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常见病症简介及预防治疗!
羊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一、羊痘病症发痘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黏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
经1—4天后开场发痘。
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局部,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
开场为红斑,1-2日形成丘疹突出皮肤外表。
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疱,含清凉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下降。
由于化脓菌的侵入,水疱逐渐变浑浊而成脓疱。
随后脓疱破裂或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皮,脱痂后痊愈。
防治方法: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尾或股皮下注射0.5毫升。
二、羊炭疽病症:多为急性,突然发病。
患羊昏迷、眩晕、摇摆、倒地、呼吸困难、全身颤栗、磨牙、口鼻流出血色泡沫、肛门、阴门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数分钟羊即可死亡。
羊病情绪缓和时,兴奋不安,行走摇摆,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后期全身痉挛,数小时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对病程稍缓和的病羊,采病羊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30-60毫升,必要时于12小时后再注射一次。
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土霉素及绿霉素敏感,其中青霉素最为常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5万单位,每8小时肌注射1次。
疫苗有无毒炭疽芽孢苗,对绵羊可皮下接种0.5毫升;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1毫升。
三、羔羊大肠杆菌病病症: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
败血型多发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或不腹泻。
有的带有神经病症,运动失调,磨牙,视力障碍,多在发病后4-12小时死亡。
下痢型多发于2-8日龄的新生羔,病羊最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带气泡,有时带有血液。
病羊可以发病24-36小时死亡,死亡率15%-17%。
防治方法: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2次肌注射。
呋喃唑酮,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服,新生羔羊每日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
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毫升;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对于有兴奋病症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克加水灌服有很好的疗效。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羊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疾病,对于羊疾病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保证羊的健康,提高羊的生产效益。
以下是一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疾病,一旦发生很容易在羊群中迅速传播。
预防口蹄疫的措施主要包括:1. 注重环境卫生,保持羊场的清洁和干燥。
2. 加强羊群的免疫力,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
3. 对于已经感染口蹄疫的羊,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二、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对于羊的生产和生长都有很大的危害。
预防疟疾的措施包括:1. 定期给羊群驱除寄生虫,减少病源传播。
2. 加强对于羊舍、饮水和饲料的卫生管理,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 对于已经感染疟疾的羊,及时进行治疗,减少羊群感染率。
三、肺炎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
预防肺炎的措施包括:1. 保持羊圈的通风和透气,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 加强对于羊群的营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
3. 定期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变早期进行治疗。
五、寄生虫病羊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包括绦虫病、肺囊虫病和肝吸虫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羊的消化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预防寄生虫病的措施包括:1. 定期驱除寄生虫,降低寄生虫对羊的危害。
2. 对于羊场的饮水和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3. 增强羊群的抵抗力,改善饲养管理,保证羊的健康生长。
对于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羊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和隔离治疗已经感染的羊等措施。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加强对羊群的抵抗力,提高羊的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只有做好了羊疾病的防治工作,才能保障羊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常见羊病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羊病及其防治方法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具有肉、毛、乳多种用途。
然而,由于个体数量多、适应性强,有时会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口蓝病口蓝病是由牙齿器官畸形造成的一种口腔疾病,常见于羊群中。
防治方法:1.控制遗传基因。
禁止繁殖过程中的近亲交配,加强羊群血统的混合。
2.提高羊的饲养管理水平。
合理安排饲喂,提供适宜的饲料,保持饮水的清洁。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播的畜禽传染病,可以引起口蹄疱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1.应将羊栏和羊舍保持清洁,经常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2.注射疫苗,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3.对患病羊要及时隔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三、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指羊体内寄生虫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红疟病、细小疟病、蛔虫病等。
