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140例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140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50341b14791711cc79174a.png)
[ 5 ] 北京中医院.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M】 . 北京: 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
20 0 2: 2 1 - 2 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影响全世界1 %~ 3 %的
人 口,其高发病率和 对生 活质量 的影响可 以与 其他更严重的疾病相提
5 0 6 ・中医中药 ・
病例 的排除标准合并有 严重的心 、肝 、肺 、肾等 内脏疾病及造血 系统 等严 重原发性疾病 、高 血脂患者 、妊娠和 哺乳 期妇女 ,精神病患者 , 治疗 期间随意 中止或改变治疗 方法 者。
1 . 3治疗方法
S e p t e mb e r 2 01 3 , V o 1 . 1 1 , No . 2 7
[ 4 ] 丁晓岚 , 王婷琳 , 沈侠威 , 等. 中国六省市银 屑病流行 病学 调查 [ J ] - 中 国皮肤 性病学 , 2 0 1 0 , 2 4 ( 7 ) : 2 9 8 .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t - = 4 . 0 7 和9 . 8 4 , P<0 . 0 1 ),治疗组疗效优
有 :①对T 细胞活 化的调节作 用 ;②对 Y干扰素的诱导 作用 ;③活化
P A S I 评分计算疗效指数 。疗效指数= ( 治疗前P A S I 积分. 治疗 后P AS I 积 分 )/ 治疗前P A S I 积分 X 1 0 0 %。治愈 :皮损 全部消退 ,疗效 指标P AS 1 分值 下降9 0 %以上 ,显 效 :皮损 明显消退 , P AS I 值下 降8 0 %以上 I好
记 录患者用药前后 的病 情变化 ,根据 皮损 的面积及严重程度进 行
蝉蜕、白藓皮、防风祛风止痒, 组方共有活血化瘀,祛风解毒的功效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d21cbdb7360b4c2e3f64cf.png)
154内蒙古中医药第 38 卷2019 年 9 月第 9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9 2019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 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中华 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15:6.[33] 唐诗韵,彭丽,宋宗谄,等.通络法在慢性尊麻疹诊治中的运 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 12):2521-2523.[34] 陈剑梅,郭峰,金实.金实从络病辨治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管炎 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 3972-3974.[35] 张晓明.基于络病学说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微观” 辨病治疗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 学习班会议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中华中 医药学会,2014:3.[36] 周春贤,梁金春,吴婉青.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 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4):418-419,422.[37] 蒋真真,赵智强.活血药在胃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8,24(11):24-26.[38] 刘宇旻,朱方石.活血化瘀对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1):2299-2301.[39] 倪建波,郭传勇,王兴鹏.非可控性炎症和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 17): 1417-1420.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朱吕群|陈朝明"(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2)摘要乳腺增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针灸治乳腺增生
![针灸治乳腺增生](https://img.taocdn.com/s3/m/013fc5122f60ddccda38a0a5.png)
针灸治乳腺增生文章目录*一、针灸治乳腺增生 *二、中医怎么看乳腺增生*三、哪些小毛病容易引发乳腺增生针灸治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乳房部的一种非炎症疾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同时或相继出现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
本病多发于20~45岁女性,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中医治疗中的采用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佳。
第一步、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
肝郁气结者配太冲;肝肾阴虚者配太溪;伴有月经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困痛者配外关。
第二步、操作:以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
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G6805-Ⅰ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治疗暂停,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全部停服。
第三步、体会: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疼痛有肿块,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恼怒、伤肝、思虑伤脾致气血郁结于乳房而成癖。
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
中医怎么看乳腺增生中医对乳腺增生采取对证治疗,分型辩证:婚前婚后、产前产后、孕前孕后。
根据患者的体质大至分4型:1、肝郁型:其症多见乳房胀痛结块,多于经前或生气后加重,疼痛可向肩背腋下放散,胸闷不舒,腹胀纳差,月经周期紊乱,舌质不红或有瘀斑,脉弦。
掌色无华,纹线杂乱在手腕纹靠掌的连接处。
2、肝火型:其症多见乳房胸胁灼热胀痛,两乳结块,生气后乳痛加剧,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目赤,月经错前,舌红苔黄,脉弦数,掌色赤存红点。
3、肝肾阴虚型:其症多见乳房结块疼痛,时轻时重,胸闷,胁肋隐隐伴痛,头晕目眩,手足心发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4、气血双虚型:其症多见乳房结块疼痛,劳累后加重,身倦乏力,纳差,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面色不华,舌淡,脉沉细。
中医温针灸鱼际穴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医温针灸鱼际穴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24a600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1.png)
