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的测定方法
丙酮酸
酵 母 菌
Debaryomyces(德巴利酵母属),Candida(假丝 酵母属),Saccharomyces(酵母属), Torulopsis(球拟酵母)等。
葡萄糖
NA
丙 酮 酸 的 代 谢 机 制 图
甘油
异亮氨酸,缬氨酸
B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1 NA
乳酸
NA
LDH
丙酮酸
NA B1
PDC PDC
丙酮酸结构式
丙酮酸的主要用途
用途 实例
用 途 生 化 研 究
实例
丙酮酸是测定伯醇、 仲醇和脂肪胺含量的通 用试剂,也是测定转氨 酶及乳酸脱氢酶活力的 生化试剂。
酶法合成 L-色氨酸和 制药 (L一酪氨酸、L一多巴;是 工业 合成L一半胱氨酸、L一亮 氨酸、VB6和VB12的原料。
是合成乙烯系聚合物、氢 农用 化阿托酸、古物保护剂、 化学 除草剂等多种农药的起始 品 原料。
丙酮酸的发酵机制
丙酮酸是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既处于糖酵 解(EMP)途径的末端,又是连接EMP途径和TCA循 环的关键产物,它可经多条途径生成乙醇、乳酸、 草酞乙酸、丙氨酸、撷氨酸和异亮氨酸等。因此 其所处的位置极为特殊。根据代谢控制育种和发 酵原理,要想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丙酮酸,就必 须进一步切断或更确切地说是减弱丙酮酸的进一 步代谢支路,加速丙酮酸的合成速度,去除代谢 产物的反馈阻遏或反馈抑制。
丙酮酸
张亚
丙酮酸
丙酮酸的理化性质 丙酮酸用途及生产现状 生产菌株 丙酮酸的代谢途径及发酵机制 酵母生产丙酮酸实例
理化性质
丙酮酸(Pyruvic acid),又称 2-氧代丙酸、α -酮基丙酸或乙 酰基甲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呈 醋酸香气和愉快酸味,见光色变 深,易吸潮、聚合、分解,能与 水、乙醇、乙醚混溶。其熔点 11.8℃,沸点165℃(分解)。 分子式C3H4O3,分子量为85.06, 是最重要的α -氧代羧酸之一。
丙酮酸及系列产品的检测与应用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KM200610011011 作者简介:刘彩霞(1980~),女,硕士生;孙家跃(1955~),男,博士,教授,通讯联系人,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化学。
9
综述
酮酸钙的质量。因此,HPLC法较EDTA络合滴定法更 能真实地反应丙酮酸钙的含量,且简便,应用广泛。 2.3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发光法
3 丙酮酸及系列产品的应用
3.1 丙酮酸 丙酮酸[14]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
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日化工业,近年来丙酮酸 的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丙酮酸在医药工业中被合成治疗高血压新药血 管紧张肽Ⅱ抗药、系列蛋白酶抑制剂、镇静剂[15]、 消炎阵痛药辛可芬、抗结核药异烟肼丙酮酸钙、解 热药2—苯基喹啉—4—羧酸、驱虫药恩波吡维胺、 药物磷酸烯醇丙酮酸、4—甲唑甲酸、抗病毒剂氮杂 喹喔啉以及噻咪唑药物等。值得一提的是,丙酮酸在 人体柠檬酸循环和合成氨基酸及其糖类中是重要的 中间体,同时可以使脂肪代谢率达到48%,对人体安 全性高,因此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利用丙酮酸这一特 性,以其钙盐作为减肥保健药品。国外有关媒体已经 报道,含有丙酮酸钙的减肥药已经风靡全球,成为减 肥药市场上的新宠。
生命科学仪器 2006 第4卷/6月刊
综述
丙酮酸及系列产品的检测与应用
刘彩霞1,杜海燕1,孙家跃1*,李宁2
(1.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37; 2.北京市港华助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8)
摘要 丙酮酸及系列产品在化工、生化、制药和农用化学品等工业及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丙酮酸及系列产品 的纯度、含量、杂质等质量指标与合成方法有关,不同的应用途径对这些指标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本文综述了丙酮酸 及系列产品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以及丙酮酸及系列产品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丙酮酸,丙酮酸系列产品,检测,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丙酮酸的浓度。
测定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溶液中的丙酮酸转移至紫外光度计量筒中。
如果样品浓度较高,可以适当稀释。
2. 设置仪器:将紫外光度计设置在适当的波长,通常在190-400nm 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波长。
同时进行零点校准,即不加入样品的情况下记录光吸收。
3. 测量样品:将样品加入光度计量筒中,记录下吸光度值。
4. 计算浓度: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出丙酮酸的浓度。
比尔定律表示吸光度与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测定时要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确保样品中只含有丙酮酸。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波长和合适的光程,以确保准确测量。
根据具体测定要求和样品特性,可能需要进行样品预处理、稀释或其他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应根据仪器和试剂的说明进行。
检测丙酮酸的存在方法有
检测丙酮酸的存在方法有丙酮酸(Aceton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中间体化合物,在化学、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用于检测丙酮酸存在的方法。
