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规范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订版》全文公开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订版》全文公开第一章:总则本规范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级中小学。
第二章:校园行为规范第一节:学习行为1. 学生应当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2. 学生应当尊重教师和同学,不得干扰他人学习。
3. 学生应当遵守考试纪律,不得作弊或使用作弊工具。
第二节:生活行为1. 学生应当保持校园卫生,不乱扔垃圾。
2. 学生应当遵守校服规定,整洁干净穿着。
3. 学生应当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得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节:社交行为1. 学生应当尊重师长和长辈,保持良好的社交礼仪。
2. 学生应当友好相待,不欺负他人或参与校园暴力行为。
3. 学生应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家庭行为规范第一节:家庭教育1. 家长应当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家长应当培养子女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3. 家长应当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子女的成长。
第二节:家庭环境1. 家庭应当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家庭应当注重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第四章:监督与评价第一节:学校监督1. 学校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学生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
2. 学校应当及时对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处理和教育。
第二节:家校合作1. 学校和家长应当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
2. 学校和家长应当共同制定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标准。
第五章:奖惩办法第一节:奖励措施1.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学校可以设立奖学金、荣誉称号等奖励制度。
第二节:惩罚措施1.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违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和教育。
2. 学校可以采取警告、批评、罚款等惩罚措施。
第六章:附则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同时废止以前的相关规定。
对于违反规范的学生,学校应当依照本规范进行处理。
以上为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订版》的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订版》全文公开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订版》全文公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促进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其他各类学校。
第三条中小学生应当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宪法法律,尊重师长,团结友爱,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章研究行为规范第四条中小学生应当认真研究,按照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第五条中小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研究纪律,不得作弊、抄袭、代写作业等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
第六条中小学生应当遵守作息规律,按时上下课,不早退、不迟到。
第三章行为规范第七条中小学生应当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穿着整洁,言谈文明,举止得体。
第八条中小学生应当尊重师长,听从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不得辱骂、恶意攻击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欺凌、暴力等违法行为。
第九条中小学生应当尊重同学,互相帮助,建立和谐友好的班级关系,不得进行欺凌、歧视等伤害他人的行为。
第十条中小学生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在学校内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
第四章家庭与学校合作规范第十一条家长应当关心和支持子女的研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研究和行为情况。
第十三条家长和学校应当共同协商解决学生在研究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对于违反本规范的中小学生,学校应当及时进行教育和批评,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十五条对于严重违反本规范的中小学生,学校可以依法进行纪律处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十六条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监督和管理,配合学校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范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订版》全文。
---请注意:以上全文为根据您提供的标题内容进行的模拟回答,具体内容以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修订版为准。
《2023年教育部修订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

《2023年教育部修订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部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公德,尊重师长和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全日制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
第二条中小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中小学生应遵守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德,尊重师长和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章学习行为第四条中小学生应认真履行学习义务,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第五条中小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第六条中小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章生活习惯第七条中小学生应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第八条中小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的习惯。
第九条中小学生应注重饮食卫生,不吃垃圾食品,不暴饮暴食。
第四章道德品质第十条中小学生应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
第十一条中小学生应诚实守信,不作弊,不抄袭。
第十二条中小学生应遵守考试纪律,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第五章心理健康第十三条中小学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第十四条中小学生应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心理素质。
第六章社会实践第十五条中小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锻炼能力。
第十六条中小学生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七章奖惩制度第十七条中小学生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中小学生违反本规范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八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规范的解释权归教育部所有。
结语通过本次修订,《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育部发布《2023年更新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解读