防治方法:1.格外注意饲草、饲料的清洁和消毒。
2.定期进行驱虫。
可以使用驱虫药物,也可以选择天然的驱虫方法,比如食盐和苦杏仁等,来驱除肠道寄生虫。
四、羊痘羊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羊和山羊身上,一旦发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1.羊痘疫苗注射,提高羊群的免疫能力。
2.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饲料和饮水,并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
3.对患病羊要及时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五、鼻腔炎鼻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容易发生在饲养密集的羊群中,主要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因素引起。
防治方法:1.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羊舍通风,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2.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清洁的饲料和饮水。
3.如发现羊出现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杜绝传播。
六、胃肠炎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饮食不当、饮水不洁和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引起。
防治方法:1.合理安排饲喂,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2.注意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和消毒。
3.对患病羊要进行及时隔离,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总结起来,常见的羊病主要包括口蓝病、口蹄疫、寄生虫病、羊痘、鼻腔炎和胃肠炎等。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对养殖户来说,做好疾病的预
防和治疗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羊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与治疗方法。
1. 羊瘟:羊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症状包括高热、咳嗽、流涕、脓性鼻液、水样粪便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的抗病能力;注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对病羊及时隔离和治疗。
2. 羊肺病:主要由肺吸虫引起,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消瘦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
期驱虫,减少羊群间的交叉感染;改善饲养环境,避免积水区域。
3. 羊传染性胃肠炎:由病毒引起,症状为腹泻、厌食、消瘦等。
防控措施包括定期
注射疫苗,提高羊的免疫力;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7. 羊肺腺瘤病:由肺腺瘤病毒引起,症状为呼吸困难、厌食、消瘦等。
预防措施包
括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羊舍通风条件;对病羊进行及时隔离和治疗。
8. 羊钩体病: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症状为发热、厌食、贫血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
进行驱虫,减少蜱虫媒介的机会;及时治疗被感染的羊,避免疾病扩散。
预防和治疗羊的常见疾病是提高羊养殖效益和羊群健康的重要工作。
在养殖过程中,
养殖户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预防措施,发现疾病及时隔离和治疗,以保证羊的健康
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羊常见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羊常见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一、病原菌侵袭由于天气、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这些时候羊身体内的抵抗力下降,易受一些病原菌的侵袭。
比如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肺炎等疾病。
防治对策: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干燥,羊圈及食槽等定期进行消毒。
同时要合理搭配饲料,增加营养,提高羊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环境因素羊圈内的通风不良,或者羊圈内湿度过高,造成羊体内湿气重,就容易引发一些湿热型疾病,如皮肤病、尿路感染等。
防治对策:定期清理羊圈内的粪便,保持通风干燥,避免羊圈内湿度过高。
同时可适当添加绿色饲料,增加粗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排泄体内的湿气,预防湿热型疾病的发生。
三、营养不良长期以来饲喂单一饲料、缺乏营养的饲料、或者饲料中添加不正确,缺乏某些必需营养素,都容易导致羊出现一些与营养相关的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症、矿物质缺乏症等。
防治对策:合理搭配饲料,尽量保证饲料的多样性,保证羊的全面营养。
同时还需定期对羊进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投放,保证羊的身体健康。
四、传染病传播羊圈内存在传染疾病的羊只未被及时隔离、治疗,或者羊只间的接触不当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是羊常见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
防治对策:一旦发现羊只出现传染疾病的症状,需立即对该羊进行隔离治疗,并对羊圈内进行消毒杀菌。
同时加强对羊只的定期检查,保证羊只的健康。
可根据当地的疫情特点,定期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
五、精神压力长时间的恐惧、紧张、饥饿等不良心理因素,会导致羊只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引发疾病。
防治对策:适当减轻羊只的压力,保证羊圈内的环境安静、稳定,给予羊只充足的饲料、水源,并保证饲养者的操作温和、平稳,尽量减少羊只的不良心理压力。
总结:了解羊常见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对于我们养殖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羊只的健康,才能够提高羊的产量及羊只的养殖效益。
希望广大养殖者多多关注羊只的健康,对羊常见病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但它们也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
为了保护羊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需要重视羊的疾病防控与治疗。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和治疗方法。
1. 肺炎:肺炎是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羊舍的通风和干燥,避免过度拥挤。