中医温针灸鱼际穴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应用中医温针灸鱼际穴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25例,推拿治疗)和对照组(25例,温针灸鱼际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内分泌激素水平。
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内分泌激素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温针灸鱼际穴的疗效与常规推拿相比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平稳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
【关键词】温针灸鱼际穴;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推拿;内分泌激素水平乳腺增生是一种妇科疾病,出现原因是乳腺组织退行性变化、增生,中医常用推拿治疗、中药治疗,效果缓慢。
中医温针灸是针灸与艾灸结合对人体穴位进行治疗,可保证患者血脉通畅,治疗穴位目的为了温经通脉,调理气血。
本文研究中医温针灸鱼际穴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从2019年5月-2020年5月,1年内我院接诊的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被确诊。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周期性乳腺增生10例,非周期性乳腺增生15例,平均41.07±7.23岁),对照组(25例,周期性乳腺增生18例,非周期性乳腺增生7例,平均43.28±7.69岁)。
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1.2.1推拿治疗对照组应用推拿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取仰卧位,按压中府、膻中、章门、屋翳、乳根2分钟,保持体位不变,增生结节穴位重点按揉。
1.2.2温针灸鱼际穴治疗观察组应用温针灸鱼际穴治疗,用1.5寸以上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留针时将2cm艾灸条段套在柄针上,艾灸条(艾条统一采用同一规格或某一厂家、同一批次的艾条,以确保其发挥的作用相同)与皮肤放置距离为3cm以上,燃烧过程中,5乘以3cm硬纸块剪开置于鱼际穴,保护皮肤。
中医内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内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20d1e2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e.png)
doi:10. 3969 / j. issn. 1008 - 8849. 2021. 08. 025
[中图分类号] R655.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8849(2021)08 - 0903 - 05
乳腺增生病( hyperplasia diseases of breastꎬHD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1 Marꎬ 30(8)
903
中医内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陈诗雨ꎬ王 群ꎬ缪 霓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ꎬ上海 200021)
散结ꎬ健脾养血、行气散结ꎬ疏肝健脾ꎬ理气通络ꎮ
最高ꎬ两药一温一凉、一散一收ꎬ养血和血ꎬ柔肝缓
4 临床治疗
急ꎬ可成为治疗乳癖病之要药ꎮ 裴正学教授结合自
4 1 周期疗法 根据月经周期治疗又称周期疗法ꎬ
身多年经验认为女子以肝为先ꎬ故该病重责于肝ꎬ肝
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一种常用手段ꎮ 目前ꎬ运用该
主疏泄ꎬ若失条达则肝郁气滞ꎬ久而痰凝内生ꎬ阻滞
905
于肾阳不足导致的冲任失调型乳癖灵活运用二仙汤
仁、红花、香附、王不留行、鳖甲、穿山甲等) 对于改
加减方( 以仙茅、淫羊藿、鹿角霜加味) 治疗ꎬ可取得
善气滞血瘀型该病有良好疗效ꎮ 对于痰瘀凝结型患
ꎮ 王国斌教授认为乳癖虚证多因素体
者ꎬ可以从肝脾胃入手ꎬ用药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瘀
阳虚、气血亏虚所致ꎬ故治疗上应以阳和通腠、温补
实践ꎬ总结疾病特点ꎬ为临床提供了治疗本病的宝贵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探讨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5dd8ac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b.png)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探讨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12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小金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乳房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2、PRL、P、LH等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乳腺腺体层厚度、肿块直径、输乳管内径、超声低回声区直径等乳房变化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接受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乳房状况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针刺;性激素;乳房状况乳腺增生是女性群体的常见疾病,是乳腺正常结构的改变,属于病理性增生[1]。
乳腺增生患者的性激素发生变化,乳腺生长发育和功能出现异常,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负面影响,需要积极的对患者治疗[2]。
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是乳腺增生中常见的辨证分型,以往临床上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但是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多需要联合其他方法治疗[3]。
本文主要研究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效果,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12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
对照组中,年龄为26-57岁,平均(41.52±3.09)岁;病程为1-12个月,平均病程为(6.61±0.43)个月。
观察组中,年龄为26-58岁,平均(41.90±3.11)岁;病程为1-13个月,平均病程为(6.95±0.44)个月。
“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获显效
![“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获显效](https://img.taocdn.com/s3/m/11565c71be1e650e52ea9980.png)
“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获显效
某女士,45岁。
患双侧乳腺增生症5年,经多次体检,病情有发展,医生提示定期复查。
现将我治疗该患者的情况介绍如下:我在研读杨维杰前辈所著《董氏奇穴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过程中,发现此书中对于治疗妇科疾病包括乳腺增生有些独特穴位,我便把其中一些穴位挑选出来,组成了两个方子:一是将妇科穴、下三皇加气海组成一个方子。
二是将三重穴倒马,四花中、副加膻中组成第二个方子。
我用这两个方子轮换给该患者治疗共六个疗程(注:两个方子中的穴位互有调用。
一个疗程为7天,两个疗程中间稍有休息)。
