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实验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实验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了解基础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础工程的设计和分析,具备基础工程的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基础工程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基础工程对社会和经济的重要影响,培养对基础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基础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基础工程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2.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包括基础工程的受力分析、设计计算方法和设计步骤,基础工程的承载力和沉降控制。
3.基础工程的类型和设计方法:包括浅基础、深基础、特殊基础和基础防护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各种基础工程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比较。
4.基础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基础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基础工程领域的创新和研究成果。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讲解,向学生传授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实际工作原理和性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基础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基础工程知识。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范本模板】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教研室2005年9月目录1 前言 (1)1。
1 地基基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1)1。
2 地基基础的设计内容 (2)1。
3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2 设计题目之一——某单层厂房柱下基础设计 (4)2。
1 设计任务 (4)2。
2 设计资料 (4)2.2.1 工程概况 (4)2.2。
2 地勘资料 (6)2.2.3 设计荷载 (11)3 设计题目之二——某铁路桥梁桥墩基础设计 (14)3。
1 设计任务 (14)3。
2 设计资料 (14)3。
2。
1 工程概况 (14)3。
2。
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14)3.2。
3 设计荷载 (17)4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南 (19)4.1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19)4。
2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章节划分和内容组织 (19)4.3 设计和计算方法 (20)4。
3.1 概述部分 (20)4。
3。
2 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 (21)4.3。
3 技术设计(或详细设计) (23)4。
3。
4 施工方案 (26)规范及参考书 (27)1前言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土木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基础工程课程的特点在于它以较多的力学课程为基础,以土层中的复杂的基础结构为研究对象,又涉及到建筑、交通、水电等多个领域,这就决定了课程具有内容杂、概念多和理论较深的特点,加之学时数较少和本科学生普遍缺少工程知识,故同学们往往感到比较难学。
基础工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在上述背景条件下展开的,其主要目标是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使学生能够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有较为系统和整体的把握,重点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概念和知识。
结合土木工程大专业教学工作的需求,更为了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反映近年来工程规范的更新,在教研室原来编写的《工民建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桥梁、隧道和铁道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南》的基础上,我们着手编写了这本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桩基础设计指导书任务书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任导务书书城建系市政教研室2011-5-18一、《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2、设计目的《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应用能力,经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桥梁地基桩基础设计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思想;(2)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运用桥梁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基础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律;(4)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和分析计算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3、设计内容(1)通过上部结构形式及荷载的要求,确定基础类别和形式;(2)通过对地质资料的分析,确定基础的埋深及对地基的验算内容;(3)根据设计题目要求的内容,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确定设计的详细内容和设计步骤;(4)验算桩基和承台的强度并进行配筋计算(选做);(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6)绘制所设计的基础施工图。
4、设计要求(1)绘图符合规范要求;(2)提交纸质和电子文档设计成果各一份;(3)其余按学院、系规定。
5、评分标准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优秀:能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计算书内容准确无误,内容全面,书写清楚。
图纸图面整洁,内容全面,图面标注正确,符合制图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能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上课不缺席。
良好:能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计算书内容有少量一般性计算错误,内容全面,书写清楚。
图纸图面较整洁,内容全面,图面标注经提问后基本能符合制图标准。
上课不缺席。
中等:能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计算书内容有少量一般性计算错误,内容不全,书写较清楚。
图纸图面不够整洁,内容不全,图面标注基本能符合制图标准。
上课不缺席。
及格:尚能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计算书有明显错误,内容不全,书写潦草。
