 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 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 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 活动。
二、旅游的定义
2、启示:
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 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 动形式。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 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 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 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 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联系: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 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游览也不是旅游。
四、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 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 成熟
享乐旅行的出现,说明人类文化意识的发展,特 别是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人类开 始为了享受生活,放松身心进行旅行。同时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经济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部分人们不用担 心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开始产生外出旅 游的享乐念头,最终促成旅游活动。
第一节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世界各地社会发展有快有慢,旅游 的产生有先有后,但就旅游活动来说, 都经历了一个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 趋成熟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 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游导源于“采猎人”的迁徙 活动
我们的祖先最初生活在原始社会,过着 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集体生活,从大自然中 直接获取食物,因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为 直接。当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被采猎完或遇 到自然灾害,又或气候的变化,祖先们就会 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这就形成了一种流 动性的生存方式。和今天动物的迁移活动有 些类似。 尽管上述的迁徙活动并不符合现代的旅 行概念,但客观上两者之间又存在共同的特 征。
旅游学概论第1章-旅游历史
行为与动机 旅游者活动 东道主与游客关系 社会影响
旅游心理学 旅游人类学 旅游社会学
心理学 人类学 社会学
旅游文化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 供求关系 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统计因素
旅游文化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地理学 旅游统计
文化学 美 学 经济学 地理学 统计学
2、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1)宗教旅行
资料:关于宗教旅行
宗教旅行是以宗教朝圣为目的的旅行,这种旅行在 古代出现很早,也十分盛行。 宗教旅游,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 张宗教旅游主要指的是宗教信徒因宗教目的而从事 的旅游活动,如朝圣、求法、传法、云游等。另一 种观点认为,围绕宗教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便 可视之为宗教旅游。 就宗教旅游而言,上述两种观点显然也立足于不同 的界定角度。第一种观点立足的是旅游的目的,第 二种则是旅游资源
掌握常 用专业 术语
熟悉基本 专业理论 知识
建立适当的学习途径:
图书馆、阅览室学习
课堂听课
网络学习
社会实践活动
多观察、多看、多去想,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
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
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成绩又细分为 课堂表现、案例讨论和平时作业成绩。平时 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 占总评成绩的70%。
旅游学
旅游活动
旅行社管理 饭店管理 旅游交通管理 风景区经营管理 旅游会计
管理学 市场学 交通运输管理 环境学 市场营销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产业活动
旅游市场营销 社会学 行业质量管理 旅游行业管理 政策法规 行业发展规划 规划学 法学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一章第一节 旅游概述
第一章旅游的性质与特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旅游的基本概念;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媒体;熟悉旅游活动的六个基本要素;了解各种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对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思考1.为什么选择旅游管理专业?2.你对旅游管理了解多少?3.你高中毕业之前出门旅游过吗?谈谈你以前距离最远一次的旅行经历。
4.在各类旅游相关职业领域里,你希望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学习旅游专业,毕业以后有哪些职业机会?旅游直接相关部门(如旅游城市、旅游区、旅行代理、接待酒店、旅游电子商务、目的地营销、旅游教育)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机会(据Pearce,2005,有修改)我国提出2015年旅游就业规模增至1亿人左右2008年8月27日来源: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要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
《意见》提出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六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扩大旅游就业规模;拓展旅游产业链条,优化旅游就业结构;培育规范旅游市场,挖掘旅游就业潜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游就业能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改善旅游就业环境;实施就业行动计划,开展旅游就业试点。
第一节旅游概述现今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而且持久不衰的产业。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据调查,全世界每10名就业人员中就有一名服务于旅游业,那么旅游业作为这样一个新兴并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行业是如何产生的呢?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1.学生异地读书2.民异地打工3.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4.三峡大移民5.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6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7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8 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9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10 日常上下班的往返交通过程一、旅游概念的形成人类早期旅行主要是出于经商、贸易以及政治的需要,旅行的目的和内容较为单一,旅行的规范和范围有限,社会影响也较小,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旅行”一词只作为一个日常用语,没有明确的科学概念和界定。
