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化学原生动物
水微生物的种类1原生动物

水微生物一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水的生境特征 第二节 水微生物的来源、分类、分布及其
卫生学意义 第三节 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 第四节 水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与控制 第五节 水微生物研究的前景
第一节 水的生境特征
稳定,水体积庞大,有流动性,能起缓冲、稀释和混合 作用,有利于保持水体的平衡自净能力。
利用
硫酸盐,碳酸盐可作为无机化能营养菌的无氧呼 吸电子受体等。
汞、铜等金属离子可抑制一些微生物的生长,但 某些假单胞菌因带有抗性质粒,不仅有抗性还能 浓集这类金属被用于废水处理。
水中CO2的浓度对藻类的生长繁殖影响比较大, 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引起pH值发生变化。
七、营养物质
水中微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一是能在低营养物浓度 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但水中微生物数量与营养物 质浓度的水平仍有较大关系。
6.人和家畜的粪便和尿液直接污染水体;
7.生物实验室特别是微生物实验室,实验 操作过程不严格,废弃物处理不当等均可 污染室外水体。
水微生物的种类
1.原生动物、藻类、真菌、细菌和病毒, 其数量和种类主要取决于水体生境特征的 不同以及微生物能够进入水体的条件。
2.水中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异养微生物,少 数种类为为自养微生物。
本节主要内容
水微生物的来源 水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自然水体中外来微生物污染的来源
1.日常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 2.厕所、粪缸不合理设置,在水源水中清洗马桶
和衣物; 3.水中养殖水生动植物时用粪便施肥,粪船装卸
和行驶过程中的溢漏,船民等的粪便; 4.地表径流和雨水冲刷;
5.水边建造猪、鸭、鸡等动物的养殖场, 或直接在水中养殖畜禽,使动物的粪、尿 等污染物流入水体;
水生生物动物篇-(1)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1 胞器(类器官): 在单细胞生物内和器官执行类似功能的小构造,可维持生命和繁殖后代的必须的行动。
2 唇带(原生动物):是原生动物在胞口周围由纤毛愈合而成柔软的具有摄食功能的片状膜,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3 孢囊: 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下,虫体会分泌一种保护性胶质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包囊。
4 大球型个体: (不要求)5 小球型个体:(不要求)6 生殖下腔:亦称生殖腺下腔、胃下腔等。
位于钵水母的内伞面间的对称面,从内伞面朝上方陷入的4个浅窝。
是钵水母的特有的构造,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7 栉毛板:栉水母身体表面一般有8条纵列的栉毛带,每条栉毛带上有若干栉毛板,每块栉板是由许多长而粗的纤毛愈合而成。
栉板基部与栉毛带相连,具有合胞体和线粒体。
栉毛板的功能主要是运动。
8 刺细胞:刺细胞(cnidoblast)是腔肠动物特有地一种捕食、攻击及防卫性细胞。
刺细胞是一种特化了的上皮肌肉细胞,核位于基部,细胞顶端具一个刺针(cnidocil),伸出体表,其超微结构相似于鞭毛;刺的基部也有基粒。
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9 粘细胞:系栉水母类特有的微细结构,与有刺胞动物之刺细胞相对应。
见于触手之表皮层。
在位于细胞表面的钟状主部的外面排列着粘质。
自主部下面(凹面)发出一条直的轴丝和呈螺旋状缠绕轴丝的螺旋丝。
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10 缘膜:伞部边缘的一圈薄膜,有肌肉能运动,是重要的分类依据,水螅水母特有。
11 缘瓣:钵水母之伞缘为一定数目之凹陷所分割,每个分割部分称为缘瓣。
12 多态型群体(一体多态):即多态性群体。
