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端行-文明修身的内涵和意义

厚德端行-文明修身的内涵和意义
厚德端行-文明修身的内涵和意义

厚德端行,文明修身的内涵和意义。

(一)是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需要

正行明德,格物求志。现代大学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香港大学“明德格物”与此颇相神似。看来远古“大学”与现代大学虽跨越前年,概念迥异,但宗义相通。

(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已进入新千年,知识经济将替代传统工业经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世界政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不同的社会制度将在激烈撞击、交流中错综复杂地演进。我国也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转变。随着WTO的加入,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为适应时代要求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也处在大转型和超常规快速发展时期。总之,我们处在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活多样化的大转型时期,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信息科技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趋势的大发展时代。新的千年、新的世纪希望与危机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纷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的转型时代,我们大学生如何确立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从而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永保大学生的先进性?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大发展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与时俱进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才能紧跟时代?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深思,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大家会受到一些教育、得到一些启示、找到一些答案。当然,这次文明修身活动不可能解答所有问题,也不可能找出标准答案,文明修身是一辈子的事,需要时间、需要实践、需要磨练,更需要魄力和勇气。

(三)是大学生成材的需要

何为人才?“人”和“才”的组合为“人才”,既成人又成才是人才。有德无才谓之庸,有才无德谓之韧,德才兼备谓之贤。微软公司有一个著名的用人理念:求人不求才。他们认为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任何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是完全适合的“才”,因而微软并不重视所谓名校品牌或高学历。他们认为只要是一个“人”,就可以在进入微软后边赶边学,并很快成为“才”。微软所谓的“人”是指聪明、好学、踏实、自信,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同“璞玉”,微软愿意承担雕琢的工作。

专业学习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文明修身主主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文明修身和专业学习同样重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同样重要。自然科学主要解决客观世界的问题,人文科学主要解决主观世界的问题(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自然科学主要求真,人文科学主要求善。但两者相互依存,辨证统一。自然科学为人文科学奠基,人文科学为自然科学导向。在人类步入后工业文明的新时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者都不可能单独承担人类文明前进的重任。

文明修身活动策划书(多篇范文)

文明修身活动策划书 为了能写出更好的策划书,下面好范文推荐一篇优秀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此活动,把大学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学风建设等各项工作结合并贯穿起来,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使学生自觉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综合素质,改善学风、系风,逐步在全系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现文明”的人文环境,进一步推进我院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营造素质教育的软环境,引导和激励我系学生奋发有为,自觉成才,成为我国现代建设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二活动背景: 本活动的思想来源于船建论坛的第三期讲座。在当今社会,很多同学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是因为知识的问题,更多的因素在于素质。这一因素使得很(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多的工作同我们刚毕业得大学生失之交臂。因此在此举行本次得文明修身活动。 三活动主题:“文明修身·诠释文明·诚信敬业·彰显自我” 四活动对象: 浙江海洋学院的全体学生 五活动过程: 1、创文明典范

(一)、文明活动典范(班级、系主题活动) (二)、星级宿舍典范 (三)、文明课堂典范(学习积极性高、到课率达98%以上、晚自习纪律好) 2、基础文明修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做到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 1)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高雅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规范; 2)培养良好学风,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3)正视异性-交往,建立正确的爱情观; 4)强化心理素质,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危机、困难; 3、爱校、爱国、爱民-意识的培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爱校、爱家意识、集体主义感,使学生把文明修身活动与热爱学校、 1)关心母校发展,加强爱校意识; 2)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感恩教育 六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动员宣传 1)分别以条幅、海报、宣传板、网络等形式进行大规模宣传。 宣传标语:

生态文明建设教案

生态文明建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 ⑵、了解党的相关方针、政策及贵阳市生态林城建设的思路 ⑶、联系生活实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当代中学生应如何践行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学生博爱、宽容、悲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的心灵; ⑵、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3、德育目标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 4、生态目标 为共建爽爽的贵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山好水好地方,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二、教学流程: 1、导入 播放歌曲《爽爽的贵阳》,老师和学生共唱。展示课件: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暗河,别有洞天,这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提供了良好条件 2、理念把握(多媒体课件) (学生交流合作,将搜集到的有关知识个别发言,进行交流)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学生可能有的回答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它同样强调发展生产力,提高物质生活,但它更强调尊重自然,建设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发展环境产业、开展环保行动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辩证的统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领域,要求各种经济行为都把生态效益纳入其中,形成与生态平衡要求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循环经济

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生态,一般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植根于自然界之中,根植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中。从性质上来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伦理观,是用于指导全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形态。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精神。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生态系统不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其“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次盛会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领会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本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 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 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严重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的根源通常被人们归纳为三大问题: 人口增长、技术影响、消费方式。这些影响因素虽然重要, 却往往被误解或夸大, 从而掩盖了其根本性问题。快速增长的人口通常被列为环境破坏的头号原因。而人口爆炸多出现于发展中国家, 可是多数的环境破坏, 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性后果的环境破坏, 却是由人口已相当稳定的工业国一手造成。人口增长同环境破坏只不过是同一根本疾患的不同表征而已。 科学技术。无可否认, 对于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现状, 科学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8 世纪纺织机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在短短100 年里人们就创造了过去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进入20 世纪中叶, 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激光通讯、海洋开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出现, 标志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可是, 生态环境已经在在科技的穷追猛打下千疮百孔。因此,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利剑”, 在为人类带来充分舒适的同时也为人类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抉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全面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速度也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大幅度上升,这就使我国本己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内容非常丰富。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人类是自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尊

重自然规律,推动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从物质基础看,必须拥有发达的生态经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把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从必保底线看,必须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资源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环境状况稳定,避免重大生态危机。从根本目的看,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充分表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长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保障举措等方面,我们已经形成完整的认识成果,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各个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物质的循环性。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意义:①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②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文明修身总结

文明修身总结 文明修身主题班会总结 文明修身实践课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为21世纪,要培养新型人才,何为人才,“人”和“才”的组合为“人才”,既成人又成才是人才。有德无才谓之庸,有才无德谓之韧,德才兼备谓之贤。专业学习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文明修身主主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文明修身和专业学习同样重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同样重要。构建和谐社会、创设文明校园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共同责任,只有有文明的个人才会有文明的班级、团体,才会有文明的校园,才会有文明和谐的社会。 自身道德修养包括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我们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实践等行为活动。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呢?通过俩周的实践活动,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应通过不断学习和教育强化自身的思想基础。人非生而知之者,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向上的书籍和刊物会让爱世界、爱社会、爱和平、爱他人成为人们的共同向往和追求,才能积聚爱的力量,才能使爱的暖流不停的流淌奔腾、滋润人间,才能消融嫉妒、怨恨、仇视,才能化解隔阂、冷漠与不满,才能营造更多的和谐氛围,使我们的学校和社会更加走向文明。 第二,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强化道德修养需要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更需要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锻炼,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形成相适应的道德语言、行为和习惯,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才敢于向破坏文明校园的不和谐因素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战略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运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效、增加绿色碳汇等多种手段;二是人类正面临一次绿色经济的巨大变革,绿色经济和生态产业正在对发展和创新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根据我国国情,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要义:第一,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生态绿色技术改造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

