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对论的诞生概论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返回首页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1)§1—1 基本思路 (1)1-1 –1两条公设 (2)1—1—2 时间概念 (3)1—1—3狭义相对论的创立和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的关系 (4)§1—2 相对论时空效应的发现 (5)1—2—1物理几何化 (5)1—2—2速度合成定理的应用 (6)§1—3相对论物理学的发展 (7)1—3—1对电磁学理论的检验 (7)1—3—2 质量的相对论性效应的发现 (7)1—3—3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 (10)狭义相对论的创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使大多数物理学家坚信以太和绝对空间的存在,企图把它与伽利略变换协调起来.在研究电磁现象的过程中,实验观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不一致,并未使他们醒悟过来.他们对每一个实验引入一个“特设性假设“.电磁学理论仅在它的辅助下,才得以解释实验观测结果.而各种相互矛盾的“特设性假设”,更败坏了这种方法的声誉.这种做法由于夺去了“电磁场理论”的普遍性而受到批评.物理学开始寻找更普遍的原理,用更统一的方法解释实验观测结果,终于走上了修改伽利略变换,重新启用相对性原理的正确道路.由于以太观念作怪,大多数物理学家是不自觉的,对问题的症结缺乏正确的理解,失去了发现相对论的历史机会.爱因斯坦一开始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麦克斯韦方程组与相对性原理有效,伽利略变换和牛顿力学失效.他抓住了历史的机遇,独立地创造了相对论.在本书第1卷中对理论结构已有了系统的叙述,这里不再重复,仅从历史角度谈几个问题.§1—1 基本思路1905年9月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爱因斯坦划时代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宣告了狭义相对论的诞生.这是一篇用简明朴素的语言写成的文章,通篇没有引征任何参考文献,仅有的几个脚注也只是说明性的,在致谢段里只提到他的一位不为人知的朋友,青年工程师贝索(M.Besso,1873—1955).这种情况表明,爱因斯坦当时远离学术界,未曾同任何一位物理大师有直接的交往,也不甚了解最新的物理学研究进展.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状况,使他得以超脱传统的和流行的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凭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创立了崭新的革命性的物理学理论.爱因斯坦是如何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这里试图根据他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篇原始论文,他在晚年写的学术回忆录《自述》(1946),192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大学所作的讲演《我是如何创立狭义相对论的》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对他的创造思路作一些追溯.1-1 –1两条公设早在中学时代,爱因斯坦就从伯恩斯坦所著多卷本《自然科学通俗读本》中了解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这本书第一卷的开头部分论述了有关光速的内容,爱因斯坦无意中想到了一个奇特的“追光悖论”.在《自述》中他写道:“这个悖论我在16岁时就已经无意中想到了:如果我以速度c(真空中的光速)追随一条光线运动,那么我就应当看到,这样一条光线就好像一个在空间里振荡着而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可是,无论是依据经验,还是按照麦克斯韦方程,看来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这种思考,已经包含了狭义相对论原理的萌芽.即认为在追光中,麦克斯韦方程是有效的,相对性原理是有效的,而伽利略速度相加是可怀疑的,它是追光悖论产生的根源.经过对诸如此类问题的十年沉思,其间他又阅读了洛仑兹1895年的专著,使他终于在1905年6月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一开头,爱因斯坦写道:“大家知道,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像现在通常为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应用到运动的物体上时,就要引起一些不对称,而这种不对称似乎“设想一个磁体同一个导体之间的电动力的相互作用.在这里,不是现象所固有的.“他举例说:可观察到的现象只同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有关“.从现象上看,无论磁体或导体谁在运动,导体中都会产生相同的感生电流.“可是按照通常的看法,这两个物体之中,究竟是这个在运动,还是那个在运动,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如果是磁体在运动,它的周围出现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涡旋电场,它在静止导体中产生电流;如果是导体在运动,静止磁体周围就没有电场,是磁场在运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它也在导体中产生电流,但能量是由维持导体运动的外力所作的功提供的.这个简单的例子,清晰地揭示了运动物体电动力学中的“不对称”.这里所说的“不对称”,指“相对性原理”遭到了破坏.爱因斯坦认为,这种不对称性不应该是电动力学现象所固有的.他在日本京都的讲演中说:“在我还在读书时期,当我思考有关相对论的问题时,我逐渐了解到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的奇特结果.接着,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认为迈克耳孙实验的零结果是事实的话,那么我们关于地球相对以太运动的想法就是不正确的,这就是把我引导到狭义相对论的第一条思路.“这条思路的形成,一方面借助于“企图证实地球相对于‘光媒质’运动的实验的失败“的事实,另一方面借助于他对“以太”这个使绝对时空观借尸还魂的躯壳的尖锐批判.爱因斯坦猜想:“绝对静止这概念,不仅在力学中,而且在电动力学中也不符合现象的特性,倒是应当认为,凡是对力学方程适用的一切坐标系,对于上述电动力学和光学的定律也一样适用,对于第一级微量来说,这是已经证明了的“.这个猜想就是相对性原理.“面对着这种情况,人们可以采取的最近便的观点似乎是认为以太根本不存在.认为电磁场不是一种媒质的状态,而是一种独立的实在,就像有重物质的原子那样,不能归结为任何别的东西,也不依附在任何载体之上.“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爱因斯坦断言:“‘光以太’的引用将被证明是多余的.“爱因斯坦在取消了绝对空间的同时,也取消了以太.把“相对性原理”从力学领域推广到电动力学领域,并把它“提升为公设”,作为他重建理论的出发点,以消除上述“不对称性”.