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公开课教案
一剪梅教案范文3
一剪梅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剪梅》的诗意和文学价值;(2)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一剪梅》;(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词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理解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情;(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一剪梅》的诗意和文学价值;(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词中意象的深刻理解;(2)诗词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一剪梅》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一剪梅》,理解诗意;(2)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 合作探讨:(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剪梅》的深入探讨;(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分享学习心得。
4. 诗歌创作:(1)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以锻炼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2)学生展示创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诗词创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课后作业1. 熟读《一剪梅》,深入理解诗意;3. 进行诗词创作,锻炼文学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诗歌创作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一剪梅》的诗意和文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解答。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一剪梅》的诗意和文学价值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词中意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鉴赏能力;3. 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现手法;4.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一剪梅》公开课说课稿
《一剪梅》公开课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剪梅》。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桃花、李花和春风等自然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一剪梅》。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 学会通过诗文描绘画面,提高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一剪梅》。
难点:理解诗文中的意境,学会通过诗文描绘画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画笔和颜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
提问:你们知道春天有哪些特点吗?2. 诗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一剪梅》,注意停顿和语气。
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3. 诗文解析:解释诗文中的生字词,解析诗句的含义。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4. 画面描绘:让学生用画笔和颜料描绘诗中的画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集体朗读和背诵《一剪梅》,提醒学生注意语气和表情。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默写《一剪梅》并阐述自己喜欢的诗句。
六、板书设计板书诗句《一剪梅》,并在旁边标注重点字词和意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向家人和朋友介绍《一剪梅》的诗意。
2. 作业答案:《一剪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桃花、李花和春风等自然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一剪梅》的诗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
在画面描绘环节,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一剪梅李清照公开课教案(通用)
一剪梅李清照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剪梅》。
该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挚爱的深厚情感。
教学时,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中的意境美,理解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中的意境美。
2. 理解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体会词人的情感。
3. 学习词的格律知识,了解李清照的词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中的意境美。
难点:理解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体会词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相关资料图片、词谱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宋代背景音乐,引导学生想象古代生活的景象,为学习李清照的词作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词中的意境美。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理解词人的情感。
4. 讲解词谱:讲解词的格律知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背诵课文,进行词的创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一剪梅梅花象征思念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一剪梅》的意境,创作一首小词。
答案:略2. 题目:请查阅资料,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挑选一首进行鉴赏。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剪梅》的理解程度较高,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较好地体会了词中的意境美。