旅游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旅游活动1、旅游活动:指人们基于和平目而移动至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短暂居留的活动。
2、旅行休闲:旅行是指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地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休闲指时间上的闲暇状态。
3、入境旅游:是指非本国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到访某一特定地区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访问活动。
4、出境旅游: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居民为了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而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区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5、旅游影响:是指由于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而对自身和其他事物造成的影响。
6、国内旅游: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而在该国或该地区境内针对某些地方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及滞留活动。
7、旅游活动和旅行活动,休闲活动,户外游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粗略地说,旅行活动的范围比旅游活动更宽泛,旅游活动必然是旅行活动,但旅行活动不一定是旅游活动。
如果不考虑移民、战争等特殊性质的人类流动,旅行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基本一致,如果指的是狭义层次的旅游,则旅行活动的范围显然比旅游活动要宽泛得多。
旅游和旅行活动都不仅指人们在空间上的移动或滞留本身,也包括人们在移动和逗留过程中伴随的其他活动;由于广义的旅游活动既包括愉悦旅游,也包括商务旅游,因此,休闲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有一定的重叠。
而狭义的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闲暇时间内,属于休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休闲活动中除了狭义旅游,还包括本地游憩活动。
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很难截然给出界线;户外游憩与旅游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户外游憩包括日常游憩、看演出、去餐馆等以及一日游,而旅游活动多半是愉悦旅游和商务旅游,距离可能是中远程的,同样地,也很难划分出两者之间的界线。
8、简单谈谈旅游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影响:(1)对目的地区来讲,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旅游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2)旅游活动具有综合性,旅游消费涉及众多部门;(3)旅游活动的发展能够优化旅游接待地的产业结构;(4)通过旅游活动提供接待等相关服务,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不利的影响:旅游者大量的涌入会引起本地的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普通物价和资源供给的上升或紧张。
旅游概论 PPT课件
植物资源 ;天然疗养条件 等。
2、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文物古迹 ;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盛事
3、社会旅游资源 (二)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的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2、国家级旅游资源 ;3、省级旅 游资源 ;4、市(县)级旅游资源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1. 旅游主体大众化 2. 旅游区域扩大化 3. 旅游产品多样化 4. 旅游服务一体化和运行规范化 5.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第二章 现代旅游
教学目标: 掌握旅游的概念及基本属性 了解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旅游的类型
第一节
旅游
问题导入:何谓旅游? 词义辩解:看下面的对话 对话一
第四章 旅游业的构成
教学目标: 了解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游景点的基
本理论知识 通读案例理解相关知识要点,分析其中内涵 理解旅游业中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从事旅游相关
的行业熟练掌握专业服务技能提供坚实基础,也为 培养专业旅游服务人员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依据课件和教材进行教学并抛弃一些纯理论的东西, 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从事旅游行业应具有怎样的实 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
二、按旅行距离划分
1、远程旅游 2、近程旅游
三、按费用来源划分
1、自费旅游 2、社会旅游 3、奖励旅游
四、按组织形式划分
1、团体旅游 2、散客旅游
五、按享受程度划分
1、豪华旅游 2、经济旅游(廉价旅游)
六、按旅行方式划分
1、航空旅游 2、铁路旅游 3、汽车旅游 4、水上旅行
七、按旅游者的需求特点划分
二、古代的旅行活动
(一)世界古代的旅行
第一章旅游概述(1)
收获期间习俗 干晒新谷的头一天,吃饭忌 “淘羹”(把汤冲着饭吃),否则预料着会被 雨水冲淋谷场。一年夏、秋两造开始收获新 谷时,第一次吃新米饭,富裕户买鱼肉或杀 鸡、鹅、鸭做“三牲”敬祖公或土地公,叫“吃 新’”。普通的农户,也买些猪肉,煮新米干 饭吃。晚造收集稻草叠起来成“稻草堆”时, 要煮糯米饭吃,认为糯米饭粘性大,能使稻 草堆叠得牢固,免至崩倒。此外,一般人家 在买牲口尤其猪苗回家时,拨备“三牲” (鱼、猪肉、鸡、鹅、鸭)向土地神禀拜 “添牲口”。买猪苗时,习俗用竹筛隔着猪苗 以火烟熏,并用竹筒吹猪苗,以祈“驱邪” ,免除病害,牲口长得快。此俗建国后逐渐消失。
人所制。
第一章旅游概述(1)
乐山大佛
n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
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是依凌云山栖霞
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
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
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
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第一章旅游概述(1)
乐山大佛
第一章旅游概述(1)
第一章旅游概述(1)
丹霞地貌
第一章旅游概述(1)
丹霞地貌
第一章旅游概述(1)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
第一章旅游概述(1)
n 3、水景旅游资源
(1)海洋
(2)江河 (3)湖泊 (4)瀑布
(5)泉
第一章旅游概述(1)
