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培训讲义PPT课件( 88页)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课件(PPT35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
划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2.2.2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 和行动指南,在开展评价工作前编制,在充分研读有 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后形成。
附: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图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环境影响后评价(对建设项目)
《环评法》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 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
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 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 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 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
主讲教师:陈孟林
第 二 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决定,世界 上没有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没有统一的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但一致的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又规定了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共同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包括的内容 (5)环境现状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作等级、
划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2.2.2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 和行动指南,在开展评价工作前编制,在充分研读有 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后形成。
附: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图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环境影响后评价(对建设项目)
《环评法》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 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
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 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 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 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
主讲教师:陈孟林
第 二 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决定,世界 上没有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没有统一的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但一致的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又规定了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共同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包括的内容 (5)环境现状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作等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PPT课件

而路基建成运营,在这个区域新增了一条 引进拼块,而且是条带状的特殊拼块(廊道), 必然产生切割作用,改变原有的功能与作用。
第15页/共84页
②全挖段路基 全挖段路基的生态影响与所在区域敏感的 生态保护目标关系密切,一般来讲有如下可能 的影响。 a.形成条件状沟堑,不仅切割生境,改变 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也使得大型哺乳类野生 动物无法通过; b.阻断区域内某些类型的物流、能流和物 种流;
第11页/共84页
公路、铁路运营期 1)公路、铁路类工程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
基本特征 (1)公路、铁路建成运营表现线型廊道的特
征; (2)线型廊道是一种特殊的拼块类型; (3)公路、铁路廊道对于人流、物流是种通
道;
第12页/共84页
• (4)公路、铁路对于区域自然系统中的物流、能流和物种流有双 重功能。可以成为一些物流、能流和物种流的通道;也可以成 为物流、能流、物种流的屏障、阻隔和阻断。 (5)线型廊道的阻隔和阻断作用是公路、铁路生态影响的主 要原因,这种作用结果常常是长期、潜在、累积和不可逆转的。 因此,线型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在运营期。
第30页/共84页
• (2)影响程度的确定
• 生态科学正在发展中,带有许多不确定性,要让这些数据具有严密的科学根 据还做不到,因此,这些数据只具有参考性质。
第31页/共84页
• (3)影响的敏感程度
• 敏感的生态因子包括两类,
• 一是敏感区域,当项目施工和运行对下述 区域产生不利影响时,包括自然、文化遗 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 区、重要生态功能区;
第16页/共84页
• c.如果与地下水水位有交叉,可以全部或部分阻断地下水的自 然流态,使与地下水相关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受到影响;
第15页/共84页
②全挖段路基 全挖段路基的生态影响与所在区域敏感的 生态保护目标关系密切,一般来讲有如下可能 的影响。 a.形成条件状沟堑,不仅切割生境,改变 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也使得大型哺乳类野生 动物无法通过; b.阻断区域内某些类型的物流、能流和物 种流;
第11页/共84页
公路、铁路运营期 1)公路、铁路类工程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
基本特征 (1)公路、铁路建成运营表现线型廊道的特
征; (2)线型廊道是一种特殊的拼块类型; (3)公路、铁路廊道对于人流、物流是种通
道;
第12页/共84页
• (4)公路、铁路对于区域自然系统中的物流、能流和物种流有双 重功能。可以成为一些物流、能流和物种流的通道;也可以成 为物流、能流、物种流的屏障、阻隔和阻断。 (5)线型廊道的阻隔和阻断作用是公路、铁路生态影响的主 要原因,这种作用结果常常是长期、潜在、累积和不可逆转的。 因此,线型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在运营期。
第30页/共84页
• (2)影响程度的确定
• 生态科学正在发展中,带有许多不确定性,要让这些数据具有严密的科学根 据还做不到,因此,这些数据只具有参考性质。
第31页/共84页
• (3)影响的敏感程度
• 敏感的生态因子包括两类,
• 一是敏感区域,当项目施工和运行对下述 区域产生不利影响时,包括自然、文化遗 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 区、重要生态功能区;