针灸治疗结束后,该患者再次到医院检查,结果没有再发现乳腺增生症状。
当时该患者反复说明曾多次检查确有增生,并出示以前体检记录。
此医生于是又请来另外一位医生共同检查,结果还是正常,未发现有增生。
到现今已过了两年,该患者乳腺增生症始终没有复发。
此例明证,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确有显效。
但因我对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的用穴方法、机理理解比较肤浅,所以将此例提交到论坛,烦请各位师友给以指教。
王全民:
这两个董氏针灸对乳腺增生的处方,用的很好。
在1973年董师亲自编着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有关乳房方面毛病,除了董氏奇穴外,也用了十四经的穴道,请叁考。
乳腫大:
-指三重穴
-三重穴(包括乳癌,乳痰,乳疼)
乳痛:
-陽輔穴/光明穴/外丘穴。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62b7a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c.png)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进展张聪;车依檀;张永臣【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07【总页数】3页(P745-746,747)【作者】张聪;车依檀;张永臣【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355.8乳腺增生症是一种既非感染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伴有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好发于25~45岁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居乳房疾病的首位,约占75%[1]。
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较多,非手术疗法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中针灸疗法因其具有简便、效廉、安全、有效的独特优势,更是受到极大地关注和重视,笔者现将近10年以来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1 单纯针刺治疗李庆等[2]采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502例。
在患者背部第4、5腰椎旁开4~5cm的区域内找到红色反应点,将此点作为治疗部位,以“阴阳、相对、平衡、反应”的新针刺八字疗法作为基本原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结果治愈431例,显效50例,有效21例。
王丽等[3]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58例,并随机分为针刺组和乳癖消组。
针刺组以屋翳、膻中、合谷、肩井、天宗、肝俞为主穴,配穴根据临床情况选取。
乳癖消组口服乳癖消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针刺组92.86%、乳癖消组46.67%。
张智敏等[4]治疗气郁型乳腺增生症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1.7%。
邓君林[5]将乳腺增生10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用乳癖消片合逍遥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取膻中、足三里(双侧)、太冲(双侧)、阳陵泉(双侧)进行常规针刺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90%。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治疗及病理分析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治疗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ee9a12bb68a98271fefa2e.png)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治疗及病理分析在医学界,乳腺增生病(hyperplasticdiseaseofbreast,HDB)是以腺泡上皮、导管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一种或多种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乳房疾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2%~3%的患者可发生囊性增生而成癌[1].笔者就近几年来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及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又名“乳痞”、“乳中结核”、“奶积”等。
“乳痞”之名首见于华佗《中藏经》[2],《疡医大全》引用陈实功言:“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3]”. 1.1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病的病因与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
邱幼冬等[4]认为乳房乃肝经循行部位,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若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伤脾,使痰湿内生,痰瘀互结。
冲任隶于肝肾,同时肝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本人系就职十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也有赖于肾气的温煦滋助。
肾气不足,气血生化运行乏力,久之而有痰瘀之变。
乳癖为病,肾气不足、肝失所养、肝气郁结是根本,气滞痰阻血瘀为其标。
周莉娜[5]认为,乳腺增生与情志、饮食、劳倦以及先天体质因素有关,概括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痰凝血瘀。
赵敏霞[6]认为因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故乳腺疾病往往由郁、怒、忧、思等引起,以肝胃气滞、气火内盛、瘀血痰浊型为多见,心脾两虚型较少。
石爱君[7]总结病机为肝郁痰凝,肝脾失和;水不涵木,冲任失调;子病及母,热瘀互结;痰阻气机,久郁成癖。
1.2辨证分型乳腺增生病在临床中一般分为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和痰瘀凝结型。
治疗方面,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摄冲任为主。
李永刚[8]总结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该病的疗效,分为肝郁型、肾虚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证实辨证分型治疗总有效率为99.34%,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中成药对照组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从乳腺增生与冲任失调及冲任与肝、肾的关系方面探讨了冲任失调是乳腺增生的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上以调摄冲任为主要大法,临床上以蔡氏妇科育肾调周法为主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近况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近况](https://img.taocdn.com/s3/m/64d832f3910ef12d2af9e76d.png)
[ 1 1 】张艳 霞. 安 络化 纤 丸 治 疗脂 肪肝 5 0例 [ J ] . 中 国 实用 医药 , 2 0 0 9 , 4 ( 1 5 ) : 1 6 0 — 1 6 1 .
