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课件——报春(原创)
中班音乐报春优秀教案

中班音乐报春优秀教案教案标题:中班音乐报春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中班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发展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点和变化:花朵绽放、鸟儿鸣叫、阳光明媚等。
2. 音乐欣赏:选择一些与春天相关的音乐,如《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等。
3. 音乐表达:通过歌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3. 小乐器,如铃铛、手鼓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春天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播放《春天在哪里》等春天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春天气息。
音乐欣赏:1. 播放《小燕子》等春天相关的歌曲,引导学生聆听音乐。
2. 提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印象,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音乐表达:1. 学唱《春天在哪里》等春天相关的歌曲。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手臂挥舞、蹦跳等,配合音乐的节奏。
3. 分发小乐器,让学生尝试演奏简单的旋律,如敲击铃铛、拍打手鼓等。
巩固与评价:1.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表演,展示他们学唱歌曲、跳舞和演奏乐器的成果。
2. 老师和同学们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或舞蹈,展示给同学们。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声音、跟随音乐的节奏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2. 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在音乐表达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帮助中班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音乐表达,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教案中包括引入活动、音乐欣赏、音乐表达、巩固与评价以及教学延伸等环节,旨在全面促进学生的音乐发展。
儿歌报春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儿歌《报春》的歌词,理解儿歌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学会儿歌《报春》的歌词。
2. 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儿歌。
教学难点:1. 理解儿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用合适的动作表现儿歌。
教学准备:1. 音乐课件《报春》2. 彩色卡片若干3. 彩虹伞一把4. 花朵头饰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做“找春天”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
2. 引出主题:“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报春》,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学习儿歌1. 教师播放音乐课件《报春》,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儿歌,注意歌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3. 教师逐一讲解歌词,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三、互动练习1. 教师提问:“儿歌里都说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 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动作表现儿歌,如模仿小燕子、小鸟等。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唱儿歌。
2. 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台演唱,给予表扬和鼓励。
3.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儿歌接龙比赛。
五、拓展活动1. 教师分发彩色卡片,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春天景象。
2. 幼儿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
六、总结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儿歌《报春》的主题。
2. 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儿歌《报春》,让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培养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第2篇课时:1课时年级: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儿歌《报春》,理解儿歌内容。
中班主题公开课教案《报春》

我认识了很多春季花卉 ,能够分辨它们的特征 和生长环境。
我了解了春天的一些重 要节日,以及它们的传 统习俗和意义。
我喜欢有关春天的诗歌 和歌曲,能够感受到春 天的美好和温馨。
家长参与评价及建议反馈
家长评价
孩子对春天的主题非常感兴趣,通过公开课的学习,对春天的特征和变化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孩子也掌握了一些新的词汇和知识,增强了语言表达能 力。
惊蛰
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意味着 天气进一步转暖,春雷开始震响, 蛰伏在泥土里的昆虫开始苏醒。
民间艺术与手工制作展示
01
剪纸
剪纸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在春天,人们会用红
纸剪出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如福字、喜字、春花等,贴在窗户或门上
,增添节日气氛。
02
面塑
面塑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在春天,人们
中班主题公开课教案《报春》
授课教师:
2023-12-20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春天景象赏析与描述 • 春天节日习俗及文化内涵 • 春天美食制作与品尝体验 • 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感受春天
气息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课程背景及意义
春天主题
课程以春天为主题,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和感受春天 的气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了解春天的一些重要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 明节等,以及它们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花卉的认识
学习认识各种春季花卉,如樱花、桃花、杏花等 ,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春天的诗歌和歌曲
欣赏和学习有关春天的诗歌和歌曲,感受春天的 美好和温馨。
中班音乐报春课件

