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验学校考察报告
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2篇
![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d7ed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f.png)
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 (2)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 (2)精选2篇(一)【报告: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一、考察目的本次教育考察旨在深化理解江苏及上海地区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改革经历,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开展,并为我校的教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考察时间2024年X月X日至X月X日,共计X天。
三、考察地点及行程安排1. 行程安排:- Day 1:抵达江苏/上海,入住酒店,休息;- Day 2:参观江苏/上海的一所中学,理解当地的教学形式和课程设置;- Day 3:参观江苏/上海的一所大学,理解高等教育的开展和管理机制;- Day 4:参观江苏/上海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理解特殊教育的理论经历;- Day 5:参观江苏/上海的一所幼儿园,理解早期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Day 6:参访当地的教育行政机关,理解地方教育政策及管理;- Day 7:参观教育科研机构,理解教育科研成果与创新;- Day 8:整理考察数据,撰写考察报告,分开江苏/上海。
2. 考察地点:- 中学:江苏/上海的一所重点中学,如苏州中学、上海中学等;- 大学:江苏/上海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如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特殊教育学校:江苏/上海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如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上海市第一聋校等;- 幼儿园:江苏/上海的一所示范性幼儿园,如苏州市科技幼儿园、上海市第一幼儿园等;- 教育行政机关:江苏/上海的教育局、教育厅等相关部门;- 教育科研机构:江苏/上海的一所教育科研机构,如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四、考察内容和重点1. 中学教育:理解当地中学的教学形式、课程设置、老师培训等情况,并研究其成功经历;2. 高等教育:理解当地大学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形式、科研程度等,并讨论其创新理论;3. 特殊教育:理解当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方式、师资装备、家长支持等,并总结其特色经历;4. 早期教育:理解当地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教育方法、家园合作等,并学习其教育理念;5. 教育行政和管理:理解当地教育行政机关的教育政策、管理机制等,探究其优秀做法;6. 教育科研与创新:理解当地教育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教学改良等,促进教育科技创新。
《考察报告范本》
![《考察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d69d65ebceb19e8b9f6ba9d.png)
《考察报告范本》课程考察报告(专项实训)(200*/0*-*学期)课程:题目:系部: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数:成绩:年月日目录(空两行)1×××××…………………………………………………………页码1.1××××…………………………………………………………页码2×××××…………………………………………………………页码2.2××××…………………………………………………………页码xx(题目)1考察背景(问题的提出)1.1××××1.2××××2考察方向(任务和要求)1.1×××××1.2×××××3考察内容1.1×××××1.2×××××4考察过程4.1××××××4.2××××××5结论(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参考文献备注。
可附带图片进行说明,字数不少于3000字。
第二篇:外出考察报告范本外出为了使学校扩建的规划和设计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我校办学实际规模和创办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需要,由公司领导带队,省设计院和太原理工大设计院派人参与一行六人外出考察。
本次考察内容除学校建设规划和设计这项主要内容外,还考察了外地名校的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
考察中我们采用了访、看、拍照(录相)和索取资料等办法,参观考察了深圳、珠海特区,北京、重庆两直辖市,以及江苏的江阳,山西太原等七个城市的14所名校。
参观学校考察报告
![参观学校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8f75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b.png)
参观学校考察报告1. 引言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所学校并进行了考察,本报告将对此次参观学校的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分析。
参观学校的目的是了解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教育理念,以便作出评估和对比。
以下是我对学校的观察和感受。
2. 学校概况该学校位于一个宽广的校园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
校园内有各种类型的建筑,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和运动场。
学校的教学设施非常齐全,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教室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供教师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先进,并有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提供支持。
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宽广的阅读空间。
3. 师资力量我有幸与学校的一些教师进行了交流,并对他们的教学水平进行了观察。
这些教师个个经验丰富,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学校在招聘教师时,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4. 教育理念学校秉承“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的课程设置既注重知识传授,也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修课程。
学校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5. 学校的特色项目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特长方面有一系列的特色项目。
其中,体育特长项目是学校的重点项目之一。
学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在校园内修建了专业的体育设施,开设了多样化的体育课程。
学校的体育队伍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并在体育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此外,学校还注重发展艺术教育,开设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课程。
学校的艺术团队定期进行演出,展示学生的才艺。
6. 学生活动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丰富的学生活动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5a0d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c.png)
校长外出考察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职员工:我于近日奉命代表学校出访,进行了一次关于教育教学发展的考察。