图纸图面较脏,内容不全,图面标注有明显错误,经提问后尚能正确回答。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和计算,了解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基础工程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工程事业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和计算,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基础工程概述,介绍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设计原则。
2.第二章: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讲解基础工程的受力分析、承载力和稳定性。
3.第三章:基础工程的设计方法,介绍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4.第四章: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讲解基础工程的施工流程、技术和质量控制。
5.第五章:基础工程的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问题,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4.实验法:安排基础工程的实验课程,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的基础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指导书一、课程设计说明(一)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1.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全部规定内容,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2.设计图件采用计算机绘制,要求线条清晰、整洁美观,符合有关制图规范;3.设计书一律用计算机打印,文句通顺、简明扼要,文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
二、注意事项1. 每位同学应严格按所规定的题目和条件,独立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严禁抄袭。
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2. 图纸规格为2号,一律要求计算机绘图。
3. 做到图面整洁、布图合理,文字、数字及符号大小适当、书写规范。
4. 课程设计完成后,各人将设计图纸向内折叠好(图标部分向外翻出一角),并将设计计算书插入叠好的图纸内。
5. 设计资料上交截止时间:第17周星期五下午5:00(由班长或课代表收齐交指导老师)。
三、参考文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桩基工程手册,史佩栋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基础工程,周景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地基及基础工程,顾晓鲁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桩基础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高大钊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 2-96.铁道部标准司科情所.1996 (8)李克钏.《基础工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9)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桥梁地基和基础》.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78. (10)李亮、魏丽敏等主编《基础工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任务书题目1:铁路桥墩桩基础设计一.设计资料1. 线路:双线、直线、坡度4‰、线间距5m,双块式无碴轨道及双侧1.7m宽人行道,其重量为44.4kN/m。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任务指导书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性。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工程师或设计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完成某工业厂房○B 轴线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并绘制基础施工图一张。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一)根据建筑物荷载大小、地基土质情况等,合理选择基础类型和材料。
(二)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使用要求以及地下水影响等因素、确定基础埋深。
首先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可初步选择基础持力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基础埋深不得小于0.5 m 。
对于寒冷地区,确定外墙基础埋深时,应考虑地基土冻胀的影响。
主要根据持力层土质情况、冻前天然含水量、及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平均冻胀率等因素,确定地基土的冻胀性。
再根据土的冻胀性、基础形式、采暖情况、基底平均压力,确定基底下容许残留冻土层厚度max h ,然后计算基础最小埋深(还需考虑土的类别、环境对冻深等因素的影响)即:m ax m in h z d d -=选择外基础埋深时,要求基础埋深d >min d ,内墙基础埋深不必考虑地基土冻胀的影响,可以适当浅埋。
(三)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计算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的承载力。
如果地基下卧层是软弱土层(淤泥或淤泥质土),必须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并要求满足:az cz z f p p ≤+(四)根据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以及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K F ,按下式计算柱下条形基础宽度:Ld f F B G a K ).(γ-∑≥ (五)对于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通常根据抗弯刚度条件确定基础梁高度h ,取41(=h ~l )81,l 为柱距,同时还要考虑其构造要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了解各种施工工艺的优缺点。
3. 帮助学生了解基础工程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基础工程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基础工程案例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工程方案的合理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增强对基础工程学科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强调工程质量和安全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工程实践中注重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基础工程学科的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及施工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对工程学科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能够为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基础工程概念与分类:讲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包括浅基础、深基础、桩基础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基础工程概述2. 基础工程施工方法:介绍基础工程的常用施工方法,如挖掘、浇筑、打桩等,分析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3. 基础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基础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基础工程案例解析4. 基础工程质量管理:讲解基础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 基础工程质量控制5. 基础工程环境保护:介绍基础工程中的环保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2014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一.设计题目:高承台群桩基础设计二.设计资料:1.构造情况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桥面宽度(净-10m+2×1.5m),为单向双车道行驶。