1. 火焰光度法(Flame Photometry):火焰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丙酮酸存在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丙酮酸在火焰中释放金属离子的特性。
将样品通过火焰燃烧,然后使用光度计测量火焰中金属离子的发射光谱,根据发射光信号的强度进行分析和测定。
2.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丙酮酸的存在。
该方法将待测样品中的丙酮酸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产生的色谱峰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LC):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中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测丙酮酸的存在。
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仪器,通过样品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吸附、分配、亲和等)来实现分离和检测。
4.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也适用于丙酮酸的检测。
此方法基于化合物与特定试剂反应后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吸收或散射光线,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或透射率,并根据标准曲线确定丙酮酸的浓度。
5. Raman光谱法:Raman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无需前处理的丙酮酸检测。
根据样品中分子键振动产生的拉曼散射光谱,通过光谱解析和比对来确定丙酮酸的存在。
6. 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红外光谱法基于物质吸收红外辐射的特性,可以用于检测丙酮酸。
该方法通过分析丙酮酸分子中化学键振动能级的吸收峰,来确定其存在和浓度。
7.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ALT,AST测定方法
ALT,AST测定⽅法3.8.2.1⼩⿏肝、肾、⼼组织ALT含量测定1实验原理⾕丙转氨酶作⽤于由丙氨酸及α-酮戊⼆酸组成的基质,在⼀定的反应条件下,产⽣⼀定量的丙酮酸。
在酶反应到规定时间时,加⼊2,4-⼆硝基苯肼,在当量浓度的酸性条件下,终⽌了酶反应。
2,4-⼆硝基苯肼分别与反应产⽣的丙酮酸及剩余的基质α-酮戊⼆酸形成各⾃对应的2,4-⼆硝基苯腙。
在碱性条件下,虽然⼆种苯腙分别显出红棕⾊,但由于丙酮酸⽣成的颜⾊较深,以同等克分⼦计算,在480-530nm波长范围内其浓度约为α-酮戊⼆酸⽣成的颜⾊的3倍,利⽤这⼀差别可以反映出丙酮酸的⽣成量。
本实验设⾕草转氨酶活⼒为:样品液与ALT 基质液在37℃下反应60min时每⽣成1µmol丙酮酸所需的酶量为1个活⼒单位(U)。
2试剂配制(1)0.1mol/L磷酸缓冲液(pH7.4)称取NaH2PO4.2H2O 2.96495g,Na2HPO4.12H2O 29.0142g,溶解于蒸馏⽔中,定容到1000mL。
(2)20µmol/L丙酮酸钠标准溶液称取22mg丙酮酸钠,溶解于0.1mol/L磷酸缓冲液(pH7.4)100mL中。
现配现⽤。
(3)ALT基质液称取α-酮戊⼆酸29.2mg,DL-丙氨酸1.78mg(L-丙氨酸0.85mg)溶解于30mL 0.1mol/L磷酸缓冲液(pH7.4)中,溶解后校正pH⾄7.4,再⽤pH7.4的磷酸缓冲液定容⾄100mL,置冰箱中保存备⽤(可保存⼀周)。
可加⼊氯仿数滴防腐。
(4)0.02% 2,4—⼆硝基苯肼溶液称取20mg2,4—⼆硝基苯肼先溶解于10 mL纯盐酸中,电炉加热助溶,待2,4—⼆硝基苯肼全部溶解后,⽤蒸馏⽔稀释⾄100mL,过滤后盛于棕⾊中,置冰箱中保存备⽤。
(5)1mol/L NaOH溶液:称取4g NaOH溶解于蒸馏⽔后,定容到100mL。
(6)0.4 mol/L NaOH溶液称取16 g NaOH溶解于蒸馏⽔后,定容到1000mL。
三甲基丙酮酸质谱
三甲基丙酮酸
三甲基丙酮酸质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11NO2。
质谱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合物结构和确定分子量的技术。
质谱仪将样品中的分子离子化,并根据质荷比(m/z)将其分离和检测。
对于三甲基丙酮酸的质谱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离子化:将样品中的三甲基丙酮酸分子转化为带正电荷的离子。
常用的离子化方法包括电子轰击离子化(EI)和化学离子化(CI)等。
2. 分离:将离子化的样品分子根据质荷比进行分离。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质谱仪内部的磁场和/或电场,可以根据离子的质量和电荷进行分离。
3. 检测:将分离后的离子逐个传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电子增强器(EM)和离子多重探测器(MSD)等。
检测器将离子转化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获取到三甲基丙酮酸的质谱图谱。
质谱图谱可以用来确定分子的分子量、结构和分子式等信息,进而为化合物的鉴定提供重要参考。
丙酮酸差量法测定大蒜中大蒜辣素含量方法的建立
丙酮酸差量法测定大蒜中大蒜辣素含量方法的建立朱君芳;许建;高杰【摘要】通过测定经酶促反应后大蒜鳞茎中的丙酮酸含量,以灭酶组大蒜鳞茎中丙酮酸含量为本底,应用丙酮酸差量法计算得出大蒜鳞茎中大蒜辣素含量,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蒜本底灭酶条件为100℃水浴加热30 min,酶促反应温度为30℃,酶促反应时间为10 min,在520 nm下测定吸光度值,丙酮酸含量浓度在10 ~ 50 μg/mL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蒜辣素测定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88%,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05%.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重复性好,对于测定大蒜中大蒜辣素切实可行.【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5(041)011【总页数】4页(P148-151)【关键词】大蒜;丙酮酸;差量法;大蒜辣素含量【作者】朱君芳;许建;高杰【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正文语种】中文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草本植物,是一种葱蒜类蔬菜,以鳞茎、嫩叶和花茎为食用器官,是一种重要的调味蔬菜[1]。
