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比较经典---已读

合集下载

一种面向IPv6的网络拓扑发现系统的设计

一种面向IPv6的网络拓扑发现系统的设计

当前使用 的I P v 4网络在 可扩 展性 、 信 息安全 、 服务质量 、 物联网等端到端通信方 面受 到诸 多制约 , 随着全球 范围开展 的下 一代 互联 网的部署 , 许 多在 当前 互联 网条件下存在 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完 全地 取代 I P v 4 网络是一个曲折而漫长 的过程 , 中国虽 然在
摘要 : 作为 网络管理 的基本 功能 , 在I P v 6网络 中研 究拓 扑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 比分析 了I P v 6 与I P v 4网络在拓扑发 现 的差异 , 从地 址空 间、 双栈 共存 、 隧道 网络等 几个方 面具体分析 了在 I P v 6 网络 中进行 拓扑发现 需要解 决的 问题 , 结合 I P v 6网络 自身的特点 , 研 究了进行 I P v 6 拓扑发现需要 掌握 的关键技 术 , 针对这些差异 , 给 出了相应的拓扑发现解决方案。
r e s p ond i ng t op ol og y d i s c ov e r y s o op ol og y d i s c ov e r y;t u nne l ;d ua l s t a c k;I Pv 6
Z E NG Ma n - j i a n g
( L i b r a r y o f Ch e n g d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C h e n g d u 6 1 0 0 8 3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As t h e ba s i c f unc t i o n o f n e t wo r k ma na ge me nt ,I t ’ S i m po r t a nt s i g ni ic f a nc e o f r e s e a r c h t he I Pv6 ne t wo r k t op ol og y d i s — c o ve y .I r t ’ s c om p a r a t i ve a na l ys i s o f t h e d i fe r e nc e s be t we e n I Pv 6 a nd I Pv 4 n e t wo r k t o po l og y d i s c o ve r y Es pe c i a l l y a na l y s i s wh a t

基于SNMP和ICMP的可视化网络拓扑发现

基于SNMP和ICMP的可视化网络拓扑发现
③set- request 操作: 设置代 理进程的一
访问IpRouteNextHop 地址的路由 表;
+ +i ,
个参数值。 这个操作是由代理进程发出的, 它 是前面三种操作的响应操作;
. get- response操 返回 一 或多 作: 的 个
⑤t r a p 操作: 代理进程主动发出的报
把访问到的路由信息存人数据库 , } }
2.2 二 络主机的 级网 发现
由干一级网络设备已经发现,现在只需 发现每个网络设备所连接的主机,主机的发
文, 通知管理进程有某些事情发生。图1描述 了SNMP 的这5 种报文操作。
参考文献 川 凌 曹阳 军, 等.基于ARP 和SNMP 的网
络拓扑自 动发现算法U l . 武汉大学学报, 2001:47( 1) :67一 . 70 [2] 郑海. 张国清.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研 究[Jl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2 : 39(3) :
}
3 结论
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一直是网络管理中 重要的手段和工具,设计和开发个重要且难度比较大的部分,它涉 及到很多网络通信协议的细节和具体实现。 本文根据已有的网络拓扑结构实现算法,使 用SNMP 和ICMP 相结合的方式,使用c # 语言开发了一个针对校园网系统的拓扑发现 程序,利用发现的网络设备和它们之间的连 接情况,实现了网络拓扑的可视化。
中图分举号: TP 393 . 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379 1(2007)02(b 卜0072- 01
为了对网络进行集中有效的控制和管 理,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网络管理框架也就应 运而生。基于T CP/ IP 的SNMP (Si mp 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 Inter et n 组织为适应网 络的发展而制定的基干T CP/ I P 的网络管理协议t 1] , SNMP 由于实现简 单, 并且具有广泛的TCP/ IP 应用基础, 被 众多厂商支持,成为事实上的网络管理标准。 直观、可视化的网络拓扑图使网络管理 更加方便和高效,本文讨论基于S NM P 和 ICMP相结合的树型网络拓扑图的发现技术在 校园中的实现。

NNM产品介绍

NNM产品介绍

siteview nnm产品介绍产品概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信息化已成为必然。

迅速准确地获得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决策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网络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又是企业获取信息的极为重要的方式。

在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张中,网络复杂都急剧增加,设备间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

因此,迅速准确的发现网络内设备异常,对于减少网络管理的工作量,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SiteView SiteView NNM 即SiteView N N M ,是游龙科技自主研发的基于S N M P 的设备管理软件。

SiteView NNM 支持SNMP V1、V2、V3、RMON1.2和ICMP 等多种协议,可生成精确、多层次的物理拓扑图和逻辑拓扑图,并允许远程查看和配置设备面板图,提供IP—MAC 绑定功能。

SiteView NNM 通过先进的算法,可快速自动搜索网络内设备、网络设备、PC 和Server ,并实时显示网络资源的链路关系和运行状态。

1.支持多种协议,包括SNMP V1、V2、V3、RMON1.2和ICMP 等。

2.可灵活配置自由定义,自动生成真实物理面板图。

面板图可真实反映网络设备端口的运行状态,还可根据需要对面板进行配置。

3.通过先进的算法,快速自动搜索设备、网络设备、PC 和Server 等。

4.可生成精确、多层次的物理拓扑图和逻辑拓扑图。

5.可管理判断(识别、搜索)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并生成准确的网络链路,方便用户通过链路上的颜色判断链路运行状态。

