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安居工程现状分析报告(1)
人才住房建设情况汇报
人才住房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市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人才住房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人才住房难题,我市积极推进人才住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我们加大了人才住房用地的供给。
通过规划调整和土地储备,我们成功划拨了一批用于人才住房建设的土地,为人才住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人才住房用地的保障力度,确保人才住房建设用地的稳定供应。
其次,我们不断完善人才住房建设政策。
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人才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为人才住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吸引了更多的开发企业和资金投入到人才住房建设中来,推动了人才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
同时,我们还大力推进了人才住房建设项目的实施。
我们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人才住房项目的建设进度。
在人才住房建设项目中,我们注重提高建筑质量,打造舒适、安全、环保的人才住房,满足人才的居住需求。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人才住房建设项目的监管和督导。
我们建立了人才住房建设项目的台账和档案,加强了对项目进度、质量、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人才住房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和良好运行。
总的来看,我市人才住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人才住房用地的供给,完善人才住房建设政策,推进人才住房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对人才住房建设项目的监管和督导,努力解决人才住房问题,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我市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人才安置工作情况汇报
人才安置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况自从我部门负责人才安置工作以来,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安置了350名优秀人才进入各个岗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地完善工作流程和提高服务质量,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二、人才需求情况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我们分析了各个部门的人才需求情况。
目前,公司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尤其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
此外,销售、市场、财务和人力资源等岗位也有一定的需求。
我们将根据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安置工作。
三、人才招聘渠道为了满足公司的人才需求,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了人才招聘工作。
首先,我们与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招聘会、校园宣讲等方式,吸引优秀毕业生加入公司。
其次,我们还积极开展网络招聘、猎头招聘,以及员工内部推荐等多种方式,拓展招聘渠道,为公司引进更多优秀人才。
四、人才安置流程在接收到部门人才需求后,我们会根据岗位要求制定相应的招聘计划,并确定招聘渠道。
在收到求职者的简历后,我们会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安排面试。
面试结束后,我们会根据面试结果和岗位需求,确定候选人名单,并进行背景调查。
最后,我们会同意候选人进行面试,签订劳动合同,并制定入职计划,确保新员工尽快适应新岗位。
五、人才培养和发展为了让新入职的员工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并发挥他们的潜力,我们会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我们还会制定个人职业规划,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机会。
此外,我们还会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六、人才安置成效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安置了350名员工进入各自的岗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公司的业绩和员工满意度都得到了提高。
同时,新员工的离职率也得到了下降。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工作成果。
七、工作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拓展人才招聘渠道。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员工的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安居工程情况汇报1
安居工程工作总结xxx村安居工程自2006年4月5日开工以来,我乡及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镇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并指定党委副书记专项负责此项工作,使安居工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我乡45户安居工程的情况作下简要总结:一、村基本情况原xxx村位于佩枯湖岸边,村庄呈梯字形分布,环境恶劣,地方狭小,已没有再开发扩大和新建住房的余地。
全村共有村民38户,总人口232人,每户平均住房面积不到120平方米,总耕地面积74亩,平均耕地面积为0.32亩,年末牲畜总头数为5457头(只、匹),全村公路陡峭危险,仅通手扶式拖拉机和体型较小的车辆,而且该村环上而居,经常发生山石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随时存在毁灭全村的隐患。
二、签定目标责任书根据《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相关要求,我乡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同县农牧民安居工程领导小组签定了安居工程目标责任书,严格制定了各项工作计划。
三、工作完成情况1、成立乡级工程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每户签定目标责任书。
2、领导小组及时深入该村,发动思想动员,消除群众顾虑,让全体村民搬迁到新建基地,积极投入到新建家园的建设中去。
3、xxx村民大部分都以游牧为生,完全不会打造土坯,乡针对该村实际,从其他村雇佣打造土坯较好的能手帮助打造,使所需土坯数量和质量完全达到建设要求。
4、安居工程开工后,指定专人蹲点监督工程质量和负责采购材料。
5、在雨季未来临之前,工地现场根本没有施工用水,我乡从银行贷款2万元购买油料,从施工队借来抽水设备,利用柴油机进行抽水施工。
6、截止到2006年10月,大部分民房的主体框架都基本完成,而且都逐步进行了装饰(指的是藏式绘画),已有34户全部装饰完毕,剩余的4户在明年气候适宜时开始动工装饰,现在全部已搬入新居。
7、人畜引水工程已全部完工,每户都已安装上了自来水管。
但由于考虑到该村位于佩枯湖畔,冬季较为严寒,水管容易冰冻,我们在该村前后修建了2幢保暖水房,保障村民冬季正常用水。
安居工程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度,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目标,全力推进安居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2023年度安居工程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项目进度稳步推进2023年,我局共启动安居工程项目X个,涉及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预计可解决XX户居民住房问题。
截至年底,已完成项目X个,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2. 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为确保安居工程质量,我局严格遵循“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强化工程质量监管。
一是加强施工队伍管理,严格审查施工企业资质;二是开展工程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质量问题;三是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推动安居工程顺利实施,我局积极争取市政府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