大堡礁
第一章旅游概述(1)
漓江
第一章旅游概述(1)
4、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1) 云海
n 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市以北23公里的四川 省广汉市,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是一座距今5000年——3000年的古城、 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学界认为它可与古 埃及文化、玛雅文化、巴比伦文化等相媲 美。
旅游概论书本背诵资料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旅游经历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旅游是在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行源于迁徙活动1.迁徙与旅行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迁徙是早期人类未来生存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旅行时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有明确目的的一种自由行为。
2.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是对人类有自主意识的旅行预演。
虽不具备旅行观念但开始旅行的实践了。
3.采猎是流动性的生存方式具有季节性的迁徙和集散特点;早期人类的远途迁徙受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以及战争影响但主要是采猎生存方式固有的流动特点决定的。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第一使人类从流动性生活走向定居性,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进步为、理性的提高和劳动创造的文化意识的发展;第二由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改进,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多而产生了手工业,并从家庭劳动中分离出来;第三随着社会分工起来越细,使得从事不同性质劳动的人员的劳动及其产品需要进行交换,互补有无,因而,许多产品的生产目的已不是单纯为了自己消费,而更多的是为了交换。
商业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商人为了推销商品扩大购销渠道占领更多市场掌握各地的产销信息外出进行产品交换和长途贩运活动,于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商人们已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所以,就整个世界而言,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经商要要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给人精神上心理上愉快感受4.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享乐旅行标志着旅游的诞生意味着旅游与旅行的分离。
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人的生存意识、社会意识、精神文化意识随人类进化,社会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享乐旅行或旅游源于文化意识的发展,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旅游概论-绪论-课件
为什么要学习《旅游概论》? 《旅游概论》能带给你什么?
周穆王与西王母
哪些人称为旅游者?有什么特征?
你喜欢哪一种旅游资源?
历 史 文 物 古 迹
民 族 文 化
娱 乐 设 施
自 然 风 光
动 植 物 资 源
你知道旅游业包括哪些吗?
饭 店
旅 行 社
旅 游程中的新兴边缘 学科,它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将旅游作 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 (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 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 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 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介绍发展 旅游的政策与法规,研究旅游的本质属性、运行 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 律。
你知道旅游会带来哪些影响吗?
经 济 影 响
环 境 影 响
社 会 文 化 影 响
绪论 第一节 旅游与旅游业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社会 文化现象已有悠久的历史。旅游活动发展 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在近代才开 始形成的,并迅速风靡全球。
旅游与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既有正面影响 也有负面影响。
第四、通过对旅游市场的形成、分布与发 展变化状况以及影响旅游消长因素等的探 讨,揭示现代旅游供需关系的发展变化规 律。
第五、阐述旅游与旅游业对社会、经济、 文化、环境等的双重影响和作用,树立可 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观。
第六、探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未来 旅游的发展趋势。
三、旅游概论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掌握旅游概念、认识旅游的本质 属性和特征
其次,善于运用旅游的基础理论原理,又 要借鉴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与旅游活动
1933年,英国的F.W.奥格威尔出版《旅游活动》一书, 主要研究了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1935年,德国的吕克斯曼发表《旅游业概论》,英国的 诺尔瓦勒出版《旅游事业论》。 20世纪40和50年代,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旅游研究论 著,如瑞士圣加尔大学亨泽克尔和伯尔尼大学克雷夫的著 作《普通旅游学概要》、意大利特罗伊西的《旅游及旅游 收入的经济理论》、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贝内克的《旅游业 基本理论》等。
二、旅游的本质
1、审美本质 旅游活动追求精神享受 审美享受是旅游活动的本质
2、社会本质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与世隔绝而独立生
存”——亚里士多德
“人生不能无群”——荀子
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
活动
“中心化交往模式”下的人们受到压抑
“全通道化交往模式”是人们追求的健康
愉快的社会关系
怎样理解关于旅游的定义!
1、指出了旅游的5个基本特征
异地性 旅游的 特点
暂时性
流动性
享受性 非定居和非就业性
2、指出了旅游活动具有多种目的和动机 观赏自然风光――――――――了解自然 体验异国、异地风情―――――了解社会 增长知识、探险、保健――――完善自我 商务、公务、会议――――――发展事业
2、关于旅游活动
• • • • • 旅游与旅游活动的区别 人类旅游活动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旅游活动有哪些类型? 旅游活动基本类型有哪些特征? 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
3、关于旅游者
• 什么的旅游者?特别是对旅游者应 怎样进行统计? •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是怎样的?
4、关于旅游资源
• • • • 什么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旅游资源包括哪些类型?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应怎样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开发 和保护?
