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蓄热式燃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钢铁行业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行业蓄热式燃烧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工信部工信厅科[2009]104号“关于印发2009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规定,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负责组织制定《钢铁行业蓄热式燃烧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本项是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精神和钢铁行业结构调研的要求,2009年初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有关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和市场准入的标准项目并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立项。
2 工作过程
2.1开展的阶段工作
立项批准后,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牵头组织专家走访有关生产、设计、使用、施工等单位,了解国内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情况,同时收集国外有关技术资料及应用情况,并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这些工作都为制定标准打下基础。
2009年元月至2009年6月底开展国内外调研和收集工作;
2009年7月8日召开标准工作组第一次工作会,讨论标准初稿,并确定工作分工;
2009年7月13日发出160多份关于对钢铁行业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情况调查表,现回32份意见.
2009年8月13日在收集整理国内生产应用调查的基础上,召开第二次标准工作组会议,修正并讨论标准稿。
2.2国内外情况调研
从国内外蓄热式燃烧技术发展看,早在1858年出现了蓄热式回收余热装置,1950’S 考贝尔和西门子发明了炼铁炉和炼钢炉的蓄热室,而后广泛应用于热风炉和焦炉等回收烟气余热来预热空气,但由于体积庞大,蓄热体厚,换向时间长,预热温度波动大,热回收率低,无法推广应用。
直到80年代,英国燃气公司(British Gas)开发了蓄热式烧嘴,同时期,在欧洲出现的一种以陶瓷球为载体介体的蓄热式回收废热系统,1984年英国Hotwork和British Gas 公司推出的紧凑型蓄热室,均使得燃烧空气预热温度可以在工业生产条件下,稳定地达到1000℃,称为RCB型烧嘴(Regenerative Ceramic Burner),主要特点是将燃烧器与蓄热室余热回收装置结合一体,介质预热温度比金属换热器高许多。1984年首次应用于Avesta Sheffild公司的不锈钢退火炉,1988年在Rotherham Engineering Steel公司的大方坯步
进梁式炉上全面应用。在英国钢铁公司(BSC)的热处理炉和步进式加热炉上也得到了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一些企业利用蜂窝陶瓷体代替陶瓷球蓄热介质获得了更为有效的蓄热换热效果。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烧嘴的预热回收能力和空气预热能力,使得热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节能效果十分显著。NKK日本钢管公司于1996年在福山厂热轧加热炉上全面采用蓄热燃烧技术,目前在热轧加热炉、厚板加热炉、钢管加热炉、钢包加热炉上均有采用,燃料有城市煤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重油和煤油等。
美国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研制蓄热式烧嘴,因为一个系统有两个蓄热床,故又称双蓄热床烧嘴系统。在八十年代有因兰公司在镀锌生产线上的辐射管炉中应用,Marion 钢铁公司在三段炉上应用,以及新泽西公司等也在应用。
中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开始有国外译文介绍,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内热工界也开始研究新型蓄热式燃烧技术,建立了专门的陶瓷球蓄热式实验装置。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机械部第五设计研究院、冶金部鞍山热能研究院等对此技术都有研究,但是工业应用很少。
2000年后国内突然大量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改造或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尤其是钢铁行业为主,并出现各种应用形式,同时也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
3 参编单位及工作组成员
本标准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负责组织协调,吸收国内有影响的设计、生产、施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使用单位等参加标准的起草工作,根据工作需求确定了参加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济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制定原则及目的意义
1.编制原则
①应体现国家的节能减排和钢铁行业振兴规划的精神,对蓄热式燃烧技术有关范围做出规定,指导和评价这项技术应用。
②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科技进步和加强市场引导。
③体现技术经济的精神,加强市场准入要求,规范市场。
④结合国内国外的实际情况,体现客观实际,制定合理的技术要求。
2.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国内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将蓄热式燃烧技术开始应用于对空气和煤气进行双预热并获得了成功,其良好的节能效果引起热工界的高度关注,2000年后国内突然大量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改造或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尤其是以钢铁行业为主,并出现各种应用形式.由于对于这项全新的节能新技术缺少相关标准,国内钢铁企业在选择和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各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主要着重对其燃烧机理,传热机理,蓄热体阻力特性等理论研究,缺少应用方面的研究,国内急切需要相关的应用规范,以正确引导该技术的应用,促进钢铁行业工业炉窑的健康发展,实现该技术的应有节能和环保效果.
二)标准技术内容
本标准内容分十五章,以下结合各章内容分别作出说明.
1.总则
本章主要对标注目的、意义、适应范围等作出规范. 工业炉除蓄热式燃烧系统以外的技术、材料、设备选择,安装、验收、生产操作与维护过程参照相关工业炉设计规范。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低污染物排放及增加冶金炉加热能力等优点,可获得高效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果,但并不排斥其他节能技术在工业炉上的应用。
1.1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实现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充分回收工业炉窑的高温烟气余热,提高工业炉窑热效率,减少烟气对大气的污染或公害,充分发挥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节能和环保效果,特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规定了工业炉窑的蓄热式燃烧技术设计、设备选型、安装、验收、生产操作与维护过程。
1.3蓄热式工业炉窑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择,在本规范基础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并经过技术方案优化和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
1.4蓄热式工业炉窑的生产操作与维护,在本规范基础上应结合实际配备专门操作、维护及管理人员。
1.5 蓄热式工业炉窑的建设与管理除应遵循本规范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