每个墩上纵向设两排支座,一排固定,一排滑动。
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和钻孔灌注桩基础。
各位同学具体设计梁的情况按下式计算:梁的标准跨径(m)为:9.5+在班编号×0.5梁体(横向包括五片梁)自重(kN):(100+在班编号×2)×标准跨径盖梁自重:705kN墩柱高度:在班编号为单号的:4m;在班编号为双号的:5m;墩柱自重:在班编号为单号的:307.8kN;在班编号为双号的:384.8kN;承台平面形状:在班编号为单号的:矩形;在班编号为双号的:H形;平面尺寸宜根据自己的设计,在“基础课设基础构造图2014.pdf”的基础上进行修正,需考虑布桩的要求。
桩径:根据自己的设计,建议在0.8~1.5m间取值2.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I级、或汽车荷载公路II级,各班级荷载安排见表1。
表1桥梁2014级1-4班设计荷载一览表3 主要材料混凝土:承台与桩基1班和3班采用C35混凝土,2班和4班采用C30混凝土;钢筋:主筋钢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RB335。
以上材料设计参数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取值。
4.计算方法承台以上构件按极限状态进行荷载效应组合,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进行。
桩基础内力分析和验算,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进行。
桩基础配筋设计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进行。
5.其他参数汽车荷载冲击系数u 1:(应计算基频后确定,本课程设计简化粗略取值:单跨布载为1.15,双孔布载为1.0);支座中心至盖梁顶面的高度为0.1m。
注:设计时不考虑流水压力、风力等计算;由于承台和桩基础在横桥向的刚度较大,设计计算时不进行基础横桥向受力分析,仅考虑纵桥向弯矩及水平力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西南交通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背景基础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在各种工程领域都扮演着关键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习到土力学、基础设计、地基加固等方面的知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演练和理论融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工程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土力学和基础工程的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其实际应用。
同时,本课程还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基础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土力学、基础设计、地基加固等方面的知识。
2. 通过案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
课程设计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 理论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讲授基础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基础设计的基本方法、地基加固的技术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将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讲解,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
2. 实验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基础工程实验,包括基础设计实验、地基加固实验等。
学生将亲手操作实验设备,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操作和技能。
3. 案例演练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案例研究和演练,通过讲解实际工程案例,深入掌握基础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将组成小组,分别负责不同部分的研究,并结合理论和实践,独立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四、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应该认真参加实验,掌握基础工程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设计任务书1.1设计资料某桥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形梁。
标准跨径L,计算跨径L。
板式橡胶支座,桥面宽度为7m+2×1.0m,双车道,参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进行设计计算。
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人群荷载为3.0kN/m2。
材料:台帽、耳墙及截面a-a 以上均用C20混凝土,γ1=25.00kN/m3;台身(自截面a-a以下)用M7.5浆砌片,块石(面墙用块石,其他用片石,石料强度不小于MU30),γ2=23.00kN/m3;基础用C15素混凝土浇筑,γ3=24.0 kN/m3;台后及溜坡填土γ4=17.00kN/m3;填土的内摩擦角φ=35°,黏聚力c= 0.0。
标准跨径=23m 计算跨径=22.6m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洪水位高程离基底的距离为6.5m(a-a截面处)。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下表1.2设计标准规范[1] 魏进王晓谋.基础工程第五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19.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5.1.3进程安排1、桥台及基础构造和拟定的尺寸、绘制轮廓图 12月16日2、荷载计算 12月17日3、工况分析 12月18日4、地基承载力验算 12月19日5、基底偏心距验算 12月20日6、基础稳定性验算 12月20日7、沉降计算 12月21日8. 整理资料、电子版排版 12月21日2计算部分一、 桥台及基础构造和拟定的尺寸桥台及基础和拟定的尺寸如下图所示,基础分两层,每层厚度0.5m ,襟边和台阶宽度相等,取0.4m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资料1、地质及水文(1)河床土质:从地面(河床)至标高32.5m为软塑粘土,以下为密实粗砂,深度达30米。
(2)水文:地面(河床)标高为40.5m,一般冲刷线标高为38.5m,最大冲刷线为35.2m,常水位42.5m。
2、土质指标表1 土质指标规范规定:钻(挖)孔灌注的摩擦桩中心距不得小于2.5倍成孔直径,所以取:承台尺寸:7.0m×5.0m×2.0m。
(1)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为1.0m。
(2)桩身及承台混凝土用20号,其受压弹性模量E h =2.6×104Mpa。
