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析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c77b8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2.png)
浅析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本文旨在浅析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首先,分析了林业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包括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标准不一、执法程序繁琐等。
其次,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和培训力度、统一执法标准、简化执法程序等。
最后,强调了加强监督和评估的重要性,以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效力。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林业行政执法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林业行政执法、问题、解决对策、执法力量、执法标准引言:林业行政执法在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存在的问题妨碍了其有效实施。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标准不一、执法程序繁琐等挑战使得林业行政执法难以发挥最大效益。
通过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和培训力度、统一执法标准、简化执法程序等对策,我们可以改善当前的执法状况。
加强监督和评估是确保执法公正性和效力的关键。
本研究将为提升林业行政执法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林业行政执法在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妨碍了其有效实施。
首先,执法力量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地区的执法部门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应对日益增加的执法任务。
这导致了执法效果的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
其次,执法标准的不一致也是一个挑战。
由于地区间、部门间以及个别执法人员之间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执法标准的统一性受到了影响。
这可能导致执法结果的不公正和执法效果的不可预测性。
此外,执法程序的繁琐性也制约了执法效率和效果。
复杂的程序和繁重的文件工作增加了执法人员的负担,延长了执法的时间周期,导致执法效率低下。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和培训力度至关重要。
加强执法部门的人员招募和培训,确保有足够的执法人员来满足实际需求,并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林业管护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林业管护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e349b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c.png)
林业管护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林业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林业管护工作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林业管护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一些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难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部分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争议和困难。
2、资金投入不足林业管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等方面。
然而,由于资金有限,许多地区的林业管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
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无法及时更新和引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3、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林业管护工作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但目前,从事林业管护工作的人员中,部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业务能力不足,对林业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入。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管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森林火灾防控难度大森林火灾是林业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尽管我国在森林防火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气候异常、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森林火灾的防控难度依然较大。
一些地区的防火设施建设滞后,防火预警机制不完善,一旦发生火灾,难以迅速有效地进行扑救。
5、病虫害防治不力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林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不断增加。
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监测手段落后、防治技术单一、防治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病虫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给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6、林地资源保护压力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对林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非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等现象时有发生,给林地资源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39187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f.png)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林业行政执法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但在新形势下,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存在执法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随着我国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林业行政执法主体逐渐多元化。
在实践中,不同执法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并不顺畅,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应对这一问题,可以建立跨部门、跨级别的执法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沟通,形成一体化的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果。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存在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压力越来越大,但执法力量相对薄弱。
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并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可以通过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执法水平;加大财力支持,增加执法装备和技术设施的投入,提高执法效能。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存在执法手段单一的问题。
传统的执法手段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案件查处,但在面对庞大的林业资源和复杂的执法环境时,这一手段显然不足以满足需求。
应对这一问题,可以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执法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存在执法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执法监督是确保执法效果和公正性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方式单一等问题。
应对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不当行为。
可以通过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增加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在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手段单一和执法监督不到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多部门、多层级的协调与合作,增加执法力量和装备投入,推广科技手段,加强执法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林业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分析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分析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f655f130242a8956aece436.png)