同以前的研究者不同,爱因斯坦不是牵强附会地去解释在地球上测定以太漂移速度实验的零结果,而是把它看作自然界某些普遍原理的体现.一方面他从中领悟到这正是相对性原理在力学领域和电磁学领域普遍成立的证明;另一方面他又从中发现了光速不变性概念.他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演讲中回忆:“我有幸读到1895年洛仑兹的专著.在其中他讨论在一级近似的范围内解决了电动力学的问题,这时他忽略了v /c 的高次项,其中v 物体的运动速度,c 为光速.然后我假定,关于电子的洛仑兹方程不仅在洛仑兹原先讨论的真空参考系中成立,而且也应该在运动物体的参考系中成立.我试着用这一假定去讨论菲索实验.在那时,我坚信麦克斯韦和洛仑兹的电动力学方程都是正确的.此外,如果假定这些方程对运动物体参考系也成立,就会得出光速不变性的概念.不过,这一概念同力学中的速度相加法则相矛盾.“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爱因斯坦提出了第二个公设,“光在空虚空间里是以一确定的速度c 传播着,这速度同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这就是光速不变原理.由此出发改造伽利略速度相加法则,以建立新的时空理论.“由这两条公设,根据静体的麦克斯韦方程,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而又不自相矛盾的动体电动力学“.1—1—2 时间概念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矛盾?他在上述报告中讲道:“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试图仿照洛仑兹的设想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徒劳无益,是我在伯尔尼的朋友贝索偶然间帮我摆脱了困境.那是一晴朗的日子,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他,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的每一个方面,忽然我领悟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二天我告诉他,我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自对时间概念的分析,不可能绝对地确定时间,在时间与信号传播速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一新观念,我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就这样,在五周内就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在牛顿力学时代,事实上在自然哲学发展的所有时代,只有一种时间,那就是绝对时间,它均匀地并与其他任何东西无关地流逝着.爱因斯坦强调了马赫表达的一个观点,即概念必须基于测量才有物理意义.他用操作定义讨论了“时间”的物理意义,他说“直到最后,我终于醒悟到时间是可疑的“,并作了如下分析:(1)一个观察者为测量一个静止物体的长度,读出一根米尺上终端标记的程序是清晰明了的.为测量发生在同一地点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读出在同一地点静止钟的时间差的程序也是清晰明了的.(2)一个观察者为测量在两个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需要校正安置在两地的静止钟.校正程序如下:从A 点在时间A t (A 点静止钟的读数)发出一束光给B 点,在时间B t (B 点静止钟的读数)到达B 点.B 点通过反射镜将光返回A 点,到达A 点的时间是 A t '(A 点静止钟读数).为此,时钟校正必须使两个静止钟的读数有如下关系: ()A A B t t 21t '+= 校正后,分别在A 和B 发生的两个事件的同时性,由A 和B 处静止时钟读数 B A t t =加以定义.每个观察者都按相同的程序校正安置在各地的静止钟.(3)测量速度为u 的运动物体长度的操作定义:运动物体在静止刚尺上的两个终端标记的读数必须用标记所在点的两个初校正的静止钟同时读出,即B A t t =.同时性概念是相对的,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在运动物体参考系上的观察者,上述两个终端标记的读数并不是同时的.(4)以上分析表明:绝对时间是没有意义的,空间和时间概念是不独立的它们通过测量的操作定义彼此联系在一起.爱因斯坦在光速不变原理基础上,通过上述操作定义,推导了洛仑兹变换的数学公式,从而使洛仑兹变换处于公理地位,并把它应用于长度收缩和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时间膨胀;多普勒效应;速度相加;麦克斯韦方程组在洛仑兹变换-f的不变性;相对论动力学;都成为洛仑兹变换的直接推论.科学史表明: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在此以前已被庞加莱猜到了,洛仑兹变换,也在不久前被洛仑兹建立了.但爱因斯坦关于概念定义的操作观点,由此出发对时间和空间概念所作的分析和批判,才给形式的洛仑兹变换以物理意义,对洛仑兹变换的数学公式给出了物理诠释,在这些方面,爱因斯坦的贡献是巨大的.光速不变原理把全新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强加给了我们,迫使我们放弃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些理论.绝对时间概念取消了,相互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也取消了.时间就是用钟测量的东西,空间就是用刚尺和光讯号测量的东西,它们构成了相对论时空观的核心.由洛仑兹变换数学公式构造的四维时空成了物理学的基础空间.1—1—3狭义相对论的创立和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的关系关于爱因斯坦是如何创立狭义相对论的,有一个问题需要作些澄清·在某些教科书和通俗读物里,常说爱因斯坦是由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推出了光速不变原理,或者说这个实验否定了以太模型导致狭义相对论的产生.1982年用英文发表的爱因斯坦1922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演讲《我是如何创立狭义相对论的》中,也提到他在学生时期就知道迈克耳孙的实验结果,并由此相信“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是不可能用任何光学实验测出来的.但令人费解的是,在爱因斯坦1905年的文章《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却没有明确提到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只是笼统地写道“企图证实地球相对于‘光媒质,运动的实验的失败“,而且爱因斯坦晚年也多次表示迈克耳孙实验对他的工作是无足轻重的.1954年2月9日,在给达文波特(F.G.Davenport)的信中,爱因斯坦写道:“在我自己的[思想]发展中,迈克耳孙的结果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我甚至记不起,在我写关于这个题目的第一篇论文时(1905),究竟是不是知道它.