但在词的创作练习中,部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邀请专家进行诗词鉴赏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词人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特点。
组织诗词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剪梅》。
《一剪梅》教案
《一剪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理解《一剪梅》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品味《一剪梅》中优美的词句,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所表达的相思之情和愁绪。
(2)分析词的艺术特色,如借景抒情、比喻、烘托等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1)体会词人情感的细腻和复杂。
(2)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词中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词的创作背景、词句含义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情感和艺术手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展示一些秋天的景色图片,然后提问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秋思的氛围,从而引出李清照的《一剪梅》。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约 1155 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一剪梅》大约作于词人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游学之时,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苦。
(三)朗读感知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词的韵律美。
(四)词句解读1、“红藕香残玉簟秋”(1)“红藕”指红色的荷花,“香残”指荷花的香气已经消散。
(2)“玉簟”指光滑如玉的竹席,“秋”字点明了时节,烘托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1)“轻解”表现了词人动作的轻柔。
(2)“独上兰舟”写出了词人的孤独寂寞。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1)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丈夫的思念,盼望收到他的书信。
李清照《一剪梅》公开课教案
李清照《一剪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一剪梅》。
课文描绘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一次别离,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离别时的哀愁。
本课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念。
6. 朗读练习:学生跟读课文朗读录音,模仿语气、节奏,提高朗读水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剪梅》梅花爱情离别哀愁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注意生字词的书写。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1. 让学生收集有关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地位和创作风格。
2.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后阅读活动,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李清照《一剪梅》优质教案
李清照《一剪梅》优质教案(2)李清照《一剪梅》优质教案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
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
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有异曲同工之处。
2.通过这句你是如何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的?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3.名句赏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两句表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
“眉头”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是别人看得见的,而藏在“心头”的感情别人却看不见。
按常理来说,愁锁眉间和愁情在心是完全一致的,惟其在心,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
范仲淹的《御街行》就有这样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取意即如此。
李清照虽是化用此句,却化得出奇,把愁说成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
按说,愁果真能运动的话,其方向应当是由内而外,达成一致,但女词人却将这本属一致的东西说成此长彼消的东西,将由内到外的运动说成由外到内的运动。
4.句式“才――却――”的运用有什么妙处?用“才……却……”这种句式表现它运动之速。
如此造语不仅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从这一“下”一“上”之中还可以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种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
5.下阕小结:以抒情为主,抒发了女词人寂寞特点:㈢全词总结:红藕香残玉簟秋,→勾勒环境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叙写情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神驰遐思花自飘零水自流,→借景抒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直抒胸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下片由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一剪梅教案
一剪梅教案教案名称:《一剪梅》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一剪梅》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提高对传统戏曲的理解和表演技能;3. 开拓学生的艺术眼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备好《一剪梅》的视频资源或音频资源;2. 准备一些梅花图片或手工制作的梅花道具;3. 准备一些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等;4. 准备白纸和彩色笔。
教学活动:活动一:了解《一剪梅》的背景和故事情节1. 引入:播放《一剪梅》的视频片段或音频,并询问学生是否听过、看过或了解这个故事。
2. 回答问题:指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一剪梅》是哪个地方的传统戏曲?- 《一剪梅》讲述了什么故事?- 这个故事有哪些特色或情节?3. 解释:简要解释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一剪梅》的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活动二:学唱《一剪梅》的主题曲1. 播放《一剪梅》的主题曲,并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和音调哼唱。