一旦发现羊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羊,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2. 羊胃肠炎:羊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
预防羊胃肠炎的关键是加强羊圈卫生,定期清洁消毒,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
在发生羊胃肠炎时,应及时就诊,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3. 羊疟疾:羊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病,易于在夏季和秋季发生。
防止羊接触感染源(如蜱虫)是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
要加强羊群的营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预防并控制疟疾的发生。
4. 羊肺囊虫病:羊肺囊虫病是由细小线虫囊虫寄生在羊的肺部引起的疾病。
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羊圈,避免羊和犬的接触。
一旦发现羊患有肺囊虫病,应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5. 羊痘: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易于在冬季和春季发生。
预防羊痘的关键措施包括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控制羊圈的虫害。
6. 羊体外寄生虫感染:羊容易感染一些体外寄生虫,如蜱虫、跳蚤、虱子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寄生虫的感染,应定期给羊进行驱虫,保持羊圈清洁干净,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寄生虫感染的羊。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羊圈和环境的清洁卫生、饲料和水源的质量、羊的免疫力等。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才能保证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古丽米娜·住满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羊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一、羊支原体肺炎1、临床症状羊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类疾病传播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往往发生于每年的冬春季节,常常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
致病原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感染。
该种疾病的潜伏期在18~20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最高身高到41度以上,咳嗽,呼吸急促,从鼻腔当中流出清澈鼻液,随后逐渐变成脓性,叩诊肺部是能够听到浊音区和实音区,听诊能够听到支气管摩擦音,轻轻按压胸壁,患病羊有疼痛感,拒绝触碰。
有的患病羊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腹泻症状,口腔黏膜,溃烂乳房,嘴唇上会出现出血斑块。
妊娠母羊感染支原体之后,常常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出现流产现象。
该种疾病发病过程较长,发病过程较为缓慢,会严重影响到羊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养殖场的某些隐性带菌羊成为该种疾病源的主要传播途径,造成疾病反复流行,反复传播,给疾病防控带来很大的难度。
2、防治措施防范该类呼吸道疾病,注重做好养殖场的养殖管理工作。
养殖户应该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模式,在引种之前一定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不能够从发生过该种疾病的养殖场购进种养。
引进的种羊到达养殖场后应该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
对圈舍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
同时还应该控制好圈舍的卫生,及时清理各种污染物,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产生,损害羊群的呼吸道系统,给致病原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
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应该重点提升羊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及时做好羊群的检测工作,发现隐性带菌羊立即淘汰处理,逐渐净化羊群。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症状较为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羊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对于临床较轻的患病羊,进行严格药敏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了卡那霉素、土霉素、氟苯尼考等。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对象之一,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正确的疾病防控与治疗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以供广大养羊户参考。
一、疾病防控与治疗1.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羊群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有肠道线虫病、肺部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等。
寄生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消瘦、贫血、厌食和腹泻等。
防控方法主要包括定期驱虫、改善饲养条件、控制羊群密度和保持环境卫生等。
对于已感染的羊只,可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2. 传染病传染病是羊群健康的威胁之一。
常见的传染病有口蹄疫、猪瘟、羊痒虫病等。
传染病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羊只的免疫力、严格控制羊只的交往、增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等。
一旦发生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并咨询兽医为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3. 肺炎肺炎是羊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差等引发的。
患有肺炎的羊只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
预防肺炎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棚通风良好、避免饲料发霉等。
对于患有肺炎的羊只,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羊痘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气溶胶和直接接触。
羊痘的症状包括高烧、皮肤出现红斑和疱疹等。
预防羊痘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羊只的抵抗力、注意卫生防疫等。
