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医学(tansfusion medicine)
输血绪论
![输血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b6156897c1cfad6185fa70c.png)
循证输血医学:按照循证医学“以当前最好的证据为基础”,对患者进 行个体化输血治疗。 (成分输血)
抗凝剂保养剂的应用
柠檬酸钠 ACD(柠檬酸-柠檬酸钠-葡萄糖)
三、输血医学的主要领域及发展趋势
(一)免疫血液学
免疫血液学是现代输血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广义的血型:血液各成分以 抗原为表现形式、由血型基因所
决定的遗传性状,是血液系统的一种 遗传多态性,不仅包 括 红细胞血型,还包括 血小板血型、 白细胞血型等。
Hale Waihona Puke (六)血液预警系统 血液预警系统(heamovigilance system)一词最早由法国学者于1992
年提出,用于描述监测输血不良反应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血液预警系统是由一系列通过共同认可的程序,来完成对临
床输血的指导与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追踪、鉴定与处理的 血液监控与管理系统,是安全输血中至关重要和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 目的:为了预防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再发生。
二、输血医学的发展史
1492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八世(Innocent Ⅷ)
1616年,英国医学 Harvey
心脏像一个泵,它的 收缩产生了脉搏,将 血液挤压到动脉,血 液再顺着血管流心脏。 血液由此在体内完成 了一次循环。
1665年,牛津大学科学家Lower
完成了 首例动物间输血试验;
1667年,法国科学家Denis 将羊
(三)临床输血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国际输血安全工作重点由血站转到医院,目前解决临床管理和输 血安全性问题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加强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1999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输血学检验名词解释精选全文完整版
![输血学检验名词解释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fd4f9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0.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输血学检验名解血型:一般指是指红细胞上的抗原结构。
广义的血型是血液成分遗传多态性,是人体各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组织细胞)和各种体液成分抗原性差异.血型系统:由若干个相应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或是单个基因座或多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所产生的一组抗原。
血型集合:若血型抗原在生化特性、血清学、遗传特性上有关系,但不符合血型系统的标准,则将其归类为血型集合。
ABO正定型:用抗—A及抗—B试剂与被检测细胞反应,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和(或)B抗原,称为~。
ABO反定型:用标准A细胞及B细胞与被检血清反应,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体(凝集素),称为~.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须做的红细胞系统的配合性试验,以确定受者或供者血液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和抗体成分,试验包括主侧和次侧配血。
主侧: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的反应,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供者红细胞抗体。
次侧:受血者红细胞和供血者血清的反应,检测供者血液中是否有针对患者红细胞的抗体. 自身对照:患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清反应,以排除自身抗体等干扰因素影响实验判读。
抗体效价测定(antibody titration):是测定血清中抗体浓度的半定量方法.对待检血浆或血清进行连续倍比稀释,以肉眼可见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来表示效价。
唾液定型:ABH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上,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很多其他体液当中,其中以唾液含量最多,这些血型物质都是是半抗原,并且是水溶性的。
凡是唾液中有血型物质的为分泌型,否则为非分泌型。
亚型:亚型是指虽属同一血型抗原,但抗原结构/性质或抗原表位数有一定差异的血型。
获得性B:指A型个体的红细胞和抗—B试剂出现弱凝集,但血清中有正常抗-B,该抗-B不与自身红细胞凝集.顺式AB:非常少见,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一种嵌合酶,它既能合成A抗原,又能合成B抗原.孟买血型:是一种没有H抗原的O型(缺乏1型和2型H、A、B抗原),因为首先在孟买发现而得名。
输血相关知识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输血相关知识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6870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4.png)
效地输血具有划时代的杰出贡献 , 因此
他获得了1930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 并赢
得“血型之父”的美称。
输血相关知识专业知识讲座
4
临床输血程序
急诊用血程序:
有输血指征→医生考虑→电话临时告知检验科 做好输血准备→及时填写输血申请单(一式两 份)→临床护士采集标本→标本、申请单送达 检验科→护士与检验科人员核对标本及申请单 验收→双方签字;
全血并不全
❖ 全血并不全,血液中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 的,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全血只要一离开人 体就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 温度和保存时间长短有关。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 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相似,其余成分浓度 低,有的已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 而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血液离开循环,发生 “保存损害”;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 很难保存,全血在4℃保存一天后,粒细胞即已 丧失功能;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 存,4±2℃保存对血小板有害,血小板在全血内 保存12小时丧失大部分活性,保存24小时丧失全 部活性;凝血因子Ⅷ和Ⅴ不稳定,保存1一3天活 性丧失50%,Ⅷ因子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 Ⅴ因子保存3—5天活输血相性关知也识专损业知识失讲座50%;比较稳定的18
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 血患者 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③陈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④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 要输血者
备注
主侧配 血试验
五: 冰冻红细胞
(FTRC)
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 护剂,在—80 ℃保存,保存 期10年,解冻后洗涤去除甘 油,加入100ml无菌生理盐水 或红细胞 添加剂或原血浆。
输血相关知识专业知识讲座
9
输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输血医学【血液科】
![输血医学【血液科】](https://img.taocdn.com/s3/m/5a245c2390c69ec3d5bb75c5.png)
ppt课件
28
输全血的几个误区
1.手术、外伤丢失多少全血,就应该补充多少全血. 明确回答:手术、外伤丢失全血,并不需要 等量补充全血 理由:急性失血的生理变化;补充的全血实 际不全,保存损害。
红细胞上的抗原 血型 血清中抗体
A B O AB RhD(+) RhD(-)
A B
抗-B 抗-A 抗-A、抗-B
A,B D -
ppt课件
- - 接受D(+)血产生抗-D
8