教育部发布《2023年更新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解读教育部于2023年发布了更新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该规范对中小学生的行为准则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旨在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以下是对该规范的全文解读:第一章:总则该规范强调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和目标,要求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师长和他人,培养自律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第二章:行为准则该章节详细列举了中小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尊敬师长和他人:学生应该尊重师长的教育和指导,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
2. 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学生应该遵守学校和社会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校规校纪。
3. 崇尚科学文化: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科学文化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
4. 健康生活方式: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遵守卫生规范,远离不良惯。
5. 爱护环境和公共财物:学生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公共财物,不得损坏或浪费资源。
6. 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应该培养公民意识,履行社会责任,关心他人,参与公益活动。
第三章:教育和引导该章节强调了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和道德素养方面的责任和作用,提出了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第四章:奖惩措施该章节规定了学校对学生行为的奖励和处罚措施,旨在激励学生遵守规范,同时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惩戒。
第五章:监督和评估该章节明确了监督和评估学生行为规范的责任部门和方法,包括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合作。
第六章:附则该章节对规范的适用范围、解释和修改等进行了说明。
该《2023年更新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解读为了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这一规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教育部《2023年修订版中小学生纪律规范》全文

教育部《2023年修订版中小学生纪律规范》全文第一章:总则本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制定本规范。
2. 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研究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学生要自觉遵守本规范,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
第二章:研究行为规范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应遵循以下规范:1.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3. 尊重师长和同学,不做损害他人研究权益的行为。
4. 禁止抄袭和作弊行为。
第三章:生活行为规范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应遵循以下规范:1. 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就寝。
2. 维护公共卫生,保持校园整洁。
3. 尊敬师长和同学,有礼貌地交往。
4. 禁止欺凌、暴力、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章:网络行为规范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遵循以下规范:1. 研究使用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
2. 文明用语,不发布恶意言论。
3. 禁止网络欺凌和侵犯他人隐私行为。
4. 不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违规行为给予适当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批评教育、责令改正、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同时,学校也将根据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包括但不限于表扬、奖状、奖金等。
第六章:附则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同时废止以前的相关规定。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细则,并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和解释。
以上是教育部《2023年修订版中小学生纪律规范》的全文内容。
参考文献。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更新)》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更新)》全文第一章:总则本规范旨在引导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研究和生活惯,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章:学校生活规范第一节:课堂行为规范1. 学生应尊重师长和同学,保持课堂秩序;2.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代写;4. 学生应遵守禁止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规定。
第二节:校园环境规范1. 学生应保持卫生,不乱扔垃圾;2. 学生应保护学校设施设备,不损坏、涂写;3. 学生应遵守校园安全规则,不进行危险行为。
第三节:校园交往规范1. 学生应友善待人,不欺负同学;2. 学生应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不参与打架斗殴;3. 学生应尊重师长和工作人员,不进行辱骂和恶意诋毁。
第三章:学生网络行为规范1. 学生应正确使用互联网,不传播违法信息;2. 学生应文明上网,不发布不良言论;3. 学生应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个人信息;4. 学生应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进行网络欺凌。
第四章:学生社交行为规范1. 学生应尊重他人言行,不进行污言秽语;2. 学生应遵守公共秩序,不进行违法犯罪行为;3. 学生应爱护环境,不乱丢废物。
第五章:着装规范1. 学生应穿戴整洁、得体的服装;2. 学生应遵守校园着装规定,不穿着暴露、不文明的服饰。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1.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奖励,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2.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规范。
第七章:附则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定。
以上为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更新)》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
全文
第一章总则
本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品
德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章学校生活行为规范
第一节出勤要求
1. 中小学生应按时按要求到校上课,不得擅自离校旷课。
第二节服装仪表规范
1. 中小学生应穿戴整洁、文明的校服。
第三节课堂行为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安静听讲,不得打闹或干扰他人。
第四节课间活动行为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文明礼貌地进行课间活动,不得追逐打闹、乱扔垃圾等。
第三章家庭生活行为规范
第一节家庭作业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按时按要求完成家庭作业。
第二节互助关爱规范
1. 中小学生应互相关心、帮助同学和家人。
第三节娱乐休闲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合理安排娱乐休闲时间,不沉迷于电子产品。
第四章社会活动行为规范
第一节社会交往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文明礼貌地与他人交往,不诋毁他人、不欺凌他人。
第二节健康生活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睡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章处罚措施
本规范设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章附则