本次考察着重于深入了解其他学校的教育模式、师生培养与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并借鉴其成功之处,以推动我校的持续发展与改革。
特此报告,以供大家参考。
一、考察目的与背景本次考察旨在通过实地参观访问,了解其他优秀学校的成功经验,探索并借鉴其中可供我校参考和借鉴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
同时,通过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
二、考察地点及具体安排本次考察我共走访了XX学校、XX学院以及XX高中等多所学校。
在考察过程中,我与各校校长、教师代表等开展了深入交流,并参观了各校的教学设施、实验室和图书馆等。
在学校A的考察中,我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深入了解了他们在课程设置、学科竞赛以及学生社团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于他们的教育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并与学校代表就相关经验进行交流。
至于学校B,我重点考察了其教师培训与发展机制。
通过与他们座谈,了解到他们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并且在优秀教师的培养与评价机制上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制度,对于我校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启示。
在学校C的参观中,我主要考察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包括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以及校园环境等。
通过学校C的案例,我认识到教学资源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考察成果与收获通过此次考察,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具体可总结如下:1. 强调学校特色发展:如何根据学校的地域、历史和学生群体等特点,挖掘学校的独特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办学特色,进而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2. 提高教师素质与发展: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创新能力。
3. 加强教育资源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学校应持续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建设,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领导走访名校的考察报告
![学校领导走访名校的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ea163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0.png)
学校领导走访名校的考察报告背景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工程,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百万高考生争夺名校入学的时代。
名校是学生们、社会、企业的共同关注点。
为了了解名校的办学情况和优势,我校组织学校领导团队对多所名校进行考察,本报告为考察报告。
考察概述我校考察团队走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名校,通过参加座谈会、听取教授讲座、参观校园等方式,全面了解了这些名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以及国际交流等情况。
师资力量名校的师资队伍是其办学成果的重要保障,我校考察团队了解到,名校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博士学位以上,并且学术造诣深厚,能较好地解决复杂问题。
另外,名校教师的国际化程度也很高,多数教授具备海外留学或交流经历,使得他们的研究方向更加前沿、面向未来。
教学水平在教学方面,名校遵循创新型教育、生态式教育等教学模式,严格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
名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质量高,注重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名校也有较好的发展,教学资源共享、线上教学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不断的优化。
科学研究名校的科研实力也很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研究中心在国内外学术圈享有较高声誉。
在科研方面,名校倡导跨学科合作,依托丰富的学科资源和卓越的研究平台,优化研究结构、推进科研成果的应用,不断提高科研竞争力。
学科建设名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从基础、应用学科到文化、社会学科,学科门类齐全,研究领域广泛且具有重要影响力。
名校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出众多“全才”式人才。
国际交流名校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也非常活跃,通过校际合作、海外留学、学生交换等方式,打破国界限制,促进国际创新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同时,也通过多种途径向国际学界介绍中国学术成果,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
结论通过对多所名校的走访考察,我校考察团队对名校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我们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探访名校总结报告范文(3篇)
![探访名校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61768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2.png)
第1篇一、前言在我国,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名校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名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我们一行人于近期对国内多所名校进行了实地探访。
现将此次探访的总结报告如下:二、探访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名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名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现象严重、校园文化单一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名校的教育现状,我们决定对国内多所名校进行实地探访。
三、探访内容1.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作为我国顶尖学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校园内的各个景点,如未名湖、博雅塔等,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了解到北大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实力。
2.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另一所顶尖学府,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科研成果闻名于世。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清华园、图书馆、清华学堂等,感受到了清华独特的校园文化。
同时,我们还与部分师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清华在创新教育、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特色。
3.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校园内的各个景点,如徐汇校区、闵行校区等,感受到了上海交大的国际化氛围。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了解到上海交大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实力。