一是提高住房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二是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手续;三是加大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4. 居民满意度不断提高通过安居工程的实施,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满意度不断提高。
据统计,2023年度,居民满意度达到XX%,较去年同期提升XX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1. 项目资金压力较大受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部分安居工程项目资金紧张,对项目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2.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安居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对人才需求量大。
但目前我局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3. 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安居工程项目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居民生活品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安居工程顺利实施。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安居工程管理水平。
3.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安居工程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4. 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安居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安全。
总之,2023年度我局在安居工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人才住房调研报告
人才住房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引发了人才住房问题的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推出人才住房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人才住房的供给力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才住房的实际情况,特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首先,我们对人才住房政策进行了梳理。
根据调研结果,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的措施包括人才住房专项建设、优先分配、租金减免等。
其中,人才住房专项建设是解决人才住房供给不足的关键措施,通过政府出资或引导社会投入,建设适合人才需求的住房。
优先分配是保障人才住房政策的重要手段,通过将人才住房优先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人才,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才的居住权益。
租金减免则是对人才住房租金进行一定比例的减免,降低人才的经济压力。
其次,我们对人才住房的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人才住房供给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门城市,人才住房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同时,由于人才住房政策的实施不够完善,一些人才难以享受到政策给予的优惠,导致人才流失和人才队伍的不稳定。
另外,人才住房的品质和配套设施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满足人才的居住需求。
最后,我们提出了改进人才住房政策的建议。
首先,要加大人才住房的供给力度,通过政府投入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人才住房的投资建设。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使更多的人才能够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同时,要加强对人才住房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人才住房的使用效益和品质。
最后,要加强对人才住房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住房政策,更好地满足人才的居住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人才住房问题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凸显,各地纷纷推出政策和措施以解决这一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人才住房供给不足,人才住房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
为改进这一状况,我们提出了加大供给力度、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和需求调研等建议。
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解决人才住房问题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人才安居工作情况汇报
人才安居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况人才安居工作是指为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提供适宜的居住条件和服务,吸引人才留在城市发展。
近年来,我市人才安居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努力提升人才安居环境,推动人才高效安居。
二、工作进展1. 人才安居政策制定与落实我市积极制定人才安居政策,包括人才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人才住房保障、配套服务等多项措施。
同时,通过各类宣传和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政策的知晓面。
2. 住房供给为了满足高端人才的住房需求,我市不断推进住房供给工程,不断增加人才住房的建设规模,提供多种类型的住房供应。
目前,我市已完成了一批人才住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居住条件,通过购房、租房等方式,满足了高端人才的居住需求。
3. 配套服务为了提升人才安居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我市还加大了配套服务的建设力度。
在人才安居区域,不断完善交通、商业、医疗、教育、文化等配套设施,提供了更全面、便捷的生活服务。
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我市加大了对人才子女的入学帮扶力度,为人才家庭提供更好的子女教育资源。
4. 人才引进与留用为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我市生活和工作,我市加大了人才引进和留用工作力度。
鼓励各类人才到我市工作,提供了住房补贴、子女教育支持、医疗保障等多项福利,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工作成效通过近年来的人才安居工作,我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来我市生活和工作,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智慧2. 人才安居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受到了广大人才的认可和好评3. 市民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城市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美化和升华4. 民生服务得到了改善,为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四、工作不足在人才安居工作中,我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 人才安居政策宣传仍需加强,一些政策利好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认可2. 人才安居区域的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区域的生活服务和便利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3. 人才住房的供给和质量仍然不足,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高新区,人才住房供给较为匮乏,造成人才的住房困难4. 人才引进和留用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需要更多的政策和措施为高端人才提供更好的福利五、下一步工作思路针对以上工作不足之处,我市将进一步落实以下工作思路:1. 完善人才安居政策,进一步优化人才安居环境,提高政策的吸引力和针对性2. 推进人才住房供给的建设,增加人才住房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人才的居住条件3. 加大对人才安居区域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的全面性和便捷性,增强人才安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4. 适时调整和提升人才引进与留用政策,为高端人才提供更全面、优质的生活服务六、结语人才是城市的宝贵资源,他们的来留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人才住房情况汇报