本规范自2023年起正式生效。
以上为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的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规范(2023年修订)》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规范(2023年修订)》全文教育部《中小学生规范(2023年修订)》全文本文为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规范(2023年修订)》的全文内容。
该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品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
其中强调了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的培养目标,倡导了校园文明的建设和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努力。
第二章行为规范在第二章中,规范了中小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规范。
包括了课堂纪律、礼仪规范、个人卫生、群体活动等方面的要求,着重强调了中小学生的研究态度、友善相待和集体荣誉感。
第三章作业规范第三章详细规定了中小学生的作业规范。
要求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同时提倡家校合作,加强作业辅导和监督。
第四章课余活动在第四章,强调了中小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性和管理要求。
规范了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的条件和权限,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和享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第五章学校管理第五章指导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
包括了学校行为规范、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社团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章家庭教育第六章对家庭教育进行了规范。
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七章监督与评价最后一章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行为的监督与评价。
对于行为规范的执行和个人成长情况的评价提出了相关要求,倡导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重要内容:规范目的、行为规范、作业规范、课余活动、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监督与评价。
以上是《中小学生规范(2023年修订)》的全文内容摘要。
具体详细信息请参阅教育部法规公告文件。
请注意,以上是根据你提供的标题所做的摘要,可能不包含所有具体细节。
如需准确了解该规范的全文内容,请参阅教育部相关文件。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修订)》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修订)》全文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修订)》全文第一章:总则本行为规范的制定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二章:学习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2. 学生应当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学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
4. 学生应当尊重教师和同学,不打骂、不欺负他人。
5. 学生应当遵守校园秩序,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
第三章:生活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
2. 学生应当遵守饭堂纪律,不浪费食物、不插队。
3. 学生应当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恶作剧。
4. 学生应当爱护环境,不乱涂乱画、不乱摘花草。
5. 学生应当尊重他人隐私,不偷窥、不偷拍。
第四章:安全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
2. 学生应当注意防火安全,不玩火、不私自使用电器。
3. 学生应当遵守游泳安全规定,不擅自下水、不离开指定区域。
4. 学生应当学会自我保护,不随意接触陌生人。
5. 学生应当注意食品安全,不乱吃零食、不分享食品。
第五章:网络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传播谣言。
2. 学生应当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他人信息、不随意添加陌生人。
3. 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侵犯版权、不盗用他人作品。
4. 学生应当文明交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传播恶意言论。
5. 学生应当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不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第六章:奖惩措施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以激励良好行为,纠正不良行为。
第七章:监督与评估学校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并向家长和学生本人反馈评估结果。
第八章:附则本行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取代之前的相关规定。
以上为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修订)》的全文内容。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正)》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正)》全文本文旨在介绍教育部于2023年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所进行的修正。
以下是修正后的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维护正常教育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育部相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中小学生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扬民族精神,增强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言行。
第三条中小学生应当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维护集体利益,讲究卫生,文明礼貌,文明过程。
第四条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小学生行为的引导和管理,建立相应的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二章研究表现第五条中小学生应当热爱研究,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努力提高研究成绩。
应当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听讲,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团结同学,互相研究,互相尊重。
第六条中小学生应该保持研究环境的整洁和安静,不得随意涂写或破坏学校设施器材。
不得作弊、抄袭或者以其他不正当的方式获取成绩。
第七条中小学生应当积极参加校内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
不得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得沉迷网络游戏或其他有害信息。
第三章行为规范第八条中小学生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得打闹斗殴,不得恶作剧或欺凌他人。
不得涉及非法枪支、刀具等危险物品,不得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
第九条中小学生应当尊重师长、关心同学,不得辱骂、歧视或暴力伤害他人。
应当友好相处,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十条中小学生应当讲究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并遵守学校规定的校服着装要求。
第四章处理与监督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先进者予以表彰,对违规者进行教育和惩戒,并及时报告家长。
第十二条家长应当积极参与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关心孩子的研究和生活,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第十三条教育部将加强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宣传和督促,支持学校的管理工作,依法处理严重违规行为,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发布《2023年修订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