分析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国林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肩负着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同时又发挥林业基础产业的作用,提高林业执法效能,是林业工作者尤其是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林业行政执法当前存在的问题1.1 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规范。
为了加强林业行政管理,我国执法部门有林政部门、森林公安机关、森林植物检疫站、野保站、林业工作站等,这些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需要受到林业行政机关的委托,如果在行使管理权限时未受到委托则属于超出职权和职责范围,因此出现了各个部门因管理职能权限交叠而互相推诿、疏于管理等现象,造成林业行政执法权的分散,另外也会因为受经济利益的趋势争相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
林业管理体制的不明确,使管理部门之间出现了矛盾,同时这种矛盾还使林政执法部门缺少了对森林资源破坏行为的打击合力。
另外,在林政执法的团队建设中,监督机构也尚不健全,一般的监督机构设立在办公室综合机构内部或资源林政机构内部,此种监督方式很难起到真正的效用。
1.2 制度不健全,管理操作较难实施。
我国已经制定了森林管理的诸多制度、条例等,但是制度体系内部存在相对制约、疏漏、不适宜操作的问题,同时,随着森林违法方式不断的增加,原来的森林法和制度未能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导致制度体系不健全,如《森林法实施条例》《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对非法运输木材进行的规定。
《条例》规定“承运无证运输木材案没收运费,并处运费1~3倍的罚款”,而《程序规定》“林业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1个月内办理完毕,经行政负责人和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同时还有条款规定:“林业行政处罚主体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7d内及时处理决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d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但是对不按规定缴纳罚款或根本不缴纳罚款的处罚方式和强制措施并未做出详细的规定,使得基层林业执法工作者在处罚案件时较难操作。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d22c2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1.png)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作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
本文将就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执法力量不足在国内的一些地区,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由于执法力量不足而表现出一定的薄弱。
这就导致了很多违法行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和制止,给森林资源的保护带来了隐患。
2. 执法环境复杂林业执法的对象大多是经济利益相关的行业,比如木材加工、造纸、家具等行业,这些行业往往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着违法行为。
而这些行业往往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他们在面对执法机关时,也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抵抗和阻挠,使得执法环境变得复杂。
3. 执法手段不够灵活在进行林业执法时,往往需要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这就需要执法人员有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执法人员由于技术水平不够,导致执法手段不够灵活,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的执法环境。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强对执法力量的培训和建设。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执法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同时可以加大对执法机关的投入,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提高执法的覆盖面和力度。
2. 完善执法机制和体制在完善执法机制和体制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执法制度和规范,规定执法机关的权限和职责,明确执法程序和流程,使得执法工作更加规范和有序。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执法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
3. 强化执法手段和技术支持为了提高执法手段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可以加强对执法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执法装备和技术,提高执法的科技含量,使得执法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执法工作。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645c6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4.png)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摘要】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手段不够先进以及执法标准不统一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加大执法力量投入、提高执法人员培训水平、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制定统一的执法标准等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林业行政执法的效能和水平,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未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林业行政执法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和要求。
【关键词】林业行政执法,新形势,问题,应对措施,执法力量,执法人员素质,执法手段,执法标准,执法力量投入,培训水平,现代科技手段,统一执法标准,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林业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产业之一,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手段不够先进、执法标准不统一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林业行政执法的效果和水平,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进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加强执法力量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制定统一的执法标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这些应对措施的落实,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
在当前,加大对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投入和重视,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已成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当务之急。
1.2 研究意义林业行政执法是保障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在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对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具体来说,研究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林业行政执法效能,保障国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推动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向现代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完整版)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完整版)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5fe494276a20029bc642d0a.png)
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一是林业行政立法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
尽管林业立法已经基本涵盖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但是,林业法律、法规、规章的现实有有空白,对一些具体的程序规定也不十分完善,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权力规定较多,而对其义务规定较少;对当事人违法自理规定得比较笼统。
林业立法的伐较为缓慢,一些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急需的法律、法规、规章尚未制定出来,如《刑法》第410条关于非法占用林地罪,对于情节严重如何认定,占用多少面积才构成此罪,至今没有司法解释,以至于无法具体操作。
