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失现象论文

合集下载

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英语教师流失现状研究

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英语教师流失现状研究
1 . 河南 省农 村 义务 教 育 阶段 英语 教 师 队伍 构 成现 状
经过 问卷调 查 ,课 题 组 得 出 了以 下结 果 :从 性 别 上 看 , 初中英语男教师 占 3 5 . 7 %,女教师 占 6 4 . 3 %,小学 英语 行为不适于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会让人感 觉心里不太适 男教 师 占 5 . 3 %,女 教师 占 9 4 . 7 % 。这 说 明 中 小学 英 语 教 应 ,小 学 英 语 教 师 有 1 0人 认 为 这 种 行 为 会不 利 于 小 学 师 中 男性 比例 很 低 。 从 年 龄 来 看 ,初 中 英 语 教 师 2 0 " 2 9年 龄 段 比 例 占 3 2 . 9 %,3 0 .  ̄ 3 9 年 龄段 比 例 占 3 7 . 3 %,4 0  ̄ 4 9 年龄 段 比例 占 2 2 . 6 %,5 0以上年龄 段 比例 占 7 . 2 %,小 学 英语 教师 2 0  ̄ 2 9 年龄 段比 例 占 4 4 . 5 %,3 0 " - - 3 9 比例 占 3 2 . 1 %, 4 0 " 4 9 年龄 段 比例 占 2 0 . 2 %,5 0 以上年龄 段比例 占 3 . 2 %。这 表明小 学英 语教师 队伍 更凸显 出年轻化 的特点 。 生 学 习 ,有 6 人认 为 这很 正 常 。对于 同事 “ 流失 ” 的原 因 ,有 2 4 人 认 为 ,当地 各 方 面 综 合 因素 不 利于 自身 的 个人发展 ,其 中小学教师 中 7 人 明确 表示 “ 看不到未
教 师 流 动 机 制 ,从根 本 上 促 进 农 村学 校英 语 师 资 合 理 、
( 1 )问卷调查结果 。在接受调查 的 3 0 8名农村教师 中 ,1 7 2人 表示 有机会愿意调离农村 ,有 6 0 人正在酝 小学英语教师希望调离比例 占 8 6 %。从性别上看 ,中学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管理篇誗师资建设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袁靖生(江西省余干县湖滨学校)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灵魂,倘若没有优秀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公平公正,尤其是在教育资源贫乏的乡村学校,更需要大量优质师资的引入。

虽然,国家为解决乡村师资缺乏做了很大努力,如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去祖国最需要的乡村学校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但经过深入了解,大量的乡村老师后期却流出了农村教育实践。

当前导致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教师的薪酬待遇较低工作报酬偏低、经济地位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乡村教师的流失。

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均衡,我国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的投入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乡村教师经济地位每况愈下,而许多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所获得的收入大大超过教师,乡村教师的特权和地位在市场经济面前开始衰退。

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普遍面临财政短缺的困难,财政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乡村教育的困境,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债务偿还、学校基本建设、教师队伍及教育实绩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欠发教师工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难以改善。

教师工资无法得到可靠保障,必然导致大量优秀教师流失,乡村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削弱。

农村许多优秀教师不满意于这种工资待遇而大量流向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

正是待遇和地位的差异使一些优秀教师纷纷向外流动。

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薪酬福利的保障程度较低,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都普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例如,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等,这样的话何谈潜心于乡村教育事业。

二、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乡村教师流失的社会性原因,不仅在于“乡村教育”本身,而社会变迁、市场经济的力量、城乡二元分化加剧和教育体制等结构性因素也助长了乡村教师的流失行为。

农村师资流动问题

农村师资流动问题

农村师资流动问题摘要: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

调查表明,农村中小学师资单向流动幅度很大,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出居多。

守望岗位与心理落差的交织、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的缺失、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发展的矛盾等是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失的主要原因。

在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控流”对策的基础上。

还必须建立农村教师服务期制度、城乡教师变流共享机制、农村学校校际协作教研制度和支教教师年度考核制度等。

关键词:福建省;农村师资;教师流动师资合理流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然而,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

理性审视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现象,采取相应对策,扭转农村中小学教师超常量外流局面,对办好农村中小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概况2008年福建省小学在校生2471464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1311091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3%。

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少了%,农村教师减少了417%。

农村小学生师比从2007年的:1下降到2008年的:1。

2008年福建省初中在校生1512936人,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629789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

