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专题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PPT课件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189fe9ce2f0066f533224e.png)
13
可编辑
三、组织团伙化
青少年犯罪时:
一个人作案,
胆小如鼠;
二个人作案,
气壮如牛;
三个人作案,
狗胆包天。
14
可编辑
四、行为突发性
突发性的表现: 犯罪动机简单; 作案没有明确目的; 一般没有事先预谋; 犯罪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
15
可编辑
五、手段野蛮性
近年来,在未成年 人犯罪中,
暴力抢劫、 伤害、 杀人 等犯罪日渐增多。
16
可编辑
六、作案模仿性
模仿电影、电视、游戏中的某种 镜头和情节;
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 一些作案伎俩;
模仿“黑社会”组织犯罪。
17
可编辑
请判断
王某某抢劫了张女士一条金项链,因其作案时刚满十四 周岁而不满十八周岁,所以,王某某不负刑事责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可编辑
什么是犯罪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
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 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 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七条:
3
第一章
什么是 犯罪
Company Logo
4
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
Company Logo
第三十四条: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座PPT
![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14cea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0.png)
社会歧视、偏见影响
针对某些群体的歧视和偏见,可能使未成年人产生仇恨和报复心理 。
心理障碍、压力释放途径匮乏
心理压力过大
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 心理问题。
释放途径匮乏
缺乏有效的压力释放途径,如运动、艺术、倾诉等,可能使未成年 人选择暴力等不良行为来发泄情绪。
心理障碍未得到及时干预
02
制作专题节目、开设专栏,邀请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等讲解
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
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防止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被
03
过度渲染和炒作。
各方责任明确和考核评价机制
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责任和义
务。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各方在预 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工作进行
犯罪数量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 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
点问题。
犯罪类型
暴力犯罪、侵财犯罪和性侵犯 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三大主要
类型。
犯罪手段
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 、隐蔽化,给案件侦破带来一
定难度。
主要犯罪类型及特点分析
暴力犯罪
01
主要表现为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现象,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
心健康。
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调研,了解周边治安、交通、文 化等环境状况。
整治联动机制建立
与当地政府、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整治联动机制,共同 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
安全教育与防范措施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自 我保护能力。同时,学校也加强校园周边的安全防范措施 ,如增加监控设备、加强巡逻等。
05 家庭、社会协同参与模式构建
家长培训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回顾
针对某些群体的歧视和偏见,可能使未成年人产生仇恨和报复心理 。
心理障碍、压力释放途径匮乏
心理压力过大
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 心理问题。
释放途径匮乏
缺乏有效的压力释放途径,如运动、艺术、倾诉等,可能使未成年 人选择暴力等不良行为来发泄情绪。
心理障碍未得到及时干预
02
制作专题节目、开设专栏,邀请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等讲解
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
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防止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被
03
过度渲染和炒作。
各方责任明确和考核评价机制
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责任和义
务。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各方在预 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工作进行
犯罪数量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 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
点问题。
犯罪类型
暴力犯罪、侵财犯罪和性侵犯 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三大主要
类型。
犯罪手段
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 、隐蔽化,给案件侦破带来一
定难度。
主要犯罪类型及特点分析
暴力犯罪
01
主要表现为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现象,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
心健康。
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调研,了解周边治安、交通、文 化等环境状况。
整治联动机制建立
与当地政府、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整治联动机制,共同 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
安全教育与防范措施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自 我保护能力。同时,学校也加强校园周边的安全防范措施 ,如增加监控设备、加强巡逻等。
05 家庭、社会协同参与模式构建
家长培训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回顾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ppt模板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0e0be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4.png)
3. 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的审理应充 分考虑未成年人 的心理特点,采 取适当的审理方 式,确保审判公 正。
4. 司法机关应当 采取有效的保护 措施,保障未成 年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未成年人受 到不当侵害。
5. 司法机关应当 积极配合社会力 量,为未成年人 提供必要的帮助, 使其顺利回归社 会。
2. 法律援助机构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情形的 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1. 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原则和目标中 明确提出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 严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 意味着在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工作中, 必须尊重每一个未成年人的独立人 格和尊严,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或 损害他们的个人权利。同时,必须 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包 括生命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 确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应有的 关爱和支持。这些原则和目标是建 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预防未成年 犯罪体系的必要前提。
07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中的司 法保障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 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 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公正审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1. 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的审判应遵 循公正、公平、 保护未成年人的 原则。
2. 司法机关应当 指定专门的法官 或检察官处理未 成年人犯罪案件, 确保案件审理的 公正性。
05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中的学 校教育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 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 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义务
