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羧化酶(PC)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紫外分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CARBOXYLASE)活

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CARBOXYLASE)活

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活性光度法定量检测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文版)主要用途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活性光度法定量检测试剂是一种旨在通过底物乙酰辅酶A和碳酸氢盐受到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催化反应后,进而由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连续循环法反应系统,测定产生ADP过程中,伴随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氧化反应,即采用光度法测定其氧化后峰值的变化,以分析组织裂解样品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的权威而经典的技术方法。

该技术经过精心研制、成功实验证明的。

其适用于各种组织裂解萃取液样品(动物、人体)、部分或完全纯化酶样品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的定量检测,以及抑制剂和激活剂的筛选。

产品严格无菌,即到即用,操作简捷,性能稳定,高度敏感。

技术背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EC6.4.1.2),又称为乙酰辅酶A碳酸氢盐连接酶(Acetyl CoA:bicarbonate ligase-ATP),是ATP依赖性含生物素酶,参与脂肪酸生物合成。

哺乳动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单体分子量为225-250Kd,含有许多磷酸化位点,以及1个生物素辅基位点、2个催化位点和1个异构(allosteric)位点。

乙酰辅酶A羧化酶催化生物素辅基(prosthetic group)的羧基化反应,然后将生物素上的羧基转移到辅酶A上,产生丙二酰辅酶A(malonyl CoA),成为长链脂肪酸合成前的关键步骤。

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Kinase;AMPK)调节该酶的活性,而十四烷基氧糠酸(5-(tetradecyloxy)-2-furoic acid;TOFA)抑制该酶的活性。

基于底物乙酰辅酶A(acetyl CoA)和碳酸氢盐,在ATP的存在下,受到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催化,获得产物丙二酰辅酶A和ADP,进而通过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反应系统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转化为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oxidiz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其吸光峰值的变化(340nm),来定量分析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

pepc酶活的测定

pepc酶活的测定

2. 实验试剂:50mM ATP溶液,50mM磷酸肌酸溶液,0.2mM NaHCO3溶液,160U/ml 磷酸肌酸激酶溶液,160U/ml磷酸甘油酸激酶溶液,160U/ml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溶液(U为酶活力单位),25mM RuBP溶液,5mM NADH,Rubisco提取介质(40mM Tris-HCl缓冲液,pH7.6,内含10mM MgCl2溶液,0.25mM EDTA,5mM谷胱甘肽),反应介质(0.1M Tris-HCl缓冲液,pH7.8,内含12mM MgCl2溶液,0.4mM EDTA)。

3实验步骤3.1 酶粗提液的准备取新鲜洗干净的条斑紫菜的丝状体和条斑紫菜的叶状体各1克,加入预冷的提取介质1ml,冰浴研磨10min,将样品在40C,10,000×g离心10min,弃沉淀;上清夜即是酶粗提液,置于00C备用(王维光,1985;张志良等,2003)。

3.3.2 Rubisco酶活力的测定按下表配制反应体系:试剂加入量ml5mM NADH 0.250mM ATP 0.2酶提取液0.150mM磷酸肌酸0.20.2mM NaHCO30.2反应介质1.4160U/ml磷酸肌酸激酶0.1160U/ml磷酸甘油酸激酶0.1160U/ml磷酸甘油醛脱氢酶0.1双蒸水0.3将配制好的反应体系混匀,倒入比色杯内,以蒸馏水为空白,在紫外分光光度计计上测量340nm处反应体系的OD值,作为零点值。

将0.1mlRuBp加入比色杯内,立即计时,每隔20s测一次OD值,共测3min。

以零点到第1min 的OD值下降的绝对值计算酶活力。

由于酶提取液中可能存在3-磷酸甘油酸(PGA),会使酶活力的测定产生误差,因此除上述测定外还需做一个不加RuBp的对照。

对照的反应体系与上述酶的反应体系完全一样,所不同的仅仅是把酶提取液放在最后加,加入后马上测定此反应体系340nm处的OD值,并记录前1min内OD值的变化量。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一、概述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检测试剂盒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基因表达分析和药物筛选等方面。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是一种用来测定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简称PK)活性的试剂盒。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的测定原理:•丙酮酸激酶简介•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组成•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二、丙酮酸激酶简介丙酮酸激酶是一种在糖酵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它能够催化丙酮酸与磷酸化物(如ADP)反应生成磷酸丙酮酸和ATP。

丙酮酸激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

三、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组成一般来说,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由以下几个组分组成: 1. 丙酮酸激酶底物:一种特定的丙酮酸底物。