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初中在校生减少了%。

2008年农村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数的%,其中,调入1568人,调出2732人,净调出人数是1164人。

2008年农村初中生师比是15:1,与2007年生师比17:1比较,生师比相对下降。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在校生748828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师52531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占全省普通高中教师总数的%。

农村普通高中生师比14:1,与2007年生师比16:1相比,有所下降。

从农村高中教师的调入与调出来看,2008年农村高中教师净调出36人。

教师工资改革: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教师工资改革: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教师工资改革: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一)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虽逐年增加,但经费分配存有着不均衡现象,在不同教育级别体系之间投入结构存有不合理问题,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关系失衡,而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公共教育经费相对其它教育领域更是明显偏低,使得农村义务教育领域公共经费投入不足问题非常突出。

教育投入不足必然导致农村学校经费短缺,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校舍设施差,教学设备简单落后,使得教师工作环境不如人意,教师待遇差、工资低,同时绝大部分教师难以有进修培训的机会,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流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农村学校管理体制主要都实行“县教育局——乡镇教育站(组)——中心校”三级管理体制。

[2]在教育管理体制上教育行政部门统得过死,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在学校干部或是教师聘任,办学条件及经费使用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教工民主权益保障不够,校长领导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致使很多教师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和廉政建设都存有着不满,绝大部分教职工认为校长权力过大,滥用职权的现象比比皆是。

学校内部干群矛盾的激化,人际关系不和谐,这是导致教师流失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在城乡差异上,城市办学条件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都优于农村。

农村办学条件相对城市来说本来就较差,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各方面的待遇又相对较低,在城乡人才流动的壁垒被冲破的情况下,一部分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都流向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

随着教育的发展,不论是东部对西部,还是城市学校对农村学校冲击性都持续地呈上升的趋势,不管是在生源还是教师资源方面。

农村教师是发展农村教育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在西部的农村教育,其作用更甚。

因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于其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落差同样也对教师的流失有着一定的影响。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的进程,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地区明显不足,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教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这导致了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有限,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1-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原因:农村地区教师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吸引力不足,导致师资力量流失严重。

对策: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发展的吸引力。

提供优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2-教育设施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原因:农村地区投入有限,存在教室不足、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等问题。

对策:增加农村地区教育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教学楼、实验室等。

加强设备维修和更新,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3-教材不完善的原因及对策原因:农村地区的教材制作和更新相对滞后,与城市地区有一定差距。

对策:加大教材编写力度,制定适应农村学生需求的教材。

加强教材质量监督和评估,及时修订和更新教材内容。

三、教育质量不稳定问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普遍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为参差不齐。

这与一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学习氛围不浓厚等因素有关。

1-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的原因及对策原因:农村地区的教师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教育教学水平不高。

对策: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监督力度,确保教学质量。

2-学习氛围不浓厚的原因及对策原因:农村地区学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学习氛围相对欠缺。

对策: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四、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不足问题农村地区的学生普遍面临课外活动时间不足的问题,无法全面发展自身的兴趣和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
20 ( 0 6,7—8小 学教 师流 失的对 策 [ ] 科 学 咨询 ( 育研 J. 教
究 )2 0 , 2 . ,0 6 ( )
1 / 01 31 02 0
对教 师缺 少人 文关怀。首 先, 许多 中小学校 的 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呢 , 他们难 道不配 得到相 对好点 的老 师的教育 吗? 教师参与民主治校 的精神 , 作者凭借 自己的调查对教师流失的原 因及策略作 出分析。