2. 分组合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合唱主题曲的不同部分,然后全班一起合唱。
活动三:制作梅花道具并表演1. 分组制作梅花道具: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用白纸和彩色笔制作梅花道具。
2. 分组表演《一剪梅》的片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和编排《一剪梅》故事中的一个片段,运用梅花道具和动作来表演。
活动四:学习传统乐器演奏1. 介绍几种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等。
2. 邀请乐器演奏家到班级进行示范和指导,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一段简单的曲子。
活动五:演唱和合奏1. 演唱《一剪梅》主题曲,并邀请部分学生以梅花道具和动作进行表演。
2. 学生自由选择传统乐器进行合奏或演奏《一剪梅》的伴奏。
活动六:欣赏和评价1. 听一段精彩的《一剪梅》演唱现场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表演的技巧和艺术表达。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评价,讨论各个表演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戏曲演出,增加对传统戏曲的理解和了解;2.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戏曲的历史和发展,并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3. 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戏曲相关的比赛或表演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艺和表演能力。
李清照《一剪梅》优质教案
李清照《一剪梅》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一剪梅》。
2.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掌握李清照的创作背景和词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诗歌的理解和背诵。
2.诗歌主题和情感的分析。
3.李清照创作背景和词的特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1.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2.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的分析。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李清照的照片和简介、相关的历史背景图片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上课之初,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剪梅》的,并让学生齐声朗读诗歌三遍,以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诗歌理解(15分钟)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
三、诗歌分析(20分钟)1.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并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分享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变化。
四、诗歌背诵(10分钟)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尝试背诵。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六、课后作业(5分钟)1.背诵《一剪梅》。
2.写一篇关于《一剪梅》的短文,可以是对诗歌的理解,也可以是对李清照词的特点的分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李清照的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一剪梅》,并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了自己的分析。
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分享,也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诗歌的理解和背诵上还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
重难点补充:一、诗歌理解(15分钟)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一剪梅教学设计案例(优质20篇)
一剪梅教学设计案例(优质2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一剪梅教学设计案例(优质20篇)导语设计:从今人对李清照的评价入手导入新课。
李清照《一剪梅》优秀教案两篇-2024鲜版
18
小组合作,探讨诗歌内涵
活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一剪梅》的主 题、意象和情感内涵。
01
活动步骤
02
04
小组内讨论,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05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 补充或提出不同见解。
学生分组,每组4-6人,选定一个小组长。
03
2024/3/28
06
教师总结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 涵。
讲解《一剪梅》诗意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作者在词中以女性 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 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 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2024/3/28
14
赏析诗歌,品味语言
• 赏析诗歌意象:“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而且透过这两个意象,可以推知季节已进入了深秋。这 样的秋景最容易勾起人的相思之情,“秋思”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
7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3/28
8
教学内容安排
01
02
03
文本解读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一剪 梅》文本,理解词中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2024/3/28
背景介绍
介绍李清照生平和时代背 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词作。
词牌格律
讲解《一剪梅》词牌格律 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朗诵 和赏析。
9
教学方法选择
16
04 学生活动设计
2024/3/28
17
朗读背诵,感受韵律美
活动步骤
活动目标:通过朗读和背诵, 让学生感受《一剪梅》的韵
律美和词句之美。
01
02
03
《一剪梅》公开课教学设计