4.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作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所名校,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校园内的各个景点,如紫金港校区、玉泉校区等,感受到了浙大的学术氛围。
同时,我们还与部分师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浙大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特色。
四、探访总结1. 教育理念我国名校普遍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名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观中小学总结报告范文(3篇)
![参观中小学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037c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1.png)
第1篇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提高自身教育素养,拓宽教育视野,近日,我单位组织了一次参观中小学的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借鉴优秀学校的办学经验,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下是本次参观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参观学校概况本次参观活动共选取了三所学校,分别为:1. XX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完全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80亩,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学生3000余人。
2. XX市实验小学:成立于1946年,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20亩,现有教职工300余人,学生5000余人。
3. XX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80年,是一所专门为听力、言语、智力、肢体等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30亩,现有教职工50余人,学生200余人。
三、参观内容及心得体会1. 教育教学设施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三所学校的教学设施都相当完善。
XX市第一中学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XX市实验小学的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XX市特殊教育学校则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求,配备了无障碍设施、康复训练室等。
心得体会: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 校园文化建设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三所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XX市第一中学的校训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体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XX市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主题,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XX 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则注重关爱残疾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心得体会: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师队伍建设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三所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XX市第一中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XX 市实验小学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XX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则具备丰富的残疾学生教育经验,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赴兄弟学校考察报告
![赴兄弟学校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384bb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d.png)
赴兄弟学校考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兄弟学校进行考察,从学校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此次考察,我们希望了解兄弟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办学特色,为我校的教育改革和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本次考察中,我们的主要目的是: - 了解兄弟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 考察兄弟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 - 分析兄弟学校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 探索兄弟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与我校进行比较和借鉴。
3. 考察时间和地点考察时间:2021年5月10日至2021年5月12日考察地点:兄弟学校4.1 教学环境兄弟学校位于风景优美的郊区,校园占地面积广阔,绿树成荫,环境清幽。
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并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4.2 师资力量兄弟学校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教育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老师们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3 教育理念兄弟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4.4 办学特色兄弟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和项目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5 优势和不足兄弟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教学环境优美。
然而,学校在教育理念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结论和建议通过对兄弟学校的考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兄弟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较为优秀; -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和项目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 学校在教育理念上有待改进,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我校可以借鉴兄弟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 我校应加强教育理念的引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校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
实验小学教育考察报告
![实验小学教育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6f6e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e.png)
实验小学教育考察报告标题:实验小学教育考察报告一、背景介绍实验小学是一所以实验教育为特色的小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实验小学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表现。