原产于欧洲南部、西亚和中亚,西汉时期传入我国[2]。
目前大蒜在我国已广泛栽培,主要产地有河南、山东、河北、甘肃、江苏及新疆等地[3-4]。
大蒜有消炎、杀菌、降低胆固醇、抗癌、以及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大蒜的药用价值主要来源于大蒜辣素(allicin)。
大蒜辣素极易挥发,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油状物质[5-9]。
大蒜辣素以前体物质蒜氨酸存在于大蒜中,在完整的细胞中,蒜氨酸存在于细胞质中,而蒜氨酸酶存在于液泡中,细胞破碎后二者接触,继而蒜氨酸发生转化,生成大蒜辣素[10-11]。
大蒜辣素药用价值大,可加工为保健品和药品等,应用前景较广阔。
转氨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转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转氨反应的现象,加深对转氨反应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转氨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它是指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酮酸分子中的羰基相互转移的反应。
在生物体内,转氨反应由转氨酶催化,通过转氨反应,氨基酸可以转化为不同的酮酸,从而实现氨基酸的代谢和利用。
实验中,我们采用L-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作为反应底物,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丙酮酸的生成情况,来验证转氨反应的发生。
三、实验用品1. 试剂:L-丙氨酸、α-酮戊二酸、2,4-二硝基苯肼、氢氧化钠、盐酸、蒸馏水、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
2. 仪器:试管、烧杯、电子天平、移液器、滴定管、锥形瓶、磁力搅拌器、比色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溶液:将L-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分别溶解于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配制成浓度均为0.1mol/L的反应溶液。
2. 设置对照组: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作为对照组。
3. 设置实验组: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和0.1mol/L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溶液,作为实验组。
4. 加入催化剂:向实验组和对照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转氨酶。
5. 混匀:将试管中的溶液充分混匀。
6. 搅拌:将试管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30分钟。
7. 测定丙酮酸浓度: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进行比色测定。
8. 计算丙酮酸生成量:根据比色结果,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丙酮酸生成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组丙酮酸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2.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转氨酶的催化下,L-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发生了转氨反应,生成了丙酮酸。
六、实验结论1. 转氨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赛诺浦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丙酮酸的含量。
1.1 试剂盒包装规格试剂1:1×15mL,试剂2:1×5mL;试剂1:2×30mL,试剂2:2×10mL。
试剂1:2×54mL,试剂2:2×18mL;试剂1:3×45mL,试剂2:3×15mL;试剂1:4×54mL,试剂2:4×18mL;试剂1:2×300mL,试剂2:1×200mL;试剂1:1×9L,试剂2:1×3L。
校准品(选配):2×0.5mL,2×1mL(2水平)。
质控品(选配):2×0.5mL,2×1mL(2水平)。
1.2 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注:校准品和质控品存在批特异性,具体浓度见对应批次产品标签。
2.1 外观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无色澄清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在37℃、34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小于0.5。
2.4 分析灵敏度测定浓度在200µmol/L附近的样本时,吸光度变化值(ΔA)应不小于0.02。
2.5 线性在(30,1200)µ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0。
在(150,1200)µmol/L范围内的线性相对偏差不大于±10%;测定结果(30,150]µmol/L时线性绝对偏差不大于±15µmol/L。