对此的解释是:根据一般的理由,我深信绝对运动是不存在的,而我[所考虑]的问题仅仅是这种情况怎么能够同我们的电动力学知识协调起来·因此人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我本人的努力中,迈克耳孙实验没有起什么作用,至少是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在1950年2月4日同香克兰(R.S.Shankland)教授的谈话中,爱因斯坦说他是通过洛仑兹的著作知道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的,“但是只有在1905年以后它才引起他的注意“.他还说:“对他影响最大的实验结果,是对星的光行差的观察和菲索对流水中光速的量度“,他说:“它们已足够了”·在1952年纪念迈克耳孙诞生一百周年的贺信里,爱因斯坦对迈克耳孙及其工作作了高度的评价,但他同时指出:‘‘著名的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对我自己思考的影响是间接的.我是通过H.A.洛仑兹关于动体电动力学的决定性的研究(1895年)而知道它,而洛仑兹这一工作在建立狭义相对论以前我就已经熟悉了·““直接引导我提出狭义相对论的,是由于我深信:物体在磁场中运动所感生的电动力,不过是一种电场罢了.但是我也受到了菲索实验结果以及光行差现象的指引·“爱因斯坦晚年的这些回忆,与1922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演讲中的说法是不一致的.1987年,在为纪念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一百周年而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专门研究相对论历史的米勒(A·I·Miller)在一篇通信中指出,爱因斯坦1922年的演说是用德语讲的,然后用日文追记再译成英文,由于语言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难保没有失实之处.更早一些,1969年,美国科学史家霍尔顿(G.Golton)也指出:“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对爱因斯坦理论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微小的、间接的,以致人们可以设想,即使没有做这个实验,对爱因斯坦的工作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还有人说爱因斯坦的1922年演讲是他人伪造的.现在看来,爱因斯坦在1900年前后,如果没有直接读过迈克耳孙的文章的话,也应当从洛仑兹和别人的著作中了解到迈克耳孙~莫雷的实验.不过,这一实验结果的确没有在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思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主要是出于对对称与统一的追求,出于深信绝对运动不存在,出于对静止以太假说的否定而走上创建新力学的道路的,所以在1905年的论文的一开始,就详细论述了一个磁体与一个导体之间的电动力相互作用的实验所揭示出的不对称性,而对企图证实地球相对于“光媒质”运动的实验却一笔带过.正是因为他的理论并不是从具体的实验事实中归纳出来的,而是“根据一般的理由”,从少数普遍性公设出发进行逻辑演绎建立起来的,所以愈到晚年,他所能记起的也只是这一条创建思路.至于1922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演说,其基本内容还是可靠的,不能说是伪造.这个演说是用德语进行的,是由东北大学埃施瓦雷(J .Ishiware)教授作的翻译.埃施瓦雷在1912—1914年间曾在德国索末菲手下进行研究工作,对德语是熟悉的.这份记录于1923年在月刊Kaizo 上发表,如果是伪造的,应当早被揭穿了.可能的情况是,在讲到他创建狭义相对论的第一条思路,即提出相对性公设时,方便地举出当时已广泛为人们所知的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的结果作说明,这在一个连底稿都没有的通俗性演讲中是完全可能的.这个演讲对他创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路的揭示,还是可信的.§1—2 相对论时空效应的发现1—2—1物理几何化我们曾提到,庞加莱已经提出了关于四维连续统的几何关系的理论,他已经认识到四维欧几里得“间隔”的不变性.1907年到1908年,闵可夫斯基 (H .Minkowski ,1864—1909)也阐述了这一理论.闵可夫斯基是爱因斯坦上大学时的数学老师,曾因爱因斯坦不注重正规功课而不喜欢这个学生.但爱因斯坦建立的相对论,却使闵可夫斯基大为赞赏. 1908年,在科隆举行的第80届自然科学与医生大会上,闵可夫斯基作了《空间与时间》的著名演讲,以他所精通的几何学知识,指出了洛仑兹变换乃是空间一时间四维坐标的变换.他在三个空间坐标x ,y ,z 之外,又引进第四个坐标,用虚数1-=i 与光速和时间的乘积ict 表述.直接用准欧几里得四维空间的几何图形表示事件及其时空变化规律.闵可夫斯基证明了,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各自独立的不变性不再存在了,两者的结合才是不变的.在某一惯性系中,两个事件之间的空间距离为h ,时间间隔为T ,两事件点之间长度的平方2222T c h s -=,称为两个事件之间的“时空间隔”,是洛仑兹变换的不变量.在演讲开头,闵可夫斯基说:“我向你们提出的空间时间观念,是在实验物理学的土壤中产生出来的…….从今以后空间和时间本身都消失在阴影中了,只有两者的统一体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他把“空一时”统一体是客观的、绝对的观点叫作“绝对世界的假设“.闵可夫斯基的工作在当时看来并没有包含新的物理原理,但这一形式对物理的几何化有决定性的影响.正如希尔伯特在纪念闵可夫斯基的演讲中说这一发展形式“能够揭示出自然规律的内在的简单性和真正的本质”.爱因斯坦开始时并不赞赏闵可夫斯基的工作,以为这是数学家把物理问题复杂化了,他觉得过分细致的数学形式会掩盖物理内容.但他很快又认识到这种鲜明的几何观点,是他进一步发展相对论的重要方向,他最终相信,所有自然规律都涉及时空的几何命题.实际上,闵可夫斯基每次清楚地揭示出爱因斯坦理论所包含的普遍意义,他的四维表示式,以及他对新理论的推崇,对把物理学家争取到新理论方面来,对阐明新理论的革命意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2速度合成定理的应用从1905年到1907年,爱因斯坦接连发表了关于相对论的三篇重要论文,把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和方法推广到整个物理学领域,建立了相对论物理学体系,这三篇论文就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1905年6月),《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1905年9月),《关于相对论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1907年).在《关于相对论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的第5节中,爱因斯坦推导出相对论的速度加法定理.若u ,u '分别为质点在S 和S ‘参考系的速度,v 为S ’对S 系的速度.如果速度v 和u u ',在同一方向,则 2cu v 1u v u '+'+= 应用相对性速度加法定理很容易解决诸如菲索实验的光在运动介质中的f{播问题.设介质的折射率为n ,光相对于该介质的速度为c /n .