1 1 2 ] 谢 晶 日, 董群 , 李 明. 保 肝 消脂 冲剂 治疗脂 肪肝 5 2 例【 J 1 . 中国 医 药导报 , 2 0 0 8 , 5 ( 6 ) : 7 4 — 7 5 . 【 1 3 】 许 晓义 , 武 蕾蕾 , 高峰 . 调脂 汤 治疗脂 肪肝 的 4 8 例 临床 疗效 观 察【 J ] . 牡 丹江 医学 院学报 , 2 0 0 9 , 3 0 ( 3 ) : 3 5 — 3 6 . [ 1 4 】 许兴 涛. 柴 芍疏肝 汤 治疗脂 肪肝 疗 效分析 5 0 例『 J 1 . 中国 医药指
南, 2 0 0 9 , 7 ( 2) : 1 2 3 —1 2 4 .
从 中医学 角 度分 析 , 脂肪 肝 病位 在 肝 , 与脾、 肾有 密切 关 系 。 【 1 5 ] 张立 红. 龙胆 泻肝 软胶 囊 治疗脂 肪肝 6 5 例 观察 【 J 1 . 实 用 中医药 临床 上 根据 症候 特 点不 同 , 将脂 肪 肝 归纳 分 为肝气 郁 滞 、 痰湿内 杂志, 2 0 1 0, 2 6 ( 3 ) : 1 8 0 — 1 8 1 . 阻、 痰 瘀 阻络 三 型[ Z Z l 。综观 近年 来对 脂 肪肝 的研究 多 集 中在 中药 【 1 6 】 黄 向春 . 宁肝 脂胶 囊 治疗 脂肪 肝 的 1 5 0 例 临床 观 察【 J J _ 中外 医
1 0 6
轻, 表 明祛脂 保肝 颗粒 对酒精 所致 脂肪 肝具有 较好 的 防治作 用 。
内蒙 古 中医药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https://img.taocdn.com/s3/m/e6bdc23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d.png)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方法:这次的研究里一共把86例乳腺增生患者纳入,使用随机的方法分成不同的组别(对照、试验),均有43例。
最初时间选择在2020.1月,最终时间在20220.12月。
治疗的方式中对前组展开药物治疗,后组展开针灸治疗,对比最终的数据结果。
结果:治疗后,试)、催验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孕激素(P)、雌激素(E2乳素(PRL)的内分泌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
结论:对该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针灸;乳腺增生;疗效乳腺增生是乳腺外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乳房疼痛、肿块等症状,对其日常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西药是治疗该患者较为常见的手段,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高。
该疾病在中医学中该疾病属于“乳癖”等范畴,认为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情志不遂,伤及肝以及脾等,引起气滞和痰结,最终凝聚成块引起疾病发生[1]。
基于此,本文就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展开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86例该患者,纳入时间2020.1月~2020.12月。
患者个人资料、家庭信息均记录电子表格。
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不同的2组(对照、试验)后进行资料分析。
对照组:最低的年龄是22岁,最高的是65岁,平均在(43.50±7.25)岁;试验组:年龄中最低是23岁,最高是65岁,平均在(44.00±7.33)岁,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①资料完善;②对内容充分了解,并主动配合;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①拒不配合者;②恶性肿瘤者。
1.2方法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即:给予患者乳癖散结胶囊(生产公司:陕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20010010),每天口服3次,每次2.12g,共治疗30天。
试验组:实施针灸治疗,即:选择0.3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对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选择厥阴俞、肝俞、膏肓穴,采用斜刺的方式进针0.5寸,并进行提插捻转泄的方法4-6次;但患者采取仰卧位的时候,同样对其针刺部位进行消毒,选择膻中穴、期门穴、天池穴,采用平刺的方式进针0.5寸,并直刺太冲穴和丰隆穴0.8寸,使用提插捻转泄法4-6次;留针30分钟,每天1次,共治疗30天。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2fc70194431b90d6c85c7ea.png)
徐 勇、 国海 用 加味 柴胡 疏肝 汤治 疗乳 腺增 生 病 10例 , 施 0 “ 加味柴胡疏肝汤 ” 汤基本 方 : 柴胡 1 、 附 1 、 5 g香 0g 陈皮 6g 、
A h i dcl n h r aet a Junl 2 1 e ;5 1 ) n u Mei dP am cui l o ra 0 1D c1 (2 aa c
经前半期用疏肝补 肾调 冲任药物 即逍遥散合二仙汤加味 。月
经后半期用舒肝活血行气药物 , 即逍 遥散合 柴胡疏 肝散 加味。 每 日一剂 , 月为 1 一 个疗 程 , 2个疗 程观察 疗效 。9 8例 病人 中, 痊愈 6 .% , 2 3 总有效 率为 9 .% 。 84
1 1 辨证 治疗 .