人才住房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才流动成为了一个常见的现象。
而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住房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住房情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我们对人才住房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对人才的住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才在城市中的住房情况并不理想。
由于房价的上涨和供需不平衡,许多人才只能选择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远郊地区租房居住,甚至有些人才只能选择合租的方式来解决住房问题。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人才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其次,我们分析了人才住房问题的成因。
一方面,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投机性购房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导致了房价的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城市的住房供给不足,特别是针对人才的住房供给更是严重不足。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人才住房问题的恶化。
针对人才住房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人才住房的保障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解决人才住房问题。
其次,我们建议加大对人才住房的投入,增加人才住房的供给。
同时,我们也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人才住房问题的解决中来,共同为人才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最后,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人才住房问题。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们的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利益,也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稳定。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人才住房问题,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总之,人才住房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人才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让他们在城市中有更好的发展和生活。
人才住房情况汇报
人才住房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近年来,我市人才住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次汇报旨在向领导汇报我市人才住房情况,具体内容如下:一、总体情况我市充分认识到人才住房对于人才引进和留住的重要性,积极推进人才住房的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人才住房项目30个,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提供了近5000套住房单位。
其中,高层次人才住房项目占比较大,共提供了1000余套住房单位。
此外,我市还在科技园区等人才集聚区域建设了多个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了集中居住的便利条件。
二、租购比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住房需求,我市制定了个性化的政策,包括租赁和购买两种方式。
据统计,目前我市人才住房的租购比例大致在7:3左右,租赁住房主要面向短期工作或打工人群,购买住房则主要面向稳定就业并有一定购房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三、保障条件为了确保人才住房的有效发挥作用,我市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条件。
首先,人才住房采取租赁方式的,租金比市场价低30%以上;同时,购买人才住房的,可享受购房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政策。
其次,对于购买人才住房的申请者,要求其须在本市具有合法居住和工作证明,并需符合户籍调控政策。
此外,企事业单位还需出具人才评价证明。
四、管理和维护为了确保人才住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得到有效实施,我市建立了健全的工作机制。
首先,设立了人才住房管理中心,负责人才住房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同时,在人才住房项目中安排了专门的物业公司,负责日常设施维修和环境卫生等工作。
其次,为加强对人才居住环境的管理,规定了居民的基本规范和使用权益,建立了人才住房居民委员会,以充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的作用。
五、问题与建议尽管我市人才住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首先,人才住房供应仍不足,需加大投入力度,增加住房供应。
其次,人才住房的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例如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等,需要进一步提升。
最后,对于住房申请者的审核和管理也需要进一步严格,以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于对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3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率市人大城环资委调研组专题调研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开展情况,实地查看了*社区、*小区、*家园等点位。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反响较好。
主要工作涵盖三类:•是棚户区改造;二是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管理;三是老旧小区改造。
一、工作开展情况棚户区改造:近年来,我市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心城区危旧住房及城中村统筹实施改造,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2022年我市落实16个棚改项目,新建安置房项目7个。
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有效实施,累计改善了6.7万余城市群众的居住条件。
公共租赁住房:自2007年以来,我市一直致力于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梯度式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购买、新建、新居工程划转、直管公房划转、商品房配建等方式筹集公共租赁住房5790套,截至2023年3月20日,已安置公共租赁住房5725套,空置公共租赁住房65套(其中45套为人才公寓,20套为白林小区、爱心二期)。
老旧小区改造:2016年我市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了老旧小区市政配套设施、小区环境、建筑物本体、公共服务设施等改造内容。
通过5年的老旧小区改造,累计投入资金3.14亿元,改造小区433个、房屋918栋,惠及住户2.85万户。
现正在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个,分别是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86个)和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2个)o2024—2025年,计划投入2.37亿元资金,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3个。
二、存在问题1、公共租赁住房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是我市现有的公租房分为城投公司管理的直管公房和住建局管理的保隙性住房(现都由住建局统一管理)。
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调研分析调研报告
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调研分析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贵单位的要求,我们小组对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撰写了以下报告,供参考。
