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课件
合集下载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课件
基因治疗的挑战
03
基因治疗的成本高昂,技术难度大,且存在一定的伦理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人工智能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1 2
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机器 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人工智能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血液库存管理、输血决策支持 、血液质量监控等方面。
要点三
干细胞应用
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白 血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通过移植 干细胞,可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 ,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干细胞还 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 的研究与应用。
04
输血医学的临床应用
外科手术与输血
01
02
03
术前备血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适量 的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 成分,以应对术中可能出 现的失血情况。
用血意识宣传
宣传用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提高公众对用血的 认知和理解。
消除误解与偏见
针对公众对献血和用血的误解和偏见进行解释和 纠正,促进社会对献血和用血的认同和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在骨髓移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给予必要的输血以支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0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输血医学的未来发展
血液代用品的研究进展
血液代用品的种类
根据其成分和来源,血液 代用品可分为基于血浆、 基于细胞、基于生物材料 和合成材料等不同类型。
血液代用品的优势
血液代用品可以解决血源 短缺的问题,同时避免输 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3
人工智能的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仍存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临床输血学课件ppt
细胞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细胞如CAR-T细胞等,对肿瘤或血液疾病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
加强输血前对血液病原体的检测,如HIV、HBV、HCV等,确保血液安全。
输血前检测
输血不良反应监测
血液保存技术
完善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研究更先进的血液保存技术,延长血液保存时间,保证血液质量。
老年患者
新生儿和儿童由于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应谨慎评估输血需求和风险。
新生儿和儿童
孕妇在孕期可能出现贫血、出血等情况,需要综合考虑母婴健康状况进行输血决策。
孕妇
如癌症、血液系统疾病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输血决策。
特殊疾病
04
CHAPTER
临床输血学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发热反应
输血后发热反应较为常见,可能与输血过程中的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等有关。
如创伤、手术或产后出血等,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威胁生命安全。
急性失血
慢性贫血
骨髓衰竭
某些疾病治疗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贫血,如铁缺乏、地中海贫血等,需要输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需要输血支持造血功能。
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纤维化等,需要输血提高血小板数量或改善凝血功能。
对血制品或其中的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输血。
过敏反应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应避免输血以免传播疾病。
感染性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应避免输血以免加重病情。
免疫系统疾病
如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应避免输血以免加重病情。
其他疾病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应谨慎评估输血需求和风险。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课件
异体造血干细胞输注常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疾病,可分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输注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两种方式。
造血干细胞输注
03
输血医学临床应用
红细胞种类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红细胞临床应用
血小板临床应用
要点三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
血小板计数减少或增多都可引起出血或血栓形成,血小板功能检测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异常情况。
白细胞临床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造血干细胞临床应用
造血干细胞分离和移植
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分离和移植造血干细胞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可应用于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通过基因修饰造血干细胞可使其正常分化发育。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可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通过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可使其数量增加,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系统疾病。
xx年xx月xx日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课件
输血医学概述输血医学二级学科分类输血医学临床应用输血医学相关并发症及防治输血医学未来发展趋势
contents
目录
01
输血医学概述