辨证论 治能从整体 出发 同时体现个 体化治
1 3 自拟方治疗 .
王勇 等 自拟解 郁散结 汤治疗乳 腺增生
疗 的特色 , 中医药 治疗乳腺 增生 病最普 遍应 用的方 法 。邱 为
病6 4例 , 解郁散结汤 的组成 : 肉苁 蓉 3 , 地黄 3 , 0g 熟 0 g 当归 1 , 5g 柴胡 1 , 2g茯苓 1 , 5g醋青皮 9g浙 贝母 1 , , 2g郁金 1 , 2g 全瓜蒌 1 , 5g牡蛎 3 。血瘀加 桃仁 、 0g 红花 、 芎 、 芍 ; 川 赤 气滞
中药膏 ( 1 ) 置 于浸透 药液纱 布上 , 电极 头 与纱 布紧 约 0g , 将 密接触 , 利于导电。时间 3 5 i, O一 0 mn 1次/ , d 连续 1 0 d为一 疗程 , 重症者可延长 1~ 2疗程。疗程 结束后 治疗组 与对照组 比较疗效显著 。
针灸结合按摩治疗乳腺增生病58例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按摩治疗乳腺增生病58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a5a8b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4.png)
针灸结合按摩治疗乳腺增生病58例疗效观察
杜琳;杜玉堂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3(019)004
【摘要】笔者从1997年1月至6月,采用针灸结合按摩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并严格观察58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杜琳;杜玉堂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丁桂精油按摩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琳;李永刚;卞卫和
2.中药帖敷加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J], 吕志龙
3.应用温针灸疗法结合动态手法按摩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J], 陈顺荣
4.针灸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J], 景娟
5.无针型针灸按摩仪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J], 李海山;池红井;周志军;石翠华;孙焕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针灸鱼际穴治疗乳腺增生68例
![温针灸鱼际穴治疗乳腺增生68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c23cd03186bceb19e8bb0b.png)
温针灸鱼际穴治疗乳腺增生68例吴雪梅,杨金茹(北京市大兴县中医医院,北京102600)关键词:乳腺增生;温针灸;鱼际穴中图分类号:R 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0)06-0274-01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的一种非炎症性疾病。
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块加重,经后减轻,好发于30~40岁左右的妇女,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笔者自1993~1998年,以温针灸鱼际穴为主治疗本病68例,取效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7年;乳房周期性胀痛42例,非周期性胀痛26例;伴月经失调27例,伴痛经37例,乳房能触摸到肿块51例。
所有病例均经检查排除其它乳腺疾病。
2 治疗方法在双侧鱼际穴周围轻轻按压,有乳腺增生者均有压痛点或有结节,进针点就选在此处。
用迎随补泻,针尖朝向上肢方向进针,进针深度3~5分,再用捻转强刺激手法行针,使患者自觉乳房部胀,行气后在针上加温灸器,留针30~40m in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肝气郁结、痰凝气滞加太冲,肝肾阴虚、冲任失调加三阴交。
3 疗效标准及结果依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标准。
治愈:乳房肿块消失,乳痛消失,停止治疗后3个月不复发24例;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 2以上,乳痛消失32例;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 2,乳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 2以上,乳痛不减轻8例;无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或为单纯乳痛缓解而肿物不缩小4例。
总有效率94%。
治疗时间最短20天,最长为3个月。
4 体 会乳腺增生属于中医学“乳癖”的范畴。
病因病机为忧思郁怒,肝脾失调,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阻滞乳络而成;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
因此治疗大法应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或调补冲任,温阳化痰散结等方面论治。
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经穴,肺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而足厥阴肝经之气又通过支脉回流入肺中,这样十二经脉气血往复循环,周而复始,故鱼际穴理气通络的作用很强。
针刺+TDP治疗乳腺增生106例
![针刺+TDP治疗乳腺增生106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9ccd12b9f3f90f77c61b66.png)
针刺+TDP治疗乳腺增生106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TDP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
方法 106例乳腺增生患者根据辨证施针,同时加用TDP进行热辐射治疗。
结果痊愈9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
结论针刺+TDP治疗乳腺增生疗效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腺增生针刺+TDP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在祖国医学中属“乳癖”范畴。
古代医书中记载:“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指出了乳房的经络归属;对乳腺增生的病机也有记载:“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调理,冲任不和,或风邪所袭,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明朝•陈实功言“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胀作痛……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摸索了一套运用中医针刺+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女106例,年龄20-45岁,已婚89例,未婚17例,本组病例均为针灸科病人,并经乳透确诊者。