2.6 重复性重复测试高低浓度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7 批间差不同批号试剂测试同一份样本,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10%。
2.8 准确度与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试验,在(30,1200)µmol/L范围内,与比对系统的相关系数r不小于0.975;在(100,1200)µmol/L区间内与比对系统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5%,(30,100] µmol/L区间内与比对系统的绝对偏差应不大于±15µmol/L。
丙酮酸的测定方法
实验七丙酮酸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组织中丙酮酸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植物样品中的组织液,用三氯乙酸去蛋白质后,其中所含的丙酮酸可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樱红色,其颜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与已知丙酮酸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即可求得样品中丙酮酸的含量;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研钵;具塞刻度试管:20mL×8;容量瓶:100mL×2;移液管:1mL×15mL×4;量筒:10mL×1;离心机;天平;大蒜、大葱或洋葱2、试剂18%三氯乙酸当日配制置冰箱中备用21.5mol/L氢氧化钠30.1%2,4—二硝基苯肼:称取2.4—二硝基苯肼100mL,溶于2mol/LHCl中配成100mL溶液,盛入棕色试剂瓶,保存于冰箱内;4丙酮酸钠四、实验操作步骤1.丙酮酸标准曲线的制作:称取丙酮酸钠7.5mg于烧杯中,用8%三氯乙酸溶解,转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8%三氯乙酸定容,此液为60μg/mL的丙酮酸原液;取6支试管,按下表数据配制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标准液:1 2 3 4 5 6管号丙酮酸原液量mL 0 0.6 1.2 1.8 2.4 3.0 8%三氯乙酸量mL 3.0 2.4 1.8 1.2 0.6 0 丙酮酸浓度μg/mL0 12 24 36 48 60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显色,在520nm波长下比色;做标准曲线;2.植物样品组织液的提取:称取植物样品大蒜、大葱或洋葱5g,于研钵中加入少许石英沙及少量8%三氯乙酸,仔细研成匀浆,再用8%三氯乙酸洗入100mL容量瓶中沙留在研钵内,定容至刻度;静置30min,取10mL匀浆液离心4000r/min10min,取上清液备用;3.组织液中丙酮酸的测定1.5mol/L氢氧化钠溶液,摇匀显色;在520nm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丙酮酸的含量;五、结果处理式中:A—标准曲线中查得的丙酮酸克数;六、思考题:测定丙酮酸含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核磁共振法测定丙酮酸水解反应的速度常数及平衡常数
核磁共振法测定丙酮酸水解反应的速度常数及化学平衡常数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核磁共振仪的基本原理,操作及基本图谱解析2. 利用核磁共振仪测定丙酮酸水解正逆反应的速度常数及平衡常数二.实验原理:核磁共振仪现已成为有机化学中新型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另外在其它学科中也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生物技术、材料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本实验是利用核磁共振谱图给出的特定信息来测定物理化学中物质的物性常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常数及平衡常数。
核磁共振峰的化学位移反映了共振核的不同化学环境。
当一种共振核在两种不同状态之间快速交换时,共振峰的位置是这两种状态化学位移的权重平均值。
共振峰的半高宽∆ω与核在该状态下平均寿命τ有直接关系。
因此,峰的化学位移、峰位置的变化、峰形状的改变等均为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本实验所用丙酮酸水解反应是许多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常见的酸碱催化反应。
1.丙酮酸水解反应的原理:丙酮酸在酸性溶液中会水解为2,2-二羟基丙酸,这是一个可逆水解反应,可用下式表示:CH 3C OCOOH + H 2OrCH 3C OHCOOH OH(1)在这个实验中,核磁共振技术可用于测定正逆反应的速度常数k f ,k r 及平衡常数K .象许多其它的有机化合物一样,这是一个酸催化反应,H +浓度会对反应动力学有影响。
丙酮酸水解反应的机理如下:I: CH 3C COOH O+H+CH 3C COOH OH+(2)此步可快速平衡,平衡常数为K 1。
II: CH 3C COOH OH++H ++H 2OCH 3C COOH OHOHfHk Hr(3)这里引入缩写的概念:A= CH 3COCOOH ,B= CH 3C(OH)2COOH ,AH += CH 3C +OHCOOH B 的生成速度由步骤II 决定,所以: B H r 1AH f1B d d c c k c k tc ++-= (4a) B H r 1A H 1f 1c c k c c K k ++-=(4b)B H r H A H f H c c k c c k ++-=(5)方程(4b)利用了步骤I 反应可很快达到平衡,故++=H A AH 1c c c K 。
丙酮酸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产品技术要求九强
丙酮酸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丙酮酸(PYR)的含量,临床主要用于糖尿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的辅助诊断。
1.1 包装规格包装规格见表1。
表1 包装规格1.2主要组成成分主要组成成分见表2。
