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与当地风俗习惯的关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窑洞与当地风俗习惯的关系

通过对陕北窑洞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发明陕北窑洞与当地的风俗适应紧密相连,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神灵的敬拜。比如从窑洞的选址开始,修建窑洞之前,首先必请阴阳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位、择良辰吉时。在当地百姓心目中,建筑窑洞是一件关于家族兴衰、子孙繁衍的大事,因此,兴土动木之时有许多民俗讲究,甚为郑重。先要相宅,择吉地,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靠山厚”,俗语称:“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官”;宅后临沟无依托者,谓之“背山空”,多忌之。修成后又由阴阳择日进行合龙口,正式居住前还有安窗、安土神、暖窑等习俗。不论一块地方的土地有多么结实,视野有多么开阔,只要阴阳先生说风水不好就一定要换。合龙口的时候也是祭祀天地的一种具体形式。至于安土神和在两孔窑洞中间对天地土神的祭祀就更是了。出现这种情况的缘故在于这一带的群众有着比较普遍的泛神论的信仰,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普遍常见的石碾子,传说是由一只青龙所变,转动的石滚子是青龙的眼珠儿。还说青龙有克夫之嫌。故此,陕北许多农村人遇到红白喜事通过石碾子,主人总要用一块红布将它盖上,惟恐冲了青龙。每逢过春节之际,主人都在石碾子的碾维架子上粘贴“青龙大吉”四个大字以避邪消灾。这一带的民俗活动,也大都与神鬼有关。比如大秧歌中的四人场子,即古代巫师的跳神演变而来;秧歌队沿门子拜年,据说确实是为每家每户乞福攘灾。而民间的转九曲,有人说它来自于古代战争的黄河十八阵,事实上它是阴阳八卦图的显示。“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奠活动。人们为的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宁健康,幸福美好。此种传统风俗与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据传:《封神榜》中三仙岛的三位娘娘〔云霄、琼霄、碧霄〕为报杀兄之仇在西岐布下一座战阵,叫做“九曲阵”。自立了玉帝、三官庙〔天官、地官、人官〕和古佛殿。为纪念三位娘娘替兄报仇丧命而改为“九曲灯”。此风俗从此在民间中盛行起来,并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久盛不衰。

2、对当地人际关系的妨碍。窑洞对当地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着巨大妨碍,要紧表现在如下几点。首先,窑洞一般是一家一排三孔、五孔或七孔,住的基本上

血缘至亲。解放前有的地方一个大伙族住在一个院落里,到现在这种格局差不多消逝了。第二确实是尽管大的家族不住在一个院落里,然而居所仍然相对集中,有的分布于一个山头,有的分布在几个相邻的几座山上。最后确实是往常的深宅大院的消逝,墙体变得矮小,使家庭生活部分公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较多,距离比较小。正是由于这些缘故,当地人际关系比较和睦,互不设防,社会风气特别好。而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缘故如下:从历史上看,那个地方是一个对外相对封闭而内结构紧密的区域。它北连鄂尔多斯草原,南接八百里秦川;东面,是人口密集的晋中平原;西面,又是人烟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这块南北和东西走向均在一千公里左右的黄土地,尽管处于关中、晋中、草原、河套几个大的地理构架的中心,却又恰巧独立于外界,成为一个“四不沾”的地方。除战争需要和戍边而外,外界特别少妨碍此地。从内部来看,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又使它产生了极大的内聚力,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的多样性的存在,因此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模式,而这种文化模式的存在便是当地人际关系较好的全然缘故。

3、对手工艺术的促进。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姑娘们的剪纸手艺、木工匠人做门窗和其他家具的手艺、石匠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艺这三个方面。因为在窑洞的修建过程中需要木匠和石匠这方面的工作,而人们对美不断的追求那么迫使他们不断挖掘这方面的潜质,提高自身的修为。窑洞的门窗等也越来越精致美观了。同样出于美的追求,人们从各个方面想方法以不断装饰自己的家,剪纸确实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确实是农民画。农民画发源于陕北民间生活,由农家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画等演变而来,是土生土长的现代民间艺术。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简练概括、用色大胆,多用传统手法,再现出纯朴的民间气息,具有奇异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生命力。它是典型的随着窑洞的进展而进展起来的民间艺术。窑洞的出现还对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比如缝纫刺绣等艺术的进展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对文化艺术的妨碍。这一点在陕北说书艺术中得到了具体的表达。陕北说书是流行于陕西省延安、榆林地区的一种鼓书。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此外,还有绑在小腿上的,以两块木板制成的甩板,和绑在手腕上的,称“嘛喳喳”的一串小木板,这是作为打节奏用的。陕北说书长期在农村演出,唱词生活气息浓厚,通俗易懂。陕北说书唱腔激越、粗犷,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陕北的说书先生通常基本上走南闯北的艺人,其中有特别多是盲人。这些艺人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专门人员接待,然后到要求说书的人家家里去说书。说书的地点就在窑洞里。昏暗的灯光,激扬的故事,遍身的乐器,拥挤而出神的听众……在窑洞里,一切都显得是这么和谐。窑洞给了艺人们一个表演的舞台,也给了艺术一个传承的机会。闻名的盲艺人韩起祥确实是在民间窑洞里说书成名的。

5、对陕北石刻艺术的妨碍。陕北石雕源远流长,其写意的造型,流畅的线条自成一体。在中国石雕艺术中占有独特位置。最早的石刻作品产生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3500—5000年。而其中有特别大一部分基本上在窑洞的特别形式——石窟中产生的。所谓石窟确实是石窑洞。《山海经》中有段关于二负的传说:“汉武帝发盘石,石屋中得一人”,其中的“石屋”,应该确实是一种石窑洞。在陕北比较有名的石窟有子长县的钟山寺石窟,富县的石泓寺石窟,延安的清凉山石窟,黄陵县的双龙寺石窟,米脂的万佛洞等。其中钟山石窟已被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北民间石雕艺术尽管有悠久的历史,但还保存

至今的艺术作品为数不多。能较全面反映陕北民间石雕艺人的创作灵感和技艺的,当属散见于陕北各地的唐宋及其以后的众多佛教、道教的石窟寺造像。窑洞对石刻艺术的促进的另一个表现确实是绥德石狮。绥德石狮起源于炕头石狮,民间要紧是用来拴孩子的,为防止孩子乱爬跌下炕头,既是孩子忠实的守护者,又可作为玩具。现在,它与三边剪纸同是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民间艺术珍品。绥德汉子创造的炕头石狮多为当地能工巧匠的随意即兴之作,一般大不足尺、小只是寸,与旧时官府门前的石狮截然不同。绥德炕头石狮雕凿自然、想象丰富、神态生动、妙趣横生,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有美术家评论说:“绥德石狮有一种大匠气概。表现了生活中最可爱、最生动的一种神韵,是真正的写意传统,纯正的民族特色”。飞架于无定河千狮桥上的千余尊形态各异的石狮是其精湛艺术的集中表现。四十里铺现在是中国最大的石雕市场,其中,以雕刻石狮为主。这类石刻艺术源于窑洞内的需要或者出于宗教信仰而在窑洞中产生,它们一经产生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开始了飞快的进展。然而,无可否认的是窑洞对石刻艺术有过一定程度的妨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