6.基于先进搜索算法,能够快速智能定位IP 或MAC 所处连接的设备端口。

7.通过IP—MAC 绑定功能,可以有效阻止或发现IP 地址盗用和非法IP 入侵。

当系统发现异常的时候,在发出报警的同时还能对非法IP 发起攻击,以达到阻止非法入侵的目的。

8.FA 采用旁路监测技术,能对网络中流量具体到协议进行分析。

SiteView NNM 可7X24小时监测路由器、交换机和智能hub 的核心参数,如端口流量、端口使用率、内存、CPU、路由表等。

以太网络拓扑发现 - SNMP

以太网络拓扑发现 - SNMP

以太网络拓扑发现一.原理概述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首先是由Internet工程任务组织(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的研究小组为了解决Internet上的路由器管理问题而提出的。

许多人认为SNMP在IP上运行的原因是Internet运行的是TCP/IP协议,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SNMP被设计成与协议无关,所以它可以在IP,IPX,AppleTalk,OSI以及其他用到的传输协议上被使用。

SNMP是一系列协议组和规范(见下表),它们提供了一种从网络上的设备中收集网络管理信息的方法。

SNMP也为设备向网络管理工作站报告问题和错误提供了一种方法。

名字说明MIB 管理信息库SMI 管理信息的结构和标识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从被管理设备中收集数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只轮询(polling-only)的方法,另一种是基于中断(interrupt-based)的方法。

如果你只使用只轮询的方法,那么网络管理工作站总是在控制之下。

而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信息的实时性,尤其是错误的实时性。

你多久轮询一次,并且在轮询时按照什么样的设备顺序呢?如果轮询间隔太小,那么将产生太多不必要的通信量。

如果轮询间隔太大,并且在轮询时顺序不对,那么关于一些大的灾难性的事件的通知又会太馒。

这就违背了积极主动的网络管理目的。

当有异常事件发生时,基于中断的方法可以立即通知网络管理工作站(在这里假设该设备还没有崩溃,并且在被管理设备和管理工作站之间仍有一条可用的通信途径)。

然而,这种方法也不是没有他的缺陷的,首先,产生错误或自陷需要系统资源。

如果自陷必须转发大量的信息,那么被管理设备可能不得不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系统资源来产生自陷,从而影响了它执行主要的功能(违背了网络管理的原则2)。

而且,如果几个同类型的自陷事件接连发生,那么大量网络带宽可能将被相同的信息所占用(违背了网络管理的原则1)。

尤其是如果自陷是关于网络拥挤问题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特别糟糕。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试题(附参考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试题(附参考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2题,每题1分,共42分)1.快速以太网是由()标准定义的。

A、IEEE802.1qB、IEEE802.3uC、IEEE802.4D、IEEE802.3i正确答案:B2.针对数据包过滤和应用网关技术存在的缺点而引入的防火墙技术,这是()防火墙的特点。

A、包过滤型B、复合型防火墙C、代理服务型D、应用级网关型正确答案:C3.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A、滴氯霉素眼药水B、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C、用干净手帕擦拭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4.为了加快数据库的访问速度,可以对数据库建立并使用(),它在数据库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存在。

A、索引B、主键C、记录D、数据表正确答案:A5.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LAN标准是基于()的以太网标准。

A、IEEE802.1B、IEEE802.3C、IEEE802.2D、IEEE802.5正确答案:B6.机房门禁卡须统一管理和发放,使用人员必须妥善保管,不得()借给他人使用。

A、擅自B、任意C、随便D、随意正确答案:A7.以下标准中,哪项不属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的标准。

()A、北美标准B、中国国家标准C、国际标准D、日本标准正确答案:D8.在以下文件系统类型中,能使用文件访问许可权的是()。

A、FATB、EXTC、NTFSD、FAT32正确答案:C9.IP v4地址由()位二进制数值组成。

A、16位B、32位C、8位D、64位正确答案:B10.安全制度管理要求形成由()、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A、安全策略B、物理安全C、人员管理D、防护策略正确答案:A11.Web使用()协议进行信息传送。

A、FTPB、TELNETC、HTTPD、HTML正确答案:C12.Telnet协议能够被哪种更安全的协议替代()。

A、SSLB、HTTPSC、SSHD、FTPS正确答案:C13.对于一块已用硬盘,根据当前的分区情况(有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删除分区的顺序为()。

PMS-VISTA1600-V2.1.5_09213版本网管操作员手册(3)

PMS-VISTA1600-V2.1.5_09213版本网管操作员手册(3)

EPON Manager操作员手册EPON网管系统操作手册产品版本:PMS-VISTA1600-V2.1.5_09213声明Copyright ©2008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它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目录第一章安装、卸载指南 (5)1.1 EPON Manager的安装 (5)1.1.1 环境要求 (5)1.1.2 安装步骤 (5)1.2 EPON Manager的卸载 (6)第二章系统管理 (7)2.1 启动EPON网络管理系统 (7)2.2 用户管理 (8)2.3 地域管理 (9)2.4 邮件服务器配置 (10)2.5数据库备份 (10)2.6数据库恢复 (11)第三章拓扑管理 (13)3.1 自动拓扑发现 (13)3.2 刷新拓扑图 (14)3.3 新增HFC设备 (14)3.4 更换背景图 (14)3.5 新增管理域 (15)3.6 重新布局拓扑图 (15)3.7 保存当前拓扑图 (15)3.8 新增PON (16)3.9 新增ONU设备 (16)3.10 新增RF设备 (16)3.11 新增光分支器SPLIT (17)3.12 删除OL T子网 (17)3.13 移动到地域 (18)3.14 修改ONU (18)3.15 删除ONU节点 (19)3.16 光纤流量的读取 (19)3.17 添加连线 (19)第四章告警管理 (21)4.1 Trap服务配置 (21)4.2 告警配置 (21)4.3 告警查询 (22)4.4 经验库管理 (23)4.5 告警趋势图 (24)4.6 告警提示 (25)4.7 告警测试 (26)第五章性能管理 (27)5.1 实时性能管理 (27)5.2 历史性能设置 (28)第六章 HFC管理 (29)6.1 网管RF设备服务器配置 (29)6.2 网管RF设备告警阀值设置 (29)6.3 网管RF的监控数据 (30)6.4 RF设备输出电平校正 (30)6.5 网管ONU端口状态查询 (31)6.6 自动关联RF-ONU和ONU (32)第一章安装、卸载指南1.1 EPON Manager的安装1.1.1 环境要求硬件平台:1、Intel Pentium或以上的处理器;2、64M或以上的内存;3、带有SVGA图形卡的800*600或以上的显示器;4、剩余磁盘空间:50MB以上;5、网络适配卡。