(3)平面布置图如下图1所示:图1 平面布置图4、荷载情况(1)上部为等跨25m的预应力梁桥,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上纵桥向荷载为:恒载及一孔活载时:∑N=6103.4KN∑H=310.25KN(制动力及风力)∑M=4123.6KN(竖直力偏心、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矩)恒载及二孔活载时∑N=6503.24KN(2)桩(直径 1.0m )自重每延米为 78.11154)0.1(2=⨯⨯=πq KN/m (已扣除浮力)(3) 故,作用在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力为:∑N=6103.4+(7.0×5.0×2.0×25)=7853.4 KN∑H=310.25KN∑M=4123.6+310.25×2.0=4744.1KN •M恒载及二孔活载时:∑N=6503.24+(7.0×5.0×2.0×25)=8253.24KN (4)则拟定桩基础采用冲抓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桩。
二、 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初步反算桩的长度,设该桩埋入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一般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3,则:N h =[P]=21U ∑i i l τ +λm 0 A{[σ0]+K 2γ2(h 3-3)}当两跨活载时:N h =424.8253 + (38.5-35.2) ×11.78 +21×11.78h (kN) =2102.18 + 5.89h (kN)计算[P]时取以下数据:桩的设计桩径为1.0m ,冲抓锥成孔直径为1.15m ,U=π×1.15=3.61m ,A=π×1.02/4=0.785㎡ , λ=0.70 , m 0=0.8 , K 2=6.0 ,[σ0]=550kpaΥ2=7.2812)]5.322.35([12)5.325.40(-+⨯--+⨯-h h=hh++3.5126.63 (kN/㎡) (已扣除浮力)τ1=30kpa , τ2=110kpa[P]=21×3.61×[2.7×30 + (h-2.7)×110] + 0.7×0.8×0.785×{550 + 6.0×hh++3.5126.63(h+3.3-3)} = N h = 2102.18 + 5.89h所以,则解一元二次方程得:h=9.99m现取 h=10m ,桩底标高为25.20m ,桩的轴向承载力符合要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程实践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分类、功能及在工程结构中的作用。
3. 帮助学生理解基础工程与上部结构、地质环境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基础选型、设计和计算。
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工具进行基础工程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在项目中有效地与各方进行沟通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增强工程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基础工程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
3. 引导学生关注基础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基础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础工程知识体系,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工程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互动、探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基础工程概述:介绍基础工程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在工程结构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2. 地基与基础设计原理:讲解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处理方法、基础选型及设计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章3. 基础工程设计计算:教授基础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静力法、动力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4.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介绍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5. 基础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典型基础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6. 基础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基础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新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2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知识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桩基础的设计和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普通桥梁桩基础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桩型、桩长,熟练的进行桩基础的设计计算,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2.教学要求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计算,要求同学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基本要求如下:1、时间要求:一般为两周;2、任务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3、知识和能力要求: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桩基础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
二、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
该桥梁上部结构为n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
该桥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桩,桩的设计直径d及桩身材料如表1所示,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 =(0.2~0.6)d 。
表1直径(m )材料跨径L (m ) 基桩根数墩柱 桩身 混凝土钢筋①22① 1.30 1.40aC30AHRB335 ②282② 1.40 1.50 ③ 1.50 1.60bC25BHRB400③323④1.601.702地质与水文资料:河面常水位标高为44.50m ,地面(河床)标高40.30m ,一般冲刷线标高39.50m ,最大冲刷线标高为35.50m ,承台顶面标高也为40.30m ,墩顶标高:49.90m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综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工程专业人才的必要条件。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完成工程设计任务。
二、课程设计目标1、理论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力: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工程设计和生产操作。
3、设计能力:具有独立、创新地完成专业工程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有效地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5、综合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够认真履行职业道德义务,注重工程质量与安全。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实验操作、综合设计三个方面,具体包括:1、理论学习:这部分主要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土力学等,旨在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的认知能力。
