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方言词语看东北多元民族文化
从东北方言词看东北文化
从东北方言词看东北文化作者:郭艳来源:《汉字文化(教学卷)》2016年第10期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独具特色的东北方言则是东北文化的载体。
研究东北方言有助于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文化。
东北方言词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东北文化在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影响,表现出东北人民不朽的智慧和实践经验。
论文通过对东北方言词的分析来揭示其所蕴含的厚重文化。
一、东北人直爽的语言特征反映出东北强悍的文化气质1.反映东北人简洁利落的方言词。
东北居民追求幽默情趣,他们在语言上用简洁整齐的四字格词语来进行交流。
举例分析:例如联合型词语“四仰八叉”形容摔倒的样子,“傻大黑粗”指又黑又粗又壮的样子,“摔盆打碗”是形容赌气恼火的样子,又如派生型词语“乌拉巴涂”是说话不清楚的意思。
又如描摹声音的词“踢里哐啷”形容做事又快又利索的样子。
还有比喻的“虎大山粗”、“鸡生格斗”等,比喻相互间因为隔阂而吵闹。
这种四字格的东北方言词数量尤为丰富,结构也非常固定,具有整体性。
从这些方言词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东北人民向往简单的生活,追求自由,简洁利落。
2.反映东北人随和率真的方言词。
东北方言很能反映东北人豪迈率真,豪气冲天的个性。
他们说话直接,不拘泥于形式,很随和。
普通话中的“怎么办”,东北人说成“咋整”,这里的“整”字便成了动词,又如“整明白”、“整点儿饭”等。
东北人一般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小家子气的,他们的语言操作力度比较大。
例如要表达什么东西到了极致的情形,他们通常会用“贼”这个词,表示“很、非常、特别”的意思。
像“贼好看”、“贼漂亮”、“贼能干”等。
又如“打”在东北方言中灵活应用,如“打趣”、“打哪儿来”、“打来回儿”“大打出手”等。
这些方言词很随和,很直接。
这些都是因为东北人言谈不善辞令,不拘泥于文采和表面形式,说话直接了当的习惯。
3.反映东北人乐观自信的方言词。
东北人长年累月辛勤劳作,积极进取、乐观开朗、不畏艰难、自信自立的人生观使得东北方言也带一种上进心。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
东北方言词汇丰富多样,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智慧和幽默感。
而东北的民俗文化更是独一无二的,代表了东北人民的习俗、传统和情感。
东北方言词汇是东北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东北方言有着自己特有的语音和词汇,常常让人觉得幽默、风趣。
比如东北人常说的“番茄炒鸡蛋”,在普通话中是“西红柿炒鸡蛋”,这种使用方言词汇的习惯使得东北人的语言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更加有趣和有亲和力。
东北方言的词汇还经常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例如“糊涂虫”指的是傻瓜,“呷饭”指的是吃饭,“辣子鸡”指的是麻辣鸡肉等等。
这些方言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也是东北人民的独特语言符号。
东北的民俗文化也是东北人民独特的文化标志。
东北人民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如东北人喜欢围炉夜话、喝大碗茶、吃锅包肉、踩高跷、扒高墙等等。
这些习俗都是东北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代表了他们的传统和习惯。
东北人民还有着浓厚的民族情感,例如东北人民热爱大连的海滨风光,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而东北的冬季也是东北人民最喜欢的季节,他们可以尽情玩雪、滑冰、堆雪人等等。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表达了东北人民特有的情感和行为习惯,也是东北地区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方言词汇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语言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化。
民俗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东北人民的传统习俗和行为习惯,还可以从中探索东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研究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还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从东北方言看东北文化
从东北方言看东北文化作者:刘茵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0期摘要:随着东北小品、二人转在全国的火热播出,东北方言作为这种娱乐形式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每个族群的不同的地域文化,本文将从东北方言的语音和词汇方面探寻其中体现的东北地域移民文化、乡土文化和传播文化特征。
关键词:东北方言;移民文化;乡土文化;传播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
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而方言更是承载着多元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中许多精妙之处往往只有通过方言这种形式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俗语道“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方言是生活语言,也是维系情感的纽带。
缘起广州政协常委会逐步取消粤语节目提案的“普粤之争”,人民网专题报道指出,“腔调各异的方言,仍保留着古语音韵和文化遗存。
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地理表征和情感纽带,更凝聚为一种民族记忆。
”①因此,方言反映一个地域族群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族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族群的人生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方言又与地域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方言必须了解地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也必须了解方言。
一、东北方言概况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直白、幽默,极具表现力。
与普通话相比,语音上的特点表现为:东北方言大部分地区平、翘舌音声母(即z、c、s组和zh、ch、sh组)区分不清②。
很多发音调值也有差异(音高不同),体现在:阴平调在东北地区发音调值约为33或44③;发儿化音词较多。
在词汇上,东北方言有很多独特的词,这与长期而广泛的民族融合不无关系。
在语法上,东北方言常用许多拟声词做修饰语,如“关系钢钢的”(关系好或“铁”,“钢钢”是敲铁的声音)、“疼得嗷嗷的”(疼得直叫)、“冻得嘶哈的”(嘶哈是哈气的声音,表示很冷)、“嘎嘎乐”(笑的声音)等。
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探讨