新的法律公布以后,对现行的一些规范性文件没有及时进行清理,从而使林业行政执法处于被动地位,有些规范性文件相互抵触,矛盾从而造成林业行政执法不统一的状况,如对于青蛙的保护管理、林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各根据自己的部门法规,都有权利予的保护处罚,一旦发生管辖纠纷,凭什么来解决问题。
二是林业行政执法趋利化。
由于林业行政管理正在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包揽一切”,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依法行政”进行转变过程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依法行政”进行转变过程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体制问题并没有完全清除,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林业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过多,经费严重不足,全市只有城步县纳入了财政预算,其余县市都是靠自己想法解决经费缺口,有的甚至将林业行政执法行为与林业行政执法机构,人员的工资,幅利等自身利益相挂钩,还有的个别地方甚至向林业行政执法机构、人员下达罚款、收费指标,如木材检查站,作为林业行政的执法的一个窗口,其执法人员的工资等并未纳入财政预算,其各项、待遇就直接与其罚没整归入挂钩,这就难不造成林业行政执法行为与林业行政执法要求相背离,从而成为林业行政执法不公、不合法及至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林业行政执法权配置不合理,执法权过于分散。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林木种管理,植物新品种保护等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能。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5ac82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c.png)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林业行政执法改革是落实国家林业法律法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林业行政执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执法效果不明显、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人员待遇不高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下面就提出几点建议及对策。
建立清晰的执法责任制。
一方面,应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责任的明确,确保各级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要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公正、公正,监督机构要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完善执法标准和技术规范。
要根据国家林业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统一的执法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还需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加强执法力量的建设。
目前,我国林业执法力量相对薄弱,很多地方的执法人员数量不足,执法条件艰苦。
要加大对林业执法力量的投入,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提高执法设备的配备,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
要建立健全执法信息化系统。
通过建立执法信息化系统,可以加强对林业执法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效能。
执法信息化系统还可以提供执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依据,方便执法人员查阅和应用。
要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激励机制。
林业行政执法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执法人员需要经常在林区工作,面临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危险的情况。
应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养和关怀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待遇,激励执法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
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建立清晰的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执法力量的建设、建立执法信息化系统以及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激励机制,才能有效提高林业的执法水平,促进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1153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1.png)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林业行政执法是维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推进林业发展、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林业行政执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效果不佳、执法责任不明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加强执法力度。
当前林业执法中存在着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被放任不管的情况。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执法人员的数量和培训力度,提高其执法素质和能力。
还可以完善执法机构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确保执法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还可以加大对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的震慑效果,提高执法的实效。
改进执法方式。
传统的执法方式主要是靠人工巡查和定期检查,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监管盲区。
为了提高执法效率和减少误查率,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对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和违法情况,提高执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还可以建立健全执法机构和行业协会的合作机制,共同维护森林资源的合法权益,加强执法工作的沟通和配合,形成执法合力。
明确执法责任。
当前林业执法中存在着执法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不同执法机构之间存在着工作范围和职责的不清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执法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执法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范围,避免执法工作的重复和重合。
还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执法协作机制,各级执法机构之间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形成合力,提高执法的效果和效率。
加强执法监督。
执法监督是推进行政执法改革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提高执法工作的公正和规范性。
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由民主监督、监察机关和专门机构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的监督格局。
还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执法意识和法律素养,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需要加强执法力度,改进执法方式,明确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努力。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e3f03d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4.png)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林业行政执法是保护林业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中,林业行政执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来提高执法效能和保护生态环境。
以下是我对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执法队伍是保证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应该加大对林业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
要建立完善的人员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晋升机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林业执法工作。
要加强执法力量的配备。
目前,林业执法力量不足,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应该加大对执法装备的投入,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要加强与其他执法机构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实现执法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执法效率。
要加强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