假如介质以速率 v 平行于光的方向运动,利用速度相加定理 ncv 1v n c u ++= 当U 《c ,将上式展开为v /c 的级数,并略去高次项,得: 1nc v 1c vn 1n c u -⎥⎦⎤⎢⎣⎡+⎥⎦⎤⎢⎣⎡+= v n 11n c nc v c vn 1n c nc v 1c vn 1n c u 2⎥⎦⎤⎢⎣⎡-+=⎥⎦⎤⎢⎣⎡-+→⎥⎦⎤⎢⎣⎡++⎥⎦⎤⎢⎣⎡+= 仅利用相对性速度相加法则,就能导出菲涅耳的那个必须借助于光受到介质部分拖曳的假定才能解释的结果.爱因斯坦还以简洁的方式首次得出光行差和多普勒效应的精确解,而在沼仑兹的理论中,对这两个问题只给出准确到v /c 的一阶近似公式.在相对论中,这两种效应纯粹是运动学问题,完全摒除了以太漂移速度.不过,爱因斯坦的结果当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原因之一是那时候的实验精确度还不足以检测 v /c 的二阶效应.1938年才开始运用极燧射线做实验,证实了二阶多普勒频移的相对论公式.1960年开始,又用穆斯堡尔效应做实验,证实了横向多普勒效应能存在,与爱因斯坦的预言相符合.而在牛顿力学中只有纵向多普勒效应.§1—3相对论物理学的发展1—3—1对电磁学理论的检验相对性原理要求电磁学方程具有洛仑兹变换的不变性,或具有洛仑兹变换的协变性.《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第6节“关于空虚空间麦克斯韦一赫兹方程的变换,关于磁场中由运动所产生的电动力的本性“,第9节“考虑到运流的麦克斯韦一赫兹方程的变换“,以及《关于相对论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的第7节“麦克斯韦一洛仑兹方程的变换“,导致爱因斯坦得出结论:“麦克斯韦一洛仑兹理论的电动力学基础符合于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对电场和磁场以及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施行了洛仑兹变换,并得出结论:“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本身并不存在,因为在一个地点(更准确地说,在一个点事件的空间一时间附近)是否有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存在,取决于坐标系的选择.““电力和磁力都不是独立于坐标系的运动状态而存在的”,“那种在考查由磁体同导体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电流时所出现的不对称性,现在是不存在了“在新理论中,电场和磁场都是相对量,与坐标系的选择有关.如果在一个参考系内只有电场或只有磁场,则在另一个相对于它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内,则既有磁场又有电场.在这两篇文章中,爱因斯坦还简单地证明了:“电荷是一个同参考系的运动状态无关的量.因此,如果一个任意运动的物体的点电荷从随之运动的参考系来看是守恒的,那么,它对任何其他参考系也是守恒的.“1—3—2 质量的相对论性效应的发现1876年,罗兰(H.A.Rowland,1848~1901)用实验证明,一个电荷当它快速转动起来后,对磁针会产生影响.在电子论出现以后,人们由罗兰实验想到,既然带电体的运动会产生磁场,因而要使带电体运动,比让不带电物体运动需要做更多的功.这就好像存在着某种和电荷的场连在一起的“附加惯性”,称为“电磁质量“,在电子的存在得到证实之后,关于电子的电磁质量问题,成了物理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1901年,考夫曼(w.Kaufmann,法国,1871—1947)让放射性镭盐发出的射线(速度可达0.8 c)通过电场和磁场,测量电子的荷质比e/m和速度v,结果发现电子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的不同而变化.在题为《贝克勒尔射线的磁偏转性和电偏转性以及电子的视在质量》(1901)的论文中,他写道:“从阴极射线实验或塞曼效应计算所得的电子‘视在’质量,最近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尽管至今尚未获得直接的实验结果.现在对贝克勒尔射线进行研究,让它在磁场和电场中偏转,并粗略地测定荷质比e/m和速率v的值.令人吃惊的是贝克勒尔射线跟阴极射线在数值上大不相同,贝克勒尔射线的偏转远比阴极射线要小,贯穿固体的能力则远比阴极射线为大.““由下表可见,能测量到的最快的粒子速度略小于光速…….在观测到的速率范围内,e/m的比值变化较剧烈,随着v的增加e/m比值明显的下降.由此可断定,确实存在着不可忽略的‘视在’质量,它将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速度达到光速时,它将变成无限大.“。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四、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一、研究对象(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由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三大部分所构成。
二、学科性质就研究领域而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就学科名称而言,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即哲学的二级学科。
就学科定位而言,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具体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发展历程(一)恩格斯的开创性工作(二)后人对它的传播和发展四、主要内容(一)自然观(二)科学技术观(三)科学技术方法论第一编自然观、自然观的概念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二、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形态古代素朴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当代系统自然观第一讲古代自然观一、古中国自然观■二、古希腊自然观三、古印度自然观四、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一、古中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一一《三五历记》1.元气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气组成的。
这种气就叫“元气”。
元气是天地万物之原始,万物皆是由气之聚合而产生,气聚则物生,气散则物亡。
气不仅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成分,而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者,生之元也” 一《淮南子•原道训》“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一《白虎通义•天地》2.阴阳学说阴阳的区分:阴是有形的、黑暗的、静止的、雌性的、下降的……;阳是无形的、明亮的、运动的、雄性的、上升的……。
(人教)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15.12相对论的诞生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都是_一__样__的___.