表2 主要组成成分2.1 外观试剂1为无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试剂2为无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校准品为无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质控品为无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试剂盒标签标识清晰,外包装完整无损。
2.2 净含量试剂的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称量。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A340nm下测定空白吸光度应≥0.5000。
2.4 准确度回收试验:在临床样本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校准品溶液,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0%~110%之间。
2.5 分析灵敏度样品浓度为200 µmol/L时,其吸光度变化在0.0400~0.1200之间。
2.6 线性范围在[30,1000]µmol/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在[30,150]µmol/L区间内线性偏差应不超过±15µmol/L,在(150,1000]µmol/L区间内线性偏差应不超过±10%。
2.7 测量精密度2.7.1 重复性对不同浓度的同一血清样本或质控品重复测定10次,其测定值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7.2 批间差随机抽取三批试剂盒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8 稳定性试剂盒在2℃~8℃密封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在试剂盒有效期满后一个月以内,应符合2.1、2.3、2.4、2.5、2.6、2.7.1的要求。
发酵液中丙酮酸的hplc法检测的研究
发酵液中丙酮酸的hplc法检测的研究实验部分:实验目的及意义丙酮酸在生物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它的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人员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更加准确、方便地进行实验分析,并对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本实验设计了一系列试剂盒。
通过这些试剂盒,将乙醇浓度控制在20%时,丙酮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根据丙酮酸的理化性质,选择分光光度法测定。
1实验原理及结果1.1测定方法(1)丙酮酸可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其含量。
重铬酸钾滴定法是分光光度法中测定丙酮酸的经典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的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中使用。
我们小组成员在小麦发酵液中检测丙酮酸,得到了最终的丙酮酸含量,检测限为0.00005mg/L,精密度为0.0005mg/L。
(2)丙酮酸含量测定方法:将样品中丙酮酸转化为乙酸后,用乙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达到滴定终点,记录消耗的乙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即为该样品中丙酮酸的含量。
1.2测定结果分析(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20%的乙醇浓度下,丙酮酸含量与样品中乙醇浓度呈线性关系,但在100%的乙醇浓度下,丙酮酸的含量大于乙醇浓度对应值的0.1,由此可知在80%、 100%的乙醇浓度下,丙酮酸的含量远低于50%的乙醇浓度下的含量。
(2)在20%的乙醇浓度下,不同样品中丙酮酸的含量均大于0.05mg/L。
但在100%的乙醇浓度下,丙酮酸含量小于0.01mg/L。
(3)当乙醇浓度大于70%时,丙酮酸含量随着乙醇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从表中也可以看出,丙酮酸的含量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先逐渐降低,然后缓慢上升,但是到100%的乙醇浓度后,丙酮酸的含量几乎不再变化。
1.3丙酮酸含量对乙醇浓度的依赖性根据以上分析,在相同的乙醇浓度下,丙酮酸的含量会随着样品中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乙醇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样品中丙酮酸的含量将不再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2,建议及思考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试剂配制所需时间较长,实验所需时间长且试剂消耗量多,会导致实验进度较慢,因此,实验进行时需要不断观察试剂情况,预留一定时间备用。
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
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概述1.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意义。
高钾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及时准确地测定血清钾离子水平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而丙酮酸激酶法是目前用于测定血清钾离子的一种常见方法。
测定原理2. 丙酮酸激酶法是一种酶动力学测定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丙酮酸激酶催化反应将丙酮酸和辅酶A反应生成乙醛和丙酮酸,同时转移ADP 磷酸根生成ATP。
而在此反应过程中,ADP的浓度与生成的乙醛分子数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检测ADP的浓度来间接测定血清钾离子的水平。