加强对林业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投诉举报机制,确保执法行为的公正、透明和合法。
对违法执法行为要严肃查处,依法予以惩处,形成有效的威慑效果。
要加强对执法结果的评估,对执法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四,要加强执法规范和制度建设。
加强对林业执法规范的研究和制定,明确执法的原则和程序,规范执法行为。
建立健全执法档案制度,记录执法行为和结果,提供依据和参考。
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自觉遵守法律和执法规范的意识。
第五,要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还需要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要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互动,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
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需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量的配备,加强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
要加强执法规范和制度建设,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才能有效提高林业行政执法的效能和合规性,保护好林业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b75cc06ba1aa8114431d9ae.png)
这些成绩是应当肯定的, 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 的。突出表现在:认识不到位, 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思想上 重人治轻法治。工作中不愿按法律规定去办事, 致使有些政 策不合法, 造成工作失误。更为严重的是, 个别地区少数领 导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利益, 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 包庇纵容, 对正常的执法横加干涉, 致使部分地区违法活动 越来越猖撅。二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滥用人 民赋予的权力, 忘记了权力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内 行使的要求。三是林政管理和执法的基础设施薄弱, 手段落 后。全国各级林政管理和执法机构, 特别是木材检查站、 林 业工作站, 大多 没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交通、 通讯等工具, 办
81
公共管理 公条件简陋, 办案经费严重短缺;四是 执法体系已建成, 但系 统功能发挥得不尽人意, 依法管理的效率不高, 执法的能力 不强;执法不严格, 处罚不到位, 存在避重就轻。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现象;五是林业部门内 部职能机构之间存在职责 不清, 职权主义的问题, 不利于形成依法打击的合力。总之, 林政管理和执法队伍的 状况, 管理和执法的力度与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护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 然和谐的新形势、 新要求, 还存在着
( 三) 从林业行政执法队伍的状况看。
Hale Waihona Puke 1998 年度特大 洪灾以来, 相继出台了 一系列加强森林资源保
护和管理的法律、 法规和相关措施。广大人 民群众通过学 习、 运用有关林业法律、 法规和政策, 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 自 存的自 然环境, 积极揭发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各 级政府和林业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项斗争, 不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6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d9f4b3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1.png)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林业执法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林业执法的特殊性质和复杂性,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执法力度不足、执法人员素质低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执法力度不足林业执法力度的不足是当前森林保护工作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方面,林政部门没有充分行使执法权力,对违法砍伐、采伐等行为有所容忍;另一方面,执法力度不足也与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加强执法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
同时,要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执法公正。
二、执法人员素质低执法人员素质低是导致林业执法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部分执法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执法经验,难以有效地处理各类违法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同时,可以通过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激励执法人员积极履行职责,提高整个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
三、执法缺乏有效手段目前,一些执法部门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打击。
例如,一些山区地区执法部门缺乏直升机等高科技手段,导致在执法中存在缺口。
对此,可以加强科技投入,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效率。
在这方面,可以采用高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卫星监测等,对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执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执法缺乏协同机制在林业执法中,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协同的问题比较常见。
例如,一些涉及跨部门的执法问题,由于各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导致执法工作难以得到解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起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制定相应的配合机制和工作标准,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执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对各类执法信息进行统一汇总和整理,便于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总之,加强林业执法工作是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建设的关键。
通过以上的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林业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水平和生态建设的效果。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9e19c5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1.png)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飞速增长,林业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林业行政执法中,由于行业发展和法规变动,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违法现象频发、执法力度不足等。
本文将就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违法现象频发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大肆砍伐树木、非法放牧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给林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执法力度不足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执法力度不足,一些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打击。
一些执法人员对林业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对于一些违法行为采取了迟缓的执法措施,导致了违法行为的频繁发生。
3.技术手段滞后现在的一些违法行为,如非法砍伐树木、非法放牧等已经使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
现在的林业行政执法机构在技术手段上滞后,导致了对一些违法行为的监控和打击不力。
二、应对措施为了解决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执法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执法机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可以采取一些严厉的手段来进行打击,从而起到震慑作用。
2.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执法人员是行政执法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执法效果。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执法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服务。