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探讨东北地区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地方,包括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东北地区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其民俗语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
民俗语汇是指在特定群体中广泛应用的语言词汇。
在东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民俗语汇丰富多样,反映了东北人民的生活方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反映了东北人民豪爽直接的性格特点。
东北人喜欢用直接、幽默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著棺材板了”这个短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已经死了。
这个短语用词简练,形象生动,充分展示了东北人民豪爽直接的性格特点。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还反映了东北人民的坚韧与乐观。
东北人民的生活环境相对较为艰苦,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烙饼”这个词在东北地区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身体硬朗、顽强不屈。
这个词语的使用既反映了东北人民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品质,又传递了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还反映了东北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
东北人民喜欢吃烤肉,他们常常用“吃糊涂肉”这个词来形容一顿丰盛的烤肉大餐。
这个词语不仅反映了东北人对美食的热爱,也传递了他们喜欢和亲友一起聚餐的家庭观念。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反映了东北人民豪爽直接的性格特点、坚韧与乐观的精神态度、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以及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通过研究和探讨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东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东北方言是中国官方语言普通话以外的方言,也称为东北话,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东北方言有着独特的词汇和语音体系,反映了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
本文将通过对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的研究,探讨东北方言与民俗之间的关系,以及东北方言在当地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东北方言词汇研究1. 词汇特点东北方言的词汇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普通话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东北方言中,有许多独特的词汇和习语,如“老爷子”(爷爷)、“磨叽”(墨迹)、“哑巴亏”(吃亏)、“抓刨子”(挠痒痒)等等。
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 词汇文化解读东北方言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东北方言中对于亲人的称呼十分丰富,不仅有“老爷子”、“老太太”这样的亲属称呼,还有像“媳妇儿”、“大姑子”这样的称呼方式。
这种称呼方式的多样性反映了东北人深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文化。
3. 影响因素东北方言词汇的独特性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历史悠久,曾是满族的故乡,因此在语言上受到了满族语言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音韵体系和词汇系统。
东北地区寒冷严寒,这也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语言表达,使得东北方言中有着许多与冬季寒冷有关的词汇和习语。
二、东北民俗文化研究1. 民俗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区,因此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东北人民性格豪爽,热情好客,重视亲情和友情。
在当地,许多节日和传统习俗仍然得到保留和传承,比如春节踩高跷、吃饺子,元宵节赏灯笼、吃汤圆等。
2. 民俗文化解析东北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有着“gou”(狗)的崇拜,认为狗是忠诚的代名词,因此在传统文化中,狗被赋予了许多神秘和祥瑞的象征意义。
东北的农耕文化也表现在民俗习俗中,如春耕秋收、丰收节等都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3. 传承现状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承现状良好,许多传统习俗和节日得到了当地人民的重视和传承。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东北方言词汇是中国方言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它包含了丰富的生活和文化内容,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东北方言词汇中的许多词汇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例如“哈尔滨糖蒜”、“大连烤花甲”等以食物为主题的词汇,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独特饮食文化。
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人们喜欢吃辛辣的食物来保暖,所以辣味成为了东北方言词汇中的主要元素。
东北人也喜欢享受美食,许多与食物相关的方言词汇成为了他们独特的口头文化表达方式。
除了食物,东北方言词汇还反映了当地的娱乐文化和民间艺术。
“北方滑雪场”、“东北大板鸭”等词汇与冰雪运动和东北民间艺术密切相关。
东北地区盛产优秀的滑雪运动员,冬季有大片的雪地,因此滑雪成为当地人喜爱的运动,这也反映到了方言词汇中。
而东北大板鸭是一种具有浓郁东北风味的烤鸭,吃烤鸭也是东北人的传统娱乐方式之一。
东北方言词汇还反映了东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间节日和习俗。
“二舅”,在东北方言中指的是妻子的母亲的兄弟,这与东北地区的结婚习俗有关。
在东北,妻子的妈妈会扮演重要的媒人角色,而且在婚礼上,妻子的母亲的兄弟也会起到重要的承办人的作用,因此在东北方言中才有了“二舅”的称呼。
东北方言词汇中也有许多与生活、劳动习俗相关的词汇。
“东北棒槌”指的是东北人讲话直接、坦率的特点,反映了东北人的劳动精神和豪爽的性格。