群体中有不同的个员,有不同的结构,行驶不同的功能。
一体多态是腔肠动物的独有特性,是重要的鉴定依据。
13 水螅水母Hydromedusae: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生活史世代交替,水螅型小,常成群体,水母型体小,有缘膜的一种水螅虫纲水母。
14 头冠: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称为头冠。
水生生物

绪论Plankton (浮游生物): 源于希腊字planktos, 指被动地漂浮于水层中的生物群。
该类群通常个体很小,须借助于显微镜或解剖镜才能看清楚其构造,但也包括一些大型的动物如水母类、甲壳类的被囊类等。
其共同的特点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只能随波逐流。
Nekton: 游泳生物Benthos: 底栖生物Planktonology(浮游生物学):研究浮游生物的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称为浮游生物学。
浮游生物学包括:Morphology: 形态学; taxonomy:分类学;ecology: 生态学;physiology: 生理学;biochemistry:生物化学Marine Biology: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海洋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类和分布、发育和生长、生理、生化和遗传,特别是海洋生态。
Biological Oceanography:生物海洋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种群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状态,以及各生物群落之间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不难看出,生物海洋学主要涉及的领域是生物分类学和生态学。
Biology: 生物学Oceaography:海洋学Aquaculture: 水产养殖Fishery: 渔业Meterology: 气象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环境科学Marine Sedimentology (Marine Geology): 海洋沉积学(海洋地质学)Medusa:水母3.1营养类型浮游植物:自养型,包括细菌和单细胞藻(硅藻、甲藻、绿藻、蓝藻、金藻、黄藻、隐藻和裸藻)浮游动物:异养型,包括原生动物、水母、轮虫、甲壳为、毛颚类、远洋软体动物、被囊类、无脊椎动物弹性体和低等脊索动物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有11,000多种,可分为2纲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
水生动物—原生动物(水生生物课件)

棘胞虫属Acanthocystis
具胶质膜,硅质骨 针系细长的棘刺,自 身体周围放射状伸出, 骨针末端常分叉。
放射虫目Rodiolaria
• 细胞质明显地分为内外质两层,之间由中央囊隔开,中央囊骨质,囊 上有1个或多个小孔,使内外质能互相交换,内质有1个或多个核,外 质含有很多大空泡和共生的藻类,并伸出细长的伪足。伪足具轴丝, 辐射状排列于身体的周围。外壳硅质,壳面带有雕刻花纹。
大部分生活在淡水中,但也有生活于咸水或湿泥中的。
表壳虫属Arcella
体外具几丁质外壳。壳由细胞本身 分泌的薄膜硬化而成。壳口开口于腹 面中央。壳的颜色初为淡黄色,长成 后转黄褐色或深褐色,壳上有蜂窝状 刻纹。伪足叶状、指状或丝状分枝。
淡水静止小水体经常出现。
砂壳虫属 Difflugia
壳的形状多样,横切面 一般为圆形,壳由外界环境 中的泥沙微粒或硅藻空壳粘 合而成。伪足指状。
根足虫亚纲Rhizophoda
(一)变形虫目Amoebida
• 细胞裸露无外壳,仅有一很薄的原生质膜,伪足叶状,原生质分为 外质和内质,外质透明均匀,内质具有颗粒或空泡和许多食物泡, 淡水生活种类通常有一个伸缩泡
• 分布于淡水、海水或潮湿土地及动物的消化道中,多营底栖生活, 也有漂浮于水上层的
变形虫属 Amoeba
累枝虫属Epistylis
群体生活。形态与聚缩虫相似。但柄 较直而粗,柄透明无肌丝。当虫体受 到刺激,只有虫体收缩,柄不收缩。
车轮虫属Trichodina
无柄,在反口端具附 着器,体圆筒性。具一圈 后纤毛,附着器上有辐射 排列的齿钩。共生或寄生 在鱼雷等水生动物体上, 为常见的鱼类寄生虫。也 能离开宿主在水中自由生 活,体大,30-90um.