一、调研背景目前我国面临着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农村发展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支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旨在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和生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调研内容1. 人才流失情况:通过对农村人才流失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人才流失主要原因包括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
其中,薪酬待遇是最主要的原因。
2. 人才吸引机制:调研发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吸引机制。
这包括提高农村人才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教育医疗资源等。
3. 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培养更多适合农村工作的人才,我们建议在农村学校增设农村特色课程,鼓励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并加强农村人才的培训。
三、调研结果分析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亟需实施农村人才保障工程。
2. 改善农村人才的薪酬待遇是解决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的关键。
3. 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需要同时推进,以实现长期的农村人才供应。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人才的薪酬投入,提高农村人才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
2.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改善农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资源等。
3.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增设农村特色课程,培养农村人才。
4. 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村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目标和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实施人才保障工程,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建设工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们小组对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调研分析报告,希望能对贵单位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安居富民工程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将住房保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
安居富民工程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本年度,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安居富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工程进展1. 项目建设:本年度,全国各地区累计开工安居富民工程建设项目X个,总投资达到XX亿元。
其中,城市安居工程开工X个,农村安居工程开工X个。
2. 完成任务:本年度,全国各地区累计完成安居富民工程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受益群众XX万户。
其中,城市安居工程完成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农村安居工程完成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
3. 政策支持:各地区政府加大了对安居富民工程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土地供应、融资支持等。
4. 质量监管:本年度,各地区住建部门严格监管安居富民工程质量,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取得成效1. 改善了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本年度,安居富民工程有力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 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安居富民工程的实施,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3. 增加了就业机会:安居富民工程的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4. 提升了政府形象:安居富民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提升了政府形象,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四、存在问题1. 建设资金不足:部分地区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工程进度。
2. 质量监管有待加强:部分地区的安居富民工程质量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
3. 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地区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现象,影响了工程进度。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 加强质量监管:住建部门要加强对安居富民工程质量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安居工程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困难,我国政府大力推行了安居工程。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安居工程旨在通过政府补贴、政策优惠等方式,帮助低收入家庭实现“安居梦”。
为了深入了解安居工程的实际效果,我们组织了一支社会实践团队,对某地区的安居工程进行了实地调研。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背景1. 安居工程简介安居工程是我国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
自2007年实施以来,安居工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大量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
2. 实践目的本次社会实践旨在了解安居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意见,同时提高团队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三、实践过程1. 调研方法本次实践采用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某地区的安居工程进行了全面了解。
2. 调研内容(1)安居工程政策宣传及实施情况(2)安居工程房源及配套设施(3)安居工程受益人群及满意度(4)安居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3. 调研过程(1)前期准备我们团队首先查阅了大量关于安居工程的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对安居工程有了初步了解。
随后,我们联系了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获取了调研所需资料。
(2)实地调研我们团队深入某地区,实地考察了安居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与居民交流等方式,了解安居工程的政策宣传、房源分配、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3)访谈与问卷调查我们邀请了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居工程受益者、房地产开发商等参与访谈,了解他们在安居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感受和建议。
同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更多居民对安居工程的意见和建议。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1. 安居工程政策宣传及实施情况(1)政策宣传到位。
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对安居工程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使广大低收入家庭了解政策内容。
(2)实施进度良好。
安居工程项目按计划推进,部分项目已投入使用,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