中班音乐报春课件《春天来了》是大班的一个音乐欣赏活动。
乐曲用弦乐演奏,显得比较优美、温柔。
乐曲共有四个乐段,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是旋律基本相同的两个乐段,第二乐段从十六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到渐高的乐汇,音乐显得较为欢快,而第四乐段又是第一乐段的再现,音乐再次显得优美、舒缓。
从以往对大班幼儿的音乐欣赏来看,幼儿较难完整地感受全曲,往往东一下西一下,对单独的乐段较为熟悉,而对其中变化不大或根本不一样的乐段就不太容易辨别,反复倾听的持久性较差。
因此,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尝试以“春天的变化”为主线,引导幼儿从树叶的变化中来辨别不同的乐段。
感受分辨乐曲的四个乐段,尝试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说的是春天来了的故事。
春天究竟是怎么样的?小树叶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乐段:小树叶慢慢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弯腰手缩成树叶从肩膀上往下落的动作)第二乐段:小树叶越飘越多,地上出现了许多树叶。
(模仿树叶宝宝从肩膀上往下落的动作)第三乐段:小树叶越飘越少,树上长出了嫩芽。
(做小树叶慢慢爬上树的动态)第四乐段:树上长出了许多嫩芽,嫩芽越长越大。
(双手托住两颊从头上往左右分开的动作)小树叶是怎么从树上飘下来的?飘下来以后它们做了什么?(跳舞)那我们一起来看着小树叶跳舞吧。
(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小树叶跳舞的时候我们的手还可以怎么动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听音乐做手部的动作)手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一做)小树叶越飘越多树上还长出了嫩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欣赏第二遍音乐)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试着跳一跳吧。
(听音乐做一做身体动作)手上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一做)小树叶越飘越少,树上长出了许多嫩芽。
最后小树叶变成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欣赏第三遍音乐)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试着跳一跳吧。
(听音乐做一做身体和手部的动作)手上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一做)现在小树叶都变成了大树的肥料,大树有营养了就会长出更多的树叶和小树苗了。
幼儿园中班春天公开课教案《报春》艺术领域音乐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春天公开课教案《报春》艺术领域音乐活动反思1. 前言本文是对幼儿园中班春天公开课教案中艺术领域音乐活动《报春》的反思。
通过对这个活动的回顾和总结,以及对活动效果的分析,我将探讨这个活动在幼儿园中班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活动描述《报春》是一个以音乐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活动,旨在通过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活动内容包括歌曲演唱、声音模仿和舞蹈动作配合等环节。
活动采用集体教学形式,由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参与。
3. 活动效果分析3.1 优点•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欢快的音乐和动感的舞蹈,活动成功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使幼儿积极参与,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合作意识培养:活动中的合唱环节和集体舞蹈配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歌曲演唱和声音模仿,幼儿得到了语言表达的机会,有助于他们的语言发展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3.2 不足之处•活动准备不充分:由于活动准备时间不充分,教具和道具的准备工作较为匆忙,影响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幼儿个体差异较大: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动作掌握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对于集体活动的统一性和整体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改进措施为了更好地开展这样的音乐活动,我将考虑以下改进措施: - 提前准备: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将增加活动准备时间,提前规划活动内容,并确保教具和道具的充分准备。
- 差异化教学: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我将采取差异化教学措施,结合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感知和动作掌握的指导,以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
- 定期评估:我将建立一个定期评估的机制,在每次活动之后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
5. 结语通过对幼儿园中班春天公开课教案中艺术领域音乐活动《报春》的反思,我认识到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幼儿园中班报春教案

幼儿园中班《报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知道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2. 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和好奇心。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季节特征2. 春天里的动植物变化3. 春天的活动安排三、教学准备:1. 教具:春天的图片、视频、实物等。
2. 环境:春天的氛围布置,如花草、彩旗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唱春天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春天的特征: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说出春天的特征。
3. 春天里的动植物:观察实物,让幼儿说出春天里动植物的变化。
4. 春天的活动:讨论春天里的活动安排,如踏青、放风筝等。
5. 总结: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春天的了解程度。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在日记本上。
2.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春天里的活动照片,下次上课分享。
3. 家长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春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通过手工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关爱大自然。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七、教学内容:1. 春天手工活动:制作春天的花朵、蝴蝶等。
2. 春天环保教育:了解环保知识,学会节约资源。
3. 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八、教学准备:1. 教具:春天的手工材料,如彩纸、水彩笔等。
2. 环境:宽敞的手工活动空间,确保安全。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 春天手工活动:指导幼儿制作春天的花朵、蝴蝶等,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3. 环保教育:讲解环保知识,让幼儿学会节约资源,关爱大自然。
4. 团队协作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总结: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春天手工活动和环保教育的掌握程度。
学前幼儿园_中班音乐《报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班音乐《报春》活动名称:音乐《报春》年龄段:中班领域:艺术领域一.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用优美、明朗的歌声演唱歌曲。
2.尝试用连贯与断顿的唱法演唱歌曲,唱准三拍子。
3.感受圆舞曲的音乐风格,体验歌唱春天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活动前带领幼儿观看视频,已经对布谷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布谷鸟的叫声录音、歌曲动画视频、PPT课件、节奏图谱、布谷鸟和森林头饰、钢琴。
三.活动重点、难点:重点: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报春》这首歌曲难点:掌握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和唱准休止符。
四.活动过程:1.课程导入,激发兴趣快乐练声。
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我们身边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啊?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先来听听它的叫声,看看小朋友你们能猜出来他是谁吗?生:布谷鸟!师:对!它就是布谷鸟,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它一叫就代表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就该播种了,所以它又叫报春鸟,布谷鸟的叫声好听吗?生:好听!师: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布谷鸟的叫声把。
师:布谷鸟飞到了山谷,山谷里传来的回音越来越小,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
2.播放歌曲动画视频,请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师:布谷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歌曲动画视频)师:这首歌听完你有什么感受?(很优美、轻快)4.播放歌曲视频,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进行跟唱。
师:小朋友,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
这首歌曲名字叫报春。
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一下这首歌曲,听听歌曲中都唱了什么?提问:小朋友歌曲中都唱了什么啊?(在森林里叫)布谷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啊?(田野,草地和树林)好,我们一起完整的说一遍!5.通过讲解三拍子的特点,出示歌曲节奏PPT课件及节奏图谱,让幼儿熟练的学习歌曲。
师: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它的节奏特点就是第一拍强,第二拍和第三拍都是弱的,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这三拍子强弱弱的特点啊(拍手、拍腿)我们一起来打一下这个节奏。
中班艺术报春教案