2. 辅酶:用于促进丙酮酸激酶的催化活性。

3. PK反应缓冲液:用于维持反应环境的稳定性。

4. 酶标试剂:用于测定反应终点的标记试剂。

5. 正样品:已知浓度的丙酮酸激酶样品,用于构建标准曲线。

四、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基于丙酮酸激酶催化丙酮酸与磷酸化物反应的特性。

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将需要测定丙酮酸激酶活性的样品收集,并通过离心等方法,将样品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出来,得到纯化的丙酮酸激酶。

2. 反应体系配置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配方,将丙酮酸底物、辅酶和PK反应缓冲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反应底物液。

3. 样品处理将制备好的样品与反应底物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得反应体系达到相应的浓度。

4. 反应过程将混合好的反应物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使丙酮酸激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磷酸丙酮酸和ATP。

5. 酶标反应将反应终止或稀释后的样品取出,加入酶标试剂,进行酶标反应。

酶标试剂中的特定物质与ATP反应,产生荧光或颜色信号。

6. 信号测定使用合适的光谱仪或读板仪器,测定酶标反应后的荧光或颜色信号的强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丙酮酸的浓度。

测定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溶液中的丙酮酸转移至紫外光度计量筒中。

如果样品浓度较高,可以适当稀释。

2. 设置仪器:将紫外光度计设置在适当的波长,通常在190-400nm 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波长。

同时进行零点校准,即不加入样品的情况下记录光吸收。

3. 测量样品:将样品加入光度计量筒中,记录下吸光度值。

4. 计算浓度: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出丙酮酸的浓度。

比尔定律表示吸光度与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测定时要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确保样品中只含有丙酮酸。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波长和合适的光程,以确保准确测量。

根据具体测定要求和样品特性,可能需要进行样品预处理、稀释或其他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应根据仪器和试剂的说明进行。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赛诺浦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赛诺浦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丙酮酸的含量。

1.1 试剂盒包装规格试剂1:1×15mL,试剂2:1×5mL;试剂1:2×30mL,试剂2:2×10mL。

试剂1:2×54mL,试剂2:2×18mL;试剂1:3×45mL,试剂2:3×15mL;试剂1:4×54mL,试剂2:4×18mL;试剂1:2×300mL,试剂2:1×200mL;试剂1:1×9L,试剂2:1×3L。

校准品(选配):2×0.5mL,2×1mL(2水平)。

质控品(选配):2×0.5mL,2×1mL(2水平)。

1.2 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注:校准品和质控品存在批特异性,具体浓度见对应批次产品标签。

2.1 外观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无色澄清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在37℃、34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小于0.5。

2.4 分析灵敏度测定浓度在200µmol/L附近的样本时,吸光度变化值(ΔA)应不小于0.02。

2.5 线性在(30,1200)µ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0。

在(150,1200)µmol/L范围内的线性相对偏差不大于±10%;测定结果(30,150]µmol/L时线性绝对偏差不大于±15µmol/L。

2.6 重复性重复测试高低浓度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7 批间差不同批号试剂测试同一份样本,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10%。

2.8 准确度与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试验,在(30,1200)µmol/L范围内,与比对系统的相关系数r不小于0.975;在(100,1200)µmol/L区间内与比对系统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5%,(30,100] µmol/L区间内与比对系统的绝对偏差应不大于±15µmol/L。

二氧化碳(CO2)测定试剂盒(PEPC 酶法)说明书

二氧化碳(CO2)测定试剂盒(PEPC 酶法)说明书

二氧化碳(CO2)测定试剂盒(PEPC酶法)说明书【产品名称】二氧化碳(CO2)测定试剂盒(PEPC酶法)【包装规格】a)单一试剂:1×15mLb)单一试剂:2×40mLc)单一试剂:5×60mLd)单一试剂:2×100mL【预期用途】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血液中CO2含量对人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如幽门梗阻、柯兴综合征等。

呼吸性酸中毒,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机麻痹等。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如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等。

慢性呼吸碱中毒[1]。

临床上测定二氧化碳代谢性与呼吸性酸、碱中毒的辅助诊断,通常与pH值同时进行。

【检验原理】样本中的碳酸氢根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催化下,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和磷酸;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MDH)催化下,生成苹果酸,同时NADH被氧化成NAD+,NADH被氧化的程度与碳酸氢根的含量成正相关。