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之间平衡协调的社会文明。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第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时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入发展,发展绿色低碳生态经济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还是提升国家绿色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心得体会1 进入xx学院学习已经三年了,每一年,学校都会开展文明修身的 活动,今年也不例外。从文明修身的启动仪式到现在,各个系部,各 个学校团体,各个班级,都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此,我想 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文明修身,我想,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名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将来的最有力的后备力量,都应该把这四个字,落到实处。 从我们学院开展的相关活动形式看,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作 一些事情,已经习惯了形式主义。我们写心得体会,我们开一些座谈 会等等,这些类似的活动形式,我想适可而止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把 目光放到其他的层面上。当然,在此并不是不赞同写心得写体会开会议,这些形式在很多情况下能够直接的反映问题,它们的作用我们不 应抹杀。只是,在此之余,我们是否做到了我们所写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会养成类似“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不良习惯。 事实上,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做法,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开 展一些实在一点的活动,把“文明修身”的精神,融入进去。如清理 校园,像这样的文明修身活动,看似平凡但却非凡,是一种简简单单 的劳动,同时却也是一个渠道,让我们大学生认识劳动价值、共建文 明的一种渠道。一校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时,我想,这也可以发展 成为我们大学生的“内省”活动,因为经历了文明修身,我们更能体 察每一个清扫工的辛苦;更能体会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独具的、不可替 代的价值;更具有积极的环保意识和坚定的责任意识。 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修身养性强调心灵感受的质量,以达到心 中理想的自我形象塑造,没有一个不善于修身养性的人是思想者。” 所以,我想文明修身,上升到一个哲学高度来说的话,它实际上是一 次“修身养性”的活动。现代社会的人们的`心里,多了许多“浮躁” 的心理成分,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我们更应该借此机会,来发展自 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心灵多一份平静,多一份安宁,努力做一名德才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与为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3、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流意识: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结果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任务 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从此,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念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农村”不但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它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进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

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进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进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 (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心得体会进入xx学院学习已经三年了,每一年,学校都会开展文明修身的活动,今年也不例外。从文明修身的启动仪式到现在,各个系部,各个学校团体,各个班级,都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此,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文明修身,我想,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名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将来的最有力的后备力量,都应该把这四个字,落到实处。 从我们学院开展的相关活动形式看,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作一些事情,已经习惯了形式主义。我们写心得体会,我们开一些座谈会等等,这些类似的活动形式,我想适可而止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到其他的层面上。当然,在此并不是不赞同写心得写体会开会议,这些形式在很多情况下能够直接的反映问题,它们的作用我们不应抹杀。只是,在此之余,我们是否做到了我们所写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会养成类似“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不良习惯。 事实上,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做法,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开展一些实在一点的活动,把“文明修身”的精神,融入进去。如清理校园,像这样的文明修身活动,看似平凡但却非凡,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劳动,同时却也是一个渠道,让我们大学生认识劳动价值、共建文明的一种渠道。一校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时,我想,这也可以发展成为我们大学

生的“内省”活动,因为经历了文明修身,我们更能体察每一个清扫工的辛苦;更能体会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独具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更具有积极的环保意识和坚定的责任意识。 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修身养性强调心灵感受的质量,以达到心中理想的自我形象塑造,没有一个不善于修身养性的人是思想者。”所以,我想文明修身,上升到一个哲学高度来说的话,它实际上是一次“修身养性”的活动。现代社会的人们的心里,多了许多“浮躁”的心理成分,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我们更应该借此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心灵多一份平静,多一份安宁,努力做一名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合格青年。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做到文明言行,文明修身! 相关推荐: 经典大学生活心得体会范本 大学生农村生活心得体会范例参考 XX大学生寒假生活心得体会500字 大学生团组织生活心得体会例文 在校大学生活心得体会范文欣赏 最新大学生大一生活学习体会 大学生寒假生活心得推荐 大学生寒假生活心得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怎样理解生态文明内涵来源