农 村 教 师 的 经 济 待遇 水 平低 下
对学校 的信任度 下降。其次 , 部分农 村 中小 学校领导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 中小学教 师工 资明显低于 同一地 区的其他 行 骨干教师心 灰意冷 , 业人 员工资 , 同时也没有城 市和经济 发达地 区的教 师待遇 高 , 这就 给农 村 素质 不高, 力不强 , 能 仅依据过 时经验 行事 , 本不 以学校的发展 为 己任 。 根 交流的机 会比较少 , 因而学校成 为“ 死 教师造成 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很 多农 村教 师反映 : 工作压 力 比城 里教 师 在农村 的中青年 骨干教师外出学习、 “ 。即使有 良好发展趋势的教师 , 因学校唯恐替教师作“ 但 嫁衣 ” 也影 响 , 承 受的大 , 工资却比城里 教师低 , 基本 没有任 何福 利 . 奖金也 少 的可怜 ; 在 水” 使得原 城里 的学校只要成 绩考的好 , 师就有数量可观 的奖金。 即使 农村学生考 了有限经费 的投入 。挫伤 了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和 自我价值 的实现 。 教 ” 先天不足” 教师“ 后天营养不 良”, 教师成长 受阻, 发展无望 , 形成绝 大多 的好 , 老师也没有奖励 。同时 , 人情债 , 、 用 , 打细算 着仍会 有入 不 本 “ 吃 穿、 精 原地踏步” 的尴 尬局面 。另外 , 由于办学条件差 , 学校缺乏吸 引力 , 敷 出的情况 , 还要瞻养老 人抚养子 女 。 子女读 书就是沉 重的 负担。而且 数教 师“ 仅 “ 老师工资的发放都很难保 证按时足 额 , 实发 工资与档案 工资之 间存在较 农村 中小学也是 师范毕业生的“ 遗弃对象 ” 。 大差异” 。这使得教 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 , 当的权益 得不到保护 , 正 严 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 性。

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已经有十余载,但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现象有一定规律,呈现出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特征。

解决义务教育教师流动问题,对于健全义务教育体系,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义务教育教师存在较大的流动。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工作者的总体变动比较显著。

近年来,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较多,不仅从城市流向农村,甚至大量义务教育教师也从城市流向偏远地区,从大城市流到农村,从一线城市流向中小城市或农村地区,也并不稀奇。

另一方面,一些义务教育教师也会由于家庭原因,考虑到保障,改变居住地偏向于城市,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甚至到一线城市。

其次,义务教育教师存在趋向性流动。

由于中小城市的义务教育经费不足,教师待遇突出差距,也导致在义务教育领域的相关人员的流动有所聚集。

一些义务教育教师开始从深山老林地区移动到比较发达的地区,从小城市和农村到一线大城市。

最后,义务教育教师阶段性流动。

义务教育教师大量倾斜于新入职、新上岗和初涉义务教育领域的人员,其中较大一部分是来自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每年的9月1日也是义务教育教师入职的大好时机,也成为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特殊潮流,而农村义务教育则几乎是新老教师的变更期间的窗口。

综上,当前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现象存在着区域性、趋向性和阶段性特征,如何稳定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成为学校、政府机关和义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针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问题,在政策立论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完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机制,加大社会负担力度,在实施改革和拔高计划时,充分考虑义务教育教师的实际收入,将增加部分义务教育教师的收入列入政府计划。

其次,加强义务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义务教育教师到偏远地区认真从事义务教育,并给予合理的经济激励,同时关注义务教育教师在偏远地区的社会需求,为教师提供具体的实施措施。

最后,改善义务教育教师的家庭环境,以及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推动习惯流动义务教育教师的意识运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义务教育事业,在加强义务教育教师的社会保障的同时,积极丰富义务教育教师的业余生活,加强对义务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文化修养的培养。

农村学校教师流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农村学校教师流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否,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兴衰,这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解决好教育问题的关键。

然而,近年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任务最重、覆盖面最广的农村基层学校,教师队伍的流失现象却日益严重。

几乎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小学大部分教师都是原先转为公办的民办教师,现在,他们大都到了退休年龄。

而由于地理位置、条件所限等原因,新鲜血液的补充还不能满足需要,致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另外,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一部分相对年轻的优秀农村教师调到了城区。

鉴于此,我们组的成员一起做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当地的农村中教师流失现象,从而可以大致得出现在社会存在的农村教师流失现象的基本情况,调查采用问卷式调查,调查对象为大学生,周边村镇的村民以及部分教师职工等。

关键词:农村教师流失经济社会管理措施主要内容:农村作为培养未来农村劳动者和建设者的摇篮,在农村人才的培养,建设新农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是否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但目前,农村教师大量流失却令人担忧。

具体而言,农村师资的流失给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是诸多方面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经济因素。

由于农村教师经济收入水平低下,教师劳动除具有经济效益之外,更多的是社会效益。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在对农村教师流失原因的探讨中,工资待遇低,酬不抵劳,是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第二,社会地位。

诸多校内管理欠科学.在农村,许多学校缺少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校内管理上没有充分体现教师参与民主治校的精神,对教师缺少人文关怀。