一体化IT运维解决方案V1

一体化IT运维解决方案V1
P4
一体化运维的管理维度
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方案) 建设阶段目标
自动化配置向导与变更 自动化巡检及合规检查 自动化策略下发
控制
信息化管理(IT资源管理方案)
CMDB统筹CI管理 CI拓扑关系管理 IP地址资源管理
可视化管理(基础监控方案)
事件管理 链路监控 集中性能管理 网络性能流量分析 业务关联 综合告警 统一展现
事件管理
流量分析 综合告警 移动APP 链路监控 业务关联 报表管理 性能管理 拓扑管理 IP地址管理 配置下发 巡检自动化
IT资源管理
资产管理
自动化运维
配置备份
统一PORTAL
NetEagle
基础监控-事件管理流程
高效
事件解析策略,对故障预处理。通 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事件有效性
集成
建立业务、区域等视角的监控视图, 并提供主流流程平台进行工单集成
故障处理模块
完善
设备、线路告警进行维护期标记, 灵活过滤设备维护期告警。
流程
监控人员,通过流程化管理,接收、 响应、处理、确认、记录并关闭故 障,系统出具故障分析和监控SLA 报告
基础监控-事件管理介绍
预置CISCO、华为、H3C、Juniper、CheckPoint、迈普、F5、Bluecoat等厂商解析策来自IT资源管理-拓扑管理介绍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支持全网、子网拓扑自动发现,真实体现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状态;
网络拓扑展现:基于网络配置管理,显示全网骨干网络设备互联关系,并关联故障;
IT资源管理-IP地址管理介绍
可按组织架构或网络架构定义网段规划,支持自动发现和手工导入;
支持多厂商Rping,自动IP/MAC巡检,探测非法IP;

topology-scanner使用详解

topology-scanner使用详解

topology-scanner使用详解
Topology Scanner是一种用于网络拓扑发现的工具,它能够自动识别和绘制出网络中各个设备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扫描网络中的设备和端口,Topology Scanner可以生成一个网络拓扑图,帮助管理员更好地了解整个网络的结构和配置。

使用Topology Scanner的第一步是设置扫描范围,通常是指定一个起始IP地址和一个终止IP地址,以便确定要扫描的网络段。

然后,Topology Scanner会自动进行扫描,通过发送各种网络协议的探测报文,来探测网络中的设备。

在扫描过程中,Topology Scanner会识别并记录下每个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设备类型等信息。

它还会尝试连接到每个设备上的不同端口,并记录下端口的状态和服务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Topology Scanner能够绘制出网络拓扑图,显示出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关系。

Topology Scanner还提供了一些其他功能,比如自动发现网络中的子网、查找网络中的漏洞和弱点等。

管理员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来进行网络优化和安全加固。

总的来说,Topology Scanner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网络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网络拓扑。

它的使用简单方便,能够自动扫描并绘制出准确的网络拓扑图,为网络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无论是在企业网络还是家庭网络中,都可以使用Topology Scanner 来提升网络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计算机网络)-试卷1

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计算机网络)-试卷1

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计算机网络)-试卷1(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选择题()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在ISOOSURM中,( )实现数据压缩功能。

(分数:2.00)A.应用层B.表示层√C.会话层D.网络层解析:解析:ISO OSI/RM七个协议层的功能的概括描述如下所示(从低到高)。

物理层:规定了网络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的标准,在网络设备之间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提供相邻结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功能。

网络层:在通信子网中进行路由选择和通信控制。

传输层:提供两个端系统之间的可靠通信。

会话层:建立和控制两个应用实体之间的会话过程。

表示层:提供统一的网络数据表示。

应用层:提供两个网络用户之间的分布式应用环境(普通用户)和应用开发环境 (高级用户,即网络程序员)。

这样的描述虽然没有穷尽各个协议层的功能细节,但是表达了各个协议层的主要功能。

当然ISO对各个协议层的功能也进行了扩充,但是以上所述是OSI/RM各个协议层最原始和最重要的功能。

由于数据压缩属于数据表示的范畴,所以应归入表示层。

3.TCPdP模型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第一个协议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第二个协议UDP是( )。

(分数:2.00)A.一种可靠的面向用户的协议B.一种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C.一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D.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解析:解析:在TCP/IP模型中划分为四层,依次为网络接口层、Intemet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在传输层中有TCP与UDP协议:TCP是传输控制协议,它是面向连接的,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但性能高。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四)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四)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四)(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网络层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 A.在邻接结点间进行数据报传输∙ B.在邻接结点间进行数据报可靠传输∙ C.在任意结点间进行数据报传输∙ D.在任意结点间进行数据报可靠传输(分数:2.50)A.B.C. √D.解析:选项A、B不是网络层的目的,IP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因此D错误。

2.路由器连接的异构网络指的是______。

∙ A.网络的拓扑结构不同∙ B.网络中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同∙ C.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均不同∙ D.数据链路层协议相同,物理层协议不同(分数:2.50)A.B.C. √D.解析:网络的异构性指的是传输介质、数据编码方式、链路控制协议以及不同的数据单元格式和转发机制,这些特点分别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定义。

3.网络中发生了拥塞,根据是______。

∙ A.随着通信子网的负载的增加,吞吐量也增加∙ B.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少∙ C.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多∙ D.随着通信子网的负载的增加,吞吐量反而降低(分数:2.50)A.B.C.D. √解析: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