2辨证分型2.1肝郁痰凝型: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在经前加重,行经后减轻,伴有情志不舒,心烦易怒,胸闷嗳气,胸胁胀满。
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
2.2冲任失调型:多见于中年妇女,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常伴有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经闭,怕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
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濡细。
3治疗方法3.1 治则:疏肝解郁、调摄冲任,化痰散结、补益肝肾。
3.2 取穴3.2.1 肝郁痰凝型分两组取穴:1组:太冲、丰隆、膻中、屋翳。
2组:足三里、内关、膺窗、天溪。
1组、2组可隔天交替使用,或1组、2组穴位每一个疗程交换一次。
3.2.2 冲任失调型:以关元、肝俞、肾俞、屋翳为主穴,月经不调者加三阴交,失眠者加神门,潮热者加颈百劳,乳房部压痛者加阿是穴。
3.3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患部穴位,用华佗牌28号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沿15度角斜刺,屋翳穴及乳房部压痛穴均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天溪穴、双侧足三里穴,可接电针仪,采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其它穴位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间隔5天,继续下一个疗程,月经期治疗暂停。
针灸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a58afed9b89680203d825c9.png)
调 及 经 期 提 前 J - 阴交 :针 刺 得 气 后 , D 7 1 ⅡA 型 电 麻 J i 接 M0 一 仪 , 为 连 续 波 , 量 以 患 者 能 耐 受 为 度 , 次 通 电 2 i 调 电 每 0m n~ 3 n 月 经 周 期 正 常 者 用 择 日电针 法 : 经 后 6d~ 、3d— 0mi: 于 8d 1 l 、2d一 7d为 最 佳 治 疗 时 问 ; 经 周 期 异 常 者 用 常 规 电 针 5d 2 2 月
效率达 9 .7% :蔡志红等 将 本病 辨证 分为肝郁痰凝及 冲任 16
失 调 两 型 , 阿 是 穴 为 主 , 以火 针 治 疗 , 中粗 火 针 , 刺乳 房 以 施 以 点
2 电针疗 法
杨敏等 以电围针 配合 T P照射 治疗 本病 , D 取得 满 意疗
效 =取 阿 是 穴 ( 1 L 肿 块 、 结 处 ) 嘱 患 者 仰 卧 , 露 患 乳 , 1L 房 ]  ̄ 硬 , 暴 局部常规消毒 , 2 用 8号 15寸 一2寸 毫 针 对 准 肿 块 斜 刺 , 提 . 不 插 捻 转 , 间隔 2c 一 m 斜 刺 l , 圆 弧 形 状 排 列 = 视 肿 每 m 3c 针 呈 块 大 小 , 般 用 4根 一8根 针 , 尖 指 向 乳 中 央 , 针 0 8寸 一 一 针 进 . 12寸 , 后接 康 为 智 能 电 针 仪 , 用 按 摩 波 , 度 以 患 者 能 忍 . 然 选 强 受 为 度 :局 部 配 合 T P治疗 仪 距 离 皮 肤 3 m 一 0c 局 部 照 D 0c 4 m 射 , 间 4 n l 次 ,0次 为 l疗 程 。经 治疗 1 一2个 疗 时 5mi, d1 l 个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分析论文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39441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6.png)
患者,女,42岁,右侧乳腺肿块较大,中医治疗1个月后,乳 腺肿块缩小不明显,但疼痛、瘙痒等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治 疗3个月后,乳腺肿块进一步缩小,疼痛、瘙痒等症状消失, 疗效显著。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病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 关。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酚 酸类、苯丙素类和生物碱类等化合物。
乳腺增生病的发病机制为气滞血瘀、痰浊凝结和冲任 失调。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在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中 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不足之处
01
02
03
现有的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 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
现有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需要结合多 种方法进行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乳 腺增生病的发病机制和中药治疗的作 用机制。
、增生。
痰瘀互结
痰湿内生,与瘀血相互搏结, 形成肿块,使乳腺增生病进展
。
肝肾不足
长期情志失调、肝肾亏损,导 致乳腺组织增生、肿块形成。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预防调护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减 轻精神压力。
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避免过食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清淡 易消化食物。
定期检查
对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评价 标准尚不统一,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 评价体系。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加强乳腺增生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深入探讨其发病危 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加强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研究, 提高中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以验证中药治疗 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乳腺增生病的病因