3.推动科技手段应用为了更好地监控和打击林业资源违法行为,需要推动科技手段的应用。
可以通过建设林业资源监控系统、使用遥感技术等手段,对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掌握。
在发现违法行为后,可以迅速采取行动,保护好林业资源。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除了从源头上限制违法行为外,还需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等手段,让公众了解到违法行为对林业资源带来的巨大破坏,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以期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林业资源的氛围。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30f1d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8.png)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实际执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
1. 执法力度不足
在一些地方,林业执法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对于一些违法行为处理不力,导致一些
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执法的威慑力和有效性。
2. 执法标准不统一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导致林业执法标准不统一。
一些地方对于同一违法行
为的处罚标准差异较大,这容易导致执法不公和不一致。
3. 执法监督不到位
在一些地区,由于监督制度不健全,执法人员可能存在渎职行为,或者利用职权为私。
这种情况造成了执法不力和不公正。
4.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有些地区的执法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执法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导致了执法效果不佳。
5. 执法与环保执法不协调
在一些地方,林业执法和环保执法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
二、对策
1. 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严重违法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从而形成威慑
效果。
3. 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应当建立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渎职行为的发生。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大执法力度、统一执法标准、健全执
法监督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以及加强协调配合等对策的落实,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推动林业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林业执法能够更加完善,为生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2eb182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a.png)
生态建设中林业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执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林业执法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执法的有效性。
本文将讨论林业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问题一: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目前,林业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数量不足。
由于人员不足,执法部门不能覆盖各个地区,并且执法效率较低。
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走访和巡逻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加上交通不便等因素,执法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应该增加林业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数量,提高执法部门的效率。
可以考虑增加人员招聘渠道,增强执法部门的招聘力度。
同时,也可以考虑鼓励志愿者参与林业执法工作,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热情。
在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在执行林业执法工作时缺乏决心和力度,基层执法力度不足,导致许多非法行为难以得到惩罚。
同时,一些企业和居民对执法部门态度不够尊重,不服从执法指挥。
对策:加强执法力度应该加强各级林业执法机构的管理,对执法部门要有明确的任务和工作要求。
加强执法宣传,清晰地表达执法部门的任务、法规和执法原则,教育居民和企业尊重执法,并支持执法部门的工作。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违法者的惩罚,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行为不那么容易发生。
问题三:执法部门技术水平不高在林业执法工作中,许多执法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难以正确确定违法行为,难以掌握证据收集和管理技能。
这些问题导致一些案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影响了执法部门的形象。
应该加强对执法部门的培训和发展,提高执法人员的技术水平。
针对执法部门需要掌握的技能,应该开发相应的质量教育课程。
提供相关培训材料并组织培训,确保执法人员掌握必要的技术和能力。
以上三个问题是当前林业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策略来解决。
通过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加强执法力度和提高执法部门技术水平,可以提升林业执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ca988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7.png)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林业资源的日益减少,林业行政执法变得尤为重要。
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效果不明显、执法环境不够完善等。
为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提高执法效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建议及对策,努力完善林业行政执法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提升执法效果。
建立健全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
目前,林业行政执法存在诸多不足,如执法主体不清晰、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手段不完善等。
应当建立健全一套合理的林业行政执法体制,包括完善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健全执法手段等。
要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
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林业资源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应当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需要加强对违法砍伐、非法采伐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对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保护和开发的有机结合。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存在一些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如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执纪不力等。
应当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加大对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投入。
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投入不够,影响了执法效果和执法质量。
应当加大对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投入,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执法设施的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等,提升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整体水平。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6ddd0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a.png)
浅谈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林业行政执法改革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执法力度不足等。
需要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的重视,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改进管理机制、提升执法水平等方面的努力,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提高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和保护水平。