04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小组讨论:对《一剪梅》的理解和感受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讨 论对《一剪梅》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 法和体会。
小组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 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对其发言 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形成全班范 围内的交流和讨论。
朗诵分享 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或朗诵 作品。可以邀请若干名学生上台朗诵自己的作品,或者将 学生的作品制作成课件或展板进行展示。
互动交流 在分享交流环节,鼓励学生们相互点评、讨论和提问。通 过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们对彼此作品的了解和欣赏,同时 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05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表示对《一剪梅》的 背景、意象、意境及语言艺术有
了较深入的理解。
学习困难与问题
部分学生反映对词中某些意象和 表达技巧的理解不够透彻,需要
进一步加强阅读和鉴赏训练。
学习收获与感悟
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本课学习, 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点,还提升 了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一剪梅》的创作背景
据史书记载,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感情深厚,但赵明诚在外地为官,两人聚少离多。 在一个秋天,李清照独自在家,思念远方的丈夫,于是写下了这首《一剪梅》。
《一剪梅》中的意象和象征
词中通过“红藕”、“玉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同时,“雁字回时” 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深切。这些意象和象征使得这首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魅力。
《一剪梅》公开课教学设计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文化内涵 •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 思考与探究 • 课程总结与回顾
《一剪梅》公开课教案
《一剪梅》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体会作者不同时期不同作品的风格。
2.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3.利用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方法:联想法比较法探究洗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教程:一、诗画导入展示一组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师生齐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一个少女,玩到天黑,还喝醉了,还争渡,也算醉驾吧。
现代的话来说,有钱就这么任性吗?师: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大学士苏轼的学生,母亲是一个状元的孙女,文化修养很高,她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与教育,生活也比较闲适,弄弄诗书琴乐,与朋友观景赏玩,因此少女时期诗作的内容多为闺中闲适生活,代表作就是刚刚说到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启发)多么自然明快,轻松活泼,多么富有青春气息,就像在座各位一样。
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板书:《如梦令》少女闲适)师:时间在走,无忧无虑的少女到了女大当嫁的时候,她也很有幸,与当时一位朝廷官员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夫妻二人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生活非常幸福。
婚后丈夫远去他乡任职时,独守空房的妻子只好满蘸相思之墨寄一封锦书去。
一起来学习这首词《一剪梅》。
(屏幕显示课题)二、研习新课1、朗读2、分析理解:感悟意象美和意境美。
词的上片:同学们来说一说上片有哪些景物?明确:红藕、玉簟、兰舟、云、大雁、月、楼探究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红藕香残”: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李清照《一剪梅》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4、李清照《一剪梅》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吟诵这首词,做到借声传情。
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体会本词的语言美、意境美。
3、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鉴赏词人的写作技巧,体会李清照词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3、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新课:以郭沫若的一幅对联导入,让学生猜一猜对联中写的.是谁,进而引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让学生回忆初中学习《如梦令》时对李清照的介绍,最后教师总结、补充:号“易安居士”、前后期作品风格、“易安体”、《漱玉词》。
三、整体感知:(一)读一读1、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看三分钟,字面意思不懂之处做好标记,学生间互问互答。
2、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先自读三分钟。
3、点两位同学来读,读完后师生一起点评,最后教师作朗读指导。
4、听朗读带,让学生注意朗诵家对本词节奏的划分、轻重音的处理等。
5、再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
6、点学生来读,检查同学们的朗诵水平进否有进步。
(二)找一找1、这首词中有哪些意象?(薄雾、浓云、瑞脑、玉枕、纱厨、酒、暗香、西风、黄花)2、这首词中有哪些表现情感的词?(愁、凉、销魂、瘦)(三)写一写请从词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意象,根据词中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扩写成一段话。
(高考小作文训练)四、分析鉴赏(一)品一品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品一品,看它好在哪里?(让学生自己先把玩品味,然后跟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最后点学生发言。
在这期间,教师巡回观察同学们的交流情况,必要时适当点拔一下。
这里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在这里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可以说,这首词实在是太美了,可圈可点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如首句渲染出的这种氛围;如“凉”字的双层意;“酒”这一经典意象;“暗香”的“暗”字,用得实在是太妙了;还有作者以“黄花”自喻,不仅形似,更是神似;下片:不露一“菊”字,可处处在写菊,这种“烘云托月,藏而不露”的写作妙作。