输血医学是一门研究血液及血液制品的采集、制备、储存、输注和应用,以及与临床输血相关的科学。
它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涉及临床血液学、免疫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要点一
要点二
血小板形态学检查
血小板形态学检查可发现血小板大小、形态等异常,有助于鉴别血小板减少和增多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助于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临床输血
输血研究所 张涛
一纸通知
2016年第11号 关于批准发布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的 公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 标准第2号修改单,自2016年7月30日起实施,现予以发布(见附件)。 国家标准委 2016年7月25日
2011.3 出版
全血、成分血应用
包括:全血、红细胞、粒细胞、 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浆、冷 沉淀等的临床应用
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
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
输血护理
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
输血相关细胞治疗:
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
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治疗
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 一、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二级学科32032“输血医学”。 二、在32032“输血医学”下设立三级学科“基础输血学、献血服务学、输 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和输血医学其他学科”(具体见下表)。
3203225 临床输血学
包括全血、成分血、血液制品应用;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输血
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血相关细胞 治疗;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胎儿/新生儿溶 血病输血治疗和自体教授高瞻远瞩,很早就认识到现有的学科分类架构是限制输血医学学科发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基础输血学
输血研究所 张涛
《基础输血学》魏亚明著,刘景汉编,兰炯采编,吕毅编.2011年1 月1日出版。
具体内容:
HLA:
——临床输血
输血研究所 张涛
一纸通知
2016年第11号 关于批准发布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的 公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 标准第2号修改单,自2016年7月30日起实施,现予以发布(见附件)。 国家标准委 2016年7月25日
2011.3 出版
全血、成分血应用
包括:全血、红细胞、粒细胞、 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浆、冷 沉淀等的临床应用
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
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
输血护理
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
输血相关细胞治疗:
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
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治疗
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 一、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二级学科32032“输血医学”。 二、在32032“输血医学”下设立三级学科“基础输血学、献血服务学、输 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和输血医学其他学科”(具体见下表)。
3203225 临床输血学
包括全血、成分血、血液制品应用;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输血
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血相关细胞 治疗;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胎儿/新生儿溶 血病输血治疗和自体教授高瞻远瞩,很早就认识到现有的学科分类架构是限制输血医学学科发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基础输血学
输血研究所 张涛
《基础输血学》魏亚明著,刘景汉编,兰炯采编,吕毅编.2011年1 月1日出版。
具体内容:
HLA:
输血相关知识ppt课件
➢出血倾向
1.密观出血现象
2.每输库血3~5个单位,补充1个单位新鲜血
3.静脉输注氢化可的松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密观患者反应
2.输入血液1000ml以上时,静脉注射10%葡萄
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3
8
3 9
DIC
↓
↓
结晶
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
↓
阻塞肾小管
不明原因出血、渗血
↓
急性肾衰→尿毒症→少尿、无尿
3 6
防治
➢严格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 ➢出现症状即停输血,通知医生处理 ➢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给药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换血疗法
3 7
大量输血后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同静脉输液
2 3
输血方法
目前临床上通常应用静脉输血时,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1、直接法:将献血员的血液抽出后即输给病人。此法仅 适用于婴幼儿的少量输血及无血库的医疗单位急救时,目 前一般不主张。
2 4
间接输血
➢核对检查液体→套网套→消 毒瓶塞→插输血器→解释→排 气→选择V →再次排气及核对 →穿刺→固定→调速→再次核 对血袋→输血→调整输血速度 →记录→输血毕再次输入生理 盐水→拔针(更换血袋)→整 理
• 5、抽取血样的动作要轻而稳。 血袋不宜、震荡,只能旋转式轻 轻摇匀,避免造成红细胞大量破 坏引起溶血或凝血因子活性的消 耗。
2 2
• 6、为了防止输血引起的变态反 应,应在输血前半小时使用抗 过敏药物。
• 7、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 输血科联系。
• 8、操作前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 护理,取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
2 8
发热反应
输血相关知识 ppt课件
(1)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若症 状呈进行性发展,应停止输血,保留输血器、剩余血 液备查。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畏寒、发冷时,注意保 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ppt课件