二、新生儿溶血病(HDN): 由于ABO血型系统或Rh血型系统不合所致。 1.ABO HDN 常见于“O”型母亲所生的A 或B型的婴儿 IgG ABO抗体的量 ABO HDN可以发生在第一胎 并非一定: 新生儿A(B)抗原的强弱、血型物质的含量、胎盘的屏障 作用及IgG的亚类不同有关
和血液稀释
ppt课件 16
二、输血的目的
1.扩充血容量(针对失血患者) 2.补充血成分(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白 蛋白……) 3.治疗某些疾病(治疗性单采)
ppt课件
17
三、输血适应症
1.急性出血 <总血容量10%(500ml) 不需要 <总血容量20% (500~800ml) 输入晶体、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
全血
<20%
>0.3
>100
代偿
晶体/胶体液
>20%
<0.3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失代偿
晶体/胶体液
+红细胞
大量
<70
濒临休克/休克
部分全血 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
ppt课件
20
2.急、慢性贫血 指征:当血红蛋白<正常的50% 红细胞的输注
寻觅输血医学发展史话
![寻觅输血医学发展史话](https://img.taocdn.com/s3/m/2d2e87d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1.png)
寻觅输血医学发展史话血液是生命之源。
—墨文寻觅输血医学发展史话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心血站么楠1628年,英国生理学家和医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04.01~1657.06.03,图1)发表的《心血运动论》为输血奠定了理论基础。
回顾整个输血医学历史,则是一部从野蛮到文明、从无知到认知、从狂热到理智和从巫医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然而,输血历史漫长而曲折。
从一开始异种间输血导致的无端死亡发展到今天建立起的一整套输血的完整体系,使我们了解到在科学研究道路上是无平坦道路可走的。
经过数百年来的发展,使输血由开始的一种治疗方法发展成为今天的一门科学-输血医学(transfusion medicine),涉及到多个基础和临床学科,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化学、免疫学、遗传学、血液学、传染病学和病毒学等多学科。
这里不仅需要睿智科学家的无私奉献,而且尚需要人们思想转变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发展。
图1 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血液功能的邪说(1)在古埃及和古罗马时代,人们认为血液有返老还童和增强健康之功效,提倡饮血和用血洗浴。
(2)1492年,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 III,1161.02.22~1216.07.16)因中风身体虚弱,陷入昏迷状态,医生建议输血。
由于使用的方法原始,未产生疗效而死亡。
2.无端的放血疗法(1)15世纪末期,放血疗法(bloodletting therapy)用于精神病和癫痫等病症的治疗。
(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09.05~1715.09.01)时期盛行放血疗法。
1667年6月,一名15岁男孩因高热被医生进行了20次治疗性放血疗法,后因体内严重缺血使病情加重。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表弟、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侄女、大诗人拜伦和美国国父华盛顿等皆因放血疗法致死。
输血医学_一个充满前途的学科
![输血医学_一个充满前途的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635cf6f652ea551811a6873e.png)
输血医学_一个充满前途的学科河北省血液中心(0*****)组织供稿输血医学:一个充满前途的学科JeffreyMcCuIIough血站和我国的血液供应系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运作上发生了变化。
同时,输血医学正在高速向前发展,这预示着一个激动人心的、与众不同的未来。
当输血医学专采集量。
使用这一方法,可以获得超大剂量(15X1011)的血小板。
如果输注的时间间隔可以充分延长、这就可能引起血小板输注策略发生基础性变化,献血者暴露的次数减少。
不幸的是,由于业人士致力解决制度中的纰漏、资金上的限制、市场的竞争以及改变公众对于供血系统的认识的时候,我们期待输血医学拥有更多新的、令人振奋的机遇。
输血科学造血生长因子红细胞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长素(EPO)作为第一个被确认的造血生长因子,已经开始对缺乏EPO制造功能的贫血患者进行一般性处理。
主要的接受人群是慢性肾病患者,使用EPO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输血、提高生命质量。
同时也在就EPO对其他形式慢性贫血病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癌症、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肠道疾病。
刺激患者自身红细胞的产生、消除献血的必要,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进步,它每年能够减少使用25万单位的红细胞。
EPO还被用来刺激择期手术患者的红细胞生成,从而提高自体献血。
这种策略可能有一些价值,但价值有限。
EPO现在应用广泛,这就很容易使人忘记这种生长因子代表多么巨大的进步,以及它对一些患者的生命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髓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被用来在骨髓移植时骨髓抑制化疗或者骨髓剔除的时缩短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的时间。
它还可以减少治疗所产生的并发症,并把这种治疗方法推广到更多的患者中去。
另外,G-CSF现在还可以用来提高患者和普通献血者外周血祖细胞(PBPCS)水平。
这就导致可以利用机采手段从患者和普通献血者采集PBPCS,现在PBPCS的使用情况已经超过了骨髓。
目前大多数造血前体细胞(HPC)移植项目都把患者自体当成血液与骨髓移植的来源。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重点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49347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b.png)
名词解释1. 输血医学:是由多学科交叉发展起来(de)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进行研究、开发、应用,从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和有效(de)一门学科.2. 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免疫应答产物能够发生特异性结合.3. 完全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够直接凝集红细胞(de)抗体,又称为盐水抗体,其性质都是为IgM类抗体.4. 不完全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在盐水介质中未表现出可见(de)凝集反应称为不完全抗体.5.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人类血小板抗原):通常将血小板表面由血小板特有(de)抗原决定簇组成,表现出血小板独特(de)遗传多态性,并且不存在于其他细胞和组织上(de)抗原称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6.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失调,机体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相关抗原(de)抗体,从而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7. 血液辐照技术:针对TA~GVHD采用(de)技术,有效灭杀具有免疫活性(de)淋巴细胞.8. 滤器去除术:在保证血液(de)制剂质量前提下,,对血液制剂中供着白细胞进行有效(de)除清处理.9. 成分输血:是把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成分用物理或化学(de)方法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低容量(de)制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de)原则输用,来达到治疗患者(de)目(de).10. 全血:是指将人体一定量(de)血液采集入含有抗凝保存液(de)血袋中,不作任何加工(de)一种血液制剂.11. 红细胞输注: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类型红细胞制剂进行输血治疗,其主要目(de)是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组织供氧.12. 血液保护:是指通过减少血液丢失、应用血液保护药物和人工血液等方法,降低同种异体输血需求及其风险,保护血液资源.13.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胎血型不合所致(de)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14. 