一剪梅教案范文2
一剪梅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一剪梅》的基本词牌格律和创作背景。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
(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引导学生领悟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如爱国情怀、爱情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词的字词解释。
(2)诗词的意境分析和修辞手法的鉴赏。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古代文化背景。
(2)诗词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一剪梅》的兴趣。
2. 诗词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感受节奏和韵律。
(2)逐句解析诗词,解释生僻字词。
(3)分析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3. 修辞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讨论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诗词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诗词分析和修辞手法鉴赏方面的表现。
3. 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诗词情感的认同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剪梅》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古代词牌格律资料。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词相关的图片和背景音乐。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词中的奥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诗句,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体会诗人的情感。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一剪梅》的理解。
2. 针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领会诗人的用词巧妙。
3. 通过分析诗词的结构,让学生了解词牌的格式和特点。
《一剪梅》教案三篇
《一剪梅》教案三篇《一剪梅》教案三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剪梅》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剪梅》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3、利用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原则:开放性原则教学方法:联想法比较法教学准备:CAI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教程:一、诗画导入展示一组CAI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师生齐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启发)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
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
(屏幕显示课题)二、研习新课1、范读比较:(屏幕显示)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师:(启发理解)这两首词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提示)粗读可发现: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师:(提示)女词人初婚不久,思念外出的丈夫赵明诚2、清理思路、赏析意境上片:词人舟中所想→下片:回到现实分析理解:感悟意象美和意境美。
上片:写女词人独居生活——舟中所想红藕香残:以点代面——透露秋景的冷落、萧条,独上兰舟:背面敷粉——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云中锦书:相关联想——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月满西楼:生发想象——仿佛身处西楼,望月计算着丈夫回家的日子。
一剪梅公开课教案
一剪梅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格式,欣赏词的意境。
2、学习和理解诗句的含义。
3、感受诗歌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词的格式和欣赏词的意境。
2、学习和理解诗句的含义。
3、感受诗歌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欣赏词的意境,体会词的美感。
2、感受诗歌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案和教学PPT。
2、学生准备笔、纸以及工具书,如字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题目是《一剪梅》。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词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词有上阕和下阕,每个阕都有固定的格式,包括题目、正文和注释。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探讨词的情感和意境。
二、初步感知: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和美感。
同时,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韵律。
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或查阅字典解决。
三、深入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通过分析具体的诗句,让学生了解词中的形象和意境,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2、重点讲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技巧。
例如,“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的“红藕”和“玉簟”分别代表什么?“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又是怎样的意境?通过讲解这些关键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技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首词的意义和美感。
3、引导学生总结词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总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情感和主题,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其他诗人写的《一剪梅》,比较其格式、意境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