2、实验操作: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逐步掌握实践技能,包括土工试验、混凝土试验、钢筋混凝土柱试验等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综合设计: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前两部分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设计,包括建筑结构设计、水利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四、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阅读相关课程材料,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2、参加实践操作,掌握实践技能。
3、参与综合设计,完成设计任务。
五、课程设计评价本课程设计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
主要方式包括:1、理论知识考试:通过考试,测试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程度。
2、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测试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综合设计考评:通过综合设计的考评,测试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程论文:学生需要撰写课程设计论文,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学生作业要求1、学生需要认真阅读相关课程材料,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基础工程设计
基础工程设计(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适用课程:《基础工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单位:襄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一)上部结构资料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边柱与角柱截面为400*400mm 2,中柱截面为500*500 mm 2,柱间距均为6m 。
F1=(6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F2=(11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F3=(20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
F3F3F2F2F2F2F1F1F1F1F2F2(二)地质资料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
地下水埋深为5m ,无腐蚀性。
4粉土可塑中密2256205粉土可塑密实未揭开2528学号1-10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填土粉土根据学号,选择填土层厚度为,粉土层厚度为。
(三)设计内容: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方案二:柱下条形基础方案三:桩基础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1.选择持力层,设定埋深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4.计算各基础的沉降量(只考虑正交方向相邻基础的影响),并验算沉降差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调整基础大小后再验算5.验算软弱层强度,调整基础埋深6.设计各基础剖面,并计算配筋6.绘制施工图。
要求:1.计算书要求手写,采用A4白纸,字迹工整,计算步骤齐全,内容完整,计算简图线条清晰,比例正确;2.图纸要求手绘、电脑绘制都可以,用A3纸打印,包括一张基础平面布置图,一张基础剖面及平面配筋详图。
图纸出现两份及两份以上雷同者,包括原创者,成绩均为不及格。
3.上交成果时,任务书、计算书、图纸依序装订在一起。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范例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设计2、1、1选择持力层因为下卧层有软弱层,故基础要浅埋,基础埋深d=2米。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工程材料和结构设计原理,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了解基础的施工工艺和工程管理方法,理解工程实施的流程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基础工程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工程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图纸和施工图纸,进行基础的工程测量和施工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解决工程问题的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认识到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基础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处于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
因此,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础工程概述- 工程基本概念- 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基础工程的分类及应用2. 工程材料- 常见工程材料的特点及用途- 材料的选择与合理应用3. 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常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 结构稳定性与强度计算4. 施工工艺与工程管理- 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方法- 工程质量、安全与环保管理5. 实践案例分析- 常见基础工程案例解析- 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 案例讨论与经验总结教学大纲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基础工程概述第二周:工程材料第三周:结构设计原理(一)第四周:结构设计原理(二)第五周:施工工艺与工程管理第六周:实践案例分析(一)第七周:实践案例分析(二)第八周:复习与总结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基础工程知识,同时注重实践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上部结构资料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柱截面为400*400mm 2,F1=724kN ,F2=1424kN ,F3=2024kN 。
(二)地质资料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
地下水埋深为5m ,无腐蚀性。
F2F1F2F3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1、选择持力层设基础埋深d=2.5m ,这时地基持力层为粉土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根据标贯击数N=12查表得:kPa f ak 156)140180(10151012140=-⨯--+=因为埋深d=2m>0.5m ,故还需对ak f 进行修正设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3m 。