怎样理解生态文明内涵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年01月16日作者:何蓓琦和谁对话? 颜晓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专业技术少将,哲学博士。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立二等功1次。出版专著5本、个人论文集5本,入选中宣部“学习理论文库·理论家自选集”。 为什么对话?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理论学术界、环保系统一直在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我们想知道,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是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指导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生态建设,但不仅仅是生态建设,有着更为广阔深厚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通过生态建设体现出来。 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也很难真正取得成效、很难持久。解决生态问题,从根本上说要转变包括生产方式在内的发展方式,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对话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研究员颜晓峰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何蓓琦 点击一 焦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关键思路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实践,要求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人类生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记者: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至今,各地相继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学习、探究和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应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颜晓峰: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同时又与各项建设密切相关,融入各项建设之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依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状况和水平。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一定层次的产物。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实践,要求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人类生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要把生态环境作为生命系统来守护,因为生态系统有自己的存在和演化规律。在一定的适合条件下可以产生和延续,在一定的不适合条件下也可以衰败甚至死亡;要把生态环境作为人类家园来爱惜,因为地球生态系统是目前宇宙唯一发现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及人类的唯一栖身之地;要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空间来建设,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的持续发展、进步趋势、美好憧憬都要依赖于生态环境提供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状况。 再次,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状况密切相关,文明的转型往往同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型。狩猎文明依赖对动物的捕杀,这种文明是以动物种群的减少、生物链的改变为代价的。当狩猎经济不足以供养增长的人口时,这种文明就走向了衰落。农业文明依赖土地的开垦,这种文明是以植被破坏、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为代价的。当农业经济创造财富的增长率变缓降低时,这种文明就被新的财富创造模式所替代。工业文明依赖矿藏的开发,这种文明是以污染加剧、气候变暖、物种锐减为代价的。当依靠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的生产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时,生态文明的潮流就顺势而出,呼唤和推进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成为鲜明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行动。 点击二 焦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关键思路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生态建设,有更为广阔深厚的内涵;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很难取得成效 记者:目前,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还有一些局限,把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建设。您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

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精)

关于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活动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我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 院团委决定, 在学院全体学生中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活动。 一、活动宗旨: 以学院中心工作为指导, 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为根本, 以“纪念建团 ×周年”为契机,围绕“质量、发展、服务、和谐”这个主题,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 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改善学生道德面貌,拓展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树立学生理想信念。 二、活动主题: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文明修身从我做起 三、活动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 四、活动内容: (一、基础文明养成 通过倡议、讨论、座谈、主题班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养成文明高雅、尊师爱校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规范。 1、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高雅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规范; 2、培养良好学风,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3、异性文明交往,建立正确的爱情观;

4、强化心理素质,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危机、困难; (二、创文明典范 1、文明个人典范(品德高尚、衣着得体、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心理健康 2、文明宿舍典范(见学生处宿舍评选细则 3、文明班级典范(学习积极性高、到课率达 98%以上、课堂及自习纪律好 五、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文明修身工程,使校园逐步达到“五个文明” 的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1、行为文明: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打架斗殴、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不搞迷信活动、具有成良好的仪表习惯, 做到参加公共活动穿着整齐清洁、得体大方,公共场所男女交往行为得体等。 2、语言文明:做到不说粗话、脏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在和不同身份的人交往中,语言得体, 谈吐有度,掌握分寸。 3、寝室文明:生活用品整洁,物品摆放划一,卫生善良好, 寝室内无卫生死角,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盗意识强, 能够注意用电安全,讲究饮食卫生。 4、教室文明: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对老师有礼貌,窗明几净,桌椅摆放齐,桌面清洁,课程表端,班级物品无乱堆乱放现象,在教室内保持安静,自觉维护学习气氛。 5、网络文明:从我做起,文明使用网络,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建设网络文明, 不传播不健康的信息, 承担网络文明的责任, 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典型。 六、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动员宣传 1、以条幅、海报、宣传板、广播、网络等形式进行大规模宣传。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文明作为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的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角色与地位是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水平及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原始文明大约经历了400万年时间,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人与自然之间基本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的主宰。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创造力非常有限,即使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从总体上也能较快的恢复平衡。社会发展到一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和“原始经验”的积累,人类组建以栽培作物和驯养动物取代采集和渔猎的部门,于是农业和畜牧业就发展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完全依赖、顺从自然的状况。但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以农牧为主,活动范围较小,而且该时期人口密度不大,所以人对自然的破坏和冲击力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容量,生态系统仍可维持大体上的平衡,人类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300多年前,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时代。尤其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界进行强力征服和探索,以至于在短短的300多年间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自然,而是把自然当做被征服的对象,“人定胜天”、“人类中心论”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主导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以至于全球出现极其严重的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森林锐减、垃圾成灾、水污染等等,这些事实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想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则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的承载力相协调,必须转换人类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制约自身的行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使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时代。 从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人类已处于主导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人类要想实现文明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自始至终都应保持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应相互对抗。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人们自觉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观。

