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的都是核心概念,考试时可适当添加
1、词的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法功能的词。
2、词的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5、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6、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相拼合而得出的。
7、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通常,发音器官的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
一般地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8、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9、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10、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元音,又叫母音。
11、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辅音,又叫子音。
12、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
13、鼻化音: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
14、发音部位:辅音声母发音时口腔里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
15、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态,包括发音时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气流强弱的情况及声带是否振动等几个方面。
16、四呼:所谓“四呼”是指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分的类。
开口呼:韵母不是i、u、ü和不以i、u、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齐齿呼:i或以i开头的韵母。
合口呼:u或以u开头的韵母。
撮口呼: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
17、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
普通话中除了m、n、l、r四个浊音外,其余的17个都是清音。
18、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清音。
普通话中除了m、n、l、r四个浊音外,其余的17个都是清音。
19、送气音: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的叫送气音。
普通话中送气音有……
20、不送气音: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的叫送气音。
普通话中不送气音有……
21、韵腹:是韵母的主干。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音素或元音带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中,口腔开口度较大,声音较响亮的那个元音叫韵腹,又叫“主要元音”。
22、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23、复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叫复元音。
24、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使声音和谐悦耳,富有音乐美
25、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贯穿整个音节中,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相对音高,又叫“字调”。
2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特点有二,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27、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28、相对音高: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29、五度标记法: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30、音变:主要是连续音变,在语流中,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
普通话中常见的有: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音变等
31、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
变调。
变调多数是由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而引起的。
32、轻声: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对音色也会产生影响。
33、儿化:在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34、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通畅,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
35、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时,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鼻音。
36、声母:音节中语音前头的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37、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
38、非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属于非音质音位,因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叫非音段音位。
39、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不同的音,这些音叫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40、条件变体: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
即它们的出项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例如a的四个音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
41、自由变体: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没有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
就是说,几种不同的读音如果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彼此自由替换而不改变意思。
例如:南京话中的n和l相互替换不改变意义。
42、区别特征: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种语音的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43、互补分布: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的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能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出现的位置是相互补充的。
44、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文字是扩大语言交际功能的最重要、最简便、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工具。
有了文字才产生了书面语言。
有了书面语,就可以更好地对语言进行加工,仔细琢磨,所以书面语往往比口语细致、严密、有条理。
45、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
46、表音文字:记录语素、音节的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
47、表意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
48、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49、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和线叫一笔或一画。
笔画的具体形状叫笔形。
50、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一个部件一般由两画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少数部件可能由一画构成的。
51、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
52、笔顺:是指书写汉字时笔画的书写先后顺序。
53、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象形字。
“日、月、山、雨、口、牛、羊、舟、车、泉、瓜”等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汉字,象形造字法的造字能力有限,这种造字法接近图画,但是复杂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无法象形。
象形字的总量不多,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54、指事: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的符号来表达字义的造字方法。
55、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会意与象形、指事相比,造字能力有所提高,会意字的数量远远大于象形字和指事字。
56、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例如“洋”这个字的声旁是“羊”,揭示了整字的读音信息,剩余部分是形旁,揭示了字义类属。
形声字都是合体字。
57、四定: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58、错字: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
59、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