查表得修正系数ηb =0.5,ηd =2.0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a =f ak + ηd γm (d-0.5)=156+2×20.2×(2.5-0.5)=236.8kPa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基础埋深d=2m ,分析该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可知,柱子受三种不同荷载,把受荷载为724KN 的基础作第一类基础,受荷载为1424KN 的基础为第二类基础,受荷载为2024KN 的基础为第三类基础 (1)、第一类基础,其轴心荷载F1=724KN ,则有:m d f F b G a 69.15.2208.23674.072411=⨯-⨯=-≥γ取1b =1.7m ,因b <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2)、第二类基础,其轴心荷载为F2=1424KN ,则有:m d f F b G a 38.25.2208.23674.0142422=⨯-⨯=-≥γ取2b =2.4m ,因b <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3)、第三类基础,其轴心荷载为2024KN ,则有:m d f F b G a 83.25.2208.23674.0202433=⨯-⨯=-≥γ取3b =2.9m ,因b<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4、验算软弱层强度和沉降量(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1)第一类基础kPa f a 8.236=基底处总竖向力:KNG F k k 26.6805.2207.174.07242=⨯⨯+⨯=+基基底平均压力:kPa f kPa A G F P a k k k 8.23638.2357.126.6802=<==+=(可以) 2)、第二类基础kPa f a 8.236=基底处总竖向力:KN G F k k 76.13415.2204.274.014242=⨯⨯+⨯=+ 基基底平均压力:kPa f kPa A G F P a k k k 8.23694.2324.276.13412=<==+=(可以)3)、第三类基础kPa f a 8.236=基底处总竖向力:KN G F k k 26.19185.2209.274.020242=⨯⨯+⨯=+ 基基底平均压力:kPa f kPa A G F P a k k k 8.23609.2289.226.19182=<==+=(可以)(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1)第一类基础由43.16.5/8/21==s s E E 50.047.17.1/5.2/>==b z 查表得︒=47.21θ393.0tan =θ,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kPa z b z l P lb cd k 78.39)393.05.227.1()5.22.2038.235(7.1)tan 2)(tan 2()(22z =⨯⨯+⨯-⨯=++-=θθσσ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kPa cz 1015.22.205.22.20=⨯+⨯=σ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m KN zd czm /2.20=+=σγkPa f az 06.240)5.05(2.204.18.112=-⨯⨯+=验算:az z cz f kPa <=+=+78.14010178.39σσ(可以) 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满足要求2)第二类基础由43.16.5/8/21==s s E E 50.004.14.2/5.2/>==b z 查表得︒=04.21θ385.0tan =θ,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kPa z b z l P lb cd k 18.56)385.05.224.2()5.22.2094.232(4.2)tan 2)(tan 2()(22z =⨯⨯+⨯-⨯=++-=θθσσ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kPa cz 1015.22.205.22.20=⨯+⨯=σ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mKN zd czm /2.20=+=σγkPa f az 06.240)5.05(2.204.18.112=-⨯⨯+=验算:az z cz f kPa <=+=+18.15710118.56σσ(可以) 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满足要求 3)第三类基础由43.16.5/8/21==s s E E 50.086.09.2/5.2/>==b z 查表得︒=86.20θ381.0tan =θ,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kPa z b z l P lb cd k 69.64)381.05.229.2()5.22.2009.228(9.2)tan 2)(tan 2()(22z =⨯⨯+⨯-⨯=++-=θθσσ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kPa cz 1015.22.205.22.20=⨯+⨯=σ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m KN zd czm /2.20=+=σγkPa f az 06.240)5.05(2.204.18.112=-⨯⨯+=验算:az z cz f kPa <=+=+69.16510169.64σσ(可以)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满足要求(3)、验算沉降量分析柱网布置图可得,只须验算四个基础的沉降量即可,分别设为a 、b 、c 、d ,如下图所示:1)、计算基础a 的沉降kN mm l E r a aa/0544.088.07.184.011202=⨯⨯-=-=ωμδkN mm r E ab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ad/00557.06814.34.011202=⨯⨯-=-=πμδ mmF F F s ad ab aa a 25.55142400557.0142400557.07240544.0221=⨯+⨯+⨯=⋅+⋅+⋅=δδδ 2)、计算基础b 的沉降kN mm l E r b bb /0385.088.04.284.011202=⨯⨯-=-=ωμδkN mm r E ba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bc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be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mmF F F F s be bc ab bb b 06.78142400557.020*******.072400557.014240385.02312=⨯+⨯+⨯+⨯=⋅+⋅+⋅+⋅=δδδδ 3)、计算基础c 的沉降kN mm l E r c cc /0319.088.09.284.011202=⨯⨯-=-=ωμδkN mm r E cb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ch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cf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mm r E cd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mmF F F F F s cd cf ch cb cc c 55.99142400557.0142400557.020*******.0142400557.020240319.022323=⨯+⨯+⨯+⨯+⨯=⋅+⋅+⋅+⋅+⋅=δδδδδ 4)、计算基础d 的沉降kN mm l E r b dd/0385.088.04.284.011202=⨯⨯-=-=ωμδ kN mm r E dg/00557.06814.34.011202=⨯⨯-=-=πμδ kN mm r E dc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kN mm r E da /00557.06814.34.011202=⨯⨯-=-=πμδmmF F F F s da dc dg dd d 23.7472400557.020*******.072400557.014240385.01312=⨯+⨯+⨯+⨯=⋅+⋅+⋅+⋅=δδδδ 5)、a 、b 两基础的沉降差mm s s a b ab 81.2225.5506.78=-=-=∆根据框架结构相邻柱基沉降差允许值可知:[∆]=mm l 12002.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规定设计).
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一部分柱式墩配多排桩基础1 拟定桥墩及基础尺寸1.1 标高推算及铅垂方向尺寸拟定墩帽顶面标高:从水文角度出发,推算墩帽顶面标高。
计算水位=设计水位+波浪壅水等=104+0.114 =104.114m梁底标高=计算水位+安全净空=104.114+0.5=104.614m裸梁顶面标高=梁底标高+梁高=104.614+1.7=106.314m墩帽顶面标高=梁底标高-支座及垫石厚度=106.314+0.18=106.494m墩帽厚度:根据桥的规模,满足《桥规》有关最小厚度的要求,自行拟定1.2m.1.6m承台顶面标高:考虑冰冻、撞击及方便基础施工决定99.87m。