二、教育理念实验小学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学校倡导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和表达,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课程设置实验小学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采用选修、拓展和深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课程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并融入了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非学科课程。
四、教学方法实验小学注重探究式学习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合作,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学习,通过参观考察、实践操作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学生学习情况和成长表现在考察期间,我们观察到实验小学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和积极性。
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合作探讨学习问题。
学生的表现呈现出多样性,在学习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展示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问题和展望从考察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仍需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方法。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学校继续完善教育模式和教育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培训。
七、总结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实验小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小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希望学校能够持续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外出考察学习总结报告
![外出考察学习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78bb13fab069dc502201fa.png)
外出考察学习总结报告【导语】外出考察能够学习别人做得好、做的成功的地方,吸取别人的经验,促进自身的发展。
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外出考察学习总结报告,欢迎阅读!【篇一】外出考察学习总结报告××年××月××日作为××市名师培养工程的一员,有幸参加了一次难忘的赴××、××、××地区的考察学习活动。
其间,我们一行30余人先后参观了××小学和××小学,××小学和××实验学校,听取了××师范大学3位教授的精彩讲座,深感受益匪浅,收获丰厚。
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
所考察的这些学校都是在当地享有盛誉、各具特色的优质学校。
回顾这次考察学习活动,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专家报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学习活动,使我有以下两方面的体会。
一、教育的精彩源自教育的细节。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优美规范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陈列琳琅满目,非常吸引参观者的眼球。
这些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发挥提供广阔舞台。
几所学校更是关注德育细节,把培养学生“有礼有节、知情感恩”作为德育的`价值取向。
从要求师生走路时脚步轻轻,吃饭时安安静静,出操时的井然有序等行为细节入手,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的作法常抓不懈。
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启发和借鉴,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细节上较真,体现出一种高境界办学理念。
二、办学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办学效益非常突出。
我们所参观考察的学校都是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学校,而他们的办学也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学校选址分析实验报告(3篇)
![学校选址分析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22e0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5.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选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合理的学校选址不仅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还能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育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为某地区一所新学校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分析影响学校选址的主要因素;2. 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学校选址;3. 为学校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校选址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2. 实地调查法:对目标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学校选址所需数据;3. 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选址。
四、实验内容1. 影响学校选址的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学校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周边环境等因素,以便学生、教师和家长出行;(2)人口密度: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人口密度,以保障学生来源;(3)教育资源: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教育资源,如图书馆、体育馆等,以丰富学生课外生活;(4)交通便利性:学校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方便学生、教师和家长出行;(5)安全因素: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安全因素,确保师生安全。
2. 数据收集与处理(1)收集目标地区的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教育资源、安全因素等数据;(2)运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数据分析(1)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学校选址因素进行分类;(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3)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佳学校选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影响学校选址的因素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各因素的权重如下:地理位置:0.25人口密度:0.20教育资源:0.15交通便利性:0.20安全因素:0.202. 最佳学校选址根据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经计算得出最佳学校选址为:某地区A镇。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教育资源、交通便利性、安全因素是影响学校选址的主要因素。
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我们确定了最佳学校选址为某地区A镇。