第16页/共84页
• c.如果与地下水水位有交叉,可以全部或部分阻断地下水的自 然流态,使与地下水相关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受到影响;
第3章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法-培训课件

1
2
3
4
5
工程分析方法 技术要点:
应用类比分析法、物料衡算法和资料复 用法,但重点考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逐一分析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 的建设内容,无论是临时的/永久 1.注意项目组成的完整性 的,直接的/ 间接的,施工期/ 运营期,不能漏项。 主要围绕重点工程展开,突 出主要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2.明确重点工程和工作重点 使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在比较可 信和可靠的基础上。 进行从前期准备到服务期满的全过程 分析,对找出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影响 3.进行全过程分析 源和影响因素。 污染源分析:多数项目的源强影 响较小,评价等级多为三级,可 采用类比法分析。 4.兼顾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风险因素分析:对于发生概 率小,但影响严重的情况,应进 行环境风险分析或评价。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
类 名 别 称 废 气 废 水 固 体 废 物 排 放 点 设计 排放 量 设计 排放 浓度 排 放 方 式 排 放 去 向 执 行 标 准 处理 后排 放量 处理后 排放浓 度 最终 排放 去向 削 减 量 备 注
建设项目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序号 环境保护措施 废气治理 (1) (2) …… 废水治理 (1) (2) …… 固体废物处置 (1) (2) 噪声控制 (1) (2) …… 主要建设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1
工艺 名称
建设 规模
产品 产量
商品量
年操作 时数
备注
2
3 4 ……
项目组成一览表
序号
1 2 3 ……
生产 装置
辅助生产 装置
公用 工程
环保 工程
备注
主要原辅料消耗定额及来源一览表
序号
1 2 3 ……
《环境影响评价讲义》PPT课件

2021年3月18日
HOHAI UNIVERSITY
3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不宽于最低一级标准的反馈 基础与方法标准
各 环 境 要 素 的 质 量 标 准
专业 环境 质量 标准 由各 部门 单独 或联 合制
订
名 词 术 语
取 样 技 术
地区
监 测 分 析 方 法
污染 物排 放标 准制 定技 术原 Biblioteka 和方法一、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 :
(1)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综合体。
环境科学研究:
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和生态环境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2)生物中心观认为环境的中心项包括人类在内 的生物界。
(3)实用的环境观是把“环境”看成为物理—化
学—生物、社会经济、文化和美学等诸要素的复
2021年3月18日
HOHAI UNIVERSITY
9
了水甲基汞,人或动物吃鱼贝后,引起中毒或死
亡。
• 富山事件:日本
1955年—1965年
55年后,日本富山神通川两岸,发现一种怪病, 开始手、脚、腰等全身关节疼痛。几年后,骨骼变 形易折,周身骨骼疼痛,整天喊疼的“骨痛”,最 后病人饮食不进、在痛疼中死去或自杀。到65年底 ,近100人因“骨痛病”死亡。到61年才查明是当地 铝厂排放含镉废水,人吃大米和饮用含镉的水而造 成。
5
• 环境影响及其特征 1、环境影响概念
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的分类 (1)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2)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3)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23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 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 …... “建设项目的环 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 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26
• 1.2.3 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年)
在此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得到了不断改革和强化;加强了国际合作 与交流,把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向世界介绍,汲取国外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 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92年:颁发《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环保局、 外经贸部)、《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 知》(环保局、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环保局成立“环境工程 评估中心”,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支持单位,随后,许多省市也成 立了“环境评估中心”。
的报告》中,再次提出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 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
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 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 制订了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共50多个,形成了国家、地方、 行业相配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多层次法规体系。这阶段, 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并取得明显 进展。“六五”、“七五”期间分别完成大中型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445和2592项。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 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 …... “建设项目的环 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 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26
• 1.2.3 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年)