28
(2)溶血反应:可疑溶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 血器,输注生理盐水;抽取患者血标本与血袋剩余血 一并送输血科检验;密切观察肾区症状及尿液变化, 遵医嘱给予吸氧、碱化尿液等对症处理;对尿少、尿 闭者,按急性肾衰竭处理,必要时行透析疗法。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输血时要先慢后快,输血前15分钟要慢(2ml/分)
出现异常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立即向医师报告,及时治疗和抢救,并做好记录。
ppt课件
19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放在病历中。 输血完毕,填写输血完毕的时间,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
ppt课件
22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的 一段时间内,出现某些新的症状和体征,并且用原有 疾病不能解释者。分为急性和迟发性输血反应。
ppt课件
23
(一)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
1. 发热反应 2. 过敏反应 3. 溶血反应 4. 细菌污染反应 5. 其他不良反应
ppt课件
ppt课输件 血顺序:血小板 红细胞17 血浆,特殊情况遵医嘱
输血小板的注意事项
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
最快速度输入,一般每分钟80~100滴
血小板应尽快输用,未输用,则应在室温下放置,每隔10~ 15分钟轻轻摇动血袋
如同时输几种成分血,应优先输用血小板。
ppt课件
18
输血的注意事项
ppt课件
28
(2)溶血反应:可疑溶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 血器,输注生理盐水;抽取患者血标本与血袋剩余血 一并送输血科检验;密切观察肾区症状及尿液变化, 遵医嘱给予吸氧、碱化尿液等对症处理;对尿少、尿 闭者,按急性肾衰竭处理,必要时行透析疗法。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输血时要先慢后快,输血前15分钟要慢(2ml/分)
出现异常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立即向医师报告,及时治疗和抢救,并做好记录。
ppt课件
19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放在病历中。 输血完毕,填写输血完毕的时间,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
ppt课件
22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的 一段时间内,出现某些新的症状和体征,并且用原有 疾病不能解释者。分为急性和迟发性输血反应。
ppt课件
23
(一)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
1. 发热反应 2. 过敏反应 3. 溶血反应 4. 细菌污染反应 5. 其他不良反应
ppt课件
ppt课输件 血顺序:血小板 红细胞17 血浆,特殊情况遵医嘱
输血小板的注意事项
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
最快速度输入,一般每分钟80~100滴
血小板应尽快输用,未输用,则应在室温下放置,每隔10~ 15分钟轻轻摇动血袋
如同时输几种成分血,应优先输用血小板。
ppt课件
18
输血的注意事项
临床输血知识ppt课件
临床输血的伦理决策与案例分析
伦理决策
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伦理原则进行决策,确保患者 的权益得到保证。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临床输血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实践经验。
血反应等。
一旦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医生 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相应 的治疗措施,如抗过敏药物、
解热镇痛药等。
对于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医 生应立即组织抢救,并通知相 关科室进行紧急会诊和处理。
医生应记录输血不良反应的症 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 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05
特殊情况下的临床输血
目的
输血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失血、改 良血液成分、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和治疗某些血液疾病。
输血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输血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但直到19 世纪才开始有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技术 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包括成分输血 、自体输血等。
输血的种类与方式
种类
根据血液来源和用途,输血可分为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两大 类。
输血前的实验室检查
血型鉴定
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血 型相容。
感染筛查
检测肝炎、HIV、梅毒 等疾病,预防医源性感
染。
血常规检查
了解患者贫血、感染等 情况。
其他相关检查
如凝血功能、肝功能等 。
备血与血液储存
备血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 ,提前通知血站备血。
血液储存
严格执行血液储存标准和 规定,确保血液质量和安 全。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可减少血液浪费和输血反应。
回收式自体输血
手术中回收失血,经过处理后再次使用。
级临床医学本科输血教学PPT课件
(3) 器官移植 (4) 关联 (1) 双生子鉴定 (1) 亲子鉴定
(1) 种族遗传标记(2)人类起源与进化、迁
输血病例举例与讨论
牛姓男子,21岁,就诊前2小时从8米高处坠 下,约5米高时被树杆撞击左季肋部后,右侧身体着地, 右大腿冲撞树桩, 当即剧痛难忍,右大腿皮肤裂伤, 流血不止,给予简单包扎固定即送往医院。伤后无 意识障碍。 体检:神志清醒 ,生命体征正 常。化验:血型 AB 型,血红蛋白115g/L,白细胞 9×查,初步诊断:1. 右股骨开放性骨折(中1/3 段) , 2. 右髂骨骨折, 3.脾破裂?
输血与输血注意事项
输血(TRANSFUSION):是指通过输注 全血或其成分,维持血容量或改善血液动力 学、纠正血液成分异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的一种治疗方法。
输血注意事项:
科学合理 观察 控制总量 遵章守法 把握速度 检查质量 严禁加药 严密 评价
血型的概念
广
(Genetic
义:
Polymorphic Markers)
成分输血适应证
洗涤红细胞
1. 同少白细胞红细胞 ; 2.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血;
4.新生儿溶血病换
5. 高钾血症,肝、肾功能障碍需输血支持治疗者。
浓缩白细胞
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一) 粒细胞 <0.5 × 10 9 /L, 有明确的严重
细菌感染,且敏感抗生素治疗72小时无效。
1.一般表现:寒战、高热,心悸、胸闷,腰痛、血
尿...