实验操作3. 取血清标本并离心制备样品;加入适量的丙酮酸激酶、辅酶A、ATP和谷氨酸钾盐,混合后在37摄氏度恒温下进行反应;通过添加一种特定的酶来将生成的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测定反应前后ADP的浓度变化,从而得出血清钾离子的水平。
临床应用4. 丙酮酸激酶法测定血清钾离子水平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钾离子水平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出机体内部的一些疾病情况,比如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
血清钾离子水平的测定可以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丙酮酸激酶法测定血清钾离子水平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优缺点5. 丙酮酸激酶法作为一种常用的血清钾离子测定方法,具有诸多优点。
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且不受血清中其它物质影响;此法对常见的医用药物没有干扰作用,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然而,此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需要较为精确的实验操作和配制试剂,且操作流程较为繁琐。
总结6. 丙酮酸激酶法测定血清钾离子的水平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准确测定血清钾离子水平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们也需要进一步了解此方法的优缺点,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方法有所帮助。
丙酮酸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产品技术要求baiding
丙酮酸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丙酮酸的含量。
1.1规格校准品(选配):1×1mL;质控品(选配):水平1:1×1mL,水平2:1×1mL。
1.2组成:注:校准品靶值、质控品质控范围详见包装标签。
2.1 外观2.1.1试剂1:无色液体,无浑浊,无不溶物。
2.1.2试剂2:无色液体。
2.1.3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2.1.4质控品: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2.1.5包装外观应整洁,标签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吸光度≥0.5。
2.4 分析灵敏度样本浓度为200 μmol/L时,△A≥0.02。
2.5 线性区间在[30,1000] 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测试浓度在[30,100] μmol/L时,绝对偏差不超过±10 μmol/L,测试浓度在(100,1000] μmol/L时,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 精密度2.6.1 批內精密度用高、中、低3个浓度的样本测试试剂盒,各重复测试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6.2批间差用样本分别测试3个不同批次的试剂盒,每个批次测试3次,其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7 准确度回收率在85%-115%范围内。
2.8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测试结果在质控范围内。
2.9 瓶内均匀性校准品和质控品瓶内均匀性(CV)应不大于10%。
2.10 量值溯源校准品量值溯源至公司内部工作校准品,并与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丙酮酸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比对验证。
2.11 稳定性2.11.1校准品开瓶稳定性校准品开瓶后2℃~8℃避光保存可稳定3天。
稳定期过后4小时内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11.2质控品开瓶稳定性质控品开瓶后2℃~8℃避光保存可稳定3天。
测定丙酮酸含量的基本原理
测定丙酮酸含量的基本原理
测定丙酮酸含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或仪器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样品中丙酮酸的浓度。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测定。
首先,将含有丙酮酸的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得到丙酮酸溶液。
然后,将丙酮酸溶液滴定至中性终点。
在滴定过程中,加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溴丙酚绿等,使溶液产生颜色变化。
当溶液中的丙酮酸被完全中和时,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表示反应终点达到。
根据滴定液的体积和已知的滴定液浓度,可以计算出丙酮酸的浓度。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光谱分析仪器测定丙酮酸的含量。
这种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
首先,将样品制备成适当的溶液,并将其放置在光谱分析仪器中。
然后,根据丙酮酸分子的特定吸收波长,在特定波长下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根据比色法或比浊法,可以将吸光度与丙酮酸的浓度相关联。
通过构建标准曲线,可以准确测定未知样品中丙酮酸的含量。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测定丙酮酸含量的基本原理,如电化学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方法等,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血清乳酸,丙酮酸,琥珀酸的气相色谱测定
血清乳酸,丙酮酸,琥珀酸的气相色谱测定