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情况自查报告
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情况自查报告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下简称保障房)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城市住房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一项大型工程,保障房的进展情况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将对保障房的进展情况进行自查并详细分析。
一、保障房建设进展情况1. 总体建设进展保障房工程于2007年启动,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取得了显著进展。
截至2021年底,全国范围内累计新建保障房约5000万平方米,安置困难家庭约8000万人次。
保障房工程已经成为中国城市住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不同地区的建设情况由于地区差异和发展水平不同,各地保障房的建设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线城市、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保障房建设较早启动,建设规模较大,进展较快。
而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保障房建设相对滞后,进展较慢。
但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措施加快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保障房建设。
3. 质量和设计问题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一些质量和设计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有些保障房项目存在建设质量低劣、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使用寿命短、居住条件不佳。
政府应加强对保障房工程的质量监督和设计指导,确保保障房的质量和居住条件。
二、保障房政策落实情况1. 目标群体认定和申请流程保障房的基本原则是“住有所居、住得起、住得稳”,通过对低收入家庭进行认定,确定具有住房困难的家庭享有保障房政策。
在目标群体认定和申请流程方面,各地政府已经建立了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能够享受到保障房政策。
2. 供应方式和分配原则保障房的供应方式一般有购买、租赁和集体建设三种形式。
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供应方式,以满足各类家庭的需求。
在保障房分配原则上,一般采取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摇号等方式进行分配,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家庭能够公平竞争和获得保障房。
三、经济适用住房进展情况经济适用住房是中国政府为中等收入家庭购房提供的一种住房保障政策,与保障房有着密切的关系。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保障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然而在建设分配运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的现状1. 政策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政策法规的倡导和推动使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大提高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水平。
2. 城市化背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城市住房需求急剧增大,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更加需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迫在眉睫,市场需求旺盛。
3. 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低收入家庭的审计标准过低,有些并不处于困难环境中,却也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帮助;地方政府审核过于宽松,造成滥用保障性住房资源的现象严重;再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审计标准和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 严格审计标准需要对低收入家庭的审计标准进行严格把关,对困难家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审核居民是否符合住房保障资格时,需严格遵照规范标准执行,对符合条件的群众及时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范围。
2. 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对住房保障项目的审核监督工作,对于滥用保障性住房资源的现象,要坚决予以打击,维护资源公平分配。
3. 提高质量标准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审计标准和质量监管等问题,应当提高建设质量标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项目建设过程合规有序,达到预期效果。
4. 改进管理体制要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5. 提升服务水平建设单位还需提升服务水平,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施工标准,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使其符合居民居住的基本需求。
产业人才安居工程调研报告
产业人才安居工程调研报告产业人才安居工程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产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解决产业人才住房难问题,我组成员进行了产业人才安居工程的实地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产业人才住房需求和现状;2.探索产业人才安居工程的实施情况;3.研究产业人才住房政策的效果。
三、调研方法1.面对面访谈:通过与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以及产业人才的交流,了解他们对产业人才住房需求和政策的看法;2.问卷调查:对产业人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住房需求和对住房政策的评价。
四、调研结果1.产业人才住房需求旺盛: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产业人才希望获得经济适用住房或人才公寓,80%的人希望住房离工作地点较近,以减少通勤时间成本;2.产业人才住房供给紧张:目前,产业人才住房供给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3.产业人才住房政策有效性亟待提高: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住房政策,但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使得产业人才住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五、调研分析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人才安居工程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住房供需的匹配;2.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产业人才住房安置工作的投入,提高住房供给;3.加强政策落实:政府应加强对住房政策的执行情况监督,确保政策落实;4.重视低收入产业人才住房保障:低收入产业人才住房问题突出,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障。
六、建议1.制定完善的产业人才住房政策: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产业人才住房政策,包括加大对低收入产业人才住房保障的支持力度;2.加大住房供应:加大对产业人才住房的供应力度,通过建设更多的人才公寓和经济适用住房来满足产业人才的需求;3.加强扶持措施:通过加强对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其稳定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七、总结产业人才安居工程是解决产业人才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供需矛盾等问题。
人才住房保障调研报告
人才住房保障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人才住房保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一、背景介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各地纷纷推出了人才住房保障政策。