2.休克:低血压、烦燥、皮肤湿冷、尿少、尿 闭... 3.DIC:广泛渗血、瘀癍、出血不止、
溶 血 反 应
诊 断 与 鉴
1.输血后的临床表现 蛋白尿
输血相关知识ppt课件
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
如肺部并发症(如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循环超负荷、感染等。
及时记录并上报异常情况
详细记录
对患者输血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及时上报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采取相应处理 措施。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分析原因
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症状表现
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 困难等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血、使用抗过 敏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等
溶血反应
溶血原因
血型不合、血液保存不当 等
症状表现
腰背酸痛、血红蛋白尿、 黄疸等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血、碱化尿液 、保护肾功能等
细菌污染反应
污染原因
采血或储存过程中细菌污染
症状表现
高热、寒战、休克等
处理措施
核对输血器材规格型号,确保 与输血要求相符。
正确核对患者信息
在输血前,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
号等信息。
确认患者血型与所输血液的血型 是否相符,防止输错血型导致溶
血反应等严重后果。
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 信息,以便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者反应。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进行手消毒,并穿戴好无菌手套、口罩 等防护用品。
特殊血型患者输血方案选择
1 2 3
ABO血型系统
根据同型输血原则,选择相应血型的血液制品进 行输注。
Rh血型系统
对于Rh阴性患者,应首选Rh阴性血液制品;在 无Rh阴性血液时,可考虑输注Rh阳性血液,但 需采取预防措施防止Rh溶血反应。
如肺部并发症(如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循环超负荷、感染等。
及时记录并上报异常情况
详细记录
对患者输血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及时上报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采取相应处理 措施。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分析原因
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症状表现
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 困难等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血、使用抗过 敏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等
溶血反应
溶血原因
血型不合、血液保存不当 等
症状表现
腰背酸痛、血红蛋白尿、 黄疸等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血、碱化尿液 、保护肾功能等
细菌污染反应
污染原因
采血或储存过程中细菌污染
症状表现
高热、寒战、休克等
处理措施
核对输血器材规格型号,确保 与输血要求相符。
正确核对患者信息
在输血前,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
号等信息。
确认患者血型与所输血液的血型 是否相符,防止输错血型导致溶
血反应等严重后果。
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 信息,以便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者反应。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进行手消毒,并穿戴好无菌手套、口罩 等防护用品。
特殊血型患者输血方案选择
1 2 3
ABO血型系统
根据同型输血原则,选择相应血型的血液制品进 行输注。
Rh血型系统
对于Rh阴性患者,应首选Rh阴性血液制品;在 无Rh阴性血液时,可考虑输注Rh阳性血液,但 需采取预防措施防止Rh溶血反应。
输血全套解读PPT课件
了解患者的既往感染状况,预防经血传播病原体, 保证安全用血,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三十三条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 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 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 感染的相关检查,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
卫医政发〔2010〕35号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原理
❖ 梅毒螺旋体特异蛋白为抗原,检测梅毒患者 血中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
❖ 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一旦梅毒螺旋体抗体试 验呈阳性,则患者终身阳性。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方法
❖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 ❖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 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 (RT) ❖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的假阳性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如TPPA等)假阳性很低,但 在老年人中比例较高(>3%),如TP-ELISA法,原 因可能为: ①老年人可能有其他螺旋体(如口腔螺 旋体、肠道螺旋体等)共生,诱导产生交叉反应抗 体; ②与非梅毒螺旋体交叉反应的抗体; ③老年 患者的基础疾病可能使机体释放诱导产生抗类脂抗 体或抗TP抗体的交叉抗原引起假阳性。
❖ 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毒治疗后,TPPA等梅毒螺旋体抗 体试验试验仍可阳性,故TPPA等试验阳性不能作为 疗效观察的指标。
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RPR TRUST
+
+
-
TPPA TP-ELISA
+
-
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三十三条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 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 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 感染的相关检查,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
卫医政发〔2010〕35号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原理
❖ 梅毒螺旋体特异蛋白为抗原,检测梅毒患者 血中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
❖ 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一旦梅毒螺旋体抗体试 验呈阳性,则患者终身阳性。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方法
❖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 ❖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 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 (RT) ❖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的假阳性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如TPPA等)假阳性很低,但 在老年人中比例较高(>3%),如TP-ELISA法,原 因可能为: ①老年人可能有其他螺旋体(如口腔螺 旋体、肠道螺旋体等)共生,诱导产生交叉反应抗 体; ②与非梅毒螺旋体交叉反应的抗体; ③老年 患者的基础疾病可能使机体释放诱导产生抗类脂抗 体或抗TP抗体的交叉抗原引起假阳性。