1. 学校应当按照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 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课件(共30张PPT)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19c67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c.png)
嫌疑人家属拒绝配合
根据受害人姑姑王女士提供的信息,在案发当晚, 警方根据监控证据前往嫌疑人张某家进行询问时, 对方家属以“不想让他们来问孩子,怕把孩子吓到” 为由拒绝配合警方调查,直到当地村支书上门调解, 警方与受害人家属才得以进行问询。案发后,据王 女士说明,嫌疑人家属们至今并未出面致歉,并且 “其中两户人家已经人去楼空了”。
01 被掩埋的他
犯罪过程
根据当前警方调查以及受害人家属提供的信息:3名嫌疑人 先使用受害者的手机通过微信将其账户余额内的191元人 民币转至其中一人账户内,而后其中2人留下看守受害人, 1人返回家中取得铁锹;之后,3名嫌疑人使用铁锹对受害 人进行殴打,造成多处致命伤,随后选择“埋尸”,将受 害者埋入一个废弃蔬菜大棚内(据发掘后估算,坑深约1米, 长约1米,宽约60厘米),该地离其中一名嫌疑人家仅有约 百米的距离。 埋尸完成后,三名嫌疑人将受害人的手机丢弃至附近的沼 泽当中销毁证据。
3月10日晚间,家属因无法找到受害人,于晚10点,选择报案。警方通过调取附近监控 发现,3月10日下午3点多,小光与3名嫌疑人在一起,并且他还坐在张某的电动车后座 上。
3月10日晚间至3月11日凌晨,警方对3名嫌疑人进行询问,但三人均表示不再见到过受 害人。
01 被掩埋的他
事发经过
3月11日
3月11日凌晨,受害人父亲王先生在补办受害人手机卡后重新登录受害人 微信账号,并发现受害人曾进行过微信转账。将该信息告知警方后,警方 再次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同日,邯郸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发布公开寻人启事, 其内容称3月10日下午1点多,小光去找同学玩,随后被一名年龄相仿但不 是同学的人带走。警方第二次盘问过程中,在监控视频和转账记录的证据 下,有犯罪嫌疑人推翻先前口供并交代案发经过,透露埋尸地点。随后, 受害人家属收到了肥乡区公安局的立案告知书,案由为“故意杀人”。警 方在得知埋尸地点后于当日开始遗体挖掘工作,并在当地北营村南的废弃 蔬菜大棚内,掘出受害人遗体,受害人舅舅参与了遗体辨认。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ppt课件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fc713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b.png)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良好德育教育 学生犯罪率 未接受德育教育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 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
美国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通过德育课程培养良好 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课程 未成年人 价值观
提高德育课程的质量和 实效性
英国研究 德育课程 未成年人犯罪率 预防措施
3.2.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 质,预防心理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及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
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近五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其中盗窃、抢劫和故意伤害案件占比最高。
网络犯罪成为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比例逐年上升,如网 络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2019年,全国共破获涉及未成年人的网 络犯罪案件3.6万起。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其学生犯罪率比未 开展的学校低15%。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犯罪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可以有效预防心理问题。 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显示,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可以显著降低学生的心理 问题发生率。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教育部门规定,所有学校都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心理 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Logo/Company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预防措施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汇报人:XXX 202X.XX.XX
--------->
目录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措施
良好德育教育 学生犯罪率 未接受德育教育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 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
美国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通过德育课程培养良好 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课程 未成年人 价值观
提高德育课程的质量和 实效性
英国研究 德育课程 未成年人犯罪率 预防措施
3.2.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 质,预防心理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及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
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近五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其中盗窃、抢劫和故意伤害案件占比最高。
网络犯罪成为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比例逐年上升,如网 络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2019年,全国共破获涉及未成年人的网 络犯罪案件3.6万起。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其学生犯罪率比未 开展的学校低15%。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犯罪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可以有效预防心理问题。 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显示,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可以显著降低学生的心理 问题发生率。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教育部门规定,所有学校都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心理 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Logo/Company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预防措施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汇报人:XXX 202X.XX.XX
--------->
目录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措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PPT模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05bd89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7c.png)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现实表现
顺口溜:
有些同学真糟糕,前后左右乱了套; 上课总想把课逃,找人要到网吧找; 不比学习谁更好,只比穿戴谁新潮; 考起试来才动脑,八仙过海想偷抄; 集体观念无处找,一说劳动就偷跑; 哥们义气不得了,打架斗殴把架吵; 当起小偷真勤劳,日伏夜出像野猫; 为了弄钱走歪道,杀人抢劫都敢搞; 坏事做尽被人告,最后乖乖进监牢。
2021/12/23
Hale Waihona Puke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现实表现
三是不讲公德,为所欲为。
往往缺乏社会公德、违反道德准则、 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2021/12/23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现实表现
四是以大欺小,勒索钱财。
特别是在校学生中,以强凌弱,以大压小,强行 向他人索要财物。他们向年纪小的同学要钱、要物, 稍有不从,即大打出手,成为校园里的害群之马。
2021/12/23
分享案例
第二个案件:15岁的魏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导致他走上了邪路。
据魏明自述,他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 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机。工作繁忙的父母没 时间陪她,王大哥成了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魏 明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 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明手拿木棒, 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了重伤。从这些案件可以看出未 成年人懂得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对规范自已的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是何等重要啊!