承台厚度:为谋求较大刚度,按照《桥规》,承台厚度应不小于1.5m,1-2倍桩径2m。
承台底面标高=承台顶面标高—承台厚度=99.87-2=97.87m墩高=墩帽顶面标高—承台顶面标高=106.494-97.87=8.624m墩柱长度=墩高—墩帽厚度=8.624-1.2=7.424m桩长及桩底标高:由计算决定。
1.2 顺桥方向尺寸拟定墩帽宽度:根据标准跨径、计算跨径、支座垫板宽度,进行设计。
支座垫板尺寸见JTT_663-2006_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
b>f+a/2+a’/2+2C1+2C2=0.88+0.3/2+0.3/2+2*(0.2+0.1)=1.18m,取b=2m 墩柱直径:墩帽宽度—2C1,取整。
2-2*0.2=1.6m承台宽度:570cm。
1.3 横桥方向尺寸拟定墩帽长度:根据主梁间距、横桥向主梁片数、支座垫板宽度、防震挡块尺寸,满足安放主梁的要求。
同时考虑施工方法。
2.35*5+0.5*2+0.3*2=13.35m墩柱间距:对墩帽受力有利。
13.35*3/5=8.01m承台长度:根据墩柱间距与直径、桩的排数、直径、间中距要求、边桩外缘到承台边缘的最小净距要求,自行拟定。
8.01+2.5=10.51m2 承台底面形心荷载计算2.1 荷载类型(本次时间有限,简化如下)2.1.1承台底面形心竖向荷载包括:①结构自重(防撞墙、防撞护栏、桥面铺装、主梁、垫石、盖梁、墩柱、承台等)、②汽车(及冲击)活载布载方式:简支梁为该墩相连两跨满载,计算该墩分担的量;连续梁需按该墩的支反力影响线进行最不利布载2.1.2承台底面形心水平荷载包括:制动力布载方式:整联制动,滑板支座不分担,固定支座分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土力学》和《基础工程》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桩基础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
本课程设计拟已知其柱底荷载、工程地质条件、拟建筑物的环境等进行基础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对桩基础包括桩位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及施工说明。
基础设计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二、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步骤1、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桩基应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进行下列承载能力验算和稳定性验算:(1)应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分别进行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力计算。
(2)应对桩身和承台承载力进行计算:对于桩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且长径比大于50的桩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尚应按施工阶段的吊装、运输、堆放和锤击作用进行强度验算;(3)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础应验算整体稳定性;(5)对于抗浮、抗拔桩基,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6)对于抗震设防区的桩基,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下列建筑桩基应进行沉降计算:(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非嵌岩桩和非深厚坚硬持力层的建筑桩基;(2)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形复杂、荷载分布显著不均匀或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桩基。
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2)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效应、风载效应标准组合;(3)在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确定尺寸和配筋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2、桩基础设计的基本资料(1)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土层的分布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地下水埋藏情况、试桩资料或邻近类似桩基工程资料、液化土层资料等;(2)建筑物情况: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等;(3)建筑场地与环境的有关资料;(4)施工条件的有关资料:施工机械设备、水电供应条件、施工机械的进出场及现场运行条件等。
3、桩基础的一般构造要求1)、混凝土预制桩(1)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边长不应小于200mm;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边长不宜小于350mm。
(2)采用锤击法沉桩时,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如采用静压法沉桩时,其,打入桩桩顶(4~5)d长度范围内箍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4应加密,并设置钢筋网片。
(3)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采用静压法沉桩时,可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C20,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预制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2)、混凝土灌注桩灌注桩应按下列规定配筋:1 配筋率: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桩径取高值);对受水平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和嵌岩端承桩应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并不应小于上述规定;灌注桩的配筋与预制桩不同之处是无需考虑吊装、捶击沉桩等因素。
正截面最小配筋率宜根据桩径确定。
另外,从承受水平力的角度考虑,桩身受弯截面模量为桩径的3次方,配筋对水平抗力的贡献随桩#增大显著增大。
从以上两方面考虑,规定正截面最小配筋率为0.2%~0.65%,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
2 配筋长度:1)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宜沿桩身通长配筋;2)摩擦型灌注桩配筋长度不小于2/3桩长;当受水平荷载时,配筋长度尚不宜小于α/0.4(α为桩的水平变形系数);3)对于受地震作用的基桩,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进入稳定土层一定深度;4)受负摩阻力的桩、因先成桩后开挖基坑而随地基土回弹的桩,其配筋长度应穿过软弱土层并进入稳定土层,进入的深度不应小于(23)d;5)抗拔桩及因地震作用、冻胀或膨胀力作用而受拔力的桩,应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3 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其极限承载力受配筋率影响大,主筋不应小于128φ,以保证受φ。
对抗压桩和抗拔桩,为保证桩身钢筋笼成型刚度以及桩身承载力的可拉区主筋不小于312φ,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60mm;靠性,主筋不应小于6104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混凝土预制桩尖不得低于C30;5 灌注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混凝土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
3)、承台承台除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需要外,尚需满足如下构造要求才能保证实现上述要求。