农村教师对自己社会地位不认可主要是由于教师经济地位低、待遇差造成的。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诸如县相关领导观念错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部分领导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以及学校校长要彻底转变观念;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监督制度;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荐素质教育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加大教育投入。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对策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县相关领导的错误观念——大力发展县城教育,拉动、搞活本县经济1.农村中小学面临倒闭,县城公、私立中小学大量扩建目前农村部分学校被合并,导致校舍闲置、资源浪费。

原因之一是县政府把发展县城教育作为刺激、拉动本县经济的杠杆,因此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县城公、私立中小学教育发展高度重视,并从资金、土地、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导致这些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扩建校舍,以致农村中小学生源严重不足,生源质量更无从谈起。

原因之二是县城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较高,农村中小学学生千方百计迸县城中小学借读、就读,造成城市学校教室爆满,使农村部分中小学校因人数少而正常教学无法开展,面临倒闭、撤并的危险。

2.部分县城学校、乡镇中学超编,而农村小学严重缺编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大多数学校只有七、八个教师,面对六个年级,有些教师不得不跨年级、跨学科和包班上课。

而部分县城学校、乡镇中学或中心小学严重超编,造成人才和经费的浪费。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I.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城乡教育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农村一些年轻、优秀的骨干教师大量涌入县城学校。

还有一些教师外出打工、经商或进修等,导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代课教师普遍存在。

而没调走的部分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由于教师队伍稳定,从而导致农村教学质量低下。

2.教师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1)教师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年轻教师较少,老教师较多;大中专毕业生较少,转正的民师较多。

探究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

探究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

探究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是指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无故离职或到城市地区寻找工作的现象。

这一现象给农村教育带来严重的困扰,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

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教师薪资较低,待遇差距较大,这使得一些农村教师选择放弃农村工作机会,前往城市地区谋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由于家庭的经济压力较大,一些教师也迫于生计而选择外出打工,从而遗憾地流失了农村教育资源。

二是生活环境问题。

相对城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差,教师难以适应农村的恶劣环境,导致流失现象的出现。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医疗资源匮乏,教师在生活中面临很多困难与不便,因此选择离开。

三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资源的分配不均,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城市地区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发展机会,这也是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中小学教师为了改变自己的发展状况,选择到城市地区谋求更好的职业机会。

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解决。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从经济上刺激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关注,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性,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质量。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素质的人才到农村地区参与教育事业,提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能够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满意度,创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工作环境。

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交流,提高他们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上的满足感。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是一个需要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和教育部门等多方面的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才能够有效解决教师流失问题,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与引进城市教师的策略

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与引进城市教师的策略

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与引进城市教师的策略在我国农村地区,教师流失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部门。

一方面,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大量优秀教师涌向城市,导致农村教育质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教师资源丰富,却难以满足农村教育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引进城市教师的策略。

一、农村教师流失原因1.生活条件差: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工资待遇低:受地方财政状况制约,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相对较低,难以与城市教师相比。

3.发展空间有限: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简陋,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教师专业成长和晋升空间有限。

4.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难以获得与城市教师相同的学习和培训机会。

5.社会认同感不足:在社会观念中,农村教师地位相对较低,难以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认可。

二、引进城市教师的策略1.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政策层面,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逐步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待遇差距。

2.完善激励机制:设立农村教师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农村教育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支持他们在专业领域取得更高成就。

5.引导城市教师到农村交流支教: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支教,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三、具体实施措施1.制定优惠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针对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如购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提高农村教师的吸引力。

2.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城乡教师交流活动,让城市教师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激发他们的支教热情。

3.加强农村教师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4.开展农村教育改革: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5.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农村教师的重要性和贡献,提高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度。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文档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文档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系统内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很多学校面临着骨干教师的流失,构建和谐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当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就是教育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之一。

根据我的调查村里学校人才被乡里学校挖走,骨干教师从农村学校调到本地市重点学校,这种不合理的单向人才流动,困扰着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影响了新农村建设,阻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一、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据调查,由于种种的原因让很多教师选择“大逃亡”,乡里教师每年以约10%的比例外流,“却没有人愿意流进来”。

而今,乡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不到总量的20%,50岁以上的教师将近40%,老化问题严重,“优秀师资的流失,让好的生源也流走了,留下来的教师工作越发缺乏成就感,也不安心”。