学校参观考察报告(通用)
![学校参观考察报告(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944c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4.png)
学校参观考察报告(通用)学校考察报告篇一11月下旬,我有幸随五华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洋思模式观摩研讨会”到外地考察学习,现将收获报告如下:(一)洋思中学是怎样由三流办学条件创造出一流的教育成果的呢?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了洋思中学,通过耳闻目睹,感受最深的是洋思人的敬业精神、洋思学校的教学模式。
洋思原是一所偏僻的农村薄弱学校,(不在县城,不在集镇)生源、师资都处于劣势状态,在这样的条件下,洋思人却创造出了一流的业绩,学校自90年起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
优秀率(升入省级重点中学)达70%以上,居泰兴市之首,现在的洋思,教学班由9个增加到56个班,学生3100多人,教师由30名增加到200多名,新教师特别多,(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为25岁,每年进几十名大学毕业生),省外生源80%,省内20%,(收费每年每人6000-15000元,并且不挑学生,额满为止)。
洋思中学的办学方向是成功的。
那么洋思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一、洋思经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人的理念,践行这一理念,洋思中学的主要做法有:1.从起始年级,从起始学科,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逐步缩小“差生”比例。
洋思的把关年级不在初三而在初一,对初一老师重奖。
洋思中学获得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初一年级老师立的是头功,因为新生质量很差,(招生时不选择,不挑剔学生,额满为止)有的学生语文、数学两科总分只有4分。
初一老师要使质量跟上,查缺补漏,任务很重,初二、初三的老师教好了是建立在初一年级打下扎实基础之上的。
坚持不分快慢班,合理编班、分组、排座。
从初一开始,通过学校和班主任将本年级的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平均分到各班,以促进教师的公平竞争,便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
而且用这种办法,一年一分班。
同时,同一个班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个学习小组(前后桌)。
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终生负责的精神,多给后进生以关爱,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科要先摸清后进生底数,将其承包落实给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只许缩小、不许扩大,要将这一指标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
学校常规教学考察报告
![学校常规教学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8693e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2.png)
学校常规教学考察报告
以下是学校常规教学考察报告的结构及内容:
1. 报告标题:学校常规教学考察报告
- 标明报告主题,准确表达考察的目的和内容。
2. 报告概述
- 简要介绍报告的目的和背景,说明考察的目标学校和时间。
3. 学校概况
- 对考察学校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包括学校类型、规模、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
4. 考察目的与方法
- 明确考察的目的和方法,阐述考察的动机和具体内容。
- 如:考察学校常规教学方法的特点、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师生互动情况等。
5. 考察结果
- 逐项陈述考察所得的结果,并提供相关数据、情况和实例。
- 如:教学方法:学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教学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资源: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和图书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师生互动:学校鼓励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开展有意义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6.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分析考察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 如:教学方法方面,学校可以进一步加强项目制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可以增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实地考察、实验室等。
师生互动方面,学校可以开展更多的学术讲座和互动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7. 结论
- 总结整个考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强调考察的意义和价值。
8. 参考文献
- 引用相关资料和文献,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学校常规教学考察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
调整和补充。
学校考察报告学校考察报告
![学校考察报告学校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979fc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1.png)
学校考察报告学校考察报告学校考察报告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办学质量,学校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考察是评估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质量的一种方式,通过考察和评估,可以为学校提供参考并帮助学校改进和发展。
本次学校考察是对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质量的全面评估,旨在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学校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参考。
一、学校规模和基础设施学校的规模和基础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础,也是衡量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
本次考察发现,学校的教学场所、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完善,能够满足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同时,学校的建筑面积、教师、学生等基本情况也已经达到了中等水平,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升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师资力量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学校实力的重要体现。
本次考察显示,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强,且师资队伍中具有高学历、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较多,教师的职称和教龄结构也较为合理。
不过,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校还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学研究支持。
三、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也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次考察显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较高,教学内容和方法较为丰富和科学。