一旦发生羊痘,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
5.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于羊只缺乏某种营养素引起的疾病。
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会出现贫血、消瘦、毛发干枯等症状。
预防营养不良的方法包括合理配饲、提供优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等。
对于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应根据缺乏的营养素进行及时补充。
以上介绍了羊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有所帮助。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对羊只进行健康检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是广泛分布的家畜,但它们也会因为一些常见疾病而受到困扰。
在养殖羊的过程中,了解羊的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疾病并讨论
它们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羔羊腹泻症
羔羊腹泻症是由于饲料过度改变、饮用不洁水源或感染小肠寄生虫引起的。
患有腹泻
症的羊会表现出拉稀、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粪便检测
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当发现羊患上腹泻症时,需要立即将其隔离并提供充足的清洁
饮水和易于消化的饲料,同时给予抗生素和驱虫药物治疗。
二、羊肺炎
羊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患有肺炎的羊会出现咳嗽、呼
吸困难、鼻涕和发烧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检测。
治
疗羊肺炎的方法包括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如提供温暖的环境和高营养
饲料。
三、羊口蹄疫
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病,会导致羊的口蹄部出现水泡、溃疡
和脱皮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口蹄部分泌物的病毒检测。
预防羊口蹄疫的方
法包括接种口蹄疫疫苗、定期消毒环境和隔离患病羊只,一旦发现羊患上口蹄疫,需要立
即进行隔离和给予支持性治疗。
四、羊疥螨病
羊疥螨病是由疥螨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会导致羊的皮肤出现瘙痒、脱毛和溢液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皮肤刮片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疥螨。
治疗羊疥螨病的方
法包括给予杀疥螨药物的外用治疗、对环境进行消毒并隔离患病羊只。
羊常见且多发的几种疾病防治方法
羊常见且多发的几种疾病防治方法养羊有那些病羊子常见的病,固然我国传统放牧少量豢养,没有什么羊病困扰,然则,若是豢养量加大,羊群扩展,就会碰到各类羊病!这就必要我们养羊人认识一下养羊疾病防治常识。
有养羊人问,养羊有哪些病?羊常见疾病有哪些?下面就来告诉您:羊通俗病1、羊口腔炎:原发性口炎常见于外伤性、霉菌性、中毒性。
如采食尖利的植物枝权、秸秆、误饮氨水,舔食强酸强碱等,以及核黄素、维生素C、锌等缺乏。
继发性口炎多见于羊口疮、口蹄疫、羊痘、霉菌性口炎、过敏回响和羔羊营养不良等。
2、瘤胃积食:瘤胃积食是瘤胃布满大量饲料,跨越了正常容积,致使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食糜滞留在瘤胃造成的严重消化不良。
该病首要见于贪吃了大量喜爱的易膨胀饲料,如苜蓿、青草、豆科牧草、谷物饲料、块根类、豆饼等,或吃了过多的质量不良、粗硬秸秆霉变饲料,或采食过量的粗饲,如玉米秸秆、干草以及霉败饲料等,或饮水不足,或倏忽变换饲料亦可诱发本病。
3、瘤胃鼓气:瘤胃鼓气通称气胀。
本病是草料阻滞,瘤胃内容物发酵产气,使瘤胃内敏捷蕴蓄大量气体,而致臌胀的一种前胃疾病。
本病多发于春冬两季。
4、肠痉挛:当羊热渴暴饮,活动后急饮冷水,或突淋暴雨,寒湿凝聚于小腹之中,形成肠管强力喜悦,不时鼓气,肠内气流欠亨,乃至造成收缩性激烈痛苦。
羊风行症1、炭疽:羊炭疽病由炭疽杆菌造成。
该病发生有一定的季候性,多发于吸血虫豸多、雨水多的6-8月份。
病羊是本病的首要传染源。
炭疽病的流传途径较多,主如果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或由吸血虫豸叮咬经皮肤流传。
炭疽芽孢具有较强的抗击力,当对病畜尸体处理欠妥,或其渗出物和渗出物未经彻底消毒,而污染了泥土、水源、饲料、器具和牧场时,尤其是被炭疽芽孢污染的泥土和草地,常可成为持久性的疫源地。
2、羊快疫:羊快疫的病原体是靡烂梭菌。
首要经由消化道传染,低洼池沼区域多发生。
初春、秋末天气倏忽转变,羊在冬季营养不良或采食霜草,患伤风等都能诱发本病。
羊病防治大全及治疗方法
羊病防治大全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一)羊病的防制措施1、搞好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用权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2、搞好环境卫生,圈舍做好清毒工作。
圈养羊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
经常清扫圈舍,对粪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积发酵30天左右。
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菌的重要措施。
目前预防羊主要传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几种:(1)无毒炭疽芽苗用于预防羊炭疽。
绵羊皮下注射0。
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此苗不能用于山羊)(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用于预防破伤风。
羊颈部皮下注射0。
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用于预防绵、山羊痘。
接瓶签上的头数应用,每头份用0。
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
5毫升(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
注射后5-8天肿胀,硬结,5-10天逐渐消失。
注射后4-6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均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
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
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
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
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人类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但在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疾病问题。
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防控和治疗,就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了解羊的常见疾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治疗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的疾病、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一、羊传染性疾病1. 羊临床病毒性腹泻: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为拉稀、发热、食欲变差等,重症时可出现糙毛、脱水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加强圈舍卫生,搞好消毒,增强羊群抵抗力。