本报告旨在对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多个城市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为研究对象。
通过与相关政府官员、房地产开发商、人才和专家学者的交流,获取相关信息和意见。
三、人才住房保障政策概述1.政策范围: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主要适用于优秀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2.政策内容:政策包括住房优先供应、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人才居住需要。
3.政策实施:各地政府组织具体实施,配套的住房项目开发和社区建设。
四、现状分析1.政策实施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对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不一,导致政策实施差异化。
2.政策覆盖范围有限:由于经费限制和政策执行难度,很多人才无法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
3.住房供应不足:人才住房供应严重不足,导致一些优秀人才选择离开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面临高昂房价。
4.住房质量和环境问题:部分人才住房项目在质量和环境方面存在问题,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和期望。
五、问题分析1.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很多地方对于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2.经费不足:人才住房保障政策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但很多地方财政压力较大,难以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
3.政策落地难:由于土地、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限制,人才住房项目落地困难,导致供应不足。
六、改进建议1.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加强对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的日常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落地和实施效果。
2.增加经费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人才住房保障的经费支持,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3.优化政策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人才住房保障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人才安居工作汇报材料
人才安居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以下是本人对人才安居工作的汇报材料,供参考。
一、工作目标及进展情况1.目标:根据公司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并推进人才安居计划。
2.进展情况:a) 分析市场需求,并与相关机构合作,筛选合适的安居房源。
b) 制定人才安居政策,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c) 推动人才安居计划在全公司范围内落地,并及时跟进推进情况。
二、人才安居政策制定及完善1.依据人才类型、层级和工作地点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安居政策。
2.协调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和行政部门,针对人才居住需求提供相应的福利和补贴。
3.梳理已有政策并进行优化,确保政策的透明性和可行性。
三、安居房源筛选和管理1.与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确保获取合适的房源。
2.建立房源管理系统,跟进房源信息的更新、租赁合同的管理和房租的支付等工作。
3.解决人才在安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相关支持和帮助。
四、推动人才安居计划落地1.通过内部宣传和培训,推广人才安居计划,确保全员知晓政策和政策的应用。
2.建立沟通渠道,收集反馈与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并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反馈。
3.定期向公司高层汇报人才安居计划的进展情况和成效。
五、其他工作及小结1.成立跨部门小组,协同解决人才安居计划中的各项难题。
2.通过数据分析,对人才安居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
3.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进,已有部分人才受益于人才安居计划,取得了积极的反馈。
以上是我对人才安居工作的汇报,请您查阅。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指导。
谢谢!此致xxx。
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实施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实施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赖于大量高素质的农村人才。
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_ _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突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三个环节,积极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现状及问题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启动后,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农村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乡镇领导干部66人,村干部229人,团干部265人,农村中小学教师974人,卫生技术人员106人,农业科技服务人员156人,文化专业人员26人,农村政法工46人。
整体来看,全市农村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人才结构不合理,存在“三多三少”的农村人才问题,主要表现为学历低的人才多,学历高的人才少;没有职称的人才多,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少;文教卫生人才多,农村科技实用人才少。
同时,绝大多数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集中在农村乡镇单位和教育卫生部门,企业和农村地区仍缺乏中专及以上学历的科技人才。
二是急需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_ _城市共有农村实用人才5678人,占总劳动力的12%。
其中农业2386人,畜牧业946人,农机管理115人,农产品加工与管理214人,农产品营销156人,建筑业683人,企业管理36人。
从农村实用人才现状来看,农村种养人才较多,但农产品加工营销、建筑、企业管理等人才较少。
人才的专业分布不够合理,导致传统急需人才过多的不平衡局面。
第三,人才激励政策不完善。
缺乏对重点行业、重点专业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培养。
虽然各级都出台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办法和文化专业配置管理办法,但学历和工作年限是职称评审的硬化条件,在工作绩效方面缺乏择优选拔和评审的优惠扶持政策。
人才房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才房作为政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而提供的一种住房保障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在人才房建设、分配、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人才房建设本年度,我单位共完成人才房建设项目X个,总建筑面积达XX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才XX户。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程质量,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努力降低建设成本。
2. 人才房分配我们根据《人才住房分配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人才实际需求,制定了一套科学、公平、公正的分配方案。
通过公开摇号、轮候配租等方式,实现了人才房分配的透明化、规范化。
本年度共分配人才房XX套,有效解决了部分人才的住房问题。
