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详细)
在线投稿
普洱茶熟茶的制作工艺
晒青毛茶经过发酵陈化,就演变成普洱熟茶。人工发酵普洱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渥堆,首先将茶叶匀堆,再泼水使茶叶受潮,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盖麻袋或塑料袋保湿,让其发酵。发酵期间的温度控制很重要,温度低,发不起来,温度高,烧堆。必须视温度变化及时翻堆调节温度。经过一段时间堆积发酵,茶叶色泽变为褐红色。渥堆达到适度后,扒堆晾茶,解散团块,散发水分,自然风干。待茶叶干燥,再进行筛分分档,制成普洱散茶。人工发酵普洱茶陈化期比生茶陈化期短的多。
(3)翻堆:新发酵砌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以使沤堆茶叶水份均匀。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堆必须补水,然后再拌匀成堆。
发酵室内要求安装温、湿度计,茶堆四周要插温度计,专人负责记录湿度变化。
一般每7天翻堆一次,完成发酵需翻堆5~8次。通过翻堆散发热量,降低茶叶含水率,使发酵均匀。沤堆茶堆中的最佳温度是40~42`C,极限温度是62`C(均指茶堆中50厘米深处的温度)。
7、拣剔:根据样茶和客户的不同要求,对各级各号头茶进行拣剔,剔除非茶类物质,拣净茶果、茶梗和其它夹杂物,拣剔验收合格后,分别堆码等待拼配。
8、拼配:根据茶叶各花色等级的质量要求,将不同级别、不同筛号、品质相近的茶叶按比例进行拼和,使不同筛号的茶叶相互取长补短、调剂品质、提高质量,保证产品合格及全年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4、翻堆: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发酵温度、堆温,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适时翻堆。发酵室内要求安装温、湿度计,茶堆四周要插温度计,由专人负责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新发酵堆成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再成发酵堆,以便水分分布均匀。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堆时须补水,然后再拌匀成堆。一般来说,完成发酵需翻堆5-8次。当然,可根据毛茶的嫩度、发酵场堆温、湿度及发酵程度灵活掌握翻推的次数。翻堆时要求茶叶无团块,而且得掌握好温度。温度低于40°C,难以达到理想的发酵效果,而高于65°C,则会出现烧心茶叶,造成叶底不展开,味淡,汤色暗。因此,掌握好温度、湿度是生产普洱茶的关键。经过几次翻堆后,当茶叶显现褐红色,茶汤滑口,无强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即可开沟进行摊凉。
3、干燥
干燥宜用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14~20%时,每隔3~5天开一次沟。初期按顺序开沟,顺序开沟结束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分筛。
普洱茶干燥切忌烘干、炒干。晒干尽量少用,在万不得已时才用,因晒干会增加茶叶耗损5%以上,且品质也下降。
7、包装
按照拼配通知单逐层匀后,抽样检验水份,按10%的计重标准,计算出每件应称的重量过磅称重,缝包、打包。要求外包上印有:品名、商标、毛重、净重、生产厂家名称、地址,字迹清晰,醒目大方。
2、称茶与蒸茶
各种沱茶不同重量的规格有三种(50g、100g、250g),按下式计算出每次的称量:
称茶重量= 成品标准重量×成品标准干度
原料实际干度(1-加工损耗率)
例如:成品标准重量为250g,标准干度为91%,半成品干度为88%,加工损耗率为1%,则称茶重量为261.2g。
每次称量后,倒入底部有许多小孔的圆形蒸茶筒内,通过蒸汽,蒸10-20s到茶叶及湿变软,含水量增加3%时为好。
普洱茶生茶的制作工艺
1、摊凉: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容性糖。
2、杀青: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原料等级 加水例比
1~2级 23~25%
3~4级 24~25%
5~6级 25~27%
7~8级 27~28%
9~10级 28~32%
一般高档茶(5、6、7、8级)的潮水量要略比低挡茶(9、10、级)少,一般高档茶以25%,低挡茶以30%为宜。
必须看茶潮水,分级发酵,切忌用混合级茶为原料,以免造成发酵不均匀,影响成茶品质。