情志失调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论文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8880a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c.png)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论文》xx年xx月xx日•引言•乳腺增生病的概述•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临床案例分析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给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中医在乳腺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且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对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和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探讨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总结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和经验,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建议。
研究任务研究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收集和整理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资料,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研究思路通过对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筛选,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研究方法与思路02乳腺增生病的概述乳腺增生病定义乳腺增生病是指女性乳腺组织在结构、数量及形态上出现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
乳腺增生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房包块、乳头溢液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不规律、痛经等症状。
乳腺增生病的定义及症状女性在青春期、孕期和更年期等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的时期,容易出现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分析激素水平乳腺增生病有家族聚集现象,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遗传因素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增加乳腺增生病的发病风险。
生活习惯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乳房检查医生通过乳房检查和询问患者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乳腺增生病。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疑似恶性病变的患者,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如B超、X线摄影等也有助于乳腺增生病的诊断。
03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病与肝气郁结、痰瘀互结、冲任失调等因素有关。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疗法综述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疗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28979de964bcf84b8d57b8e.png)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疗法综述摘要:乳腺增生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且具有一定的癌变率,故治疗上需辨病证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中医内治与外治结合,标本兼治,调整内分泌。
关键词:肝气郁结;痰瘀互结;冲任失调;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的“乳癖”范畴,其发生于肝,肾,冲,任等经脉密切相关。
下面本人将近期中医文献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的研究及治疗方法的记载概述如下:一,病因病机与治则的研究从脏腑辩证的角度论述了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在乳腺组织增生病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考虑肝郁,肾虚为本病基本的病因,肝郁,肾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
气机失调是本病发病基础,提出心神安宁和而志达,气机通畅则助痰化,瘀散。
在治疗上提出了“养心调气”之法。
以调心神,定心志,顺气机为第一要旨,佐以化痰,散瘀,解毒之品。
根据“治肺法”和叶天士“辛润通络法”相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无耗气损血之弊,其法成为“润肺降气通络法”。
冲任失调可有气滞,血瘀,痰凝,肝郁,脾虚,肾虚所致,治疗上应调冲任兼补益肾气。
二,中医药治疗1.辩证分型将本病分为三型:(1)肝郁痰凝型:治以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处方:柴胡,香附,青皮,川芎,贝母,川梨子,元胡各20克,郁金,归尾,赤芍,夏枯草各15克,丹参,玄参各20克,(2)冲任失调型:治以调理冲任,软坚散结。
处方: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白芍,夏枯草各15克,玄参,生牡蜗各20克,元胡,生甘草各10克。
(3)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调理气机。
处方:生地,白芍,玄参各20克,山竹而,枸杞子,丹皮各15克,青皮,川芎,贝母,川梨子,元胡各10克,郁金,归尾,赤芍,夏枯草各15克,丹参,玄参各20克。
2.中药随月经周期治疗何少霞阴月经前期以芎归疏肝汤加减:柴胡,香附,青皮,川芎,当归各9克,夏枯草,蒲公英,路路通,王不留行籽,海藻,玄乎各10克,麦芽30克:月经后期以左归丸加减:鹿角霜,浮洋霍,菟丝子,枸杞子,杜冲,山竹而各10克,熟地,首乌各20克,经血净后开始用,山竹而各10克,2个月经周期1个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3 . 2 1 . 0 6 0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上皮和 纤维组织增生 ,乳腺组 织导管和
乳 小 叶 在 结 构 上 的退 行 性 病 变 及 进 行性 结缔 组织 的生 长 , 既 非 炎 症 也 非 肿 瘤 的 良性 增 生 性 疾 病 ,属 于 中医 学 “ 乳癖 ” 、 “ 乳痞 ” 人所 取穴 位 得 气 后 将 G 6 8 0 5治疗 仪 接 在 诸 穴 针 柄 上 ,以疏 密 波
C J C M 中 医 临床 研 究 2 0 1 3年第 5卷 第 2 1 期
. 1 0 3 .