治疗方法:及时隔离发病羊,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葡萄糖和体外注射液等。
3. 羊传染性性肺炎:该病是由传染性性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
治疗方法: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退热药、维生素等。
二、羊寄生虫病1. 羊围虫病:该病由细囊囊肠线虫引起,主要症状为贫血、消瘦、食欲减退等。
预防措施:注重饲养管理,定期给羊族投药驱虫,保持圈舍环境清洁。
治疗方法:口服给药驱虫,补充营养。
三、羊营养疾病1. 羊维生素缺乏症:羊缺乏维生素A、D、E等,会导致生长迟缓、贫血等症状。
预防措施:合理饲料配方,添加维生素,定期补充维生素类药物。
治疗方法:口服或注射维生素制剂。
以上仅仅是一些羊常见疾病的简要介绍,实际上羊的疾病种类繁多。
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保障羊的健康和生产能力,养殖户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二、合理饲料配方,确保羊只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其机体抵抗力。
三、做好羊只的疾病预防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驱虫、滴耳等预防措施。
四、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对发病羊只进行隔离,并及时进行治疗,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疗成功率。
除了以上措施外,养殖户还应该密切关注养殖技术的更新,加强对羊只的日常观察和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羊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但由于环境、饲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疾病。
下面就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盲肠虫病盲肠虫病是由盲肠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主要症状有懒散、食欲不振、消瘦、毛发粗乱等。
诊断可通过粪便检查,观察盲肠内是否有虫卵。
防治措施为定期给羊驱虫,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乳房坏死、蹄受损等。
诊断可通过病理学检查、病毒检测等方法。
防治措施为加强疫苗接种,定期检查羊群健康状况,隔离疑似病羊,注意防蚊虫叮咬。
三、肺病肺病是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诊断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如X线、B超等。
防治措施为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干净,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加强营养,增强羊抵抗力。
五、肠道疾病肠道疾病是指羊消化系统的疾病,常见症状有腹泻、食欲不振、消瘦等。
诊断可通过粪便检查、血常规等方法。
防治措施为饲养管理规范,加强饲料的质量检测,定期除虫,避免饲料变质。
对于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除了以上所述的针对具体病症的防治手段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饲养管理规范保持羊圈的干净整洁,定期清理粪便,及时更换饲料和饮水,并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
2.加强羊群营养合理搭配饲料,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羊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3.定期防治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同时进行定期的驱虫措施,防止寄生虫的滋生。
4.隔离病羊发现疑似病羊时,及时将其隔离,避免病毒、细菌的传播。
5.增强羊的免疫力注重饲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了解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对于羊的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饲养者要加强学习,定期进行羊群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羊的健康成长。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羊是我国常见的畜牧动物之一,广泛分布于各地农村,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也会患上各种常见疾病,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对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羊钩虫病羊钩虫病是由寄生在动物消化道的羊钩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饮水或食物而感染。
患病的羊体弱、消化功能减弱,造成生长发育迟缓,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贫血甚至死亡。
诊断时可发现患病羊的胃肠道有明显炎症,粘膜失去光泽,出现贫血的现象。
防治措施:1. 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定期更换饮水和饲料。
2. 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的羊。
3. 定期进行驱虫,选择有效驱虫药物,按照说明书严格使用。
二、羊肺疫羊肺疫是由肺疫克斯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
患病的羊会出现咳嗽、气喘、流口水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诊断:1. 观察患病羊的呼吸情况,是否有咳嗽、气喘等现象。
2. 通过实验室检测,采集患病羊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防治措施:1. 保持圈舍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 在发现感染的羊时,尽快进行隔离,并采用抗生素治疗。
3. 定期注射疫苗,提高羊的抵抗力。
三、羊疯狂病四、羊疥癣病羊疥癣病是由疥癣螨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
患病的羊会出现瘙痒、脱毛、皮肤粗糙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瘙痒症状加重、皮肤破损感染。
五、羊传染性胃肠炎羊传染性胃肠炎是由流行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饲料或饮水感染。
患病的羊会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脱水、营养不良。
羊常见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羊常见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在羊的生产中,常见病是一大问题。
常见病的发生原因可能包括疫苗不全、环境污染、饲养管理不当、气候变化和天然灾害等多种因素。
以下是常见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1. 羊伤风羊伤风是由于空气传播的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发病率较高,呼吸急促、精神萎靡、腹泻、食欲不振、身体疲惫及体温升高等症状出现。