而“揪算盘”则是指东北人喜欢算计和讨价还价,这是东北人精打细算的生活习惯。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反映了东北地区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娱乐文化、民间艺术、节日习俗以及生活和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东北方言词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东北方言,是中国方言众多的一种,它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从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两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东北地区独特的语言和文化风情。
一、东北方言词汇研究1. 方言地域特点东北方言指的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地区的方言,其中以吉林省的吉林话最为典型。
东北方言地域特点鲜明,发音粗犷、节奏明快,声调多变,给人一种豪放、奔放的感觉。
在语言中,人们常常会使用一些独特的词汇表达,这些词汇既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也体现了地方人民的脑洞和幽默。
“瓦房店话”中的“嘟嘛”,意思是“怎么”,而在普通话中则是“怎么样”的意思。
这种方言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成为东北地区人们交流的一种乐趣。
2. 词汇特色东北方言词汇富有特色,常常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东北人常用的“搭理”一词,在普通话中是“理着”的意思,在方言中则是“对付、应付”的意思。
又如,“凶巴巴”在普通话中是形容人脸色不好看,而在东北方言中却是指“不耐烦、不爽快”的意思。
这些词汇的使用凸显了东北人直率豪爽的性格和坦率直接的交流方式。
3. 方言词汇在民俗文化中的体现东北方言词汇在民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东北地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婚俗、丧葬礼仪等方面,东北方言词汇的使用十分普遍,人们在祝福新人时会说“鸳鸯戏水,白头偕老”,在吊唁死者时会说“安息、安息、天堂没有苦恼”,这些词汇无一不是东北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的体现。
二、东北民俗文化研究1. 饮食文化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独特丰富,有着地域特色和鲜明风格。
东北人喜欢吃大鱼大肉,尤其是猪肉和羊肉,因此东北菜以肉类为主,粗放豪爽。
在民俗节庆和家庭聚餐中,人们常常会端上一桌丰盛的酒席,酒肉朋友共享,象征着东北人的豪放豪爽和热情好客。
2. 舞蹈音乐东北地区有着独特的舞蹈音乐文化,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多样,有二人转、滚铁环等,音乐节奏明快热烈,给人以欢快、豪放的感觉。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
三个省份。
东北方言的词汇和民俗文化在这一区域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东北方言中,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例如,“嘞”(意思是“了”),“咧”(意思是“呢”),以及“闹莎”(意思是“瞎闹”)等等。
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在日常
语言中相当普遍,并且也反映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另外,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多样。
东北人十分注重团结和互助,因此很多
节日和活动都与团聚和互助有关。
例如,春节期间,东北人喜欢庆祝年夜饭,一家人聚在
一起共享丰盛的晚餐。
此外,东北人还喜欢打冰踩雪、堆雪人、滑冰、打太极拳等活动。
饮食方面,东北人以粗粮为主,如玉米、高粱、豆子等,吃鸡蛋、鸭蛋、鹅蛋等鸟类
蛋制品,喜欢挑肥拣瘦的猪肉,并常常加入大葱、姜、蒜等以增加香味。
此外,东北人还
有独特的小吃,如锅包肉、葱油饼、冷面等等。
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为东北地区的人们带
来了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乐趣。
通过研究和了解这些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
认识和欣赏东北地区的文化精神。
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特色
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特色摘要: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在中华语言文化的花园中别具特色,它丰富了中华民族语言与文化宝库,在现代社会中又以其独具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
所以研究、挖掘东北方言的形成原因,了解东北方言的地域和文化的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东北方言;多元性;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丰富的语言文字创造和承载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在中华语言文化的花园中又别具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语言与文化宝库,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又以其独具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
所以研究、挖掘东北方言的形成原因,了解东北方言的地域和文化的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一、东北方言的形成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其简洁、生动、形象、昂扬,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
它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多元性文化现象。
东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1.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东北是一个汉、满、蒙、回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间 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东北地区独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并保留下无数反映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如,东北方言中的“哈喇” (肉和油变质)、“喇忽”(遇事疏忽)为满语;松花(白色)江为女真语;吉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的简称,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边防哨卡)湖为锡伯语等等。
2.东北方言中的外来语吸收现象东北方言中不仅融入了众多的满族等少数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
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称面包为“列巴”(俄语)等。