(1)、承台尺寸:对于柱下独立承台,其平面形状通常为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和正多边形。
承台的构造尺寸,除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和上部结构需要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承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150mm 。
这主要是为满足嵌固及斜截面承载力(抗冲切、抗剪切)的要求。
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75mm ,主要是考虑到墙体与承台梁共同工作可增强承台梁的整体刚度,受力情况良好。
②、条形承台和柱下独立桩基础承台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高层建筑板式筏形基础承台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 ,是为满足承台基本刚度、桩与承台的连接等构造要求。
③、承台埋深应不小于600mm ,且应满足冻胀等要求。
(2)、承台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材料及其强度等级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和抗渗要求。
承台底面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50mm ,当无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
此外尚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
(3)、承台的钢筋配置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2.2条规定4.2.2条规定1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钢筋应通长配置,对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宜按双向均匀布置,对三桩的三角形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主要是为保证桩基承台的受力性能良好,根据工程经验及承台受弯试验对矩形承台将受力钢筋双向均匀布置;对三桩的三角形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为提高承台中部的抗裂性能,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
承台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 ,间距不宜大于200mm 。
主要是为满足施工及受力要求。
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具体工程的实际最小配筋率宜考虑结构安全等级、桩基承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
2 柱下独立两桩承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深受弯构件配置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
3 条形承台梁的纵向主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关于最小配筋率的规定,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2φ,架立筋直径不宜小于10,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φ。
承台梁端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构造应与柱下多桩承台的规定相同。
4筏板承台板或箱形承台板在计算中当仅考虑局部弯矩作用量,考虑整体弯曲的影响,在纵横两个方向的下层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15%;上层钢筋应按计算配筋率全部连通。
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 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 、间距不大于300mm 双向钢筋网。
(4)、桩与承台的连接桩与承台的连接宜符合下列要求:①、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对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②、桩顶主筋深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5倍主筋直径。
对于抗拔桩,桩顶纵向主筋的锚固长度应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
③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连接构造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设置承台,将桩与柱通过承台相连接;二是将桩与柱直接相连。
实际工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4、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步骤(1)、确定桩基持力层关于桩端持力层选择和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要求,桩端持力层是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关键性因素,不仅制约桩端阻力而且影响侧阻力的发挥,因此选择较硬持力层为桩端持力层至关重要;其次,应确保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有效发挥其承载力,进入持力层的深度除考虑承载性状外尚应同成桩工艺可行性相结合。
一般应选择压缩性低而承载力高的较硬土层作为持力层,同时考虑桩所负荷载特性、桩身强度、沉桩方法等因素。
根据桩基承载力、桩位布置、桩基沉降的要求,并结合有关经济指标综合评定确定。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 ,砂土不宜小于1.5d 。
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 。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 (d 为桩径)同一结构单元避免采用不同类型的桩。
同一基础相邻桩的桩底标高差,对于非嵌岩端承桩不宜超过相邻桩的中心距,对于摩擦型桩,在相同土层中不宜超过桩长的1/10。
当持力层较厚施工条件许可时,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达到桩端阻力的临界深度。
砂与碎石类土的临界深度为(3~10)d ,随其密度提高而增大;粉土、粘土的临界深度为(2~6)d ,随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的减小而增大。
根据土层的竖向分布特征,尽可能选定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和下卧层,从而可初步确定桩长,这是桩基础要具备较好的承载变形特性所要求的。
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粘性土、粉土、中密或密实砂土、砾石土以及中风化或微风化的岩层,是常用的桩端持力层,如果饱和软粘土地基深厚,硬土层埋深过深,也可采用超长摩擦桩方案。
(2)、确定桩型、外形尺寸和构造随着桩基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桩型的种类日益增多、工艺日趋成熟,对于某一个工程,往往并非只有某一种桩型可以选用,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对桩型的选择作了如下的规定:同一结构单元宜避免采用不同类型的桩。
设计时应根据结构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地质环境、施工工艺设备、施工队伍水平和经验以及制桩材料供应等条件综合考虑,选择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桩型、成桩工艺、桩的截面尺寸和长度以及桩端持力层等。
(参见规范附录A )桩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桩端持力层的选择。
根据上面持力层的选择而确定。
(3)、确定单桩承载力通常将群桩基础中的单桩称为基桩;低承台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称为复合基桩;考虑由承台底地基土与桩共同承受荷载的桩基础称作复合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