预防的关键是,清洁卫生,无菌操作,定期消毒。
2. 羊腹泻羊腹泻会导致羊变得瘦弱、精神不振、食欲不振、食物不能消化吸收等缺陷。
羊腹泻的原因可以是由于饲养不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也可以是由于传染病、寄生虫等引起的。
腹泻的病源,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满足羊的饮用水和饲料卫生;防止小便池的发生。
3. 羊痢疾云南以及广东等地区的冬季,羊痢疾比较严重。
羊痢疾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等,如果不及时起到治疗作用,会酿成较大难以控制的疫情。
预防的主要方法是做好药物、消毒和隔离的工作。
保护好羊舍内的饲养环境,进行隔离和消毒处理。
定期进行羊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治疗。
4. 羊布氏杆菌病羊受到这种瘟疫会出现发热、流涎、呼吸困难、口唇发红等症状,严重性可能导致羊的死亡。
预防羊布氏杆菌病的关键在于,清洁卫生、环境控制,药物治疗。
羊棚的每个角落,每个设施,都应该定期清洁、消毒,让杆菌失去渗透力。
5. 羊钩虫病羊钩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一种疾病,感染了该病之后,羊会出现症状较轻的腹泻、体弱、营养不良等问题。
为了预防寄生虫,羊圈应该做好整洁,切断寄生虫的渠道,进行药物治疗。
同时也要清除气候灾害下的不良条件,对羊圈灭蚊、去蚤处理,保持卫生环境香气空气。
常见羊病的中兽医治疗与预防措施
常见羊病的中兽医治疗与预防措施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羊病的发生和流行越来越成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羊病,介绍中兽医治疗与预防措施。
一、病毒病1、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猛烈的病毒性疾病,对羊养殖业的危害极大,容易引起大规模疫情。
中兽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病情采取对症治疗,如营养液补充、退热镇痛、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等。
预防措施是定期进行免疫,年轻羊直接注射弱毒疫苗,成年羊单独免疫。
羊的病毒性腹泻病是由游离病毒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厌食、体温升高。
治疗方法是补充营养物质、维生素、缩小致病菌范围的抗生素治疗。
预防措施是保持饲养环境卫生,适时免疫。
二、细菌病1、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是通过皮肤或黏膜受到病原菌的感染或食入带菌食物。
中兽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及时用青霉素和四环素类药物,以及防治继发感染。
预防措施是养殖场环境卫生保持清洁,提高抵抗力,适时进行疫苗免疫。
2、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不定、乳汁减少、肝脾肿大等。
中兽医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四环素类、氨苄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预防措施是定期检查羊群健康状况,免疫注射相应的疫苗。
三、寄生虫病1、羊羔痢疾2、口腔疾病口腔疾病主要包括口蹄疫、口炎、龈炎等,严重时会影响食欲和牙齿发育。
中兽医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洗液和药物治疗,保持口腔卫生和饲养环境清洁,避免营养不良和细菌或病毒感染。
四、营养缺乏病1、维生素缺乏病维生素缺乏病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毛色变差、食欲减退、肌肉无力等,主要缺乏的是维生素A、D、E和B族。
中兽医治疗方法主要是补充缺乏的维生素,预防措施是合理饲养、搭配合理的饲料和添加维生素制剂。
2、矿物质缺乏病总之,预防和治疗是防止羊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养殖户应根据病情及时进行治疗,并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养殖技能水平。
常见羊病分析和治疗大全.doc
常见羊病分析和治疗大全概述:一、羔羊痢疾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
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
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别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灭活菌苗2毫升和3毫升,羔羊可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治疗方法:内服土霉素0.2~0.3克或土霉素、蛋白酶各0.2~0.3克,水调灌服,每天2次,连服2~3天;也可将敌菌净与磺胺按1∶5的比例混合后灌服病羔,每公斤体重用药30毫克。
二、羔羊肺炎由肺炎球菌和羊霉形体引起。
此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并多见于瘦弱母羊产下的羔羊。
由温带转入寒带饲养的羊所产羔羊发病率高。
预防方法:在发病严重地区,给母羊和2月龄以上的幼龄羊注射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2~3毫升。
治疗方法:⑴胸腔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20万单位,在倒数第6~8肋间,背部向下4~5厘米处进针深1~2厘米,每天2次,连用3~4天。
⑵肌肉注射磺胺嘧啶,每天2次,每次2~3毫升,连用3~4天。
⑶枝原净、泰乐霉素口服或注射,每公斤体重用药45毫克,每天1次,连用6天。
三、羔羊腹泻多种病原微生物都能引起羔羊腹泻,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杆菌、轮状病毒、牛腹泻病毒等。
该病一般发生于7日龄内羔羊,以2~4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
防治方法: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⑴口服土霉素、链霉素各0.125~0.25克,也可再加乳酶生1片,每天2次。
⑵肌肉注射痢菌净,每次1~2毫升,2次即可。
⑶口服杨树花煎剂、增效泻痢宁、维迪康,对病毒引起的腹泻疗效较高。
四、眼病该病多发生在温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传染很快,多呈地方性流行。
发病率可达90%~100%,但病死率很低。
病羊流泪,羞明,疼痛,结膜充血,浮肿,角膜混浊,严重的角膜呈云雾状,最后视力可能完全丧失。
羊群常见疾病预防与诊断治疗措施
羊群常见疾病预防与诊断治疗措施一、绵羊链球菌的诊断与防治羊链球菌病是严重危害山羊、绵羊的一种病害,属急性热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
病初体温升高到41℃以上,发生厌食、咳嗽、颌下淋巴结肿大,咽喉肿胀,呼吸困难,沉鼻涕,指神不振。
有的病羊结膜充血,流泪,有时流出熟性分泌物,甚至眼皮粘连,有的口腔园膜潮红,流涎。
粪便变软,有时带效液或血液。
本病治愈后复发者,症状一般加剧,突然呈神经症状而死亡。
根据发病季节、症状和剖检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
肝、脾涂片镜检时,发现有带英膜的球菌,为革兰阳性,多为双球排列形式,偶尔可以见到4~5个菌体。
与出血性败血病的鉴别诊断一样,依赖于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绵羊链球菌病是严重危害绵羊和山羊的疫病,它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春季节(每年4月至5月)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基临床特征主要是下颌淋巴结与咽喉肿胀链球菌最易侵害是羊,山羊也很容易感染,多在羊只体况比较弱的春季节呈现地方性流行,老疫区一般为散发,临床上表现的特征为发热下颌和咽喉部肿胀胆囊肿大和纤维素性肺炎。