水生生物学原生动物protozoa课件

(三)包囊(cyst)
• 在不良环境下,原生动物体表会分泌一些物质,凝固后将自己 包围,即形成包囊。度过干燥、冰冻等不良环境,遇到适宜的 环境,包囊破裂,恢复原来的生活状态
• 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包囊 • 孢子纲—卵囊 • 淡水原生动物,不良环境下形成 • 生物学意义 • 1、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有利于个体生存 • 2、有利于传播 • 3、有利于在不利环境下进行繁殖
三、生殖(reproduction)
• (一)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裂殖 出芽 孢子生殖
• (二)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1)配子生殖(gametogony) (2)接合生殖(conjugation)
• (三)包囊(cyst)
(一)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环 境 条 件 不 良 时 眼 虫 形 成 包 囊 过 程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1 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由多种细胞器来完成 各种生理活动;
• 2 有三大类营养方式,即自养、异养和渗透性营 养;
• 3 呼吸与排泄主要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伸缩泡 主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调节渗透压;
• 4 消化方式是形成食物泡通过胞质环流和溶酶体 进行细胞内消化;
• (3)出芽(budding):和二裂基本相同,但形成的两个个 体,则大小不等,大的为母体,小的为芽体,如梨形虫, 有的还可以同时形成许多芽体,如夜光虫。
• (4)质裂(plasmotomy),这是一些多核的原 生动物,如多核变形虫、蛙片虫所进行的一种无 性生殖,即核先不分裂,而是由细胞质在分裂时 直接包围部分细胞核形成几个多核的子体,子体 再恢复成多核的新虫体。
水生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简述有关生活在水中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规律、探讨其控制利用的学科。
浮游生物:不能主动地作远距离水平移动的生物,大多体型微小,通常肉眼看不见。
自游生物:形状较大,游泳能力强,能主动的做远距离游泳。
Biomass:水域中单位面积/体积内生物的数量和重量。
生活史:藻类生长、繁殖的整个过程。
第一章:藻类的概述蓝、硅、黄、金、甲、隐、轮、裸、绿、红、褐。
硅、甲、蓝藻--海洋牧草蓝、硅、绿藻--淡水浮游种类中最多分类依据:有无色素体,何种色素体,储存物质,细胞、植物体形态,是否具有鞭毛及数量。
养殖上的意义:供人类使用:海带、紫菜、螺旋藻;鱼类饵料,鱼类产卵避难场所;可以发赤潮、水华,给养殖、水体生态平衡、人类食品、饮水卫生工业用水造成影响;死亡后沉积水底形成有机淤泥--肥源;工业原料。
藻类:具有叶绿素,自养生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单细胞的孢子/合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
水华:小水体、浅水湖泊中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颜色。
赤潮: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
危害:海水缺氧;堵塞动物呼吸道;可分泌毒素。
蛋白核:细胞器;通常有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组成,有的无鞘,与淀粉形成有关。
囊壳:某些藻类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无纤维质,常有钙/铁化合物的沉积,黄/棕/棕红色接合生殖:有两个成熟的细胞发生接合管相结合或由原来的部分细胞壁相结合,在结合处的细胞壁融化,两个细胞或一个细胞的内含物,通过此融化处在接合管中或进入一个细胞中相结合而成合子。
同配生殖:形态上和生理上均相同的两个配子相结合的生殖方式、异配生殖:形态上和生理上不相同的两个配子,大的不活动--雌配子,小的较活动--雄配子。
软配生殖:卵和精子相结合的生殖方式,差别明显,大--卵,小--精子。
营养生殖:单细胞是细胞分裂,群体/多细胞是断裂生殖。
无性生殖: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
不动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
拟亲孢子:形态结构上和母细胞相似的不动孢子。
水生生物动物篇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1 胞器(类器官): 在单细胞生物内和器官执行类似功能的小构造,可维持生命和繁殖后代的必须的行动。
2 唇带(原生动物):是原生动物在胞口周围由纤毛愈合而成柔软的具有摄食功能的片状膜,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3 孢囊: 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下,虫体会分泌一种保护性胶质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包囊。
4 大球型个体: (不要求)5 小球型个体:(不要求)6 生殖下腔:亦称生殖腺下腔、胃下腔等。
位于钵水母的内伞面间的对称面,从内伞面朝上方陷入的4个浅窝。
是钵水母的特有的构造,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7 栉毛板:栉水母身体表面一般有8条纵列的栉毛带,每条栉毛带上有若干栉毛板,每块栉板是由许多长而粗的纤毛愈合而成。
栉板基部与栉毛带相连,具有合胞体和线粒体。
栉毛板的功能主要是运动。
8 刺细胞:刺细胞(cnidoblast)是腔肠动物特有地一种捕食、攻击及防卫性细胞。
刺细胞是一种特化了的上皮肌肉细胞,核位于基部,细胞顶端具一个刺针(cnidocil),伸出体表,其超微结构相似于鞭毛;刺的基部也有基粒。
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9 粘细胞:系栉水母类特有的微细结构,与有刺胞动物之刺细胞相对应。
见于触手之表皮层。