一、教案名称:中班艺术报春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 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创作的乐趣。
2. 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春天的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颜色和线条表现春天的美好。
五、教学准备:1.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音乐《春天的故事》六、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观察春天: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特点,如花草树木的生长、小动物的出现等。
3. 讲解与示范:教师简单讲解春天的绘画技巧,如用温暖的颜色和柔和的线条表现春天的美好。
示范一幅春天的画作。
4. 创作环节:让幼儿自由选择绘画材料,按照春天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5. 展示与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引导他们用恰当的颜色和线条表现春天的美好。
在创作环节,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适当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作品。
八、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春天的图片或素材,了解春天的更多特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九、教学延伸:组织一次春天的户外写生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春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春天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艺术。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春天的诗歌和儿歌,感受春天的气息。
2. 学习春天的手工制作,如制作春天的花朵、蝴蝶等。
七、教学目标:1. 能够欣赏和理解春天的诗歌和儿歌。
2. 能够动手制作春天的手工艺品。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报春》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报春》第一章:认识春天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感受季节变化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季节特点: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2. 春天的事物:花草、树木、小鸟、蝴蝶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户外活动,观察春天的景色,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特点。
2. 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事物。
3. 教师讲解春天的特点,引导幼儿了解春天的变化。
第二章:春天的歌曲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演唱春天的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歌曲歌词。
2. 春天的歌曲旋律。
教学活动:1. 教师教唱春天的歌曲,让幼儿跟唱。
2. 教师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感受春天的氛围。
第三章:春天的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用手工制作春天的物品,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手工制作方法。
2. 春天的手工制作素材。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春天的手工制作作品,让幼儿观察和欣赏。
2. 教师讲解春天的手工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动手制作。
3.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互相交流和欣赏。
第四章:春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听懂春天的故事,培养幼儿的听力能力。
2. 让幼儿学会分享和讲述故事,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故事内容。
2. 春天的故事角色。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春天的故事,让幼儿认真倾听。
2.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第五章:春天的户外活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体验春天的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1. 春天的户外活动项目。
2. 春天的户外活动规则。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春天的户外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幼儿园中班春天教案《报春二》

幼儿园中班春天教案《报春二》
幼儿园中班春天教案:报春二
教师:
活动目标:
1.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表现歌曲。
2.感受春天带来的美意。
活动准备:歌曲
活动过程:
1.练声:《小鸡的歌》
2.复习歌曲《报春》。
教师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幼儿跟着教师念歌词。
教师用钢琴伴奏,幼儿用噜哼唱。
教师范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三拍子的强弱变化,唱出歌曲明朗、优美的感觉。
3.鼓励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这句话?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让幼儿唱歌的同时,边唱边跳,表现歌曲。
推荐阅读:
幼儿园小班秋天教案《美丽的秋天》
幼儿园中班春天教案《报春一》
幼儿园春天健康教案《小动物去春游》
幼儿园小班秋天主题教案《五彩的秋天》
幼儿园小班秋天活动教案《秋天来了》(5篇)。
中班音乐报春教案

中班音乐报春教案篇一:音乐——报春音乐——报春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用优美、明朗的歌声演唱歌曲。
2、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学会唱准休止符。
3、感受圆舞曲的音乐风格,体验歌唱春天的快乐。
活动准备:布谷鸟图片一张,音乐《报春》。
活动过程:1、出示布谷鸟图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美丽的春天来到了。
你们听,爱唱歌的布谷鸟也来报春了。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让幼儿感受三拍子圆舞曲的旋律,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并理解歌曲内容。
(2)引导幼儿再次倾听歌曲,感受休止符。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听音乐,探索用多种身体动作表现三拍子,体现“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师:现在老师来唱歌曲,请小朋友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发出三拍子的声音。
记住第一拍是强的,后面两拍都是弱的,会唱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2)组织幼儿跟随琴声哼唱歌曲,教师用手势提示,帮助幼儿唱准休止符。
4、鼓励幼儿随乐大胆演唱,体验歌唱春天的乐趣。
篇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来了》教学内容:唱:《报春》《春天的小河》听:《杜鹃圆舞曲》《春晓》童声合唱童声齐唱动:我的创编《森林音乐会》认:认识re音作品分析:1、《杜鹃圆舞曲》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同名钢琴曲改编。
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全曲为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简短的引子和四个部分组成。
2、《春晓》(童声齐唱)这首由我国著名吟诵学家陈炳铮先生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春晓》赋谱吟诵的歌曲,富有古朴悠远、优美深情的意境。
歌曲为一段体,四四拍,描写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飞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
3、《春晓》(童声合唱)具有明快、流动、婉转的艺术特点,简洁上口,好唱好记,既有唐诗的韵味,又不失少年儿童歌曲的童真情趣,简约大气,优美动听。
歌曲为ABA′的三段体结构。
A段是简洁的起承转合的一段体;对比性的B段由A段为基础发展而成,是以衬词“啦”构成的二声部段落;再现的A′段,扩展了结尾句。
中班主题公开课报春教案