A选项网络性能显然是提高的,B、C两项中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多少与网络的吞吐量并不是正比的关系,不能确定网络是否拥塞。

4.在路由器进行互联的多个局域网的结构中,要求每个局域网______。

∙ A.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及其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高层协议都可以不同(分数:2.50)A.B.C. √D.解析:路由器是第三层设备,向传输层及以上层次隐藏下层的具体实现,所以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

网络运营监控利器-SOC系统综述

网络运营监控利器-SOC系统综述
全性 。
报 表 类 型 总体 可 分 为事 件 报 表和 资 产报 表 。事
件 报报 表能 提 供按 事件 类 型 、事件 级 别和 事 件趋 势
等 方 式生 成 ,资产 报 表按 风 险趋 势 、风险 等 级 、资
产漏 洞 等方式 生成 。 报 表 支 持 手动 和 自动 两种 生 成 方式 , 自动 报 表 可 以按 月报 和 年 报 方 式 定期 导 出 ,生 成 W ORD/ P / DF HT ML格式 的 文档 ,并支持 按照 存 档组分 类
知漏 洞进 行总 结 。
6 全 面 的安全 报警 功能 ) 系统 提供 多种 方 式 的报 警功 能 ,当检 测 到 网络
威胁 及高 风险 事件 发生 时 ,可 采 用声音 、E —MAI L、
防火 墙联 动 、S NMP R F AP、工单 派发 、交换 机端 口开 关 、手机 短信 等 多种 方式 进 行报警 。 7 丰富 的报 表展现 ) 系统 提供 的安 全 监控 的报 表 分 析 引擎 可 以从 多
监控 和 管理 ,随时 掌握 网络 当前运 行状 态 及存 在风
工 作流 管理 、事件 关联 分 析 等功 能 ,使得 系统 能 够
更好 的发 挥统 一 运维 的特 点 ,提 供信 息 安全 总体 视 图和 安全 趋势 报 告 ,实现 对 风险 的 有效 控制 ,保 证 企 业 的 日常 业务 运转 。最 终 实现 网络 的 安全 部 署从 单 点 防御 走 向整 体 防御 ,体现 出所 需要 的最 终 结果 , 让 网络 管理者 能 够看 到 安全 系统 的 细节 并最 终 用来 控 制 整个企 业 内网 。固
件采 集 系统 。
() 控端 口信 息 ,如 各端 口的 活动 状态 及地 址 2监

WLAN -OMC网管系统介绍

WLAN -OMC网管系统介绍

NMS功能
拓扑管理
配置状态管理
告警事件管理
性能统计管理
安全管理
软件管理
日志管理
拓扑管理
• 实现对整个网络设备的拓扑呈现。 • 支持网络拓扑到自动发现和自动更新。 • 能动态显示网络链路、路由、广播、邻居、 节点信息,包括流量,发射功率。
• 能动态显示设备故障的告警信息。
拓扑管理-全网视图
子网逻辑视图(邻居)
管理架构
NMS客户端
NMS服务器
AAA/计费服务器
AP
AP EMS客户端
AP
NMS特点
• 标准:基于行业标准协议SNMP对设备进行管理。
• 方便:能对公司各种系列的网络产品进行统一管理。
• 直观:基于全图形化的GUI客户端进行管理,操作 简便。 • 专业:提供拓扑管理、配置管理、告警管理、性能 管理、安全管理、操作管理等各种电信级的网络管 理功能。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用组播搜索或IP地址段搜索后添加到AP设备,在配 置数据核查时,发现有部分内容不一致? 自动添加到AP设备,其CAPWAP设置中的密码必 须重新设置,目的就是用于AP与AC进行接入鉴权 的,如果直接从AP上获取,两者必然一致,鉴权 就失去了意义。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如何在网管系统中增加一个AP设备? 方法1:在OMT手工添加; 方法2:通过组播搜索或IP地址段搜索,添加后, 手工修改CAPWAP的WTP接入密码; 方法3:通过网元的复制功能,复制后,需要手工 修改网元的设备ID;
NMS客户端 AP NMS服务器 AP AP
NMS客户端
NMS概述
• GUI客户端采用全图形界面设计,用户能以丰富的 图形组件简单、快捷、直观地管理、查看整个网络 和各设备节点;支持多用户并发操作,并对用户操 作权限进行严格控制。 • NMS服务器通常部署在PC/PC Server或Linux/Unix 工作站/服务器上,运行过程中基本不需要维护。 • 数据库系统通常安装在NMS服务器所在机器上,也 可以安装在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上。NMS支持 MySQL、ORACLE、MS SQLServer等主流数据库 系统。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考试模拟题+答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考试模拟题+答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考试模拟题+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微软发布系统补丁的作用是()A、修复计算机应用软件B、修复计算机硬件C、修复系统漏洞,确保计算机安全运行D、修复杀毒软件E、八进制代码F、二进制代码G、ASCⅡ码H、BC正确答案:B2、IPv6 地址总长度是 IPv4 地址长度的()倍。

A、4B、3C、2D、5正确答案:A3、()不仅能提供网络利用率和数据流量方面的一般性数据,还能从网络中捕获数据帧,并能够筛选、解释、分析这些数据的来源、内容等信息A、流量查看器B、网络监视器C、事件查看器D、本地策略管理正确答案:B4、从网络系统的角度考虑,网络管理分为硬件管理和( )。

A、网络管理工作站B、网络管理协议C、软件管理D、网络维护正确答案:C5、下列关于创新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B、创新需要“标新立异”C、服务也需要创新D、引进别人的新技术不算创新正确答案:D6、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是根据数据包的( )转发数据的。