【主要组成成分】试剂主要组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250mmol/L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10g/L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10KU/L苹果酸脱氢酶(MDH)8KU/L还原型辅酶I(NADH) 2.2g/L表面活性剂及稳定剂适量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分未经试验不可互换。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原包装在2~8℃储存,有效期为12个月,生产日期、有效期见标签。

2.开口后的试剂在仪器仓中(2~8℃)可稳定30天。

【适用仪器】艾威德AS-420/AS-660/AS-1200;日立HITACHI7020型/7060型/7180型/7600型/LABOSPECT008AS型;贝克曼AU400/AU480/AU640/AU680/ AU2700/AU5400/AU5800/AU5811/AU5821;佳能TBA-FX8/TBA-120FR/ TBA-2000FR;罗氏cobas8000c702/cobas8000c701/cobas8000c502;西门子SIEMENS ADVIA1800/ADVIA2400;雅培ABBOTT ARCHITECT c8000/ARCHITECT c16000/ARCHITECT ci8200;西森美康SYSMEX BM6010/C;科华KHB卓越310/卓越330/卓越400/卓越450/ZY-1200/ ZY-1280;迪瑞CS-240/CS-T300/CS-300B/CS-380/CS-400A/CS-400B/ CS-600A/CS-600B/CS-800A/CS-800B/CS-1200/CS-1200ISE/CS-1300B/CS-14 00;迈瑞MINDRAY BS-220/BS-330/BS-350E/BS-380/BS-390/BS-400/BS-430/ BS-600/BS-800/BS-2000M;颐兰贝ES-200/ES-380/ES-480;赛诺迈德SUNMATIK-9050型;雷杜Chemray420;英诺华D280;特康TC6010L;锦瑞GS400;普康606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酶酶活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酶酶活

2013/05/1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酶酶活1、原理蛋白酶在一定的温度与pH条件下,水解酪素底物,然后加入三氯乙酸终止酶反应,并使未水解的酪素沉淀除去,滤液对紫外光有吸收,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根据吸光度计算其酶活力。

酶活单位的定义:每1mL粗酶液,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1min水解酪素产生1ug酪氨酸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以(u/mL)表示。

2、试剂和溶液三氯乙酸、氢氧化钠、盐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乳酸、乳酸钠、硼酸钠(硼砂)均为分析纯,酪素、酪氨酸为生化试剂。

2.1 三氯乙酸c(CCL3·COOH)=0.4mol/L称取三氯乙酸65.4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2.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5mol/L按GB601配制。

2.3 盐酸溶液c(HCL)=1 mol/L及0.1 mol/L1 mol/L HCL:取90mL浓盐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000mL。

0.1 mol/L HCL:取9mL浓盐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000mL。

2.4 缓冲溶液a、磷酸缓冲液(pH=7.5)适用于中性蛋白酶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6.02g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12H2O)0.5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b、乳酸缓冲液(pH=3.0)适用于酸性蛋白酶甲液称取乳酸(80%~90%)10.6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乙液称取乳酸钠(70%)16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使用溶液取甲液8 mL,加乙液1 mL,混匀,稀释一倍,即成0.05moi/L乳酸缓冲溶液。

c、硼酸缓冲溶液(pH=10.5)适用于碱性蛋白酶甲液称取硼酸钠(硼砂)19.08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乙液称取氢氧化钠4.0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使用溶液取甲液500 mL、乙液400 mL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丙酮酸羧化酶

丙酮酸羧化酶

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它在细胞代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丙酮酸羧化酶的基本特征、功能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丙酮酸羧化酶,也被称为丙酮酸脱羧酶,是催化丙酮酸羧化的酶类。

它属于脱羧酶家族,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

丙酮酸羧化酶可催化丙酮酸脱羧为二氧化碳和乙醛,是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中的关键酶之一。

该循环在生物体的细胞呼吸中起到重要的能量供给的作用。

丙酮酸羧化酶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都有分布,其催化活性和分布位置在不同的细胞类型和条件下会发生变化。

该酶的主要结构特点为四个次级结构域:一个核心由β折叠构成的大片层,两个α螺旋交替分布的反平行丝带和一个单螺旋位于中心的小片段。

在酶的活性中心,存在关键的催化残基,包括酪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

丙酮酸羧化酶对细胞内丙酮酸的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一方面,它通过催化丙酮酸脱羧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醛,为细胞提供能量。

另一方面,丙酮酸羧化酶还参与了胆固醇合成、脂肪酸合成等重要生物合成通路。

此外,该酶还参与了细胞中的氮代谢和某些非氧化型代谢途径。

丙酮酸羧化酶的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和代谢异常有关。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可导致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多源性肌炎、亨廷顿病等。