在位于细胞表面的钟状主部的外面排列着粘质。
自主部下面(凹面)发出一条直的轴丝和呈螺旋状缠绕轴丝的螺旋丝。
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10 缘膜:伞部边缘的一圈薄膜,有肌肉能运动,是重要的分类依据,水螅水母特有。
11 缘瓣:钵水母之伞缘为一定数目之凹陷所分割,每个分割部分称为缘瓣。
12 多态型群体(一体多态):即多态性群体。
群体中有不同的个员,有不同的结构,行驶不同的功能。
一体多态是腔肠动物的独有特性,是重要的鉴定依据。
13 水螅水母Hydromedusae: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生活史世代交替,水螅型小,常成群体,水母型体小,有缘膜的一种水螅虫纲水母。
14 头冠: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称为头冠。
水生动物学名词解释

铰合齿:软体动物门双壳类,贝壳闭合时铰合齿和齿槽组合在一起,构成铰合部,铰合齿分主齿和拟主齿
同形世代交替:藻类在有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如果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结构相同,则成为同形世代交替
同配生殖:同形的两个动配子相结合
异配生殖:大小不同的两个动配子相结合
混交雌体:在轮虫生活史中,能产生需精卵的雌体
非混交雌体:在轮虫生活史中,能产生非需精卵的雌体
需精卵:在轮虫生活史中,由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
非需精卵:在轮虫生活史中,由非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
纤毛环:在轮虫头部背面向后延伸至躯干前端,一圈由纤毛细胞形成的环状构造,形态各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尾鳃:位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类生殖部位的几个体节,无节间沟,无刚毛,体色暗淡,具有分泌粘液包裹精子的功能
生殖态:海洋多毛类中,于生殖前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的一种特有的生殖现象,是由无性或非生殖个体向浮游的有性或生殖个体转变的过程
异沙蚕体:具有生殖态的虫体
厣:软体动物门腹足类,足的后端常分泌出一个有角质或石灰质的保护物
触毛:某些种类的纤毛虫在腹部具有纤毛愈合成的束,具爬行功能
焰茎球:轮虫类原肾管向体腔伸出的球状小囊,内有纤毛
咀嚼器:轮虫的消化系统中特有的构造,与取食有关,用以磨碎食物,下部由唾液腺,内藏与咀嚼囊中
孤雌生殖:雌体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轮虫的主要繁殖方式
卵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母体不提供营养,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呼吸靠母体的生殖方式
壳弧:枝角类头部两侧各具1条由头甲增厚形成的隆线,是头部的硬化,有利于第二触角固着
卵鞍:保护枝角类冬卵的荚状壳
水生生物学复习资料

水生生物学复习资料水生生物学复材料 - 养殖1014班绪论水生生物学是研究生活在水中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和生理四大部分。
其中,浮游生物是一类不能主动水平移动的微小生物,依靠水流、波浪或水的循环流动而移动;而自游生物则是形状较大、游泳能力很强、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游泳的生物。
第一篇:水生植物第一章:藻类的概述藻类是一群营自养生活的低等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
其中,一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而有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
此外,隐藻、绿藻等藻类中常有蛋白核,通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组成,有的则无鞘。
某些藻类具有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称为囊壳,内含物可在其中自由移动。
藻类的生殖方式包括营养生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
其中,营养生殖的单细胞是细胞分裂,群体和多细胞是断裂生殖。
无性繁殖包括动孢子、不动孢子、似亲孢子和厚壁孢子。
有性繁殖则包括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配生殖和接合生殖,其中接合生殖是绿藻门接合藻纲特有的生殖方式。
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细胞的特征,细胞大小为1-10微米,形态多样,有球形、椭圆形、棒形等。
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和蓝藻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蓝藻具有厚壁孢子和异形胞等特殊结构,能够适应不良环境下的存活和繁殖。
湖靛、假空泡和段殖体是蓝藻的特殊形态。
蓝藻是淡水和海水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也是人类食品、药品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硅藻的细胞壁由硅质和果胶质组成,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
细胞壁上有花纹等构造,其中壳缝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而间生带和隔片具有增强细胞壁的作用。
硅藻的细胞壁结构与其他水生生物有所不同,这也是硅藻的重要特征之一。
7、硅藻的生态分布、意义及分类依据:分布:硅藻分布广泛,出现在各种水体中,包括淡水和海水。
不同种类的硅藻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些喜欢富含有机质的水体,有些则喜欢清澈的水体。
(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第一章浮游动物

第三节 轮虫 ROTIFERA