未成年人预防犯罪
2021/12/23
什么是未成年人?
“少年”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PPT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a5b4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f.png)
法律修订思路与进步
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方向:教育矫治未成年人的偏常行为
预防犯罪手段
预防犯罪的手段是多种的,主 要包括惩罚制裁、教育矫治。 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立足惩 罚和制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立足教育矫治。这是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存在的价值和意
义。
犯罪行为矫治
此次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在进一步厘清与刑法、治安管 理处罚法的关系与定位,相互 衔接、协调的基础上,始终坚 持着教育矫治的核心功用,方 向是强化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的干
罪预防工作实行法律监督。
第六章
第六章法律责任,对有关各方 违反本法规定、没有履行相应 义务所面临的法律后果作出了
规定。
第七章
第七章附则对新法的实施日期 作出了规定。
法律修订思路与进步
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关系更加清晰
新预防法
预防法的本次修订采取了与《未成年人 保护法》的同步修订的思路,这有利于 理清两法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的立法 空间交叉的问题。新预防法虽还保留了 “预防犯罪的教育”等一般预防的内容, 但总体上做到了以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 分级干预为中心,将有关监护、校园周 边安全、对遗弃虐待未成年人的救助等 条款移入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之中,同时 也在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将专门 学校等主要属于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
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教育活动。
法律修订思路与进步
第三章
第三章对不良行为的干预,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一是如何界定不良行为,二是家社校如何干预不良行为,三是对常见的不良行 为如何开展干预。首先,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自身身心健康、但是尚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其次,对于不良行为 的干预由家庭、社区和学校基于各自职责开展,监护人基于监护职责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管教,社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 为的予以制止并督促监护人履职,学校基于教育职责对未成年人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适用六种管理教育措施。最后,对于旷课、逃 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等这些较为常见的情形,规定了学校、家庭、公安机关以及有关单位的具体干预职责。
青少年刑事犯罪法律案例分析幻灯片PPT
![青少年刑事犯罪法律案例分析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92151fc8d376eeafaa318f.png)
再看一段视频: 中学女生打群架 男生围观助威呐喊
点击
影响
1、对被害人的危害。 轻那么一生伤残,重那么失去生命! 2、对被害人家人的危害。沉重的精神打击! 3、对自己的危害。深陷囹圄,个人前途尽毁! 4、对自己家人的危害。终生愧疚,沉重的精神打击!
启示
这些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一 定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只有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 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仅仅是一步之遥,如果让不良行为任其 开展,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实施每一个行为时,一定要冷静 思考,想想是不是违法?假设违法即止步。法律是正值青少年的我 们安康成长的保护神。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大错误。 要想不犯大错误,就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拒绝。
WHAT DO WE DO?