二、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的原因分析(一)合村并校带来骨干教师分布严重失衡。

随着行政村合并和小学生人数逐渐减少,许多学校的资源和资产遭遇闲置。

为了有效加于利用,有计划地对一定范围内的学校进行合并,师资重组成了必然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撤掉单人单点,原先的完小变成了高小,高小变成了初小,初小的功能渐趋于过渡性状态。

中小学骨干教师在合村并校的过程中经组织调动到或规模较大的学校任教顺理成章,于是小型学校师资力量单薄的矛盾就越发凸显出来。

(二)不同地区间教师待遇存在的差异较大。

追求更高的物质待遇是骨干教师频繁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样的工作性质,每个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待遇没有理由不相同。

但现实情况是:农村教师收入比城市教师收入低,贫困地区教师收入比富裕地区教师收入低。

这种教师之间的工资差异,是导致骨干教师流失的一大诱因。

(三)环境对骨干教师流失的影响。

目前,我国中部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业乡镇由于自然条件差,人口素质较低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

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也较艰苦,据了解安乐某中学,现在有的教师宿舍还是两个老师挤一间平顶房,还是土地板,每天下课还要用柴火做饭,既废时又废力。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第一篇: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关于农村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报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教育也在飞速发展。

但在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教师缺编严重、整体素质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瓶颈。

1.教师编制不足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不够现象,教师跨年级、多学科代课兼职现象十分严重,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英语等因缺少专业教师至今无法正常开设。

2.整体素质不高3.教师数量太少,教师负担及其压力较重。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的对策师资队伍结构要培养新人才,必须拥有一支既具备有过硬的专业素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进行中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为了狠抓教学质量,本专业建立了一系列培养和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制度和管理文件。

如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聘请校内外一些德高望重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传经授道;在青年教师中实施导师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加快了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长;经常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我校各级教学名师和教学效果优秀奖获得者的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这些措施得力,效果显著,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他们很好地胜任了教师岗位。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应对严峻的挑战,农村教育同样需要建设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对教学与教学改革工作充满敬业精神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加大校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

继续抓好师资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

着力抓好博士点、重点学科、师资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把学科带头人培养接班人作为其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与措施 1.人才的选拔、培养、引进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明确要求像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一样,重视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及其破解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及其破解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及其破解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单向、无序流动现象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有国家制度规范的缺失、学校管理的不科学以及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是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及教师个人三方利益进行博弈的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学校管理;同工同酬城镇化的过程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变迁的一种反映。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大批农村人口陆续进城,教师越来越少,学生和教师比例失调。

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城镇化给农村基础教育所带来的挑战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绝大部分是泛泛而谈,且研究较为零散。

鲜有学者从微观角度,透过教师城乡流动来分析和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状分析教师流失,又称教师的非良性流动或不合理流动,一般包括教师职业内流失和职业间流失。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教育得到重点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城乡之间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农村教育呈现凋敝状态。

巨大的城镇向心力,使大量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纷纷流向城市学校,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教师流动的单向失衡。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突出表现为一种失衡的、单向上位的流动态势,基本上都是由乡镇学校流向县城学校,由县城学校向地级城市学校流动。

二是教师流动的趋利性较重。

教师将个体发展寄托于学校发展之上,如果其对学校发展充满信心,就会选择与学校共同发展,对流动这一行为的选择就表现出利他性;反之,学校利益让位于个体利益,教师流动行为选择上就表现出利己性。

三是教师流动的盲目无序。

我国教师城乡流动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大多数教师流动带有个人随意性,流动时间不确定。

四是中青年主科骨干教师流动性较大。

在教师流动大军中,流失教师多为中青年主科骨干教师,这类教师更容易受到城市学校的青睐。

河南教师流失分析报告范文

河南教师流失分析报告范文

河南教师流失分析报告范文引言教师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他们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河南省的教育领域,教师流失问题一直存在,这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流失的原因和趋势,本报告将通过分析教师流失的背景、原因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教师流失的背景据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教师流失问题在过去几年中逐渐加剧。

尽管河南省的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依然无法阻止教师流失的趋势。

在河南省,教师流失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更为严重。

2. 教师流失的原因2.1 工资待遇不理想教师的薪水是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教师工资的投入力度,但仍然存在着教师薪资较低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的教师,由于地理环境和学校经济条件的限制,薪水待遇更低,难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2.2 工作环境不理想工作环境是教师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地区的教师普遍面临着条件艰苦、生活单调等问题,导致他们难以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并更倾向于选择到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工作。