症状羊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反刍停止行走不稳,结膜充血流泪后流肿性分泌物鼻腔流浆液性鼻液后变为脓性口流涎体温升高至41℃以上,咽喉舌肿胀带粘液或血液怀孕母羊流产有的病羊眼脸嘴唇颊部乳房肿胀急性病例呼吸困难24小时内死亡。
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2)定期驱虫,(3)做好羊圈消毒工作,(4)接种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疫苗进行预防注射。
羊链球菌病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发展,防治羊链球菌病可采取下列措施:①严格检疫,不从疫区引种调羊舍定期消毒。
②抓好饲养管理,认真做好抓膘、保膘工作,修缮栏舍,防寒防冻,提高羊的抵抗力。
③疫区羊群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用羊镇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进行普遏的预防接种、无论羊只大小每只羊皮下注射3ml,3月龄以下的羔羊,在第一次注射后2~3周再注射一次,用量仍为3ml,免疫期可达半年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成年羊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间或伴发间质性肺炎或间质性乳房炎;羔羊常呈现脑脊髓炎症状。
病原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属反录病毒科、慢病毒属。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梅迪-维斯纳病毒相似,血清学试验有交叉反应,因此,可用梅迪-维斯纳病毒抗原来诊断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
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只在山羊之间相互传染发病,无年龄、性别、品系间的差异,但以成年羊感染居多。
患病山羊,包括潜伏期隐性患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感染羊可通过粪便、唾液、呼吸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乳汁等排出病毒。
病毒经乳汁感染羔羊,被污染的饲草、饲料、饮水等可成为传播媒介。
感染途径以消化道为主,感染率为15%~81%,感染母羊所产的羔羊当年发病率为16%~19%,病死率高达100%。
感染本病的羊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常不出现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只有通过血清学检查才能发现。
依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脑脊髓炎型、关节炎型和间质性肺炎型。
脑脊髓炎型潜伏期53天~131天。
主要发生于2月龄~6月龄羔羊。
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每年的3月~8月间。
初时,病羊精神沉郁,跛行,进而四股强直或共济失调。
一肢或数肢麻痹,横卧不起,四肢划动,有的病例眼球震颤、惊恐,角弓反张。
头颈歪斜或作圆圈运动。
有时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或双目失明。
本体感觉检查明显缺乏,但运动神经元反射不一定消失。
有的膝反射或收缩反射消失,但多数正常,有时患肢肌肉明显萎缩。
关节炎型发生于1岁以上的成年山羊,病程1年~3年。
典型症状是单侧或双侧腕关节渐进性肿胀、跛行,往往波及前肢远端主要伸肌腱鞘,并延伸到腕关节近侧,有的可发展到膝关节和跗关节。
患病关节疼痛,明显肿胀、变硬,继之发生纤维变性,胶原坏死和钙化,并形成骨赘,关节液呈黄色或粉红色。
有时肩前淋巴结肿大。
病羊行动不便,常见前肢跪地膝行。
后期卧地不起、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肺炎型临床较为少见,主要发生于成年山羊,多有关节炎症状。
病羊常有半年多的体重下降和呼吸困难史,症状在不知不觉中加剧,开始轻微,随后逐渐消瘦,衰弱,咳嗽,呼吸困难。
除上述三种病型外,哺乳母羊有时发生间质性乳房炎。
主要病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四肢关节、肺脏及乳腺。
小脑和脊髓的灰质有一棕色区,镜检可见血管周围有淋巴样细胞、单核细胞和网状纤维增生,形成套管,套管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包围,神经纤维有不同程度的脱髓鞘变化。
肺脏轻度肿大,质地硬,呈灰色,表面散在灰白色小点,切面有大叶性或斑块状实变区。
支气管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空虚或充满浆液及黏液。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波动,皮下浆液渗出,关节囊肥厚,滑膜常与关节软骨粘连。
关节腔扩张,充满黄色、粉红色液体,内有纤维蛋白条索或血痕块。
滑膜表面光滑,或有结节状增生物,乳腺发炎,间质有灶状坏死。
少数病例肾表面有灰白小点。
诊断根据病史、病状和病理变化可对临床病例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目前国内还有一种更加敏感,能从基因水平进行检测的核酸探针和PCR检测方法。
防治措施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
防治本病主要以加强饲养管理和采取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为主。
加强检疫,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羊,引进种羊前,应先作血清学检查,运回后隔离观察一年,其间再做两次血清学检查(间隔半年),均为阴性时才可混群。
本病无多大治疗意义。
如确需治疗,可在发病早期针对具体病症应用消炎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缓解局部炎症,并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细菌性继发感染。
摘自《实用羊病诊疗新技术》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是患病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溃疡,在民间俗称“口疮”、“蹄癀”。
病原口蹄疫病毒属微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
病毒具有多型性和变异性,根据抗原的不同,可分为O、A、C、亚洲I、南非I、Ⅱ、Ⅲ等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65个亚型,各型之间均无交叉免疫性。
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耐低温,不怕干燥。
该病毒对酚类、酒精、氯仿等不敏感,但对日光、高温、酸碱的敏感性很强。
常用的消毒剂有1%~2%的氢氧化钠、30%的热草木灰、1%~2%的甲醛、0.2%~0.5%的过氧乙酸、4%的碳酸氢钠溶液等。
流行特点该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其中以猪、牛最为易感;其次是绵羊、山羊和骆驼等。
人也可感染此病。
病畜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痊愈家畜可带毒4个月~12个月。
病毒在带毒畜体内可产生抗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
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间接接触性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眼结膜、鼻黏膜、乳头及伤口感染。
空气传播对本病的快速大面积流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可随风散播到50公里~100公里外发病,故有顺风传播之说。
