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海波、玻璃B.沥青、蜂蜡C.金属、松香D.冰、海波2.如图所示,小鹏在收到的快递海鲜包装中发现装有冰袋,冰袋在海鲜运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3.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4.如图中表示晶体凝固图像的是()A.B.C.D.5.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1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6.如图所示,将一支盛水的试管插入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中,那么试管中的水A.很快就会结成冰B.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水肯定会结成冰C.在短时间内水不会结成冰D.时间再长水也不会结成冰7.当某晶体物质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可能是液态D.一定是固态、液态共存8.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开始熔化C.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6min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二、填空题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有:晶体有规则,而非晶体的碎块没有规则形状,晶体有点,而非晶体没有。

10.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在这个过程中雪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

11.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此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

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

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在吸热B. 一直在放热C. 先放热,后吸热D. 先吸热,后放热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和。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都正确D. 都错误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C. 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到第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C. 海波的熔点是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A. 在时,氢是固态B. 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7. 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8.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

八年级上册物理熔化与凝固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熔化与凝固习题(含答案)

熔化与凝固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0分)1.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 蜡玻璃沥青B. 蜡铝玻璃C. 冰铁铝D. 冰铁沥青2.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一般不同C. 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3.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A. 固态B. 液态C. 固液共存态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4.陈逸飞同学在学习“熔化和凝固”后对中午餐桌上的冻豆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把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再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冰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你能帮助他分析冻豆腐形成的原因吗()A. 豆腐冷缩而成的B. 豆腐膨胀而成的C. 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成的D. 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成的5.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放入一些冰水混合物,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些0℃的碎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里的冰块未完全熔化完时,则试管中的冰()A. 完全熔化B. 熔化一部分C. 下边熔化上边未熔化D. 一点没熔化6.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通常情况下金属锡是固态,焊接时先将锡熔化至液态,然后再凝固和接头粘在一起.图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A. B.C. D.7.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 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6℃时,其状态是液态C. 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48℃的温水中,该物质会逐渐熔化D. 将50℃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它会逐渐凝固8.将一份0ºC的冰水混合物放入恒定温度为0ºC的冷冻室内,待一段时间后,则(冰的熔点为0ºC)()A. 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 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 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熔化要吸热,但熔化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C.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D. 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放热,其温度降低10.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D. 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11.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A. 房间里的温度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B. 房间里的温度低于冰的温度,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C. 房间里的温度与冰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所以冰不再熔化D. 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上的水开始凝固,所以冰不再熔化1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 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相同13.保温瓶中装有1000g、0℃的水,然后放进100g、−2℃的冰,盖好瓶塞,则()A. 水质量变大B. 冰质量变大C. 冰、水质量不变D. 冰、水温度均无变化14.如图是某校“阳光六班”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一时间的变化图像,关于海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海波是非晶体B. BC段是海波熔化的过程,海波熔化用了12minC. 海波是晶体,凝固点是48℃D. 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继续吸热1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小明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项是()A. 该物质是晶体B. 该物质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C. 第3min时,该物质是固态D. 该物质的熔点约为50℃16.图的甲、乙、丙三图分别记录了冰、海波和萘三种物质从固态到液态过程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练习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B.糖放入锅内,加热变成糖浆C.冰变成水D.用铁水浇出铸件练习题2:如图所示,正在研究员手心中熔化的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金属——镓.它在铝土矿中的锌化合物中被发现.镓在25 ℃的恒温容器中存储时呈固态,它的熔点可能是()A. -117 ℃B.30 ℃C.100 ℃D.42 ℃练习题3: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A.蜂蜡B.铁C.沥青D.松香练习题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海波、玻璃是晶体,蜡、松香、金属是非晶体B.金属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同时吸热C.同一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要比它的熔点低D.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练习题5: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