根据毛茶的嫩度可适当增减翻堆次数,视发酵场堆温、湿度及发酵程度灵活掌握。温度低于40`C大不到理想的发酵效果,高于62`C会出现烧心茶叶,造成叶底不展开、味淡、汤色暗。
翻堆时要主要翻拌均匀,进行解块,对因潮水不匀水滴过大而结成的大坨块,应进行手工解块,尽量减少碎茶。
(4)起堆:当发酵时间达到28天时应取样审评,以确定是否可以起堆。经过几个翻堆周期后,当茶叶显现褐红色,白豪变金黄,茶汤滑口,无强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既可起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关沱茶供不应求,四川重庆等地也开始生产沱茶,沱茶主要来自云南省的滇青和四川省的川青和川烘,基本上保留了下关沱茶的品质风格。
一、品质规格
GB规定:沱茶为碗臼形,口径8.3cm,高4.3cm,单个重有0.05、0.1、0.25kg三种,外形松紧适度,下茶色泽暗褐油润,香味醇厚,汽色橙明亮,叶底嫩匀多毫;重庆茶厂生产的沱茶,应用部分滇青,并拼入四川省各地载培的云南大叶种所制的烘青和炒青,较好地保存了下关沱茶的品质风格。
GB:茶中含梗3%,灰分7%,杂质不超过0.2%,水浸出物37%。
二、蒸压技术
1、原料处理:
沱茶特殊的色、香、味与原料密切相关,沱茶品质风格,不仅与毛茶品种、产地、制法密切相关,相互间的搭配更是提高品质的关键之一。
下关沱茶都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压制的,重庆沱茶:根据外形,内质确定比例,做到“四个结合”:即春夏秋茶结合;高山丘陵、低地茶相结合;大叶种与中、小叶种相结合;烘青、炒青与晒青相结合。
3、发酵: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发酵时,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之间,也就是说必须增加茶叶的含水量才能进行发酵,而茶叶的含水量又必须根据茶叶的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来适时调整。因为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缓慢综合发酵的过程,在工厂化的生产中,一般采用大堆发酵,潮水后堆高1.0-1.5米,每堆不低于10吨。潮水堆成堆后,盖上湿麻布袋,这样可以起到增湿保温的作用,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毛茶进厂后,经过验收复评,定级归堆,进行毛茶加工,程序与一般绿茶相同(筛分、风选、拣剔等),只是毛茶规格较肥大。紧门筛为5-6孔(配置一定规格的筛网进行复抖,又称规格筛)。割脚筛为24孔,筛分的三、四口茶,经7孔和5孔抖筛。抖底拼作盖茶,抖面和其它各口拼为底茶,除去碎片、末、梗子及茶灰,然后复火,使水分保持在12%左右。
干季和雨季,由于空气湿度不同,同一级别茶叶在不同季节,潮湿量也有所不同。干季湿度底应增加水量,雨季应减少水量。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增减5%左右即可。喷水时力求雾状,切忌大水滴,影响品质。喷水应取能食用的清洁冷水,分层喷洒后拌匀,最后沤堆。
(2)砌堆:砌堆大小应根据厂房条件而定。在工厂化生产中,一采用大堆发酵,每堆在5吨至20吨之间,最好不超过10吨,潮湿后堆高1~1.5米,砌成长方棱台形,盖上湿麻布袋或蓬布。
6、分筛:分筛可以使茶叶达到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的要求,并依次确定茶叶的号头。一般圆筛、抖筛以及风选联机使用筛孔的配置,按茶叶的老嫩而定,即我们常说的“看茶做茶”。根据筛网的配置,把普洱茶分筛为正茶、头茶和脚茶,正茶送拣剔场待拣,头子经洒水回潮后解散团块,脚茶经再分筛处理后制成碎茶和末茶。各级别对样评定,进行分别堆码。
9、包装和贮运:普洱茶的包装和贮运要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必须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外包装上印有与普洱茶相配套的文字说明、产品条形码和食品标志。又因普洱茶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等综合发酵的过程,而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因此,在包装成件后,必须干仓存储,以利酯化作用的缓慢进行。
以上是普洱茶熟茶散茶的加工工艺,如果要加工成紧压茶,还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将拣剔好的“散茶”经高温蒸压,做成各种形状的普洱茶,然后进行干燥,让茶品中的水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防止茶质的改变,再进行仓储陈化。