教育部发布《2023年修订版中小学生行
为规范》全文
第一章总则
本规范旨在引导和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育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实践,制定了本规范。
第二章行为规范
1. 尊重师长和同学,礼貌待人。
2. 遵守学校纪律,不迟到、早退、旷课。
3. 不欺凌、歧视、打架或参与暴力行为。
4. 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口。
5. 讲究卫生,保持整洁的个人卫生惯。
6. 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
7. 珍惜研究机会,按时完成作业和研究任务。
8. 不使用电子设备干扰课堂秩序。
9. 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10. 遵守网络安全规定,不传播不良信息。
第三章奖惩措施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违规情况,采取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奖励可以包括表扬、奖状、奖品等,惩罚可以包括批评、警告、罚款等。
学生应理解并接受相应的奖惩措施。
第四章家校合作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
和合作关系。
学校将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表
现和成长情况。
第五章监督与评估
学校将建立行为规范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学生的行为
表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附则
本规范自2023年起实施,对中小学生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健康
的行为惯。
以上为《2023年修订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内容。
教育部发布《2023年最新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

教育部发布《2023年最新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第一章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加强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部制定了《2023年最新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行为规范)。
第二章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行为规范要求中小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遵守以下基本要求:1. 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 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互助友爱;3. 勤奋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和校园活动;4. 健康成长,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5. 爱护环境,维护学校设施设备;6. 文明礼貌,待人真诚,言行得体;7. 珍惜集体荣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三章学校行为规范行为规范要求中小学生在学校内遵守以下行为规范:1. 遵守校纪校规,服从教师管理;2. 尊重师长和同学,不欺负、不歧视他人;3. 讲究卫生,保持教室和学校环境整洁;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5. 不携带危险物品,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6. 爱护图书、实验器材等学校财物;7. 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行为。
第四章社会行为规范行为规范要求中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遵守以下行为规范:1. 尊敬父母,孝敬长辈;2. 爱护亲人、朋友和同学,互相帮助;3. 尊重社会公德,不偷盗、不欺骗、不恶意伤害他人;4. 做到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5. 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境,不乱丢垃圾;6. 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7. 塑造良好的网络行为,不传播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
第五章教育部门的职责教育部门将根据行为规范,加强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指导和监督,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活动,推动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章法律责任对于违反行为规范的中小学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教育,引导其改正错误,同时要求学校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第七章附则行为规范将于2023年正式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按照规范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推广方案,确保行为规范的有效落实。
《2023年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教育部

《2023年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教育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第三条基本原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章行为规范第四条尊敬师长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听从教导,遵守纪律,不打扰他人教学。
第五条勤奋学习勤奋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第六条团结友爱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公平竞争,不欺负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七条遵守公德遵守公德,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第八条健康生活健康生活,按时作息,合理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九条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擅自离校。
第三章违规行为处理第十条违规行为中小学生如有违反本规范的行为,应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严重违规行为严重违规行为,如欺凌、吸烟、饮酒、吸毒、赌博等,应由学校报告家长,并依法给予处理。
第十二条处理程序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应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听取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确保处理的正确性和公正性。
第四章附则第十三条生效时间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四条解释权本规范的解释权归教育部所有。
---以上是《2023年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的简要概述,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育部《2023年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更新版》全文