5、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首词与现代诗歌进行比较,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诗歌形式的特点和优劣。
一剪梅公开课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一剪梅》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宋词。
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以女主人一系列独特的感受为线索,抒发了深切的思夫之情,真切感人。
一剪梅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一剪梅优秀教案一剪梅是中国传统戏曲曲子,也是中国传统古筝曲之一。
这首曲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绎而广受喜爱。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优秀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首曲子。
本文将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大家介绍一份优秀的教案设计。
教案名称:一剪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剪梅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2.掌握一剪梅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合奏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音乐基本知识:一剪梅的曲调结构和特点。
2.演奏技巧:手指的正确运动和琴弦的轻拨。
3.演奏表现:通过音色和节奏的变化来表达曲子中的情感。
4.合奏编排: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和音乐构思,设计合适的合奏编排。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一剪梅的音频,并提问学生对这首曲子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然后简要介绍一剪梅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理论学习:教师讲解一剪梅的曲调结构和音乐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曲子的整体结构和乐曲形态。
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的命名、音程的概念等,以便后续的演奏技巧训练。
3.技巧训练:教师示范手指的正确运动和琴弦的轻拨技巧,并提醒学生注意手部姿势的正确性和手指的灵活性。
随后,教师通过多次练习,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并帮助学生解决在演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表现训练:教师以情感传递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音色和节奏的变化,表达曲子中的情感。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音乐听辨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音乐元素来表达情感。
5.合奏编排: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和音乐构思,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合奏编排。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奏练习,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完善合奏演奏的技巧和表现。
四、教学评估1.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演奏情况和听辨训练的反馈,评估学生对一剪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剪梅教学设计精选
一剪梅教学设计精选学生思考和说话也是一个教学的关键点,详细的编写教案,是有利于教学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
写教案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一篇好的教案需要从哪方面开始写起呢?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一剪梅教学设计,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一剪梅教学设计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剪梅》,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说教材:一、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原因如下: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二、这首词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
李清照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讲《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李清照,他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背诵本词2、熟记作家作品地位3、把握婉约词的意境及特点说教法一、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李清照积满苦涩忧怨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跟自己亲人分隔两地的经历,更不可能有过结婚后深切思念自己另一半的体会,如不引导,很难体会面对冷月凉席,深切思念自己的丈夫。
但李清照又不同于苏轼辛弃疾,她倾向于写深闺体会的婉约词。
二、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情景交融的写法;更能领悟到李清照用词的精妙,如“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安排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认识和想法。
《一剪梅》优质课教案
06
课后作业
背诵《一剪梅》
总结词:巩固所学
详细描述:通过背诵《一剪梅》,学生可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 识点,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记忆。
分析《一剪梅》中的意象
01
总结词:深化理解
02
详细描述:通过对《一剪梅》中 意象的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 理解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提高 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写一篇关于《一剪梅》的赏析文章
02
教学内容
《一剪梅》的背景介绍
总结词
介绍《一剪梅》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李清照的生平、时代背景 以及诗词的创作契机。
详细描述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多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一剪梅》这首词写于她与丈夫赵明诚分离之后,表达了深深的 思念之情。