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经过1天~7天的潜伏期出现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初期体温可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脉搏和呼吸加快。
口腔、蹄、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
严重病例可在咽喉、气管、前胃等黏膜上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黑棕色痂块。
绵羊蹄部症状明显,口黏膜变化较轻。
山羊症状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黏膜炎,水疱见于硬腭和舌面,蹄部病变较轻。
病羊水疱破溃后,体温即明显下降,症状逐渐好转。
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泽较淡,质地松软,心外膜与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条纹,如虎斑,称为“虎斑心”,以心内膜的病变最为显著。
诊断本病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不难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羊传染性脓包病、羊痘、蓝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可采取病羊水疱皮或水疱液、血清等送实验室进行确诊。
实验室诊断方法:采取病羊水疱皮或水疱液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取得病料后,用PBS液制备混悬浸出液作乳鼠中和试验,也可用标准阳性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或微量补体结合实验;同时也可以进行定型诊断或分离鉴定,用康复期的动物血清对VIA抗原作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鉴定毒型。
/防治措施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大,必须严格搞好综合防治措施。
要严格畜产品的进出口,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进偶蹄动物及产品;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强制免疫,特别是种羊场、规模饲养场(户)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
种羊场、规模羊场免疫程序:①种公羊、后备母羊:每年接种疫苗2次,每间隔6个月免疫1次,每次肌注单价苗1.5毫升;②生产母羊:在产后1个月或配种前,约每年的3月、8月各免疫1次,每次肌注1.5毫升。
农村散养羊免疫程序:①成年羊:每年免疫2次,每间隔6个月免疫1次,每次肌注1.5毫升;②幼羊:出生后4个月~5个月免疫1次,肌注1毫升,隔6个月再免疫1次,肌注1.5毫升。
一旦发生疫情,要遵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紧急预防接种、检疫等综合扑灭措施。
“早”即早发现、早扑灭,防止疫情的扩散与蔓延;“快”即快诊断、快通报、快隔离、快封锁;“严”即严要求、严对待、严处置,疫区的所有病羊和同群羊都要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小”即适当划小疫区,便于做到严格封锁,在小范围内消灭口蹄疫,降低损失。
疫区内最后1头病羊扑杀后,要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再未发现新病羊时,经彻底消毒,报有关单位批准后,才能解除封锁。
摘自《实用羊病诊疗新技术》蓝舌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经库蠓等虫媒传播的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曾有绵羊卡他热之称。
其主要特征是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鼻腔和胃肠道黏膜出现卡他性炎症,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现病变并导致跛行。
病羊,特别是羔羊长期发育不良,可引起死亡、胎儿畸形、羊毛损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蓝舌病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是一种虫媒病毒。
该病毒有2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病毒存在于病畜血液和脏器中,也能在康复的畜体内存活4个月之久。
对干燥的环境抵抗力很强,在50%甘油中于室温下可保存多年。
但不耐热,对酸抵抗力较弱。
常用的消毒剂有3%福尔马林、2%过氧乙酸和70%酒精。
流行特点绵羊为主要的易感动物,各种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发病,1岁左右的青年羊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吃奶的羔羊有一定的抵抗力。
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的传染源。
牛、山羊、鹿、羚羊等动物也能感染发病,但症状轻缓或无明显症状,成为隐性带毒者,也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该病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库蠓叮咬传播,具有非接触性传播的特点,多发于湿热的晚春、夏季、早秋及池塘、河流分布广的潮湿低洼地区。
该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大约每隔3年~4年发生1次,初发地区发病率高达50%~75%,死亡率为20%~50%,第二次发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降低,但发生另外一个血清型蓝舌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
临床症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天~8天,多数不超过1周;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天~6天。
典型病羊是以体温升高到40.5℃~41.5℃,稽留2天~3天和白细胞显着减少开始。
随后病羊精神委顿,厌食,流涎,落群;上唇水肿,可蔓延至面颊、耳部;舌及口腔黏膜充血、发绀呈青紫色。
发热几天后,口、唇、齿龈、颊、舌黏膜发生溃疡、糜烂,致使吞咽困难。
继发感染引起坏死,口腔恶臭。
鼻分泌物初为浆液性后为黏脓性,常带血,结痂于鼻孔四周,引起呼吸困难和鼾声,鼻黏膜和鼻镜糜烂出血。
有的病例蹄冠、蹄叶发炎,触之敏感、疼痛,出现跛行。
病羊消瘦、衰弱,有的便秘或腹泻,便中带血,最后死亡。
病程6天~14天。
发病率30%~40%,病死率2%~30%,有时并发肺炎或胃肠炎,死亡率可高达90%。
山羊的症状与绵羊相似,但一般较为轻微。
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口腔、瘤胃、心、肌肉、皮肤和蹄部。
口腔黏膜糜烂、出血,有深红色区,舌发绀;瘤胃和真胃溃烂、腐脱;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黏膜有出血点;肌肉出血、皮下组织广泛充血和胶样浸润;蹄冠等部位上皮脱落,蹄叶发炎并常溃烂。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在本病首次发生的地区,只能做疑似蓝舌病的诊断,确诊必须进行血清学试验和病毒分离、鉴定。
血清学试验可用于蓝舌病的诊断、检疫、疫情监测以及病毒的鉴定和血清型的确定。
以诊断为目的时,血清学试验的样品应是双份血清。
第一份,在发病初期,最好是在发热后24小时~48小时以内采取;第二份,在发病后第14天~15天或以后采取。
当第一份血清与第二份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之比超过1∶4时。
可判为阳性结果。
此外,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实验、荧光抗体试验均具有群特异性,可用于疫病的诊断、检疫和监测;中和试验和蚀斑抑制试验,具有型特异性,可用于区别血清型。
还可采取发热期的血液、脾脏、淋巴结或异常产胎儿的脑组织作为检样,作病毒的分离和鉴定。