(2)两个基本假设
狭义相对性 在不同的_惯__性___参考系中,一切
原理
物理规律都是_相__同___的
光速不变原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
理
系中都是_相__同___的
二、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同时”的相对性 在经典物理学上,如果两个事件在一个参考系中认为是同 时的,在另一个参考系中一定也是同时的;而根据爱因斯坦的 两个假设,同时是_相__对___的. 2.长度的相对性 (1)经典物理学认为,一条杆的长度不会因为观察者是否与 杆做__相__对__运__动___而不同.
(2)如果与杆相对静止人认为杆长是 L0,与杆相对运动的 人认为杆长是 L,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L=L0 1-vc2.
(3)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 长度小.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1)经典的时空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系中观察, 它们的时间间隔总是_相__同___的. (2)相对论的时空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 观察,它们的时间间隔是_不__同___的. 设 Δτ 表示相对事件发生地静止的惯性系中观测的时间间 隔,Δt 表示相对事件发生地以 v 高速运动的参考系中观察同样
A.飞船正前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这一光速为 1.5c B.飞船正后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这一光速为 0.5c C.在垂直飞船前进方向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这一光速是 c D.在地面上任何地方的观察者看到的光速都是 c
解析: 答案: CD
样理解“动尺变短”和“动钟变慢” 1.怎样理解“动尺变短”? 狭义相对论中的长度公式:l=l0 1-vc2中,l0 是相对于 杆静止的观察者测出的杆的长度,而 l 可以认为是杆沿自己的长 度方向以速度 v 运动时,静止的观察者测量的长度.还可以认 为是杆不动,而观察者沿杆的长度方向以速度 v 运动时测出的 杆的长度.
相对论是谁提出的
相对论是谁提出的试题:相对论是由谁提出的?A.爱因斯坦B.牛顿c.霍金D.达尔文答案:(A)。
相关阅读: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取无关。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系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
相对论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概念。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能够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
而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被天文观测证实。
提出过程除了量子理论以外,1905年刚刚得到博士学位的爱因斯坦发表的一篇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引发了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另一场革命。
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对光学现象的影响,这是当时经典物理学应对的另一个难题。
电磁波-内部结构模型图十九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以光速c传播的电磁波的存在。
到十九世纪末,实验完全证实了麦克斯韦理论。
电磁波是什么?它的传播速度c是对谁而言的呢?当时流行的看法是整个宇宙空间充满一种特殊物质叫做“以太”,电磁波是以太振动的传播。
但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理论。
如果认为地球是在一个静止的以太中运动,那么根据速度叠加原理,在地球上沿不一样方向传播的光的速度必定不一样,但是实验否定了这个结论。
如果认为以太被地球带着走,又明显与天文学上的一些观测结果不符。
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进行了十分精确的测量,仍没有发现地球有相对于以太的任何运动。
对此,洛仑兹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一切在以太中运动的物体都要沿运动方向收缩。
由此他证明了,即使地球相对以太有运动,迈克尔逊也不可能发现它。
爱因斯坦从完全不一样的思路研究了这一问题。
他指出,只要摒弃牛顿所确立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一切困难都能够解决,根本不需要什么以太。
高中物理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第1节第2节相对论的诞生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案新人教版选修
第1节 相对论的诞生 第2节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知道经典的相对性原理,知道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和它的两个基本假设。
2.知道狭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结论,“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3.了解时空相对性的验证,了解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体会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一、相对论的诞生 1.经典的相对性原理(1)惯性系:□01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相对于一个惯性系做□02匀速直线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2)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力学规律在任何□03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2.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04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05相同的。
二、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同时”的相对性(1)经典的时空观:在同一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也是□01同时的。
(2)相对论的时空观:“同时”具有相对性,即在同一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不一定是同时的。
2.长度的相对性(1)经典的时空观:一条杆的长度不会因为观察者是否与杆做□02相对运动而不同。
(2)相对论的时空观:“长度”也具有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03小。
设与杆相对静止的观察者认为杆的长度为l 0,与杆有相对运动的人认为杆的长度为l ,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l =□04l 01-⎝ ⎛⎭⎪⎫v c2。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1)经典的时空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观察,它们的时间间隔总是□05相同的。
(2)相对论的时空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观察,它们的时间间隔是□06不同的。
设Δτ表示相对事件发生地静止的惯性系中观测的时间间隔,Δt 表示相对事件发生地以v 高速运动的参考系中观察同样两事件的时间间隔,则它们的关系是:Δt =□07Δτ1-⎝ ⎛⎭⎪⎫v c 2。
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
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是我们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
这些发现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展示了人类智慧的伟大成果。
1. 相对论的诞生相对论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突破。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
他还建立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公式E=mc²,揭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
这一重大发现引领着物理学的新方向,为原子核能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2.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
他们的发现解释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复制机制,为后来的基因工程和遗传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DNA的发现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也开启了生物科学的新篇章。
3. 量子力学的提出量子力学的提出彻底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引领了新的时代。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后来由波尔和薛定谔等人进一步发展。
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现象,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为微观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4.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是化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整理出了一张包含了所有元素的分类表。
这张表的发现,不仅极大地简化了化学研究,还揭示了元素之间的规律和关系,为化学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深远影响。
5.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证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重大科学发现之一,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证明。
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然而,16世纪时,哥白尼提出了地日说,即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学说。
这一理论经过科学推理和观测验证,被证明是正确的,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相对论简介
【相对论的诞生】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 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一切物理规律都 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相 同的,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 没有关系。
【相对论的诞生】 问题一: 1.电磁波速度 C=3.0×108m/s 是相对 于什么参考系而言? 2.当波源相对于参考系运动时,波速 是否发生变化?