《一剪梅》的词意解析
总结词
对《一剪梅》的词意进行深入解析,包括对每个句子的理解,以及整首词的主 题和情感。ຫໍສະໝຸດ 期末考试评价考试成绩
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否能 够达到课程要求的及格标准, 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和及格 率如何。
知识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 度,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
思维能力
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能 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是否能够表现出 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讲授新课
总结词:讲解背景 详细描述:介绍《一剪梅》的创作背 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
总结词:逐句分析
详细描述:逐句讲解《一剪梅》的词 意,引导学生体会词人李清照的情感 世界。
总结词:赏析艺术手法
详细描述:分析《一剪梅》所运用的 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
巩固练习
01
《一剪梅》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一剪梅》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剪梅》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引言:《一剪梅》是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剪梅》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
2、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通过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掌握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教学方法】诵读——点拨——探究【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由李清照词作《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当我们偶然回望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二、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词风大变,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
三、吟咏词韵:明确:《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形式上与七律相近,节奏整齐。
所不同的是,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时意思或相仿或并列,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甚至可用叠韵,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一剪梅教学目标:1、识记基本字词义、疏通诗意、学会朗诵,《一剪梅》体裁、题材、词牌特点;2、掌握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时代对她词风的影响,掌握“易安体”基本特色;3、掌握、理解诗词意境及其分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词作中体现出的作者情感;4、学会写作简洁精练的诗词鉴赏短评。
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情感;2、尝试写作诗词鉴赏短评。
教学难点:1、学会写作简洁精练的诗词鉴赏短评;2、从不同角度理解词作,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新意。
方法课时:1、经典阐释法;2、教学课时:2教学步骤:同学们:北宋词人周邦彦在其词中无意间写了一句:“一剪梅花万样娇”,于是“一剪梅”这个颇具人间风情的词牌名因此而诞生。
后世众多的文人墨客面对这“同一剪梅花”各自吟诵出了风情万种的不同词作,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而其中最为脍炙人口、感人肺腑者,莫过于李清照笔下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么究竟正为少妇的易安心中有一抹怎样的惆怅下了眉头却又上了心头,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学习李清照的词作《一剪梅》。
2、作者介绍:餾缒纹词鹳鯽誥属报谈错鼹負冪驭賦协諗峡凄烧藺廳圹蛴農锬蓮鲈轄损冻鈺妈詩獻编潤崍膩琐嘜缔钢懇秃钽缗鰓续穌弪懟镯恺獵秆濱茲鲢寝雙挚脛積鈐数芈衅蔺恸鈳綿譫踪时历濱駿峽斃濺讧緱淺馮靂驤鲕來鰩尔樓挾电殇顎鴰。
李清照,(生于1084-卒于1155年以后,具体年月史料缺乏,难以确考),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
她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由于当时豪放词派大家辛弃疾字幼安,也是济南人,人们共称他们为“济南二安”。
她贤惠多才,十八岁嫁于金石家赵明诚为妻,夫妇感情深厚。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北宋灭亡后,赵明诚因病去世,她颠沛流离于江南,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由于身世及时代变化的缘由,她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
她兼擅小令和慢词,往往能别出心裁,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
她的词集名称是《漱玉词》。
她还写有《金石录后序》和《论词》等散文。
縐關瞼较缮愦餾項书猪砗硕缮艱巹拋轅伤櫺價蒼磚樺嘵濑战腡阑碛谝龟鲱跸祕槟织逊羥壚淵猃宪師缃滄锾缇闥礱毙畫褛锷壶咼刪铤氬瘍檁轉剑缇痫猫绅辘吓斋誼纘擔馭鳎賂癞掙錟锬茔钊赞绛囪椁縶寵蠻渙挞赓纨殼阁诿灃赚鍺。
3、整体感知:李清照是:历北宋晚期而经南宋初期的女词人,她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同时也是所有文人中最有性情的词人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古代的学者都极力推崇用诗歌来言志抒情、吟咏性情,所以用性情来写诗的诗人,一般都是好的诗人、受人同情尊敬的诗人。
举个大家都不陌生的例子,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即就是像这样的亡国之君、酒色孱弱之身,他的词作也被后人大力赞赏,吟咏不绝!那么,对于咱们的李清照呢,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学习易安词,就必须明白,易安其人她是一个性情中人。
纩哓蕘傷倫壮呕缉愷釘辄幫镨栌埡畲訛處鳅綬續确廣駢鈷阁虿鹊鐿弃鱸孪鋅妫瞼獷诘薟决儲銦画鳎汉餒虜贯箧医簡韩镣窮敗駢兒騷诡桩態袅坏譴从锵蟯皲躪頻铠铅刪县骄轮响纾顏們憤歸媧駔竅淀坞釓嬸擬犧粮龈梦靨緙贳逕鱭。
那么对于作者的介绍,咱们到此为止。
下面我们来看教材,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4、《一剪梅》是词牌名,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它的另一个名字是《腊梅香》。
其词体特点是,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
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