A、目的B、CC、目的D、源E、CF、源正确答案:A7、用户USER1拥有NTFS读取权限,它所属的一个组拥有NTFS完全控制权限,它所属的另一组拥有执行权限,用户1的最终权限是()。

A、不能访问B、完全控制C、读D、完全控制文件夹和读文件正确答案:B8、Internet 的核心协议是( )A、HTTPB、TCP/IPC、ICMPD、UDP正确答案:B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语言规范具体要求的是()。

A、用尊称,不用忌语B、语速适中,不快不慢C、语感自然,不呆板D、多使用幽默语言,调节气氛正确答案:D10、下列配置默认路由的命令中,正确的是( )A、ipB、ipC、ipD、ip正确答案:D11、下面哪一种照明类型又称一般照明()A、事故照明B、混合照明C、特殊照明D、普通照明正确答案:D12、常规的数据库维护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试题库(含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试题库(含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2题,每题1分,共42分)1.哪类存储系统有自己的文件系统:()。

A、DASB、NASC、SAND、IPSAN正确答案:B2.概念模型设计过程不包括()A、附属表设计B、建立实体间联系C、创建实体D、划分主题域正确答案:A3."点击“开始”菜单,在运行栏中输入"()"然后回车,可以打开Win 系统服务。

"A、taskmgrB、regeditC、gpedit.mscD、services.msc正确答案:D4.操作系统是一种()。

A、通用软件B、软件包C、系统软件D、应用软件正确答案:C5.综合布线工程验收的4个阶段中,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的是()。

A、初步验收阶段B、随工验收阶段C、开工检查阶段D、竣工验收阶段正确答案:B6.在默认情况下,FTP服务器的匿名访问用户是()。

A、administratorB、anonymousC、guestD、IUSR_D正确答案:B7.存放在()中的数据不能够被改写,断电以后数据也不会丢失。

A、外部存储器B、内部存储器C、随机存储器D、只读存储器正确答案:D8.为了加快数据库的访问速度,可以对数据库建立并使用(),它在数据库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存在。

A、记录B、索引C、数据表D、主键正确答案:B9.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A、安监部门B、建设部门C、工会D、法律部正确答案:C10.syslogins这个系统表是在()中的。

A、Master库B、Model库C、Tempdb库D、用户库正确答案:A11.主机安全-Oracle身份鉴别检查,应检查相关参数是否符合以下应限制非法登陆失败次数。

建议检查’FAILED_LOGIN_ATTEMPTS’。

修改相关参数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应限制非法登陆失败次数。

安全区域边界-(一)边界防护

安全区域边界-(一)边界防护

安全区域边界-(⼀)边界防护安全区域边界⽹络实现了不同系统的互联互通,但是现实环境中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安全需求对系统进⾏切割,对⽹络进⾏划分,形成不同系统的⽹络边界或不同等级保护对象的边界。

按照“⼀个中⼼,三重防御”的纵深防御思想,⽹络边界防护构成了安全防御的第⼆道防线。

在不同的⽹络间实现互联互通的同时,在⽹络边界采取必要的授权接⼊、访问控制、⼊侵防范等措施实现对内部的保护是安全防御必要的⼿段。

安全区域边界针对⽹络边界提出了安全控制要求,主要对象为系统边界和区域边界等;涉及的安全控制点包括边界防护、访问控制、⼊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安全审计和可信验证。

以下将以三级等级保护对象为例,描述各个控制点的检查⽅法、检查对象和预期结果等。

控制点1.边界防护边界安全防护要从⼏个⽅⾯来考虑,⾸先应考虑⽹络边界设备端⼝、链路的可靠,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保障边界设备物理端⼝可信,防⽌⾮授权的⽹络链路接⼊;其次,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外部设备的⽹络接⾏为及内部设备的⽹络外连⾏为进⾏管控,减少外部威胁的引⼊;同时,对⽆线⽹络的使⽤进⾏管控,防⽌因⽆线⽹络的滥⽤⽽引⼊安全威胁。

a)**安全要求:应保证跨越边界的访问和数据流通过边界设备提供的受控接⼝进⾏通信。

要求解读:为了保障数据通过受控边界,应明确⽹络边界设备,并明确边界设备物理端⼝,⽹络外连链路仅能通过指定的设备端⼝进⾏数据通信。

检查⽅法1.应核查⽹络拓扑图与实际的⽹络链路是否⼀致,是否明确了⽹络边界,且明确边界设备端⼝。

2.应核查路由配置信息及边界设备配置信息,确认是否指定物理端⼝进⾏跨越边界的⽹络通信。

以CiscoIOS为例,输⼊命令“router#show running-config”,查看相关配置。

3.应采⽤其他技术⼿段核查是否不存在其他未受控端⼝进⾏跨越边界的⽹络通信。

例如检测⽆线访问情况,可使⽤⽆线嗅探器、⽆线⼊侵检测/防御系统、⼿持式⽆线信号检测系统等相关⼯具进⾏检测。

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

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

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一、SNMP简介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互连网管理协议。

SNMP诞生于1988年,当时只想把它作为一个短期的网络管理框架,临时用于管理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设备。

但随着SNMP的发展和大量应用,其使用范围已大为扩展,超出了Internet的范围。

SNMP逐渐作为一种标准的协议在网络管理领域得到了普遍的接受和支持,成为了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SNMP采用“管理进程/代理进程”模型来监视和控制各种可管理网络设备。

其核心思想是在每个网络节点上设置一个管理信息库MIB(Manage Information Base),由节点上的代理负责维护,管理进程通过应用层协议对这些信息库进行访问。

图3.1说明了SNMP网络管理框架的一般体系结构,它由四个主要部件构成,分别是:通信网络、网络协议、网络管理进程和被管网络实体。

网络管理进程被管网络实体图3.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体系结构二、 基于SNMP 协议的网络层拓扑发现SNMP 已经成为网络管理的标准,为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网络拓扑发现的速度。