此外,丙酮酸羧化酶在某些肿瘤中表达异常,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相关。

目前,丙酮酸羧化酶的研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肿瘤治疗中,丙酮酸羧化酶成为新的靶向治疗对象。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丙酮酸羧化酶抑制剂,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此外,丙酮酸羧化酶的结构特点和催化机制的研究,为开发新的酶抑制剂和催化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丙酮酸羧化酶作为重要的酶类,在细胞代谢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对细胞内丙酮酸的代谢具有调控作用。

丙酮酸羧化酶的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和代谢异常有关,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学价值。

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酶联免疫分析(ELISA)

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酶联免疫分析(ELISA)

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牛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1(TRAIL-R1)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水平。

用纯化的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1(TRAIL-R1),再与HRP标记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1(TRAIL-R1)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1(TRAIL-R1)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浓度。

试剂盒组成:试剂盒组成48孔配置96孔配置保存说明书1份1份封板膜2片(48)2片(96)密封袋1个1个酶标包被板1×48 1×96 2-8℃保存标准品:2700ng/L0.5ml×1瓶0.5ml×1瓶2-8℃保存标准品稀释液 1.5ml×1瓶 1.5ml×1瓶2-8℃保存酶标试剂 3 ml×1瓶 6 ml×1瓶2-8℃保存样品稀释液 3 ml×1瓶 6 ml×1瓶2-8℃保存显色剂A液 3 ml×1瓶 6 ml×1瓶2-8℃保存显色剂B液 3 ml×1瓶 6 ml×1瓶2-8℃保存终止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样本处理及要求: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丙酮酸脱羧酶检测

丙酮酸脱羧酶检测

迪信泰检测平台
丙酮酸脱羧酶检测
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lase, PDC),又称为α-羧化酶,是作用于
α-酮酸的羧化酶的一种。

丙酮酸脱羧酶是乙醇发酵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存在于酵母和植物体中,以硫胺素焦磷酸为辅基,催化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醛。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生化的方法检测辅酶类物质,使用相应的酶类的试剂盒可以高效、精准的检测丙酮酸脱羧酶。

此外,我们还提供其他辅酶类的检测服务,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生化法测定丙酮酸脱羧酶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参数(中英文)。

3. 图片。

4. 原始数据。

5. 丙酮酸脱羧酶活性信息。

迪信泰检测平台可根据需求定制其他物质测定方案,具体可免费咨询技术支持。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Beijing Solarbi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Tel: 400-968-608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注意:本产品试剂有所变动,请注意并严格按照该说明书操作。

货号:BC0170规格:50T/24S产品组成:使用前请认真核对试剂体积与瓶内体积是否一致,有疑问请及时联系索莱宝工作人员。

试剂名称规格保存条件提取液液体60 mL×1瓶2-8℃保存试剂一液体15 mL×1瓶2-8℃保存试剂二液体160 μL×1支2-8℃保存试剂三液体11 mL×1瓶2-8℃保存试剂四液体0.5mL×1支2-8℃保存溶液的配制:1、试剂二:使用前先离心再吹打混匀。

根据样本量将试剂二用蒸馏水稀释10倍后使用,当天用完。

2、试剂四:根据样本量将试剂四用蒸馏水稀释5倍后使用,当天用完。

产品说明:SOD(EC 1.15.1.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是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发生歧化作用,生成H2O2和O2。

SOD不仅是超氧化物阴离子清除酶,也是H2O2主要生成酶,在生物抗氧化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黄嘌呤及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O2-),O2-可还原氮蓝四唑生成蓝色甲臜,后者在560nm 处有吸收;SOD可清除O2-,从而抑制了甲臜的形成;反应液蓝色越深,说明SOD活性愈低,反之活性越高。

注意:实验之前建议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实验。

如果样本吸光值不在测量范围内建议稀释或者增加样本量进行检测。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匀浆器、细胞超声破碎仪、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处理(可适当调整待测样本量,具体比例可以参考文献)1.细菌或细胞样本: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丙酮酸检测试剂盒(二硝基苯肼微板法)

丙酮酸检测试剂盒(二硝基苯肼微板法)

丙酮酸检测试剂盒(二硝基苯肼微板法)简介:丙酮酸(Pyruvic acid)又称2-氧代丙酸,是参与整个生物体基本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可通过乙酰CoA 和三羧酸循环实现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间的互相转化,丙酮酸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丙酮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科研工作者常将丙酮酸和乳酸一起研究,并用二者的比值推算循环衰竭的程度。