在此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得到了不断改革和强化;加强了国际合作 与交流,把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向世界介绍,汲取国外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 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92年:颁发《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环保局、 外经贸部)、《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 知》(环保局、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环保局成立“环境工程 评估中心”,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支持单位,随后,许多省市也成 立了“环境评估中心”。
的报告》中,再次提出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 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
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 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 制订了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共50多个,形成了国家、地方、 行业相配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多层次法规体系。这阶段, 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并取得明显 进展。“六五”、“七五”期间分别完成大中型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445和2592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培训PPT课件

15
例:
16
6.环境现状监测安排——应严格按照导则进行。
监测要素及监测因子的选择 布点:采样点数,布点方法,如大气:上下风向(兼顾功能区布点),
噪声网格布点、同心圆,地下水和地表水根据流向、断面布点。一定 要关注保护目标。 样品采集:注意监测时间和频次要求 样品分析:参照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及程序
1、坚持系统全面的原则 2、项目组应当人少而精的原则 3、坚持分工合作的原则 4、开展阶段评估原则 5、结论经得住考察的原则 6、坚持顾问审核的原则
9
3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点
3.1 工业污染型项目
1.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 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X年本)(202X年修正),原
则上是允许类、鼓励类才可以做,淘汰类不允许,限制类的必须 是技改优化、不能扩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编制培训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3)现有工程(可能是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现有批复的落实情况、验收 情况和整改方案。 (4)分期建设项目,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模。给出分期建设的产品方案、 主要工程和公辅工程,给出分期验收时要完成的污染防治措施。给出分期验收一览表。 3.项目现场查勘一定要去现场。 (1)去现场前的准备工作。先收集项目可研等相关资料,要上平面布置图、周围环 境概况图(红线图,最好是测绘图),有规划图最好。查找同类型报告,弄清楚工艺 流程及产污节点关注点,去现场时带上测距仪、经纬度仪等等。 (2)现场查勘重点确认厂界位置,周边500m范围内居民的分布。要和红线图、平 面布置图对照看(不要搞错方位)。看看厂区是不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风景区、水 源保护区中,是否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中,排口在哪里。顺便走访下周围老百姓的意见。 (3)现有工程要进行查勘,直观的了解环境问题、现有批复的落实情况、验收情况。
例:
16
6.环境现状监测安排——应严格按照导则进行。
监测要素及监测因子的选择 布点:采样点数,布点方法,如大气:上下风向(兼顾功能区布点),
噪声网格布点、同心圆,地下水和地表水根据流向、断面布点。一定 要关注保护目标。 样品采集:注意监测时间和频次要求 样品分析:参照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及程序
1、坚持系统全面的原则 2、项目组应当人少而精的原则 3、坚持分工合作的原则 4、开展阶段评估原则 5、结论经得住考察的原则 6、坚持顾问审核的原则
9
3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点
3.1 工业污染型项目
1.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 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X年本)(202X年修正),原
则上是允许类、鼓励类才可以做,淘汰类不允许,限制类的必须 是技改优化、不能扩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编制培训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3)现有工程(可能是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现有批复的落实情况、验收 情况和整改方案。 (4)分期建设项目,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模。给出分期建设的产品方案、 主要工程和公辅工程,给出分期验收时要完成的污染防治措施。给出分期验收一览表。 3.项目现场查勘一定要去现场。 (1)去现场前的准备工作。先收集项目可研等相关资料,要上平面布置图、周围环 境概况图(红线图,最好是测绘图),有规划图最好。查找同类型报告,弄清楚工艺 流程及产污节点关注点,去现场时带上测距仪、经纬度仪等等。 (2)现场查勘重点确认厂界位置,周边500m范围内居民的分布。要和红线图、平 面布置图对照看(不要搞错方位)。看看厂区是不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风景区、水 源保护区中,是否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中,排口在哪里。顺便走访下周围老百姓的意见。 (3)现有工程要进行查勘,直观的了解环境问题、现有批复的落实情况、验收情况。
环评技术方法-ppt

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搅拌设备)采取的环保措施。
所有工业场地逐一说明
施工营地:集中或单独建设的施工营地,以及与 其配套的供热、采暖、供水、供电和炊事、环卫 设施,都需要逐一说明。其中,占地类型与面积、
事后的恢复属于分Biblioteka 的重点弃土弃渣场:包括设置点位、每个场的弃土弃渣 量,弃土弃渣方式,占地类型与面积,事后复垦 或进行生态恢复的计划等。说明弃渣场坡度、径
放方式及去向
• 固体废物分析与核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类,其中废液说明种类、
成分、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
向等;废渣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是否属
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 等 • 噪声和放射性分析与核算:应列表说明源强、剂 量及分布
• 污染物源强统计:按P15表2-4分别列废水、废气、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方法
2009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方法(掌握) 1、类比法 • 手段1: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 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具体应用时要求:
工程一般特征相似。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
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
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3 3
6
物料衡算法
• 适用于某些无法实测的污染源
• 既适合于整个生产过程,也适用于生产过程任何工
艺过程某一步骤或生产设备
G
排污系数法
投入
G产品 G流失
• 根据《产排污系统手册》提供的实测和类比数据, 按规模、污染物、产污系数、末端处理技术以及排 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掌握)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 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法
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一系列关于 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操作进行了 规范。
专门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详细 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要求和 责任。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评 价
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应考虑减缓和适应气 候变化的措施,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 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等。环境影
响评价需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障,环境影响评价需充分考虑生态文 明建设的目标,确保项目建设和生态保 护相协调。
《环境影响评价》 PPT课件
目录
•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与实践 •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不 良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 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包括问卷调查、听证会、公示公告等多种形式,让公众能够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中来。
信息公开的要求
要求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在环评过程中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环评工 作。
05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价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 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等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评估这些影响,并提出应 对措施。
环评培训课件

。
环评问题与对策
05
环评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问题
环评技术落后,缺乏先 进的评价方法和模型, 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数据问题
数据来源不统一,数据 质量差,影响评价结果
的可靠性。
管理问题
环评管理不规范,缺乏 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
环评工作流于形式。
公众参与问题
公众参与度低,环评过 程中缺乏有效的公众沟
通机制。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建设项目环评的 应用和实践,提高学员对环评实践的 理解和掌握。
规划环评
规划环评概述
介绍规划环评的定义、目的、 原则和程序。
规划环评内容
详细说明规划环评需要包含的 内容,如规划分析、环境现状 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 评价等。
规划环评审批
介绍规划环评的审批流程和审 批要求,包括审批机关、审批 程序、审批标准等。
规划环评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规划环评 的应用和实践,提高学员对环
评实践的理解和掌握。
政策环评
政策环评概述
政策环评内容
介绍政策环评的定义、目的、原则和程序 。
详细说明政策环评需要包含的内容,如政 策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 预测与评价等。
政策环评审批
政策环评案例分析
介绍政策环评的审批流程和审批要求,包 括审批机关、审批程序、审批标准等。
规划环评案例
总结词
分析规划环评在城市规划、区域开发 等领域的应用。
详细描述
选取城市规划、区域开发等领域的规 划环评案例,介绍其评价范围、评价 重点和评价方法,以及规划环评在规 划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政策环评案例
总结词
探讨政策环评在国家或地方政策制定中的应 用。
环评问题与对策
05
环评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问题
环评技术落后,缺乏先 进的评价方法和模型, 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数据问题
数据来源不统一,数据 质量差,影响评价结果
的可靠性。
管理问题
环评管理不规范,缺乏 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
环评工作流于形式。
公众参与问题
公众参与度低,环评过 程中缺乏有效的公众沟
通机制。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建设项目环评的 应用和实践,提高学员对环评实践的 理解和掌握。
规划环评
规划环评概述
介绍规划环评的定义、目的、 原则和程序。
规划环评内容
详细说明规划环评需要包含的 内容,如规划分析、环境现状 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 评价等。
规划环评审批
介绍规划环评的审批流程和审 批要求,包括审批机关、审批 程序、审批标准等。
规划环评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规划环评 的应用和实践,提高学员对环
评实践的理解和掌握。
政策环评
政策环评概述
政策环评内容
介绍政策环评的定义、目的、原则和程序 。
详细说明政策环评需要包含的内容,如政 策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 预测与评价等。
政策环评审批
政策环评案例分析
介绍政策环评的审批流程和审批要求,包 括审批机关、审批程序、审批标准等。
规划环评案例
总结词
分析规划环评在城市规划、区域开发 等领域的应用。
详细描述
选取城市规划、区域开发等领域的规 划环评案例,介绍其评价范围、评价 重点和评价方法,以及规划环评在规 划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政策环评案例
总结词
探讨政策环评在国家或地方政策制定中的应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正常排污的源强统计与分析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LCA 分析);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容易量化;满足政策法 规要求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清洁生产分析指标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物耗指标,能耗指标和新水用量指标三类 产品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环境管理要求