下面将就如何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要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立法体系还不够完善,有些规定已经跟不上实际的需要。
需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适应实际需要。
在修订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使之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
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还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健全的立法程序,确保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二、改进管理机制除了完善法律法规,还需要改进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少弊端,如监管不到位、管理职能不清晰等。
需要对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建立起科学、透明、高效的管理体制。
应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保证管理的条块分明,避免出现管理职能交叉和责任不清的情况。
要建立起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管理行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管理行为的公正和合法。
还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三、提升执法水平除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改进管理机制,还需要提升执法水平,确保执法的严格、公正和效率。
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执法力度不足等。
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
还需要建立起健全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的公正和合法。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59b8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f.png)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1. 引言1.1 介绍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任务愈发繁重。
而林业行政执法作为维护林业资源合法权益、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林业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林业行政执法能够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防止乱砍滥伐、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林业行政执法也是推动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依法规范经营行为,打击违法经营,才能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执法监督还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不仅有助于保护林业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也能推动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重视并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阶段的当务之急。
2. 正文2.1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问题一:执法标准不统一随着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对于林业行政执法标准的制定存在着差异性和不统一性。
有些地区的执法标准过于严格,有些地区则过于宽松,这容易导致执法不公平和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问题二: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林业执法队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执法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执法技能,导致执法水平和效果参差不齐。
这不利于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也容易引发执法不当和不合理的情况。
问题三:执法手段滞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些林业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纸笔记录和人工查处阶段,缺乏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统,限制了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以上是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会详细介绍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2.2 问题一: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标准的不统一是当前林业行政执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b0b78b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3.png)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凸显,林业执法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在林业执法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力度不强、执法标准不一、执法规范不严、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
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以保障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一、问题分析1.执法力度不强。
一些林业单位或地方政府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决心和勇气,导致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效果较差。
2.执法标准不一。
由于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制定的执法标准不一,导致了执法效果的不稳定,同时也容易引起社会的不满和争议。
3.执法规范不严。
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严格遵守执法程序,甚至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影响了执法公信力和形象。
4.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执法人员缺乏法律知识和执法经验,从而影响了执法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二、应对措施1.加强执法力度。
对于一些重大违法行为,要依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构成执法的震慑力,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2.完善执法规范。
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在制定执法标准时应该相互间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制定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执法规范,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4.建立健全执法考核机制。
制定相关的执法考核标准和流程,通过对执法工作的监督、评价和奖惩,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心和积极性。
总之,在新形势下,加强林业行政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改革林业执法制度,增强执法公正性和透明度,才能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需要政府部门、执法人员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3d4b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7.png)
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一些不良的开发和管理方式,导致林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这给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保护好林业资源,成为当前林业管理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林业行政执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
一、存在的问题1.执法力量不足。
目前林业行政执法力量相对不足,很多地方在开展林业执法工作时都是靠人工和体力进行,效率低下。
2.执法手段单一。
传统的林业行政执法手段主要是依靠巡逻、查封、拆除等方式,缺乏科技手段的支持,使得执法效率低下。
3.执法标准不统一。
各地的行政执法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执法不严格、不规范,执法效果不尽如人意。
4.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工作中缺乏规范、纪律,执法行为不够规范、严谨。
二、应对措施1.加大执法力量。
政府应该加大对林业执法力量的支持力度,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提高执法效率,保护林业资源。
2.引入科技手段。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提高林业行政执法的科技含量,提高执法效率。
3.统一执法标准。