轮虫(rotifers)是一 类小型、具具完全消 化管、假体腔、前端 具纤毛头冠的低等后 生动物。 头冠纤毛摆动时犹如转 动的车轮,故称为轮 虫。
一、轮虫的主要特征
1. 两侧对称,不分节,有时具假分节; 2. 三胚层,具假体腔; 3. 前端具一个带纤毛的头冠或称纤毛冠,或特化成两个轮盘; 4. 消化管完全,咽特化为咀嚼囊,咀嚼囊内有可动的咀嚼器,由
1、体制:辐射对称 2、两个胚层:其体壁由内外两胚层和中胶层组成。水螅水母中胶层薄,钵
水母中胶层厚。 3、具一个消化循环腔:有消化、排泄、循环功能。 4、腔肠动物有两种基本形态: • 水螅型 polyp: 呈圆筒状,适应固着生活。 • 水母型 medusa: 适应浮游生活,呈伞状。 多数既有水螅型也有水母型,有的只有水螅型(水螅),有的只有水母型
二、单巢纲轮 虫的生活史
三、各种轮虫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四、轮虫生物学
习性分布:生活于淡水、海水、潮湿土壤、以及其它动、 植物体表等多种环境中。 多数轮虫呈世界性分布。 常对极端环境具有很强的耐受力(休眠阶段)。 淡水水体常见的浮游动物,鱼类的重要饵料。
触角(两对) A1 (antennule):第一触角或称小触角 A2 (antenna):第二触角或称大触角 大颚M (mandibula):一对具齿状突起的几丁质板,有咀嚼功
能,有时具颚须。 小颚:第一小颚(M1, maxillula)、第二小颚 (M2, maxilla))
扁平,呈叶片状。具有摄食和呼吸功能。
(二)外部形态
1. 身体分节、分部
•头部:主司感觉、摄食 •胸部:主司支持、运动 •腹部:主司生殖、代谢
原生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02
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
肉足虫纲
运动器官为伪足,伪足有叶状、丝状、根状等;
胞质可流动,虫体可变形;
伪足可兼作摄食器官和生殖器官,如变形虫就是典型的 肉足虫纲动物。
鞭毛虫纲
01
运动器官为鞭毛;
02
营养方式有植物性营养、动 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
03
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 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 个体结合,如滴虫就是典型
的鞭毛虫纲动物。
纤毛虫纲
运动器官为纤毛; 营养方式为动物性营养或腐生性营养;
无性繁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繁殖为接合生殖,如草履虫就是典型的纤毛虫纲动物。
孢子虫纲
全部是寄生种类,寄生于无脊椎 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的体内或体
表;
营养方式为动物性营养,食物为 寄主体内的养料;
繁殖方式有裂殖、芽殖和配子生 殖,如间日疟原虫就是典型的孢
THANKS
息,进一步了解其进化历程和遗传特性。
02
加强原生动物生态学研究
通过对原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深入研究,了解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关系,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03
探索原生动物的应用价值
部分原生动物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和生物活性物质,未来有望开发成为
新的生物资源或药物原料,为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原生动物可用于污水处理、废水净化 等工业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医学重要性
部分原生动物可引起人类疾病,如痢 疾、阿米巴病等,对人类健康构成威 胁。
06
原生动物的研究方法与展 望
研究方法概述
形态学观察
通过对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 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观察和描 述,以揭示其分类和生态特征。
03 各类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一、水环境中细菌的分布
1 数量 与水体的营养程度正相关
Wetzel 1983,31个不同营养类型的池塘、湖泊、水库中 细菌的量,平均
营养类型 数量 106 ind./ml 体积 µm3 生物量 g/m3 0.50 0.2~0.4 0.15 贫营养型 1.00 0.4~1.1 0.70 中营养型 3.70 0.5~0.9 2.30 富营养型
二、细菌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㈠、细菌在碎屑食物链中的作用 1. 初级生产量大多数转化为碎屑
碎屑:从任何营养级起源的有机碳的非掠食性的损耗(包括排 遗、排泄、分泌等);或是起源于生态系统外部的、外源性 的有机碳进入生态系统并参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etzel (1972) 只包括死的成分,即溶解有机物质(DOM)和颗粒有机物质 (DOM) (POM),不包括活有机体——但微型生物(细菌、真菌、藻 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DOM:可通过0.2~0.45 µm孔径的滤膜 POM:小者,不能通过滤膜的有机分子颗粒;大的可达数毫 米长,如硅藻空壳、浮游动物几丁质壳、高等水生植物和 陆生植物的碎片
DOM:POM:活体的生物量=100:10:2 DOM来源: a 初级生产者分泌释放—Pn的10%~30%
(Wetzel等,26%:浮游植物5%、附植藻类7%、附泥藻 类5%、高等水生植物5%、光合细菌4%)
b 死亡植物的自溶 c 活的细菌渗出 d 外源性流入 POM来源: a 动物粪便——可占摄入量的33%
浮游生物的大小和体积 差别显著:
大型的种类肉眼可见,e.g. 团藻、微囊藻,大于 1 mm 小型种类的小于 1 µm或比细菌还小;绝大多数肉眼看 不见
依据个体大小可将其分为:
网采浮游植物(20—200 µm) 微型浮游植物(2—20 µm) 超微浮游植物(小于2 µm)
原生动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