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等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包括人口、工业与 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 文物与景观: 人群健康状况:项目传输某种污染物或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 时进行
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1、环境影响识别
基本内容 一般技术要求
项目的特性 项目涉及的当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初步识别(定性识别) 识别方法:清单法、矩阵法、叠图法、网络法等
经验估计法:适用于某些特征污染物的排放 量估算,如染煤排放的SO2,可借助于经验 公式或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应用
风场
风是空气水平运动,属于矢量,具有方向(风向, 16个方位)和大小(风速)
风频: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频率
g n 16 f n
fn c
n 1
fn:统计中吹n方位风的次数 n:方位 c:静风总次数 gn:n方位的风频
风玫瑰图:16方位风频联连而成的图
污染系数与污染系数玫瑰图:综合反映风速风向影
响
污染系数
风向频率 该风向平均风速
大气湍流与大气扩散系数
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扩散方式:连续点源扩散、相对扩散(烟团扩散)
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基本内容 工程概况 施工规划 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替代方案
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工程组成完全 重点工程明确 全过程分析 污染源分析 其他分析:施工期建设方式、运行期运行工况
分析程序: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若无与国 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比较;预测环评项目的 清洁生产指标值;对比预测值与标准值,得出清洁 生产评价结论,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分析方法:指标对比法、分值评定法
清洁生产分析编写要求:原则、内容(P206)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后,排放污染物达标的 可能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投资中占的比例(P30 表2.7)
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如接纳外排废水的城市污 水处理设施
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厂区与周围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 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考虑气象、水文等自然 条件)
具体说:对地表水环境危害大以及国家和地方要 求控制的污染物
三、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现状调 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 明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和交通条件。
地质: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 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 况。
污染源强分析
产污环节分析:利用装置流程图(大项目) 或流程示意图进行,工艺流程中标出污染物 产生的位置和种类(P24图2-1和P25图2-2)
源强分析与核算 技术要求:废气、废水、废渣 核算单元:车间或工段 核算方法:物料衡算
水平衡
污水回用量W
取水量Q
用
水
物料带入
量
水量A
Y
重复用水量C
耗水量H 排水量P 漏水量L
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
无组织排放:无排气筒或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排 放的污染物,如工艺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跑冒滴漏
无组织排放量的确定 物料衡算法 类比法:与工艺相同、原料类似的同类工厂相比 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 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模式反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作项目与内容
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污染物分析、清洁 生产水平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P20表2.1)
工程分析方法
类比法: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 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使用时要求:工程一般特征相似;污染物排放特征相似; 环境特征相似。 也利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物料衡算法:
总物料衡算
G 投 入G 产 品 G 流失
G 排 G 放 投 G 入 回 G 收 处 G 理 转 G 化 产品
单元或某工艺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
资料复用法: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 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方 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只适用于低等级 评价的建设项目
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依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优先选择等标排放量教大的污染物 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物 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污染物
水环和水质现状调查结 果
从所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取:常规水质参数、特 殊水质参数及与水生生物、底质有关的其他参数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污染源分类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现场实测法 如排气筒排放的SO2、NOX或颗粒污染物,可根据废 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计算
Q i( k/h g ) Q N ( m 3 /h )C i( m /m 3 ) g 1 60