教育部《2023年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更新版》全文根据教育部的最新发布,以下是《2023年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更新版》的全文:第一章:总则本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促进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应遵守以下行为规范:第二章:研究行为规范1. 学生应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
2. 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同学,不得打断他人发言,不得损坏学校设施。
3. 学生应诚实守信,不得抄袭、作弊或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
4. 学生应主动研究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
第三章:社交行为规范1. 学生应友善待人,不歧视他人,不欺凌同学。
2. 学生应尊重师长,听从老师的指导和教育。
3. 学生应尊重家长,遵守家庭规矩,不得对家长、长辈进行不敬行为。
4. 学生应维护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不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章:卫生行为规范1. 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保持整洁的仪表。
2.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惯,合理膳食,不偏食、挑食。
3. 学生应倡导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第五章:网络行为规范1. 学生应正确使用网络,不传播虚假信息,不发布违法、有害信息。
2. 学生应文明上网,不参与网络欺凌,不恶意攻击他人。
3.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研究和生活惯,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网站。
第六章:安全行为规范1. 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不擅自外出。
2. 学生应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学校。
3. 学生应学会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根据以上规范,中小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引导和监督,以营造良好的研究和成长环境。
以上为教育部《2023年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更新版》的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饰)》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饰)》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根据教育部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章学校规则第二条学校是学生研究和成长的场所,学生应当尊重学校规则和教育工作者,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
第三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课堂纪律,按时到校,认真听讲,不得迟到早退。
不得干扰他人研究,不得使用手机、电子设备等影响教学秩序的物品。
第四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校园规则,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不得乱扔垃圾,不得随意涂写或损坏教育设施。
第五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班级规则,与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第三章学生行为规范第六条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歧视、欺负或伤害他人。
第七条学生应当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规范。
不得参与欺诈、偷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八条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网络伦理意识,文明上网,不发布不当言论,不散布虚假信息。
第九条学生应当热爱劳动,不拒绝劳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十条学生应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擅自穿越马路,不占用老弱病残人员专用座位。
第四章规范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评价制度,加强行为管理。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学生的行为指导和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共同育人。
第五章监督与纠引第十四条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行为规范的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行为纠引制度,及时对学生不当行为进行提醒、批评和教育。
第十六条学生可以通过向学校或有关部门反映学生不当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依法对学生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纠正和教育,必要时可报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对于严重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学生,学校可以依法予以纪律处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4.30•【文号】教基厅函〔2024〕17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依法依规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管理,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教育部决定组织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以下简称“规范管理年”行动)。
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规范管理年”行动,基础教育战线干部队伍和广大教师、教研员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得到进一步清理整治,依法管理、从严管理、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管理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二、规范整治的重点(一)安全底线失守。
一些地方和学校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书记、校长、教师、教研员政治安全意识淡薄、言行不当。
校园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学生伤害、欺凌等事件频发,甚至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日常管理失序。
一些地方和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不到位,违背素质教育要求,唯分数唯升学现象屡禁不止。
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有的对法律要求和国家规定阳奉阴违、打折扣搞变通,破坏良好教育生态。
(三)师德师风失范。
一些教师违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背离育人为本要求,作风不良、品行不端,不平等对待学生甚至侵害学生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三、实施步骤(一)部署启动实施。
即日起至2024年5月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通知要求,抓紧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完善细化负面清单,认真部署推进,指导地方采取有力措施,把规范办学要求落到每所学校和每名书记、校长、教师身上。
《教育部出版:2023年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

《教育部出版:2023年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教育部出版:2023年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全文第一章:总则本规范旨在引导和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生应遵守以下规范。
第二章:学习行为规范1. 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主动参与讨论。
2. 学生应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复习课堂内容,并按时提交作业。
3. 学生应尊重师长和同学,不欺负他人,不参与欺凌行为。
4. 学生应爱护校园环境,不乱丢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
5. 学生应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不传递答案。
6. 学生应尊重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学术成果和版权。
第三章:生活行为规范1. 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整洁的个人形象。
2.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就寝。
3. 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不乱穿马路。
4. 学生应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环境,不浪费资源。
5. 学生应尊重师长和家长,遵守家规,不违背家庭的规定。
第四章:社交行为规范1. 学生应友善待人,与人为善,关心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 学生应尊重他人的隐私,不窃取他人的个人信息。
3. 学生应遵守网络道德,不传播谣言,不发布不良信息。
4. 学生应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
5. 学生应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不歧视他人。
第五章:惩戒与奖励1.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惩戒制度,对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纠正和教育。
2. 学校应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遵守行为规范,树立良好榜样。
第六章:家校合作1. 家长应关心孩子的行为规范,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2.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发展情况。
第七章:附则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对中小学生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 注意:本文档为虚构内容,与现实教育部规范无关。
教育部《行为规范:2023年中小学生版》全文