3.东北方言中的正字误读现象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的,尤其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时大批流放人员来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俗和文化。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地域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东北方言作为地方特有的语言,也是东北文化的重要方面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还彰显出东北人特有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探讨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的关系。
一、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东北方言属于汉语的方言之一,在历史上受到了满洲语言、蒙古语言、韩语等多种语言影响,因此东北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首先,东北方言的语音较为复杂,比如说“儿化音”、“尾音”等现象都是东北方言的特色。
其次,东北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不仅有独特的本土词汇,还融入了许多外来的词汇,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各种族群的交流互动。
最后,东北方言的语法也十分具有特点,比如说缺乏典型的定语后置,喜欢使用主谓宾的简单句子结构等。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东北方言中许多词汇都是与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物产、地理环境等密切相关的。
比如说,“锅包肉”、“独弦琴”、“秋葵子”等词汇都是东北地区物产和文化的代表。
其次,东北方言中也涵盖了许多传统民俗文化的词汇,如“惊蛰”、“小盘子”、“三下五除二”等,反映了东北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保留的许多传统民俗习惯和文化传承。
最后,东北方言中的些许语言表达方式(口音、措辞等)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特征,如“挺”、“吆喝”、“蛮顶”等。
三、结语东北方言与民俗文化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东北方言作为特有的语言形式,其内涵中蕴含着东北传统文化的许多元素和特征。
保护和传承东北方言,是推动东北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东北方言看东北文化论文
从东北方言看东北文化摘要:随着东北小品、二人转在全国的火热播出,东北方言作为这种娱乐形式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每个族群的不同的地域文化,本文将从东北方言的语音和词汇方面探寻其中体现的东北地域移民文化、乡土文化和传播文化特征。
关键词:东北方言;移民文化;乡土文化;传播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
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而方言更是承载着多元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中许多精妙之处往往只有通过方言这种形式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俗语道“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方言是生活语言,也是维系情感的纽带。
缘起广州政协常委会逐步取消粤语节目提案的“普粤之争”,人民网专题报道指出,“腔调各异的方言,仍保留着古语音韵和文化遗存。
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地理表征和情感纽带,更凝聚为一种民族记忆。
”①因此,方言反映一个地域族群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族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族群的人生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方言又与地域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方言必须了解地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也必须了解方言。
一、东北方言概况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直白、幽默,极具表现力。
与普通话相比,语音上的特点表现为:东北方言大部分地区平、翘舌音声母(即z、c、s组和zh、ch、sh组)区分不清②。
很多发音调值也有差异(音高不同),体现在:阴平调在东北地区发音调值约为33或44③;发儿化音词较多。
在词汇上,东北方言有很多独特的词,这与长期而广泛的民族融合不无关系。
在语法上,东北方言常用许多拟声词做修饰语,如“关系钢钢的”(关系好或“铁”,“钢钢”是敲铁的声音)、“疼得嗷嗷的”(疼得直叫)、“冻得嘶哈的”(嘶哈是哈气的声音,表示很冷)、“嘎嘎乐”(笑的声音)等。
总体听觉效果上,东北方言发音重而强,略带拉长的语调也是它的特点。
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探讨
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探讨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地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语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东北人的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
本文将根据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探讨其文化内涵。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包括一些独特的词汇和俚语,如“热炕头”、“包心菜”、“糊涂虫”、“搓穴子”等等。
这些词汇和俚语多是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但在东北地区有着特殊的含义和运用方式。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反映了东北人坦率直率的性格。
“热炕头”这个词汇就是一个例子。
在东北的寒冷冬季,人们常常聚在炕头上取暖,炕头成为了家庭成员交流的场所,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亲近和坦诚。
“热炕头”也成为了形容东北人豪爽、开朗的性格特点的词汇。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反映了东北人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
“包心菜”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词汇。
在东北的农村地区,人们勤劳耕种,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注重务实。
“包心菜”这个词汇形容了东北人朴实、节俭的生活态度。
东北人常常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并鼓励他人也过朴实的生活。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反映了东北人的幽默和风趣。