THANK YOU!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 以上的人的; 〔三〕屡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相关法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对首要 分子和第其二他百积三极十参四加条的故,意处伤三害年他以人上身十体年的以,下处有三期年徒以刑:
下〔有一期〕徒屡刑次、聚拘众役斗或殴者的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期〔徒二刑〕;聚致众人斗死殴亡人或数者多以,特规别模残大忍,手社段会致影人响重恶伤劣造的成; 严〔重第三残二〕疾百的在三,公十处共二十场条年所故以或意上者杀有交人期通的徒要,刑道处、聚死无众刑期斗、徒殴无刑,期或造徒者成刑死社会秩序严重 混乱或刑的。者;本十法年另以有上规有定期的徒,刑依;照情规节定较。轻的,处三年以上 十〔年四以〕下持有械期聚徒众刑斗。殴的。
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ppt课件
![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79172f02020740be1e9b8c.png)
联系
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 鸿沟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不良 行为
违法
犯罪
18 PPT课件
请判断
王某某抢劫了张女士一条金项链,因其作案时刚满十四 周岁而不满十八周岁,所以,王某某不负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
为什么?
答: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
30
PPT课件
二、品味名言
列举杜绝不良行为的名言警句,大声朗读,品味感悟其中深刻含义。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生命也许葬送在你忘记法律的一瞬间。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 火车要受轨道的约束,否则就要倾覆;飞机要受航线的约束,否则就要坠落;公 民要受法纪的约束,否则就要堕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8 PPT课件
具有不良行为而不及时改正,有可能 发展为违法犯罪。那什么是违法犯罪?
9
PPT课件
违 法 犯 罪
10
PPT课件
违法行为: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 律所禁止的行为。分为一般违法 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 犯罪: 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 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31
PPT课件
教学重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教学难点: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 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3
PPT课件
故事讲堂
成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自从在溜冰场 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 ,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 ,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 偷窃学校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 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 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 ,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东方 兄弟”成员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 ,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三年。
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 鸿沟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不良 行为
违法
犯罪
18 PPT课件
请判断
王某某抢劫了张女士一条金项链,因其作案时刚满十四 周岁而不满十八周岁,所以,王某某不负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
为什么?
答: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
30
PPT课件
二、品味名言
列举杜绝不良行为的名言警句,大声朗读,品味感悟其中深刻含义。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生命也许葬送在你忘记法律的一瞬间。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 火车要受轨道的约束,否则就要倾覆;飞机要受航线的约束,否则就要坠落;公 民要受法纪的约束,否则就要堕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8 PPT课件
具有不良行为而不及时改正,有可能 发展为违法犯罪。那什么是违法犯罪?
9
PPT课件
违 法 犯 罪
10
PPT课件
违法行为: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 律所禁止的行为。分为一般违法 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 犯罪: 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 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31
PPT课件
教学重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教学难点: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 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3
PPT课件
故事讲堂
成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自从在溜冰场 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 ,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 ,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 偷窃学校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 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 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 ,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东方 兄弟”成员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 ,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三年。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a55e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e.png)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01 厌学,滋生不良行为。
-02 放 纵 不 良 习 气 , 产 生 不 良行为。
-03 好 奇 心 的 试 探 , 引 发 不 良行为。
-04 无 序 张 扬 自 我 意 识 , 发 展不良行为 。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
06
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要怎么做?
01 首先,“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这是对犯罪进行自我预防的基本条件。
02
其次,应当“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
这是对犯罪进行自我预防的基本条件。
02
第三,未成年人应当“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这是未成年人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的重要主观条件。
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 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
05 什么是犯罪?
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 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是开始有了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又划为两类
1.不良行为 2. 严重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指违德(社会公德)、违纪(校 规校纪)、违法等越轨行为,也就是说,轻微违法或违背 社会公德的行为。
02
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
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
第三十四条:
违法 行为
进入法律、法现规定未成 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 歌舞厅等场所;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 不良行为。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PPT课件模板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PPT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2ffe40d700abb68a882fbea.png)
目录
总则 预防犯罪的教育 对不良行为的干预 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法律责任 附则
第一部分
总则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 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
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预防犯罪的教育
第二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 锋队、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应当结合实际,组 织、举办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青 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
第三十四条
未成年学生旷课、逃学的,学校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了解有关情况;无正当理由的, 学校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督促其返校学习。
第三十五条
未成年人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必要时 向公安机关报告。
对不良行为的干预
收留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未成年人的,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 无法取得联系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 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 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着深刻的客观背景,主 要受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4/7/2020
9
(2)家庭管教不当
1、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诸因素的 缩影,家庭教育、环境好坏,对青少年成 长至关重要,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
(1)家庭不健全,对子女失于管教 (2)家庭管教不当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 走好青春每一步
4/7/2020
1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内容结构
?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 三、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
? 四、未成年人自我预防
4/7/2020
2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未成年人:
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国家(例 如日本)的定义上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
我国刑法中,儿童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 体,未成年人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体。
4/7/2020
3
犯罪:
就是统治阶级以法律规定的,危害其阶级利益和统治 秩序而应给予刑罚处罚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领 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 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 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 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 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 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7/2020
10
2、社会原因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的同时,也潜滋暗长了一些腐朽思想与 社会不良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使青少 年中个人主义, 自私自利倾向日益得到
强化,进一步毒化了社会风气,反过来 又影响了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增加了犯 罪发生的可能性。
4/7/2020
11
另外,文化垃圾也污染着未成年人
4/7/2020
13
2、情绪冲动,缺乏理智,自控力差。
? 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具有极大的冲动性,表现 为既热情活泼又易急躁,好感情用事。有时, 当个人的想法受到限制而不能实现时,就会产 生挫折感,进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但这时 理智的控制力却显得相当薄弱,无法左右自己 的行为,未成年人很可能只为达到个人的目的 就不计后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向有关当事人 实施攻击行为,进行报复,造成犯罪。
4/7/2020
15
4/7/2020
16
4/7/2020
17
4/7/2020
18
4/7/2020
19
三、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
? 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
?