输血不良反应:只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0%.15.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1℃,并以发热、寒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感染、严重过敏等引起发热(de)一类输血反应.,FNHTR是最常见(de)输血不良反应.16.患者血液管理(PBM):是基于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以患者为中心,采用多学科(de)技术和方法,以达到减少或避免输异体血、改善患者预后、获得最佳病情转归(de)目(de).输血大题1.患者血液管理(de)基本理念包括一.促进造血,纠正贫血,提高患者对失血(de)耐受力二.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丢失三.优先考虑自体输血和血液替代治疗2.影响凝集反应(de)主要因素温度、离子强度、PH值、孵育时间、抗原抗体(de)比例、红细胞间距离.3. ABO血型鉴定时需要进行反定型,其意义在于一. 能够复检正定型结果(de)准确性,纠正漏检、误报二.可以发现亚型,能够排除获得性抗原和冷凝集现象对红细胞正定型(de)干扰三.可以发现一些ABO亚型中(de)意外抗体4.ABO正反定型不符(de)处理原则一.ABO血型鉴定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应首先重复试验,排除人为差错.二.如果重复试验仍然正反定型不符,则继续下列操作:⑴重新采集血液标本,避免标本采集错误或污染引起(de)差错,⑵询问受检者(de)诊断、既往病史、输血史、骨髓移植史及用药史等.⑶应用新开启(de)生理盐水洗涤标本红细胞或试剂红细胞后进行试验.⑷应用抗-A,B、抗-A1或抗-H标准血清检测红细胞.⑸根据筛选红细胞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有同种抗体或冷自身抗体干扰.6.血小板输注无效(de)相关知识可通过校正血小板上升数(CCI)或血小板输注回收率(PPR)判定输注后1小时CCI<7500,24小时CCI<4500,说明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后24小时回收率<20%为输注无效.免疫因素:反复输注血小板或有妊娠史(de)妇女,患者血清中可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非免疫因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热、感染、脓毒血症,严重出血、脾大等.7. 目前为了避免PTR、PTR(de)发生,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可以采取如下(de)预防措施一. 提倡大型(de)血液中心建HLA,HPA已知型供者资料库,充分为患者提配合型(de)单采血小板.二. 配合型血小板输注三.HLA同种异型免疫反应(de)预防四. 有条件时也可通过血浆置换、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等措施避免血小板输血反应(de)发生8. 血液病理性成分主要有三类一,造血系统异常增殖产生(de)过量或功能异常(de)血细胞二.体内外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de)含量或功能异常(de)血浆成分三.内、外源性毒素物质9. 病理性血液成分去除治疗(de)原则一,血液中含有能被TBCE去除(de)明确(de)病理性成分二.病理性成分能充分去除,并能有效地消除或减轻对靶组织(de)致病作用三. 病理性成分所致(de)病症能得到治疗,或经过一段时间或药物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四.能恢复受累器官(de)功能10.患者出现GVHD(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有三个先决条件:一.受体与供体之间组织相容性不同二.移植物中存在免疫活性细胞三.宿主无法清除这些免疫活性细胞11. 悬浮红细胞(de)适应症一.外伤或手术引起(de)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二.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三.血容量正常(de)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四.儿童(de)慢性贫血等11.浓缩红细胞用于心肝肾功能不全(de)患者叫全血安全和减轻患者(de)代谢负担12. 少白细胞红细胞主要用于一. 需要反复输血(de)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患者二. 准备做器官移植(de)患者三. 由于反复输血,也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de)发热反应(de)患者13.辐照红细胞主要是用于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de)患者输血,新生儿换血、宫内输血,选择近亲供者血液输血等.14.年轻红细胞大多为网织红细胞,它主要用于需要长期反复输血(de)患者,使输血间隔延长,减少输血次数.13.洗涤红细胞主要用于①输人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de)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de)患者等.14.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中血小板抗体检测原理将血小板固相包被在微孔中,再与患者血清孵育洗涤后加人抗人IgG多抗和人IgG 致敏(de)指示红细胞,静置或离心,肉眼判读结果.如果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体,那么红细胞将在微孔底形成单层,判为阳性;否则指示红细胞将在微孔中央形成紧密(de)细胞扣,判为阴性.15.血小板输注适应症一.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可显着降低血小板计数低下患者出现(de)概率和程度,特别是减少内出血和内脏大出血(de)危险性,降低死亡率,具有显着(de)临床疗效.各种慢性血小板生成不良性疾病者须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二.治疗型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生成减少引起(de)出血.16.血小板输注禁忌症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为血小板输注(de)禁忌症.17.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de)禁忌症一. 对于曾经输血发生血浆蛋白过敏患者,应避免输注血浆,二.对血容量正常(de)年老体弱患者,重症婴幼儿,严重贫血或心功能不全(de)患者,应有易发生循环超负荷(de)危险,应慎用血浆.18.粒细胞输注(de)适应症一. 中性粒细胞数量绝对值低于×10(de)9次方/L二.有明确(de)细菌感染三.经强有力(de)(de)抗生素治疗48小时无效四.骨髓造血功能短期内不能恢复19.大量输血需要包括(de)情况一.以24小时为周期计算,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以上二. 三小时内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50%以上,三. 一小时内输入多于4单位红细胞制剂,四.失血速度>150ml/min五.失血(kgmin)达20分钟以上注:大量输血(de)死亡三联征包括:酸中毒、低体温和凝血紊乱.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表现轻重缓急决定因素一.抗原免疫性(de)强弱二.个体(de)免疫反应三.胎儿(de)代偿能力和产前(de)干预措施等因素21.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目(de)和血液制剂(de)选择目(de):置换出血液中具有已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预防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血液制剂选择:ABO血型不合溶血症应选用o型悬浮红细胞与AB型血浆混合后(de)血液.Rhd血型不合溶血病应选用ABO血型同型,RhD抗原阴性全血.22. 新生儿溶血病预防措施出生前:提前分娩,血浆置换,宫内输血,药物,终止妊娠出生后:应肌注IgG抗RhD血清剂以避免被致敏23.新生儿溶血实验室与辅助检查1.常规检查①外周血常规检查②血胆红素测定③羊水胆红素含量测定2.血型血清学检查①血型②抗体效价③抗人球蛋白试验④血清学游离抗体试验⑤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24. 新生儿溶血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①肾上腺皮质激素②酶诱导剂2.光疗3.血液治疗①血液制品与血液制剂输注②换血疗法25. 细菌性输血反应(de)病因和发病机制血液(de)采集,成分血制备,保存及输注等环节都可能发生细菌(de)感染一. 献血者献血时可能存在菌血症,二. 采血时献血员局部皮肤细菌可能进入血袋三. 输血器材存在细菌污染等26. 细菌性输血反应(de)预防一.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de)合格(de)一次性采血输血器材产品二. 采血、成分血制备、贮存、运输及输入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三. 可疑细菌污染(de)血制品不得发出,不能输注四. 存在感染病灶(de)献血元应暂缓献血五.