现在,重庆茶厂沱茶压制,从称茶、蒸茶、冷却定型到包装都实现了自动化。
4、定型干燥:
压制好的沱茶,需经过30min的摊放冷却、定型,待茶团热气散失后,才可脱袋,脱袋后及时用高标纸把茶叶包好,放于烘盘,准备干燥。
茶叶在烘盘上先冷却定型8-10h,然后送到烘房。温度控制在70℃以下,以50℃左右为好,经过30-50h可达干燥程度。
6、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沱茶制法
沱茶是碗形蒸压蒸,分为二大类,一类是用普洱茶的毛茶,称普洱沱茶,属黑茶类。另一类是晒青的绿毛茶,有下关沱茶、山城沱茶等,属绿茶类。
沱茶始于时代,是团茶演变而来,原产于云南省下关市,由云南西部茶区的凤庆、临沧、双江、永德、勐海、普洱、思茅、景洪、保山等县所产的晒青(又名滇青),集中下关加工而成。在传统习惯上称为“关茶”,云南西部地区对圆团形的物品都称为“沱”,故名沱茶。历史上下关沱茶畅销我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上游一带,人们一直有饮沱茶的习惯。
熟普洱散茶加工
1、原料付制
毛茶进入加工厂仓库后,要采取按级归堆,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的原则。
毛茶付制先进行分筛取料,剔除杂质,除去碎片末,以及被带入条外表的其它粉尘,以孔径10至14毫米筛捞头,8孔筛割脚,捞头清除杂质后拼入正茶。
2、沤堆
(1)潮水:沤堆前以人工喷水对茶叶进行潮水。在毛茶含水率为10%时,加水比例为:
3、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4、晒干: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5、 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具体的说,普洱熟茶制作工艺要经过原料的采购、毛茶的付制、发酵、翻堆、干燥、分筛、拣剔、拼配,和压制、包装与贮运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极强的技术因素:
1、原料采购: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陈香的一类茶。因此,晒青毛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普洱茶的品质。
2、毛茶付制:毛茶入厂以后,按级归堆、付制,要求老嫩基本一致,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以前,要进行分筛,这样能起到“捞头”、“割脚”的作用,有利于增进发酵的匀度。
5、干燥:发酵和翻堆工序结束后,为避免发酵过度,必须进行干燥,有机普洱茶干燥宜用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14-20%,每隔3-5天开一次沟,初期按顺序开沟,顺序开沟结束以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分筛。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5、拣剔
根据样茶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对各级号头茶进行拣剔,剔除非茶类夹杂物,如石头、谷壳等,剔除老梗、长梗、花、果等茶类夹杂物。拣剔验收合格后分别堆码待拼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拼配
根据茶叶各花色等级筛号的质量要求,将不同级别、不同筛号、品质相近的茶叶按比例进行拼和,使不同筛号的茶叶相互取长补短,显优隐次,调剂品质,提高质量,保证产品合格及全年产品质量相对稳定,最大限度地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
蒸茶太久,茶叶会水过多,造成茶叶黄熟,香气降低,引起霉变。如蒸时太短,蒸汽不足,叶质不易变软,成型较为困难,即容易产生脱层现象。
蒸汽透过叶层既便于压制成型,又可促进茶叶中糖类、多酚类化合物及色素的转化。
3、揉袋施压:
将蒸好的茶叶,倒入三角形圆底小布袋,左手捏紧袋口,右手拿茶,在作业台上轻轻揉转几下,将口袋置于茶团中央,袋底朝上,然后用圆柱形小木棒顶住,取出木棒,将茶袋放于碗形钢模上,用杠杆人力加压成形。
4、筛制
发酵后的茶叶应进行整形、割脚、除尘等处理。把长短分开、轻重分开、粗细分开。
一般圆筛、抖筛及风选联机使用筛孔的配置,按茶叶的老嫩而定,既“看茶做茶。”根据筛网的配置把普洱茶分筛为正茶、头茶和脚茶,正茶送拣场待拣,头子经洒水回潮后解散团块,脚茶经再分筛处理后制碎茶及末茶。各级别对样评定,进行分别堆码。