1、《刑法》第17条:
?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
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
减轻处罚。
?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
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4/7/2020
20
? 未成年罪犯可适用的刑种
?
1管制
?
管制,是五个主刑中最轻的刑种,根据管制的特点,对未成年人
4/7/2020
Hale Waihona Puke 2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4/7/2020
23
什么是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是指违背社会道德或者轻微违法行为。
适用管制,有利于使未成年人继续正常生活学习,感到社会与家庭的
温暖,从而更利于对其的改造。
?
2拘役
?
拘役刑期较短,适用于罪刑较轻但需关押的罪犯,对未成年人适
用拘役,是一种相对比较好的选择。
? 3有期徒刑
?
有期徒刑的幅度较大,适用广。对于有期徒刑,应注意与成年罪
犯分开关押,以防止交叉感染,而使未成年人的思想受到腐蚀。
4/7/2020
14
3、不良的交际关系引发错误的“义气”心理。
? 青春期既叛逆又孤独的心理促使未成年人在同龄人 团体中寻求理解和帮助,但由于他们社会阅历少,认知 狭窄、片面,分不清是非美丑,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容易被人引诱,受人蒙蔽,稀里糊涂地就加入了犯罪团 体,还认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友谊”,甚至为了“江 湖义气”参与团体犯罪,为“兄弟”不惜两肋插刀,有 的未成年人在被公安机关抓获之后,还执迷不悟,为自 己和同伴的行为辩解,甚至还讲“义气”,包庇同伙, 独揽罪名。
在青春期,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
形成,他们的具体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对社会 的看法以及其他心理品质,影响着人生观和价值 观的形成。但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社会经验、 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未成年人对事物的 看法常常是片面的、不彻底的,因此要未成年人 去理解一些较为复杂和深刻的社会现象,显得过 于苛刻,往往会使他们陷入困境,产生迷惘和误 解。
?
4罚金
?
对于罚金的适用,我个人认为应区别对待,对于已满十六周岁,
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适用罚金刑。而对于其他未
成年人,因其尚处于父母照顾,无个人财产,可不适用罚金刑。
4/7/2020
21
四、未成年人自我预防
? 这是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角度构筑的防线。随 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立 法也越来越完善。未成年人应当通过多种途径, 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可以使 其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引导他们自觉遵守 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 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 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4/7/2020
4
概况: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
趋势:日益严重 青少年犯罪在全世界还将长期存在、发展和蔓延。 青少年犯罪防治是一场广泛、深入的持久战,需要好
多代人的努力方能解决问题。
4/7/2020
5
4/7/2020
6
4/7/2020
7
4/7/2020
8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 (一) 客观原因
的心灵,文化市场虽然多次清理整顿, 但出于牟取暴利迎合低级趣味,还是有 及少数经营者公然出售内杂大量不健康 的宣扬暴力和色情的书籍、杂志、音像 制品。这样的文化市场环境,对未成年 人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4/7/2020
12
(二) 主观原因
1、客观上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和不彻底性,易受 外界不良社会意识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
4/7/2020
9
(2)家庭管教不当
1、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诸因素的 缩影,家庭教育、环境好坏,对青少年成 长至关重要,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
(1)家庭不健全,对子女失于管教 (2)家庭管教不当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 走好青春每一步
4/7/2020
1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内容结构
?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 三、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
? 四、未成年人自我预防
4/7/2020
2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未成年人:
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国家(例 如日本)的定义上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
我国刑法中,儿童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 体,未成年人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体。
4/7/2020
3
犯罪:
就是统治阶级以法律规定的,危害其阶级利益和统治 秩序而应给予刑罚处罚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领 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 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 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 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 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 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7/2020