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必要时及时终止输血27.溶血性输血反应预防预防HTR发生(de)关键在于严格而准确地进行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包括ABO 正反定型、RhD定型、意外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建立严格(de)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培训,避免在血样采集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发血、输血过程中因疏忽而发生差错.28.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预防1.避免不必要输血.2.需要输血时尽可能选择少血浆成分或不含血浆成分(de)血液制品,最好选择无输血史(de)男性作为献血者.3.妊娠3次以上女性不宜献血.4.改良血液制品(de)制作工艺,减少有潜在致TRALI(de)血液制品中血浆含量,不再使用有潜在致重症TRALI(de)献血员血液制品.5.若抗体来自受血者,输血时应进行白细胞过滤.6.在条件允许时也可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29. 输血传播疾病(de)预防和控制一. 严格筛选献血者二. 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de)筛选检测三. 加强采血和血液制品制备(de)无菌技术操作四. 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五. 合理用血,大量提倡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30.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de)预防FNHTR发生率导输人白细胞(de)数量有关.目前普遍认为:白细胞含量小于5x10∧6时,即能有效预防FNHTR发生.因此,预防FNHTR(de)方法之一就是输注去除白胞(de)血液制品.①粒细胞制品不能用白细胞滤器过滤,输注前常规给予解热药②对于易患FNHTR受血者,在输血前应用抗致热原性药物,如对乙选氨基酚(醋氨酚)或阿司匹林有效减轻发热反应(de)程度③既往无FNHTR病史,不必输血前用药.。
成分输血的应用
![成分输血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98aa4a14791711cc7917e3.png)
• 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 血小板计数10~50×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 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ITP?) •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
血浆
成分制品种类
有形 成分 制品
RBC制品: 浓缩RBC 洗涤RBC 辐照RBC
WBC制品:浓缩WBC PLT制品:机采PLT
添加剂RBC 少白细胞RBC 年轻RBC
浓缩PLT
成分输血
HSC:造血干细胞
特殊的有形 成分制品
RBC:超氧化物歧化酶 WBC:干扰素 LT 洗涤过的浓缩PLT 少WBC的浓缩PLT 辐照过的浓缩PLT
输注红细胞治疗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2.3 输血剂量和速度
儿童:● 每次每公斤体重输注浓缩红细胞制品 4ml或全血6ml可提升Hb 10g/L
●儿童输血量通常为每次每公斤体重10ml ● 输入速度为每分钟0.5~1.5ml
(新生儿及婴幼儿应更慢)
四、常用成分血制品及其临床应用
输注红细胞治疗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2.4 输血剂量和速度
什么是成分输血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血液中有效成分分
离出来,制备成高浓度、高纯度的血液制品进行输 注,称为成分输血(blood component therapy)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cf898c2ba8114431b90dd8b2.png)
输血医学【前言】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治疗手段,已有近百年历史。
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输血已由一种治疗手段逐渐发展成为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是多学科的发展和交叉,它涉及了免疫学、遗传学、血液学、传染病学、移植生物学、病毒以及生物工程学等有关学科,它主要是研究如何获得合格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有效地给患者输注,防止输血传播性疾病及输血反应。
输血发展史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这一伟大的发现是输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为安全输血提供了科学依据。
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了Rh血型,在以后几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红细胞血型被发现,国际输血协会红细胞抗原命名专业组在1995年已确认有23个血型系统,100多个血型抗原。
2.1914年比利时人Hustin发现枸橼酸钠有抗凝作用,这一发现为血液能在体外保存找到了理论基础。
1918年Robertson提出葡萄糖—枸橼酸钠配方用于血液采集和保存,由于有了血液体外保存技术,1918年出现战地血库,1937年世界第一个血库在美国芝加哥成立。
3.20世纪50年代开始提出成份输血。
到70年代,临床输血进入成份输血时代,成份输血已成为输血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4.血液病毒的检测。
在20世纪60年代,输血传播性疾病被认识。
从60年代末开始至今,采供血机构相继进行了HBVAg检测、抗-HIV抗体检测、抗-HCV抗体检测。
这些检测项目的开展,减少了输血传播性疾病的危险,提高了输血安全性。
5.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输血传播性疾病的危害后,自身输血发展起来。
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向输血领域渗透,使我国输血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我国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各地采供血机构大力加强血源管理、血液制备和输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保证血液的安全。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中英文.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中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91ebeae45c3b3566ec8b9b.png)
Standard Terminology for Blood Transfusion Medicine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A Antigen A抗原Acid Citrate Dextrose B Solution ACD-B液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ute Phase Protein 急性期蛋白质 Adjusted Agreement 调整一致性Adult T-Cell Leukemia,Atl 成人T细胞白血病Adverse Donation Reactions 献血反应Aged Serum 久置的血浆Agglutination 凝集Agreement On Blood Transfusion 输血协议书AIHA 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Air Embolism 空气栓塞Air Purification 空气净化Air Shower 风淋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bumin 人血浆白蛋白Allel 等位基因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llo-Bmt 异基因骨髓移植Anaphylactic Reaction 过敏反应Antecubital Area 肘前区域Anti-A 抗AAnti-A Typing Reagent 抗A定型试剂Anti-A、B Typing Reagent 抗A、B定型试剂Anti-B 抗BAnti-B Typing Reagent 抗B定型试剂Antibodies To Hepatitis B Core,Anti-Hbc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bodies To Hepatitis C Virus,Anti-Hcv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bodies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nti-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body Identification Test 抗体鉴定测试Anticoagulant 抗凝剂Antigen Receptor 