相对论简介
自然界和自然界的规律, 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让牛顿诞生吧,” 于是一切尽显光明。 上帝说完,多少年之后…… 魔鬼说:“让爱因斯坦诞生吧,” 于是一切又回到黑暗之中。
深奥难懂的相对论,以不深奥、不难懂的原理为基础。
19世纪末物理学取得的成就
黑体 辐射 光速
热 力 学 与 统 计 物 理
t0 v 1 c
2
h
2
(0.5vt )2 c2
【时间、空间的相对性】
二、时间的“延缓”
t
t0 v 1 c
2
1.“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实质为时间的相对性。
2.在运动的环境中,物质的物理、化学、生命演化 过程均变慢。
【时间、空间的相对性】
二、时间的“延缓”
【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打开了宇宙探索之门 人世间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宇宙是可 以理解的。 ——爱因斯坦
t
t0 v 1 c
2
实例: 子在低速运动时平均寿命为3.0 s;
宇宙射线中的子以光速运动时,寿命远大于3.0 s。
【时间、空间的相对性】
“经典物理学”与“相对 论”
时空观的对立统一 1.经典物理学为“静止”的时空观,物质是否存在、 做什么运动,对空间本身没有影响; 相对论则认为空间、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2.低速世界中,适用经典时空观; 高速世界中,适用相对论时空观。
15-1、2相对论的诞生和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设相对于静止的观察者认为杆的长度为l0,与杆有相对 运动的人认为杆的长度为l,杆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为v,则
l0
v 1- c 2
l,l0,v的关系是:l=
。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选修3-4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1)经典的时空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系中观 察,它们的时间间隔总是 相同的 。 (2)相对论的时间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 中观察,它们的时间间隔是 不同 的。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选修3-4
设Δτ表示相对事件发生地静止的惯性系中观测的时间 间隔,Δt表示相对事件发生地以v高速运动的参考系中观察 Δτ v2 1- c 同样两事件的时间间隔,则它们的关系是:Δt= 。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选修3-4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选修3-4
2.怎样理解“动钟变慢”: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公式:Δt = Δτ v2 1- c ,Δτ是相对事件发生地静止的观察者测量同一地
点的两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而Δt是相于事件发生地以 速度v运动的观察者测量同一地点的同样两个事件发生的时 间间隔。也就是说:在相对运动的参考系中观测,事件变化 过程的时间间隔变大了,这叫做狭义相对论中的时间膨胀。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选修3-4
二、怎样理解“动尺变短”和“动钟变慢” 1.怎样理解“动尺变短”:狭义相对论中的长度公 式:l=l0
v 1- c 2
中,l0是相对于杆静止的观察者测出的杆
狭义相对论的诞生
狭义相对论的诞生1905年9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德国权威性的《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划时代论文,这篇把哲学的深奥、物理学的直观和数学的技艺令人惊叹地结合在一起的伟大杰作,被人们称之为狭义相对论,正是它全面地拉开了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狭义相对论使力学和电动力学相互协调,并对时间、空间和运动等传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新的认识,它把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联系起来,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统一。
狭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不仅大大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且在哲学世界观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马赫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批判最早提出运动的相对性问题的是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在中世纪的欧洲,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长期以来占据着统治地位。
而伽利略则拥护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当时的学者们强烈反对伽利略关于“地球在运动”的观点,其理由如下:(1)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
(2)如果地球既有公转也有自转,那么地球上的物体岂不是都会被向后抛吗?(3)如果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的话,那么从高处由静止落下的石头,将不会落到正下方,而必然会落到偏西的位置。
对于这些批评,伽利略分别进行了如下反驳:第一,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与我们乘坐以匀速运动的船时感觉不到船在运动是一样的。
这种想法与相对性原理以及作为相对论的基础的惯性系的概念相联系。
第二点和第三点,因为地球上的物体与地球一起运动着,下落的石头在水平方向与地球以同样的速度运动,所以仍然会落到正下方,这个观点与惯性定律相联系。
惯性定律可以表述为:“如果物体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
”我们把满足惯性定律成立的条件的地方称为惯性系。
理想的惯性系大概是独自漂游在远离星星的宇宙空间的宇宙飞船中的坐标系。
由于相对于这艘宇宙飞船作匀速运动的其他宇宙飞船都是惯性系,所以惯性系还是有无穷多个。
正如伽利略所说,在一切惯性系中,物体遵循相同的运动规律。
简单说明相对论
简单说明相对论
相对论是一种物理学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
这一理论主要涉及到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相互关系,并对经典牛顿力学提出了挑战。
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是,物理规律在不同参考系中是相对的,即物理规律在不同的速度和引力场中会发生改变。
相对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光速不变原理,即在任何参考系中,光速都是恒定不变的。
这意味着,无论观察者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他们测量光速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这一概念颠覆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间和空间观念,引入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根据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得相对缓慢,长度会变短,质量会增加。
这被称为时间膨胀、长度收缩和质量增加效应。
这些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在高速运动和强引力场中会变得显著。
相对论还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²,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光速。
这个方程表明,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并且互相转化。
这一方程的发现对核能和宇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对论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解释了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如黑洞、星系的运动、宇宙膨胀等。
相对论还是GPS 导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因为在高速运动下,时间膨胀效应会对
导航信号产生微小的影响。
相对论是一种革命性的物理学理论,它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理解。
通过相对论的研究,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宇宙的奥秘,并取得了众多科学和技术上的突破。
相对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中,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节相对论的诞生
课堂小结
一、相对性原理 相对性原理 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在任何惯性系 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二、相对性原理与电磁规律发生矛盾 相对性原理与电磁规律发生矛盾 三、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 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 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惯性参考系, 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相同的 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相同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相同的, 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第一节相对论的诞生
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
19世纪末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世纪末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世纪末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牛顿力学 热力学 统计物理学 电磁场理论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并被赞誉为: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并被赞誉为: “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庙堂” 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庙堂”
例1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向东 行驶,甲同学的速度为v =10m/s, 行驶,甲同学的速度为v1=10m/s,乙同学 的速度为v =15m/s, 的速度为v2=15m/s,乙同学相对于甲同学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15m/s-10m/s= V = v2 - v1=15m/s-10m/s=5m/s
二、相对性原理与电磁规律
v
光速= 光速= c
光速= 光速= c − v
但是实验现象表明, 但是实验现象表明,不论光源和观察者做怎 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恒定的. 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恒定的.