同时,学校也注重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机会。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设置、教师授课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四、学生管理及服务学生管理和服务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体现。
本次考察发现,学校的学生管理和服务相对较好,学校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同时学校的学生服务及时到位,例如校医院服务、食堂管理等方面也做得比较好。
但是学校对学生缺点的纠正和引导还需进一步加强,以发挥好学校育人的功能。
综合来看,本次学校考察显示出学校在规模、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和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已基本达到了中等水平,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科研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改进,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上海部分学校实验室建设考察报告
![上海部分学校实验室建设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2f8d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5.png)
上海部分学校实验室建设考察报告9月14、15日,常州市装勤中心组织部分局属学校后勤校长、主任以及专业教师去上海进行实验室考察,通过实地察看并听取讲解和介绍,受益匪浅。
这些学校特色课程开放、素质教育的不同形式,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下一步的工作有启迪作用。
一、学校考察情况1.上海市七宝中学七宝中学的教育教学设施国内一流。
“学生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分为三个实验平台十四个馆室:①数理实验平台:光学实验室、电磁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通讯实验室;②生化试验平台:生命科学实验室、材料化学创新实验室、微纳米实验室、生化检测实验室;③综合实验平台:高俊创意室、天文台、古生物馆、地质馆、科技馆等,有很多实验室是和各知名大学共建或合作的。
这些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拓展实验探究提供了较高的平台。
在新成立的化学拓展实验室中,有学生发明的“废水的再利用”, 准备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有纳米级的二氧化钛电极,还有克隆的大肠杆菌等。
如果没有学校先进而强大的技术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的。
该校的实验室负责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他们为学校的实验室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证。
2.上海市南洋中学我们听取了该校72岁高龄的特级教师奚天敬老师关于创新工作室建立的报告,从教四十多年,他在教学工作中重视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学生动手创造能力的培养,锐意改革创新,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
他在教学中大胆尝试提出“活化中学物理教学”,形成“见物识理、以物教理、制物证理”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研制国内独创的教具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10多项,分获全国和上海市大奖。
参观了校内建造的30余项大型科技教育景点,这些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优化科技教育环境作出杰出贡献。
3.上海市延安中学学校教室外长长的走廊上,每隔5米距离,就会设置一块粘贴在墙上的活动实验装置。
这些装置只有普通“A3”打印纸大小,内容涵盖了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内容。
学校领导班子走访名校考察报告
![学校领导班子走访名校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b46d3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5.png)
学校领导班子走访名校考察报告为了加强学校发展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领导班子于近期进行了一次走访名校考察活动。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名校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考察纪要1. 考察的对象我们此次考察了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清华附中、北京二中等国内著名高级中学,并与这些学校的校领导、教师及学生代表开展了座谈和交流。
2. 考察目标学校领导班子通过此次活动的考察,主要目标是了解以下内容:•名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名校的教师管理和教育培训机制;•名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名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实践案例;•名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与此同时,我们还关注名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经验、教师培养、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信息。
3. 考察情况3.1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我们了解到该校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双轨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校将教育质量维度与学科质量维度进行统合考虑,课程设计上注重把学生的目标能力、掌握能力、应用能力与思想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
除此之外,该校注重教师的培养,成立了教师培养能力与科技研发二个小组。
3.2 清华附中在清华附中,我们了解到学校注重班级管理,建立了“综合评价+智慧学分”的班级管理机制。
各班级积极构建综合性团队,鼓励有超常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帮助全班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贡献班级文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校对选修课程进行差异化管理,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学校还通过实验室、学科竞赛、学科交流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3 北京二中北京二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科研设施。
在教育教学方面,该校始终把学生放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生个性成长和特长发展,制定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高中课程方案,特别注重英语高考命题和常态化练习。
在教师培养方面,该校成立了教辅管理部门,为教师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通道,并将中青年教师推荐到国内外名校参加短期交流和学习。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考察报告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80d2bffe4733687f21aa8a.png)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考察报告莆田市“十一五”第三期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翁俊鹏在怡人融洽的气氛中,莆田市“十一五”第三期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在祁淑莺副主任和左晓荣老师带领下到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进行教育实地考察,受到了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