2.3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的机会也是他们流失的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往往无法提供给教师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教师很难获取更高的职称,这也是一些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地区的原因之一。

3. 教师流失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教师流失对河南省的教育事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首先,教师流失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本就相对匮乏,当教师流失后,更加加剧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其次,教师流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重要导师和引路人,他们的离职不仅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还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导向。

最后,教师流失对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乌云。

教育事业需要稳定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教师流失的加剧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024年浅谈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议

2024年浅谈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议

2024年浅谈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教育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农村教师队伍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及发展对于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农村教师队伍概况农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年龄结构偏大、学历水平偏低等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条件落后,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青年教师。

同时,由于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许多年轻教师在取得一定教学经验后,往往会选择到城市或其他条件更好的地区发展,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

二、师资力量短缺师资力量短缺是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这使得许多优秀的教育人才不愿意到农村任教。

此外,农村地区的学校规模相对较小,往往难以形成完善的教学团队,导致一些教学任务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是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重要问题。

城市地区的学校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支持,包括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教学软件等,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往往资源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分配导致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困难,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专业发展受限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限制。

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许多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难以获取最新的教育动态和研究成果,这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五、提升农村教师地位的必要性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是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关键。

只有让农村教师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才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同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六、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必须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

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的现象及管理策略

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的现象及管理策略

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的现象及管理策略【关键词】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策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1]教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解决好教育问题的关键。

然而今年来,在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最重、覆盖面最广的农村基层学校,教师队伍的流失现象却日益严重。

一是一些学科教师的调出,使得一部分学校的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短缺,专业教师比例失调。

二是农村学校教师本来就不足,一些教师流动到城市学校任教或者转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是部分教师心理失衡,看到外流的教师拿着较高的工资和待遇,同工不同酬,心理产生了不平衡,挫伤了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四是引发了农村生源的流失,农村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导致部分生源也流向城市学校,这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也影响了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

那么,如何解决农村骨干教师的流失,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呢?当前,各地区教育界和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思路,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缓解了流失问题,加强了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

试析如下:1 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的原因造成农村优秀的教师流失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有以下几点:1.1 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大,负担重。

跨年级、跨学科、复式教学班级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教师压力大。

如甘肃某个县的农村的一个村学,由于学生人数少,只好一个老师兼几个班的不同课程,优秀的教师教育办没办法安排工作,只能派老教师去任教,导致学生一些骨干教师不爱去村学的心理。

1.2 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差。

校舍简陋、教学设施落后、文化娱乐方式匮乏、住房没有保障,使得教师无法安心教书。

如四川某个县的农村学校先后分配了几个年轻有为的本科毕业生去任教,都没待几周转行的转行了,找关系的都先后调走了。

记者采访了他们共同的心声就是农村的生活环镜太差,在这样的环境下还不如跳槽干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失现象分析摘要:当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农村中小学中始终存在着教师流失的问题,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失,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为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流失问题。

为此,应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实行城镇中小学对农村中小学“捆绑式”扶持。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失;对策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247-02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其中加强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为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中小学存在着严重的教师流失,尤其是优秀骨干教师的流失,农村中小学生鲜有机会接受到优质教育,这一度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失的基本状况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失现象仍非常严重,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减少约56万人,占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12%,其中除去自然减员和校内调整,调出和其他减少人数约占减少总数的63%之多。

根据研究和调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流失不是个别地区的现象,而是带有普遍性。

在东部地区,对江苏北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某市五年来累计流失1 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其下辖的一个县三年内先后走掉了500多名教师。

中部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09年对河南省光山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一组调查表明:该县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率达20%—30%。

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教师流失问题更加突出: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对龙胜县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想过离开农村教师岗位的人数达到74.6%,并有近1/3的教师离职愿望相当强烈,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工作认同感,一旦条件成熟,这些教师就会离开当地农村中小学校。

但是,一些新闻报道表明: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通过探索努力使教师流失现象有所好转。

2012年6月25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对湖南省泸溪县农村师资建设的采访纪行,该县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教师特殊津补贴,挽留了大批中小学教师继续在农村任教。

随后,2012年7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又报道,北京市延庆县通过探索开放式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某中学以前每年流失教师80人,如今,教师流失的数量只有30人左右。

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将为我们缓解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失现象提供有力的参考与借鉴。