“糊涂虫”、“搓穴子”等俚语就是让人忍俊不禁的词汇。
它们形容了东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不过于计较、不追求完美,而是用一种幽默的方式看待事物。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还反映了东北人对家庭的重视。
在东北,家庭是一个核心单位,家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东北地区的一些词汇表达了对家庭的关注和关爱。
“开锅”这个词汇,形容了欢迎家中进新成员的场景。
这个词汇传递了东北人对新生命的喜悦和对家庭扩大的期盼。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反映了东北人的豪爽坦率、勤劳朴实、幽默风趣和对家庭的重视。
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字,更是传承和展示了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
了解和运用这些民俗语汇,有助于加深对东北地区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这也是一种保护和传承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方式。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1. 引言1.1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概述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是对东北地区特有语言现象和传统文化特征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东北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反映了东北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而东北民俗文化则包括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传统饮食和民间传说等,是东北地区的文化瑰宝。
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在于古老而独特,同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产生了许多新的词汇和用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东北方言词汇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而东北民俗文化的特点则在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承和创新并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和传统,同时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展现出了生机和活力。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东北方言词汇在民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且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传承和传播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中的节日、习俗、饮食等方面也为东北方言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内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语言和文化,同时也可以推动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未来的研究应当继续深入挖掘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新意义和新作用。
通过对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东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 正文2.1 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与演变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与演变是一个复杂且丰富多彩的话题。
东北方言在中国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东北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东北方言词汇具有丰富的土地色彩和民族特色。
由于东北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之历史背景的影响,东北方言词汇中融合了多种民族的语言特点,如蒙古语、满语等,使其词汇更加多样化。
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探讨
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探讨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是这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语言的特点、民俗传统、历史沿革等方面对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东北地区的文化底蕴。
一、语言的特点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尤其是方言词汇更是独具特色。
东北地区的方言一般指的是东北话,它包括了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语言。
东北话最大的特点就是浑厚、粗犷。
在东北话中,“粗”更多地是指的真实、直接,东北人的性格也是如此。
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了民俗语汇之中。
比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意味,就表现出了东北人豪爽、直爽的性格特点。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特点是真实、粗犷、直接,这和东北地区人们的性格特点十分契合。
二、民俗传统东北地区的民族传统丰富多彩,而民俗语汇正是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
比如在结婚仪式上,东北人会使用“红袍加身”来祝贺新人,寓意美好的未来。
在北方人的婚礼上,往往都少不了这一环节,这既是尊重传统、也是对新人的祝福。
在东北地区的祝寿文化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民俗语汇。
比如“福寿双全”、“寿比南山”等,都寄托着人们对长寿幸福的美好愿望。
这些民俗语汇贴近人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东北人的朴实、热情。
在东北地区的春节习俗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民俗语汇。
比如“大年初一,小年十五”就是人们对春节时间的渲染。
在东北地区,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因此人们对春节时间的期盼也是格外强烈,这也与东北人的热情、豪爽的性格很相符。
在东北地区的民俗传统中,民俗语汇无疑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着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和地区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历史沿革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的沉淀。