10
2、社会原因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的同时,也潜滋暗长了一些腐朽思想与 社会不良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使青少 年中个人主义, 自私自利倾向日益得到
强化,进一步毒化了社会风气,反过来 又影响了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增加了犯 罪发生的可能性。
4/7/2020
11
另外,文化垃圾也污染着未成年人
4/7/2020
13
2、情绪冲动,缺乏理智,自控力差。
? 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具有极大的冲动性,表现 为既热情活泼又易急躁,好感情用事。有时, 当个人的想法受到限制而不能实现时,就会产 生挫折感,进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但这时 理智的控制力却显得相当薄弱,无法左右自己 的行为,未成年人很可能只为达到个人的目的 就不计后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向有关当事人 实施攻击行为,进行报复,造成犯罪。
4/7/2020
15
4/7/2020
16
4/7/2020
17
4/7/2020
18
4/7/2020
19
三、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
? 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
?
1、《刑法》第17条:
?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
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
减轻处罚。
?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
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4/7/2020
20
? 未成年罪犯可适用的刑种
?
1管制
?
管制,是五个主刑中最轻的刑种,根据管制的特点,对未成年人
4/7/2020
Hale Waihona Puke 2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4/7/2020
23
什么是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是指违背社会道德或者轻微违法行为。
适用管制,有利于使未成年人继续正常生活学习,感到社会与家庭的
温暖,从而更利于对其的改造。
?
2拘役
?
拘役刑期较短,适用于罪刑较轻但需关押的罪犯,对未成年人适
用拘役,是一种相对比较好的选择。
? 3有期徒刑
?
有期徒刑的幅度较大,适用广。对于有期徒刑,应注意与成年罪
犯分开关押,以防止交叉感染,而使未成年人的思想受到腐蚀。
4/7/2020
14
3、不良的交际关系引发错误的“义气”心理。
? 青春期既叛逆又孤独的心理促使未成年人在同龄人 团体中寻求理解和帮助,但由于他们社会阅历少,认知 狭窄、片面,分不清是非美丑,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容易被人引诱,受人蒙蔽,稀里糊涂地就加入了犯罪团 体,还认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友谊”,甚至为了“江 湖义气”参与团体犯罪,为“兄弟”不惜两肋插刀,有 的未成年人在被公安机关抓获之后,还执迷不悟,为自 己和同伴的行为辩解,甚至还讲“义气”,包庇同伙, 独揽罪名。
在青春期,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
形成,他们的具体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对社会 的看法以及其他心理品质,影响着人生观和价值 观的形成。但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社会经验、 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未成年人对事物的 看法常常是片面的、不彻底的,因此要未成年人 去理解一些较为复杂和深刻的社会现象,显得过 于苛刻,往往会使他们陷入困境,产生迷惘和误 解。
?
4罚金
?
对于罚金的适用,我个人认为应区别对待,对于已满十六周岁,
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适用罚金刑。而对于其他未
成年人,因其尚处于父母照顾,无个人财产,可不适用罚金刑。
4/7/2020
21
四、未成年人自我预防
? 这是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角度构筑的防线。随 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立 法也越来越完善。未成年人应当通过多种途径, 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可以使 其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引导他们自觉遵守 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 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 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4/7/2020
4
概况: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
趋势:日益严重 青少年犯罪在全世界还将长期存在、发展和蔓延。 青少年犯罪防治是一场广泛、深入的持久战,需要好
多代人的努力方能解决问题。
4/7/2020
5
4/7/2020
6
4/7/2020
7
4/7/2020
8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 (一) 客观原因
的心灵,文化市场虽然多次清理整顿, 但出于牟取暴利迎合低级趣味,还是有 及少数经营者公然出售内杂大量不健康 的宣扬暴力和色情的书籍、杂志、音像 制品。这样的文化市场环境,对未成年 人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4/7/2020
12
(二) 主观原因
1、客观上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和不彻底性,易受 外界不良社会意识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