丙酮酸检测可采用酶催化法,该发是使用乳酸脱氢酶(LDH)催化丙酮酸氧化,生成乳酸和NAD +,通过分光光度法或荧光光度法测定NADH 的减少量,进而计算出丙酮酸含量。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准备样品:① 血浆、血清、尿液及其他体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尿液通常也可以直接用于测定,-20℃冻存。

② 细胞或组织样品:取0.5g 组织样品,加入组织匀浆液,仔细研磨,转移至新的离心中,清洗研磨器一并倒入离心管中,补组织匀浆液至10ml ,充分混匀,4000g 离心10min ,取上清,-20℃冻存,用于PA 的检测。

③ 高浓度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PA ,可以使用原有的裂解液或PBS 等进行稀释,如鸡血清、血浆可稀释5~10倍后检测。

2、 配制标准品工作液: 4℃避光保存24h 有效。

检测血清、血浆、尿液等样品时,按下表操作:试管号/μl 0 1 2 3 4 5 丙酮酸标准(60μg/ml)0 30 60 90 120 150 蒸馏水 150 120 90 60 30 0 丙酮酸浓度(μg/ml)1224364860检测组织样品时,按下表操作:编号 名称TC0750 100T Storage试剂(A): 丙酮酸标准(6mg/ml) 1ml 4℃ 避光 试剂(B): 组织匀浆液 120ml 4℃ 避光 试剂(C): 苯肼显色液 5.5ml RT 试剂(D): PA assay buffer 30mlRT 使用说明书1份试管号/μl 0 1 2 3 4 5 丙酮酸标准(60μg/m,匀浆液配制) 0 30 60 90 120 150组织匀浆液(检测组织样本时用) 150 120 90 60 30 0 丙酮酸浓度(μg/ml) 0 12 24 36 48 603、加样:按照下表设置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溶液应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并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肌酸激酶(CK)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紫外分光光度法

肌酸激酶(CK)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紫外分光光度法

肌酸激酶(CK)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紫外分光光度法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1140规格:50T/48S产品内容:提取液:液体60mL×1瓶,4℃保存;试剂一:粉剂×1瓶,-20℃避光保存,临用前加10mL蒸馏水溶解;用不完的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试剂二:粉剂×1支,-20℃保存,临用前加入0.5mL蒸馏水溶解;用不完的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试剂三:粉剂×1支,-20℃保存,临用前加入1mL蒸馏水溶解;用不完的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试剂四:粉剂×2支,-20℃避光保存,临用前加入0.65mL蒸馏水溶解;用不完的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试剂五:液体15mL×1瓶,4℃保存。

产品说明:C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EC2.7.3.2)也成为肌酸磷酸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脏、肌肉以及脑等组织中,能可逆地催化肌酸与ATP之间的转磷酰基反应,是一个与细胞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

CK催化磷酸肌酸和ADP生成肌酸和ATP,己糖激酶催化ATP与葡萄糖形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与NADP+生成NADPH,导致340nm光吸收值增加,以此来表示CK酶活。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天平、低温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1mL石英比色皿、恒温水浴锅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粗酶液提取1.组织样本: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然后10000g,4℃离心15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血清样本:直接测定。

3.细胞样本:按照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提取液)加入提取液,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然后于4℃,10000g离心10min,取上清待测。

丙酮酸激酶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丙酮酸激酶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丙酮酸激酶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分光光度法货号:BC0540规格:50管/48样产品内容:提取液:60mL×1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45mL×1瓶,4℃保存;试剂二:粉剂×1支,-20℃保存;试剂三:粉剂×1支,-20℃保存;临用前每支加入 1.5mL双蒸水充分溶解备用,用不完的试剂仍4℃保存一周;试剂四:液体×1支,4℃保存;临用前每支加入900µL双蒸水充分溶解备用,用不完的试剂仍4℃保存一周。

产品说明:PK(EC2.7.1.40)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催化糖酵解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反应,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主要限速酶之一,也是产生ATP的关键酶之一,因此测定PK 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PK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ADP生成ATP和丙酮酸,乳酸脱氢酶进一步催化NADH和丙酮酸生成乳酸和NAD+,在340nm下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反映PK活性。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紫外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的前处理1、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者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3、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二、测定步骤及加样表: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工作液的配置:临用前将试剂二转移至试剂一中,充分溶解待用;现配现用。