我们的参观学习,得到了该校领导大力支持,学校有关领导陪同我们参观学习,并作了具体的经验介绍,友好地回答了我们提出问题,宾主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坦城交流,实地观摩了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这次考察活动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也给我带来了思想上一次洗礼,对于自己未来在学校治理方面也会带来产生积极而又深远影响。
一、教育优势明显,校园环境怡人在去上海中远实验学校之前,华师大的老师已经给了极大的肯定,但真应了那句老话,耳闻不如一见,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整体校园坏境还是给我不小的震憾。
学校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很到位,地面干净无一杂物。
美观大方的宣传栏,构建了温馨曼妙的育人环境,营造了花园式学校氛围。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育人环境功能不言而喻,陶冶情操作用明显。
校园设计尽显现代人文风貌,处处展现其魅力。
每一处都能实现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心与心的交流,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智慧,引起心灵的震撼。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是由中远两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斥资1.7亿元建造的一所现代化、国际化、优质化的学校。
学校座落于普陀区中远两湾城内,苏州河畔。
现有学生一千二百多名,教职员工130多名。
学校正、副校长,均是上海市首批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喜悦中获得成功,在夯实基础上得到卓越发展”。
学校所培养的是:人格健全,学力坚实,身心健康,德美双馨,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教学的要求是“夯实基础,激发潜能,培养特长”,以双语、数学、计算机、科技、钢琴、美术为特色,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让每一个孩子从这里扬帆起航。
社会实践报告走访学校
![社会实践报告走访学校](https://img.taocdn.com/s3/m/aa8795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e.png)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探索学校教育的创新模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团队于2023年秋季学期开展了走访学校的实践活动。
本次走访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走访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然而,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团队决定走访学校,实地考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三、走访对象及内容本次走访的对象包括公立中学、私立中学、职业教育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
走访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教学: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2. 师资力量:考察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培训等方面;3. 校园文化:感受学校的校园氛围、学生活动、社团组织等;4. 教育资源:调查学校的硬件设施、图书资源、实验设备等;5. 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综合素质、升学就业等方面。
四、走访过程及成果1. 走访过程(1)前期准备:我们团队在走访前,对走访对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制定了详细的走访计划,明确了走访目的和内容。
(2)实地考察:我们团队分批次、分区域对走访对象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座谈、访谈,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3)数据收集: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团队收集了大量数据,包括学校概况、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生活动等。
2. 走访成果(1)教育教学方面:我们发现,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有部分学校存在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2)师资力量方面:走访的学校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素养较高,但仍有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海实验学校考察报告
篇一: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学生社会考察报告单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学生社会考察报告单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中学部)
篇二:上海学习考察报告
在学习反思,在反思提高
————“领雁工程”县级小学校长培训班上海考察报告
南雁镇中心小学林来金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领雁工程”县小学校长培训班,并于12月8日至13日进行了为期一周上海考察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是能够近距离聆听那么多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和名师大家们解读校园文化内涵,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剖析学校管理真谛,共同体验成功校长的成功之路,并且参观了四所学校,实地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收获很多,感受颇深,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
慧、涤荡心灵、增强信心、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
参加这次培训是对我办学理念的一次洗礼,是对我教育及管理行为的一次鞭策、规范。
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从而对这次学习和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之一:思想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成功的学校管理,不
是停留在制度管理的层面上,而是校长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的一种引领。
在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中,不管是聆听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还是到名校去实地考察,我们都可以真切感
觉到每一位成功的校长,都对教育工作有着深深情结和执着
追求,把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我们一次次惊叹于清晰明朗的办学理念,又一次一次折服于高深前端的教育思想。
如七宝中学校长仇中海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学校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思想。
“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人文见长”是学校教育的特色,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学校风格,构成了独特的学校管理文化。
学校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树立充满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建立充满人文精神的师生关系.学校业已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感恩教育为核心,以学校课程开发、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自主管理、学