❖ 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毒治疗后,TPPA等梅毒螺旋体抗 体试验试验仍可阳性,故TPPA等试验阳性不能作为 疗效观察的指标。
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RPR TRUST
+
+
-
TPPA TP-ELISA
+
-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如今输血医学二级学科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临床治疗 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 领域
血液生理学
定义:研究血液的正常生理过程和机制 内容: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机理 目的:为输血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意义:促进血液生理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推动输血医学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协助医生进行血液匹配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血液需求和供应优化血液库存管理。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研究新的输血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人工智能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解决技术、伦理和法律等方 面的问题。
全球输血医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输血医学二级学 科的未来发展趋 势
临床应用:血液免疫学在临床输血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免疫 细胞的调控和调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输血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血液病毒学
定义:研究病毒与血液系统的相互作用包括病毒的传播、感染机制和防治措施
研究方向:病毒对血细胞的影响、病毒在血液中的存活和传播机制、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技术 等
临床应用:确保血液安全预防病毒通过输血传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质量控制是确保血液安全的重要手段包括对血液的检测、监测和追溯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的实践应用中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血液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科学性 和规范性。
血液安全与质量控制是输血医学二级学科实践应用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 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研究内容:血液药理学 主要研究药物与血浆蛋 白的结合、药物的代谢 与排泄、药物在血液中 的运输等。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 领域
血液生理学
定义:研究血液的正常生理过程和机制 内容: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机理 目的:为输血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意义:促进血液生理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推动输血医学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协助医生进行血液匹配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血液需求和供应优化血液库存管理。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研究新的输血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人工智能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解决技术、伦理和法律等方 面的问题。
全球输血医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输血医学二级学 科的未来发展趋 势
临床应用:血液免疫学在临床输血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免疫 细胞的调控和调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输血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血液病毒学
定义:研究病毒与血液系统的相互作用包括病毒的传播、感染机制和防治措施
研究方向:病毒对血细胞的影响、病毒在血液中的存活和传播机制、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技术 等
临床应用:确保血液安全预防病毒通过输血传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质量控制是确保血液安全的重要手段包括对血液的检测、监测和追溯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的实践应用中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血液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科学性 和规范性。
血液安全与质量控制是输血医学二级学科实践应用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 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研究内容:血液药理学 主要研究药物与血浆蛋 白的结合、药物的代谢 与排泄、药物在血液中 的运输等。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课件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临床输血
PPT学习交流
1
一纸通知
2016年第11号 关于批准发布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第 号修改单的公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 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自2016年7月30日起实施,现予以发 布(见附件)。
输血研究
PPT学习交流
21
《基础输血学》魏亚明著,刘景汉编,兰炯 编,吕毅编.2011年1月1日出版。
PPT学习交流
22
具体内容:
PPT学习交流
23
HLA:
经血传播性疾病:
PPT学习交流
24
另一本书:《基础输血学》杨成民、李家 李阳编.2001年10月出版,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相对陈旧)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8
《临床输血学》(第二版)是由席惠君,叶萍编写,201
出版。(缺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 细胞治疗;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
PPT学习交流
19
人卫版《临床输血学》,田兆嵩主编, 2002年出版,也缺少一部分内容。
PPT学习交流
20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基础输血学
国家标准 2016年7月2
PPT学习交流
2
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
•一、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二级学科32032“输血医学”。
•二、在32032“输血医学”下设立三级学科“基础输血学、献血 务学、输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和输血医学其他学 (具体见下表)。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
一纸通知