丙酮酸羧化酶(PC)试剂盒使用说明

丙酮酸羧化酶(PC)试剂盒使用说明

丙酮酸羧化酶(PC)试剂盒使用说明货号:BC0730规格:50管/48样产品内容:提取液:100mL×1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47mL×1瓶,4℃保存;试剂二:液体×1支,4℃保存;试剂三:粉剂×1支,-20℃保存;试剂四:粉剂×1支,-20℃保存;产品说明: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EC6.4.1.1)广泛存在于动物、霉菌和酵母的线粒体中,催化丙酮酸、ATP、CO2和水生成草酰乙酸、ADP和Pi,是糖异生过程的第一个限速酶,在保证血糖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PC催化丙酮酸、ATP、CO2和水生成草酰乙酸、ADP和Pi,苹果酸脱氢酶进一步催化草酰乙酸和NADH生成苹果酸和NAD+,在340nm下测定NADH氧化速率,即可反映PC活性。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的前处理组织、细菌或细胞中胞浆蛋白与线粒体蛋白的分离:1、称取约0.1g组织或收集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用冰浴匀浆器或研钵匀浆。

2、将匀浆600g,4℃离心5min。

3、弃沉淀,将上清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11000g,4℃离心10min。

4、上清液即胞浆提取物,可用于测定从线粒体泄漏的PC(此步可选做)。

5、在步骤④的沉淀中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秒,间隔10秒,重复30次),用于线粒体PC活性测定。

二、测定步骤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将试剂二和试剂三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溶解待用;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预热5分钟;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一周;试剂四的配制:在试剂四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一周;3、在1mL石英比色皿中加入50μL样本、50μL试剂四和900μL工作液,立即混匀,记录340nm处初始吸光值A1和2min后的吸光值A2,计算A=A1-A2。

丙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脱羧酶

丙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脱羧酶

丙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脱羧酶丙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脱羧酶是两种重要的酶类,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酶的功能、结构和应用。

一、丙酮酸羧化酶1. 功能丙酮酸羧化酶是一种催化酶,主要参与丙酮酸的代谢过程。

它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而参与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羧化酶在细胞内起到调节能量代谢的重要作用。

2. 结构丙酮酸羧化酶属于氧化酶家族,分子量约为50 kDa。

它由多个亚基组成,其中α亚基和β亚基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α亚基负责催化反应,β亚基则参与酶的稳定化和底物结合。

3. 应用丙酮酸羧化酶在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医学方面,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以用来检测肝功能。

在生物工程领域,丙酮酸羧化酶可用于生产乙酸和乙醇等化学品。

二、丙酮酸脱羧酶1. 功能丙酮酸脱羧酶是一种脱羧酶,主要参与丙酮酸的氧化过程。

它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醛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和辅酶A。

丙酮酸脱羧酶参与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等重要代谢途径。

2. 结构丙酮酸脱羧酶属于多酶复合物,由多个亚基组成,包括E1、E2、E3和E3-binding protein等。

其中,E1亚基负责催化反应,E2亚基参与底物转移和辅酶再生,E3亚基则参与电子转移和底物氧化。

3. 应用丙酮酸脱羧酶在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医学方面,丙酮酸脱羧酶的缺陷与某些遗传性疾病有关,如丙酮酸脱羧酶缺乏症。

在生物工程领域,丙酮酸脱羧酶可用于生产丙酮酸和丙酮等有机化合物。

丙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脱羧酶是两种重要的酶类,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丙酮酸羧化酶参与丙酮酸的代谢过程,调节能量代谢;而丙酮酸脱羧酶参与丙酮酸的氧化过程,产生能量和辅酶A。

这两种酶的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在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丙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脱羧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还有助于开发相关的医学和工业应用。

酶活性检测——精选推荐

酶活性检测——精选推荐

酶活性检测④分光光度法利⽤底物和产物光吸收性质的不同,可直接测定反应混合物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乎所有的氧化还原酶都使⽤该法测定。

如还原型辅酶Ⅰ(NADH2)和辅酶Ⅱ(NADPH2)在340nm有吸收,⽽NAD和NADP在该波长下⽆吸收,脱氢酶类可⽤该法测定。

该法测定迅速简便,⾃动扫描分光光度计的使⽤对酶活⼒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提供的极⼤的⽅便。