生志愿者行动、社会实践、科技艺术教育为途径的整体联动教育模式。
基于文化立校的理念,把学校八大主题文化节——感恩节、读书节、爱生节、班主任节、狂欢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纳入人文教育的体系,使校园文化的“人文”特色更加鲜明,成效更为显著。
我也切实体会到在办学实践中,校长须通过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领导集体,影响师生员工,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引导全体成员共同进取的意向行为,就会创建出富有特色的名校。
关键词之二:课改
现在各地各校都在轰轰烈烈地搞课改,有些人在课改尝到了些许甜头,但大多
数学校在课改中不是被搞了没底气(双基都不能保证),就是照旧(举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而到了上海
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特别是接触到张人利校长办学理念以后,你可能才会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做课改。
“减负校长”张人利的做法总是看上去有些“怪”,附校提出的一系列教改新举措,一次次地颠覆传统,令人“瞠目”。
一怪:一年级不上数学课。
一、二年级的语文为每周10课时,英语为每周6课时,一年级没有开设数学课,只有一节用英语上课的“英数活动”课,解决幼小衔接和数形概念的前期渗透问题。
二年级开始开设数学必修课,每周4课时。
在缩减数学课的同时,增加英语、语文的课时,增加识字量和扩大阅读量。
“这样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两个重心移位的思想。
”张校长介绍,将形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重心“下移”,将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重心“上移”。
二怪:不订教辅书中考拿高分。
不知何时,教辅材料已像教科书一样,成为老师手中、学生书包里的必备物品。
而在静教院附校,不仅小学生不用教辅书,连即将中考的初三毕业生也不用。
“减负校长”张人利用事实告诉大家,没有一本教辅书,同样也能创造神话——秘诀就是请老师下题海,自己编写习题。
三怪:德育课拿身边大事当教材。
在附校,还有一件奇怪事,该校的德育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而是动态资料包。
“我们倡导关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在小学部的课表上,附校的德育课程叫做“新德育”,到底新在哪里?德育课程没有固定教材,基于三个理由:第一,编了教材,就无法保证时效性,比如神七升空、汶川地震等内容就可以随时增补;第二,用身边的事
教育身边的人效果最好;第三,编了教材解决不了针对性问题。
简言之,就是以现有教材为资源,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自主开发德育课程。
但“怪”的背后往往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是追求建立高效能学校的体现,更是对新课改的独特理解。
关键词之三:育德
走进上海西南模范中学,走近汪劲松校长,我就被汪校
长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他对教育四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追求,在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校长寄语》
和《校园心语》都能体现出汪校长在学生德育方面所倾注的心血,也是他对学校德育的独特理解吧。
从20XX年起汪校长就每周一篇以校长寄语的形式将自
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
和启示,亲切自然地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尽可能使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校长寄语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应该反映学校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师生的精神和情操。
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具有教育特色,又必须富有强烈的时代感。
因此,撰写“校长寄语”总是结合时事政治、社会风尚、校园新事,选取恰当的切入口,与学生谈理想,谈情操,谈道德,谈品行;把深刻的教育理论,常见的政治术语,化为自己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激情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感染教师。
“校长寄语”议论范围很广,爱国、做人、成才、竞争、榜样、人生、情感、爱好、学习方法等等都会有涉及,师生的反响也很好。
但后来汪校长觉得既然是校园文化,应该让全校师生甚至各位家长共同参与,搭建师生、家校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这样,既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环境主流意识,更能潜移默化地转变成师生出自内心认同的思想、精神、情操、价值观。
所以后来将“校
长寄语”改为“校园心语”,并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人生路上,有人登攀,也有人滑落。
如果群体中的人们能互相鼓励,互相搀扶,经常交流登攀中的有益启示,那么,追求升攀就会成为他们的主流意识。
作为前行者,我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校长寄语’形式奉献给大家,也算抛砖引玉。
可喜的是,全校师生在登攀成才高峰历程中,感悟到的许多真知灼见
尤为令人感奋;及时交流,相互学习,对继续登攀前行很有帮助。
所以将‘校长寄语’改为‘校园心语’。
”实践证明,“校园心语”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良师益友,成为西南模人精神和追求的旗帜。
关键词之四:评价
以往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往往停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而对教师自身的专业
化发展,很少顾及,而新课程改革恰恰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教师的评价不仅是对现有教师队伍的进行排序,或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在反思传统评价弊端的基础上,感到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
教师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进行管理的方式与途径,更是让教师从评价反馈中获悉自己的不足,不
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
建立教师工作卷宗评价制度旨在努力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多方面收集信息,以期尽可能使对教师的评价科学、公全面。
从而建立了“教师工作卷宗评价模式”是以教师个人直接参与与选择、分析与自评为前提,按照评价内容要求,将自己的工作实绩记录整理的相关文字资料或音像资料,不仅能全面反映教师工作的成果,还能反映他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明显进步,展示一学年里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发展上的成绩。
教师工作卷宗评价就是教师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评,年级组教师之间根据教师工作卷宗进行互评,学校教育委员会根据教师工作卷宗,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专业化发展进行考评。
通过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价的整合,从外部主管评价转向内部客观自我评价,形成教师在不间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不间断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把评价理解为最终结果的测评,而应视之为对通往结果的过程的评价。
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多维度的评价,是对其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师德修养等各方面全面的评价。
运用多种评价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自评、互评、
他评、考评等评价形式,对教师实行比较客观科学地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以工作量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