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

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练习题6: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大半熔化时(试管底部一直不与烧杯底部接触),大试管中的碎冰()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练习题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B.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固态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练习题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大致体现液态海波凝固特点的是()A B C D练习题9:萘的熔点是80.5 ℃,那么80.5 ℃时萘的状态是()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三种状态都可能练习题10: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烧杯和试管中放有适量的碎冰,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线是B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B.烧杯内碎冰从第4 min开始熔化C.第2 min时烧杯内碎冰处于固液共存态D.试管内碎冰熔化时间为6 min练习题11:炎炎夏季,小明将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变成了冰块,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小明在可乐里加入冰块后能降低可乐的温度,这主要是因为冰块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1.图为物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为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B.图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C.图中FG段表示物质在吸热D.图中GH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2.几种金属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熔点/℃-391064108315353410AB.金在1064℃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丝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物质是晶体B.80℃的乙物质可能是液态C.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D.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4.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凝固放热B.熔化吸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5.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海波是晶体,其熔点是48℃B.第8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6min~12min内,海波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第15min时海波处于液态6.北方冬季贮菜,为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汽化放热D.汽化吸热7.有一种金属存放在30℃的煤油中时是固态,当煤油温度变为45℃后,它逐渐熔化,该金属可能是()金属A汞B铯C铷D钾熔点/℃39293963A.A B.B8.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人造兽糖的情景,先将固体状态的糖放入瓦罐中用慢火煎化,然后倒入兽形模具,冷却脱模就成为兽糖。

造兽糖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仅熔化B.仅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9.有些冰雕作品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水注入模具中,在低温下,水会逐渐形成冰雕作品,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对应的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凝华吸热D.凝华放热10.用如图甲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对相等质量的固体M、N 加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 熔化和凝固(分层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 熔化和凝固(分层练习)(解析版)

3.2 熔化和凝固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点01 物态和物态变化. (2)考点02 熔化和凝固 (2)考点03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应用 (3)考点04 熔点和凝固点 (5)考点05 熔化和凝固图像 (5)考点06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7) (10) (21)考点01 物态和物态变化1.下列物体中的物质属于气态的是()A.紫色的碘蒸气B.雾C.高空喷气式飞机飞过后的白色飞机尾迹D.干冰【答案】A【解析】A.紫色的碘蒸气是气态,故A符合题意;B.雾是液态,故B不符合题意;C.高空喷气式飞机飞过后的白色飞机尾迹是液态,故C不符合题意;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将下列物质按状态分类:糖、酱油、橡皮、氧气、酒精、铅球。

(1)属于固态的有;(2)属于液态的有;(3)属于气态的有。

【答案】糖、橡皮、铅球酱油、酒精氧气【解析】(1)[1]糖、橡皮和铅球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

(2)[2]酱油、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

(3)[3]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

3.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叫做物态变化。

是物态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温度的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都会发生物态变化。

【答案】变化温度【解析】[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随着温度的变化,自然界中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之间一般还可以相互转化,温度是物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考点02熔化和凝固4.全世界共有16个国家修建有高铁,其中中国的高铁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用铁块铸造铁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答案】C【解析】铸造厂在用铁制作铸件的过程中,先把铁块变成铁水,然后再把铁水变成铸件,物质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先熔化后凝固。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答案】B【解析】解: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 错误;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C、水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故C错误;D、游泳后刚从水里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答案】B【解析】解:将冰袋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荔枝温度降低,不易变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通过观察发现降温时水缸中的水( )A.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 B.是从中央开始凝固的C.是从缸底开始凝固的 D.是同时开始凝固的【答案】A【解析】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水结成冰后,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质量不变,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ρ=m可知,体积会V变大,水缸的容积不变,所以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

故选:A。

4.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答案】C【解析】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高于100℃,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情景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一块铁放在炉子上烧红了B.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C.玻璃杯被打碎D.一瓶水,越喝越少2.关于熔化和凝固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熔化和凝固是互逆的过程B.发生熔化和凝固时,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进行C.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都保持不变D.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如图,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

