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课外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开展学生素养提升系列展评活动

丰富课外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大量阅读是其前提和基础。课外阅读流淌着语文教育教学的勃勃生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精神。但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丰富小学生课外阅读积累是个极具现实价值的课题。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班级、家庭合一的作用,营造阅读氛围;精选内容,构建阅读课程;立足课堂,精心设计课外阅读课,促其主动阅读;教给他们阅读方法,科学有效阅读;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考级制度,最终形成科学的阅读评价制度,有了可喜的收获。

[关键词]营造氛围立足课堂丰富活动科学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组成员介绍:组长:略

其他成员:略

丰富课外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

第一部分研究情况

1.1、问题的提出与认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阅读的论述。“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因此,小学教师应当仔细地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这条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

背。他阅读教科书或别的书籍时,比起那种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的学生来,情形就完全不同。”

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强调多读多写多体会,此一“多”字意蕴深刻。著名语言学家吕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启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以上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部分——调查现状,引发思考

本文通过对我校五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把握当前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通过分析、研究、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性建议。

2.1、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

调查时间:2007年9月

调查对象:

解放路小学五年级4个班各班随机抽样20名,共发放了问卷80份,收回问卷80份,回收率为100%。

四年级3个班家长,各班随机抽样30名,共发放了问卷90份,收回87份,回收率为90%。

调查工具

采用调查问卷(附后)作为调查工具。本问卷的编制经过了三次样本试验和筛选,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验证,证实是一份有效的问卷。(详见附件资料一)

2.2、调查结果分析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的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

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第三部分——实践探索

一年课题研究中,我们获得了许多资料,在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中我校课题组老师对丰富学生课外积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探索出实验的新模式,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

3.1、健全组织,提供阅读保障

我校于2007年7月启动课程研究计划,组建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并开始研究收集有关文献及经验资料,落实了阶段性开发措施。2007年9月,学校行政挂帅,成立了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课题组成员——全体语文教师”组成的四个层级的课题研究与实施小组,学校校长、副校长全面主抓,并亲自协调各项工作,教导处、教科室几方协作、协商进行调整,课题组成员负责搞好各级资料分工、收集、整理、把关工作,资料上交后,再由课题组负责人统筹调整,保证了整个活动的计划性、有序性。

课外阅读积累,顾名思义,是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的读书行为。但学生毕竟是孩子。没有校内营造氛围带动他看,没有校内老师指导引领,学生是很难在课外达到自主阅读的,为了保证活动有效开展,学校在不影响课程设置的情况下,在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上做了一些协调,规定学生每周有一个中午可以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每天下午课前有一节10分钟的读书课,内容不拘,形式不限;每周每天必须有10—20分钟的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报刊,家长督促五中午是全校性的读书活动交流时间。课余,我们规定每个同学,以日记形式记载。每逢节假日,教师有针对性地布置阅读任务,通过暑假、寒假和假期老师写给孩子和家长的话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把课外阅读活动逐渐从校内带向校外。

3.2、整合资源,营造阅读氛围

没有浓厚的读书氛围,贪玩好动的小学生是很难培养起捧卷阅读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