物料衡算法:适合于整个生产过程及任意局 部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LCA 分析);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容易量化;满足政策法 规要求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清洁生产分析指标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物耗指标,能耗指标和新水用量指标三类 产品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环境管理要求
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等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包括人口、工业与 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 文物与景观: 人群健康状况:项目传输某种污染物或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 时进行
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1、环境影响识别
基本内容 一般技术要求
项目的特性 项目涉及的当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初步识别(定性识别) 识别方法:清单法、矩阵法、叠图法、网络法等
经验估计法:适用于某些特征污染物的排放 量估算,如染煤排放的SO2,可借助于经验 公式或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应用
风场
风是空气水平运动,属于矢量,具有方向(风向, 16个方位)和大小(风速)
风频: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频率
g n 16 f n
fn c
n 1
fn:统计中吹n方位风的次数 n:方位 c:静风总次数 gn:n方位的风频
风玫瑰图:16方位风频联连而成的图
污染系数与污染系数玫瑰图:综合反映风速风向影
响
污染系数
风向频率 该风向平均风速
大气湍流与大气扩散系数
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扩散方式:连续点源扩散、相对扩散(烟团扩散)
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基本内容 工程概况 施工规划 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替代方案
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工程组成完全 重点工程明确 全过程分析 污染源分析 其他分析:施工期建设方式、运行期运行工况
分析程序: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若无与国 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比较;预测环评项目的 清洁生产指标值;对比预测值与标准值,得出清洁 生产评价结论,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分析方法:指标对比法、分值评定法
清洁生产分析编写要求:原则、内容(P206)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后,排放污染物达标的 可能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投资中占的比例(P30 表2.7)
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如接纳外排废水的城市污 水处理设施
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厂区与周围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 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考虑气象、水文等自然 条件)
具体说:对地表水环境危害大以及国家和地方要 求控制的污染物
三、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现状调 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 明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和交通条件。
地质: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 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 况。
污染源强分析
产污环节分析:利用装置流程图(大项目) 或流程示意图进行,工艺流程中标出污染物 产生的位置和种类(P24图2-1和P25图2-2)
源强分析与核算 技术要求:废气、废水、废渣 核算单元:车间或工段 核算方法:物料衡算
水平衡
污水回用量W
取水量Q
用
水
物料带入
量
水量A
Y
重复用水量C
耗水量H 排水量P 漏水量L
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
无组织排放:无排气筒或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排 放的污染物,如工艺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跑冒滴漏
无组织排放量的确定 物料衡算法 类比法:与工艺相同、原料类似的同类工厂相比 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 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模式反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作项目与内容
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污染物分析、清洁 生产水平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P20表2.1)
工程分析方法
类比法: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 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使用时要求:工程一般特征相似;污染物排放特征相似; 环境特征相似。 也利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物料衡算法:
总物料衡算
G 投 入G 产 品 G 流失
G 排 G 放 投 G 入 回 G 收 处 G 理 转 G 化 产品
单元或某工艺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
资料复用法: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 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方 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只适用于低等级 评价的建设项目
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依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优先选择等标排放量教大的污染物 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物 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污染物
水环和水质现状调查结 果
从所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取:常规水质参数、特 殊水质参数及与水生生物、底质有关的其他参数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污染源分类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现场实测法 如排气筒排放的SO2、NOX或颗粒污染物,可根据废 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计算
Q i( k/h g ) Q N ( m 3 /h )C i( m /m 3 ) g 1 60
物料衡算法:适合于整个生产过程及任意局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