制定统一的行政执法标准,明确执法程序和标准,规范执法行为,保证执法工作的严格性和公正性。
4.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执法意识和素质,加强纪律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林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各级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执法效率,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刘希芬赵玲玲张璐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16期
[摘要] 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必须做到主体合法、程序规范。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林业行政执法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DF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120-02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麓、中朝边境、鸭绿江畔,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份。
全市幅员面积33191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85873公顷,占总面积的
86.1%;有林地面积26225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1.7%。
活立木总蓄积量2235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79%。
作为集安市人民政府专门负责林业工作的职能部门,集安市林业局既承担着培育、经营森林资源的责任,又要履行保护森林资源、依法查处各类涉林违法案件的职能。
目前全系统1185名职工中,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共210人,是一支人员队伍比较庞大、工作范围比较广泛、涉案数量比较集中、社会影响比较敏感的行政执法机构。
一、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情况
全市林业行政执法机构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涉林法律法规和规章,严厉查处滥砍乱伐林木、滥垦乱占林地、滥采乱挖苗木、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
执法过程中,能严格履行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既严格执法,又文明执法,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同时严格执行卷宗管理制度,一案一卷,规范制作,逐级审批,妥善保管,为日后调阅查询提供了可靠依据。
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全市林业行政执法机构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5010起,结案率达到98%以上,罚款金额2446.3万元,全部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方式和期限缴存,案卷全部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审批。
所有查办的案件中没有出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现象。
二、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加强林业行政执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果上细分析、仔细衡量,就不难看出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1.违法行政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行政执法主体混乱。
特别是基层林业站,由于受编制限制,大部分人的身份为临时聘用人员,不具备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但出于工作需要,又必须参与行政执法活动,虽然其行政执法权挂靠的是站内少数几名具有主体资格的人员,但具体行政执法过程都是由这些临时聘用人员实施的,造成了事实上的违法行政。
二是行政执法“利益化”。
目前,多数基层林业执法队伍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罚款和收费,而且罚的越多,收的越多,返还的也就越多,使行政执法与执法者的自身利益直接挂钩,属于典型的“罚款养人”,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
执法就是罚款,执法就是收费已经成为个别执法人员的工作“准则”。
三是执法程序“随意化”。
有的在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履行事先告知义务,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申辩权;有的不告知相对人获得法律救济的途径,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权利;有的程序颠倒,先罚款后定性;有的该适用一般程序的,却运用了简单程序,该适用简易程序的,却使用了一般程序。
四是部分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从文化素质看,基层执法人员受过高等教育的还不足10%,大多数为高中、职校,甚至是初中文化程度。
从法律素质看,大多数执法人员没有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培训,缺乏行政执法所必备的法律素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的不透彻,运用的不熟练,凭个人意志行事,随意执法、滥施处罚的现象屡见不鲜。
从道德素质看,个别基层单位行政执法人员原属社会无业人员,通过某种机会混进了执法队伍行列,这些人在执法中“霸气”十足,“匪气”十足,违法执法、野蛮执法现象时有发生。
2.行政执法的基础工作不实。
从案卷自查情况看,大部分案卷的询问笔录过于简单,内容不全面、不具体,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准确,逻辑关系不强。
有的案卷证据单一,偏重于以对被处罚人的调查材料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缺少旁证。
有的卷内材料标注的时间前后矛盾,或者多本卷宗材料制作的时间都相同,明显属于事后突击完成。
制图不规范、定位不准确、计算结果有误差、罚没物品变价处理的程序不到位等问题十分普遍。
3.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一是行政执法监督缺位。
集中开展行政监督检查活动的次数偏少、范围偏小,未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和全面化的执法监督格局,造成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不平衡。
二是行政执法监督滞后。
认为监督就是查错纠偏,忽视了事前和事中监督这两个重要环节,偏重于事后监督,导致违法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三是政执法监督缺威。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违法行政行为,往往是就事论事,对事处理的多,对人处理的少,虽然违法行为基本都得到了纠正,但违法执法者却很少受相应的惩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切实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对策和建议:
一是强化管理,优化执法队伍。
健全行政执法人员主体资格制度,对拟上岗行政执法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试,经考试合格的才能授予其行政执法资格、上岗行政执法。
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严格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对此前被聘用
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合同工、临时工,坚决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健全纪律约束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二是加强学习,提升执法能力。
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法管理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学习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取证、询问技巧、法律文书制作等专业技能。
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林业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建立健全林业行政执法责任机制,更好地促进依法治林。
三是加强管理,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内部管理,严厉打击内部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林业执法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对那些徇私枉法、失职渎职、以罚代法的违法违纪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四是定期评议,规范案卷管理。
定期组织人员抽样选择已办结案件,对案件认定的违法事实、调查的证据、适用的依据、办案的程序、做出的决定、执行的结果、卷宗的整理等,进行评议分析,认真查找出问题与不足之处,相关责任人进行分析总结,其他执法人员认真听取意见,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共同提高案卷的整体质量。
规范文书制作,加大案卷归档管理工作力度,设立专人管理案卷档案。
五是落实责任,强化执法监督。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民主评议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的评议考核,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依照相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处分。
作者简介:刘希芬(1979-),女,吉林集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