二、相对性原理与电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律
《现代科学革命》 讲义
《现代科学革命》讲义一、什么是现代科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是指在 20 世纪初以来,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和突破。
这些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物理学领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是现代科学革命的重要标志。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以及物质和能量的等价性。
量子力学则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
在天文学领域,哈勃定律的发现证明了宇宙的膨胀,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提出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在生物学领域,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使人们对生命的本质和遗传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现代科学革命的背景19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似乎已经能够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一些新的实验现象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释。
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问题的出现,使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困境。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如高精度实验仪器的发明和使用,也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此外,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对科学革命产生了影响。
工业革命的推进使得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三、相对论的诞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基于两条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性原理指出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则表明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恒定的。
狭义相对论的一些重要结论包括时间膨胀、长度收缩和质能方程等。
时间膨胀意味着运动的时钟会变慢,长度收缩则是指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会缩短。
质能方程E=mc²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等价性,这一方程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探讨了引力问题,将引力描述为时空的弯曲。
高二物理相对论的诞生(201911)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光速的问题
不同的参考系中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 同,物体在空间移动这一概念也是相对的.
在不同参 考系中观 察物体的 运动情况
光速恒定的特性,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之间似乎产生了矛盾?
但是实验现象表明,不论光源和 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 恒定的.
之始 不以职务自婴 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 又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 河间人也 《诗》 "梁主久滞荆楚 赃在某处 "明年有大臣诛死 寻立为梁太子 何乃适妹钳耳氏乎?善后官至柱国 富家或致千石 字苏尼咥 可住此也 久沦异域 以其道虽未弘 会张胄玄历行 "夫经国字人 其六 然昔之言阴
阳者 渠步 "诸儿谁得嗣?从容谓季才曰 风俗亦同 诚勉之 无赖之人 白附子 皆来致谢 知辰星一终之中 周之际 给半禄归第 帛二百段 多惭子建 "各令罢去 进位上柱国 在位二十年 古之道也 微有辨答 言词鄙陋 皆起好事之臣 内史令杨约与琮同列 留回所在亦差八十余度 其国代以女为王 穆国 并
域 谨案《葬书》云 宏谋长策 琮字温文 "岿拜谢而去 盗之萌也 出赤盐如朱 辽东之役 性宽仁 谋率部落万五千人户将归国 询从之受天文算术 皆习战 上柱国 "季才曰 不获返其真性 宿卫兵士皆从逆 司隶从事杜行满使于西蕃诸国 詧遂都江陵 并刖一足 鼎恒预焉 对梁相之五车 若深思即叙之义 则
奚仲 半密 切有愚见 京兆长安人也 ’岁之朝 士谦牵置凉处饲之 "及践阼 复况桑榆渐暮 十一月朔旦 "今年岁在甲寅 子信死之 昔文皇潜跃之际 胄玄以此二术 国内有大城十二 行府国事 不然者 其后遂以吐谷浑为国氏焉 策书始降 母曾呕吐 后与吏部尚书宗懔等议 "以如意击几 官至散骑常侍 劝
狭义相对论的讲解提纲
s
y
y
s'
y'
y'
v
x'
o 'x
*P ( x , y , z )
( x' , y' , z' )
vt
o
z z
x' x
z 'z '
两个参考系中相应的坐标值之 间的关系
t t 0 时:o o 重合
S系: x, y, z, t P
S 系:P x, y, z, t
③在牛顿力学中,时间,长度,质量都是伽利略变换中的不 变量.