《旅游概论》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目录
旅游的基本概念
旅游的历史
现代旅游的种类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并为统计上的鉴别确定了这种在外地的暂时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标准,同时,指出“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
一、什么是旅游
二、旅游的作用:
1.开阔眼界
2.增长知识
3.释放压力,促进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
4.锻炼身体锤炼意志
5.培养吃苦精神
6.感悟人生
7.可以广交盆友
8.旅游可以带给旅游者很多意外的、美好回忆
文化旅游学院旅游概论ຫໍສະໝຸດ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目标: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现代旅游的种类。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能够认知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政目标:对中国悠久的旅游活动的历史讲解,了解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加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构建爱国爱党的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 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不从事 赚钱活动。
2、世界旅游组织1995年定义(P4)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 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连续停留的时间 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 活动。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 条件的成熟
1、人类意识:生存意识、社会意识、精神文化意识
2、经济条件起决定作用: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皇宫中的人
所想的,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
❖ 结论:虽然旅游古已有之,但绝非有了人 类就有旅游。旅游是人类进化和社会、经 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伴随 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三次社会大分工: 一是,流动性生活走向定居化 二是,手工业的产生 三是,产品交换
剩余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业应运而生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旅游概论》
一、《旅游概论》是一门什么课 ? 二、 为什么要学习《旅游概论》? 三、 如何学习《旅游概论》?
一、《旅游概论》是一门什么课 ?
(一)学科性质 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
1、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
2、文化学:如旅游历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 旅游心理学等
葡萄酒桶酒店
这四个硕大的酒桶就是荷兰的葡萄酒桶酒店,每个酒桶里面都有两张狭小的 床,外面有一小块可以坐的地方。在这里你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滨。
疯狂的房子
位于胡志明市的疯狂的房子就像一棵大树,每个树洞就是一个房间,每个房间有自己 的动物主题,鹰主题的房间有一只站在蛋上的有巨大嘴巴的大鸟;而另一个房间里则有
(二)联系 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1、旅行是旅游所凭借的手段或前提,游览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
2、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
也仅是游览而不是旅游;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
整意义的旅游。
四、旅游的内容
——饮食(食) ——住宿(住) ——旅行(行) ——游览(游) ——购物(购) ——娱乐(娱)
二、旅游的定义
(一)旅游的定义(掌握):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
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定义分析:
1、以旅行为前提,在异地从事相关活动。 2、揭示旅游的本质: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3、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
(二)其他定义(了解)
1、艾斯特定义(P4)
3、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
(二)学科内容
1、第一章 旅游概述 2、第二章 旅游简史 3、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4、第四章 旅游业的构成 5、第五章 旅游市场 6、第六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7、第七章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 为什么要学习《旅游概论》?
1、可以帮助旅游专业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对旅游及旅 游业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
2、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 如何学习《旅游概论》?
1、加强记忆 2、注意归纳总结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4、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
优秀旅游网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局主办) 2、世界旅游网(世界旅游协会主办) 3、中国旅游网 4、最爱四川旅游网
5、中国饭店协会网站 6、职业餐饮网 7、中国旅行社 8、中国国际旅行社 9、中国青年旅行社
研究结果表明: 旅游是在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萌芽
产生
发展
日趋成熟
旅游是在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迁徙与旅行:
1、相同点: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2、不同点:
迁徙——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 旅行——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一只和胳膊一样长的蚂蚁在墙上爬行。看到长颈鹿了吗?那是茶餐厅。
五、旅游的本质
获得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 —身心愉悦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生活经历。
六、旅游的属性 (一)社会属性
1、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特性
旅游主体——旅游者
2、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三、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区别 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 动与 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因此,游览活动既可以在人 们的常住地进行,也可以在异地进行。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 过程,它的目的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
3、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二)文化属性
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异质文化、异域情调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政治、经济、宗教、艺术、民俗 风情等社会文化因素
自然旅游资源——“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 “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商人为中介的发达的商品流通形式
具有明确功利目的的经商旅行活动 商人开创旅行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因子 经商旅行的目的:获得商业利润
广泛的社交活动
给人愉快感受
都反映出经商旅行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旅游 气息和内涵。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 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学习目标:
第一章 旅游概述
1、理解旅游的产生过程 2、掌握旅游的定义、本质、属性、特点、类型 3、理解旅游、旅行和游览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了解主要旅游组织的名称、简称、成立时间、成员、有快有慢,旅游的产 生有先有后,但都经历了一个从萌芽、产生、 发展而日趋成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