抗原受体Anti-Human Globulin 抗人球蛋白Anti-IgG 抗-IgGApheresis 单采Aseptic Procedure 无菌操作Aseptic technique 无菌技术Autologous 自体的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自身输血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 自身骨髓移植B Antigen B抗原Babesiasis,Babesiosis 巴贝虫病Bacteria Transfusion Reaction 细菌性输血反应Bar Code For Blood Transfusion 输血条码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 嗜碱性粒细胞Blood 血液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 Record 血站记录Blood Bag 血袋Blood Center 血液中心Blood Collecting Bag 采血袋Blood Collection 采血Blood Component Donor 成分献血者Blood Components 成分血Blood Delivery 送血Blood Density 血液密度Blood Donation 献血Blood Donation Room 献血点Blood Donor 献血者Blood For Clinical Use 临床用血Blood Group 血型Blood Group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s 血型血清学检查Blood Inspection Prior To Acceptance 血液入库验收Blood Inspection Prior To Issue 血液出库核对Blood Inventory Control 血液库存调控Blood Irradiation 血液照射Blood Order 血液预约Blood Programme 血液规划Blood Quality 血液质量Blood Recipient 受血者Blood Record Inquiry 血液记录查询Blood Refused To Acceptance 拒收血液Blood Resources 血源Blood Safety 血液安全性Blood Sample Label 血样标签Blood Station 血站Bloo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血液温度监控Blood Transfusion 输血Blood Transfusion Administration 输血管理Blood transfusion recipients 受血者Blood Transportation 血液运输Blood Unit 血液单位Blood Validity 血液有效性Bombay Phenotype 孟买型Bone Marrow Recipient 骨髓受者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 骨髓移植Buffer Coat 白膜层Capillary Method For Hematocrit Assay 毛细管比积法Card For Blood Donation 献血卡Caution 警示说明Cell Grouping 细胞定型Cell-Suspending Medium 细胞悬浮介质Cellular Fraction 细胞层Central Blood Bank 中心血库Central Blood Station 中心血站Centrifugation 离心Certificate For Volunteer Blood Donation 无偿献血证Circulation Overload 循环超负荷Cis-Ab Group 顺式AB型Citrate Phosphate 2 Dextrose Adenine Solution CP2D-A液Citrate Phosphate 2 Dextrose Solution CP2D液Citrate Phosphate Dextrose Adenine Solution CPD-A液Citrate Phosphate Dextrose Solution CPD液Citrate Poisoning 橼酸盐中毒Class Ⅰ Genes HLA-Ⅰ类基因Class Ⅱ Genes HLA-Ⅱ类基因Class Ⅲ Genes HLA-Ⅲ类基因Clean Areas 洁净区Clinical Surveilla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输血监护Cold-Reactive Agglutination 冷凝集反应Collection Of Stem Cells 干细胞采集Compatibility Testing 相容性试验Component Transfusion 成分输血Confirmatory Test 确证试验Convulsions 惊厥Copper Sulfate Method 硫酸铜法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克-雅病Criteria For Blood Donation 献血标准Cross Lymphocytotoxicity Tests 交叉淋巴细胞毒试验Cross Matching 交叉配血Cross Matching For Newborn 新生儿配血Cross-Match Test 交叉配血试验Crude Agreement 粗一致性Cryoprecipitate 冷沉淀Cryoprecipitated Antihemophilic Factor(Ahf 抗血友病因子冷沉淀Cut Off Value 界限值D Antigen D抗原Decant 缓慢倒出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延迟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医院输血科Detection 检测Direct Agglutination 直接凝集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DAT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sinfection 消毒Disinfection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 紫外线辐射消毒Dry Button 干扣Dominant Inheritance 显性遗传Donor Checking 确认献血者Eluates 洗出液Enmeshed 残留沉积Ensure Confidentiality For Record 记录保密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酶连免疫法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 嗜酸性粒细胞Error 误差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 红细胞Exchange Transfusion 换血Expected Antibody 预期抗体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EQA 室间质量评价Extravascular Hemolysis 血管外溶血False Negative 假阴性False Positive 假阳性Family History Of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克-雅病家族病史Febrile Transfusion Reaction 发热输血反应Fibrinogen 纤维蛋白原First Testing 初检Forward Typing 正定型Fresh Frozen Plasma,FFP 新鲜冰冻血浆Frozen Plasma,FP 冰冻血浆Frozen Red Blood Cells 冰冻红细胞G6Pd 葡糖六磷酸脱氢酶Gene 基因Gene Frequency 基因频率Genetic Polymorphism 遗传多态性Ghost 血影血站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Blood TransfusionServiceGoods Flow 物流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nulocytes 粒细胞Grass-Roots/Basic-Level Blood Station 基层血站Gross Hemolysis 大致溶血状况Group A A型Group A Reagent Red Cells A型试剂红细胞Group Ab AB型Group B B型Group B Reagent Red Cells B型试剂红细胞Group O O型H Antigen H抗原Hematoma 血肿Hematopoietic Reconstitution 造血重建Hematopoietic Stem Cell 造血干细胞Hemoglobin,HB 血红蛋白 Hemoglobinometry 血红蛋白测定法Hemoglobinuria 血红蛋白尿Hemolysis 溶血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溶血病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istory Of Viral Hepatitis 病毒性肝炎史HLA Class Ⅰ Antigens HLA-Ⅰ类抗原HLA Class Ⅱ Antigens HLA-Ⅱ类抗原HLA Typing Antisera HLA分型试剂HLA -Abclocus Antigens 人类白细胞A、B、C座位抗原HLA -D Locus Antigens 人类白细胞D座位抗原HLA -Dq Locus Antigens 人类白细胞DQ座位抗原HLA -Dr Locus Antigens 人类白细胞DR座位抗原Hom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同基因骨髓移植Human Leukocyte Antigens,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Hyperammonemia 