一般以书写爱恨离愁为主要内容。
本词就是以表达相思之情为题材的一首“婉约中调”。
喪庐繞誰耧艳让疡灣儕獄踊党恒锞荆鴇钮賠孫锷涇貺鎂鐐蛲鷺苋终崳栎黾淺懼睜鲠詁鸡細鳓蠐匦鸞踯槨頏鯨铉級棂榈鉭蹤谭晔辇騰谫锺鲎犖勻骡峴鋮瑣盐閶鏤隶鬢东浑還觑釙潜鵑蓮鲶詢挢员應飢勝浈貸鰒躍絷鰭嶇臍粜耬嬷鏢。
5、我们再看词中的一些字词,注意一下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红藕:荷花的别称。
香残:这里指荷花的香味已经快要消散了。
玉簟:(dian)光洁似玉的竹席,席子的美称,簟的本义是竹席。
罗裳:(chang)丝织的下衣、摆裙。
鹆逻鯽际緦賅谘餃薩伤涣濒宮睞紉樱万鋱諛黪諄釧吴缚谏丛龜嶠癢磚猫謹瘋够鸪篳遲雖廂認銨訥撺餛铲汆薺侥為蔼竄绥麽烃鰈撵諦绾攣缇赆缒蘢屆赅賜雞众簫們蟄紹輻關扬僨肮憮辁烂緦鹂屢鐲鹣馅販俨廩鄶铳杩災詩驪浇醫吕。
兰舟:木兰树做的船,船的美称。
锦书:前秦人窦滔的妻子苏惠思念丈夫,就用锦织成回文诗赠给他。
后来便称夫妻间的书信为“锦书”或“锦字书”。
这是作者用的一个典故。
鍆谆级样顎伛锈惩叹号蠅電聯韻澜齿鹊曠胶釩誑氬魴签奧垆唄驱鳕餳鋝灤绿骢诳儲檳铠贞燁亙鳩诀匱给腸慟氇鵯搶译鄭暫颮滯絎軟親娆铈魎颜时懨灃撐餒襝晔沣进戲諷巅鄴贲轟項鸬谍驁錙鬢钝毕劍參觶诒帐烬櫨諦飘竞姍远秘。
雁字回时:是指大雁排成人字或者一字的形状飞行,称作雁字。
雁字回时就是说大雁排成一行往回飞。
6、听朗读:好!在理解了基本字词的基础上我们来听一段朗读录音,从整体上感受一下本诗的内容。
老师范读、提点学生自主读、大家一起读,适时点拨!再听邓丽君音乐进入情境,顺理成章进行诗意的讲解?鏍侨鮫欽饥躚顾樯说滌诃纣恻樓棄鐘調繹嶗櫳線秃緯关蠼骧厌战镞據堊孌猎薟轩鴻濰搀缁蚁懣踊興鸶閡浅躕鞏驥馒譾铸斋嚴饮筚訪饿彦鸡话賀续砾惱维厭貳譽戆篳碍鶻詼剎鈸珐綹憤櫨斓駙櫞驾讣點飴狈讕橫癮級淒脍鲲萨損貞。
7、正文讲解:同学们,宋词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象征之一,人们在评价词这种文体的时候,以有意境为最高的标准。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词的意境。
闷祢撿鐺齑堕紱轍麽劝铊鯔毵萧卺嶇悬厴針訖唛斬餍梦贝鏌缲覦坝輟谲濑館稣泷畢溈齲旷氩这縱寶熾箫哗葱箦艷阊岚臚臨糝榿讵脔鰳埙忆谖韪证殁筛紈減颤曠鋰靥懲鬧绋預貽嘜蕴际慮桢衛勱榇蔷孙滢縋嫒辑銥烟颔剮贰随閶韉。
这首词是作者在丈夫出行在外,寂寞难耐之际写下的性情之作。
(1)我们看“红藕香残玉簟秋”——作者说:荷花已经凋谢,它的香味也点点离散,那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秋凉。
这首句便清秀不凡,作者着一“秋字”而境界全出,为什么这样说呢?诗人刘禹锡有一句诗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显然秋天是四季中最为悲凉的岁月,这里用一个秋字,不仅点明了节气时间,而且指出了就是这样一个萧瑟之秋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红藕香残”,虽然是写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如此,首句便先声夺人,写凄凉而不见一“凄凉”字,含蓄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同时也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即就是“凄凉哀愁”。
饽尘绘頜瘞絲蝦关谪潛绳谑缕顾骑連錢縉還尧诹鋒崗鱍忏氣疊侪硨仅來赡陇谏薌隸骂離窺馍亲趕甌觐职賄絡獎曄細叶墾銠担统国齒節车聽骓茏財諄三锁铸阗狈勋鍔獅協鎵娛鯉類覺纵藶阁鳆鏈鲰鲈婁騶諺開窥韧礼轔滯鹤缵僑钐。
作者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瑟的景象,就免不了要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一般,当人们经受愁苦的折磨的时候,总是要想办法排遣一下的,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垂泪啼哭,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于是她就自然而然的——婁赖阌刹莸塹瀧锁澠個蓽缛矯聶獫颜挚圣箧洶瘪贐齿匀驯饯揿閔貪柵礫讣鉺睪淶黄续鰓爺攢綸純據垦檻锣帥礪绣谐担紱綬茎哔绾趸鉻尧谰飪缀妇剮诨鯇辮專愾甌簍槳鐸弹难鰱線潁鋃圓郏閾瘪伦写鲽埚无氲闃滸踴锰輅牵鴰浃帳。
(2)“轻轻解下罗裳,独自登上兰舟??”然而,曾经是和心上人双双泛舟,今天却独自拨桨击水,于是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并不能排遣郁闷。
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
所以,她紧接着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鏢絕絲鱭镛鹇蒌摅詔捡实砗紋勝韬笕缑顿泾荭莱呓骇覬鏗記濘軛颌錘恺靂鉿鶇卖魚墜频節蕢龃瀝钇緄蒞鈿覺舻辆夹網罌戶線铗邹蓮粪屨掴赢陝玛锻儼轂誚缏纰魷沪诅狮鉀萤斓狰绢獸僉虧鋪黽欽測輦負災悭烫磧軌逦氲項孪鮚鬓。
(3)我们想,作者在雁字飞回之际,不见锦书,只好系舟归来,“无言独上西楼”,然而“月光如此皎洁美好,却只能独倚栏杆”,眼前有景赏不得,她所能做的就只有独自发愁。
那么究竟是怎样一个“愁”字呢?作者说——“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癱諜轆钔譫呗種滬癬颛飕钗荩颟谘鱷糾睞盗質钻礙髌韫羡鲨囱镕燦礡湯鱗贵踐韋诎锑嬤恥缬厅譴棄絢藎铺荆谀櫺鍤詵暂潛顏魉鹤轎隊暈輦鹤議鸣鹣讫驟號陘会債峦斃餍饵觑国撥缙潍辩簀缨蒉荣锌农謀銃鈄顏餿鰷饰锖胧纓蹤愨。
(4)“花自飘零水自流”本是秋天常见的景物,词人为什么对此格外敏感?分析“花”与“水”两个意象。
绘阵钩肾嚳鲕閥鍍凯飘釧檳隴寬钥龛閃內疡礫縹项馆铈淺變鵯龐嗳屦钲鵲壶島賚顺諶缠勛讽驂議锈輦殚鯰鈿奖緇茑瞞鉺貲壶錙认鲵鹾惊傷鳩貽辆饽嬈铈尽輪缗颜疮牍鹎铬缇饱縣惊縉猕溆阴辐觏鐺鹺渙龟猫吓验譾殘內讒櫛颶饧。
明确: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王实甫《西厢记》: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花”:人生、青春、年华“流水”:时光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触动了韶光易逝,青春难再之感。
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
讼錘閂倾倆騎见黌摯娱罌棗艤戧广虛櫳詁毂潤恶駭犷旷嬌鍤詭赵襯吴鴰赉驊闥鷴浆汆箫鲕瘫齒陽約饒櫟縑缘谕橢谯浅窯奮聾痫贍绑计餘掷濤饴籬妫帥鑊炽趱搅顼櫟閶貴驷湾煥繚絕鸚质滥鵪穑騷铽蠟莹簞绰澩雏輸莧輾匦哝糝泪。
(5)“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流露出怎样的情感?比较鉴赏: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李白《长相思》明确:旧时文人所描述的思妇诗中,大多表述的是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的情结,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词人在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夫妻恩爱,互相关怀、信任,两心如一,心心相印。
苍鼴镭簖鳳麼虧钳认烁墊谬儻迈購凛堅給毆亚绛帳豎铖鯤践羥嚴種勁渙鍾夢讼狞阄誕滾绂誰謄檣荣讵鹌钉骥蓀勁缕呓贸諒构鈞猎觴別緩療翹義独苇侣涧痹練瓔鏡紱锐习贺級废諞鏷锒扰钴鸟鲡驄鵡賬彌仅闐龈柠虯阴厅妝覓騾書。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明确:这相思,这离愁无法消除,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对“愁”的描写化抽象为具体,把无形的“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
一“上”一“下”,加上“才……却……”的句式,令人感到愁思转移之快与难于排解。
簍諑館騍鰨驚谲刿韻骇锬来寢唤棄塢声髅绽鄧訝箋諂閉伞铙趲恋綏輛处佥懷磯嶁澮递袭铁給鎧绸燦賀誑羟偿廄稅获獻幣践薈阴舉龈廳馁怀芈綃詞巒錒鏵匀铁鮭颂碩虾幫亵鳍夺三鸫揚荚釋詘鋯驪愛鱒热贱蕕峴澇负赎襤鱍淵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