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

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 ------个人事迹材料 学生姓名:陈倩 所属院系:体育艺术学院 08级体育表演1班

大一的生活已经匆匆落幕,回首过去的一年,大一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仿佛还历历在目:从刚刚进校时的些许青涩到学生会招新时对学生会的向往,从初次参加学生会面试时的紧张到刚刚进入学生会宣传部的激动与新奇,从第一次接受宣传部工作时的彷徨到后来的得心应手,透视过去一年,工作的点点滴滴时时在眼前隐现,回眸望去过去的一幕慕,在不知不觉中充实眼睑。似乎初进学校的记忆依然就在心头展现!而匆匆的一个学年却结束了。 (一)工作方面 学生会的工作,我是从宣传部开始的。那时侯,我在当时部长石秀娟学姐的带领下开展各项活动,宣传部的主要工作是对学院、学校发生的事还有开展的各项活动作出积极、及时的报导,使学院学生以及老师能及时获得最一手的消息。宣传部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展板。出展板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需要有丰富的创意,还要有极强的耐心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我院积极发挥了艺术人才优势,每次的展板都漂亮夺目且富有创意,多次获得不错的反响和好评。在宣传部我感受到了温暖与舒适,这也使我对我们院的学生会产生更深厚的感情;同时也使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与人相处,如何交到更多的朋友;最后也使我学到了很多工作上的方法与技巧,为我现在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次的写稿工作为我现在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和语言基础,参与展板的工作,也让我了解了许多和美术相关的知识以及经验。宣传部其他成员的那种对工作的热情与责任感值得我永远学习除了完成自己宣传部本职的工作之外,我还积极协助其他部门开展活动,以及自己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这期间我尝试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工作,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高。记得自己在大一参加的第一次活动,是有幸代表学院参加校级的朗诵比赛,那次比赛之前,我十分不自信,对自己也总是持否定态度。在得知自己要代表学校参加朗诵比赛时,我非常紧张,同时也觉得自己不能辜负学院领导的期望,所以我积极和一起参加比赛的同伴们训练,纠正发音,相互指导,共同进步。那时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小道的路灯下,空旷的教室里,哪里都是我们训练的舞台。后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最后我们获得了校级三等奖的好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起码对我们这群初出茅庐的大一新生来说,是莫大的褒奖。同时也使我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我想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后来学校又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活动,“科技之星”知识竞赛是其中的重头戏。我院了开展的院“科技之星”的选拔比赛。在激烈的初赛中,我有幸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复赛的资格。复赛在初赛成绩的前八名中展开,在经过必答,抢答,自选等环节之后,我意外的以总分最高摘得了院“科技之星”的光荣称号。代表院参加了学校的决赛。这次的夺魁也使我既意外又开心,也逐渐激发了我积极参加各种文娱活动的激情。 之后,我又代表学院参加了“颂赞祖国”全校演讲比赛,参加了学院的迎新晚会等活动,朗诵,演讲,唱歌,跳舞,话剧等我都有过体验。 大一最值得我回忆的,就是有幸为一套童话故事配音。当时朋友告诉我。湖南华文俪制出版公司应聘配音员。因为我从小就对配音很感兴趣,所以我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参加了应聘。面对许多来自湖南大众传媒播音系以及湖南师范大学播音系的专业学生,我有些许胆怯,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播音经验的单纯爱好播音的女孩。后来轮到我的时候,我努力发挥了自己平时的水平。后来,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我得知了自己被选上的好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与磨合之后,我第一次走进了高耸林立、戒备森严的鼎鼎大名的湖南广电中心。第一次站在专业的录音棚里,感觉自己恍如隔世。经过两晚的辛勤劳动,配音工作顺利落幕,还因此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00元人民币。后来这套童话故事如期在全国各大新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