中班主题公开课报春教案
活动目标:
1.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表现歌曲。
2.体会春天增添的美意。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积极探索、辨认出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歌曲活动过程:
1. 练声:《小鸡的歌》
2. 复习歌曲《报春》。
教师存有节奏、存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幼儿跟着教师念歌词。
教师用钢琴伴奏,幼儿用"Ganjam"弹奏。
教师范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三拍子的强弱变化,唱出歌曲明朗、优美的感觉。
3. 引导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去整体表现。
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这句话?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让幼儿唱歌的同时,边唱边跳,表现歌曲。
大班音乐活动《报春》

大班音乐活动:《报春》
执教者:李丽金设计意图:
发展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用肢体拍3/4的节奏,从简单的一种用肢体拍节奏到几种肢体拍节奏方法,培养幼儿身体各部位的配合。
活动目标:
1 感受3/4拍歌曲的旋律及特点,能用连惯、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 感受、表达欢迎春天、热爱春天的情绪、情感
重点:能用肢体拍3/4的节奏。
难点:培养幼儿能从简单的一种用肢体拍节奏到几种肢体拍节奏方法。
活动准备:
布谷,布谷,在森林里叫,让我们唱吧,让我们跳吧,春天春天快要来啦!
布谷,布谷,不停的叫,来到田野,草地和树林,春天春天,你快来吧!这首歌曲两段的歌词。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听音乐入场。
(小跳步)
2、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3、复习歌曲《小白牙》。
4、学习歌曲《报春》。
(1)教师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去寻找春天,热爱春天。
(2)教师范唱前两段。
(3)教师领读歌词,按节奏领读歌词。
(4)分段教唱(三遍)。
(5)让幼儿比较歌词,记准歌词。
(6)教师弹奏,幼儿伴奏(拍手、按三拍子的强弱)。
(7)引导幼儿边听音乐伴奏并唱歌曲两遍。
5、教师小结。
《报春》公开课教案素材

《报春》公开课教案素材《报春》公开课教案素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歌唱,用灵巧、清晰的咬字吐字表示歌曲,并通过动作表示三拍子。
过程与方法:读、听、唱结合。
让学生在吟唱中体会春天的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春天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维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突破:三拍子的动作与节奏表示。
三、课时布置:3课时四、教学准备:口风琴课件第1课时教学内容:唱一唱《报春》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听歌曲《报春》,引出主题----春天。
2.课件出示“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自身家乡春天的景象。
3.聆听布谷鸟的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也叫它报春鸟。
4.除了布谷鸟的叫声,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5.引导学生知道燕子、青蛙等许多小动物也都是春天的使者,并让学生要维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二、歌曲学唱:1、聆听歌曲,感受旋律;2、跟琴唱歌谱,感受三拍子;3、读歌词,按节奏拍手;三、感受歌曲:1. 学生做律动。
2. 听声音,寻找春天。
(1)播放声音效果:青蛙齐鸣、流水淙淙、布谷鸟叫、小雨沙沙、蜜蜂嗡嗡等。
(2)引导学生考虑:A 这些声音,你在哪个季节里能听到?B 你喜欢春天吗?3.把春天领进课堂:(1)启发学生用各种方式表示春天到了。
模仿小鸟飞;学青蛙叫;扮演小呀破土而出;用人声表示春雨沙沙;诗歌朗诵“春眠不觉晓……”等。
(2)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音乐问答。
师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生唱: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声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歌声里……四、歌曲扮演唱,结束新课。
第2课时教学内容:唱一唱《嘀哩嘀哩》教学流程:一、“春之舞”进入春天。
1、学生欣赏《春晓》舞蹈进入。
2、提问: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春天)有人说春天像个大画家,只要它一来,树绿了,花红了,世界就变得五彩缤纷了,而我说呀,春天倒像个音乐家,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独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