原生动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生工09班范秋苹0903019 在废水好氧处理过程中,主要依靠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这些高能位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要求或返回自然环境进一步处置。
一、在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三类:1.肉足类,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典型的肉足类为变形虫属、简便虫属、表壳虫属和鳞壳虫属等;2.鞭毛类,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
鞭毛长度与其体长大致相等或更长些,是运动器官,鞭毛虫又可分为植物性鞭毛虫和动物性鞭毛虫,常见的植物性鞭毛虫有滴虫属、屋滴虫属和眼虫属等,常见的动物性鞭毛虫有波豆虫属、尾波虫属等;3.纤毛类,原生动物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作为行动或摄食的工具,具有胞口、口围、口前庭和胞咽等吞食和消化的细胞器官,分为游泳型和固着型两种,游泳型包括漫游虫属、草履虫属、肾形虫属、斜管虫属等,固着型常见的有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聚缩虫属、纤虫属和壳吸管虫属等;4.除上述三类外,在水体中还有孢子纲和吸管纲。
二、研究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目的:要了解污水处理过程的变化或处理水的好坏,最好直接研究分析细菌的生长情况。
但是对于细菌的观察、分类鉴定的时间很长,不能及时起指导生产的指示和预报作用。
而原生动物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原生动物个体大,便于观察;对于环境变化比细菌敏感,更早更容易反映环境的变化。
直接观察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生长和变化状况,也能反映出细菌的生长和变化情况。
所以利用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演替,可以判断水质和污水处理程度,判断污泥培养成熟程度;根据原生动物的种类,判断活性污泥和处理水质的好坏;根据原生动物在环境中改变个体形态及过程,判断水质变化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即利用原生动物间接地评价污水处理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好坏,起指导生产的作用。
三、原生动物与细菌的相互关系对水处理的作用1.原生动物具有促进细菌活力,提高出水水质的功能,其作用仅次于细菌。
原生动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原生动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生动物是一类形体微小,能独立生存的单细胞的真核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数量大其在水处理等领域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 原生动物概述1.1 原生动物的存在方式及种类原生动物在地球上无处不在,既有自由生活的,也有寄生的。
寄生的原生动物其寄主多样,包括人类和各类动物甚至植物。
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更是“四海为家”,各类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中都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原生动物。
[1] 据报道,迄今已经命名的原生动物有6.5万种,其中1万种是寄生虫,一半以上是化石种。
在生活的种中,肉足虫有250种是寄生虫,1.13万种是自由生活种(包括有孔虫约4,600种);鞭毛虫约1,800种是寄生虫,5,100种是自由生活种;“孢子虫”(新分类中包括顶复合器门、微孢子虫门、奇异孢子门和粘体虫门等)约5,600种,全部为寄生虫;纤毛虫中有2,500种寄生虫和4,700种自由生活种。
另外,还有数千种已发现的原生动物尚未命名。
[2]1.2 原生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原生动物是最简单的生物。
每个原生动物是一个单独的细胞,但这个单细胞可执行多细胞生物的所有功能—摄食、消化、运动和生殖,完成这些功能的细胞器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和组织的特化程度。
原生动物除了具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与其他细胞相似的细胞器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细胞器。
原生动物完成各种功能依靠细胞器,仲缩泡是将胞质中多余的水分排出的胞器。
液体是通过1个叫海绵体的膜状小泡和管状的结构来收集的。
收集的液体运到伸缩泡,随后从质膜上的孔排出体外。
伸缩泡在淡水原生动物中十分常见,因为溶解在淡水原生动物细胞质中的溶质浓度远高于外界环境中溶质的浓度,于是水不断地通过质膜扩散到细胞质,这是通过溶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
若不是有一些补偿机制,水会不断地流进原生动物,直到通过质膜的渗透梯度降到零,或者原生动物破裂。
而细胞完成此功能是在保持胞内溶质浓度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原生动物的胞质即使被稀释一点,原生动物就会受到伤害。
大学课件水生生物学第三章: 原生动物[1]
![大学课件水生生物学第三章: 原生动物[1]](https://img.taocdn.com/s3/m/ad5b0947daef5ef7bb0d3c79.png)
五、孢囊的形成:
第四节 分类
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胞器。 肉足虫纲:以伪足为运动胞器。 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胞器。 孢子纲:寄生。 吸管虫纲:幼体具纤毛,成体具吸管,固 着生活。出芽生殖。
一、肉足虫纲
1、变形目:变形虫属(Amoeba):
身体裸露无外壳.体外包以质膜、柔软,形状随时变化。伪 足叶状或指状.细胞核为1个,最多2个.