分析蜡发生熔化需要的条件是()A.需要吸热B.必须放热C.不一定吸热D.不能确定4.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铁化如水”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这个过程中铁温度不断升高B.这是一种凝固现象C.这是一种熔化现象D.在这个过程中铁不断放热5.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像的是()A.B.C.D.6.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7.如图所示,把装有﹣4℃碎冰的大试管放入装有﹣4℃碎冰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在烧杯内的冰没有熔化完的过程中,试管内的冰()A. 熔化一小部分B. 全部熔化C. 不会熔化D. 温度高于0℃8.如图甲所示为小松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海波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3.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4.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A.冰增加B.冰不变C.冰减少 D.都有可能5.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8.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溶化一半B.不溶化C.无法判断
9.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 [ ]
A.升高 B.降低C.不变 D.都不对
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 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 ]
A.等于0℃ B.高于0℃C.低于0℃D.无法确定
14.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6.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17.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8.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20.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A.晶体 B.非晶体 C.不能确定
21.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22.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二、填充题
23.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

24.物质从______态变到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非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______(选填“变化”、“不变”)的。

25.晶体类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______,它的大小还与______等外界条件有关。

27.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____.
28.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

30.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_____态,在?39℃时呈______态或________态,也可能呈________态,-38℃时呈_______态.
3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晶体
非晶体
三、实验题
3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33.在大苏打(硫代硫酸钠)熔化实验中,大苏打开始熔化时尽管继续加热,但温度______,直到大苏打______之后,温度再继续升高。

为了使试管内的大苏打粉温度均匀,应该把试管中装大苏打粉的部分______ 在烧杯的热水中,同时用______不断搅动大苏打粉。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35.纯水的凝固点是0℃,海水的凝固点是℃,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
36.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CDE
解析:晶体在整个熔化(凝固)过程保持温度不变.这个温度为熔点(凝固点),那么在此温度下,晶体就既有可能是固体(也许正准备熔化或刚凝固完),也可能是液体(也许刚熔化完或正准备凝固),也可能是正在熔化过程中或正在凝固过程中.所以可能是固体、可能是液体、可能是固液共存.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大试管和烧杯中均有碎冰.对烧杯加热的结果,烧杯内的冰吸热熔化,当烧杯内的一部分冰熔化后,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它的温度为0 ℃不变,大试管放在烧杯里,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没有温度差,不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
3.答案:B
解析:冰熔化过程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能吸热.而此题0℃水比-2 ℃的冰质量大的多,相互接触-2 ℃冰和0 ℃水有温度差,-2 ℃冰要吸热,温度最高达到0 ℃,不能再吸到热,不会熔化.0 ℃水要放热,少部分水就凝固成冰,所以有少量水结成冰.
5.D 7.A 8.B 9.D 10.A 11.A 12.C.13.A.14.B.15.D.
20.B 21.B 22.C
23.石英、铁、萘,玻璃、沥青 24.固;变化
25.吸;保持不变;熔点;杂质、压强 27.熔化;凝固.
28.非晶体,萘、冰、铁,熔点. 30.固,固,液,固液混合,液.
31.(1)液,固,凝固点;(2)液,固;(3)吸,放;(4)凝固,放,低;
(5)
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
晶体冰是不变有
非晶体蜡是上升无
32.答案: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冰是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正在熔化的冰温度是0 ℃,而房间的温度也是0 ℃,因此正在熔化的冰吸不到热,所以不能继续熔化.
解析:晶体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二是要不断吸热(或放热).要吸热(放热)发生热传递,必须存在温度差.而正在熔化的冰,温度是0 ℃,房间温度也是0 ℃,不能发生热传递,冰不能吸热.所以不能继续熔化.
33.保持不变;完全熔化;浸没;搅拌器
34.(图象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35.有这样几种可能:食盐温度低;食盐溶解时吸热;温度计不准等.
36.当温度升高时,该材料吸热熔化,使室内温度不致上升太高或太快;当温度降低时,该材料会放热凝固,使室内温度不致降得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