3. 人才房管理我们建立健全了人才房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租赁流程,确保人才房安全、整洁、舒适。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人才房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使用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三、工作亮点1. 创新分配机制我们积极探索人才房分配机制创新,将人才分类、岗位等级、贡献程度等因素纳入分配标准,提高了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 优化服务流程我们简化了人才房申请、分配、入住等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3. 强化监督管理我们建立了人才房使用监控系统,实时掌握人才房使用情况,确保人才房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存在问题1. 人才房供应不足随着人才数量的不断增长,人才房供应仍存在一定缺口,难以满足所有人才的需求。
2. 分配标准有待完善人才房分配标准尚需进一步细化,以更好地体现人才的贡献和价值。
3. 管理力量有待加强人才房管理工作量大,现有的管理力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大人才房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扩大人才房建设规模,增加人才房供应。
2. 优化分配机制完善人才房分配标准,提高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人才房管理队伍建设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保障性安居工程市场情况分析
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下简称“保安居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它是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几个部份。
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经济合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定向安置房等(从 2022 年起,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
棚户区改造主要包括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林区棚户区、垦区棚户区。
棚户区主要指房屋使用年限较长、结构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城市旧住宅区,也包括“城中村”、自行违规搭建的暂时住房等。
2004 年,辽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全省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从 2005 年起,国家开始启动对中央下放东北三省煤矿棚户区的改造;从 2022 年第四季度起,国家将各类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始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进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的工作[1] 。
2022~2022 年,全国共改造各类棚户区住宅 2080 万套。
2022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已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为了避免浮现类似拉美国家的贫民窟、社会分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等现象,通过推进棚户区改造,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矛盾问题,实现社会和谐与包容性增长。
随着棚改工作的深入推进,改造的难度及成本越来越大,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发值得关注,主要包括征地拆迁难度大、融资艰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房屋建设质量不高、房屋产权归属不明晰等问题。
保障性住房指地方政府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有别于彻底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商品房的一种住房,它通常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者租金标准。
保障性住房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步,前期以发展经济合用房为主。
2022 年国家开始将建设重心从经济合用房转移到租赁性质的廉租房上,这是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2022 年开始,大规模的公租房建设开始成为解决夹心层群体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现状分析报告(模板)一、管理现状(一)管理理念(二)管理模式(三)管理架构(四)管理人员(五)管理制度(六)管理方法(七)管理措施(八)管理流程(九)管理效率(十)管理绩效要求:详述本专业在以上十个方面的实际情况。
二、管理现状分析过程(一)自我诊断要求:详述本专业开展自查自纠、广泛征集意见和管理诊断工作的安排及实施过程。
(二)立标对标要求:详述本专业选择标杆单位的标准、过程和结果;详述开展标杆单位调研工作的过程,写明标杆单位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十个方面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详述本专业管理现状与标杆单位管理对比情况。
(三)对照教材要求:详述本专业选择有关教材或书籍的标准、过程和结果;详述教材中关于本专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详述本专业管理现状与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对比情况。
三、存在问题和原因(一)管理理念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二)管理模式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三)管理架构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四)管理人员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五)管理制度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六)管理方法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七)管理措施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八)管理流程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九)管理效率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十)管理绩效1、存在问题2、主要原因要求:通过“自我诊断、立标对标、对照教材”三种方法的运用,找出本专业在以上十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详细分析原因。
此部分为《管理现状分析报告》的重点。
四、建议措施要求:针对第三部分每项存在问题,分别提出具体实在、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管理提升思路和具体措施。
附表:管理现状分析汇总表(要求:将第一、三、四部分概括总结后填写汇总表)2014年×月×日管理现状分析汇总表篇二:当前人员流失分析报告(10月31日))当前人员流失分析报告一、公司人员流失现状:1、月度流失人数趋于平稳。
截止10月份,我司从4月份至10月份的离职人数分别为:20人、13人、11人、19人、18人、16人、15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员流失起伏不大,基本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范围。
2、人员流失主要集中于基层员工的流失。
我司是制造型的企业,基层员工占据企业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一线员无论在什么企业,流失率都是最高的,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
从统计的4月份至10月份,流失的总人数达102人,其中普工流失的总人数有75人,占了流失总人数的74%。
3、个别岗位无法留住新老员工,流失率严重。
在看似平稳的人员流失当中,个别岗位的人员流失偏严重与突出,具体表现在制二课黑料作业、制一课ua3p检测、行政课保安等岗位。
这些岗位配置的人数并不多,但从最近的流失情况来看,老员工相继离职,新员工入职工作不到一个月就离职,甚至严重的有些入职一天就离职了,所以这几个岗位一直处于人员不足当中,近期招聘的重点也是围绕这几个岗位进行。
4、人员流失多集中于新员工。
新员工主要是指入职后还没转正就离职的员工,从4月份至10月份离职的102人当中,新员工占了70人,占了流失总人数的69%。
当前新员工的流失率(转载于:人才安居工程现状分析报告(1))成为了左右我司流失率的主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新员工流失率严重增加了招聘的成本,人员的更换频繁也难以保证到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流失原因分析:1、现有的薪酬福利满足不了员工的要求。
从离职人员面谈记录中发现,决定人员自愿离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对于工资水平较低。
这不仅成为员工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还成为制约招聘成功率的绊脚石,在同地区企业或同行业企业的薪资待遇普遍提高的今天,我司现有的薪酬制度确实吸引不了求职者。