路由器子网图3.2 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的任务就是发现被管网络中的子网、路由器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3.2是网络拓扑结构的一个模型。

其中,各子网通过各自的路由器与其他子网通信,它们都连接到路由器的一个端口上。

路由器的一个端口可以连接一个子网,也可以同其他路由器相连。

当子网内的某一机器向别的子网发送数据时,数据包首先到达本子网的缺省路由器,缺省路由器检测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根据其路由表确定该目的地址是否在与自己相连的子网中。

如果是,则把数据包直接发往目的地,否则转发给路由表中规定的下一个路由器,下一个路由器再进行类似处理,依次类推,数据包将最终到达目的地。

[工学]网络环境管理习题集-上课

[工学]网络环境管理习题集-上课

第一章选择题1、网络互联的最终目的是()。

A、改善系统性能B、提高系统的可靠性C、实现资源共享D、增强系统的安全性4、用于网络层互联的设备有()。

(本题2项正确)A、三层交换机B、集线器C、网关D、路由器5、最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A、交换机B、路由器C、中继器D、网关6、交换机和路由器相比,主要的区别有()。

(本题2项正确)A、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B、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C、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划分一个广播域的边界D、路由器的一个端口划分一个冲突域的边界7、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可以看做一个()A、冲突域B、广播域C、管理域D、阻塞域8、依据网卡工作原理,请指出网卡对应于OSI 7 Layer第几层?(二项正确)A. 第2 层(Date-Link Layer)B. 第3 层(Network Layer)C. 第1 层(Physical Layer)D. 第6 层(Presentation Layer)9、Spanning tree algorithm 主要的目的是?A. 避免回路B. 数据转送C. 数据过滤D. 自动学习10、为什么说共享介质的以太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A. 一个冲突域内的所有主机都能够看到其他人发送的数据帧,即使目的MAC地址并非自己B. 共享介质的以太网容易产生冲突问题,导致帧报文丢失C. 所有的用户都在同一网段D. 一些拥有较高权限的用户可以查找到网段内的其它用户,获得敏感数据11、共享式以太网中的设备处于同一个什么域中?(本题2项正确)A. 管理域B. 广播域C. 冲突域D. 组播域12.VRRP的作用在于(3项正确)A. 网关的冗余B. 无缝切换网关C. 对PC 机透明D. 支持OSPF13.关于VRRP 术语,选出和“IP 地址所有者”是同一台设备的术语A. 虚拟路由器B. 虚拟Master 路由器C. 配置主IP 地址的路由器14、网络管理SNMP 工作于()。

等保三级-安全技术-网络安全

等保三级-安全技术-网络安全
否 □是 □
4、测试边界完整性检查设备,测试是否能有效的发现“非法外联”的行为(如产生非法外联的动作,查看边界完整性检查设备是否能够发现该行为)
否 □是 □
5、测试边界完整性检查设备,测试是否确定出“非法外联”设备的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如产生非法外联的动作,查看边界完整性检查设备是否能够准确定位并阻断)
否□是□
11、测试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绘制工具,验证实际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拓扑结构图是否一致:
否□是□
12、测试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的访问路径,通过使用路由跟踪工具(如tracert等工具),验证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的访问路径是否安全(如访问路径是否固定等):
否□是□
13、测试重要网段,验证其采取的网络地址与数据链路地址绑定措施是否有效(如试图使用非绑定地址,查看是否能正常访问等):
否 □是 □
4、检查网络入侵防范设备,查看其生产厂商是否为正规厂商,规则库是否为最新
否 □是 □
5、测试网络入侵防范设备,验证其监控策略是否有效(如模拟产生攻击动作,查看网络入侵防范设备的反应)
否 □是 □
6、测试网络入侵防范设备,验证其报警策略是否有效(如模拟产生攻击动作,查看网络入侵防范设备是否能实时报警)
否 □是 □
7、测试边界和主要网络设备,通过以某个系统用户试图删除、修改或覆盖测试记录,验证安全审计的保护情况与要求是否一致
否□是□
测试结果:□符合□部分符合□不符合
备注:
测试记录2-7项全部符合即视为符合
测试类别
等级测评(三级)
测试对象
安全技术
测 试 类
网络安全-总体
测 试 项
边界完整性检查

“宇视”数字监控IMP诊断平台使用手册

“宇视”数字监控IMP诊断平台使用手册

智能管理平台开局指导书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1 系统介绍 (3)1.2 总体方案通用拓扑图 (4)1.3 系统各结构组件介绍 (4)1.3.1 IMP Server (4)1.3.2 IA8500-VD Server (4)1.3.3 IMP Client (5)2开局流程指引 (6)3系统规划 (7)4系统安装升级 (7)5系统初始配置 (8)5.1 添加VM (8)5.2 添加IA8500-VD服务器 (9)6系统业务配置 (10)6.1 视频诊断配置 (10)6.2 录像检查配置 (12)6.3 网络拓扑图配置 (14)6.3.1 网络拓扑交换机配置: (14)6.3.2 网络拓扑PC配置(win7电脑): (15)6.3.3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设备 (16)6.4 资产管理配置 (17)6.4.1 同步VM资产 (17)6.5 批量配置设备配置 (18)系统介绍1.1 系统介绍IMP(Intelligent Management Platform)智能管理平台,是集网管、录像管理、智能分析诊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平台。

为用户提供大型解决方案系统的管理工具、管理平台。

iMP 3.0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软件是宇视科技针对大型、超大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运维管理软件。

采用先进的IMOS架构,支持设备的批量配置和管理,支持对摄像机录像的批量下载,更全面支持设备拓扑分析,视频质量诊断管理,录像状态侦测管理,设备状态检测,设备异常告警,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