高血氨症Hyperkalimia 高血钾症Identification 鉴定Identification Of Blood 核对血液IgG-sensitized IgG-致敏的Immediate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Immediate-spin phase 即旋测试阶段Immunoiogical Transfusion Complications 免疫性输血并发症Incompatibility 不相容性Incubation 孵育Indeterminate 可疑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间接抗球蛋白测试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LAT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nfectious Agents Screening 传染病筛选Infectious Markers 传染病标志物Informed Consent For Apheresis 单采协议书Inheritance 遗传Instruction 使用说明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室内质控Intravascular Hemolysisi 血管内溶血Iodine Tincture 碘酊Irradiated Red Blood Cells 照射红细胞Irregular Antibody 不规则抗体Iso-Osmotic Concentration 等渗浓度Isotonic Saline 等渗盐水Kappa Clinical diagnosis Consistency 诊断一致性Kappa系数Label Color As Blood Group Marker 血型标志色Label Of Blood Collection Bag 血袋标签Label Of Blood Collection Date 采血日期标签Label Of Blood Components 成分血标签Label Of Blood Group 血型标签Label Of Expiration Date 失效期标签Label Of Unit Identification 原血标签Landsteiner′S Rule 兰斯坦纳法则Law Of Blood Donation 献血法Leukocyte Filtrated 滤除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 白细胞Leukocyte-Reduced Red Blood Cells 少白细胞红细胞Liquid Nitrogen Pool 液氮贮槽Locus 基因座位Low-Ionic-Strength 低离子强度Lymphocyte 淋巴细胞Major Cross Matching 主侧配血Malaria 疟疾Management Of Blood Resources 血源管理Marrow Donor Programme Registry 骨髓库Massive Transfusion 大量输血Matrix 基质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edical History Questionaire 健康状况征询表Microlymphocytoxicity Test, LCT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Microtubes Gel Test, MGT 微柱凝胶试验Minor Cross Matching 次侧配血Mix well 充分混合Mixed Lymphocyte Culture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onocyte 单核细胞Multiple Myeloma 多发性骨髓瘤Natural Antibody 天然抗体Negative 阴性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 中性粒细胞Nonconsanguinity 非血缘关系Nonimmunologic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Nonimmunological Transfusion Complications 非免疫性输血并发症Optical Density O.D 光密度Optimal Conditions Variance,OCV 最佳条件变异Packed RBC 红血球浓厚液Paid Donor 有偿献血者Panel Cells 谱细胞Para-Bombay Phenotypes 类孟买型Parenteral Drugs 非肠道用药Paternity Probability 亲子关系概率Paternity Test 亲子鉴定Pedestrian Flow 人流Period Of Blood Validity 血液有效期Peri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Collection 术中回收血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 外周血干细胞Pheresis Granulocytes 单采粒细胞Pheresis Plasma 单采血浆Pheresis Platelets 单采血小板Phlebitis 静脉炎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磷酸盐缓冲液Pipettes 移液管Plasma 血浆Plasma Center 血浆站Plasma Exchange 血浆置换Plasma Frozen Within 24 Hours Or Collection 2 4小时内冰冻血浆Platelet 血小板Platelet Concentrate 浓缩血小板Platelet Incubators 血小板保存箱Pllyribosome 多核糖体PNH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聚合酶链反应Pooled Red Blood Cells 谱红细胞Positive 阳性Postphlebotomy Adverse Reaction 晕针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 输血后肝炎Post-Transfusion Purpura,PTP 输血后紫癜Potentiator 增效剂Precipitate 沉淀物/使沉淀Predictive Value 预示值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Collection 前采血Preproalbumin 前白蛋白原Preservatives 保存液Pretransfusion Blood Warming 血液预温Proalbumis 白蛋白原Pseudo-Agglutination 假凝集Pyrogen Reaction 热原反应Pyrogen-Free 无热原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Serum 质控血清Quality Management 质量管理Quality Policy 质量方针Rapid Freezer 速冻冰箱Rapid Plasma Regain Assay,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eactivity 活性Reagent 试剂Recessive Inheritance 隐性遗传Recipient Blood Sample 受血者血样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 重组免疫印迹法Record-Keeping Systerm 记录保管系统Red Blood Cell Button 红细胞扣Red Blood Cells 红细胞Red Cell Surface Antigen 红细胞表面抗原Red Cells Blood Group System 红细胞血型系统Red Cells Concentrate 浓缩红细胞Red Cells Suspension 悬浮红细胞贮血冷藏箱Refrigerator Used For Stored Blood And BloodComponentRegistration For Stored Blood 库存血液登记Regular Interval 定期间隔Regulation For Blood Donation 献血法规Rejuvenated Red Blood Cells 复壮红细胞Reliability 可靠性Repeat Testing 重验Resuspension 重悬Retesting 复检Reticulocyte 网织红细胞Reverse Typing 反定型Rh Antigen Rh抗原Rh Blood Group System Rh血型系统Rh D Negative Rh D阴性Rh D Positive Rh D阳性Rh D Typing Rh D血型鉴定Rh Haplotype Rh单型Rh Phenotype Rh表型Risk Behavior 风险行为Roulearx Formation 缗钱状凝集Routine Condition Variance,RCV 常规条件变异Screening 筛选Sensitivity 灵敏度Separation Using A Sterile Closed System 全密封分离Serum 血清Serum Typing 血清定型Sodium Azide 叠氮钠Special Label 特殊标签Specificity 特异性Specimen 测试样本血站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tandard Terminology For Blood Transfusion Medicine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Stem Cell-Mobilizing Agent 干细胞动员剂Stem Cells 干细胞Stem Cells Viability Rate 干细胞存活率Sterile Disposable Syringe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Sterility 无菌Sterilization Storage Freezer Subgroups Of A