二、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失带来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离开农村而流向县镇和城市学校或者其他行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的个人发展,但是无疑给当地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教师流去地造成一些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下降大量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使当地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很多学科教师结构失调,一些教师不得不承担多个班级或是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工作负荷量大,教学质量降低。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选择通过请代课教师来补充教师流失导致的岗位空缺,2010年山西省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比例占到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总数的近8%之多。

代课教师缺乏教学技术,没有基本的教师资格条件认定,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加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

2.农村义务教育日益萎缩我国中小学择校热的现象一直普遍存在,“择校即择师”,一所学校有好的师资才有好的教学,才会吸引大量生源。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人员中大部分是优秀骨干教师,他们大多流往城市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很多中小学生因择校而离开农村中小学。

此外,随父母一起外出务工就学的农村中小学生愈来愈多,这更加剧了农村中小学的生源流失。

农村中小学生源减少,需要的教师数量也相应减少,这样学校中多余的教师又会从农村中小学流失出去。

如此恶性循环发展,必定会使农村义务教育严重萎缩,导致很多农村中小学生无法就近入学,由此产生更多问题。

3.城镇中小学班额超标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引起农村中小学生源大量流向城镇中小学校,使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这可能会引起城镇中小学班额超标,2010年全国城市及县镇中小学班额超标的班级比例达到了10%。

城镇中小学班级人数如果不能很合理的控制,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给学校带来很多管理问题和安全隐患。

三、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失的原因分析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资福利待遇差工资福利待遇差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但我国大部分县乡经济比较落后,财政紧张,这必然影响当地农村的教育投入,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和福利难以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工资较低,农村中小学教师面临更多的生活困境,如基本住房问题,很多在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由于交通不便利,往往是居无定所。

2.社会地位和社会评价较低经济收入是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由于经济收入不高而造成的社会地位低下是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又一主要因素。

加之当前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评价并不高,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得不到家人或朋友的支持。

对于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来到农村多数不是因为对农村教师职业的热爱而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仅仅把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作为跳板。

再者,很多省市级奖励给予城市学校的指标更多,相比城市,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荣誉和晋升职称的机会较少,这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成就感较低。

3.教师流动以实现个人价值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就是要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由于价值观念不同,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考虑自身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认为在农村并不能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渴望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当前农村中小学环境有限,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离开农村选择去其他平台发展。

4.工作满意度下降中小学教师工作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师资薄弱,教师的工作量一般较重。

另外,由于大多农村家长受教育水平不高,在与老师的配合上表现得更为被动,对教师和学校缺少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长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对工作的满意度逐渐下降。

四、缓解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失的策略选择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笔者通过借鉴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以及积极探究,秉持《教育规划纲要》的理念和精神,提出以下策略以缓解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经济保障是留住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根本措施,要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

对于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中央财政和省、市级财政都要设立专项资金直接用于教师工资的提高和福利保障。

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使其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除基本工资保障,还要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特殊补贴制度。

要努力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问题,继续在全国推广高质量、高效率的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尽快让更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入住。

2.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实行绩效工资,营造良性的工作竞争环境。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方面加大倾斜力度,给予农村中小学更多的机会和名额。

对于长期在农村任教的中小学教师不仅要给予名誉表彰还要加大奖金力度。

加大政府宣传,在全社会确立尊重农村中小学教师观念,鼓励人们到农村任教,尤其鼓励免费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3.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首先,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观念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教育热情,使他们真正热爱学生,热爱教师岗位;其次,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当地持续培养优秀师资;最后,还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农村中小学教师面对压力和心理问题时,要给予教师们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并提供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

4.实行城镇中小学对农村中小学“捆绑式”扶持《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以促进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来说,我们要结合地区实际,坚持开放式办学观念,实行城镇中小学“一对一”扶持当地农村中小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尤其是优秀师资共享。

城镇中小学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并主持培训,农村中小学则选派教师到城镇中小学观摩优秀课堂教学。

另外,还要切实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制度,作为晋升高级职务和参评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1]叶澜,等.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李凌,王超群.“农村学校也能扬眉吐气”北京市延庆县探索开放式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2-07-05.[5]朱宾源.我国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光山县为例[d].西南大学,2009.[6]李伦娥,王亮,阳锡叶.村小也能吸引好老师—湖南省泸溪县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采访纪行[n].中国教育报,2012-06-05.[7]毕正宇.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外流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4,(19).[8]刁维国,刁益虎.经济薄弱地区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的归因分析与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28).(责任编辑:田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