可以满足各种大、中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工作。

iMP 3.0具有海量管理、强兼容性、高效和高准确性、高可靠性、丰富功能集成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公安、金融、交通、电力、能源、教育、大型园区、楼宇、医疗等行业。

1.2 总体方案通用拓扑图图1-1总体方案通用拓扑图IMP平台可与视频监控和公安图像应用平台配套使用。

只需将IMP服务器接入网内,向VM注册,并配置对应的IA8500-VD服务器。

一种电力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工具设计 张永奈

一种电力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工具设计 张永奈

一种电力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工具设计张永奈发表时间:2017-12-23T21:04:35.0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作者:张永奈1 刘承志2 史跃3 程玫4[导读] 摘要:电力信息网网络拓扑是网络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数据,如何快速准确获取当前网络拓扑是网络运行管理的重点、难点。

本文通过获取交换机的ARP表与MAC表。

(1.2.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3.4.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摘要:电力信息网网络拓扑是网络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数据,如何快速准确获取当前网络拓扑是网络运行管理的重点、难点。

本文通过获取交换机的ARP表与MAC表。

通过端口之间的地址匹配确定设备级联关系,以实现网络拓扑的自动获取,并依据该方法实现了一种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工具,极大提升了电力信息网络的运维管理效率。

关键词: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电力网络1 引言目前电力信息网通信网络运维管理主要依赖北塔网管系统,该系统依据人工维护的网络拓扑结构定期检测网络节点及通信线路状态,并可对部分网络故障进行预警。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随着新建变电站的投运、通信网络的局部改造及部门的调整,网络节点设备及通信线路也在不断变化,对应的网络拓扑需要运维人员及时完善调整;同时要求网络运维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以避免错误的拓扑维护[1],对拓扑完整性影响网络维护,影响网络可用性。

(2)当网络发生故障时,运维人员根据上报的故障信息并依据人工经验采用登录交换机的方式对网络故障进行逐步排查,不断缩小故障范围,得到可能的故障原因后再去现场进行故障排查。

由于整个电力网络庞大,整个故障排查过程耗时耗力,不能及时的消除通信故障,给电力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2]。

(3)电力网络拓扑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3],当网络发生故障时,网络拓扑相应发生改变;但目前故障发生后运维人员无法有效评估故障对整个电力通信网络的影响范围,而只能被动等待设备、系统的网络故障告警,延误了宝贵的故障抢修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网络拓扑自动发现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及个人在加入Internet网,使网络规模持续扩大。

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流量,新节点、新链路不断的被引进到网络上,从而使手工维护很难跟上网络的变化,给网络管理带来困难。

网络由一起工作的大量实体构成,向用户提供某种服务。

这些实体功能由硬件和软件执行,一些出现在真实网络中实体的例子有路由器、服务器、普通主机、链路等,所有这些都影响着网络运行的方式及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质量。

例如,如果一个应用服务器(Web Server)出现宕机而从网络上剥离下来,那么用户将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服务(浏览网页)。

提到拓扑发现,一般是指发现完成最终用户服务所涉及到的所有实体,不仅要发现实体,而且要发现实体在网络中所起的作用及实体间互相连接的方式。

网络拓扑对网络管理、网络规划非常有用。

例如,网络故障、流量瓶颈等重要信息能直接显示在网络拓扑上,这样网络管理员对当前的网络状况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哪里发生了故障一目了然。

如果网络拓扑上显示一条链路总处于满负荷传输状态,那么扩大该条链路的容量对提高网络性能将有很大帮助。

此外,网络拓扑对网络仿真也十分重要,要仿真能否在现有网络上新开放一种应用,必须首先有正确的网络拓扑。

获得网络拓扑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让管理员根据实际网络手工绘出其拓扑,但现在网络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大,并一直在膨胀,而且实体在网络中担负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要跟踪这样一个网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或精力,而且网络一旦有所改变所有工作必须重做。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发展起来的,本文对能用于拓扑发现的一些常用的工具和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基于笔者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算法实现,该算法主要针对同一个管理机构下的IP网络的拓扑自动发现,更复杂的拓扑发现算法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

一、用于拓扑发现的工具1. PingPing命令是IP网上最古老的一种工具,用来监测网络节点是否活着,或用于监测到网络节点间的往返时延(RTT)。

通常Ping只涉及网络上的源和目的两节点,而忽略网络细节。

另外我们可以使用广播Ping,其Ping的地址不是一个单一的地址,而是子网的广播地址,所有位于该子网的主机均对此Ping包进行响应,从而一次就可得到子网内的全部活动主机。

使用Ping的最大问题是,当Ping一个活着的主机时,其往返时延往往在几十毫秒左右,但Ping一个不存在的或宕着的主机,一般比较常用的超时通常为20秒,再加上为了减少丢包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而采取发2~3个Ping包,这样对这类主机的监测代价就非常大。

这个问题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减少超时值,但是必须注意不要小于网络实际的往返时延。

通过精心设计超时和重发策略(随着跳数的增多,超时相应增大),可以有效减少等待时间同时又减少误判使用广播Ping的问题是,现在实际网络中广播Ping很少得到完全支持,部分网络由路由器代替子网内的主机响应。

在另外一些网络中主机根本就不对广播Ping进行响应,甚至路由器根本不转发能引起广播的包。

这是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因为可以利用这个特性进行拒绝服务攻击,例如向几个大的子网进行广播Ping,并把源地址设置为受害者的地址,这样受害者就会淹没于大量ICMP Ping的响应包,从而拒绝提供任何服务。

对该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设计一个专门的Broadcast Ping程序,其内部实现是直接将子网的广播地址转变为多个主机地址,然后启动多个线程或进程来分别向主机发送Ping包,从而获取子网内的全部主机地址2. TracerouteTraceroute命令是TCP/IP家族内另一个比较早的工具,它可用来发现测试点和目标主机之间的路由器。