酶在⾷品加⼯中的作⽤就像⼀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

酶的积极作⽤我们要加强,在⾷品加⼯过程中添加酶制剂,使其作⽤充分发挥;消极作⽤我们要尽量避免,可以通过加热等⽅法将酶灭活,消除其不利影响。

为了将酶更好地应⽤于⾷品加⼯,研究酶的性质是⼗分必要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研究酶性质的重要⽅法之⼀。

下⾯我们来介绍⽤-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的具体⽅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1. 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称乳糖酶(Lactase)。

能⽔解乳糖来降低乳制品的乳糖含量,从⽽提⾼乳制品的可消化性,⽤于低乳糖⽜奶和⾮结晶型浓缩⽜奶的⽣产及奶酪风味的改变,同时还可⽤于⽣产低聚半乳糖。

【酶活测定】以ONPG为底物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

【酶活定义】以ONPG为底物,37℃保温酶解,每分钟释放lµmol/L邻硝基酚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单位。

2. 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种⼗分重要的⽣物体防⽌氧化损伤的酶类,是⽣物体内超氧阴离⼦清除剂,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SOD⼴泛存在于各类⽣物体内,所有好氧微⽣物细胞中都含有SOD。

⾃1969年Mccord等⼈⾸次发现了SOD ⽣物活性后,医学界对其医疗作⽤做了许多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衰⽼、抗肿瘤、抗辐射、抗缺⾎、提⾼⼈体免疫⼒等作⽤,被专家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药⽤酶。

欧美国家已开始将其应⽤于医疗、⾷品、保健、化妆品等领域。

【酶活测定】在25℃4.5ml 50mmol/L pH8.3的K2HPO4- KH2PO4缓冲液中加⼊待测SOD样液,再加⼊10ul 50mmol/L的连苯三酚,迅速摇匀,倒⼈光径lcm 的⽐⾊杯,在325nm波长下每隔30s测⼀次A值。

rubp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rubp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rubp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RuBP羧化酶是一种双功能酶,即可催化RuBP的羧化反应,又可催化加氧反应,故齐全名为RuBP羧化酶/加氧酶(RuBP carboxylase/oxygenase, 简称Rubisco)。

Rubisco 普遍存在于自养生物中,在C3植物中含量较为丰富,占叶可溶性蛋白质的50%以上,是自然界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

在叶绿素间质中浓度可达300mg/ml。

同时,Rubisco 也是高等植物中有机氮的重要贮藏形式。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掌握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Rubisco的性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Rubisco的羧化活性。

【实验原理】Rubisco催化RuBP与一份子CO2结合,产生两分子PGA,PGA在3-磷酸甘油酸激酶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产生3-磷酸甘油醛,并使还原型辅酶I(NADH)氧化,反应如下:RuBP+CO2+H2O----2PGA3-PGA+ATP------1,3-二磷酸甘油酸+ADP1,3-二磷酸甘酸+NADP+H+ -------3-磷酸甘油醛+NAD+通过上述偶联反应,可讲3-PGA的变化转变为NADP的变化来测定,因此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40nm处测定NADP的减少量来计算酶活力。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仪器设备及用品】紫外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匀浆器或研钵,移液管等【试剂药品】1.RuBPCase提取介质:40mmol/L(PH7.6)Tris-HCl缓冲液,内含10mmol/LMgCl2、0.25mmol/LEDTA和5.0mmol/L谷胱甘肽。

2.反应介质:0.1mmol/LTris-HCl缓冲液(PH7.8),内含12mmol/LMgCl2和0.4mmol/LEDTA.3.50mmol/LATP溶液4.50mmol/L磷酸肌酸(Cr~P)溶液5.0.2mmol/LNaHCO3溶液6(160U/L磷酸肌酸激酶溶液7(25mmol/LRuBP溶液8(160U/L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溶液9(160U/L3-磷酸甘油酸激酶溶液10. 5mmol/LNADH溶液附注:U/L表示每升酶制剂含有多少酶活力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酮酸羧化酶(PC)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紫外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0730
规格:50T/48S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11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30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0mL×1瓶,4℃保存;
试剂三:粉剂×1瓶,-20℃保存;临用前加入5mL蒸馏水溶解;可分装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试剂四:粉剂×1瓶,-20℃保存;临用前加入5mL蒸馏水溶解;可分装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试剂五:液体5mL×1瓶,4℃保存;
试剂六:液体10μL×1支,4℃保存;
试剂六稀释液:液体10mL×1支,4℃保存。

产品简介:
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EC 6.4.1.1)广泛存在于动物、霉菌和酵母的线粒体中,但在植物体和大部分细菌中却不含此酶。