根据我对其它公司薪酬待遇的手机,发现我司薪酬制度存在以下不合理之处:第一,基层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的基础待遇相当,没有合理的差距存在;第二,调级调薪不明显,无法起到激励和留住员工的作用;第三,针对一些工作内容与环境特殊的工种,有必要相应提高薪酬的起点。
当然,我所列举的都是一些比较层面的问题。
2、工作内容、环境不被员工所接受。
这现象主要发生在新员工身上,当他们入职后发现工作的内容和环境与他们想象中不相符或者他们所不能接受的,他们就会心生离职的念头,尽管有些会坚持工作几天看自己能否适应,但绝大多数都会选择离开。
可以说现在我司的工作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有些人还是忍受不了我司装修过程中存在的一股化学气味。
3、高强度的加班加点工作让员工忍受不了。
有些岗位存在经常加班甚至缺乏休息时间的现象,短时间内员工还能接受加班加点的工作,但长时间下去,员工不仅身心疲惫,还会对工作产生一种厌恶感,一些员工已经向我抱怨休息的时间没有,而且主管更不批准他们的休息申请,久而久之成为了员工离职的重要因素。
工作固然重要,但作为管理者是否需要体现下对员工的关怀?4、员工的个人价值无法得到体现。
每个员工都渴望得到上司或主管的赏识,个人价值的体现主要体现在职位和薪资的变化,当员工发现自己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的时候就会选择离职;另外,员工在企业当中看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这种工作的不确定性无法让员工稳定下来为企业效力。
5、其它方面的原因。
员工的流失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还有个人方面的原因,如针对女生来说,适育的年龄让他们有了放弃工作生小孩的念头;一些外来员工在外漂泊久了就会有回家发展的愿望。
三、有效降低人员流失率的解决措施:1、切实提高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
在现阶段,工作仍是大多数员工谋生的重要手段。
既然是谋生,人们就不得不考虑收入问题。
当员工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严重不相匹配时,跳槽也就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我司应该要根据当前的用工环境,适时的提高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招聘的效率,还能有效地抑制员工的流失率。
2、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不仅适用于相关的技术人员,更适用于广大的基层员工、基层管理者。
员工为适应快速变化着的环境,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公司应该为每位员工制定个人发展的计划,协助员工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使每位员工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技能进行评估,并考虑公司发展的需求,使自己的特长及发展方向符合公司变化的需求。
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个人发展计划,帮助员工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这样能更加有效的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3、抓好招聘环节。
当前我司由于人员的匮乏,人员的需求计划性较差,造成招聘方面有很大的压力,不得不放低招聘的门槛,从而使招聘入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面下降,而且多数以本地年轻人为主,从而增加了人员流失的可能。
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岗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用人的要求与岗位要求考察每位应聘者是否符合与适应工作,提高招聘的成功率。
4、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简单的说就是注重对每位员工的人文关怀。
一个企业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确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整个企业高层必须有一种意识,即人是最重要的资产,员工们是值得信任的,需要被尊重和参与工作决策。
当人得到充分信任时,往往能较高水平的发挥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但如今企业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一些部门的主管对下属员工缺乏人文关怀,让员工感受不到企业对员工的重视,这直接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严重的更会成为员工离职的重要因素。
员工的正常流动无疑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增加企业活力、激励人才竞争、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同时,就企业来说,人员的流失、员工忠诚度的下降,又会给经营发展战略、企业形象造成重大的损失。
在当前招工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形下,如何留住优秀员工成了我司当前人事工作的难点之一。
报告人:冯建辉2013-10-31篇三:工作现状调研、分析报告,及新一年度建设规划方案工作现状调研、分析报告及新一年度建设规划方案在哈尔滨华德学院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日子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年,从大一经过竞选作为一名干事,到大二由于老师信任委以重任担任本部的部长,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对学生会以及志愿服务工作从最初的工作任务到现在由衷的热爱,已经完全的超出了责任使然的境地,通过这两年的经历和对志愿服务的了解有了自己对我校目前志愿服务队的一些见解及建议,故作此对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现状调研、分析报告及新一年度建设规划方案。
如下:(一)服务队伍:1、哈尔滨华德学院“常青藤”志愿服务队2、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志愿服务分队3、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志愿服务分队4、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志愿服务分队5、经济管理学院志愿服务分队6、艺术与传媒学院志愿服务分队7、外语学院志愿服务分队8、服装系志愿服务分队(二)服务项目及志愿服务基地:1、“常青藤”志愿服务队与语亦丰聋儿康复中心初步达成的建立基地意愿2、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与呼兰区儿童福利院建立了志愿服务基地3、艺术与传媒学院志愿服分队与松北镇敬老院达成建立了长期服务的意愿4、其他学院的志愿服务分队均未建立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
(三)存在的不足:1、目前我校的所有志愿服务队都是校及各分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所担任,所谓的志愿服务队完全就是学生会的社会实践部,在很大程度上,志愿服务活动由于要按着学生会的工作安排受到了部门限制,致使我们志愿服务不能更好的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校内也不能更好的带动志愿服务浪潮。
2、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个靠评分尺度去要求的志愿服务队完全背离了“志愿”的前提。
3、各分院由于受制于月评而开展志愿活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志愿服务的热情,他们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而开展活动,并且导致开展的活动质量差,不但不能起到好的积极影响的前提,还造成了我们志愿服务项目少,质量差,人员不专业,等等负面影响。
4、由于所谓的志愿服务队伍都是由校和各分院的社会实践部所担任、因为部门的人员少,缺少培训,所以还面临着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效率低,执行力差,缺少专门负责的部门及人员。
(四)针对不足之处提如下改进建议:1、由校团委老师专门带领并指导并对志愿服务队伍从新规划建设。
2、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颁布《哈尔滨华德学院青年志愿活动总章程》(见附件1)。
3、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拓展更多的志愿服务基地,丰富志愿服务项目。
4、加大与兄弟院校的沟通联系,目前已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石油学院和黑龙江财经学院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关系,并且有意愿建立哈尔滨江北志愿服务联盟,希望在日能够取得进一步的进展。
5、进一步规划各分院志愿服务队,并筹备为完善各分院志愿服务授旗,完善各分院志愿服务体系及制度。
6、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让他们能各自负责开展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7、筹备组建哈尔滨华德学院“常青藤”志愿服务队,完善其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