2016年第11号 关于批准发布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第 号修改单的公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 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自2016年7月30日起实施,现予以发 布(见附件)。
输血研究
PPT学习交流
21
《基础输血学》魏亚明著,刘景汉编,兰炯 编,吕毅编.2011年1月1日出版。
PPT学习交流
22
具体内容:
PPT学习交流
23
HLA:
经血传播性疾病:
PPT学习交流
24
另一本书:《基础输血学》杨成民、李家 李阳编.2001年10月出版,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相对陈旧)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8
《临床输血学》(第二版)是由席惠君,叶萍编写,201
出版。(缺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 细胞治疗;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
PPT学习交流
19
人卫版《临床输血学》,田兆嵩主编, 2002年出版,也缺少一部分内容。
PPT学习交流
20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基础输血学
国家标准 2016年7月2
PPT学习交流
2
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
•一、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二级学科32032“输血医学”。
•二、在32032“输血医学”下设立三级学科“基础输血学、献血 务学、输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和输血医学其他学 (具体见下表)。
PPT学习交流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课件
临床输血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总结词
临床输血操作规范包括从采血到输血的整个过程,需要严格遵守以确保安全和有 效。
详细描述
临床输血操作规范包括采血、血液储存、血液检测、输血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 都需要严格的规范和操作流程,以确保血液安全和有效。同时,在输血过程中还 需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典型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
通过分享成功的输血案例,如及时、 准确的输血治疗挽救了患者生命,提 高输血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失败案例
分析输血过程中的失误和不足,如血 型不符、输血速度过快等,总结教训 ,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实践操作演示:规范化的输血操作流程展示
准备工作
演示如何准备输血所需的器材 、药品和记录表格,确保输血
02
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对输血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输血
安全和质量。
输血教育与培训
03
加强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临床输血水
平。
03
临床输血学解读是指需要输血治疗的情况,而禁忌症则是输血治疗的禁忌情况 。
详细描述
临床输血适应症主要包括急性大量出血、慢性贫血、凝血障碍等,这些情况下 输血可以挽救生命。然而,有些情况下输血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这些情况 被称为禁忌症,例如严重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等。
输血医学的研究领域
输血医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血液 及血液制品的采集、储存、运 输、使用和管理等方面。
研究人员还在探索新的输血技 术,如自体输血、血液回收等 ,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同时,输血医学还关注输血相 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问题的研究 。
02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分类
输血医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 从血小板中制备的血小板β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 血小板反应蛋白等。
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 提高疗效:成分输血血液成分浓度大,效 价高,输注后可显著提高疗效
➢ 减少反应:可避免输入不必要的血液成分 所致的输血反应
➢ 合理使用:一血多用既节省血源,又减轻 个人与社会的经济负担,还对 献血者和患者的健康有益。
置换输血、常规输血
全血输注
➢ 新鲜全血、保存全血 ➢ 过去常用的输血方式 ➢ 现适应症较窄:既需补充红细胞,又需补充血容量
➢ 体外循环; ➢ 换血,如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 大出血患者
全血并不全
血液离体后即发生“保存损害”
血小板
4℃ 12h
丧失大部分活性
4℃ 24h
丧失全部活性
中性 粒细胞
4℃ 4-8h
➢非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发热、寒战、头痛、荨麻疹、呼吸困难、休克等
➢误型输血反应
输血性血管内溶血,甚至有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
➢输血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丙肝)、艾滋病、疟疾等。
➢其他
部分血浆制品(PCC)可致血栓栓塞,感染等。
输血反应
➢ 定义: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因为 输注血液及其制品甚或所用输注 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 适应症:
➢ 血容量正常的各种慢性贫血,如AA、慢性消化道出血、CO中毒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和手术用血,或择期手术的贫血病人; ➢ 尤其适用于有肝、肾、心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婴幼儿患者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 采用不同速度离心法或特制的尼龙、棉花纤维 过滤器,按照不同需要制成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制品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静脉滴
溶血反应的处理
➢ 立即终止输血,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症状,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 提高疗效:成分输血血液成分浓度大,效 价高,输注后可显著提高疗效
➢ 减少反应:可避免输入不必要的血液成分 所致的输血反应
➢ 合理使用:一血多用既节省血源,又减轻 个人与社会的经济负担,还对 献血者和患者的健康有益。
置换输血、常规输血
全血输注
➢ 新鲜全血、保存全血 ➢ 过去常用的输血方式 ➢ 现适应症较窄:既需补充红细胞,又需补充血容量
➢ 体外循环; ➢ 换血,如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 大出血患者
全血并不全
血液离体后即发生“保存损害”
血小板
4℃ 12h
丧失大部分活性
4℃ 24h
丧失全部活性
中性 粒细胞
4℃ 4-8h
➢非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发热、寒战、头痛、荨麻疹、呼吸困难、休克等
➢误型输血反应
输血性血管内溶血,甚至有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
➢输血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丙肝)、艾滋病、疟疾等。
➢其他
部分血浆制品(PCC)可致血栓栓塞,感染等。
输血反应
➢ 定义: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因为 输注血液及其制品甚或所用输注 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 适应症:
➢ 血容量正常的各种慢性贫血,如AA、慢性消化道出血、CO中毒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和手术用血,或择期手术的贫血病人; ➢ 尤其适用于有肝、肾、心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婴幼儿患者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 采用不同速度离心法或特制的尼龙、棉花纤维 过滤器,按照不同需要制成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制品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静脉滴
溶血反应的处理
➢ 立即终止输血,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症状,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人卫版《临床输血学》,田兆嵩主编,2002年出版,也缺 少一部分内容。
20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基础输血学
输血研究所 张涛
21
《基础输血学》魏亚明著,刘景汉编,兰炯采编,吕毅 编.2011年1月1日出版。
22
具体内容:
23
HLA: 经血传播性疾病:
24
另一本书:《基础输血学》杨成民、李家增、李阳编.2001 年10月出版,科学技术出版社。(内容相对陈旧)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临床输血
输血研究所 张涛
1
一纸通知
2016年第11号 关于批准发布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的 公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 标准第2号修改单,自2016年7月30日起实施,现予以发布(见附件)。
3
4
3203225 临床输血学
包括全血、成分血、血液制品应用;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输血 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血相关细胞 治疗;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胎儿/新生儿溶 血病输血治疗和自体输血等。
5
刘景汉: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刘景汉教授高瞻远瞩,很早就认识到现有的学科分类架构是限制输血
2011.3 出版
6
全血、成分血应用
包括:全血、红细胞、粒细胞、 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浆、冷 沉淀等的临床应用
7
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8
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
9
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
10
输血护理
11
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
12
输血相关细胞治疗:
13
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
14
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
国家标准委 2016年7月25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
一、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二级学科32032“输血医学”。 二、在32032“输血医学”下设立三级学科“基础输血学、献血服务学、输 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和输血医学其他学科”(具体见下表)。
25
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因此于2003年在国内最早提出建设输血医学二级学科的设想和倡议。以 拓展输血医学的发展空间。刘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科室团队、行业团队),在不同场合,反复多次倡 议设立输血医学二级学科,并向国家主管部门递交建议案。刘景汉教授带领广大输血同仁,先后成立了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并担任会长。
15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治疗
第十二章 妇产科输 血
第十三章 儿科输血
16
自体输血
17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18
《临床输血学》(第二版)是由席惠君,叶萍编写,2010年9月出版。(缺输
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血相关细胞治疗;输 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
人卫版《临床输血学》,田兆嵩主编,2002年出版,也缺 少一部分内容。
20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基础输血学
输血研究所 张涛
21
《基础输血学》魏亚明著,刘景汉编,兰炯采编,吕毅 编.2011年1月1日出版。
22
具体内容:
23
HLA: 经血传播性疾病:
24
另一本书:《基础输血学》杨成民、李家增、李阳编.2001 年10月出版,科学技术出版社。(内容相对陈旧)
输血医学二级学科解读 ——临床输血
输血研究所 张涛
1
一纸通知
2016年第11号 关于批准发布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的 公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 标准第2号修改单,自2016年7月30日起实施,现予以发布(见附件)。
3
4
3203225 临床输血学
包括全血、成分血、血液制品应用;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输血 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血相关细胞 治疗;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胎儿/新生儿溶 血病输血治疗和自体输血等。
5
刘景汉: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刘景汉教授高瞻远瞩,很早就认识到现有的学科分类架构是限制输血
2011.3 出版
6
全血、成分血应用
包括:全血、红细胞、粒细胞、 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浆、冷 沉淀等的临床应用
7
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8
临床输血适应证与禁忌证
9
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
10
输血护理
11
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
12
输血相关细胞治疗:
13
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
14
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
国家标准委 2016年7月25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
一、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二级学科32032“输血医学”。 二、在32032“输血医学”下设立三级学科“基础输血学、献血服务学、输 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和输血医学其他学科”(具体见下表)。
25
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因此于2003年在国内最早提出建设输血医学二级学科的设想和倡议。以 拓展输血医学的发展空间。刘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科室团队、行业团队),在不同场合,反复多次倡 议设立输血医学二级学科,并向国家主管部门递交建议案。刘景汉教授带领广大输血同仁,先后成立了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并担任会长。
15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治疗
第十二章 妇产科输 血
第十三章 儿科输血
16
自体输血
17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18
《临床输血学》(第二版)是由席惠君,叶萍编写,2010年9月出版。(缺输
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血相关细胞治疗;输 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