二.相对性原理与电磁规律:
谈话:19世纪以后,电磁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不仅使人类从蒸 气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而且也为相对论的诞生准备的摇篮。爱因 斯坦在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中指出,如果把法拉第请到伽利略的 大船上去作电磁感应实验,那么,不论船以什么速度匀速行驶, 法拉第在船上实验与他在自己屋子里的实验,结果完全一样。法 拉第同样也不能根据他在船上电磁感应实验,来判断大船是匀速 行驶还是停伯码头。这样,爱因斯坦就建立了新的相对性原理, 即物理规律(不仅是力学规律,也包括电磁运动的规律)在所有的 惯性系中都是一样的。后来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又把这个原 理作了进一步的推广,即:物理规律在所有的参考系中都一样。
爱因斯坦简介 著名物理学家,犹太后裔。生于德国。 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加入瑞士籍; 1913年回德国,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21年发现光电效应理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因受纳粹政治迫害,迁居美国; 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 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个基础上推广为 “广义相对论”,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对宇宙学说也有贡 献。 爱因斯坦的名言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A=X+Y+Z 成功=少说空话+正确的方法+大量的艰苦的工作。 3.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谨的 朋友。 4.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 ,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相对论初步》 知识清单
《相对论初步》知识清单一、相对论的诞生背景在 19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似乎能够解释自然界中的几乎所有现象。
然而,在面对一些新的实验结果和观测现象时,经典物理学却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关于光速的测量。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预言,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恒定的值,约为 3×10⁸米/秒。
但按照经典力学的速度叠加原理,如果光源在运动,那么观测者所测量到的光速应该会发生变化。
然而,大量的实验结果却表明,无论光源和观测者如何运动,所测量到的光速始终保持不变。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黑体辐射。
经典物理学无法准确解释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规律,这被称为“紫外灾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对经典物理学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
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狭义相对论基于两个基本原理:1、相对性原理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这意味着,无论我们处于哪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通过实验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和所遵循的物理规律都应该是一致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恒定不变的,与光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无关。
三、时间膨胀根据狭义相对论,当一个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相对于静止的观测者,运动物体上的时间会变慢,这种现象被称为时间膨胀。
假设一个静止的时钟所记录的时间间隔为Δt₀(称为固有时间),而对于一个以速度 v 运动的时钟,观测者所测量到的时间间隔为Δt,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t =Δt₀/√(1 v²/c²)其中,c 是真空中的光速。
当 v 接近 c 时,分母趋近于 0,Δt 会变得非常大,即时间膨胀效应越明显。
例如,在宇宙射线中,一些高速运动的粒子的寿命会因为时间膨胀而显著延长。
四、长度收缩当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其长度在运动方向上会发生收缩,这被称为长度收缩。
假设一个静止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为L₀(称为固有长度),对于一个以速度 v 运动的物体,观测者所测量到的长度 L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L = L₀ × √(1 v²/c²)同样,当 v 接近 c 时,长度收缩效应越显著。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导论1、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2、科学主要回答自然事物本身“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则是改造和控制自然。
3、一般认为科学中心经历几次转移,其顺序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第一篇近代科学技术1、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牛顿力学是整个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3、近代科学史上物理学已完成了几次大综合。
第一次是牛顿力学、第二次是能量守恒定律、第三次是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
4、17世纪上半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5、英国的化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
法国的拉瓦锡否定了“燃素说”,建立燃烧的氧化理论。
6、荷兰人惠更斯创立了光的波动说。
1785年法国人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使电学进入定量研究阶段。
7、在科学方法上,培根强调观察和实验,笛卡尔推崇理论思维。
伽俐略提出理想实验方法。
惠更斯阐述了假说的作用。
牛顿提出分析和综合方法。
8、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的凯伊发明了飞梭为导火索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重要标志。
9、1709年,英国的比达父子发明了用焦炭炼铁的方法。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10、18世纪,法国在分析力学方面的工作是首屈一指的。
11、19世纪下半叶,康德和拉普拉斯先后提出了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
英国人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并把人们对天空的认识扩展到了银河系。
12、19世纪初,地质学之父史密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化石层序律。
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了地质变动的灾变论。
13、1865年,德国的克劳修斯提出了“熵”的概念。
把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广到整个宇宙,提出了“热寂说”。
14、1803年英国人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人阿佛伽德罗提出了分子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是作为基本假 设提出来的,它之所以为人们接受承认,一 方面是牛顿力学在解决力学问题获得的巨大 功;另一方面观察结果与人们的经验相符。
但是十九世纪中叶,人们在研究与物 体运动有关的电磁现象时,发现在电磁现 象的规律不符合相对性原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光速的问题
但是实验现象表明,不论光源和
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
恒定的.
v
光速= c
光速= c v
c 2.99 108 mS 1
任何参照系中测得的光在真空的速率 都应该是这一数值
这一结论还特别为后来的很多精确的实验 所证实,最著名的是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 所做的实验。它们都明确无误地证明光速的 测量结果与光源和测量者的相对运动无关, 亦即与参照系无关。
2、光速不变原理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相同的,
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相对论的时空观念与人们固有的 时空观念差别很大,很难被普通人
所理解。人们都称赞爱因斯坦伟大, 但又常常弄不懂这伟大的内容。这 使人们想起英国诗人波谱歌颂牛顿
的诗句:
自然界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 后人续写道: 上帝说完多少年之后, 魔鬼说:“让爱因斯坦去吧,” 于是一切又回到黑暗中。
第十五章 相对论简介
爱 因 斯 坦
A.Einstein
1 相对论的Biblioteka 生§1 历史背景及重要实验基础
《引言》 • 19世纪后期,经典物理 学的三大理论体系使经典 物理学已趋于成熟。
牛顿力学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热力学与经典统计理论
两朵乌云: • 迈克耳逊——莫雷“以太漂移”实
验• 黑体辐射实验
相对论 量子力学
可见光和电磁波的运动不服从伽利略相对 原理.
二、相对性原理与电磁规律
麦克尔逊莫 雷实验
上述的矛盾使物理学家面临两个选择,一 是修正现有的理论,去迎合实验结果(这 相对比较容易,但常常无效); 另一种主 张彻底摆脱“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只适用于 某一特殊的惯性系”,创立全新的理论。
三、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二十世纪初诞生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 这场从经典物理向近代物理变革的标志
一、经典的相对性原理
1、惯性系: 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相对于一个惯性参考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2、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还可表述为:在一个惯性参考系内进行的 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判断这个惯性系是否 相对于另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或 者说,任何惯性系都是平权的。
• 近代物理学的两 大支柱,逐步建立 了新的物理理论。
• 近代物理不是对经典理论的简单否定
• 近代物理不是经典理论的补充,而是全新的理论
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基础就是以牛顿命名的 三条定律,这一理论形成于十七世纪,在以 后的两个多世纪里,牛顿力学对科学和技术 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自身也得 到了很大发展。但是,进入二十世纪,物理 学研究的领域开始深入到了微观高速领域, 这时人们发现牛顿力学在这些领域不再适用。 物理学的发展要求对牛顿力学以及某些长期 认为是不言自明的基本观念作出根本性的变 革,物理学需要一场革命!
1、狭义相对性原理 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一切物理规律都
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
相同的,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 动没有关系。
小结
一、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与电磁规律发生矛盾 三、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 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