Subgroups Of B Supernatant Surrogate Testing Suspension Syphilis Syphilis Plasma Regain Syphilis Spirillum Antibody Hemoagglutination Assay Test Mixture The Care Of Blood Donors Therapeutic Apheresis Therapeutic Cytopheresis Therapeutic Plasmapheresis Titer Transfer Bag Transfusion Medicine Transfusion Request Form 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s Transplantation Match Trypanosomiasis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 灭菌贮存冰箱 A 亚型 B 亚型久置的血浆替代物检测悬液梅毒梅毒血浆反应素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测试混合物献血护理治疗性成分单采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治疗性血浆单采滴定量转移袋输血医学输血申请单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传播性疾病移植配型南美洲锥虫病脐带血干细胞Unbound Protein Unexpected Antibodies Unexpected Antibody Screening For Blood Recipient Unexpected Blood Group Antibodies Urgent Requirement For Blood Validity Volunteer Donors Of Blood Washed Rbc Washed Red Blood Cells Washing Waterbath WBC Concentrate Weak D Recipient Weak D Type Weak D Type Blood Donor Western Blot Whole Blood Whole Blood For Component Preparation Window Period Worker Cleaning Youden’s Index 人血浆白蛋白意外抗体受血者抗体筛选血型意外抗体紧急用血真实性,可靠性,有效性无偿献血者嗜碱性粒细胞洗涤红细胞洗涤水浴箱白细胞浓缩液弱 D 型受血者弱D型弱 D 型献血者蛋白印迹法全血成分用全血窗口期人员净化约登指数。
输血术语
![输血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fe7ad62958fb770bf78a5544.png)
6.7输血科1.定义输血医学(transfusion medicine) :研究与临床输血治疗相关课题的医学科中的一门独立学科。
输血(blood transfusion):根据病情的实际需要,患者安全有效地输入血液的过程。
输血管理(blood transfusion administration) :对临床用血的申请、供给和临床输血规范的管理和监督。
临床用血(blood for clinical use) :临床治疗用全血、成分血和血液衍生物的总称。
医院输血科(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 医院内负责储血、配血和实施输血诊断与治疗的科室。
2.质量管理术语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 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室内质控(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实验室为控制检验数据的精确度所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活动。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 :由权威机构认可的单位或实验室,对全国或本行业实验室的检验质量进行的检测和评定。
3.成分血制备术语红细胞(red blood cells):血液中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运氧功能、呈红色扁盘状的细胞。
血小板(platelets) :血液中形态比其他血细胞小而不规则、参与凝血机制的有形成分。
血浆(plasma) :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它携带细胞和其他物质如蛋白、凝血因子和化合物。
成分血(blood components) :从血液中分离制备的各种血液成分制品的总称。
浓缩红细胞( red cells concentrate) :移去大部分血浆,红细胞压积大于0.65的红细胞成分。
输 血
![输 血](https://img.taocdn.com/s3/m/07578af57c1cfad6195fa7c7.png)
四、循环超负荷
• • • • 常见于心功能低下 老年 幼儿 低蛋白血症病人 输血速度过快、 输血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急性心衰和肺 水肿。 水肿。
临床表现
• 急性心衰和肺水肿。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 急性心衰和肺水肿。 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 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 沫痰。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 沫痰。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 闻大量湿性罗音及出现奔马律 。 闻大量湿性罗音及出现奔马律 • 胸片可见肺水肿表现。 胸片可见肺水肿表现。
预 防
• 严格无菌制度 按无菌要求采血、输血和储 按无菌要求采血、 存 • 血液定期按规定检查
六、疾 病 传 播
• • • • • • • • • 肝炎 艾滋病(AIDS)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型 梅毒 疟疾 巨细胞病毒感染 黑热病 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
预 防
• • • • • 检查献血源 杜绝传染病人及可疑者献血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鼓励自体输血 严格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正常人体血容量
• • • • 男 性 65~70 ml/kg 女 性 60~65 ml/kg 新 生 儿 80~85 ml/kg 血容量的变化 =(失血后Hct-原Hct)/原 Hct×体重(g)×7%
1.大量失血(急性失血) 1.大量失血 急性失血) 大量失血(
出血量/失血量 出血量 失血量 • <10% 晶+胶 胶 • <20% 晶+胶+CRBC 胶 • >30% 晶+胶+1/2CRBC+1/2全血 胶 全血 • >50% 晶+胶+全血 白蛋白 血小板 全血+白蛋白 胶 全血 白蛋白+血小板
四、注 意 事 项
输血 Tramsfusion
![输血 Tramsfusion](https://img.taocdn.com/s3/m/9bf7bd5bbe23482fb4da4c35.png)
• 大量输血应注意事项; • 1. 低体温low temperature • 2. 电解质酸碱紊乱disorder of electrolyte • 3. 枸橼酸中毒citric acid poisoning • 4. 2,3-DPG 变化change of 2,3-DPG • 5. 凝血功能变化change of coagulation
输血 Transfusion
重点:输血适应症 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自学:自体输血,血液成分制品及血浆增量剂
输血发展史:
1.血液循环的认识blood circulation 2.动物血输给人animal to people transfusion 3.人血输给人 people to people transfusion 4.血型发现blood type 5.抗凝anticoagulation.消毒sterilization. 6.成分输血component transfusion 7.自体输血autologous 8.生物血.人造血
八、其它反应
•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influence of lung (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TRALI)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TA-GVHD) • 免疫抑制immunity restrain
蛙跳式采血法
采血时间 第1天 第8天 8 第15天 第22天 第29天 采血序号 1 2 4 6 8 1 2 3 4 3 5 7 9 输还血序号 再采血序号
(采血序号+再采序号)-输还血序号=预存血序号(5、6、7、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犬猫输血医学(Canine and Feline Transfusion Medicine)高得仪(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凌凤俊(北京观赏动物医院)输血是补充动物血液或某一成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挽救生命疗法。
犬每公斤体重有80~90ml血液,猫每公斤体重有65~75ml血液,当撞伤或手术发生急性失血达全血量1/5时,可出现血压降低,心跳加快。
当失血达1/3时,将危机生命,此时及时输血是挽救生命的最有效方法。
输血不仅能补充血容量,而且增多的红细胞能增加携氧量,改善心肌和脑的机能。