在古代,东北地区就是中国的边疆地区,这里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
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探讨
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探讨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丰富多样,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特点和内涵。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文化内涵。
一、地域特点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边境,地理位置独特。
这一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东北人民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中反映了对冬季的描述和刻画,如“冻糕”、“冻山东”等词汇。
这些词汇体现了东北人民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和对自然的感受,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历史文化东北地区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中可以看到许多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词汇,如“满清”、“沈阳故宫”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所拥有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些词汇也体现了东北人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三、饮食习惯东北地区的饮食习惯独特而丰富,被称为“东北菜”。
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中可以看到很多与饮食有关的词汇,如“锅包肉”、“酱油”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东北人民对美食的钟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热情。
四、民间艺术五、民俗习惯结语:东北地区的民俗语汇丰富多样,体现了东北人民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饮食习惯、民间艺术和民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独特风景和人文魅力,也是东北人民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表达和传承。
通过对东北地区民俗语汇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东北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
从东北方言词语看东北多元民族文化
从东北方言词语看东北多元民族文化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
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一、风物词语1、房舍东北有句俗话“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
满族老屋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房顶用草苫,土墙,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口袋,便于取暖,俗称“口袋房”。
一进门就是厨房,称为“外屋”或“外屋地”。
西侧是卧室,称为“里屋”。
里屋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匚”型火炕,称为“万字炕”,或称“转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
西炕为窄炕,下通烟道,不住人。
满族尚右(即以西为上),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处。
“南北炕”则以南炕为上,长辈睡南炕,晚辈睡北炕。
烟囱在屋外西山墙旁独立筑起,为圆形,高出房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
现在的民居对这种传统格局有所继承也有所改善,一般是砖瓦结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
中间一进门是“外屋”,东西两侧是“里屋”。
大多只有一面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景象更是难得一见了。
除正房(又称上屋)外,有的人家还建有东西厢房(又称“下屋”),房前屋后再用墙或“障子”(栅栏)围起来,称为“院套儿”。
“地窨子”现在一般指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低矮简陋的小房子。
其实它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语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时居住。
盖的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二到五尺的深坑,四周宽狭根据人口而定。
坑顶用两根粗木做梁,再搭上檩和椽,支起“人”字形架,最后在上面铺好笤条和草,培上厚土即成。
门窗一般设在阳面,早年以鱼皮糊窗。
屋内有的搭铺,有的搭炕。
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现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东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对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进行研究,探索其在地域特色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一、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东北方言是中国方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语音、词汇特点。
在东北方言中,常见的特点包括:1. 浊化现象:东北方言中的浊化现象非常明显,即将普通话中的清音转化为浊音。
“北风”读作“呗风”、“瓜子”读作“瓜滓”等。
2. 儿化现象:东北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也比较突出,即在词尾加上“儿”音。
“茶”读作“茶儿”、“路”读作“路儿”等。
3. 特有词汇:东北方言中还存在许多独特的词汇,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但在东北地区却被广泛使用。
“麻利”(快速、敏捷)、“撒瓜子”(闲聊、聊天)等。
二、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1. 与饮食相关的方言词汇东北地区以其丰富的小吃和饮食文化而闻名于世,而与饮食相关的方言词汇也是东北方言中的一大特色。
“锅巴”(炒饭的锅巴)、“舌头根”(豆腐脑)、“蒙古包子”(大馒头)等,这些词汇反映了东北人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口味。
2. 与生活习俗相关的方言词汇东北地区的生活习俗也与方言词汇密切相关。