包娜然;卯新民
【期刊名称】《兰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1(017)002
【摘要】本文应用气相色谱仪配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色谱数据处理机测定了血清中的乳酸、丙酮酸和琥珀酸。
使用硫酸甲酯化法进行衍生化处理。
柱温140℃,载气流速35毫升/分·酸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重复性测定变异系数小于4%,回收率均在90%以上。
正常血清中含有乳酸和丙酮酸,相对含量分别为1.884和4.325,未测到琥珀酸。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包娜然;卯新民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
【相关文献】
1.丙酮酸乙酯对脓毒症小鼠血清Leptin及乳酸/丙酮酸比值、ALT和UA的影响[J], 邓子辉;遆冬冬;薛辉;王录焕;林季;颜光涛
2.血清丙酮酸水平和乳酸/丙酮酸比值在线粒体病筛查中的作用 [J], 马振菁;邓思珊;刘洪旭;黄炼红
3.基于丙酮酸/还原型辅酶I/乳酸脱氢酶/氧化型辅酶I/乳酸正逆反应同时测定丙酮酸/乳酸的酶荧光毛细管分析 [J], 李永生;杨微;李乔婧;周朗;高秀峰
4.UPLC-MS/MS测定大鼠尿液中柠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酮酸、苹果酸和果糖 [J], 黄逸薇; 金永喜; 鲍曦; 张美玲; 温从丛; 王贤亲
5.血液中乳酸、丙酮酸、琥珀酸的气相色谱微量分析法 [J], 朱永和;何金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酸丙酮酸比值
乳酸丙酮酸比值1. 介绍乳酸和丙酮酸乳酸和丙酮酸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有机酸。
它们在运动、饮食和代谢疾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1 乳酸乳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C3H6O3。
它是在无氧条件下由葡萄糖通过糖酵解过程产生的。
乳酸在人体中主要由肌肉细胞产生,特别是在高强度运动过程中。
乳酸在体内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是一种能量来源,可以供给肌肉进行运动。
其次,乳酸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如血管舒缩、免疫反应等。
1.2 丙酮酸丙酮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C3H6O3。
它也是在无氧条件下由葡萄糖通过糖酵解过程产生的。
与乳酸不同的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被细胞线粒体进一步氧化,产生更多的能量。
丙酮酸在人体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首先,它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参与细胞能量代谢。
其次,丙酮酸还可以被转化为乳酸或脂肪酸,用于能量储存和供给。
2. 乳酸丙酮酸比值的意义乳酸丙酮酸比值(Lactate-to-Pyruvate ratio,简称L/P比)是指乳酸和丙酮酸在体内的浓度比值。
这个比值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评估细胞能量代谢和乳酸代谢紊乱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乳酸和丙酮酸的产生和清除是相互平衡的。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缺氧、糖酵解过程紊乱、肝功能损害等,乳酸的产生会增加,导致L/P比升高。
L/P比的升高可以反映细胞能量代谢紊乱的程度。
例如,在缺氧条件下,细胞无法通过氧化丙酮酸产生足够的能量,乳酸的产生会增加,L/P比升高。
此时,L/P比的升高可以作为缺氧的指标。
另外,L/P比的升高还可以反映乳酸代谢紊乱的程度。
乳酸代谢紊乱是指乳酸在体内积累过多,无法被及时清除。
这种情况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功能损害等疾病。
通过监测L/P比的变化,可以评估乳酸代谢紊乱的程度和治疗效果。
3. 检测乳酸丙酮酸比值测定乳酸丙酮酸比值通常使用血液或尿液样本。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3.1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最常用的测定乳酸丙酮酸比值的方法。
丙酮酸钠高效液相色谱标准曲线
丙酮酸钠高效液相色谱标准曲线丙酮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制药、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
在分析测试中,常常需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来检测丙酮酸钠的含量。
为了准确测定丙酮酸钠的含量,需要先建立一条标准曲线,以便通过测定其色谱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丙酮酸钠HPLC标准曲线的建立和相关参考内容。
1.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色谱分离和测定。
- 常规的色谱柱:适合分离丙酮酸钠的色谱柱,如C18色谱柱。
- 注射器:用于样品的进样。
- 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溶液。
- 丙酮酸钠标准品:用于建立标准曲线。
2. 样品制备:- 准备丙酮酸钠的不同浓度标准溶液:按照不同的浓度分别称取一定量的丙酮酸钠标准品,溶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得到一系列标准溶液,浓度区间根据需求设定。
- 将标准溶液过滤,以去除杂质,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准备好的固定相柱进行分离。
3. HPLC条件的设定:- 流动相: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比例可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通过试验优化流动相的组成,以得到良好的色谱分离效果。