路由器在转发包之前总是将其TTL值减1,如果TTL降为0,则路由器向源地址发送TTL-ExpiredICMP消息。

Traceroute实现的原理就是应用路由器的这个特性,通过发送TTL逐渐增大的探测包,由测试点到目标间这条路经上所有的路由器依次向测试点发送TTL-Expired ICMP包,从而发现所有路由器。

因为几乎所有的路由器设计时都实现了发送TTL-Expired ICMP消息的功能,所以大多数情况下Traceroute的结果是准确可信的。

由于采用逐渐增大TTL值的方法,每探测一个目标需要依次发送不同TTL值的多个包,因此用Traceroute 获取结果比Ping要慢的多。

可以设计一种并发式的Traceroute命令,一次发送不同TTL 值的多个包,从而加速路由器的发现速度3. DNSIP地址是为网络上的路由器或主机等机器设计的,它不符合人类的记忆习惯,DNS (Domain NameSystem)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开发的。

DNS系统主要用于网络设备IP地址到名字的映射,同时也维护一些其他信息如设备的硬件平台及操作系统等。

使用DNS服务器提供的区域传输功能可以一次获取域内许多主机和路由器,快捷方便,这是它的优点。

但如果主机的地址通过DHCP获得,则DNS对此就无能为力,此外,DNS 服务器提供的信息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甚至有些DNS服务器没有提供区域传输功能。

尽管有诸多缺点,DNS在拓扑发现中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把DNS返回的信息作为其他算法的起点;我们还可以在不知道网络具体结构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时间返回来的信息直接用来估算网络的增长速度4. SNMP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基本思想是所有的网络设备维护一个MIB(管理信息库)保存其所有运行进程的相关信息,并对管理工作站的查询进行响应。

SNMP协议描述了一种从MIB库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对设备唯一的要求是支持SNMP并且MIB中的信息足够丰富。

使用SNMP的最大优点是信息自动随网络的状况更新,这样通过SNMP获取的拓扑信息总是反映网络最新的状况。

其缺点是并不是所有设备都支持SNMP协议,而且除了标准的MIB信息外,各厂家都为自己的设备开发了专门的MIB,如果在拓扑自动发现程序中使用了这些MIB,其处理上可能不得不随厂家的不同而作特殊的处理。

因此,我们建议尽量使用标准MIB。

本文中用到的MIB组有System组、Interfaces组、IP组,它们均为当前MIB-II下的标准组。

5. 其它工具或技术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常用工具外,我们还可利用节点的ARP表查询它直连的设备,利用路由协议(如OSPF、BGP)发现所有子网或网络,发现所有的路由器,在BGP下还可发现一条路经经过的自治域(AutonomousSystems)。

对于非IP网络,可利用专门的技术(对IPX网络可采用SAP)发现网络拓扑信息。

此外,一些厂家专有的技术如Cisco的CDP(思科发现协议,仅用于Cisco设备)、Netflow技术等也可用于拓扑发现二、算法实现在本小节,我们给出一个IP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使用的技术是ICMP(Ping)和SNMP。

本文提供的算法要求输入SNMPRead-Community,适用于发现同一个管理机构下的IP网络。

算法首先从本地子网开始,通过Ping获取本地所有活动主机,利用SNMP区分出普通主机和路由器,然后对路由器进行查询,下载路由器的System组、Interfaces组、IP组的信息。

获取路由器直连的网络,进行下一轮运算,直到发现所有网络或到达指定的深度(跳数)。

程序主要涉及四大模块:1)主循环控制模块:程序初始化及算法深度控制,到达指定深度后跳出循环2)子网搜索模块:搜索子网内的所有活动主机和路由器3)ICMP模块:处理ECHO请求及应答4)SNMP模块:处理SNMP相关操作程序中两个重要的类为RouterClass和NetClass。

RouterClass包括两个指针分别指向IpList和NetList,IpList存放路由器的IP地址,NetList存放路有器连接的网络。

NetClass包括两个指针分别指向Rconnect和Hconnect。

本算法使用了两个集合:临时网络集合,已发现网络集合。

临时网络集合用于存放当前深度和下一深度中还没有被搜索的网络,对已搜索的网络需要添加到已发现网络集合。

算法中为了避免多次发现同一路由器(因为路由器有多个IP地址),需要遍历路由器的IPList。

程序使用的主要算法流程如下:●子网搜索模块1)利用Ping搜索子网内所有的活动IP地址2)利用SNMP区分路由器和普通主机,并分别添加到NetClass的Rconnect和Hconnect。

3)针对每一个路由器,下载有关MIB变量(System组,Interfaces组,IP组),对MIB变量分析,分别写入RouterClass的IPList和NetList4)为防止路由器被多次发现,要遍历RouterClass的IPList5)将在(3)中发现的而又没有搜索的网络添加到深度为n+1的临时网络集合中●主循环控制模块1)从深度为n的临时网络集合中抽取一个子网进行子网搜索(调用子网搜索模块)。

2)将(1)中搜索的网络添加到已发现网络集合。

3)重复进行(1)和(2)直到临时网络集合为空。

4)如果n小于指定深度(n本文提供了一个可用于IP网络的拓扑自动发现算法。

这个算法使用了路由器的MIB信息和ICMP(Ping)的结果来产生拓扑。

路由器的IP地址不需要事先知道,本文给出的算法自动找出路由器,并利用SNMP协议获取有关拓扑的MIB信息,本算法试图发现尽量多的网络,或在到达指定深度(跳数)后自动停止。

本文所提供的算法适用于同一个管理机构下的IP网络的拓扑自动发现,属于不同管理机构的网络(如Internet)拓扑自动发现要复杂得多,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其它技术(如Traceroute),编写新的算法实现,这正是笔者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