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细读文本,又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呢?语文教学领域的文本细读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解读理念,是一条提升课堂品质的必由之路,是一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当努力实践文本细读。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小学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文本细读的方法。

1.抓住关键字词仔细推敲
文本细读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

特别是对那些关键字词,要仔细推敲,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小儿垂钓》写的是: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乱草和青苔上,身影掩映在草丛中。

听到有过路人问路,他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而不敢答话。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

诗中的“招”字,就值得细细琢磨:既然小孩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为什么不向路人“摇”手,反而要向路人“招”手呢?只要做做动作,再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就能明白。

“招”字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路人”的问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一点,他会轻声作答。

教学中,通过对这个字眼的推敲,可以使得垂钓小儿天真、可爱和机灵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地构建起来。

2.抓住文眼还原真实情境
在细读文本时,可以通过抓“文眼”来还原情境,揣摩人物精神。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课《梅兰芳学艺》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着力描写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揭示出“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道理。

细读时如果能抓住“眼神”这一文眼,在教学中还原当时的情境,就能使学生对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

文中有一处是这样写的:“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紧盯”“注视”不是一般地看,而是牢牢地盯,专注地看。

他不是只偶尔看一会儿,而是“常常”这样看,一看就是数小时。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还原真实的情境,看看眼睛有什么感觉。

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注视教室的时钟秒钟的转动来体验“紧盯”和“注视”。

可以说,用不了数分钟,学生就会觉得眼睛疼,脖子酸,身体僵硬。

如此,便能引领学生充分领悟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

3.通过对比阅读来加深理解
一些名家的作品在编入教材时会有删减改动,我们可以将课文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课文,是著名学者季羡林的一篇优秀散文。

它描绘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如果细心地读这篇课文,会产生一些疑问。

比如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这句话中有一个“也”字,上文并没有讲别处还有夹竹桃,这里的“也”似乎有点承接不上,这是怎么回事?这时,我们可以去阅读原文,原文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
下,正对着大门口。

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是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读了这段文字,再联系季羡林的生活经历:作者1962年10月访问缅甸时,在异国他乡巧遇小时候在故乡常见的夹竹桃,从而引起他无限思绪,激发了创作热情,从而写下了这篇散文。

这样,就让人明白,这篇文章所描写的夹竹桃,里面承载着作者沉甸甸的乡情。

通过对比阅读,可使读者对《夹竹桃》这篇课文有更深切的理解。

4.通过查阅资料来感悟作品
文本细读除了读原文,查阅必要的资料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悟作品。

这些资料包括:作家的生平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这些内容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赞美它的强大生命力。

笔者初读这篇文章时,总感觉文本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着独特的内涵,但却无法将这种感受传达给学生。

再读时,文章第八小节开头“我家乡的灞河……”这句话,提醒我通过多种途径去找作家的相关资料:陈忠实,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西安市灞桥区人。

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

1998年,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白鹿原》是他在老家的小屋写成的,门前他亲手栽下的法国梧桐,见证了他几年来所付出的艰辛,所耗费的心血,所忍受的寂寞……查阅了这些资料,再对课文静心细读,渐渐地从华丽的词句、流畅的语言中读出了课文的磅礴气势。

文中把青海高原柳与家乡灞河柳树作了比较,写出了这株柳树的“神奇”——它具有不抱怨命运、不畏惧生存艰险的品质。

作家是在借这株柳树来赞美具有柳树品格的人,而文章其实就是作家人生哲学的生动体现。

这样细读文本后,我也就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了。

文本细读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既要多元解读又要考虑教学的主导倾向,要把握好文本的教育价值。

同时,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

教学中教师要换位思考,深入浅出,从文本走向“生本”。

另外,语文教师如果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这根拐棍,而不愿对文本进行静心细读,那么,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性功底——解读教材的能力就会丧失殆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