针 灸 治 疗 乳 腺 增 生 的 研 究 进 展
Re v i e w o n t r e a t i n g ma mm a r y g l a n d s wi t h 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mo x i b u s t i o n t r e a t me n t
要 】 本 文对针 灸治疗乳腺 增生病的研究进展进行 了回顾 ,主要从针 法、灸法、其 它疗法等方面进行 分析 ,综述 了针 灸
பைடு நூலகம்
并 用治疗乳腺增 生病近况以及研究进展 ,说 明了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很好 的发展前景 。 【 关键词 】 乳腺增生 病;针 灸疗法;文献综述
[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mo x i b u s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ma m ma r y g l a n d s we r e r e v i e w e d , ma i n l y a n a l y z e d f r o m
势 ,临 床 疗 效 显 著 ,现 将 其 治 疗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1 针 法
根 、膻 中,总有效率 9 6 . 6 %。赵 氏【 ] 用围刺法配合 电针治疗乳
癖 患者 1 0 8 例 ,其 中肝 郁痰凝 型 6 6例 ,冲任不调型 3 0 例 ,气 血两虚型 1 2例 ,在肿块周 围沿 内上 、外上横纹行横纹刺 ,以 患者 自觉酸麻胀为度 , 得气后加 G 6 8 0 5 . A 电子治疗仪疏密波治 疗 2 0 mi n ,肝郁痰凝型加刺行 间、丰 隆、脾俞 ,冲任不调型加 刺关元 、肾俞 ,气血两虚型加刺气海 、足三里 、。 肾俞 。总有效
t h e a c u p u n c t u r e , mo x i b u s t i o n , o he t r t h e r a p i e s a n d o he t r a s p e c t s . s y n t h e s i s nd a u s e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r e a t me n t o f ma mma r y g l nd a s o n r e c e n t d e v e l o p me n t s nd a r e s e a r c h ,e x p l a i n s a c u p nc u t u r e h a v e ma mma r y g l nd a s g o o d p r o s p e c t s f o r d e v e l o p me n t . Th e a u ho t r s u mm a r i z e s he t c u r r e n t s i u  ̄i t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p r o re g s s o f a c u p nc u ur t e nd a mo x i b u s t i o n re t a t me n t i n ma mma r y g l nd a s nd a e x p l a i n s ha t t a c u p n c u t u r e nd a
李盈盈 周志奇
( 1 . 河南中 医学院第三附属 医院 ,河 南 郑 州,4 5 0 0 0 0 ;2 . 河南 中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中图分类号 :R 6 5 5 . 8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2 1 . 0 1 0 3 . 0 3
通电 3 0 mi n ,强度 以患者 能忍受为度 。用毫针刺乳根 、膺 窗、 膻 中、期 门,得气后通 电,配合康为 电子灸疗仪灸 阿是穴 、乳
等范畴 。 乳腺增生病最常见 的乳房疾病 , 其发病呈上升 的趋势 。 现代医学主要依据激素紊乱理论 ,采用抗激素药物治疗 ,起 效 快但作用难于持久且毒副反应 多。针灸治疗本病有着独特 的优 势和潜力 ,近年来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 的文献报道呈上升趋
mo x i b u s t i o n re t a m e t n t i n ma mma r y g l nd a s h a s g o o d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s p e c t s .
[ Ke y wo r d s ] Ma m ma r y g l a n d s ; A c u p nc u t u r e he t r a p y ; L i t e r a ur t e r e v i e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