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word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模仿演唱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感受、体验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聆听非洲《鼓乐》及非洲民间乐曲片段,感受、体验非洲鼓乐的风格特点,并能够模仿简单的非洲音乐节奏。

(四)知道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

(五)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二、教材分析

(一)《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1.背景资料

中非,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南部为丘陵性高原,北部为平原。热带性气候。境内有很多河流。面积617000平方公里,人口225万。人口集中在西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0%。主要种植棉花和咖啡,森林面积广大,盛产名贵木材。矿产丰富,主要生产钻石和黄金等。公元9世纪出现过一些部落王国。1885年法国入侵。1960年独立,成立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

2.歌曲简介

《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是由“黑色之音”演唱组演唱的一首中非民间歌谣。“黑色之音”是英国一个女子无伴奏歌唱团体,由5位英国籍黑人女歌手组成。她们本人来自加勒比海地区,但她们的祖先都是非洲西部黑人。该演唱组专门演唱全世界的黑人音乐,既有非洲的传统歌曲、黑人灵歌,也有拉丁美洲的黑人歌曲。该演唱组成立于1989年。她们的歌声不仅在非洲故土回荡,也把黑人音乐传播到了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各地。1996年2月,她们来到北京,把全球黑人丰富多彩的歌声带给中国人民,受到热烈欢迎。

《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是由“黑色之音”演唱组改编演唱的中非民间歌谣,演唱形式为无伴奏女声三重唱。全曲没有语义性歌词,只有“嗨呀,嗨呀”一类的衬词。表达了一种相互呼唤的情景。

黑人歌唱的特点是: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呼应歌形式;为多声部音乐,尤其是复调音乐:强烈多变的节奏和喜欢用多线条节奏;对敲击乐器的偏爱等。这首《阿伊亚—非洲的灵感》从头至尾都采用了领唱和合唱相交替的非洲传统呼应歌的形式。即由一个人唱出一个固定的、不断重复的音型,然后另一个人独唱,同时由三个人组成重唱,形成三条旋律线同时进行的结构,女高

音声部有时用花腔演唱。在音乐进行中又形成模仿、交替等,错综复杂,富有生气。

本课采用“黑色之音”演唱组的原始演唱录音。乐谱根据演唱音响记录。

《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演唱时反复遍数较多,各段的反复和连接情况:

A(一遍)→B(反复三遍)→B+C(两遍)→B+D(两遍)

B+E(一遍)→B+C(两遍)→B+D(两遍)→B+E(一遍)B+C(两遍)→B+D(两遍)→B+E(一遍)→结尾(B+变化了的E,渐弱)

注:在B+C、D、E时,B减少一个声部。

歌曲结构简图如下:

(二)《非洲鼓和鼓乐》

1.非洲鼓和鼓乐

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非洲人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而舞蹈又离不开鼓。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表达音乐语言的最重要的乐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在非洲许多地方,还盛行评选鼓手一类的赛鼓集会,例如,在加纳举行的“赛鼓会”上,鼓手们分为两组擂鼓对阵。先用明快、热烈的鼓声颂扬酋长的美德、功绩,然后用徐缓、清新的鼓点叙述远古的神话、传说,接着又用急骤的鼓点宣布族内的新闻趣事。鼓声中复杂多变的节奏表达出人们各种不同的感情,时而使人悲愤填膺,时而引人开怀大笑……

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是独特的。非洲有几十种基本鼓型和数百种鼓的变形,大如水缸到小如茶杯。鼓的形状有陀螺型、圆锥型、台柱型、正方型,还有各种飞禽走兽形,甚至还有人形的鼓。非洲鼓上还画有各种图形,还加上各种装饰性的或音响性的饰物。持鼓方法有把鼓置放在两腿中间,也有把鼓夹在腋下,或挂在颈上,挎在肩上。击鼓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鼓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重奏和合奏。独奏和重奏鼓的节奏复杂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集体击鼓时,鼓声气势磅礴,雄壮激越。非洲鼓中最常见的是一种被称为“达姆达姆”的中等尺寸的鼓,置于双腿中间用手敲打,演奏带有很强的即兴性。

2.背景资料

加纳。位于西非,面临大西洋。面积239460平方千米,人口1830万。大部为低洼平原,由北向南倾斜。纵贯全境的沃尔特河由北向南注入几内亚湾。属热带气候,全年分雨季和旱季,无四季之分。矿产丰富,盛产黄金、钻石等。人口百分之八十五从事农业生产,盛产可可,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产量三分之一。公元4世纪建立加纳王国,1471年葡萄牙入侵,被称为“黄金海岸”,随后,荷兰、英国殖民者纷纷入侵,掠夺黄金、象牙,贩卖黑奴。1957年黄金海岸独立,改名加纳,1960年成立加纳共和国,首都阿克拉。

3.乐曲介绍

本单元的《鼓乐》是非洲加纳共和国阿散蒂部落的一首民间鼓乐曲。这首鼓乐曲具有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特点——这种节奏被称为“跨节奏”(crossrhythm)。

“跨节奏”是非洲音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非洲鼓乐演奏中,不同的人演奏不同的节拍,从横向历时的角度看,每个人都保持着同样的时间长度,并不断地反复。但是从纵向共时的角度看,就形成了极为复杂的节奏组合。在建立起这样的节奏模式以后,各个演奏者还做出各种变奏。也就是说,一群人在一起演奏,每个人演奏的节奏与别人是不同的,各个节奏声部又都在同一个周期里独立地反复演奏,形成非常复杂、彼此跨越的节奏。因此,被称之为“跨节奏”。

演奏这首《鼓乐》曲的各种乐器包括:铃铛和拉托(拉托是一种节奏乐器,由葫芦制成)、鼓1、鼓2、鼓3、鼓4、鼓5,各种乐器按照顺序逐渐加入演奏,并不断反复,最后6件乐器同时演奏。他们的节奏是各不相同的,各自在基本的节奏周期中不停地反复。

以课本上的鼓乐队“跨节奏”图为例:

这首鼓乐曲包含6个节奏声部:第一声部A铃铛和拉托;第二声部B鼓1;第三声部C鼓2;第四声部D鼓3;第五声部E鼓4;第六声部F鼓5。

图中“”表示:鼓和铃铛声音;“”表示:鼓、铃以外再加上鼓掌等声音。

从A开始演奏,随后B、C……逐一加入,直到F,然后各声部同时进行。

如果把这个圆形换成类似一般乐谱的形式,是这样的:

(三)非洲民间乐曲片段

1.《西非民间音乐》( 马林巴合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