教育部《行为规范:2023年中小学生版》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引导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行为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生,包括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生。
第三条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包括师长、同学和其他人员;- 遵守学校和社区的规章制度;- 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远离有害行为和物品;-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行为规范第四条学习行为规范- 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不打闹、不随意离座;- 完成课内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爱护学校设施设备,不损坏教室和学习用品;-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沉迷于电子设备和网络游戏。
第五条行为规范- 文明礼貌待人,不欺负同学,不侮辱他人;- 珍惜集体荣誉,不参与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 维护校园安全,不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勤俭节约。
第六条健康行为规范- 均衡饮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整洁;- 远离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第三章辅导和管理第七条学校责任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教育辅导体系,配备专业教师进行行为引导和管理。
第八条家庭责任家长应积极参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与学校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第九条社会责任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宣传,提供相关教育资源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十条监督机制学校应建立监督机制,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十一条教育评估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定期对学生行为规范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学校应依法进行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家长。
全文:《教育部2023年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修订版》

全文:《教育部2023年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修订版》第一章:总则本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二章:研究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尊重教师和同学,遵守教室纪律,保持课堂秩序。
2. 学生应当按时完成作业和研究任务,勤奋研究,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3. 学生应当诚实守信,不抄袭作业,不使用作弊手段。
4. 学生应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第三章:生活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
2. 学生应当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参与欺凌、打架等不良行为。
3. 学生应当尊重师长和长辈,礼貌待人,关心他人,参与公益活动。
4. 学生应当正确使用互联网,不浏览不良信息,不进行网络欺诈活动。
第四章:品德行为规范1. 学生应当尊重他人权利,不歧视、不侮辱他人。
2. 学生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3. 学生应当珍惜自然环境,保护植物和动物,爱护公共设施。
4. 学生应当坚持诚实守信,不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
第五章:处罚措施对违反本规范的学生,学校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包括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甚至留校察看等。
第六章:宣传推广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班会、家长会、媒体宣传等,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本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提升大家的认识和理解。
第七章:监督与评估学校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第八章:附则本规范由教育部负责解释,并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
以上为《教育部2023年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修订版》的全文。
该规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并由学校进行宣传、监督和评估,以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2023年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修订版》教育部全文

《2023年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修订版》教育部全文前言为了加强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
本修订版旨在进一步明确中小学生的行为要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总体要求(一)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二)注重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强化规则意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四)倡导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二、具体规范1. 爱国守法中小学生应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祖国,尊重国旗、国歌、国徽。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活动。
2. 尊敬师长尊敬师长,尊重教师,礼貌待师,听从教导。
见到教师主动问好,表达对教师的敬意。
3. 团结友爱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尊重各民族同学,维护民族团结。
4. 遵守纪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到校,按时放学,不迟到、不早退。
课堂上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5. 勤奋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学习,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 讲究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卫生。
7. 爱护公物爱护学校设施和公共财产,不随意损坏。
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8. 环保低碳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倡导低碳生活。
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绿化。
9. 自我管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
学会自我调节,克服困难。
10. 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关爱弱势群体,弘扬正能量。
三、实施与监督(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修订版的宣传和解读,确保广大师生和家长充分理解、积极参与。
(二)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将行为规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通过课程、活动、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目录说明 (1)一、健康 (3)(一)身心状况 (3)(二)动作发展 (7)(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9)二、语言 (14)(一)倾听与表达 (14)(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18)三、社会 (22)(一)人际交往 (22)(二)社会适应 (27)四、科学 (32)(一)科学探究 (32)(二)数学认知 (37)五、艺术 (43)(一)感受与欣赏 (43)(二)表现与创造 (45)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2 —一、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一)身心状况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3 —— 4 —注:身高和体重数据来源:《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4、5、6周岁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参考数据。
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如:⏹ 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 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如:⏹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 桌、椅和床要合适。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4.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教育建议: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
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如:⏹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
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5 —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教育建议: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
2.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
如:⏹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6 —(二)动作发展教育建议: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如:⏹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如:⏹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
⏹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7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教育建议:1.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8 —教育建议: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如:⏹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
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
⏹幼儿园在布臵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
2.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
如:⏹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
提供幼儿用安全剪刀。
⏹为幼儿示范拿筷子、握笔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9 —教育建议:1.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米—10 —左右的距离等。
4.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如:⏹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建议: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
如:⏹提供一些纸箱、盒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11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
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建议: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如:⏹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陪伴;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如:⏹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
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12 —阳台等。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如:⏹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