在线投稿
普洱茶熟茶的制作工艺
晒青毛茶经过发酵陈化,就演变成普洱熟茶。人工发酵普洱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渥堆,首先将茶叶匀堆,再泼水使茶叶受潮,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盖麻袋或塑料袋保湿,让其发酵。发酵期间的温度控制很重要,温度低,发不起来,温度高,烧堆。必须视温度变化及时翻堆调节温度。经过一段时间堆积发酵,茶叶色泽变为褐红色。渥堆达到适度后,扒堆晾茶,解散团块,散发水分,自然风干。待茶叶干燥,再进行筛分分档,制成普洱散茶。人工发酵普洱茶陈化期比生茶陈化期短的多。
(3)翻堆:新发酵砌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以使沤堆茶叶水份均匀。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堆必须补水,然后再拌匀成堆。
发酵室内要求安装温、湿度计,茶堆四周要插温度计,专人负责记录湿度变化。
一般每7天翻堆一次,完成发酵需翻堆5~8次。通过翻堆散发热量,降低茶叶含水率,使发酵均匀。沤堆茶堆中的最佳温度是40~42`C,极限温度是62`C(均指茶堆中50厘米深处的温度)。
7、拣剔:根据样茶和客户的不同要求,对各级各号头茶进行拣剔,剔除非茶类物质,拣净茶果、茶梗和其它夹杂物,拣剔验收合格后,分别堆码等待拼配。
8、拼配:根据茶叶各花色等级的质量要求,将不同级别、不同筛号、品质相近的茶叶按比例进行拼和,使不同筛号的茶叶相互取长补短、调剂品质、提高质量,保证产品合格及全年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4、翻堆: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发酵温度、堆温,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适时翻堆。发酵室内要求安装温、湿度计,茶堆四周要插温度计,由专人负责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新发酵堆成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再成发酵堆,以便水分分布均匀。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堆时须补水,然后再拌匀成堆。一般来说,完成发酵需翻堆5-8次。当然,可根据毛茶的嫩度、发酵场堆温、湿度及发酵程度灵活掌握翻推的次数。翻堆时要求茶叶无团块,而且得掌握好温度。温度低于40°C,难以达到理想的发酵效果,而高于65°C,则会出现烧心茶叶,造成叶底不展开,味淡,汤色暗。因此,掌握好温度、湿度是生产普洱茶的关键。经过几次翻堆后,当茶叶显现褐红色,茶汤滑口,无强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即可开沟进行摊凉。
3、干燥
干燥宜用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14~20%时,每隔3~5天开一次沟。初期按顺序开沟,顺序开沟结束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分筛。
普洱茶干燥切忌烘干、炒干。晒干尽量少用,在万不得已时才用,因晒干会增加茶叶耗损5%以上,且品质也下降。
7、包装
按照拼配通知单逐层匀后,抽样检验水份,按10%的计重标准,计算出每件应称的重量过磅称重,缝包、打包。要求外包上印有:品名、商标、毛重、净重、生产厂家名称、地址,字迹清晰,醒目大方。
2、称茶与蒸茶
各种沱茶不同重量的规格有三种(50g、100g、250g),按下式计算出每次的称量:
称茶重量= 成品标准重量×成品标准干度
原料实际干度(1-加工损耗率)
例如:成品标准重量为250g,标准干度为91%,半成品干度为88%,加工损耗率为1%,则称茶重量为261.2g。
每次称量后,倒入底部有许多小孔的圆形蒸茶筒内,通过蒸汽,蒸10-20s到茶叶及湿变软,含水量增加3%时为好。
普洱茶生茶的制作工艺
1、摊凉: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容性糖。
2、杀青: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原料等级 加水例比
1~2级 23~25%
3~4级 24~25%
5~6级 25~27%
7~8级 27~28%
9~10级 28~32%
一般高档茶(5、6、7、8级)的潮水量要略比低挡茶(9、10、级)少,一般高档茶以25%,低挡茶以30%为宜。
必须看茶潮水,分级发酵,切忌用混合级茶为原料,以免造成发酵不均匀,影响成茶品质。
根据毛茶的嫩度可适当增减翻堆次数,视发酵场堆温、湿度及发酵程度灵活掌握。温度低于40`C大不到理想的发酵效果,高于62`C会出现烧心茶叶,造成叶底不展开、味淡、汤色暗。