二、结构: 1、细胞膜及表膜: 原生质膜:变形虫。 表膜:多数种类。 外壳:形状多样。 2、细胞质: 外质:透明,表面具坚硬
薄膜,化学成分为蛋白凝 胶。 内质:多颗粒,能流动。
3、细胞核: 一个或多个,与繁殖有关。 大核:与营养有关; 小核:与生殖有关。 4、纤维结构: 两种:一类是4-10um,一类20um维管。 功能:牵缩丝、收缩丝、纤抟和鞭毛结构等。 5、射出体:内膜中小泡形成,呈线状。 刺丝泡:保护功能。 毒丝泡: 黏液泡: 喷射体:
麻铃虫属(Leprotintinnus) 壳呈管状。背口端开口,无领。后端扩大呈锥状基部。
拟铃壳虫属(Tintionnopsis) 虫体外有壳,呈杯形或碗形,壳上砂粒较细 小,排列整齐,壳前部往往有螺旋纹。
6、伸缩泡: 功能:调节细胞渗透压,排泄代谢
废物。 7、纤毛和鞭毛: 鞭毛:数量少。 纤毛:数量多,排列有一定规律。 ▪ 棘毛:纤毛束。 ▪ 口膜器:纤毛形成的围口膜。 ▪ 波动膜:纤毛形成的膜,可波动。
第三节 原生动物的生理机能
一、运动和运动胞器: 1、伪足运动: 指状伪足:舌状或指状,未端浑圆,
–拟铃壳虫属(Tintionnopsis) –类铃虫属(Codonellopsis) –网纹虫属(Favella) (5)下毛目 –游仆虫属(Euplotes) –棘尾虫 (6)异毛目 –喇叭虫属(Stento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功能是保护细胞,有吸收、分泌、内外物质交 换的作用并起细胞间的粘着作用,使身体保持一 定的形状。
图2.5 鲩肠袋虫体动基系的模式图,示体表皮层的组分。A. 纵切面示质膜、 膜泡层外、内膜、表膜微管,纤毛、基板、毛基体及其附属纤维结构:动纤 丝、纤毛后微管、咽微丝。B. 毛基体基部的横切面,示毛基体及其附属纤维 结构:动纤丝、纤毛后微管、Ⅰ、Ⅱ型横微管。
2.细胞质:
外层薄而致密,较为透明、均匀、无内含物, 称外质(ectoplasma);
内层较不透明,含各种各样的细胞器和内含物, 多颗粒,能流动,称内质(endoplasma)。
3.细胞核:位于内质中。 肉足虫纲、鞭毛虫纲:只一个,
孢子虫纲:1个,少数2个; 纤毛虫纲、吸管虫纲:大核1个与营养机能有
第二篇 浮游动物 第一章 原生动物
• 浮游动物(zooplankton)
——是指悬浮于水中的水生动物。它们或者完全 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做远 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抗水的流动力。一般 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
•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或由单 细胞集合而成的群体,个体十分微小。
有些虫体借体表的渗透作用,吸收外界 环境中,已经溶解的有机物,作为养料, 这种营养方式,多见于寄生种类,如鞭毛 虫。
(三)排泄和渗透压调节
• 可胞溶表性面废 排物出,到C周O围2、的H水2O中、。含氮废物,可借扩散从细 • 所有淡水产的原生动物和海水纤毛类,都具有一种
排出的类器官,称为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是 由一层和质膜相似的膜包围而成的,泡内是水分和 溶于水中的废物。 • 细胞内渗透压高,水入细胞内,借此收集水,排水 带废物。 • 1、直接通过体表排出。 • 2、伸缩泡和收集管: 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
• 2、动物性营养(吞噬营养phagotrophy) 或 胞内消化:
虫体都靠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现成的有机 物作为养料。
(1)有的虫体靠胞口吞食其他生物或有机 碎片(草履虫);
(2)有的没有胞口,只借助伪足,把食物 包裹到身体里,进行消化(变形虫)。
• 3、渗透营养(osmotrophy)或腐生性营养:
• (1)二分裂(binary fission):细胞核先分裂成两部分,分 有丝和无丝分裂,然后细胞质也分裂为二,形成两个相等 的子体,这种生殖方式也叫二分裂。如眼虫,草履虫,变 形虫。
• (2)复分裂(multiple fission):核反复分裂,讯速形成许 多核,然后,各个细胞核周围的细胞质紧缩,而形成多个 子体,每个子体称裂殖子,产生子体的细胞称为裂殖体。 这种生殖方式,也叫裂体生殖。繁殖量大,寄生性原生动 物较常见。如夜光虫。也称裂殖生殖(schizogony),多 见于孢子虫纲。
• 绝大多数的原生动物是显微镜下的小型动物,最小 的种类体长仅有2-3μm,例如寄生于人及脊椎动物体 内的利什曼原虫,大型的种类体长可达7 cm,例如 海产的某些有孔虫类,一般多在30-300μm之间。
• 是独立的有机体,淡水中常见的约200余种,总数约 20000余种。
一、细胞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1.细胞膜:
• (3)出芽(budding):和二裂基本相同,但形成的两个个 体,则大小不等,大的为母体,小的为芽体,如梨形虫, 有的还可以同时形成许多芽体,如夜光虫。
• (4)质裂(plasmotomy),这是一些多核的原 生动物,如多核变形虫、蛙片虫所进行的一种无 性生殖,即核先不分裂,而是由细胞质在分裂时 直接包围部分细胞核形成几个多核的子体,子体 再恢复成多核的新虫体。
鞭毛和纤毛是以微管为主要成分的细胞表面 特化结构,是从位于质膜下的基体上发出。典 型的鞭毛长200 µm,纤毛长5-10 µm,直径200 nm左右。在水中不停的地摆动。
(二)营养
• 1、植物性营养(光合营养)(phototrophy) 或自养型: 细胞质有许多色素体,色素体内有大量的 叶绿素,和植物一样,能利用太阳的光能, 将CO2和H2O合成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 作为它们的养料,如衣滴虫。 金、甲、隐、裸、绿藻门
• (5)孢子生殖:如疟原虫的大小配子受精后的合 子先发育为卵囊,卵囊内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 再由孢子母细胞发育成许多个子孢子,每个子孢 子发育成新个体。
• (二)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 (1)配子生殖(gametogony):形成多个有性的个体,叫 配子,两个配子接合形成合子,最后发育成成体,如衣滴 虫。分:
• 同配生殖,雌雄大小相同,如鞭毛虫,有孔虫;
• 异配生殖,雌雄大小不同,为多数原生动物生殖方式。
(2)接合生殖(conjugation)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裂殖 出芽 孢子生殖
• (二)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1)配子生殖(gametogony) (2)接合生殖(conjugation)
• (三)包囊(cyst)
(一)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呼吸胞器:通过细胞膜的渗透作用,从水中吸收 氧气,排出CO2。
(四)应激性(irritability)(感应性、 趋性)
• 原生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对外界刺激 会起一定的反应。表现在:遇到有害的刺 激时,又会避开;遇食物时,便会向食物 的地方趋集,这种对有利、有害环境的趋 避性,叫应激性。这对生存有很大意义。
关,小核1个与生殖有关。
二、细胞器与生理机能
• (一)运动:
无固定运动细胞器的原生动物∶变形运动
肉足类原生动物具有极薄的质膜,细胞常 形成临时突出物,这临时性的突出物称为 伪足(pseudopodia)。借此运动,实质是 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丝上的滑动形成。
• 有固定运动细胞器的原生动物:鞭毛、纤 毛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