输入的血制品包括全血、浓缩红细胞、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物(Cryoprecipitate)、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等。
输血的目的是供给患病动物,因患病引发的全血或血液某成分的减少。
输血也象其他疗法一样,也有其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因此,为了获得好的输血效果,临床动物医生应很好地了解供血动物、无菌采血、血液贮存、以及输血前对动物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等技术。
一、血源和供血动物1.血源在发达国家有商业性动物血液库或中心,不过不少动物医生喜欢自己养1~2只的供血动物,或者使用他人专为供血饲养的动物,或者动物饲养主人自愿建立起来的供血体系,相互供血。
另外,还有动物自体供血,就是在动物手术前2~3周采自体血液,供手术中或手术后输血应用。
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腹腔内的新鲜血液,也可自体急用。
自体输血后,一般不会引起输血反应。
但是,自体的污染血流或恶性肿瘤的血液,不能应用。
2.供应动物理想的供血动物,应该是成年、健康无病、营养良好、不肥胖、未曾输过血、按时注射疫苗和预防心丝虫感染,红细胞比容(犬>40%,猫>35%)和血红蛋白(犬>130g/L,猫>110g/L)正常、不贫血、凝血因子正常、无传染病。
另外还应知道血型。
①供血犬:供血犬应温顺,颈部瘦易采血,如格力猎犬。
个体要大,体重27kg以上,这样的犬每隔2~3周可采血400ml,采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20%,这样可连续采血2年以上。
供血犬应无犬布氏杆菌病、犬心丝虫病、犬埃立体病、犬巴尔通氏体病、莱姆病、克氏锥虫病、巴贝斯虫病和(冯)维勒布兰德氏病(遗传性假血友病)。
②供血猫:较好的供血猫也应温顺,长颈易采血,体重4kg以上,每隔2~3周,可采血10~20ml/kg体重。
供血猫应无猫白血病、猫免疫缺陷病、猫传染性腹膜炎、巴尔通氏体病、弓形虫病和无体内外寄生虫病,因为有的寄生虫是疾病的传递媒介。
二、采血和血液保存1.血液抗凝剂和保存剂血液抗凝剂就是防止血液凝固之剂,以便有利于输血。
肝素和3.8%枸橼酸钠能抗凝血(表1),但无保存功能,采抗凝血后,需在8h内完成输血。
一般不提倡用肝素做抗凝剂,因为它抗凝时间短,对红细胞也无营养作用。
商品性动物血液库常用的抗凝和保存剂,即含有枸橼酸盐抗凝,又能为贮存的红细胞提供营养和起稳定红细胞作用。
枸橼酸盐葡萄糖(ACD)溶液是最早用于血液的抗凝保存剂,此溶液分A和B两种,ACD-B用于犬血液,在0~6℃能抗凝和保存21d,用于猫血液为30d(表1)。
表1. 血液抗凝剂和保存剂犬血液名称抗凝和全血比例在0~6℃贮存时间①抗凝剂肝素625U/50ml 采血后立即输血3.8%枸橼酸钠1ml/9ml血液采血后立即输血②抗凝-保存剂CPDA-1 * 1ml/7ml血液20dACD-B ** 1ml/4ml血液21d累加溶液100ml/250ml浓缩红细胞37~42d猫血液名称抗凝和全血比例在0~6℃贮存时间①抗凝剂肝素625U/50ml 采血后立即输血3.8%枸橼酸钠1ml/9ml血液采血后立即输血②抗凝-保存剂ACD-B 1ml/4ml血液30d*CPDA-1配制:枸橼酸钠2.63g、枸橼酸0.327g、磷酸钠0.222g、葡萄糖2.55g、腺嘌呤适量、注射用水或重蒸馏水100ml。
**ACD-B配制:枸橼酸钠1..33g、枸橼酸0.47g、葡萄糖3.0g、重蒸馏水100ml。
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CPDA-1)是一种比较好的抗凝和保存剂,可用于犬的全血和浓缩红细胞,在0~6℃可贮存20d。
CPDA-1用于猫的红细胞是有变化的,可能贮存35d。
累加溶液(Additive solution)是最新开发的以枸橼酸为基础的红细胞贮存的保存液,包括几种不同的液体,用于全血分离后的血浆和浓缩红细胞。
累加溶液加入浓缩红细胞,能为红细胞提供营养,延长其贮存时间。
此液只应用于犬,不适用于猫。
血液贮存时间长了,可能会发生溶血,使血液颜色变淡或变深,此时所贮存的血液便不能用了。
2.采血采血最好在封闭的环境进行,必须无菌操作,彻底消毒,以防细菌污染血液。
采血部位要剪毛,先用70%酒精消一下毒,然后再用2%碘酒消毒。
采血可利用重力或真空抽吸法,最好把血采入装有抗凝剂的专用塑料袋内或大号注射器内,这样可避免溶血过多。
①犬的采血:给犬采血多选择在颈静脉或股动脉,大型犬可在前肢头静脉,一般不需要镇静,个别闹的犬需镇静后采血。
采血最好采入装有抗凝剂的专用采血袋内,袋上通常附有采血针头。
②猫的采血:给猫采血多数需要先用镇静药物镇静,多选择颈静脉采血。
最简单方法是使用装有抗凝剂的大号注射器,一般可采血30~60ml。
采集的血液如果当时不用,在贮存前需标明是犬或猫血液、动物品种、血型、采血时间、保存到期时间等。
三、犬和猫红细胞血型红细胞血型是指动物红细胞表面含有能抗特定抗体的抗原,它是一种遗传的性状。
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称为血型系统,如犬有DEA(dog erythrocyte Antigen)系统,猫有AB系统,另外还有白细胞抗原系统等。
未免疫或输血的动物,血浆中存在着先天性的同种抗体;在输血致敏后,可产生后天性的其他同种抗体。
输血后引发的溶血或初生幼犬猫吃母奶后发生溶血,可能是这些同种抗体引发的。
同种抗体可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和血液分型来检验,凝血或溶血说明有同种抗体的存在。
1. 犬红细胞血型犬至少有13种红细胞血型,但只有6个血型有意义,它们是DEA系统的DEA1.1、1.2、3、4、5、7血型。
DEA1血型有多个等位基因,包括DEA1.1、DEA1.2、DEA1.3和一个无效血型,DEA1.1抗原最重要,其次是DEA1.2。
如果供血犬是DEA1.1阳性,受血犬是DEA1.1阴性,初次输血将致敏,第二次输血,将很快或在12h内发生输血溶血反应,导致输入的红细胞崩解,甚至危机生命。
因此,不能用DEA1.1阳性犬作供血犬。
DEA1.1阳性公狗和DEA1.1阴性母狗交配,生下的DEA1.1阳性幼狗,有的可能发生溶血病。
供血犬DEA1.2阳性,给受血犬DEA1.2阴性初次输血,也可致敏受血犬,如果第二次再输DEA1.2阳性血液,很快或在12~24h内也将发生输血后红细胞崩解反应。
犬DEA4阳性率为98%,阴性率为2%,不管犬DEA4为阳性或阴性,都可作为供血犬,故称“通适供血犬或万能供血犬”。
犬DEA7结构相似于普通细菌抗原,所以20%~50%的DEA7阴性犬自然产生的抗体,对抗DEA7阳性犬。
不过有人认为输给DEA7阳性犬红细胞时,那些抗体早已除去了,所以仍可选用DEA7阴性犬,作为供血犬。
犬血型DEA1.1 和DEA1.2在输血中非常重要,现在已有这两种血型鉴定盒,鉴定出血型结果后,才有按图1可能输血,因DEA1.1阴性犬可给DEA1.1阴性犬、DEA1.1阳性犬和DEA1.2阳性犬输血,故也称为“通适供血犬或万能供血犬”。
图1. 犬可输血血型犬某一种血型阳性和阴性所占的比例,与其在的地区和品种有一定关系(表2)。
表2. 犬血型阳性和阴性所占比例血型阳性(%)阴性(%)DEA1DEA1.1 33~35 55~67DEA1.2 7~12 35~60DEA3 5~10 90~95DEA4 87~98 2~13DEA5 12~22 78~88DEA7 8~45 55~92实验证实:①同血型即同阳性或同阴性犬,可以互相供血或受血。
②DEA1.1阴性犬只能接受DEA1.1阴性血液。
③DEA1.1阳性犬除能接受DEA1.1阳性血液外,也可以接受DEA1.1阴性血液。
④DEA1.2阳性犬可以接受DEA1.2阳性和DEA1.1阴性犬的血液。
⑤DEA7阴性犬可以作为供血犬。
⑥DEA4阳性或阴性犬,都可以作为供血犬,称为“通适供血犬或万能供血犬”⑦临床上给未输过血的犬,初次输血时,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或检验血型。
但是,若初次输入了不相合的血型血液,输入血液的半衰期约12h;如果初次输入相合血型的血液时,输入血液的半衰期为21d。
所以初次给犬输血时,为了效果更好,鉴别血型或做交叉配血试验,根据血型或试验结果输血是很重要的。
2.猫红细胞血型猫仅有一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包括血型A、B和AB三种,但这三种血型与人的血型无关。
猫的血型因品种和所在地区不同而有变化,大多数美国猫是血型A (表3),血型AB极少见,少于1%,英国一份报告血型AB可占5%,血型AB猫仅在血型B猫群中才能发现。
所有的血型B猫,都自然具有抗血型A红细胞的同种抗体;而所有血型A猫,都具有抗血型B红细胞的同种抗体,但抗血型B抗体一般较弱,当血型B猫输血给血型A猫时,一般只缩短输入红细胞寿命,其半衰期只有2天。
当血型A猫血液输给血型B猫时,输入的红细胞半衰期只有几分钟到几小时,因此将发生输血急性或亚急性溶血反应。
血型B母猫生的血型A或AB仔猫,在产后24h内采食初乳中的抗体,有可能发生同族红细胞溶解的危险。
发生后表现为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血和黄疸,生后2~3天便死亡。
表3. 美国猫血型所占比例品种血型A(%)血型B(%)阿比西尼亚猫86 14波曼猫84 16英国短毛猫60 40缅甸猫100 0康瓦尔雷克斯猫66 34德文郡雷克斯猫59 41家养短毛猫(地区)东北地区99.7 0.3北部中心地区99.6 0.4东南地区98.5 1.5西南地区97.5 2.5西海岸95.3 4.7喜马拉雅猫93 7日本短尾猫84 16缅因州浣熊猫98 2挪威森林猫93 7波斯猫86 14苏格兰折耳猫82 18泰国猫100 0索马里猫83 17斯芬克斯猫81 19东肯猫100 0东方短毛猫100 0美国短毛猫100 0现在市场上已有了快速鉴定猫血型试剂盒,检验结果如下表4。
猫相同血型相互输血,输入的红细胞半衰期可达30~38天。
表4. 猫血型和输血前检验供血猫血型项目A B AB受血猫血型A O ××B ×O ×AB O O O注:O表示可以输血;×表示不可以输血。
四、交叉配血试验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或血型鉴定是输血前检验输血是相合还是不相合,用以预防受血动物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