是供给草酰乙酸的主要补充反应,是糖异生过程的第一个限速酶。

和水生成草酰乙酸、ADP和Pi,苹果酸脱氢酶进一步催化草酰乙酸PC不可逆的催化丙酮酸、ATP、CO
2
和NADH生成苹果酸和NAD+,在340nm下测定NADH氧化速率,即可反映PC活性。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计、低温离心机、水浴锅、1mL石英比色皿、可调式移液枪、研钵/匀浆器、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
一、粗酶液提取:
1称取约0.1g组织或收集500万细胞,加入1mL提取液,用冰浴匀浆器或研钵匀浆。

24℃1000g离心10min。

3将上清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4℃11000g离心15min。

4上清液即胞浆提取物,可用于测定从线粒体泄漏的PC(此步可选做,可以判断线粒体提取效果)。

5在沉淀中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功率20%,超声5秒,间隔10秒,重复12次),用于PC活性测定,并且用于蛋白含量测定。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试剂一用前37℃孵育15min。

3、临用前按试剂六:试剂六稀释液=1:660(V:V)的比例稀释试剂六备用,现用现配。

4、工作液的配制:按照试剂二:试剂三:试剂四=2:1:1的体积比例充分混匀,现用现配。

5、操作表:在1mL石英比色皿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
试剂名称(µL)空白管测定管
试剂一450450
工作液320320
试剂五8080
试剂六100100
样本50
蒸馏水50
在1mL石英比色皿中分别加入上述试剂,充分混匀后于340nm处测定10s时的吸光值A1,迅速置于37℃(哺乳动物)水浴2min,拿出迅速擦干测定130s时的吸光值A2,计算△A测定管=A1测定-A2测定,△A空白管=A1空白-A2空白,△A=△A测定管-△A空白管。

空白管只需做一次。

PC活性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毫克蛋白每分钟消耗1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C酶活(U/mg prot)=△A÷(ε×d)×109×V反总÷(V样×Cpr)÷T=1607×△A÷Cpr
ε:NADH摩尔消光系数,6.22×103L/mol/cm;d:比色皿光径,1cm;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1×10-3L;V样:反应体系中样本体积,0.05mL;Cpr:样本蛋白浓度,mg/mL;T:反应时间:2min;109:单位换算系数,1mol=109nmol。

注意事项:
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先取1-2个样做预实验,△A大于0.8时,建议将粗酶液用提取液稀释后
再进行测定。

当△A小于0.01时,可以延长反应时间(5min或10min)来测定。

2.空白管为检测各试剂组分质量的检测孔,正常情况下,变化不超过0.05。

3.样品的蛋白浓度需自行测定,由于提取液中含有较高的蛋白浓度(约10mg/mL),所以测定样品蛋白浓
度时需扣除提取液自身蛋白浓度。

4.推荐使用样本蛋白浓度计算酶活,若用样本鲜重计算,则需加测胞浆提取物酶活,上清和沉淀酶活之和
方为总酶活。

5.本试剂盒试剂足够完成50管反应。

6.附:使用样本重量计算公式:(样本检测数为50T/24S)
A、上清中PC活力的计算:
按样本鲜重计算:
酶活定义:每克样品每分钟消耗1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C酶活(U/g鲜重)=△A1÷(ε×d)×109×V反总÷(V样×W÷V样总)÷T=1607×△A1÷W
ΔA1:上清测定值;ε:NADH摩尔消光系数,6.22×103L/mol/cm;d:比色皿光径,1cm;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1×10-3L;V样:反应体系中样本体积,0.05mL;V提取:加入的提取液体积,1mL;T:反应时间:2min;W:样本鲜重,g;109:单位换算系数,1mol=109nmol。

B、沉淀中PC活力的计算:
按样本鲜重计算:
酶活定义:每克样品每分钟消耗1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C酶活(U/g鲜重)=△A2÷(ε×d)×109×V反总÷(V样×W÷V样总)÷T=1607×△A2÷W ΔA2:上清测定值;ε:NADH摩尔消光系数,6.22×103L/mol/cm;d:比色皿光径,1cm;
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1×10-3L;V样:反应体系中样本体积,0.05mL;V提取:沉淀重悬体积,1mL;
T:反应时间:2min;109:单位换算系数,1mol=109nmol。

W:样本鲜重,g;
C、样本PC总活力的计算:
样本PC总活力即为上清中PC活力与沉淀中PC活力之和。

按样本鲜重计算:
PC(U/g鲜重)=1607×ΔA1÷W+1607×ΔA2÷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