翻堆时要主要翻拌均匀,进行解块,对因潮水不匀水滴过大而结成的大坨块,应进行手工解块,尽量减少碎茶。
(4)起堆:当发酵时间达到28天时应取样审评,以确定是否可以起堆。经过几个翻堆周期后,当茶叶显现褐红色,白豪变金黄,茶汤滑口,无强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既可起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关沱茶供不应求,四川重庆等地也开始生产沱茶,沱茶主要来自云南省的滇青和四川省的川青和川烘,基本上保留了下关沱茶的品质风格。
一、品质规格
GB规定:沱茶为碗臼形,口径8.3cm,高4.3cm,单个重有0.05、0.1、0.25kg三种,外形松紧适度,下茶色泽暗褐油润,香味醇厚,汽色橙明亮,叶底嫩匀多毫;重庆茶厂生产的沱茶,应用部分滇青,并拼入四川省各地载培的云南大叶种所制的烘青和炒青,较好地保存了下关沱茶的品质风格。
GB:茶中含梗3%,灰分7%,杂质不超过0.2%,水浸出物37%。
二、蒸压技术
1、原料处理:
沱茶特殊的色、香、味与原料密切相关,沱茶品质风格,不仅与毛茶品种、产地、制法密切相关,相互间的搭配更是提高品质的关键之一。
下关沱茶都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压制的,重庆沱茶:根据外形,内质确定比例,做到“四个结合”:即春夏秋茶结合;高山丘陵、低地茶相结合;大叶种与中、小叶种相结合;烘青、炒青与晒青相结合。
3、发酵: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发酵时,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之间,也就是说必须增加茶叶的含水量才能进行发酵,而茶叶的含水量又必须根据茶叶的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来适时调整。因为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缓慢综合发酵的过程,在工厂化的生产中,一般采用大堆发酵,潮水后堆高1.0-1.5米,每堆不低于10吨。潮水堆成堆后,盖上湿麻布袋,这样可以起到增湿保温的作用,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毛茶进厂后,经过验收复评,定级归堆,进行毛茶加工,程序与一般绿茶相同(筛分、风选、拣剔等),只是毛茶规格较肥大。紧门筛为5-6孔(配置一定规格的筛网进行复抖,又称规格筛)。割脚筛为24孔,筛分的三、四口茶,经7孔和5孔抖筛。抖底拼作盖茶,抖面和其它各口拼为底茶,除去碎片、末、梗子及茶灰,然后复火,使水分保持在12%左右。
干季和雨季,由于空气湿度不同,同一级别茶叶在不同季节,潮湿量也有所不同。干季湿度底应增加水量,雨季应减少水量。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增减5%左右即可。喷水时力求雾状,切忌大水滴,影响品质。喷水应取能食用的清洁冷水,分层喷洒后拌匀,最后沤堆。
(2)砌堆:砌堆大小应根据厂房条件而定。在工厂化生产中,一采用大堆发酵,每堆在5吨至20吨之间,最好不超过10吨,潮湿后堆高1~1.5米,砌成长方棱台形,盖上湿麻布袋或蓬布。
6、分筛:分筛可以使茶叶达到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的要求,并依次确定茶叶的号头。一般圆筛、抖筛以及风选联机使用筛孔的配置,按茶叶的老嫩而定,即我们常说的“看茶做茶”。根据筛网的配置,把普洱茶分筛为正茶、头茶和脚茶,正茶送拣剔场待拣,头子经洒水回潮后解散团块,脚茶经再分筛处理后制成碎茶和末茶。各级别对样评定,进行分别堆码。
9、包装和贮运:普洱茶的包装和贮运要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必须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外包装上印有与普洱茶相配套的文字说明、产品条形码和食品标志。又因普洱茶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等综合发酵的过程,而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因此,在包装成件后,必须干仓存储,以利酯化作用的缓慢进行。
以上是普洱茶熟茶散茶的加工工艺,如果要加工成紧压茶,还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将拣剔好的“散茶”经高温蒸压,做成各种形状的普洱茶,然后进行干燥,让茶品中的水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防止茶质的改变,再进行仓储陈化。