“砸大锅饭”(举办筵席)、“满炕皮”(一家人团聚)、“换庄稼”(过新年)等,这些词汇反映了东北人热情好客、重视家庭团聚的生活态度。
3. 与社交交流相关的方言词汇东北地区的社交交流方式也反映在其方言词汇中。
“唠嗑”(聊天)、“摆龙门阵”(排队)、“扯淡”(吹牛)等,这些词汇反映了东北人豪爽直率、重视人际交往的特点。
通过对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方式,还可以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三、东北民俗文化的研究除了方言词汇,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也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东北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寒冷,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冬季冰雪运动、吃饺子过年、喝烧酒等。
试析东北方言词汇角度下的多元文化
试析东北方言词汇角度下的多元文化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语言里最鲜活的成分蕴涵在方言当中,方言是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
比如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闽方言与福建文化等。
东北方言属于我国的北方方言。
主要包括黑龙江全省、吉林全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还有内蒙古自治区东部10个市县旗,共172个市县旗。
透过东北方言的词汇,可以看出东北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构成等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它是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1 关东文化与东北方言词汇“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
因为它们位于山海关以东,所以称为关东。
山东从清代起就有了“闯关东”一词,它是人们对移民东北这一现象的俗称。
17世纪以后,山东等地的农村人口大幅增加,为摆脱当地高度集中的土地占有状况,贫苦农民背乡离井,远赴东北寻求土地,觅食谋生。
此种移民史称“流民”。
流民现象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这就是所谓的“闯关东”。
迁入东三省的除了山东人,还有河北人。
山东人多由海路迁入,河北人多由陆路迁入。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 黄河下游地区。
所以整个东北文化其实就是山东、河北汉文化的一个变型。
东北人的豪放、粗鲁、热情、暴躁、率直很大程度上都与此有联系。
受人口迁徙因素的影响,大量的东北方言口语来自华北一带(主要是京、津、冀、鲁)。
如:糊涂—— 河北方言,意为玉米粥。
例句:今天中午喝糊涂粥。
骨堆儿—— 河北方言,意为放在一起。
例句:把书都放骨堆儿。
长虫—— 河北方言,意为蛇。
例句:我刚才看见一个长虫,真吓人。
发蔫、蔫吧—— 河北方言,意为不精神。
例句:你感冒了?咋这么蔫吧呢?背旮旯—— 河北方言,意为阴凉的地方。
例句:太阳太晒了,找个背旮旯的地方呆会。
晌获—— 河北方言,意为中午。
多暂—— 山东方言,意为什么时候。
例句:这是多暂的事啊?小小子—— 山东方言,意为小男孩。
客(qiě)—— 山东方言,意为客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东北方言词语看东北多元民族文化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
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一、风物词语1、房舍东北有句俗话“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
满族老屋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房顶用草苫,土墙,坐北朝南,大多东边开门,形如口袋,便于取暖,俗称“口袋房”。
一进门就是厨房,称为“外屋”或“外屋地”。
西侧是卧室,称为“里屋”。
里屋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匚”型火炕,称为“万字炕”,或称“转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
西炕为窄炕,下通烟道,不住人。
满族尚右(即以西为上),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处。
“南北炕”则以南炕为上,长辈睡南炕,晚辈睡北炕。
烟囱在屋外西山墙旁独立筑起,为圆形,高出房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
现在的民居对这种传统格局有所继承也有所改善,一般是砖瓦结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
中间一进门是“外屋”,东西两侧是“里屋”。
大多只有一面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景象更是难得一见了。
除正房(又称上屋)外,有的人家还建有东西厢房(又称“下屋”),房前屋后再用墙或“障子”(栅栏)围起来,称为“院套儿”。
“地窨子”现在一般指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低矮简陋的小房子。
其实它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语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时居住。
盖的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二到五尺的深坑,四周宽狭根据人口而定。
坑顶用两根粗木做梁,再搭上檩和椽,支起“人”字形架,最后在上面铺好笤条和草,培上厚土即成。
门窗一般设在阳面,早年以鱼皮糊窗。
屋内有的搭铺,有的搭炕。
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现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马架子”曾经是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旧时的一种传统居室,是在地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东北现在还有一种称为“马架子”的简陋住房,以树木支撑,上铺树枝,抹上草泥,室内只有低矮的地铺,就地拢火取暖,外呈马鞍形,故名为“马架子”,多为看护瓜菜时的临时住处,也叫“窝棚”。
2、用具“悠车(儿)”是悬在空中可以悠荡的摇篮,是满、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传统的育儿用具,在东北汉族农村地区也比较流行。
用薄木板揻成,长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或檩子的挂勾上,离地面或炕一般有三四尺的距离。
摇篮的四壁都涂彩绘画,有的在悠车的绳上系着铃铛和玩具。
满族有关于悠车来历的传说,清代蒋良骐《东华录》载:“太罕始生时,仙女以桦皮为车形,摇渡鸭绿江。
以故北地婴儿弥月,即行上车。
车为椭圆形,悬革于梁下,结铜环,人往来推之,婴儿自睡。
”这就是东北俗谚所说的三大怪之一“养个孩子吊起来”。
“爬犁”(雪橇)是东北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马爬犁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
狗被赫哲人称为“金不换”,它不仅是猎人狩猎的助手,又是运输中拉雪橇的能手。
赫哲人素有养狗之俗,清朝的一些书籍将赫哲族地区称为“使犬部”或“狗国部”。