- 流速:一般选择较高的流速以提高分析速度,但需要注意,流速太快可能会影响分离效果,而流速太慢则会增加分析时间。
- 柱温:根据色谱柱的要求设置适当的柱温,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减小与流动相组分挥发有关的浓度变化。
- 进样量:根据分析需要和仪器要求设置适当的进样量,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和标准曲线的建立:- 运用HPLC仪器进行样品分析,得到各个标准样品的色谱峰面积。
- 将丙酮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作为X轴,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作为Y轴,绘制出标准曲线图。
- 对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回归方程。
- 利用回归方程可根据色谱峰面积来推算出丙酮酸钠的浓度,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丙酮酸钠HPLC标准曲线的建立是丙酮酸钠含量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标准曲线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丙酮酸钠的含量,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分析结果。
离子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丙酮酸的研究
离子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丙酮酸的研究
作者:刘恒江一飞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2年第07期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丙酮酸;发酵液;检测
中图分类号:O657.7 文献标识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淋洗条件的选择
离子色谱测定丙酮酸,出峰在氟离子和氯离子之间,选定分离柱后,淋洗液浓度、淋洗液流速对分离效果有关键作用,为了更好的分离丙酸,选择不同浓度和不同流速研究其对丙酮酸出峰的影响。
结果表明,淋洗液浓度增加出峰时间提前,但丙酮酸、氯离子的分离度下降,淋洗液流速增大,出峰时间提前,丙酮酸、氯离子的分离度变化不大,峰面积变小,而且系统压力增大,综合上述因素,本篇选择3.0mmol/L的碳酸钠溶液,等度淋洗,流速为0.7ml/min。
3 结论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丙酮酸的基本方法,实验选定了合适的淋洗条件。
此方法对发酵液中丙酮酸的检测和其他方法具有:仪器运行成本低,检测灵敏度高,定量准确,操作简单的特点。
为丙酮酸的检测提供一个新的可靠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高先富,高年发,韩英素,等.发酵液中丙酮酸的HPLC法检测的研究[J].天津轻工业学院报,2003,9(03):10—
吕咏梅.丙酮酸钙及原料丙酮酸发展前景广阔[J].中国医药情报,2002,8(03):52—
,phosphoendpyruvate,2—and 3—phosphoglyceric acid[J].Can.J.Biochem.Physi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丙酮酸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组织中丙酮酸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样品中的组织液,用三氯乙酸去蛋白质后,其中所含的丙酮酸可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樱红色,其颜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与已知丙酮酸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即可求得样品中丙酮酸的含量。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
1、.实验器材
分光光度计;研钵;具塞刻度试管:20mL×8;容量瓶:100mL×2;移液管:1mL×1 5mL×4;
量筒:10mL×1;离心机;天平;
大蒜、大葱或洋葱
2、试剂
(1)8%三氯乙酸(当日配制置冰箱中备用)
(2)1.5mol/L氢氧化钠
(3)0.1%2,4—二硝基苯肼:称取2.4—二硝基苯肼100mL,溶于2mol/LHCl中配成100mL溶液,盛入棕色试剂瓶,保存于冰箱内。
(4)丙酮酸钠
四、实验操作步骤
1.丙酮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称取丙酮酸钠7.5mg于烧杯中,用8%三氯乙酸溶解,转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8%三氯乙酸定容,此液为60μg /mL的丙酮酸原液。
取6支试管,按下表数据配制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标准液:
在上述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0.1%的2,4—二硝基苯肼,摇匀,再加5mL
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显色,在520nm波长下比色。
做标准曲线。
2.植物样品组织液的提取:
称取植物样品(大蒜、大葱或洋葱)5g,于研钵中加入少许石英沙及少量8%三氯乙酸,仔细研成匀浆,再用8%三氯乙酸洗入100mL容量瓶中(沙留在研钵内),定容至刻度。
静置30 min,取10mL匀浆液离心(4000r/min)10min,取上清液备用。
3.组织液中丙酮酸的测定
取3mL上清液于一刻度试管中,加2mL8%三氯乙酸,加1.0mL0.1%的2,4—二硝基苯肼溶液,摇匀,再加5mL 1.5mol/L氢氧化钠溶液,摇匀显色。
在520nm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丙酮酸的含量。
五、结果处理
式中:A—标准曲线中查得的丙酮酸克数。
六、思考题:测定丙酮酸含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