现在,重庆茶厂沱茶压制,从称茶、蒸茶、冷却定型到包装都实现了自动化。
4、定型干燥:
压制好的沱茶,需经过30min的摊放冷却、定型,待茶团热气散失后,才可脱袋,脱袋后及时用高标纸把茶叶包好,放于烘盘,准备干燥。
茶叶在烘盘上先冷却定型8-10h,然后送到烘房。温度控制在70℃以下,以50℃左右为好,经过30-50h可达干燥程度。
6、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沱茶制法
沱茶是碗形蒸压蒸,分为二大类,一类是用普洱茶的毛茶,称普洱沱茶,属黑茶类。另一类是晒青的绿毛茶,有下关沱茶、山城沱茶等,属绿茶类。
沱茶始于时代,是团茶演变而来,原产于云南省下关市,由云南西部茶区的凤庆、临沧、双江、永德、勐海、普洱、思茅、景洪、保山等县所产的晒青(又名滇青),集中下关加工而成。在传统习惯上称为“关茶”,云南西部地区对圆团形的物品都称为“沱”,故名沱茶。历史上下关沱茶畅销我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上游一带,人们一直有饮沱茶的习惯。
熟普洱散茶加工
1、原料付制
毛茶进入加工厂仓库后,要采取按级归堆,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的原则。
毛茶付制先进行分筛取料,剔除杂质,除去碎片末,以及被带入条外表的其它粉尘,以孔径10至14毫米筛捞头,8孔筛割脚,捞头清除杂质后拼入正茶。
2、沤堆
(1)潮水:沤堆前以人工喷水对茶叶进行潮水。在毛茶含水率为10%时,加水比例为:
3、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4、晒干: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5、 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具体的说,普洱熟茶制作工艺要经过原料的采购、毛茶的付制、发酵、翻堆、干燥、分筛、拣剔、拼配,和压制、包装与贮运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极强的技术因素:
1、原料采购: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陈香的一类茶。因此,晒青毛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普洱茶的品质。
2、毛茶付制:毛茶入厂以后,按级归堆、付制,要求老嫩基本一致,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以前,要进行分筛,这样能起到“捞头”、“割脚”的作用,有利于增进发酵的匀度。
5、干燥:发酵和翻堆工序结束后,为避免发酵过度,必须进行干燥,有机普洱茶干燥宜用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14-20%,每隔3-5天开一次沟,初期按顺序开沟,顺序开沟结束以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分筛。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5、拣剔
根据样茶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对各级号头茶进行拣剔,剔除非茶类夹杂物,如石头、谷壳等,剔除老梗、长梗、花、果等茶类夹杂物。拣剔验收合格后分别堆码待拼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拼配
根据茶叶各花色等级筛号的质量要求,将不同级别、不同筛号、品质相近的茶叶按比例进行拼和,使不同筛号的茶叶相互取长补短,显优隐次,调剂品质,提高质量,保证产品合格及全年产品质量相对稳定,最大限度地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
蒸茶太久,茶叶会水过多,造成茶叶黄熟,香气降低,引起霉变。如蒸时太短,蒸汽不足,叶质不易变软,成型较为困难,即容易产生脱层现象。
蒸汽透过叶层既便于压制成型,又可促进茶叶中糖类、多酚类化合物及色素的转化。
3、揉袋施压:
将蒸好的茶叶,倒入三角形圆底小布袋,左手捏紧袋口,右手拿茶,在作业台上轻轻揉转几下,将口袋置于茶团中央,袋底朝上,然后用圆柱形小木棒顶住,取出木棒,将茶袋放于碗形钢模上,用杠杆人力加压成形。
4、筛制
发酵后的茶叶应进行整形、割脚、除尘等处理。把长短分开、轻重分开、粗细分开。
一般圆筛、抖筛及风选联机使用筛孔的配置,按茶叶的老嫩而定,既“看茶做茶。”根据筛网的配置把普洱茶分筛为正茶、头茶和脚茶,正茶送拣场待拣,头子经洒水回潮后解散团块,脚茶经再分筛处理后制碎茶及末茶。各级别对样评定,进行分别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