元朝和以后的明清之际都在这里设置“狗站”。
狗橇一般载重约250公斤左右。
拉雪橇狗最多十几条,至少也要两条以上,“狗橇”是当时冬季传递信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
现在东北的一些地方虽然还可以看到狗爬犁,不过大多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特色项目了。
3、服饰“靰鞡”(也作乌拉)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鞋,是满族人最先发明和穿着的。
一般用牛皮或鹿皮缝制,帮与底为一整块皮子,鞋脸带褶并有穿鞋带的耳子。
《鸡林旧闻录》记载:“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缘缀,覆及足背。
”鞋里要絮靰鞡草(也作乌拉草),此草“草色深碧,其细如发,长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产;溪谷岩石中蒙丛下垂,入冬不枯,性温暖,能御寒避湿,东人常取之铺卧榻,农工等人均以著履。
” 靰鞡鞋即由靰鞡草得名。
靰鞡曾经非常流行,上至可汗贝勒,下至农工商贾,甚至犯人都穿这种鞋。
后来一种帆布面棉胶鞋也称为“棉靰鞡”或“胶皮靰鞡”。
靰鞡也被称为“靰鞡头子”(略含贬义)。
东北还有一句由此产生的歇后语,“靰鞡头子迈门槛——先进者儿”。
“者儿”与“褶儿”谐音,以靰鞡头子鞋面褶多故。
4、饮食东北有很多有特色的食品,广为人知的像满族的“萨其玛”、“豌豆黄”、“白肉血肠”,朝鲜族的“冷面”、“打糕”,但平时吃得最普遍的还是各种“饽饽”。
在东北的一些农村,春天吃“豆面饽饽”,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上锅蒸熟,将炒熟的黄豆也磨成面,均匀地铺在擀成片的熟粘糕上,然后卷好,再切成段,又称“豆面卷子”。
夏天做“玻璃叶饽饽”(或作“波罗叶”),就是在柞树或椴树的叶子上摊上粘面和豆馅后对折蒸熟而成。
秋冬时节,往往用黄米磨成水面,或者夹小豆泥蒸粘糕饽饽,或包上小豆馅烙“粘火勺”,蒸“粘豆包”,而且一般会做很多,放在外面冻上,随吃随馏。
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苏子叶饽饽”。
“苏子叶饽饽”也是用粘面做皮,小豆做馅,再用苏子叶裹上蒸熟。
因为状似耗子,又叫“苏耗子”。
做这些“粘饽饽”本是满族的风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远程外出从事射猎活动,另外,粘饽饽还是他们祭祀用的食品。
现在,在东北这些饽饽家家都会做,人人都爱吃,它们的来历反而被人忽略了。
5、动植物东北有一些动植物是与当地少数民族有关的,如高丽参、高丽果儿,高丽是朝鲜历史上的一个王朝(AD918-1392),我国习惯上多用来指称朝鲜或关于朝鲜的物产;再如鞑子香(兴安杜鹃),鞑子是旧时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另外“金达莱”是朝鲜语的音译,“乌拉花儿”、“乌拉草”中的“乌拉”是满语的音译。
东北还有一种叫“飞龙”的鸟,又名“榛鸡”,身体大小和斑鸠相似,生活在寒带红松、冷杉等树林里,肉味鲜美。
《黑龙江外纪》记载:“江省岁贡鸟,名‘飞龙’者,应系‘斐耶楞咸’之转音也。
”“哈什玛”是产于东北各省的一种蛙,身体灰褐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雌性的体内有脂肪状物质,叫哈什玛油,中医用作强壮剂。
“哈什玛”是满语音译。
二、习俗词语1、游戏“抓嘎拉哈”是东北地区汉、满、蒙、赫哲、达斡尔等民族比较流行的一种民间游戏。
嘎拉哈是满语译音,俗称“背式骨”,用羊、猪、狍子、鹿等到动物后腿关节上的小骨头做成。
满族有金兀术勇取狍子、野猪、黑瞎子的嘎拉哈的传说。
嘎拉哈四面凸凹不平,各地都有特定的名称,吉林的叶赫称为“珍儿”、“肚儿”、“轮儿”、“坑儿”,辽宁北部称为“珍儿”、“轮儿”、“壳儿”、“背儿”。
嘎拉哈在清代有多种玩法,本来是男人从事的游艺活动,后来逐渐变成妇女和儿童的游戏。
现在通行的玩法是先将嘎拉哈散开,抛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时,依次翻动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规定个数抓起嘎拉哈,以合要求且口袋不失手者为胜。
“跑马城”是一种儿童游戏,分为人数相当的两列,两列相距约十几米,相对而站,手拉手形成人墙。
游戏开始时,甲队喊:“急急令!”乙队喊:“跑马城。
”甲队喊:“马城开。
”乙队喊:“打发小姐送信来!” 甲队喊:“要哪个?” 乙队喊:“要某某。
甲队喊:“某某不在家。
” 乙队喊:“要某某某。
”这时甲队的某某某便向乙队的人墙奔跑并猛力撞去,如果把乙队的人墙撞开,就赢回一个人带回甲队,如果没有撞开,自己就归为乙队。
然后再由乙队先喊,反复进行,最后哪队人多哪队获胜。
这个游戏是满族人闯关守城的一种反映。
“骑马战”也叫“骑马打仗”,本来是满族和锡伯族儿童的一种游戏,骑同伴身上的双方或几方互相推拉,设法把对方拉下“马”,拉对方下“马”者为胜。
这个游戏体现了这两个民族喜欢骑马征战的尚武精神。
2、风俗元宵节晚上,农村有“蒸面灯”之俗。
蒸面灯也叫“蒸十二月灯”或“验月份”。
就是用豆面或荞麦面做12个直径约3厘米的小灯碗,分别在碗口捏出1-12个花牙,各代表一个月,然后下锅蒸,熟后看灯碗内的干湿来“预测”年内的旱涝、冷暖。
也有的在面灯中放黄豆粒,通过蒸熟后豆粒膨胀的大小来“预测”。
俗话说“十五十六走百病”,东北农村正月十五还有轱辘冰的习俗。
这天傍晚,大姑娘小媳妇成群结队到郊外冰上翻滚,口里念诵:“轱辘轱辘冰,不腰痛不腿疼。
轱辘轱辘冰,身上轻一轻。
”《柳边纪略》卷四载:“十六日,满洲妇女,群步平沙,曰走百病。
或连袂打滚,曰脱晦气,入夜尤多”。
元宵节是汉族的节日,“蒸面灯”和“轱辘冰”本来却是满族的风俗。
但由于东北各个少数民族长期杂居,这些风俗早已打破民族的界限,成为当地共同的传统。
三、地理名词1.山水东北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们生活的印记。
在吉林的舒兰和永吉两地有摩天岭,为满语译音,原意为“阻隔”,永吉黄榆乡有山名老爷府,亦为满语音译,原义为“峭壁”。
在永吉、蛟河、桦甸等地,有半拉川、半拉山子、半拉窝、半拉窝集(屯名),“半拉”来自满语bula,含义是“荆棘、草刺”。
黑龙江有完达山,完达是满语“梯”之义。
大兴安岭锡伯语称为“夏恩阿林”,意为白色山岭,口语急读则音变为“兴阿林”,即兴安岭。
光绪年间屠寄编绘的《黑龙江舆图》中,海拉尔正南辉河口以西四十余公里之河北岸,标有“锡窝山”,“锡窝”即锡伯的口语读音。
东北的江河湖泊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更是不胜枚举,如:松花江,松花为女真语,意为白色。
卡伦湖,卡伦为锡伯语边防哨卡之义。
牡丹江,来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为弯曲的江。
乌苏里江,乌苏里,一说满语天王之义,一说满语顺流而下之义。
嫩江,嫩为蒙语碧绿之义,一说意为满语妹妹。
呼兰河,呼兰,满语,烟囱。
木兰达河,“木兰”系蒙语,江也,“达”系满语,源也。
呼玛尔河,达斡尔语,高山峡谷不见阳光的急流之义。
雅鲁河,雅鲁,满语意为“田边”,蒙语意为“河边”。
绥芬河,绥芬,满语,意为椎子。
挠力河,挠力,满语,意为禽鸟集栖之地。
额穆尔河,额穆尔,蒙语,意为平安。
拉林河,拉林,满语,意为爽快。
兴凯湖,满语,意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另据《依兰县地方志》,黑龙江通河县东,即三姓西北松花江北岸有“锡伯河”。
2.地名东北的地名既有反映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也有记录汉族向东北迁徙的轨迹的:辽宁省盖州市,据《金史·地理志》云盖州:“本高丽盖葛牟城,辽辰州。
明昌四年,罢曷苏馆,建辰州辽海军节度使。
六年,以与“陈”同音更取盖葛牟为名。
”昌图县,源于蒙古语“常突额尔克”。
“常突”意为绿色草原。
法库县,县名源于清初在盛京北境设置的“法库边门”。
“法库”,满语,意为鱼梁,即捕鱼的矮堰。
新民市,名称源于新民屯。
当时大批灾民从关内来此垦荒,这些汉民被称为“民人”。
先来的“民人”居住地称“民屯”,后来的故称“新民屯”。
康平县,“康平”因清中期有移民来此垦荒,其中康姓先来,称村为康家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